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9927A - 鞋底及鞋子 - Google Patents

鞋底及鞋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9927A
CN117119927A CN202180096630.1A CN202180096630A CN117119927A CN 117119927 A CN117119927 A CN 117119927A CN 202180096630 A CN202180096630 A CN 202180096630A CN 117119927 A CN117119927 A CN 117119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foot
right direction
cross bar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66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川达也
乙部浩士
米田茜
尾崎智一郎
市川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s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119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9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026Composites, e.g. carbon fibre or aramid fibre; the sole, one or more sole layers or sole part being made of a composi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1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43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provided with wedged, concave or convex end portions, e.g. for improving roll-off of the foot
    • A43B13/146Concave end portions, e.g. with a cavity or cut-out po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2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medial arch, i.e. under the navicular or cuneiform b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2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ball of the foot, i.e. the joint between the first metatarsal and first phalan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heel, i.e. the calcaneus b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4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midfoot, i.e. the second, third or fourth metatarsa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鞋底(100A)包括:底本体(110);以及强化构造部(120),包括由彼此不同的构件构成的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第一强化构件(120A)包括第一横条(122A),第二强化构件(120B)包括第二横条(122B)。第一横条(122A)比第二横条(122B)位于更靠内脚侧。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一横条(122A)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二横条(122B)以前端位于外脚侧的方式与左右方向交叉并延伸。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一横条(122A)与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二横条(122B)在至少一部分中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Description

鞋底及鞋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底本体设置有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
背景技术
通常在球类运动等所使用的鞋子中,跑步辅助功能自不必说,还要求用于迅速且顺利地进行方向转换(所谓的转体动作)的辅助功能优异。作为实现这些辅助功能的提高的鞋子,例如有国际公开第2019/073504号(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鞋子。
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鞋子中,在作为底本体的中底设置有包含强化构件的强化构造部,所述强化构件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中底的材料高的材料。更详细而言,强化构件包括设置有彼此平行的多根横条的单一构件,所述多根横条分别以在中底的下表面中其一端位于前脚部的外脚侧的部分且其另一端位于中脚部的内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的方式,沿着倾斜方向延伸配置。由此,在多根横条之间配置由包含刚性比强化构件低的材料的中底的一部分所构成的介在部,所述介在部沿着与多根横条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在设置有介在部的位置处,以所述介在部延伸的方向为轴,在前脚部的内脚侧的部分与后脚部的外脚侧的部分之间容易发生扭转,因此伴随于此,转体动作时的制动的脉动增大,结果能够实现迅速且顺利的转体动作。
而且,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多根横条也沿着与鞋底的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配置,因此也实现针对以所述左右方向为轴的鞋底的背屈的弯折刚性的增大,由此也实现辅助转体动作时的起跑的功能(即加速辅助功能)、或增大跑步时朝向前方的推进力的功能(即跑步辅助功能)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07350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鞋子中,如上所述,强化构造部包含包括单一构件的强化构件,因此根据鞋子的用途(例如根据使用所述鞋子的竞技的项目等),对在转体动作时所发挥的强化构造部的性能进行各种调整自然会产生限度。因此,未必能够容易地进行与鞋子的用途相应的最优的设计,在所述方面依然有改良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制造设置有根据用途发挥出所需的性能的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鞋底是将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趾部及踩踏部的前脚部、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的中脚部、以及支撑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长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相连设置而成,且包括底本体、及强化构造部。所述底本体连续地位于所述前脚部至所述后脚部,所述强化构造部组装于所述底本体。所述强化构造部包括第一强化构件与第二强化构件,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构件,且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一横条,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二横条。所述第一横条在与穿着者的脚的脚宽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左右方向交叉并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与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在至少一部分中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基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鞋底是将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趾部及踩踏部的前脚部、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的中脚部、以及支撑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长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相连设置而成,且包括底本体、及强化构造部。所述底本体连续地位于所述前脚部至所述后脚部,所述强化构造部组装于所述底本体。所述强化构造部包括第一强化构件与第二强化构件,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构件,且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一横条,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二横条。所述第一横条在与穿着者的脚的脚宽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左右方向交叉并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与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在至少一部分中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基于本发明的鞋子包括所述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鞋底及所述基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鞋底中的任一者、以及位于所述鞋底的上方的鞋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制造设置有根据用途发挥出所需的性能的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鞋底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鞋底的内脚侧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鞋底的外脚侧的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鞋底的底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鞋底的截面图。
