CN117130414B - 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0414B
CN117130414B CN202311377061.5A CN202311377061A CN117130414B CN 117130414 B CN117130414 B CN 117130414B CN 202311377061 A CN202311377061 A CN 202311377061A CN 117130414 B CN117130414 B CN 117130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greenhouse
target
blocks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770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30414A (zh
Inventor
周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Viv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Viv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Viv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Viv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770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0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0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0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30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0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所述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根据所述挑选需求确定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目标区块;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响应用户端的真实请求,确定与目标区块对应的目标装置,获取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根据区块编号获取与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基于方位拼接策略对拼接图像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用户端。

Description

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互联网+农业成为了热门领域,云种植作为互联网+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智能控制的方式进行农作物的种植。
一般而言,由于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相应的种植种类和数量也可能是不同的,导致用户对应的种值温棚内的种植区域可能是分散的。在上述情况下,由于种值温棚内其他用户的干扰作物较多,用户需要查看所种植作物时,分散的数据会导致用户无法快速查看,造成用户的不便。
因此,如何结合用户数据对种植数据进行整合,协助用户快速查看种植数据,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可以结合用户数据对种植数据进行整合,协助用户快速查看种植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所述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根据所述挑选需求确定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目标区块;
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确定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目标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
根据所述区块编号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基于方位拼接策略对所述拼接图像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所述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根据所述挑选需求确定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目标区块,包括:
获取各温棚的种植区域,基于区块交互划分线对所述种植区域划分,得到各所述温棚对应的温棚区块,并根据所述温棚区块的位置对各所述温棚区块进行编号,得到各所述温棚区块的区块编号;
接收所述用户端的挑选需求并解析,得到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基于所述挑选类型对所有温棚进行筛选,得到对应所述挑选类型的温棚作为同类温棚;
获取所述同类温棚中空闲的温棚区块作为空闲区块和所述空闲区块的空闲数量,所述温棚区块具有对应的基准面积;
基于所述挑选面积和所述基准面积得到挑选数量,选取空闲数量大于等于挑选数量的同类温棚作为推荐温棚,统计所有所述推荐温棚得到推荐列表;
根据推荐展示策略对所述推荐列表中所述推荐温棚内相应空闲区块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的选中信息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空闲区块作为目标区块。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推荐展示策略对所述推荐列表中所述推荐温棚内相应空闲区块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的选中信息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空闲区域作为目标区块,包括:
判断所述推荐温棚中空闲数量等于所述挑选数量时,则将相应所述推荐温棚中的所有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
判断所述推荐温棚中空闲数量大于所述挑选数量时,则获取相应所述推荐温棚中相邻的空闲区块或独立的空闲区块得到多个区块集合,并确定各所述区块集合中空闲区块的数量作为相邻数量;
若存在所述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单独挑选策略对相应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
若各所述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组合挑选策略对多个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
发送所述展示区块至用户端处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对所述展示区块的选中信息,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所述目标温棚内被选中的展示区块作为目标区块。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若存在所述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单独挑选策略对相应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包括:
若存在所述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确定与所述挑选数量最接近的所述相邻数量作为选中数量;
将所述选中数量对应的区块集合作为选中集合,将所有所述选中集合中的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
所述若各所述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组合挑选策略对多个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包括:
若各所述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所述相邻数量对所述区块集合降序排序得到区块序列;
选中所述区块序列中第一个所述区块集合作为展示集合,确定所述展示集合的相邻数量作为展示数量;
基于所述展示集合对所述区块序列进行删除更新,得到当前的区块序列,根据所述挑选数量和所述展示数量得到剩余数量,将所述剩余数量作为当前的挑选数量;
若当前的区块序列中的相邻数量均小于当前的挑选数量,重复上述步骤;
直至当前的区块序列中存在相邻数量大于等于当前的挑选数量时,获取当前的区块序列中大于等于所述当前的挑选数量的、且最接近的所述相邻数量对应的区块集合作为最后一个展示集合;
将所有所述展示集合中的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包括:
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获取各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中种植类型和种植时间,基于所述种植类型和所述种植时间调取预设植物图像;
