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28232A - 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28232A
CN117128232A CN202310217813.5A CN202310217813A CN117128232A CN 117128232 A CN117128232 A CN 117128232A CN 202310217813 A CN202310217813 A CN 202310217813A CN 117128232 A CN117128232 A CN 117128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driving
rotating
shaf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178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文强
彭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178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282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28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282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12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 links or levers, and cams, or members of at least two of these types
    • F16H37/122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 links or levers, and cams, or members of at least two of these types for interconverting rotary motion and oscillating mo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同步组件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以及介质传动部;介质传动部包括驱动件,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驱动件相接触配合,多个驱动件排列形成传动路径,传动路径具有折返结构,折返结构被配置为与第一摆臂相对应的驱动件的运动方向和与第二摆臂对应的驱动件的运动方向相反。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同步组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摆臂相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摆臂相连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转动机构,第一框体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第二框体与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本申请可为折叠后屏幕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提高跌落后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的屏幕尺寸变得越来越大,但过大又不便于携带,因此出现了可折叠电子设备,以满足大尺寸屏幕的同时,还满足便于携带的特点;可折叠电子设备通常采用转动机构实现折叠和展开,其中转动机构能够使两个结构件,例如,结构件为中框或壳体,发生相对转动,以实现电子设备的折叠或展开;而转动机构中,一般设置有同步组件,以实现两个结构件之前能够一起转动,最终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同步展开或闭合,目前的同步组件采用齿轮传动实现同步,其中,通过一对或两对齿轮副实现同步组件中的两个摆臂之时同步开合运动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受齿轮尺寸限制,不同的齿轮之间的中心距无法进一步做小,不利于转动机构的宽度尺寸进一步减小;2、在采用两对齿轮副时,位于中间的齿轮副占用空间多,转动机构对折叠后屏幕的避让空间不足,跌落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同步组件采用齿轮传动实现同步存在的问题。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同步组件,其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以及介质传动部,所述介质传动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摆臂转动时,使所述第二摆臂沿与所述第一摆臂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介质传动部包括多个驱动件,所述第一摆臂与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件相对应,所述第二摆臂与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件相对应,且所述第一摆臂、所述第二摆臂分别能够与各自对应的所述驱动件相接触配合,多个所述驱动件之间传动连接,且多个所述驱动件依次排列形成一传动路径,所述传动路径具有折返结构,所述折返结构被配置为使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摆臂相对应的所述驱动件的运动方向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摆臂对应的所述驱动件的运动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介质传动部的不同的驱动件以各自对应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接触,这样便于实现通过驱动件实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运动;而多个驱动件之间传动连接,以实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中的一者运动时,能够实现另一者的联动,而利于传动路径上的折返结构可以实现第一摆臂对应的驱动件与第二摆臂对应的驱动件的运动方向相反,这样由于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之间的转动方向相对,从而当同步组件应用于转动机构或电子设备上时,便能够实现转动机构或电子设备同步展开或闭合;这样将多个驱动件依次排列形成一传动路径,并使传动路径具有一折返结构,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传动路径的长度,从而摆脱了采用齿轮实现同步开合运动方式所引起的问题,既而利于减小转动机构的宽度尺寸,并且可以减小占用空间,从而可以为折叠后屏幕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提高跌落后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驱动件在所述传动路径上沿同一时针方向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多个驱动件一起沿顺时针方向或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可以保证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同步联动,另外利于缩短整个传动路径的长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介质传动部还包括衔接件,所述衔接件位于所述传动路径上,其中,与所述第一摆臂所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件形成第一驱动组,与所述第二摆臂所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件形成第二驱动组,所述第一驱动组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之间通过所述衔接件相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一些情况可以较好的实现第一驱动组与第二驱动组之间的联动,并且采用衔接件可以实现间隙的补偿,使得驱动件和衔接件排列后,不留间隙。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路径为呈环状的闭合传动路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实现介质传动部呈环状分布,从而利于实现第一摆臂对应的驱动件与第二摆臂对应的驱动件之间力的传递的连续性,保证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之间同步联动。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路径位于一平面内或曲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传动路径位于一平面内,有利于减小传动路径的长度,这样可以较好的实现制造,以及利于同步组件各部件的空间布置,从而利于减小转动机构的宽度尺寸,并且可以减小占用空间;传动路径位于一曲面内,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件为滚动件或齿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驱动件采用滚动件时,驱动件可以实现自身的滚动,并且可以在传动路径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并且利于制造;在驱动件采用齿结构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传动的精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件为圆球结构或柱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驱动件为圆球结构或柱状结构时,可以实现自身的滚动,并且可以在传动路径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并且利于制造。