[图7]是图1所示的鞋底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鞋底中拆卸了外底及后方侧中底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鞋底中拆卸了外底及后方侧中底的状态的底视图。
[图10]是第一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
[图11]是第二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
[图12]是第三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
[图13]是第四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
[图14]是第五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
[图15]是第六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
[图16]是第七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2的鞋底的底视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鞋底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表示从图17所示的鞋底中拆卸了外底的状态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或共通的部分在图中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不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的概略立体图。首先,参照所述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鞋子1及其所包括的鞋底100A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此处,在图1中,为了容易理解,而对下文所述的强化构造部120标注深色,对下文所述的外底130标注浅色(此外,在下文所述的图2至图19中也是同样)。
如图1所示,鞋子1包括鞋底100A、及鞋面200。鞋底100A是覆盖穿着者的脚的脚底的构件,具有大致扁平的形状。鞋面200具有包裹住所插入的穿着者的脚的整体的袋状的形状,位于鞋底100A的上方。
鞋面200包括鞋面本体210、鞋舌220、及鞋带230。鞋面本体210是成为鞋面200的基底的构件,具有袋状的形状。鞋舌220及鞋带230均固定或安装于鞋面本体210。
被固定于鞋底100A的底部位于鞋面本体210的下部,在鞋面本体210的上部设置有使脚踝的上部与脚背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部。鞋舌220以覆盖设置于鞋面本体210的开口部中使脚背的一部分露出的部分的方式,通过缝制、熔接或粘合或者这些的组合等固定于鞋面本体210。作为鞋面本体210及鞋舌220,例如可使用机织物或针织物、合成皮革、树脂等,在特别要求通气性或轻量性的鞋子中,可利用编织了聚酯纱的双层拉舍尔经编织物。
鞋带230包括用来将设置于鞋面本体210的使脚背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部的周缘在脚宽方向上彼此牵引的带状构件,插通于设置于所述开口部的周缘的多个孔部中。在穿着者的脚插入鞋面本体210中的状态下,通过将所述鞋带230束紧,能够使鞋面本体210及鞋舌220与脚密接。
鞋底100A包括中底110、强化构造部120、及外底130,其中的中底110相当于底本体。通过将这些中底110、强化构造部120及外底130一体化,鞋底100A如上所述,整体具有大致扁平的形状。
外底130在其下表面包括接地面131(参照图2至图7),中底110位于外底130的上方。而且,强化构造部120的一部分被埋设于中底110中,并且另一部分从中底110露出而就位。
图2是图1所示的鞋底的立体图,图3及图4分别为图1所示的鞋底的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鞋底的底视图,图6(A)至图6(E)分别为沿着图5中所示的VIA-VIA线至VIE-VIE线的截面图。而且,图7是图1所示的鞋底的分解立体图,图8及图9分别为表示从图1所示的鞋底中拆卸了外底及后方侧中底的状态的立体图及底视图。接着,参照这些图2至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鞋底100A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鞋底100A在俯视的状态下,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长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图3及图4中的图中左右方向、图5中的图中上下方向),被划分为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趾部及踩踏部的前脚部R1、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的中脚部R2、以及支撑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R3。
此处,以鞋底100A的前方侧末端为基准,在将与所述前方侧末端相距相当于鞋底100A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的40%的尺寸的位置设为第一边界位置,将与所述前方侧末端相距相当于鞋底100A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的80%的尺寸的位置设为第二边界位置的情况下,前脚部R1相当于沿着前后方向包括于前方侧末端与第一边界位置之间的部分,中脚部R2相当于沿着前后方向包括于第一边界位置与第二边界位置之间的部分,后脚部R3相当于沿着前后方向包括于第二边界位置与鞋底的后方侧末端之间的部分。
而且,如图5所示,鞋底100A在俯视的状态下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宽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图中左右方向)被划分为脚中的解剖学正位的正中侧(即靠近正中一侧)即内脚侧的部分(图中所示的S1侧的部分)、与脚中的解剖学正位的正中侧的相反侧(即远离正中一侧)即外脚侧的部分(图中所示的S2侧的部分)。此处,将鞋底100A划分成内脚侧的部分与外脚侧的部分的边界线即为所谓的鞋中心。所述鞋中心在具有适合于鞋子100A的尺寸的脚的标准的穿着者穿着所述鞋子的情况下,为将所述穿着者的第一趾及第二趾间的部分与桡骨的中心部分相连的直线沿着上下方向投影到鞋底100A的情况下所获得的直线。
参照图2至图7,如上所述,鞋底100A包括中底110、强化构造部120、及外底130。中底110包括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将这些上表面及下表面连接的侧面,构成鞋底100A的上部侧的部分。外底130包括上表面、及所述作为接地面131的下表面,构成鞋底100A的下部侧的部分。另一方面,强化构造部120以其大部分覆盖中底110的下表面的方式就位。
中底110连续地位于前脚部R1至后脚部R3。中底110包括前方侧中底110A、及后方侧中底110B,通过将这些前方侧中底110A与后方侧中底110B组合而构成。前方侧中底110A横跨前脚部R1、中脚部R2、及后脚部R3的偏向前端的部分而就位,后方侧中底110B横跨中脚部R2的偏向后端的部分、及后脚部R3而就位。
此处,在跨中脚部R2的偏向后端的部分与后脚部R3的偏向前端的部分的部分中,前方侧中底110A的后端部与后方侧中底110B的前端部在上下方向(即与所述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重叠(尤其参照图6(D)、图6(E)及图7等)。更详细而言,在所述部分中,以前方侧中底110A位于鞋面200侧,后方侧中底110B位于外底130侧的方式,使这些前方侧中底110A及后方侧中底110B重合。
由此,在前脚部R1与中脚部R2的偏向前端的部分中,中底110由前方侧中底110A构成,在中脚部R2的偏向后端的部分与后脚部R3的偏向前端的部分中,中底110由重合的部分的前方侧中底110A与后方侧中底110B构成,在后脚部R3的偏向后端的部分中,中底110由后方侧中底110B构成。
中底110的上表面规定鞋底100A的上表面,具有其周缘比周围隆起的形状(尤其参照图3、图4及图6等)。由此,在中底110的上表面设置凹状的部位,所述凹状的部位成为用来承收鞋面200的部位。所述凹状的部位的底面即所述周缘除外的部分的中底110的上表面具有平滑的曲面形状以适配穿着者的脚底。
外底130中除了中脚部R2的一部分以外,大致连续地位于前脚部R1至后脚部R3。外底130包括前方侧外底130A、后方内脚侧外底130B1、及后方外脚侧外底130B2。前方侧外底130A横跨前脚部R1与中脚部R2的偏向前端的部分而就位,后方内脚侧外底130B1及后方外脚侧外底130B2均横跨中脚部R2的偏向后端的部分与后脚部R3而就位。后方内脚侧外底130B1位于中脚部R2的偏向后端的部分与后脚部R3中的内脚侧的部分,后方外脚侧外底130B2位于中脚部R2的偏向后端的部分与后脚部R3中的外脚侧的部分。
前方侧外底130A、后方内脚侧外底130B1及后方外脚侧外底130B2各自的下表面(即外底130的下表面)以所述方式构成接地面131,因此为了提高抓地性,可通过在其露出面形成凹凸来形成胎面花纹。前方侧外底130A、后方内脚侧外底130B1及后方外脚侧外底130B2各自的上表面接合于中底110的下表面。
中底110(即前方侧中底110A及后方侧中底110B)优选为具有适度的强度,并且缓冲性优异,就所述观点而言,作为中底110,例如可使用包含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材料与作为副成分的发泡剂或交联剂的树脂制的泡沫材料。而且,也可以取而代之,而使用包含作为主成分的橡胶材料与作为副成分的增塑剂或发泡剂、增强剂、交联剂的橡胶制的泡沫材料。
作为所述树脂材料,例如可利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Acetate Copolymer,EVA)、聚烯烃树脂、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热塑性聚酰胺系弹性体(热塑性聚酰胺(Thermoplastic Polyamide,TPA)、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ThermoplasticPolyamide Elastomer,TPAE))、或热塑性聚酯系弹性体等。作为所述橡胶材料,例如可适宜地利用丁二烯橡胶。
由此,中底110大致包括杨氏模量小于外底130且软质的构件。此外,中底110的规定部位可包括各种缓冲部件,而且,也可以包括下文所述的强化构造部120以外的强化部件。
外底130(即前方侧外底130A、后方内脚侧外底130B1及后方外脚侧外底130B2)优选为耐磨耗性或抓地性优异,就所述观点而言,作为外底130,例如可使用由包含作为主成分的橡胶材料与作为副成分的增塑剂或增强剂、交联剂的材料所构成的构件。作为所述橡胶材料,例如可适宜地利用丁二烯橡胶。
由此,外底130大致包括杨氏模量大于中底110且硬质的构件。此外,外底130的形状或所述胎面花纹可根据鞋子1的用途而适当设计。
