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7728A - 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7728A
CN117117728A CN202311008897.8A CN202311008897A CN117117728A CN 117117728 A CN117117728 A CN 117117728A CN 202311008897 A CN202311008897 A CN 202311008897A CN 117117728 A CN117117728 A CN 117117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ire
wire arranging
assembly
wire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088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新杰
李小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nquan Technology Co ltd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unquan Technology Co ltd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unquan Technology Co ltd,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unq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088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77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7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77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06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37Channels
    • H02G3/045Channels provided with perforations or slots permitting introduction or exit of wi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理线组件包括组装支架以及理线支架。组装时,先将线缆母头安装在理线支架上,再将组装支架安装在模组本体朝向理线口的一侧面。然后,外力作用于模组本体,使模组本体向机壳内移动,当模组本体移动至组装支架正对理线口时,停止移动模组本体,并将带有线缆母头的理线支架从理线口安装在组装支架上。待理线支架安装在组装支架上后,继续在机壳内移动模组本体,直至模组本体移动到安装位置。如此,可将理线口设于模组本体沿其移动方向的后方,即理线口无需开设至正对线缆母头的位置,这样能够缩小理线口的尺寸,避免因理线口尺寸较大而对结构强度、风流等产生影响。

Description

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设计存储机种时,可将计算模组和存储模组左右分布,这时需通过线缆连接计算模组和存储模组,实现数据讯号的传输。为了方便布线,通常在计算模组和存储模组的机壳均开设较大的理线口。然而,计算模组和存储模组的机壳没有空间排布较大的理线口,同时较大的理线口会对结构强度、风流等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计算模组和存储模组的机壳没有空间排布较大的理线口,同时较大的理线口会对结构强度、风流等产生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
一种理线组件,包括:
组装支架,所述组装支架用于安装在模组本体朝向机壳的理线口的一侧面;以及
理线支架,所述理线支架用于安装线缆母头,并在所述模组本体朝所述机壳内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安装于所述组装支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理线支架包括理线架体,所述理线架体包括第一理线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理线板以及第三理线板,所述第二理线板和所述第三理线板均设于所述第一理线板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理线板、所述第二理线板和所述第三理线板围设形成具有第一插入口和出线口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插入口与所述第一理线板相对,所述出线口设于所述第一理线板和所述第一插入口之间,所述理线架体设有所述第一插入口的一侧用于在所述模组本体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安装于所述组装支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理线板对应所述出线口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自所述第二理线板朝向所述第三理线板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线缆母头从出线口移出;所述第三理线板对应所述出线口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自所述第三理线板朝向所述第二理线板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线缆母头从出线口移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理线支架还包括转接板,所述理线架体设有所述第一插入口的一侧安装于所述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用于在所述模组本体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安装于所述组装支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理线架体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转接板连接配合的