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衔接件为滚动件或滑动件,或所述衔接件包括流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衔接件为滚动件时,可以实现自身的滚动,并且可以在传动路径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在衔接件为滑动件时,可以在传动路径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另外衔接件采用滑动件,驱动件采用滚动件时,衔接件可以用于间隙补偿,使多个驱动件之间紧密排列,不留间隙。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衔接件为圆球结构或柱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衔接件为圆球结构时,可以实现自身的滚动,并且可以在传动路径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在衔接件为柱状结构时,可以在传动路径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另外衔接件采用柱状结构,驱动件采用圆球结构时,衔接件可以用于间隙补偿,使多个驱动件之间紧密排列,不留间隙。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摆臂包括第一转轮部,与所述第一摆臂相对应的所述驱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转轮部相接触;
所述第二摆臂包括第二转轮部,与所述第二摆臂相对应的所述驱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二转轮部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一转轮部和第二转部分别与对应的驱动件相接触,从而实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同步联动。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轮部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驱动件相啮合的啮合槽或啮合齿;
所述第二转轮部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驱动件相啮合的啮合槽或啮合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利用啮合槽或啮合齿以与驱动件相配合实现第一转轮部和第二转轮部的转动。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轮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转轮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介质传动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转轮部、多个所述第二转轮部和多个所述介质传动部一一对应设置,用于使所述第一转轮部与所述第二转轮部之间通过所述介质传动部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转轮部、多个第二转轮部从而可以提高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转动的平稳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摆臂还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一转轴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转轴部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轮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部的轴线共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同步组件应用于转动机构时,方便实现第一延伸部与转动机构的其它部件相配合,实现转动机构中相关部件的同步运动。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摆臂还包括第二延伸部和第二转轴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转轴部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部的轴线共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同步组件应用于转动机构时,方便实现第二延伸部与转动机构的其它部件相配合,实现转动机构中相关部件的同步运动。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组件还包括基座,所述第一摆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所述第二摆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所述介质传动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转动安装于基座上,介质传动部设置于基座上,实现三者之间装配在一起。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支座和盖板,所述介质传动部设置于所述支座和所述盖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支座和盖板可以将介质传动部限制在基座上。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支座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限位滑槽,所述介质传动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限位滑槽实现将介质传动部限位于基座上。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滑槽的数量与所述介质传动部的数量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可以将多个介质传动部分别限位于不同的限位滑槽中。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部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部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分别与基座转动连接后,从而利于保证第一转轮部和第二转轮部分别与驱动件接触配合。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组件还包括轴安装结构;所述第一转轴部和所述第二转轴部分别通过所述轴安装结构以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轴安装结构可以方便实现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安装于基座上。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轴安装结构包括四个轴端固定单元,所述第一转轴部的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两个所述轴端固定单元以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第二转轴部的两端分别通过另外两个所述轴端固定单元以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四个所述轴端固定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条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轴端固定单元可以方便实现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的安装。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轴端固定单元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分别具有弧形槽,所述第一配合部上的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上的弧形槽配合形成轴孔;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基座之间一体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分体设置,可以方便实现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的安装。