根据所述预设植物图像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中相应的目标区块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确定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目标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包括:
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获取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编号作为目标编号,确定与所述目标编号对应的采集装置作为目标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对相应区块编号的温棚区块进行图像采集,并具有与相应所述区块交互划分线对应的预设图层划分线;
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区块编号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基于方位拼接策略对所述拼接图像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编号获取各所述目标装置处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所述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所述区块编号包括行编号和列编号;
获取各所述目标装置处拼接图像的数量作为拼接数量,选取所述拼接数量最多的拼接图像作为固定图像,并将其余的所述目标装置处的拼接图像作为移动图像;
获取各所述移动图像的目标编号作为移动编号,以及所述固定图像的目标编号作为固定编号;
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行编号相同,或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列编号相同,调取平移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平移至相应所述固定图像进行拼接;
若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行编号相同,和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列编号相同,调取顶角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的顶角与相应所述固定图像的相应顶角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行编号相同,或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列编号相同,调取平移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平移至相应所述固定图像进行拼接,包括:
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行编号相同,则将相应所述移动编号作为第一编号,确定与所述第一编号距离最近且行编号相同的固定编号作为第二编号;
根据所述第一编号和所述第二编号确定横向平移方向,基于所述横向平移方向,将第一编号的移动图像平移至与所述第二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相邻位置处进行拼接;
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列编号相同,则将相应所述移动编号作为第三编号,确定与所述第三编号距离最近且列编号相同的固定编号作为第四编号;
根据所述第三编号和所述第四编号确定纵向平移方向,基于所述纵向平移方向,将第三编号的移动图像平移至与所述第四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相邻位置处进列拼接。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
所述若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行编号相同,和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列编号相同,则调取顶角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的顶角与相应所述固定图像的相应顶角进行拼接,包括:
若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行编号相同,和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列编号相同,则将相应所述移动编号作为第五编号,确定与所述第五编号的距离最近的固定编号作为第六编号;
根据所述第五编号和所述第六编号确定所述第五编号的移动图像的第一顶角作为起始顶角,以及确定所述第六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第二顶角作为终止顶角;
基于所述起始顶角和所述终止顶角确定斜向平移方向,根据所述斜向平移方向,将所述移动图像的所述起始顶角平移至所述固定图像的所述终止顶角处进行拼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所述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根据所述挑选需求确定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目标区块;
调取模块,用于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确定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目标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
拼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区块编号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基于方位拼接策略对所述拼接图像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会依据用户的需求自动推荐相应的目标温棚和目标区块,并对用户展示相应的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用户所种植的目标区块,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实时查看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整体展示所种植的目标区块,方便用户进行观察。本发明会依据用户的挑选需求确定与需求相符合的温棚作为目标温棚,并根据用户选择温棚内空闲的温棚区块作为用户种植的目标区块。本发明会自动展示用户所种植目标区块的作物的虚拟生长情况,以及自动对用户所种植的区块以区块编号进行拼接从而得到真实图像,并展示真实图像,以了解实际生长情况,方便用户进行对照查看,同时可以对用户展示所种植的目标区块之间的方位信息,贴合实际种植情况。
2、本发明会依据用户的需求自动筛选符合的推荐温棚,并优先对推荐温棚内符合用户挑选面积的且相邻的空闲区块进行展示,依据用户所选中的空闲区块确定相应的目标温棚和目标区块,依据用户的挑选需求对用户自动推荐相应的温棚和区块,且优先展示相邻的区块,方便用户进行挑选,以及方便种植和展示。本发明会将符合用户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的温棚作为推荐温棚,并依据推荐展示策略和用户的挑选面积优先对相邻且符合用户需求的展示区块进行优先展示,方便用户优选选取相邻的展示区块进行种植。本发明在生成展示区块的过程中,会依据相邻的空闲区块的相邻数量以及用户所需求的挑选数量进行比对,选择大于且最接近的相邻数量对应的区块集合内的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方便后续用户直接选中所突出显示的展示区块作为目标区块进行作物种植,当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时,则会优先选择最大的相邻数量对应的区块集合,并进行循环选取直至出现大于等于剩余数量的区块集合,此时对选取的所有区块集合内的空闲区块进行突出展示,方便用户选中相应的空闲区块作为目标区块进行种植,使得本发明可以优先对用户展示符合需求且相邻的区块,方便用户进行选择和种植相应的作物。
3、本发明可以同时对作物的生长情况同时进行实际和虚拟展示,方便用户了解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及时干预,并且在进行实际展示时,会对目标区块的图像进行自动拼接,方便进行整体展示。本发明会对获取与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编号的采集装置所采集的图像,并依据各采集装置的预设图层划分线自动对图像进行划分,从而得到与各区块编号对应的区块图像,并获取与目标区块对应的拼接图像,依据各拼接图像的区块编号进行拼接,在拼接过程中会选择标装置处拼接图像数量最多的为基准,将剩余的拼接图像进行方位拼接,将拥有相同行或列编号的拼接图像进行横向或纵向拼接拼接,如果均不存在相同行或列编号则进行斜向拼接,从而在不影响方位的前提下,拼接成为完整的真实图像,方便对用户进行整体种植情况且体现原本的目标区块之间的位置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温棚区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S1-S4:
S1,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所述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根据所述挑选需求确定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目标区块。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用户所种植的作物种类和数量不同,则不同温棚内可以进行种植的温棚区块的数量不同。