如图2至图9所示,强化构造部120以其大部分位于中脚部R2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其一部分到达前脚部R1及后脚部R3。强化构造部120包括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第一强化构件120A与第二强化构件120B构成为不同的构件。第一强化构件120A位于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内脚侧,第二强化构件120B位于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外脚侧。
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均包含刚性比构成中底110的材料高的材料。即,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杨氏模量大于中底110且为硬质。
作为构成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材料,并不特别对其进行限制,例如可适宜地利用包含氨基甲酸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TPU))、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聚合物树脂的非纤维强化树脂或作为强化纤维而使用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迪尼玛纤维、柴隆纤维、硼纤维等的纤维强化树脂等。
除此以外,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也可为橡胶制,也可为与以刚性高于中底110为条件构成中底110的材料同种的材料。此外,作为由与中底110同种的材料构成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并且使这些构件的刚性高于中底110的方法,例如可设想提高密度。
第一强化构件120A包括具有规定的厚度的大致板状的构件,包括第一基底121A、第一横条122A、外脚侧第一立壁123A1、及内脚侧第一立壁123A2。
第一基底121A配置于中脚部R2的内脚侧的部分,沿着与所述中脚部R2相对应的部分的前方侧中底110A的内脚侧的缘部而大致向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基底121A具有覆盖前方侧中底110A的下表面的大致板状的形状。
第一横条122A具有覆盖前方侧中底110A的下表面的细长的大致板状的形状,以从前脚部R1的外脚侧的偏向前端的部分到达中脚部R2的内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的方式配置。由此,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一横条122A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第一横条122A的后端部连接于第一基底121A。换言之,第一横条122A以从第一基底121A起连续延伸的方式设置。
在第一横条122A的前端部设置有具有大致板状的形状的外脚侧第一立壁123A1。外脚侧第一立壁123A1从第一横条122A的前端部起沿着前方侧中底110A的外脚侧的侧面立设。由此,外脚侧第一立壁123A1覆盖中底110的外脚侧的侧面的一部分。
在第一基底121A的内脚侧的端部设置有具有大致板状的形状的内脚侧第一立壁123A2。内脚侧第一立壁123A2从第一基底121A的内脚侧的端部起沿着前方侧中底110A的内脚侧的侧面立设。由此,内脚侧第一立壁123A2覆盖中底110的内脚侧的侧面的一部分。
所述包括第一基底121A、第一横条122A、外脚侧第一立壁123A1及内脚侧第一立壁123A2的第一强化构件120A接合于前方侧中底110A的下表面及侧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方侧中底110A的下表面及侧面形成有具有与第一强化构件120A相对应的形状的凹状的第一收容部111A(参照图7),第一强化构件120A以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部111A中的状态接合于前方侧中底110A及后方侧中底110B。
第二强化构件120B包括具有规定的厚度的大致板状的构件,包括第二基底121B、第二横条122B、前方侧第二立壁123B1、及后方侧第二立壁123B2。
第二基底121B配置于中脚部R2的外脚侧的部分,沿着与所述中脚部R2相对应的部分的前方侧中底110A的外脚侧的缘部而大致向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基底121B具有覆盖前方侧中底110A的下表面的大致板状的形状。
第二横条122B具有覆盖前方侧中底110A的下表面的细长的大致板状的形状,以从前脚部R1的外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到达中脚部R2的内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的方式配置。由此,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二横条122B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第二横条122B的前端部及后端部除外的中间部连接于第二基底121B。换言之,第二横条122B以从第二基底121B起连续延伸的方式设置。
在第二横条122B的前端部设置有具有大致板状的形状的前方侧第二立壁123B1。前方侧第二立壁123B1从第二横条122B的前端部起沿着前方侧中底110A的外脚侧的侧面立设。由此,前方侧第二立壁123B1覆盖中底110的外脚侧的侧面的一部分。
在第二基底121B的外脚侧的端部设置有具有大致板状的形状的后方侧第二立壁123B2。后方侧第二立壁123B2从第二基底121B的外脚侧的端部起沿着前方侧中底110A的外脚侧的侧面立设。由此,后方侧第二立壁123B2覆盖中底110的外脚侧的侧面的一部分。
所述包括第二基底121B、第二横条122B、前方侧第二立壁123B1及后方侧第二立壁123B2的第二强化构件120B接合于前方侧中底110A的下表面及侧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方侧中底110A的下表面及侧面形成有具有与第二强化构件120B相对应的形状的凹状的第二收容部111B(参照图7),第二强化构件120B以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部111B的状态接合于前方侧中底110A及后方侧中底110B。
此处,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第一横条122A与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第二横条122B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上隔开距离配置。由此,尤其是在中脚部R2中,第一横条122A与第二横条122B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因此,尤其是在中脚部R2中,由包含刚性比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低的材料的中底110的一部分(更严格而言为前方侧中底110A的一部分)构成的介在部112位于第一横条122A与第二横条122B之间的部分。所述介在部112是未设置强化构造部120的部分的中底110的一部分。
所述介在部112沿着与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更详细而言,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介在部112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鞋底100A中,在将前方侧中底110A与后方侧中底110B组合之前,将所述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组装于前方侧中底110A。因此,在将后方侧中底110B组装于前方侧中底110A后,如图6(D)及图6(E)所示,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后端部中内脚侧第一立壁123A2除外的部分、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后端部中后方侧第二立壁123B2除外的部分成为被前方侧中底110A与后方侧中底110B夹住的状态,通过将这些部分埋设于中底110中而不会露出至外部。
而且,关于位于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第一横条122A与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第二横条122B之间的前方侧中底110A的介在部112中的后端部,也如图6(D)所示,其被后方侧中底110B所覆盖,所述部分不会露出至外部。
除此以外,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鞋底100A中,在将后方侧中底110B组装于前方侧中底110A后,前方侧外底130A、后方内脚侧外底130B1及后方外脚侧外底130B2分别被组装于中底110。由此,如图6(A)及图6(B)所示,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前端部中外脚侧第一立壁123A1除外的部分、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前端部中前方侧第二立壁123B1除外的部分成为被前方侧中底110A与前方侧外底130A夹住的状态,这些部分不会露出至外部。
而且,关于位于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第一横条122A与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第二横条122B之间的前方侧中底110A的介在部112中的前端部,也如图6(B)所示,其被前方侧外底130A所覆盖,所述部分不会露出至外部。
此外,前方侧中底110A、后方侧中底110B、第一强化构件120A、第二强化构件120B、前方侧外底130A、后方内脚侧外底130B1及后方外脚侧外底130B2的相互接合可通过任何方法进行,例如可通过粘合等进行。
在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鞋子1及其所包括的鞋底100A中,如上所述,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均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并且这些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彼此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由此,包括中底110的一部分的介在部112配置于这些第一横条122A与第二横条122B之间。
因此,通过以所述方式构成,在设置有介在部112的位置处,以所述介在部112延伸的方向为轴,前脚部R1的内脚侧的部分与后脚部R3的外脚侧的部分之间容易发生扭转,因此伴随于此,转体动作时的制动的脉动增大,结果能够实现迅速且顺利的转体动作。
而且,通过以所述方式构成,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也沿着与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配置,因此也实现针对以所述左右方向为轴的鞋底100A的背屈的弯折刚性的增大,由此也实现辅助转体动作时的起跑的功能(即加速辅助功能)、或增大跑步时朝向前方的推进力的功能(即跑步辅助功能)的提高。