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二理线板远离所述第一理线板的一侧,并自所述第二理线板朝远离所述第三理线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三理线板远离所述第一理线板的一侧,并自所述第三理线板朝远离所述第二理线板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理线板远离所述第一理线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定位块从所述第一避让孔穿出至所述第一安装板背离所述第二理线板的一侧;所述转接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块适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壁设有相对的第一抵压部以及第二抵压部,所述第一抵压部设有朝所述第二抵压部弯曲的弧形,所述第二抵压部设有朝所述第一抵压部弯曲的弧形,所述第一抵压部与所述第二抵压部配合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定位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理线板远离所述第一理线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定位块从所述第二避让孔穿出至所述第二安装板背离所述第三理线板的一侧;所述转接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四定位部,所述第四定位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块适配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壁设有相对的第三抵压部以及第四抵压部,所述第三抵压部设有朝所述第四抵压部弯曲的弧形,所述第四抵压部设有朝所述第三抵压部弯曲的弧形,所述第三抵压部和所述第四抵压部配合用于加持所述第二定位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五定位部,所述转接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五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六定位部;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七定位部,所述转接板设有与所述第七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八定位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装支架设有葫芦孔,所述转接板设有穿孔;所述理线组件还包括工字钉,所述工字钉设于所述穿孔内,所述工字钉用于在所述模组本体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设于所述葫芦孔内;所述组装支架还设有第一锁孔,所述转接板还设有第二锁孔;所述理线组件还包括锁合件,所述锁合件用于在所述模组本体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设于所述第一锁孔和所述第二锁孔内。
一种理线方法,提供所述的理线组件,所述理线方法包括:
将线缆母头安装在理线支架上;
将组装支架安装在模组本体朝向理线口的一侧面;
朝机壳内移动所述模组本体,当所述模组本体在所述机壳内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所述模组本体停止移动,将所述理线支架安装在所述组装支架上;
继续在所述机壳内移动模组本体,直至所述模组本体移动至安装位置。
上述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组装时,先将线缆母头安装于理线支架,再将组装支架安装在模组本体朝向理线口的一侧面。然后,外力作用于模组本体,使模组本体朝向机壳内移动,当模组本体移动至组装支架正对理线口时,停止移动模组本体,并将安装有线缆母头的理线支架从理线口安装在组装支架上。待理线支架安装在组装支架上后,继续在机壳内移动模组本体,直至模组本体移动到安装位置。如此,可将理线口设于模组本体沿其移动方向的后方,即理线口无需开设至正对线缆母头的位置,这样能够缩小理线口的尺寸,避免因理线口尺寸较大而对结构强度、风流等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理线组件与机壳组装的过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理线组件组装在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理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理线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图4的理线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理线组件;100、组装支架;110、第一组装板;111、第一锁孔;112、葫芦孔;113、安装槽;120、第二组装板;130、第三组装板;140、第一固定件;150、第二固定件;160、容置空间;200、理线支架;210、理线架体;211、第一理线板;212、第二理线板;2121、第一限位部;2122、第一定位部;213、第三理线板;2131、第二限位部;2132、第三定位部;214、第一安装板;2141、第一安装孔;2142、第一避让孔;2143、第五定位部;215、第二安装板;2151、第二安装孔;2152、第二避让孔;216、第一插入口;217、出线口;218、收容空间;220、转接板;221、第三安装孔;222、第四安装孔;223、第二定位部;2231、第一抵压部;2232、第二抵压部;224、第四定位部;2241、第三抵压部;2242、第四抵压部;225、第六定位部;226、第二锁孔;227、穿孔;230、第一连接件;240、第二连接件;250、工字钉;300、锁合件;20、线缆母头;30、机壳;31、理线口;40、模组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理线组件与机壳组装的过程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理线组件组装在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理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理线组件10,包括组装支架100以及理线支架200。组装支架100用于安装在模组本体40朝向机壳30的理线口31的一侧面。理线支架200用于安装线缆母头20,并在模组本体40朝机壳30内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安装于组装支架100。