因此,服务器首先会接收用户端所发送的挑选需求,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其中,挑选类型为用户所选择关于作物的类型,比如,番茄,黄瓜等作物,在此不做限定。挑选面积为用户关于作物所种植的面积,比如,5平方米,10平方米等,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服务器会依据用户所发送的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进行筛选供用户选中符合条件的温棚作为目标温棚,并将目标温棚内用户选择的温棚区块作为进行种植的目标区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所述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根据所述挑选需求确定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目标区块),包括S11-S15:
S11,获取各温棚的种植区域,基于区块交互划分线对所述种植区域划分,得到各所述温棚对应的温棚区块,并根据所述温棚区块的位置对各所述温棚区块进行编号,得到各所述温棚区块的区块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智能控制的方式进行农作物的种植,为区分各个用户所种植的温棚区块,本发明会对温棚的种植区域进行区域划分,将其划分为多个面积相同的温棚区块,方便后续用户进行选择。
因此,服务器会获取各温棚的种植区域,并依据区块交互划分线对所述种植区域划分,得到各所述温棚对应的温棚区块。其中,种植区域为各温棚对应的可种植区域。区块交互划分线为各温棚对应的划分线,可以是与管理员进行交互生成的划分线,用于对温棚的种植区域进行划分划分为多个温棚区块,每个温棚区域的种植面积相同。
例如,每个温棚的种植面积均为100平方米,通过区块交互划分线对各温棚的种植区域进行预先划分,划分为100个温棚区块,每个温棚区块对应的种植面积则为1平方米。
需要说明的是,温棚内的种植区域一般为规则区域,比如,矩形,对种植区域进行划分得到的温棚区块一般为规则分布,成排成列对应的,例如,3行4列,5行8列等。
进一步的,依据温棚区块的位置对各所述温棚区块进行编号,得到各所述温棚区块的区块编号,比如,位于1行1列的温棚区块的区块编号为(1,1),位于1行2列的温棚区块的区块编号为(1,2)。
S12,接收所述用户端的挑选需求并解析,得到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基于所述挑选类型对所有温棚进行筛选,得到对应所述挑选类型的温棚作为同类温棚。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会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并解析,从而得到用户所发送的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首先根据挑选类型对所有温棚进行筛选,筛选出与用户的挑选类型相同的温棚作为同类温棚。比如,用户想种植番茄,则会选择所有番茄对应的温棚作为同类温棚。
S13,获取所述同类温棚中空闲的温棚区块作为空闲区块和所述空闲区块的空闲数量,所述温棚区块具有对应的基准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获取同类温棚中空闲的温棚区块作为空闲区块和所述空闲区块的空闲数量、不难理解的是,空闲区块为尚未进行种植的空闲区块,并获取空闲区块的数量作为空闲数量,方便后续进行筛选满足用户挑选面积对应的温棚。同时每个温棚区块具有对应的基准面积,比如,1平方米。
S14,基于所述挑选面积和所述基准面积得到挑选数量,选取空闲数量大于等于挑选数量的同类温棚作为推荐温棚,统计所有所述推荐温棚得到推荐列表。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根据挑选面积和基准面积的比值得到挑选数量,比如,挑选面积为10平方米,基准面积为1平方米,则相应的挑选数量为10个。不难理解的是,需要用户想选择10个温棚区块进行作物的种植。
进一步的,服务器会选取空闲数量大于等于挑选数量的同类温棚作为推荐温棚,并统计所有所述推荐温棚得到推荐列表,不难理解的是,选择空闲区块的数量大于等于用户所需求的挑选数量的同类温棚作为推荐温棚,并统计所有的推荐温棚得到推荐列表,比如,温棚A、B、C满足则相应的推荐列表为温棚A、温棚B和温棚C。
S15,根据推荐展示策略对所述推荐列表中所述推荐温棚内相应空闲区块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的选中信息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空闲区块作为目标区块。
需要说明的是,推荐列表中的所有推荐温棚均满足用户的需求,但各个推荐温棚内的空闲区块分布不同,比如,温棚A内有分别有5个相邻的空闲区块、3个相邻的空闲区块和3个相邻的空闲区块,温棚B内有分别有15个相邻的空闲区块和1个相邻的空闲区块,温棚C内有分别有6个相邻的空闲区块和4个相邻的空闲区块,因此,本发明会依据用户所需求的挑选数量选择不同的空闲区块对用户进行展示以供用户进行挑选,使得用户尽量在相邻的空闲区块上进行作物种植。
因此,服务器会依据推荐展示策略对所述推荐列表中推荐温棚内相应空闲区块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的选中信息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空闲区块作为目标区块。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会优先展示相邻且满足用户需求的空闲区块进行突出展示,随后依据用户的选择,将相应的空闲区块作为目标区块进行种植。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5中的(根据推荐展示策略对所述推荐列表中所述推荐温棚内相应空闲区块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的选中信息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空闲区域作为目标区块),包括S151-S155:
S151,判断所述推荐温棚中空闲数量等于所述挑选数量时,则将相应所述推荐温棚中的所有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
可以理解的是,当判断推荐温棚中空闲数量等于所述挑选数量时,即推荐温棚中所有空闲区块的空闲数量恰好等于用户所需求的挑选数量时,则将相应所述推荐温棚中的所有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
例如,温棚C内有分别有6个相邻的空闲区块和4个相邻的空闲区块,用户所需求的挑选数量为10个,温棚C内所有的空闲区块之和等于10个,则将温棚C内所有的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进行突出显示,以供用户后续进行选择。
S152,判断所述推荐温棚中空闲数量大于所述挑选数量时,则获取相应所述推荐温棚中相邻的空闲区块或独立的空闲区块得到多个区块集合,并确定各所述区块集合中空闲区块的数量作为相邻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判断所述推荐温棚中空闲数量大于所述挑选数量时,即推荐温棚中所有空闲区块的空闲数量大于用户所需求的挑选数量时(说明此时已经超出用户的需求,可以仅选取部分空闲区块对用户展示),因此获取相应所述推荐温棚中相邻的空闲区块或独立的空闲区块得到多个区块集合,并确定各区块集合中空闲区块的数量作为相邻数量。
例如,温棚B内有分别有15个相邻的空闲区块和1个相邻的空闲区块,温棚B中空闲数量16大于挑选数量10个,则获取温棚B内相邻的空闲区块或独立的空闲区块,相邻的空闲区块为15个,独立的空闲区块为1个,则得到2个区块集合,并确定相应的区块集合的相邻数量为15和1。
S153,若存在所述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单独挑选策略对相应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存在所述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根据单独挑选策略对相应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
不难理解的是,如果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说明存在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的数量大于等于用户所需求的挑选数量,后续可以选择最接近挑选数量的区块集合对用户进行展示以供用户选中,从而得到相应的目标区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53中的(若存在所述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单独挑选策略对相应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包括S1531-S1532:
S1531,若存在所述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确定与所述挑选数量最接近的所述相邻数量作为选中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存在所述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确定与所述挑选数量最接近的所述相邻数量作为选中数量。
例如,温棚B中的相邻数量为15和1,15大于挑选数量10,且为与挑选数量最接近的所述相邻数量,则将该相邻数量作为选中数量,方便后续将该选中数量对应的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展示。
S1532,将所述选中数量对应的区块集合作为选中集合,将所有所述选中集合中的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