除此以外,通过以所述方式构成,通过将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配置于中脚部R2,而利用这些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来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由此能够防止其下陷,也发挥出维持穿着者的脚的弓形的功能。
进而,如上所述,通过将强化构造部120分割成包括第一横条122A的第一强化构件120A与包括第二横条122B的第二强化构件120B而构成,与由单一构件构成所述强化构造部120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调整其性能。即,在由单一构件构成强化构造部120的情况下,例如难以使内脚侧与外脚侧具有极端的刚性差,但通过将其分成包括不同构件的第一强化构件120A与第二强化构件120B而构成,能够相对容易地进行这种使内脚侧与外脚侧具有极端的刚性差之类的调整等。
而且,在由单一构件构成强化构造部120的情况下,所述成为扭转的轴的部分自然包括强化构造部120的一部分(即,将第一横条122A与第二横条122B连结的连结部等),但通过将强化构造部120分成包括不同构件的第一强化构件120A与第二强化构件120B而构成,能够以避免强化构造部120位于成为所述扭转的轴的部分的方式构成,就所述方面而言,性能的调整也变得容易,甚至也进一步促进了迅速且顺利的转体动作。
因此,通过制成本实施方式的鞋子1及其所包括的鞋底100A,能够容易地制造设置有根据用途发挥出所需的性能的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进而,在制成本实施方式的鞋子1及其所包括的鞋底100A的情况下,不仅根据用途,而且也能够根据穿着者而使强化构造部的性能个别地发生变化,就所述方面而言,能够制成比以往优异的鞋底及鞋子。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的鞋子1及其所包括的鞋底100A中,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均以其前端到达前脚部R1的方式设置,位于所述前脚部R1的部分的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均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图9中以符号MP表示的部分)交叉并延伸。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可由伴随蹬踩时的鞋底100A的背屈发生弹性变形的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的复原力获得更大的推进力,而可实现所述加速辅助功能或跑步辅助功能的进一步提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鞋子1及其所包括的鞋底100A中,除了第一横条122A以外,还在第一强化构件120A设置有第一基底121A、外脚侧第一立壁123A1及内脚侧第一立壁123A2,并且除了第二横条122B以外,还在第二强化构件120B设置有第二基底121B、前方侧第二立壁123B1及后方侧第二立壁123B2。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鞋底100A整体的强度提高,并且能够增加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与中底110及外底130的接合面积,能够提高这些之间的接合强度。因此,能够制成耐久性优异的鞋底及鞋子。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鞋子1及其所包括的鞋底100A中,通过将中底110分割成前方侧中底110A与后方侧中底110B,而将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后端部中内脚侧第一立壁123A2除外的部分、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后端部中后方侧第二立壁123B2除外的部分夹于前方侧中底110A与后方侧中底110B之间,由此将其埋设于中底110中。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在所述部分中,从接地面131侧起按照外底130、中底110及强化构造部120的顺序配置这些构件,因此可实现缓冲功能的最大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鞋子1及其所包括的鞋底100A中,通过各种变更第一横条122A的厚度或宽度、形状等及第二横条122B的厚度或宽度、形状等,能够使这些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的刚性产生差。因此,通过对这些进行调整,能够进行与鞋子的用途相应的最优的设计。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鞋子1及其所包括的鞋底100A中,也可以代替所述第一横条122A的厚度或宽度、形状等及第二横条122B的厚度或宽度、形状等的变更或在此基础上,使构成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材料与构成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材料不同。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的刚性产生差。因此,通过使这些构件的材质不同,能够进行与鞋子的用途相应的最优的设计。
(第一变形例)
图10(A)至图10(C)分别为第一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以下,参照所述图10,对基于所述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的鞋底100A1进行说明。此外,本变形例的鞋底100A1代替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包括于鞋子1中。
如图10(A)至图10(C)所示,鞋底100A1在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比较的情况下,在第一强化构件120A不包括外脚侧第一立壁123A1及内脚侧第一立壁123A2的方面、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不包括前方侧第二立壁123B1及后方侧第二立壁123B2的方面,其结构有所不同。
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与所述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一样的效果,特别是能够获得可容易地制造设置有根据用途发挥出所需的性能的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的效果。
(第二变形例)
图11(A)至图11(C)分别为第二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以下,参照所述图11,对基于所述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的鞋底100A2进行说明。此外,本变形例的鞋底100A2代替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包括于鞋子1中。
如图11(A)至图11(C)所示,鞋底100A2在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比较的情况下,主要是第一强化构件120A所包括的第一横条122A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在鞋底100A2中,第一横条122A的前端的前脚部R1的外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的位置,未到达前脚部R1的外脚侧的偏向前端的部分。伴随于此,第一强化构件120A不包括外脚侧第一立壁123A1。
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与所述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一样的效果,特别是能够获得可容易地制造设置有根据用途发挥出所需的性能的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的效果。
(第三变形例)
图12(A)至图12(C)分别为第三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以下,参照所述图12对基于所述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的鞋底100A3进行说明。此外,本变形例的鞋底100A3代替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包括于鞋子1中。
如图12(A)至图12(C)所示,鞋底100A3在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比较的情况下,主要在第一强化构件120A除了第一横条122A以外还包括附加第一横条122A'的方面,其结构有所不同。
具体而言,附加第一横条122A'具有覆盖前方侧中底110A的下表面的细长的大致板状的形状,以从前脚部R1的外脚侧的偏向前端的部分到达中脚部R2的内脚侧的偏向前端的部分的方式配置。由此,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附加第一横条122A'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此外,附加第一横条122A'位于第一横条122A的内脚侧。
附加第一横条122A'的后端部连接于第一基底121A。换言之,附加第一横条122A'以从第一基底121A起连续延伸的方式设置。
此处,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第一横条122A与附加第一横条122A'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上隔开距离配置。由此,尤其是在中脚部R2中,第一横条122A与附加第一横条122A'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因此,尤其是在中脚部R2中,由包含刚性比第一强化构件120A低的材料的中底110的一部分(更严格而言为前方侧中底110A的一部分)构成的附加介在部112'位于第一横条122A与附加第一横条122A'之间的部分。所述附加介在部112'是未设置强化构造部120的部分的中底110的一部分。
所述附加介在部112'沿着与第一横条122A及附加第一横条122A'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更详细而言,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附加介在部112'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因此,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不仅在设置有介在部112的位置处以所述介在部112延伸的方向为轴,而且也在设置有附加介在部112'的位置处以所述附加介在部112'延伸的方向为轴,而在前脚部R1的内脚侧的部分与后脚部R3的外脚侧的部分之间容易发生扭转,因此伴随于此,转体动作时的制动的脉动增大,结果能够实现迅速且顺利的转体动作。