需要说明的是,模组本体40可为服务器本体,例如模组本体40为计算模组、存储模组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模组本体40也可为其它类型,不以此为限。
上述理线组件10,组装时,先将线缆母头20安装于理线支架200,再将组装支架100安装在模组本体40朝向理线口31的一侧面。然后,外力作用于模组本体40,使模组本体40朝向机壳30内移动,当模组本体40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停止移动模组本体40,并将安装有线缆母头20的理线支架200从理线口31安装在组装支架100上。待理线支架200安装在组装支架100上后,继续在机壳30内移动模组本体40,直至模组本体40移动到安装位置。如此,可将理线口31设于模组本体40沿其移动方向的后方,即理线口31无需开设至正对线缆母头20的位置,这样能够缩小理线口31的尺寸,避免因理线口31尺寸较大而对结构强度、风流等产生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组装支架100包括第一组装板110,第一组装板110用于在模组本体40移动至第一组装板110与理线口31相对时与理线支架200连接。如此,第一组装板110为理线支架200提供安装位置。
进一步地,参阅图3和图4,组装支架100还包括用于与模组本体40连接的第二组装板120以及第三组装板130,第二组装板120和第三组装板130相对设置,并均设于第一组装板110的同一侧面,第一组装板110、第二组装板120和第三组装板130围设形成容置空间160。组装时,模组本体40朝向理线口31的一侧容置于容置空间160内,第一组装板110设于模组本体40朝向理线口31的一侧,第二组装板120和第三组装板130分别设于模组本体40的顶部和底部。
可选地,参阅图4,第二组装板120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三组装板130设有第二固定孔。理线组件1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40以及第二固定件150,第一固定件140设于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件150设于第二固定孔。其中,第一固定件140和第二固定件150为螺丝。如此,采用第一固定件140和第二固定件150能够分别将第二组装板120和第三组装板130安装于模组本体40的顶部和底部,从而将组装支架100牢固可靠地安装于模组本体4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3、图4和图5,理线支架200包括理线架体210。理线架体210包括第一理线板211、相对设置的第二理线板212以及第三理线板213,第二理线板212和第三理线板213均设于第一理线板211的同一侧面,第一理线板211、第二理线板212和第三理线板213围设形成具有第一插入口216和出线口217的收容空间218,第一插入口216与第一理线板211相对,出线口217设于第一理线板211和第一插入口216之间,理线架体210设有第一插入口216的一侧用于在模组本体40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安装于组装支架100。组装时,将线缆母头20从第一插入口216放置于收容空间218内,与线缆母头20电性连接的线缆可通过出线口217从收容空间218内穿出至理线支架200外。如此,无需任何辅助工具便可将线缆母头20安装在理线架体210上,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参阅图4和图5,第二理线板212对应出线口217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部2121,第一限位部2121朝向第三理线板213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限位部2121用于限制线缆母头20从出线口217移出。第三理线板213对应出线口217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部2131,第二限位部2131朝向第二理线板212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限位部2131用于限制线缆母头20从出线口217移出。如此,第一限位部2121和第二限位部2131能够对线缆母头20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线缆母头20从出线口217移出,保证线缆母头20稳定可靠地安装在理线架体210上。
可选地,参阅图4和图5,第一限位部2121为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自第二理线板212的侧部朝靠近第三理线板213的方向弯折。第二限位部2131为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自第三理线板213的侧部朝靠近第二理线板212的方向弯折。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理线支架200还包括转接板220,理线架体210设有第一插入口216的一侧安装于转接板220,转接板220用于在模组本体40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安装于组装支架100。组装时,将线缆母头20从第一插入口216放置在收容空间218,然后将装设有线缆母头20的理线架体210安装在转接板220上,如此转接板220对线缆母头2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线缆母头20从第一插入口216移出。待模组本体40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将转接板220安装于组装支架100上。
进一步地,参阅图3和图4,组装支架100设有安装槽113,转接板220用于在模组本体40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安装于安装槽113的槽底。具体地,安装槽113设于第一组装板110。如此,安装槽113的槽壁可对转接板220起到限位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减小理线组件10的厚度。