可以理解的是,将选中数量对应的区块集合作为选中集合,将所有所述选中集合中的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进行突出展示,方便用户进行选中,从而使得后续的目标区块既满足用户需求又相邻,方便后续进行展示。
S154,若各所述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组合挑选策略对多个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各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比如,温棚A内分别有5个相邻的空闲区块、3个相邻的空闲区块和3个相邻的空闲区块,相邻数量为5、3和3均小于挑选数量10个,则无法单独选择其中一个进行选取空闲区块,于是基于合挑选策略对多个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54中的(若各所述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组合挑选策略对多个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包括S1541-S1546:
S1541,若各所述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所述相邻数量对所述区块集合降序排序得到区块序列。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各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相邻数量对区块集合降序排序得到区块序列。
例如,温棚A内分别有5个相邻的空闲区块、3个相邻的空闲区块和3个相邻的空闲区块,基于相邻数量对区块集合降序排序得到区块序列,区块序列为{区块集合甲(5), 区块集合乙(3),区块集合丙(3)}。
S1542,选中所述区块序列中第一个所述区块集合作为展示集合,确定所述展示集合的相邻数量作为展示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区块序列中单独的区块集合均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挑选数量,则需要组合挑选,直至满足用户需求为止。
因此,选中区块序列中第一个所述区块集合作为展示集合(即选择数量最大的区块集合),并确定该展示集合的相邻数量作为展示数量。
S1543,基于所述展示集合对所述区块序列进行删除更新,得到当前的区块序列,根据所述挑选数量和所述展示数量得到剩余数量,将所述剩余数量作为当前的挑选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选中区块序列中第一个所述区块集合作为展示集合后,则将该展示集合对所述区块序列进行删除更新,得到当前的区块序列,并根据所述挑选数量和所述展示数量得到剩余数量,将所述剩余数量作为当前的挑选数量。
例如,选择温棚A对应区块序列中区块集合甲为5的区块集合,则依据该区块集合甲对温棚A对应区块序列进行删除更新,得到当前的区块序列{区块集合乙(3),区块集合丙(3)},并根据挑选数量10与展示数量5的差值,得到剩余数量5,则得到当前的挑选数量5。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服务器会不断对区块序列中的区块集合进行选择,直至满足用户需求的挑选数量,在选择的过程中,会优先选择数量最多且相邻的空闲区块,使得最终的目标区块不会过于分散,方便后续展示与种植。
S1544,若当前的区块序列中的相邻数量均小于当前的挑选数量,重复上述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当前的区块序列中的相邻数量均小于当前的挑选数量,则说明此时当前的区块序列中仍然不能仅选择单一的区块集合就能满足当前的挑选数量,则需要重复挑选步骤,直至满足需求为止。
例如,选择温棚A对应的当前的区块序列{区块集合乙(3),区块集合丙(3)}均小于当前的挑选数量5,则无法单独选择一个满足用户需求,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挑选。
S1545,直至当前的区块序列中存在相邻数量大于等于当前的挑选数量时,获取当前的区块序列中大于等于所述当前的挑选数量的、且最接近的所述相邻数量对应的区块集合作为最后一个展示集合。
可以理解的是,直至出现当前的区块序列中存在相邻数量大于等于当前的挑选数量时,于是获取当前的区块序列中大于等于所述当前的挑选数量的、且最接近的所述相邻数量对应的区块集合作为最后一个展示集合。
例如,再次挑选选择温棚A对应的当前的区块序列{区块集合乙(3),区块集合丙(3)}中的区块集合乙(3),则删除更新后的当前的区块序列{区块集合丙(3)},得到当前的挑选数量2,此时当前的区块序列中存在相邻数量大于等于当前的挑选数量,则最后一个展示集合为区块集合丙(3)。
S1546,将所有所述展示集合中的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
可以理解的是,将服务器所挑选的所有所述展示集合中的空闲区块均作为展示区块。
例如,将温棚A对应的区块集合甲(5), 区块集合乙(3),区块集合丙(3)中的空闲区块均作为展示区块,从而对用户进行突出展示,方便后续进行选取。
S155,发送所述展示区块至用户端处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对所述展示区块的选中信息,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所述目标温棚内被选中的展示区块作为目标区块。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发送展示区块至用户端处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对所述展示区块的选中信息,从而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所述目标温棚内被选中的展示区块作为目标区块。其中,目标区块为用户所选中的空闲区块,用于种植相应的作物。
S2,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可以理解的是,得到与用户相关的目标区块后,为方便用户及时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因此,服务器会调取与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其中,初始孪生空间为依据目标温棚所建立的空白孪生空间,建立孪生空间此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例如,依据目标温棚建立空白的大棚种植土地。
进一步的,依据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方便后续用户观察作物的生长态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包括S21-S22:
S21,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获取各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中种植类型和种植时间,基于所述种植类型和所述种植时间调取预设植物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会调取与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比如,与目标温棚相同的空白的大棚种植土地,并获取各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中种植类型和种植时间,比如,种植类型为番茄,种植时间为1个月。
进一步的,依据该种植类型和所述种植时间调取相应的预设植物图像,不难理解的是,种植类型和种植时间均具有对应的预设植物图像,预设植物图像可以是提取依据种植类型和种植时间预设好的图像。
S22,根据所述预设植物图像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中相应的目标区块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预设植物图像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中相应的目标区块进行定时更新,从而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进行展示。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系统会依据用户所种植的种植类型和种植时间调取相应的植物图像对相应的目标区块进行动态更新,从而方便用户后续对照了解植物的生长态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A1-A6:
A1,响应所述用户端的虚拟汇总请求,生成汇总展示区域,并获取与所述用户端对应的目标温棚的温棚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的挑选需求中的挑选类型可能为多个,比如,同时种植番茄和黄瓜,则进行查看和最终采摘时,仅能进行逐一查看。
因此,服务器会响应用户端的虚拟汇总请求,从而生成汇总展示区域,并获取与所述用户端对应的目标温棚的温棚数量。其中,汇总展示区域可以是空白的矩形区域,方便后续进行填充用户对应的种植类型以及相应的目标数量。
A2,基于所述温棚数量确定第一划分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划分数量对所述汇总展示区域进行横向均匀划分得到多个温棚汇总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会基于温棚数量确定第一划分数量,比如,温棚数量为2个,则相应的第一划分数量为1次,根据第一划分数量对所述汇总展示区域进行横向均匀划分得到多个温棚汇总区域。并且会获取用户端对应的目标温棚的种植类型,比如,番茄、黄瓜等。对汇总展示区域划分后,则将相应的种植类型标记在相应温棚汇总区域的一侧。