而且,通过以所述方式构成,除了第一横条122A及第二横条122B以外,附加第一横条122A'也沿着与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配置,因此也实现针对以所述左右方向为轴的鞋底100A3的背屈的弯折刚性的增大,由此也实现辅助转体动作时的起跑的功能(即加速辅助功能)、或增大跑步时朝向前方的推进力的功能(即跑步辅助功能)的提高。
因此,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不仅可获得所述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而且可获得能够制成更高性能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的效果。
(第四变形例)
图13(A)至图13(C)分别为第四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以下,参照所述图13,对基于所述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的鞋底100A4进行说明。此外,本变形例的鞋底100A4代替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包括于鞋子1中。
如图13(A)至图13(C)所示,鞋底100A4在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比较的情况下,主要在第二强化构件120B除了第二横条122B以外还包括附加第二横条122B'的方面,其结构有所不同。
具体而言,附加第二横条122B'具有覆盖前方侧中底110A的下表面的细长的大致板状的形状,以从中脚部R2的外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到达后脚部R3的内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的方式配置。由此,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附加第二横条122B'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此外,附加第二横条122B'位于第二横条122B的外脚侧。
附加第二横条122B'的前端部连接于第二基底121B。换言之,附加第二横条122B'以从第二基底121B起连续延伸的方式设置。
此处,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第二横条122B与附加第二横条122B'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上隔开距离配置。由此,尤其是在中脚部R2中,第二横条122B与附加第二横条122B'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因此,尤其是在中脚部R2中,由包含刚性比第二强化构件120B低的材料的中底110的一部分(更严格而言为前方侧中底110A的一部分)构成的附加介在部112"位于第二横条122B与附加第二横条122B'之间的部分。所述附加介在部112"是未设置强化构造部120的部分的中底110的一部分。
所述附加介在部112"沿着与第二横条122B及附加第二横条122B'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更详细而言,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附加介在部112"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因此,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不仅在设置有介在部112的位置处以所述介在部112延伸的方向为轴,而且也在设置有附加介在部112"的位置处以所述附加介在部112"延伸的方向为轴,而在前脚部R1的内脚侧的部分与后脚部R3的外脚侧的部分之间容易发生扭转,因此伴随于此,转体动作时的制动的脉动增大,结果能够实现迅速且顺利的转体动作。
因此,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不仅可获得所述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而且可获得能够制成更高性能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的效果。
(第五变形例)
图14(A)至图14(C)分别为第五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以下,参照所述图14,对基于所述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的鞋底100A5进行说明。此外,本变形例的鞋底100A5代替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包括于鞋子1中。
如图14(A)至图14(C)所示,鞋底100A5在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比较的情况下,主要是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形状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在鞋底100A5中,第二横条122B以从前脚部R1的外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到达中脚部R2的外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的方式配置。由此,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二横条122B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外脚侧的方式大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与所述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一样的效果,特别是能够获得可容易地制造设置有根据用途发挥出所需的性能的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的效果。
(第六变形例)
图15(A)至图15(C)分别为第六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以下,参照所述图15,对基于所述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的鞋底100A6进行说明。此外,本变形例的鞋底100A6代替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包括于鞋子1中。
如图15(A)至图15(C)所示,鞋底100A6在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比较的情况下,主要是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形状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在鞋底100A6中,第一横条122A以从前脚部R1的内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到达中脚部R2的内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的方式配置。由此,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一横条122A以前端位于内脚侧且后端位于内侧侧的方式大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与所述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一样的效果,特别是能够获得可容易地制造设置有根据用途发挥出所需的性能的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的效果。
(第七变形例)
图16(A)至图16(C)分别为第七变形例的鞋底的省略了外底的图示的底视图、内脚侧的侧视图及外脚侧的侧视图。以下,参照所述图16,对基于所述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的鞋底100A7进行说明。此外,本变形例的鞋底100A7代替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包括于鞋子1中。
如图16(A)至图16(C)所示,鞋底100A7在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比较的情况下,中底110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在鞋底100A7中,中底110由单一构件构成,并不将其分割成前方侧中底110A与后方侧中底110B。因此,所述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一部分未被埋设于中底110中,其全部配置于中底110的下表面及侧面。
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与所述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一样的效果,特别是能够获得可容易地制造设置有根据用途发挥出所需的性能的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图17是实施方式2的鞋底的底视图,图18是图17所示的鞋底的分解立体图。而且,图19是表示从图17所示的鞋底中拆卸了外底的状态的底视图。以下,参照这些图17至图19,对本实施方式的鞋底100B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鞋底100B代替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包括于鞋子1中。
如图17及图18所示,鞋底100B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同样,包括中底110、强化构造部120、及外底130,但它们各自的结构不同于所述实施方式1的鞋底100A中的构造。
在鞋底100B中,作为底本体的中底110由单一构件构成,由所述单一构件构成的中底110连续地位于前脚部R1至后脚部R3。外底130包括前方侧外底130A、及后方侧外底130B,包括这些前方侧外底130A及后方侧外底130B的外底130除了中脚部R2的一部分以外,大致连续地位于前脚部R1至后脚部R3。
强化构造部120包括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构件的第二强化构件120B。第一强化构件120A位于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内脚侧,第二强化构件120B位于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外脚侧。
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均包含刚性比构成中底110的材料高的材料。即,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杨氏模量大于中底110且为硬质。此外,第一强化构件120A预先通过夹物模压或双色成形等埋设于中底110中。
如图17至图19所示,第一强化构件120A包括第一基底121A、第一横条122A、附加第一横条122A'、及第一立壁123A。另一方面,第二强化构件120B包括第二基底121B、第二横条122B、及第二立壁123B。