进一步地,参阅图3、图4和图5,理线架体210还包括用于与转接板220连接配合的第一安装板214以及第二安装板215。第一安装板214设于第二理线板212远离第一理线板211的一侧,并自第二理线板212朝远离第三理线板213的方向延伸。第二安装板215设于第三理线板213远离第一理线板211的一侧,并自第三理线板213朝远离第二理线板212的方向延伸。组装时,将线缆母头20放置于收容空间218后,再将第一安装板214和第二安装板215分别安装在转接板220上,如此便可实现理线架体210与转接板220的连接。
可选地,参阅图3、图4和图5,第一安装板214设有第一安装孔2141,第二安装板215设有第二安装孔2151。转接板220第一安装板214的位置设有第三安装孔221,转接板220第二安装板215的位置设有第四安装孔222。理线支架2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30以及第二连接件240,第一连接件230设于第一安装孔2141和第三安装孔221内,第二连接件240设于第二安装孔2151和第四安装孔222内。如此,可将理线架体210可拆卸地安装于转接板220上。其中,第一连接件230和第二连接件240均为螺丝。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214设有第一卡合件,第二安装板215设有第二卡合件。转接板220对应第一安装板214的位置设有第三卡合件,转接板220对应第二安装板215的位置设有第四卡合件。第一卡合件与第三卡合件卡接配合,第二卡合件与第四卡合件卡接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3、图4和图5,第二理线板212远离第一理线板211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部2122,转接板220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部2122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223。第三理线板213远离第一理线板211的一侧设有第三定位部2132,转接板220设有用于与第三定位部2132定位配合的第四定位部224。待线缆母头20安装在理线架体210后,将转接板220放置在理线架体210设有第一插入口216的一侧,第一定位部2122与第二定位部223定位配合,第三定位部2132与第四定位部224定位配合,使得第一安装孔2141与第三安装孔221一一对应,第二安装孔2151与第四安装孔222一一对应,以便将第一安装板214和第二安装板215快速地安装到转接板220,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第一定位部2122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一安装板214设有第一避让孔2142,第一定位块从第一避让孔2142穿出至第一安装板214背离第二理线板212的一侧,第二定位部223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块适配的第一定位孔。待线缆母头20安装在理线架体210后,将转接板220放置在理线架体210设有第一插入口216的一侧,第一定位块插设于第一定位孔内,使得第一安装孔2141与第三安装孔221一一对应,以便第一连接件230插入第一安装孔2141和第三安装孔221内,从而快速地将第一安装板214安装在转接板220。
进一步地,参阅图3和图4,第一定位孔的孔壁设有相对的第一抵压部2231以及第二抵压部2232,第一抵压部2231与第二抵压部2232配合用于夹持第一定位块。如此,能够更好地实现定位效果。
更进一步地,参阅图4,第一抵压部2231设有朝第二抵压部2232弯曲的弧形,第二抵压部2232设有朝第一抵压部2231弯曲的弧形。如此,将第一定位块设于弧形第一抵压部2231与弧形第二抵压部2232之间后,弧形第一抵压部2231和弧形第二抵压部2232分别与第一定位块的接触面积小,这样使用较小的力便可将第一定位块插入第一定位孔内以及将第一定位块从第一定位孔内拔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第三定位部2132包括第二定位块。第二安装板215设有第二避让孔2152,第二定位块从第二避让孔2152穿出至第二安装板215背离第三理线板213的一侧,第四定位部224设有用于与第二定位块适配的第二定位孔。待线缆母头20放置在理线架体210后,将转接板220放置在理线架体210设有第一插入口216的一侧,第二定位块插设于第二定位孔内,使得第二安装孔2151与第四安装孔222一一对应,以便第二连接件240插入第二安装孔2151和第四安装孔222内,从而快速地将第二安装板215安装在转接板220。
进一步地,参阅图3、图4和图6,第二定位孔的孔壁设有相对的第三抵压部2241以及第四抵压部2242,第三抵压部2241和第四抵压部2242配合用于加持第二定位块。如此,能够更好地实现定位效果。
更进一步地,参阅图3、图4和图6,第三抵压部2241设有朝第四抵压部2242弯曲的弧形,第四抵压部2242设有朝第三抵压部2241弯曲的弧形。如此,将第二定位块设于弧形第三抵压部2241与弧形第四抵压部2242之间后,弧形第三抵压部2241和弧形第四抵压部2242分别与第二定位块的接触面积小,这样使用较小的力便可将第二定位块插入第二定位孔内以及将第二定位块从第二定位孔内拔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第一安装板214设有第五定位部2143,转接板220设有用于与第五定位部2143定位配合的第六定位部225。和/或,第二安装板215设有第七定位部(图中未示出),转接板220设有与第七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八定位部(图中未示出)。如此,方便快速地将理线架体210安装于转接板220。
可选地,第五定位部2143设有第一定位槽,第六定位部225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凸设于转接板220朝向理线架体210的一侧面,第一定位柱设于第一定位槽内,并与第一定位槽定位配合。