A3,统计所述用户端对应的各所述目标温棚中相邻的目标区块或独立的目标区块得到多个目标集合,获取所述目标集合的集合数量,基于所述集合数量确定第二划分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会统计用户端对应的各所述目标温棚中相邻的目标区块或独立的目标区块得到多个目标集合,即统计用户所种植的目标温棚中所种植相邻的目标区块,从而得到目标集合,获取所述目标集合的集合数量,并依据集合数量确定第二划分数量,比如,集合数量为3,则相应的第二划分数量为2。
A4,获取所述目标温棚中各所述目标集合内目标区块的数量作为目标数量,基于所述目标温棚的各所述目标数量的比值,得到对应各所述目标温棚的比例系数。
进一步的,获取目标温棚中各所述目标集合内目标区块的数量作为目标数量,并基于目标温棚的各所述目标数量的比值,得到对应各所述目标温棚的比例系数。
例如,温棚A用户选择10个,目标温棚的比例系数为5:3:2。
A5,根据所述第二划分数量和比例系数对所述温棚汇总区域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对应各所述目标数量的数量填充区。
可以理解的是,依据第二划分数量和比例系数对温棚汇总区域进行区域划分,比如,第二划分数量为2则进行2次划分,得到3个数量填充区,同时通过比例系数对温棚汇总区域进行比例划分,比如,目标温棚的比例系数为5:3:2,则进行2次划分得到3个数量填充区时,会依据5:3:2的比例进行区域划分,将温棚汇总区域划分为5:3:2的区域大小,从而得到对应各所述目标数量的数量填充区。
A6,将所述目标数量依次填充至相应所述数量填充区内,生成对应用户端的汇总展示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会将目标数量依次填充至相应所述数量填充区内,生成对应用户端的汇总展示图像。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服务器将用户所种植的目标温棚以及温棚内的目标区块进行汇总展示,方便用户进行观察以及后续进行统一处理。
S3,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确定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目标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通过区块交互划分线对种植区域划分,从而得到多个温棚区块,多个温棚区块对应一个目标装置对相应的种植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并依据区域交互划分线设置相应的预设图层划分线,即各目标装置均具有对应的预设图层划分线,该预设图层划分线可以对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进行划分,并设置有相应的区块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会相应用户端的真实请求,并确定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目标装置,比如,区块编号为(1,1)和(1,2)的温棚区块对应摄像头1号,区块编号为(2,1)和(2,2)的温棚区块对应摄像头2号。
进一步的,获取该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并依据各目标装置的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的(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确定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目标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包括S31-S32:
S31,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获取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编号作为目标编号,确定与所述目标编号对应的采集装置作为目标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对相应区块编号的温棚区块进行图像采集,并具有与相应所述区块交互划分线对应的预设图层划分线。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会响应用户端的真实请求,获取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编号作为目标编号,确定与所述目标编号对应的采集装置作为目标装置,各采集装置对相应区块编号的温棚区块进行图像采集,并具有与相应所述区块交互划分线对应的预设图层划分线。不难理解的是,预设图层划分线是依据区块交互划分线对应设置的,并且具有对应的区块编号,方便后续进行图像分割和拼接。
S32,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
S4,根据所述区块编号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基于方位拼接策略对所述拼接图像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可以理解的是,获取与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基于方位拼接策略对所述拼接图像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中的(根据所述区块编号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基于方位拼接策略对所述拼接图像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包括S41-S45:
S41,根据所述目标编号获取各所述目标装置处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所述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所述区块编号包括行编号和列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会根据目标编号获取各所述目标装置处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所述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所述区块编号包括行编号和列编号。比如,区块编号为(1,2)则1为行编号,2为列编号。
S42,获取各所述目标装置处拼接图像的数量作为拼接数量,选取所述拼接数量最多的拼接图像作为固定图像,并将其余的所述目标装置处的拼接图像作为移动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获取各目标装置处拼接图像的数量作为拼接数量,选择拼接数量最多的拼接图像作为固定图像,并将其余的所述目标装置处的拼接图像作为移动图像。后续将移动图像往固定图像处进行移动拼接,并且将数量最多的作为固定不同的固定图像,减少了数据处理量。
S43,获取各所述移动图像的目标编号作为移动编号,以及所述固定图像的目标编号作为固定编号。
S44,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行编号相同,或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列编号相同,调取平移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平移至相应所述固定图像进行拼接。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移动编号中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行编号相同,或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列编号相同,调取平移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平移至相应所述固定图像进行拼接。
例如,固定编号为{(1,4),(2,4)},移动编号为(1,1),存在行编号相同,则调取平移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1,1)平移至相应所述固定图像(1,4)进行拼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4中的(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行编号相同,或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列编号相同,调取平移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平移至相应所述固定图像进行拼接),包括S441-S444:
S441,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行编号相同,则将相应所述移动编号作为第一编号,确定与所述第一编号距离最近且行编号相同的固定编号作为第二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移动编号中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行编号相同,则将相应所述移动编号作为第一编号,确定与所述第一编号距离最近且行编号相同的固定编号作为第二编号。
例如,如图2所示,固定编号为{(1,4),(2,4)},移动编号为(1,1),存在行编号相同,则相应的第一编号为(1,1),确定与所述第一编号距离最近且行编号相同的固定编号作为第二编号(1,4)。
S442,根据所述第一编号和所述第二编号确定横向平移方向,基于所述横向平移方向,将第一编号的移动图像平移至与所述第二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相邻位置处进行拼接。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所述第一编号和所述第二编号确定横向平移方向,并基于横向平移方向,将第一编号的移动图像平移至与所述第二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相邻位置处进行拼接。