第一横条122A以从中脚部R2的外脚侧的偏向前端的部分到达中脚部R2的内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的方式配置。由此,第一横条122A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附加第一横条122A'以从前脚部R1的外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到达中脚部R2的内脚侧的偏向前端的部分的方式配置。由此,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附加第一横条122A'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此外,附加第一横条122A'位于第一横条122A的内脚侧。
第一横条122A的后端部及附加第一横条122A'的后端部均连接于第一基底121A。第一基底121A沿着中脚部R2的内脚侧的缘部而大致向前后方向延伸。而且,以覆盖中底110的内脚侧的侧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在第一基底121A的内脚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立壁123A。
第二横条122B以从中脚部R2的外脚侧的偏向前端的部分到达中脚部R2的内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的方式配置。由此,第二横条122B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第二横条122B的前端部连接于第二基底121B。第二基底121B沿着中脚部R2的外脚侧的缘部而大致向前后方向延伸。而且,以覆盖中底110的外脚侧的侧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在第二基底121B的外脚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立壁123B,所述第二立壁123B到达前脚部R1的外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即所述部分的侧面及下表面)。
此处,第二横条122B的后端部与第一基底121A的后端部重叠。由此,在中脚部R2的内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形成有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一部分与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重叠区域OL。
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第一横条122A与第二强化构件120B的第二横条122B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上隔开距离配置。而且,第一强化构件120A的第一横条122A与附加第一横条122A'也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上隔开距离而配置。由此,第一横条122A与第二横条122B、及第一横条122A与附加第一横条122A'均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因此,尤其是在中脚部R2中,由包含刚性比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低的材料的中底110的一部分(更严格而言为前方侧中底110A的一部分)构成的介在部112及附加介在部112'分别位于第一横条122A与第二横条122B之间的部分、及第一横条122A与附加第一横条122A'之间的部分。这些介在部112及附加介在部112'均为未设置强化构造部120的部分的中底110的一部分。
因此,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不仅在设置有介在部112的位置处以所述介在部112延伸的方向为轴,而且也在设置有附加介在部112'的位置处以所述附加介在部112'延伸的方向为轴,而在前脚部R1的内脚侧的部分与后脚部R3的外脚侧的部分之间容易发生扭转,因此伴随于此,转体动作时的制动的脉动增大,结果能够实现迅速且顺利的转体动作。
因此,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与所述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一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等中的公开内容的摘要)
将所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所公开的特征性构造归纳一下,如以下所述。
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是将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趾部及踩踏部的前脚部、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的中脚部、以及支撑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长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相连设置而成,且包括底本体、及强化构造部。所述底本体连续地位于所述前脚部至所述后脚部,所述强化构造部组装于所述底本体。所述强化构造部包括第一强化构件与第二强化构件,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构件,且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一横条,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二横条。所述第一横条在与穿着者的脚的脚宽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左右方向交叉并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与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在至少一部分中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外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外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横条立设。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情况下,可为所述第一横条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底。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内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内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内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基底立设。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一横条,所述附加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在所述情况下,可为所述附加第一横条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并且以位于与所述第一横条隔开距离的位置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底。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方式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前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前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横条立设。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第二基底,所述第二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情况下,可为所述第二横条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底。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后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后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基底立设。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二横条,所述附加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在所述情况下,可为所述附加第二横条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外脚侧,并且以位于与所述第二横条隔开距离的位置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底。
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是将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趾部及踩踏部的前脚部、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的中脚部、以及支撑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长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相连设置而成,且包括底本体、及强化构造部。所述底本体连续地位于所述前脚部至所述后脚部,所述强化构造部组装于所述底本体。所述强化构造部包括第一强化构件与第二强化构件,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构件,且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一横条,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二横条。所述第一横条在与穿着者的脚的脚宽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左右方向交叉并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与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在至少一部分中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前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前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横条立设。