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任一所述的同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摆臂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摆臂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减小转动机构的宽度尺寸,并且可以减小占用空间,从而可以为折叠后屏幕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提高跌落后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所述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减小电子设备转动机构的宽度尺寸,并且可以减小占用空间,从而可以为折叠后屏幕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提高跌落后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折叠状态);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组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组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的又一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座中安装介质传动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架上布置有驱动件和衔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架上布置有驱动件和衔接件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组件展开状态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组件折叠状态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只示出了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局部结构);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当前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连接件;2、压板;3、摆臂;4、上支架;5、下支架;
101、第一摆臂;102、第二摆臂;103、介质传动部;104、驱动件;105、传动路径;106、折返结构;107、衔接件;108、第一转轮部;109、第二转轮部;110、第一延伸部;111、第一转轴部;112、第二延伸部;113、第二转轴部;114、基座;115、支座;116、盖板;117、限位滑槽;118、轴端固定单元;119、连接条;120、对接孔;121、第一配合部;122、第二配合部;123、啮合槽;124、轴孔;
200、转动机构;201、第一连接件;202、第二连接件;203、导向滑槽;204、第一压板;205、第二压板;206、弧形滑槽;207、弧形滑块;208、连接耳;209、弧形通孔;210、连接销轴;
300、电子设备;301、第一框体;302、第二框体;303、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参见图18所示,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转动机构,包括连接件1、压板2、摆臂3、上支架4、下支架5和同步组件;通过设置的同步组件,以实现两个结构件之前能够一起转动,最终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同步展开或闭合,而目前的同步组件采用齿轮传动实现同步,其中,通过一对或两对齿轮副实现同步组件中的两个摆臂之时同步开合运动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受齿轮尺寸限制,不同的齿轮之间的中心距无法进一步做小,不利于转动机构的宽度尺寸进一步减小;2、在采用两对齿轮副时,位于中间的齿轮副占用空间多,转动机构对折叠后屏幕的避让空间不足,跌落可靠性差。
参见图17所示,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组件、转动机构200及电子设备300,以解决上述问题;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结合图1、图2和图6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同步组件,其包括:第一摆臂101、第二摆臂102以及介质传动部103,介质传动部103被配置为在第一摆臂101转动时,使第二摆臂102沿与第一摆臂101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其中,介质传动部103包括多个驱动件104,第一摆臂101与至少一个驱动件104相对应,第二摆臂102与至少一个驱动件104相对应,且第一摆臂101、第二摆臂102分别能够与各自对应的驱动件104相接触配合,多个驱动件104之间传动连接,且每个介质传动部103中的多个驱动件104依次排列形成一传动路径105,传动路径105具有一折返结构106,折返结构106被配置为使至少一个与第一摆臂101相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和至少一个与第二摆臂102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相反。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同步组件不仅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300,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需要同步运动的机械设备应用场景,例如工业设备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同步组件利用介质传动部103的不同的驱动件104以各自对应的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相接触,这样便于实现通过驱动件104实现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的运动;而多个驱动件104之间传动连接,以实现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中的一者运动时,能够实现另一者的联动,而利于传动路径105上的折返结构106可以实现第一摆臂101对应的驱动件104与第二摆臂102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相反,这样由于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之间的转动方向相对,从而当同步组件应用于转动机构200或电子设备300上时,便能够实现转动机构200或电子设备300同步展开或闭合;这样将多个驱动件104依次排列形成一传动路径105,并使传动路径105具有折返结构106,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传动路径105的长度,从而摆脱了采用齿轮实现同步开合运动方式所引起的问题,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的旋转中心之间的间距可任意调节,既而利于减小转动机构200的宽度尺寸,并且可以减小占用空间,从而可以为折叠后屏幕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提高跌落后电子设备300的可靠性。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101与两个以上的驱动件104相对应,而与第一摆臂101相对应的两个以上的驱动件104中至少一个与第一摆臂101相接触,以驱动第一摆臂101运动;第二摆臂102与两个以上的驱动件104相对应,而与第二摆臂102相对应的两个以上的驱动件104中至少一个与第二摆臂102相接触,以驱动第二摆臂102运动;多个驱动件104排列后形成线性排列,排列后形成的线性路径便为驱动件104的运动路径,也即传动路径105;由于折返结构106的存在,在驱动件104经过折返结构106后,至少存在两个驱动件104的运动路径的运动方向相反,这样可以实现第一摆臂101与第二摆臂102的转动方向相反;示例性的,折返结构106可以为弯曲的曲线,传动路径105上至少有一个弯曲的曲线,从而使与第一摆臂101相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和与第二摆臂102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相反,既而实现第二摆臂102的转动方向与第一摆臂101的转动方向相反,例如,第一摆臂101顺时针转动时,第二摆臂102逆时针转动;或第一摆臂101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摆臂102顺时针转动。而第一摆臂101与第二摆臂102同步运动,可以是指第一摆臂101与第二摆臂102同时转动,也可以是指虽然两者之间开始转动的起始时间有时差,但结果是两者能够沿不同的时针方向转动。而传动路径105中的折返结构106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摆臂101与也可以与一个驱动件104相对应,并且接触;第二摆臂102与另一个驱动件104相对应,并且接触;第一摆臂101对应的驱动件104在传动路径105上的运运方向和第二摆臂102对应的驱动件104在传动路径105上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第二摆臂102的转动方向与第一摆臂101的转动方向相反。
结合图5和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驱动件104在传动路径105上沿同一时针方向运动。这样多个驱动件104一起沿顺时针方向或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可以保证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的同步联动,另外利于缩短整个传动路径105的长度。由于驱动件104位于传动路径105上,因此在把多个驱动件104件看作一个整体时,即介质传动部103整体的运动轨迹相当于顺时针运动或逆时针运动。