例如,根据第一编号为(1,1)和第二编号(1,4)可以得知,一个为1行1列的图像,一个为1行4列的图像,方向为向右横向平移,将第一编号的移动图像平移至与所述第二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相邻位置处,即平移至1行3列的位置处进行拼接。
S443,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列编号相同,则将相应所述移动编号作为第三编号,确定与所述第三编号距离最近且列编号相同的固定编号作为第四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与步骤S441的原理相似,选择列编号相同的移动编号作为第三编号,以及与所述第三编号距离最近且列编号相同的固定编号作为第四编号。
S444,根据所述第三编号和所述第四编号确定纵向平移方向,基于所述纵向平移方向,将第三编号的移动图像平移至与所述第四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相邻位置处进列拼接。
可以理解的是,与步骤S442原理相似,一个根据行编号确定上下位置关系,从而得到纵向平移方向,并将第三编号的移动图像平移至与所述第四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相邻位置处进列拼接。
S45,若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行编号相同,和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列编号相同,调取顶角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的顶角与相应所述固定图像的相应顶角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移动编号中不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行编号相同,同时不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列编号相同,调取顶角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的顶角与相应所述固定图像的相应顶角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5中的(若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行编号相同,和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列编号相同,则调取顶角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的顶角与相应所述固定图像的相应顶角进行拼接),包括S451-S453:
S451,若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行编号相同,和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列编号相同,则将相应所述移动编号作为第五编号,确定与所述第五编号的距离最近的固定编号作为第六编号。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移动编号中不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行编号相同,和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列编号相同,则将相应所述移动编号作为第五编号,并确定与所述第五编号的距离最近的固定编号作为第六编号。
例如,如图2所示,固定编号为{(1,4),(2,4)},移动编号为(3,2),则确定与3行2列最近的区块,比如,可以通过求差的方式3分别与1和2求差,从而得到2和1,距离越远相应的差值的绝对值越大,距离越近相应的差值的绝对值越小,也可以用其他现有技术确定最近的区块,因此,距离最近的固定编号作为第六编号(2,4)。
S452,根据所述第五编号和所述第六编号确定所述第五编号的移动图像的第一顶角作为起始顶角,以及确定所述第六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第二顶角作为终止顶角。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第五编号和所述第六编号确定所述第五编号的移动图像的第一顶角作为起始顶角,以及确定所述第六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第二顶角作为终止顶角。
例如,第五编号为(3,2)和第六编号(2,4),一个为3行2列的区块,一个为2行4列的区块,因此,第五编号的区块位于第六编号的区块的左下角,因此,确定第五编号的移动图像的右上角的顶角(第一顶角)作为起始顶角,以及第六编号的固定图像的左下角的顶角(第二顶角)作为终止顶角。
S453,基于所述起始顶角和所述终止顶角确定斜向平移方向,根据所述斜向平移方向,将所述移动图像的所述起始顶角平移至所述固定图像的所述终止顶角处进行拼接。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起始顶角和所述终止顶角确定斜向平移方向,并依据斜向平移方向,将所述移动图像的所述起始顶角平移至所述固定图像的所述终止顶角处进行拼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所述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根据所述挑选需求确定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目标区块;
调取模块,用于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确定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目标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
拼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区块编号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基于方位拼接策略对所述拼接图像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上述设备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所述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根据所述挑选需求确定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目标区块;
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确定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目标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
根据所述区块编号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基于方位拼接策略对所述拼接图像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所述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所述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根据所述挑选需求确定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目标区块,包括:
获取各温棚的种植区域,基于区块交互划分线对所述种植区域划分,得到各所述温棚对应的温棚区块,并根据所述温棚区块的位置对各所述温棚区块进行编号,得到各所述温棚区块的区块编号;
接收所述用户端的挑选需求并解析,得到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基于所述挑选类型对所有温棚进行筛选,得到对应所述挑选类型的温棚作为同类温棚;
获取所述同类温棚中空闲的温棚区块作为空闲区块和所述空闲区块的空闲数量,所述温棚区块具有对应的基准面积;
基于所述挑选面积和所述基准面积得到挑选数量,选取空闲数量大于等于挑选数量的同类温棚作为推荐温棚,统计所有所述推荐温棚得到推荐列表;
根据推荐展示策略对所述推荐列表中所述推荐温棚内相应空闲区块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的选中信息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空闲区块作为目标区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推荐展示策略对所述推荐列表中所述推荐温棚内相应空闲区块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的选中信息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空闲区域作为目标区块,包括:
判断所述推荐温棚中空闲数量等于所述挑选数量时,则将相应所述推荐温棚中的所有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
判断所述推荐温棚中空闲数量大于所述挑选数量时,则获取相应所述推荐温棚中相邻的空闲区块或独立的空闲区块得到多个区块集合,并确定各所述区块集合中空闲区块的数量作为相邻数量;
若存在所述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单独挑选策略对相应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
若各所述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组合挑选策略对多个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