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第二基底,所述第二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情况下,可为所述第二横条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底。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后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后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基底立设。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二横条,所述附加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在所述情况下,可为所述附加第二横条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外脚侧,并且以位于与所述第二横条隔开距离的位置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底。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外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外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横条立设。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情况下,可为所述第一横条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底。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内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内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内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基底立设。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一横条,所述附加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在所述情况下,可为所述附加第一横条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并且以位于与所述第一横条隔开距离的位置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底。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或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第二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覆盖所述底本体的外表面的方式就位。
在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或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第二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埋设于所述底本体中。
在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可为在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强化构件的一部分重叠。
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子包括所述本公开的某一实施方式的鞋底、及所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鞋底中的任一者、及位于所述鞋底的上方的鞋面。
(其他实施方式等)
所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所示出的各部的具体的形状或构造、数量、位置等可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不将第一横条或第二横条构成为板状,而是将其构成为棒状,也可以分别设置多个附加第一横条及附加第二横条。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例示了将第一横条及第二横条以不仅均到达中脚部、而且其一部分到达前脚部的方式设置的情况并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它们到达后脚部的方式设置,也可以仅设置于中脚部。此处,通过将第一横条及第二横条至少设置于中脚部的一部分,并且这些第一横条与第二横条在所述中脚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从而相应地发挥出用来迅速且顺利地进行所述转体动作的辅助功能。
进而,在所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例示了以通过使用鞋带使鞋面本体密接于脚的方式构成的鞋子并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制成以利用粘扣使鞋面本体密接于脚的方式构成的鞋子,也可以制成以通过设为袜子状的鞋面本体而仅通过将脚插入鞋面本体中便使鞋面本体密接于脚的方式构成的鞋子。即,鞋面的形态可根据鞋子的用途而适当变更。
除此以外,所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以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所公开的特征性构造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相互组合。
如上所述,本次所公开的所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所有方面为例示,而非进行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划定,并且包含与权利要求的记载均等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符号的说明
1:鞋子
100A、100A1~100A7、100B:鞋底
110:中底
110A:前方侧中底
110B:后方侧中底
111A:第一收容部
111B:第二收容部
112:介在部
112'、112":附加介在部
120:强化构造部
120A:第一强化构件
120B:第二强化构件
121A:第一基底
121B:第二基底
122A:第一横条
122A':附加第一横条
122B:第二横条
122B':附加第二横条
123A:第一立壁
123A1:外脚侧第一立壁
123A2:内脚侧第一立壁
123B:第二立壁
123B1:前方侧第二立壁
123B2:后方侧第二立壁
130:外底
130A:前方侧外底
130B:后方侧外底
130B1:后方内脚侧外底
130B2:后方外脚侧外底
131:接地面
200:鞋面
210:鞋面本体
220:鞋舌
230:鞋带
OL:重叠区域
R1:前脚部
R2:中脚部
R3:后脚部

Claims (30)

1.一种鞋底,是将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趾部及踩踏部的前脚部、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的中脚部、以及支撑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长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相连设置而成,且包括:
底本体,连续地位于所述前脚部至所述后脚部;及
强化构造部,组装于所述底本体,
所述强化构造部包括第一强化构件与第二强化构件,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构件,且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
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一横条,
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二横条,
所述第一横条在与穿着者的脚的脚宽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
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左右方向交叉并延伸,
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与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在至少一部分中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外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外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横条立设。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一横条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内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内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内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基底立设。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一横条,所述附加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所述附加第一横条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并且以位于与所述第一横条隔开距离的位置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底。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方式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前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前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横条立设。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第二基底,所述第二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横条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后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后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基底立设。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二横条,所述附加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所述附加第二横条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外脚侧,并且以位于与所述第二横条隔开距离的位置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底。