可选地,第七定位部设有第二定位槽。第八定位部包括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凸设于转接板220朝向理线架体210的一侧面,第二定位柱设于第二定位槽内,并与第二定位槽定位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组装支架100设有葫芦孔112,转接板220设有穿孔227。具体地,葫芦孔112设于安装槽113的槽底。理线组件10还包括工字钉250,工字钉250设于穿孔227内,且工字钉250用于在模组本体40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设于葫芦孔112内。待模组本体40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停止移动模组本体40,将工字钉250插入葫芦孔112内,这样便可将转接板220安装在组装支架100上。如此,无需任何辅助工具便可将转接板220安装在组装支架100上,提高安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葫芦孔112、穿孔227、工字钉25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穿孔227和工字钉250均设有四个,四个穿孔227分别设于方形转接板220的四角位置,四个工字钉250分别一一对应设于四个穿孔227内。对应地,葫芦孔112也设有四个,四个葫芦孔112分别与四个穿孔227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参阅图3和图4,组装支架100还设有第一锁孔111,转接板220还设有第二锁孔226。理线组件10还包括锁合件300,锁合件300用于在模组本体40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设于第一锁孔111和第二锁孔226内。将工字钉250设于葫芦孔112后,将锁合件300设于第一锁孔111和第二锁孔226内,这样转接板220无法相对组装支架100移动。
可选地,锁合件300可为柱塞闩锁。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锁合件300也可为卡合件,不以此为限。
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理线方法,包括:
S10、线缆母头20安装在理线支架200上;
S20、组装支架100安装在模组本体40朝向理线口31的一侧面;
S30、在机壳30内移动模组本体40,当模组本体40在机壳30内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模组本体40停止移动,将理线支架200安装在组装支架100上;
S40、继续在机壳30内移动模组本体40,直至模组本体40移动至安装位置。
如此,采用上述理线方法,可将理线口31设于模组本体40沿其移动方向的后方,即理线口31无需开设至正对线缆母头20的位置,这样能够缩小理线口31的尺寸,避免因理线口31尺寸较大而对结构强度、风流等产生影响。
在步骤S10中,还包括:
S11、将线缆母头20安装于理线架体210上;
S12、将装设有线缆母头20的理线架体210安装在转接板220上。
如此,转接板220对线缆母头2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线缆母头20从第一插入口216移出。待模组本体40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将转接板220安装于组装支架100上。
在步骤S30中,还包括:
S31、当模组本体40移动至组装支架100正对理线口31时,模组本体40停止移动,将转接板220安装在组装支架100上。
具体地,将安装于转接板220的工字钉250设于葫芦孔112内,再采用锁合件300锁合组装支架100和转接板220。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装支架,所述组装支架用于安装在模组本体朝向机壳的理线口的一侧面;以及
理线支架,所述理线支架用于安装线缆母头,并在所述模组本体朝所述机壳内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安装于所述组装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支架包括理线架体,所述理线架体包括第一理线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理线板以及第三理线板,所述第二理线板和所述第三理线板均设于所述第一理线板的同一侧面,所述第一理线板、所述第二理线板和所述第三理线板围设形成具有第一插入口和出线口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插入口与所述第一理线板相对,所述出线口设于所述第一理线板和所述第一插入口之间,所述理线架体设有所述第一插入口的一侧用于在所述模组本体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安装于所述组装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理线板对应所述出线口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自所述第二理线板朝向所述第三理线板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线缆母头从出线口移出;
所述第三理线板对应所述出线口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自所述第三理线板朝向所述第二理线板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线缆母头从出线口移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支架还包括转接板,所述理线架体设有所述第一插入口的一侧安装于所述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用于在所述模组本体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安装于所述组装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架体还包括用于与所述转接板连接配合的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二理线板远离所述第一理线板的一侧,并自所述第二理线板朝远离所述第三理线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三理线板远离所述第一理线板的一侧,并自所述第三理线板朝远离所述第二理线板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理线板远离所述第一理线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定位块从所述第一避让孔穿出至所述第一安装板背离所述第二理线板的一侧;所述转接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块适配的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壁设有相对的第一抵压部以及第二抵压部,所述第一抵压部设有朝所述第二抵压部弯曲的弧形,所述第二抵压部设有朝所述第一抵压部弯曲的弧形,所述第一抵压部与所述第二抵压部配合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