发送所述展示区块至用户端处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对所述展示区块的选中信息,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所述目标温棚内被选中的展示区块作为目标区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存在所述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单独挑选策略对相应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包括:
若存在所述相邻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挑选数量,则确定与所述挑选数量最接近的所述相邻数量作为选中数量;
将所述选中数量对应的区块集合作为选中集合,将所有所述选中集合中的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
所述若各所述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组合挑选策略对多个所述区块集合中的空闲区块进行挑选,得到展示区块,包括:
若各所述相邻数量均小于所述挑选数量,则基于所述相邻数量对所述区块集合降序排序得到区块序列;
选中所述区块序列中第一个所述区块集合作为展示集合,确定所述展示集合的相邻数量作为展示数量;
基于所述展示集合对所述区块序列进行删除更新,得到当前的区块序列,根据所述挑选数量和所述展示数量得到剩余数量,将所述剩余数量作为当前的挑选数量;
若当前的区块序列中的相邻数量均小于当前的挑选数量,重复上述确定当前的挑选数量的步骤;
直至当前的区块序列中存在相邻数量大于等于当前的挑选数量时,获取当前的区块序列中大于等于所述当前的挑选数量的、且最接近的所述相邻数量对应的区块集合作为最后一个展示集合;
将所有所述展示集合中的空闲区块作为展示区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包括:
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获取各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中种植类型和种植时间,基于所述种植类型和所述种植时间调取预设植物图像;
根据所述预设植物图像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中相应的目标区块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确定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目标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包括:
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获取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编号作为目标编号,确定与所述目标编号对应的采集装置作为目标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对相应区块编号的温棚区块进行图像采集,并具有与相应所述区块交互划分线对应的预设图层划分线;
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区块编号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基于方位拼接策略对所述拼接图像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编号获取各所述目标装置处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所述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所述区块编号包括行编号和列编号;
获取各所述目标装置处拼接图像的数量作为拼接数量,选取所述拼接数量最多的拼接图像作为固定图像,并将其余的所述目标装置处的拼接图像作为移动图像;
获取各所述移动图像的目标编号作为移动编号,以及所述固定图像的目标编号作为固定编号;
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行编号相同,或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列编号相同,调取平移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平移至相应所述固定图像进行拼接;
若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行编号相同,和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列编号相同,调取顶角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的顶角与相应所述固定图像的相应顶角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行编号相同,或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列编号相同,调取平移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平移至相应所述固定图像进行拼接,包括:
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行编号相同,则将相应所述移动编号作为第一编号,确定与所述第一编号距离最近且行编号相同的固定编号作为第二编号;
根据所述第一编号和所述第二编号确定横向平移方向,基于所述横向平移方向,将第一编号的移动图像平移至与所述第二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相邻位置处进行拼接;
若所述移动编号中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编号中的列编号相同,则将相应所述移动编号作为第三编号,确定与所述第三编号距离最近且列编号相同的固定编号作为第四编号;
根据所述第三编号和所述第四编号确定纵向平移方向,基于所述纵向平移方向,将第三编号的移动图像平移至与所述第四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相邻位置处进列拼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行编号相同,和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列编号相同,则调取顶角拼接策略将所述移动图像的顶角与相应所述固定图像的相应顶角进行拼接,包括:
若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行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行编号相同,和所述移动编号中不存在列编号与所述固定集合中的列编号相同,则将相应所述移动编号作为第五编号,确定与所述第五编号的距离最近的固定编号作为第六编号;
根据所述第五编号和所述第六编号确定所述第五编号的移动图像的第一顶角作为起始顶角,以及确定所述第六编号的固定图像的第二顶角作为终止顶角;
基于所述起始顶角和所述终止顶角确定斜向平移方向,根据所述斜向平移方向,将所述移动图像的所述起始顶角平移至所述固定图像的所述终止顶角处进行拼接。
9.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所述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根据所述挑选需求确定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目标区块;
调取模块,用于调取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初始孪生空间,根据所述目标区块的种植信息对所述初始孪生空间进行定时更新,得到动态孪生空间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用户端的真实请求,确定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目标装置,获取所述目标装置的采集图像,根据预设图层划分线对所述采集图像划分得到多个区块图像,以及各所述区块图像对应的区块编号;
拼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区块编号获取与所述目标区块对应的区块图像作为拼接图像,基于方位拼接策略对所述拼接图像进行拼接,得到真实图像发送至所述用户端;
所述接收用户端的挑选需求,所述挑选需求包括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根据所述挑选需求确定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目标区块,包括:
获取各温棚的种植区域,基于区块交互划分线对所述种植区域划分,得到各所述温棚对应的温棚区块,并根据所述温棚区块的位置对各所述温棚区块进行编号,得到各所述温棚区块的区块编号;
接收所述用户端的挑选需求并解析,得到挑选类型和挑选面积,基于所述挑选类型对所有温棚进行筛选,得到对应所述挑选类型的温棚作为同类温棚;
获取所述同类温棚中空闲的温棚区块作为空闲区块和所述空闲区块的空闲数量,所述温棚区块具有对应的基准面积;
基于所述挑选面积和所述基准面积得到挑选数量,选取空闲数量大于等于挑选数量的同类温棚作为推荐温棚,统计所有所述推荐温棚得到推荐列表;
根据推荐展示策略对所述推荐列表中所述推荐温棚内相应空闲区块进行推荐展示,并接收用户端的选中信息确定相应的推荐温棚作为目标温棚,以及与所述目标温棚对应的空闲区块作为目标区块。