参见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介质传动部103还包括衔接件107,衔接件107位于传动路径105上,其中,与第一摆臂101所对应的至少一个驱动件104形成第一驱动组,与第二摆臂102所对应的至少一个驱动件104形成第二驱动组,第一驱动组与第二驱动组之间通过衔接件107相传动。这样可以较好的实现第一驱动组与第二驱动组之间的联动;采用衔接件107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实现间隙的补偿,使得驱动件104和衔接件107排列后,不留间隙。在介质传动部103中,能够与第一摆臂101相接触,实现第一摆臂101转动的驱动件104属于第一驱动组的一部分;而能够与第二摆臂102相接触,实现第二摆臂102转动的驱动件104属于第二驱动组的一部分。衔接件107位于第一驱动组与第二驱动组之间,实现第一驱动组与第二驱动组之间的联动。示例性的,每个介质传动部103中的衔接件107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例如可以设置1个、2个或者在10个以内。
参见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路径105为呈环状的闭合传动路径105,这样可以实现介质传动部103呈环状分布,从而利于实现第一摆臂101对应的驱动件104与第二摆臂102对应的驱动件104之间力的传递的连续性,保证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之间同步联动。示例性的,呈环状的闭合传动路径105不仅局了圆形、还可以椭圆形、腰圆形或多边形,也可以是弧线与直线相结合的形状等,只要能够实现至少一个与第一摆臂101相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和至少一个与第二摆臂102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相反既可。示例性,参见图7所示,闭合的传动路径105为腰圆形,腰圆形包括两条平行的直线和两个圆弧,两个圆弧和两条平行的直线首尾相接形成腰圆形,而第一摆臂101相对应的驱动件104位于腰圆形的其中一直线上,与第二摆臂102对应的驱动件104位于腰圆形的另一条直线上,这样与第一摆臂101相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和与第二摆臂102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平行,既而利于实现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之间转动方向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与第一摆臂101相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和与第二摆臂102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两者之间不仅局于平行设置,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夹角,例如呈钝角、锐角或直角。传动路径不仅局限于封闭的图形,也可以是非封闭的图形,例如弧线段等。
结合图2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路径105位于一平面内,第一摆臂101的转动轴线和/或第二摆臂102的转动轴线与平面相平行,这样有利于减小传动路径105的长度,并且第一摆臂101的转动轴线和/或第二摆臂102的转动轴线与平面相平行,这样可以较好的实现制造,以及利于同步组件各部件的空间布置,从而利于减小转动机构200的宽度尺寸,并且可以减小占用空间;由于传动路径105为图形结构,因此传动路径105位于一平面内,也就是说,该图形结构位于一平面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摆臂101的转动轴线和第二摆臂102转动轴线分别与平面平行,并且第一摆臂101的转动轴线与第二摆臂102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与第一摆臂101相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和与第二摆臂102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两者之间呈角度设置时,第一摆臂101的转动轴线和第二摆臂102转动轴线之间也成角度设置。另外,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传动路径105也可以在曲面内,例如传动路径,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布置介质传动部。再者,当第一摆臂101的转动轴线和第二摆臂102转动轴线共面时,在传动路径105位于一平面内时;第一摆臂101的转动轴线和第二摆臂102转动轴线一起所确定的平面,可以与传动路径105所在的平面平行,也可以不与传动路径105所在的平面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104为滚动件或齿结构;在驱动件104采用滚动件时,驱动件104可以实现自身的滚动,并且可以在传动路径105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并且利于制造;在驱动件104采用齿结构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传动的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件104为齿结构时,驱动件104可以沿传动路径105滑动,从而实现驱动件104的运动;并且当驱动件104为齿结构时,多个驱动件104之间可以相连接,形成齿条结构;该齿条结构可以设置具有挠性,从而实现齿条结构在折返结构106处的弯曲,即而实现具有挠性的齿条结构沿传动路径105移动;具有挠性的齿条结构可以是塑料或其它材质制成;另外,多个驱动件104形成齿条结构时,衔接件107可以为圆球结构,也衔接件107利用流体实现驱动件104的滑动;当然驱动件104不仅局限于齿结构,还可以其它形式的滑动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104为滚动件时,滚动件为圆球结构或柱状结构,即驱动件104为圆球结构或柱状结构。这样在驱动件104为圆球结构或柱状结构时,可以实现自身的滚动,并且可以在传动路径105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并且利于制造。结合图7和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件104为滚动件,且滚动件为圆球结构。圆球结构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例如为钢球、铝合金球或其它材质的圆球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当驱动件104为柱状结构时,柱状结构可以为圆柱结构或锥台状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滚动既可;当驱动件104采用柱状结构时,衔接件107可以为圆球结构,也衔接件107利用流体实现驱动件104的滚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衔接件107为滚动件或滑动件,或衔接件107包括流体。在衔接件107为滚动件时,可以实现自身的滚动,并且可以在传动路径105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在衔接件107为滑动件时,可以在传动路径105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另外衔接件107采用滑动件,驱动件104采用滚动件时,衔接件107可以用于间隙补偿,使多个驱动件104之间紧密排列,不留间隙;在衔接件107包括流体时,流体可以设置于折返结构106处,这样利用流体具有流动性,其流动路径可以任意弯曲,这样与第一摆臂101相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和与第二摆臂102对应的驱动件104的运动方向相反设置后,可以更好的实现对驱动件104的驱动。在衔接件107包括流体时,衔接件107还可以包括壳体,流体容纳于壳体内,壳体可以具有挠性的材质制成,或是金属制成;壳体为线性结构,而壳体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件104,这样相当于通过驱动件104将流体封闭于壳体内;在衔接件107包括流体时,驱动件104可以为柱状结构,这样整个介质传动部103相当于两端能够伸缩的伸缩杆,即流体实现驱动件104相对壳体滑动,从而实现伸出或缩回;流体可以为液体,液体可以为液压油或其它流体;当然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流体也可以为气体,这样实现第一摆臂101与第二摆臂102在不同的时间点运动,即具有运动时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衔接件107为滚动件时,滚动件为圆球结构,即衔接件107为圆球结构,衔接件107为圆球结构时,其直径可以与驱动件的直径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此不做限定。在衔接件107为圆球结构时,可以实现自身的滚动,并且可以在传动路径105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10所示,衔接件107为滚动件且滚动件为圆球结构。圆球结构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例如为钢球、铝合金球或其它材质的圆球结构。