定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理线板远离所述第一理线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三定位部包括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定位块从所述第二避让孔穿出至所述第二安装板背离所述第三理线板的一侧;所述转接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四定位部,所述第四定位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块适配的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壁设有相对的第三抵压部以及第四抵压部,所述第三抵压部设有朝所述第四抵压部弯曲的弧形,所述第四抵压部设有朝所述第三抵压部弯曲的弧形,所述第三抵压部和所述第四抵压部配合用于加持所述第二定位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第五定位部,所述转接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五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六定位部;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第七定位部,所述转接板设有与所述第七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八定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理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支架设有葫芦孔,所述转接板设有穿孔;所述理线组件还包括工字钉,所述工字钉设于所述穿孔内,所述工字钉用于在所述模组本体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设于所述葫芦孔内;
所述组装支架还设有第一锁孔,所述转接板还设有第二锁孔;所述理线组件还包括锁合件,所述锁合件用于在所述模组本体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设于所述第一锁孔和所述第二锁孔内。
10.一种理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理线组件,所述理线方法包括:
将线缆母头安装在理线支架上;
将组装支架安装在模组本体朝向理线口的一侧面;
朝机壳内移动所述模组本体,当所述模组本体在所述机壳内移动至所述组装支架正对所述理线口时,所述模组本体停止移动,将所述理线支架安装在所述组装支架上;
继续在所述机壳内移动模组本体,直至所述模组本体移动至安装位置。
CN202311008897.8A 2023-08-10 2023-08-10 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 Pending CN1171177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8897.8A CN117117728A (zh) 2023-08-10 2023-08-10 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8897.8A CN117117728A (zh) 2023-08-10 2023-08-10 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7728A true CN117117728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0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08897.8A Pending CN117117728A (zh) 2023-08-10 2023-08-10 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772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7772Y (zh) 装设有转接卡模组的服务器壳体
EP3661339A1 (en) Rack adapted for receiving a component and system including the rack and the component
US7557308B2 (en) Wall recessed outlet box assembly
US5406453A (en) Computer chassis planar/riser card assembly
US20100051309A1 (en) Wall plate bracket
CN103986014A (zh) Usb插座
CN115023088A (zh) 用于将第一电路板垂直于第二电路板组装和电接触的方法
CN117117728A (zh) 理线组件以及理线方法
TW201707274A (zh) 電子裝置中之應力消除天線佈線連接器
US66678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nd securing a component in a computer system
US10274998B2 (en) Holding component, support component and assembly
CN101282015B (zh) 用于壁式安装的插塞连接器系统
CN116345237A (zh) 一种垂直贴装式微矩形电连接器
CN109699145B (zh) 一种前后插接式挂耳组件和通信设备
CN211859104U (zh) 转接组件及其规格型组件
TWI846574B (zh) 理線組件以及理線方法
JP4892461B2 (ja) ユニットケース
CN110596820B (zh) 插座壳体组件及使用该插座壳体组件的插座
US587622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horizontal insertion of a CPU module therein
CN217011508U (zh) 网关固定装置
CN213586589U (zh) 一种通讯机箱
CN112306167A (zh) OCP滑架环境中多种形状因子的PCIe卡的通用支架
CN114885561B (zh) 一种扳手组件、机箱及电子设备
CN212183877U (zh) 一种多层线路板壳体
CN216773604U (zh) 一种接线端子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