CN202311377061.5A 2023-10-24 2023-10-24 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ctive CN117130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7061.5A CN117130414B (zh) 2023-10-24 2023-10-24 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77061.5A CN117130414B (zh) 2023-10-24 2023-10-24 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0414A CN117130414A (zh) 2023-11-28
CN117130414B true CN117130414B (zh) 2023-12-29

Family

ID=88851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77061.5A Active CN117130414B (zh) 2023-10-24 2023-10-24 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041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55670B1 (en) * 2017-01-08 2019-04-09 Dolly Y. Wu PLLC Image sensor and module for agricultural crop improvement
CN112418473A (zh) * 2019-08-20 2021-02-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农作物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12993310U (zh) * 2020-08-31 2021-04-20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植物幼苗根系持续观测取样装置
CN112931072A (zh) * 2021-01-18 2021-06-11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低碳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及循环方法
CN114730437A (zh) * 2019-11-18 2022-07-08 索尼集团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15660429A (zh) * 2022-12-29 2023-01-31 南京数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水泥智能制造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579751A (zh) * 2023-07-14 2023-08-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农作物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13295B2 (en) * 2017-04-17 2020-10-27 Iron Ox, Inc. Method for monitoring growth of plants and generating a plant grow schedule
WO2020220115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AVA Technologies Inc. Garden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55670B1 (en) * 2017-01-08 2019-04-09 Dolly Y. Wu PLLC Image sensor and module for agricultural crop improvement
CN112418473A (zh) * 2019-08-20 2021-02-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农作物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730437A (zh) * 2019-11-18 2022-07-08 索尼集团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212993310U (zh) * 2020-08-31 2021-04-20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植物幼苗根系持续观测取样装置
CN112931072A (zh) * 2021-01-18 2021-06-11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低碳生态农业循环系统及循环方法
CN115660429A (zh) * 2022-12-29 2023-01-31 南京数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水泥智能制造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579751A (zh) * 2023-07-14 2023-08-1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农作物检测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近感图像的作物表型高通量测量方法研究;段涛;中国优秀博士论文辑;全文 *
马铃薯种薯机械排种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确定及验证;石林榕;孙伟;赵武云;杨小平;冯斌;;农业工程学报(第0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0414A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98203B2 (en) Methods for generating soil maps and application prescriptions
US10719787B2 (en) Method for mapping crop yields
US902592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variable frame rate playback
US9298789B2 (en) Placement of cells in bins to provide non-overlapping visualization of data points of a scatter plot
US2021014248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611856B (zh) 图像转换器、图像转换方法和电子装置
US5142615A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color maps in a display for a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system
CN108345992A (zh) 一种复种指数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12637642A (zh) 一种多分屏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010546A (zh) 监控预置点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700988A (zh) 数字图像呈现
CN117130414B (zh) 智能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8572809A (zh) 拼接显示屏的显示布局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2614573A (zh) 基于病理图像标注工具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0322424A (zh) 高分辨率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vr图像显示方法及vr设备
CN110782463B (zh) 分割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显示方法和设备、存储介质
CN105590295B (zh) 病理切片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3011220A (zh) 穗数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US20150154356A1 (en) Arrangements for viewing clinical images
CN116503769A (zh) 一种植物养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5717A (zh) 一种基于电子地图和航拍信息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
EP3438896A1 (en) Device for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CN103493092B (zh) 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显示程序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US20230325707A1 (en) Ingesting schema-less agricultural data for machine learning pipeline(s)
CN115460329A (zh) 一种图像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