参见图11所示,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衔接件107为滑动件时,滑动件为柱状结构,即衔接件107为柱状结构;在衔接件107为柱状结构时,可以在传动路径105上移动,既而利于实现整个介质传统部的内部结构的之间的联动;另外衔接件107采用柱状结构,驱动件104采用圆球结构时,衔接件107可以用于间隙补偿,使多个驱动件104之间紧密排列,不留间隙,柱状结构的径向截面可以为圆柱,这样利于衔接件107的滑动。结合图7和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闭合的传动路径105为腰圆形时,衔接件107位于腰圆形的一直线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驱动件104及衔接件107之间可以采用类似于滚珠轴承中的保持架相连接,实现多个驱动件104及衔接件107限位于保持架上。另外,介质传动部103还可以为套筒滚子链的形式,即多个驱动件104和衔接件107分别为套筒滚子链中的每个链节。再者,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动路径上也可以只布置驱动件,而不布置衔接件。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101包括第一转轮部108,与第一摆臂101相对应的驱动件104能够与第一转轮部108相接触;第二摆臂102包括第二转轮部109,与第二摆臂102相对应的驱动件104能够与第二转轮部109相接触,这样利用第一转轮部108和第二转轮部109分别与对应的驱动件104相接触,从而实现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的同步联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轮部108和第二转轮部109可以呈扇形,这样方便实现驱动件104实现第一转轮部108和第二转轮部109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轮部108和第二转轮部109还可以呈圆形。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轮部108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与驱动件104相啮合的啮合槽123或啮合齿,啮合槽123或啮合齿位于第一转轮部108的弧形边缘;第二转轮部109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与驱动件104相啮合的啮合槽123或啮合齿,啮合槽123或啮合齿位于第二转轮部109的弧形边缘;这样通过利用啮合槽123或啮合齿以与驱动件104相配合实现第一转轮部108和第二转轮部109的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驱动件104为滚动件时,第一转轮部108和第二转轮部109的周向均开设有多个啮合槽123,这样滚动件与啮合槽123相配合后,在不同的滚动件沿传动路径105移动时,不同的滚动件分别对应不同的啮合槽123,从而驱动第一转轮部108和第二转轮部109的转动;啮合槽123与滚动件的外表面相仿形,从而利于驱动第一转轮部108和第二转轮部109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驱动件104为齿结构时,第一转轮部108的周向开设有多个或啮合齿,啮合齿位于第一转轮部108的弧形边缘;第二转轮部109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用啮合齿,啮合齿位于第二转轮部109的弧形边缘,这样第一转轮部108和第二转轮部109均相当于齿轮结构,从而实现齿轮结构与驱动件104相啮合。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轮部108的数量为多个,第二转轮部109的数量为多个,介质传动部1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转轮部108、多个第二转轮部109和多个介质传动部103一一对应设置,用于使第一转轮部108与第二转轮部109之间通过介质传动部103传动,这样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转轮部108、多个第二转轮部109从而可以提高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的转动的平稳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转轮部108之间间隔分布,多个第二转轮部109之间间隔分布;一个第一转轮部108与一个第二转轮部109之间通过一个介质传动部103实现传动,这样第一转轮部108、与第一转轮部108相对应的第二转轮部109,以及与第一转轮部108和第二转轮部109对应的介质传动部103之间联动;示例性的,第一转轮部108的数量为两个,第二转轮部109的数量为两个,介质传动部103的数量为两个。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101还包括第一延伸部110和第一转轴部111,第一延伸部110与第一转轴部111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第一转轮部108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转轴部111的轴线共线,当同步组件应用于转动机构200时,方便实现第一延伸部110与转动机构200的其它部件相配合,实现转动机构200中相关部件的同步运动。第二摆臂102还包括第二延伸部112和第二转轴部113,第二延伸部112与第二转轴部113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第二转轮部109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转轴部113的轴线共线,当同步组件应用于转动机构200时,方便实现第二延伸部112与转动机构200的其它部件相配合,实现转动机构200中相关部件的同步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转轴部111固定连接,第二延伸部11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二转轴部113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101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转轴部111的轴线共线,第二摆臂102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转轴部113的轴线共线。多个第一转轮部108间隔固定于第一转轴部111上,多个第二转轮部109间隔固定于第二转轴部113上。示例性的,在第一转轮部108的数量为两个,第二转轮部109的数量为两个,介质传动部103的数量为两个时,沿第一转轴部111的轴向,第一延伸部110位于两个第一转轮部108之间;沿第二转轴部113的轴向,第二延伸部112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位于两个第二转轮部109之间;第一转轮部108、第一延伸部110和第一转轴部111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转轮部109、第二延伸部112和第二转轴部113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方便实现第一摆臂101及第二摆臂102的制造。
结合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步组件还包括基座114,第一摆臂101能够相对于基座114转动,第二摆臂102能够相对于基座114转动;介质传动部103设置于基座114上。通过基座114以方便实现第一摆臂101、第二摆臂102和介质传动部103三者之间装配在一起。
结合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14包括支座115和盖板116,介质传动部103设置于支座115和盖板116之间,这样利用支座115和盖板116可以将介质传动部103限制在基座114上。需要说明的是,支座115与盖板116之间可以通过卡合或紧固件等方式实现支座115与盖板116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紧固件可以为螺钉。
结合图5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座115和盖板116之间形成限位滑槽117,介质传动部103设置于限位滑槽117中,这样利用限位滑槽117实现将介质传动部103限位于基座114上,使介质传动部103在限位滑槽117中移动。限位滑槽117的长度延伸后形成的形状也即传动路径105。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滑槽117中装满整数个驱动件104,或限位滑槽117中装满整数个驱动件104和衔接件107。
需要说明的是,滚珠滑槽的长度可根据第一转轴部111和第二转轴部113的长度、驱动件104的大小等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另外可根据需求增加衔接件107将多个驱动件104的间隙调整为0。传动路径105也可以说明是介质传动部103的长度延伸后在空间中的所形成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滑槽117的数量与介质传动部103的数量相等,这样可以将多个不同的介质传动部103分别限位于不同的限位滑槽117中,降低不同的介质传动部103之间相互干扰的可能性。第一摆臂101与第二摆臂102之间同步运动原理,以第一摆臂101运动后,第二摆臂102同步运动,且第一摆臂101的第一延伸部110的另一端与第二摆臂102的第二延伸部112的另一端相向运动,从而实现折叠为例来具体说明,结合图4、图10、图12所示,其中图中的箭头指示运动方向,在第一摆臂101的每个第一转轮部108转动时,第一转轮部108上的啮合槽123与为圆球结构的不同驱动件104之间啮入或啮出,推动每个介质传动部103中的圆球结构沿同一时针方向滚动,由于圆球结构紧密排列,圆球结构经过折返结构106后,推动第二摆臂102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实现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的同步运动,从而实现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之间形成折叠状态,即同步组件呈折叠状态,参见图13所示;同理可以实现同步组件呈展开状态,参见图3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轴部111与基座114转动连接,第二转轴部113与基座114转动连接,这样利于保证第一转轮部108和第二转轮部109分别与驱动件104接触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轴部111的轴线与第二转轴部113的轴线相平行,这样实现第一摆臂101的转动轴线与第二摆臂102的转动轴线之间相平行,从而在应用于需要同步功能的电子设备300后,可以实现两个结构件之间的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步组件还包括轴安装结构;第一转轴部111和第二转轴部113分别通过轴安装结构以与基座114转动连接,这样可以方便实现第一转轴部111和第二转轴部113安装于基座114上。