14.一种鞋底,是将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趾部及踩踏部的前脚部、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的中脚部、以及支撑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长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相连设置而成,且包括:
底本体,连续地位于所述前脚部至所述后脚部;及
强化构造部,组装于所述底本体,
所述强化构造部包括第一强化构件与第二强化构件,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构件,且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
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一横条,
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二横条,
所述第一横条在与穿着者的脚的脚宽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
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左右方向交叉并延伸,
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与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在至少一部分中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前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前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横条立设。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第二基底,所述第二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横条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底。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后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后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基底立设。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二横条,所述附加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所述附加第二横条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外脚侧,并且以位于与所述第二横条隔开距离的位置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底。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外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外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横条立设。
23.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24.根据权利要求14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一横条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底。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内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内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内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基底立设。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一横条,所述附加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所述附加第一横条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并且以位于与所述第一横条隔开距离的位置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底。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第二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覆盖所述底本体的外表面的方式就位。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第二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埋设于所述底本体中。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在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强化构件的一部分重叠。
30.一种鞋子,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及
鞋面,位于所述鞋底的上方。
CN202180096630.1A 2021-04-07 2021-04-07 鞋底及鞋子 Pending CN1171199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14803 WO2022215202A1 (ja) 2021-04-07 2021-04-07 靴底および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9927A true CN117119927A (zh) 2023-11-24

Family

ID=83545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6630.1A Pending CN117119927A (zh) 2021-04-07 2021-04-07 鞋底及鞋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88675A1 (zh)
EP (1) EP4302629A4 (zh)
JP (1) JPWO2022215202A1 (zh)
CN (1) CN117119927A (zh)
WO (1) WO202221520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48389B1 (fr) * 2002-12-11 2006-02-10 Salomon Sa Semelage de chaussure
CA2531903A1 (en) * 2003-07-17 2005-02-03 Red Wing Shoe Company, Inc. Integral spine structure for footwear
JP2005095388A (ja) * 2003-09-25 2005-04-14 Mizuno Corp シューズ
US9107473B2 (en) * 2013-03-14 2015-08-18 Nike, Inc. Foot support structure and articles incorporating same
DE102014206419B4 (de) * 2014-04-03 2020-02-20 Adidas Ag Stützelement für Schuhe sowie Sohle und Schuh mit einem solchen Stützelement
US10588378B2 (en) * 2016-06-01 2020-03-17 Adidas Ag Articles of footwear with stabilizing rails
AU2017435644B2 (en) 2017-10-09 2020-06-25 Asics Corporation Shoe sole structure with reinforcement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15202A1 (ja) 2022-10-13
JPWO2022215202A1 (zh) 2022-10-13
EP4302629A4 (en) 2024-04-17
EP4302629A1 (en) 2024-01-10
US20240188675A1 (en) 2024-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5170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adaptive fit
CN108354264B (zh) 具有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
CN114080168B (zh) 带有嵌入式板的鞋类鞋底结构和鞋面
US7204043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upper support assembly
US8490296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forefoot plates
US9113675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US6915596B2 (en) Footwear with separable upper and sole structure
US8707583B2 (en) Air cushioning outsole window
US8978272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forefoot plates
US20220053885A1 (en) Midfoot support structures for articles of footwear
CN118201521A (zh) 鞋类制品
CN117084481A (zh) 鞋底
CN116965613A (zh) 鞋子的鞋底及鞋子
CN117119927A (zh) 鞋底及鞋子
CN117156994A (zh) 鞋底及鞋子
CN113163901B (zh) 具有舒适且有保护性的前包头的鞋类物品
CN116157038A (zh) 具有嵌入板的鞋类鞋底结构和鞋面
CN117177686A (zh) 鞋底及鞋子
JP7077354B2 (ja) シューズ
US20240215680A1 (en) Shoe sole and shoe
WO2021117190A1 (ja) 靴底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靴
CN118201520A (zh) 具有可动态调整的足跟部分的鞋类制品和其他足部容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