结合图1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轴安装结构包括四个轴端固定单元118,第一转轴部111的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两个轴端固定单元118以安装于基座114上;第二转轴部113的两端分别通过另外两个轴端固定单元118以安装于基座114上;四个轴端固定单元118之间通过连接条119相连接,这样利用轴端固定单元118可以方便实现第一转轴部111和第二转轴部113的安装,而通过连接条119相连接方便组装,以可以快速实现第一摆臂101与第二摆臂102的安装。第一转轴部111的两端的两个轴端固定单元118之间通过连接条119相连接,第二转轴部113的两端的两个轴端固定单元118之间通过连接条119相连接;而第一转轴部111的一端的轴端固定单元118与第二转轴部113的一端的轴端固定单元118之间通过连接条119连接,第一转轴部111的另一端的轴端固定单元118与第二转轴部113的另一端的轴端固定单元118之间通过连接条119连接,这样也可以实现将盖板116压于支座115上,从而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连接条119与基座114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焊接或螺钉固定,也可以采用卡合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四个轴端固定单元118之间可以不通过连接条119相连接。
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16上开设有对接孔120,以便于第一转轮部108与第二转轮部109分别与对应的驱动件104相接触,这样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转动任意角度都能啮合到驱动件104。示例性的,在第一转轮部108的数量、第二转轮部109的数量及介质传动部103的数量都为2个,传动路径105为腰圆形时,第一摆臂101的两个第一转轮部108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摆臂102的两个第二转轮部109之间的间距,这样使第一摆臂101的一个第一转轮部108与第二摆臂102的一个第二转轮部109由同一个介质传动部103中的驱动件104驱动,第一摆臂101的另一个第一转轮部108与第二摆臂102的另一个第二转轮部109由另一个介质传动部103中的驱动件104驱动,两个介质传动部103的运动时针方向不同,即其中一个介质传动部103顺时针运动时,另一个介质传动部103逆时针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介质传动部103在各自对应的传动路径105上,不同的介质传动部103的运动时针方向可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第一摆臂101的两个第一转轮部108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摆臂102的两个第二转轮部109之间的间距,只要使第一摆臂101的一个第一转轮部108与第二摆臂102的一个第二转轮部109由同一个介质传动部103中的驱动件104驱动,第一摆臂101的另一个第一转轮部108与第二摆臂102的另一个第二转轮部109由另一个介质传动部103中的驱动件104驱动,即可。具体的说,在只要满足第一摆臂101的不同第一转轮部108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二摆臂102的不同第二转轮部109的转动方向相同,且第一转轮部108的转动方向与第二转轮部109的转动方向相反情况下,设计第一摆臂101的不同第一转轮部108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摆臂102的不同第二转轮部109之间的间距,便能够实现第一摆臂101的转动方向与第二摆臂102的转动方向相反。
结合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轴端固定单元118包括第一配合部121和第二配合部122,第一配合部121和第二配合部122分别具有弧形槽,第一配合部121上的弧形槽与第二配合部122上的弧形槽配合形成轴孔124;第二配合部122与基座114之间一体式连接,第一配合部121和第二配合部122分体设置,可以方便实现第一转轴部111和第二转轴部113的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配合部121之间通过连接条119固定连接;第一转轴部111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轴端固定单元118的轴孔124中,第二转轴部113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轴端固定单元118的轴孔124中,从而实现第一转轴部111相对于轴端固定单元118转动,第二转轴部113相对于轴端固定单元118转动。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同步组件,基于多个驱动件104传动,第一摆臂101的转动中心和第二摆臂102的转动中心之间的中心距可通过修改驱动件104的数量及对应的限位滑槽117的长度来任意调节,实现了两个摆臂的转动中心之间的任意调节。另外,将第一摆臂101和第二摆臂102的转动转换为驱动件104在平面内的移动,相比齿轮同步组件来说,本申请的介质传动部103的调节度较低,具有扁平化的特点。
结合图14至图16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转动机构200,其包括第一连接件201、第二连接件202及任一实施例中的同步组件,第一连接件201与第一摆臂101相连接,第二连接件202与第二摆臂102相连接,这样可以减小转动机构200的宽度尺寸,并且可以减小占用空间,从而可以为折叠后屏幕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提高跌落后电子设备300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01、第二连接件202之间为对称结构,第一摆臂101与第一连接件20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或者第一摆臂101与第一连接件201之间为高副接触;第二摆臂102与第二连接件20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或者第二摆臂102与第二连接件202之间为高副接触。结合图15和图1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摆臂101与第一连接件201之间滑动连接,第二摆臂102与第二连接件202之间滑动连接,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滑槽20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101的一端和第二摆臂102的一端之间通过介质传动部103实现联动,第一摆臂101的另一端限位于第一连接件201的导向滑槽203中,且第一摆臂101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01的导向滑槽203之间能够发生相对滑动,第二摆臂102的另一端限位于第二连接件202的导向滑槽203中,且第二摆臂10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202的导向滑槽203之间能够发生相对滑动;示例性的,第一摆臂101的一端为第一延伸部1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第一摆臂101的另一端为第一延伸部11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第二摆臂102的一端为第二延伸部11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第二摆臂102的另一端为第二延伸部11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结合图14至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机构20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压板204和第二压板205;第一压板204与第一连接件201之间转动连接,第二压板205与第二连接件202之间转动连接。示例性的,第一连接件201的长度方向一端具有弧形滑槽206,第一压板20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弧形滑块207,第一压板204上的弧形滑块207与第一连接件201上的弧形滑槽206相适配,且第一压板204上的弧形滑块207伸入第一连接件201上的弧形滑槽206中,这样第一压板204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接件201转动;第二连接件202的长度方向一端具有弧形滑槽206,第二压板205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弧形滑块207,第二压板205上的弧形滑块207与第二连接件202上的弧形滑槽206相适配,且第二压板205上的弧形滑块207伸入第二连接件202上的弧形滑槽206中,这样第二压板205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件202转动。
结合图14和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板204上还具有连接耳208,连接耳208具有弧形通孔209,第一摆臂101的另一端具有连接销轴210,连接销轴210穿过弧形通孔209,使得第一摆臂101的另一端与第一压板204之间活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摆臂101与第一压板204之间的高副接触。第二压板205上还具有连接耳208,连接耳208具有弧形通孔209,第二摆臂102的另一端具有连接销轴210,连接销轴210穿过弧形通孔209,使得第二摆臂102的另一端与第二压板205之间活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二摆臂102与第二压板205之间的高副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同步组件的基座114的长度可以延长,从而作为转动机构200的基座114。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动机构200不仅可以应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300中,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需要同步转动的设备中。另外,对于转动机构200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可以是转动组件或铰接组件等。
参见图17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0,其包括第一框体301、第二框体302及任一实施例中的转动机构200,转动机构200安装于第一框体301和第二框体302之间,这样可以减小电子设备300转动机构200的宽度尺寸,并且可以减小占用空间,从而可以为折叠后屏幕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提高跌落后电子设备300的可靠性;而转动机构200的同步组件实现第一框体301与第二框体302之间的同步运动,使得第一框体301与第二框体302之间相对运动,既而实现第一框体301与第一框体301之间折叠或展开,既而提高性折叠电的电子设备300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结合图16和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框体301与第一连接件201固定连接,第二框体302与第二连接件202固定连接。电子设备300可以为可折叠的电子设备300,示例性的电子设备3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或电子阅读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300不仅局限于显示屏303可折叠的电子设备300,例如手机,也可以为显示屏303与键盘之间能够折叠或展开的电子设备300,例如:笔记本。以电子设备300为手机为例,电子设备300还包括显示屏303,显示屏303可以为柔性内屏,显示屏303分别与第一框体301和第二框体302相连接;手机可以为内折叠屏手机,内折叠屏手机在折叠后,显示屏303隐藏,而第一框体301和第二框体302外露,这样显示屏303通过第一框体301和第二框体302实现保护。第一框体301和第二框体302可以为手机的中框。需要说明的是,手机还可以为外折叠屏手机,在外折叠屏手机折叠后,第一框体301与第二框体302相对,这样显示屏303外露。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摆臂;
第二摆臂;以及
介质传动部,所述介质传动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摆臂转动时,使所述第二摆臂沿与所述第一摆臂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其中,所述介质传动部包括多个驱动件,所述第一摆臂与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件相对应,所述第二摆臂与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件相对应,且所述第一摆臂、所述第二摆臂分别能够与各自对应的所述驱动件相接触配合,多个所述驱动件之间传动连接,且多个所述驱动件依次排列形成一传动路径,所述传动路径具有折返结构,所述折返结构被配置为使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摆臂相对应的所述驱动件的运动方向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摆臂对应的所述驱动件的运动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驱动件在所述传动路径上沿同一时针方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传动部还包括衔接件,所述衔接件位于所述传动路径上,其中,与所述第一摆臂所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件形成第一驱动组,与所述第二摆臂所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件形成第二驱动组,所述第一驱动组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之间通过所述衔接件相传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路径为呈环状的闭合传动路径。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路径位于一平面内或曲面内。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滚动件或齿结构。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圆球结构或柱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为滚动件或滑动件,或所述衔接件包括流体。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为圆球结构或柱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包括第一转轮部,与所述第一摆臂相对应的所述驱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转轮部相接触;
所述第二摆臂包括第二转轮部,与所述第二摆臂相对应的所述驱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二转轮部相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部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驱动件相啮合的啮合槽或啮合齿;
所述第二转轮部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驱动件相啮合的啮合槽或啮合齿。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转轮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介质传动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转轮部、多个所述第二转轮部和多个所述介质传动部一一对应设置,用于使所述第一转轮部与所述第二转轮部之间通过所述介质传动部传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还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一转轴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转轴部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轮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部的轴线共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臂还包括第二延伸部和第二转轴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转轴部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部的轴线共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还包括基座,所述第一摆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所述第二摆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所述介质传动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支座和盖板,所述介质传动部设置于所述支座和所述盖板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限位滑槽,所述介质传动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中。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的数量与所述介质传动部的数量相等。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部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部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还包括轴安装结构;所述第一转轴部和所述第二转轴部分别通过所述轴安装结构以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安装结构包括四个轴端固定单元,所述第一转轴部的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两个所述轴端固定单元以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第二转轴部的两端分别通过另外两个所述轴端固定单元以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四个所述轴端固定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条相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同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固定单元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分别具有弧形槽,所述第一配合部上的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上的弧形槽配合形成轴孔;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基座之间一体式连接。
23.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如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摆臂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摆臂相连接。
2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之间。
CN202310217813.5A 2023-02-28 2023-02-28 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1282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7813.5A CN117128232A (zh) 2023-02-28 2023-02-28 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7813.5A CN117128232A (zh) 2023-02-28 2023-02-28 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28232A true CN117128232A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53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17813.5A Pending CN117128232A (zh) 2023-02-28 2023-02-28 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2823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4112A (zh) * 2018-12-29 2019-04-19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组
CN110273915A (zh) * 2019-06-25 2019-09-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支撑装置、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1601484A (zh) * 2020-06-11 2020-08-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装置、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1770223A (zh) * 2020-07-21 2020-10-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装置、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WO2021227692A1 (zh) * 2020-05-12 2021-1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US11349970B1 (en) * 2021-03-01 2022-05-3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Rotating component and termina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4112A (zh) * 2018-12-29 2019-04-19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组
CN110273915A (zh) * 2019-06-25 2019-09-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支撑装置、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WO2021227692A1 (zh) * 2020-05-12 2021-1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转轴机构、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1601484A (zh) * 2020-06-11 2020-08-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装置、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1770223A (zh) * 2020-07-21 2020-10-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装置、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US11349970B1 (en) * 2021-03-01 2022-05-3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Rotating component and terminal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68032A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WO2021007750A1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068290A1 (zh) 折叠装置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US11416039B2 (en) Complex moving/rotating pivot shaft device
CN113790211B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3898665B (zh) 铰链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07086281A1 (ja)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WO2021047369A1 (zh) 双转轴机构、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2171050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1259337U (zh) 同动式铰链
CN112947692B (zh) 铰链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404770A (zh)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214661469U (zh) 双轴式铰链
CN1745254B (zh) 铰链机构
CN110905908A (zh) 极高屏占比折叠显示设备的铰链结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CN212297248U (zh) 铰链、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7128232A (zh) 同步组件、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6708613B (zh)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219202201U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US11953950B2 (en) Articulated hinge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1862801A (zh) 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6221261A (zh) 一种铰链装置、电子设备
CN111207148A (zh) 一种外折铰链及外折移动终端
CN111491043A (zh) 外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铰链装置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EP3845998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