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2472A - 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2472A
CN117112472A CN202311353664.1A CN202311353664A CN117112472A CN 117112472 A CN117112472 A CN 117112472A CN 202311353664 A CN202311353664 A CN 202311353664A CN 117112472 A CN117112472 A CN 117112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code matching
connection
control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36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12472B (zh
Inventor
邓民坤
张强
曾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p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p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p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p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536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2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2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2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12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2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检测到插接口接入外设,对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若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若接收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上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通过插接口自动检测是否接入外设,若接入外设则判断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满足预设对码条件则与外设之间进行对码并建立通信连接,通过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将外设的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电脑,从而大幅简化了用户使用外设所需进行的对码操作步骤,提升了外设与对码控制器之间进行对码连接的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为方便对外设产品与电脑之间通信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可设置连接器对外设产品与电脑进行桥接,然而相关技术中,外设产品可通过组合键或特定的对码按键进入对码状态,同时连接器在接收到外设产品的对码请求后进入对码状态,以此来完成外设产品和连接器的对码。然而,该种实现方式需要用户执行较多的对码操作,且对码操作的耗时较长,对码效率较低。因此,现有技术方法与外设产品进行对码连接过程中存在对码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与外设产品进行对码连接过程中存在对码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对码连接器的控制单元中,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插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所述插接口接入外设,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
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对码连接器的控制单元中,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无线传输单元及模拟开关,所述插接口与所述模拟开关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模拟开关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发出切换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切换通断状态;
检测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所述外设,以获取所述外设根据所述状态获取请求反馈的外设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外设连接状态发出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根据所述调整控制指令对通断状态进行调整;
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所述装置配置于对码连接器的控制单元中,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插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装置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外设判断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插接口接入外设,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对码连接单元,用于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
信号转发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所述装置配置于对码连接器的控制单元中,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无线传输单元及模拟开关,所述插接口与所述模拟开关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模拟开关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装置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导通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发出切换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切换通断状态;
外设判断单元,用于检测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对码连接单元,用于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
外设连接状态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所述外设,以获取所述外设根据所述状态获取请求反馈的外设连接状态;
调整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外设连接状态发出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根据所述调整控制指令对通断状态进行调整;
信号转发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检测到插接口接入外设,对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若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若接收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上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通过插接口自动检测是否接入外设,若接入外设则判断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满足预设对码条件则与外设之间进行对码并建立通信连接,通过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将外设的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电脑,从而大幅简化了用户使用外设所需进行的对码操作步骤,提升了外设与对码控制器之间进行对码连接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的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3,如图所示,本发明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方法应用于对码连接器10的控制单元11中,该方法通过安装于控制单元11内的应用软件进行执行,所述对码连接器10还设置有插接口12、无线传输单元13,所述插接口12与所述控制单元11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12进行通信连接,外设20可通过插接口12与对码连接器10中的控制单元11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外设20与对码连接器10进行有线通信连接;外设20还可发送无线信号至对码连接器10,对码连接器10通过无线传输单元12进行信号接收及转发,同样的,对码连接器10也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12发送无线信号至外设20。其中,控制单元11可以是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MCU芯片,无线传输单元13可以是射频传输天线、蓝牙传输天线等具有无线信号收发功能的元器件,外设20可以是外接于电脑30并实现与电脑30进行数据信息交互传输的外接设备,外设20可以是鼠标、键盘、写字板、触控板、触控笔等设备;电脑30即是与对码连接器10进行有线传输连接和/或无线传输连接的终端设备,电脑30可接收对码连接器10转发的信号并进行响应,电脑3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10~S130。
S110、检测到所述插接口接入外设,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检测到所述插接口接入外设,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控制单元通过检测插接口上相应针脚的电平能够对插接口是否接入外设进行检测,具体的,若外设通过插接口接入,则相应针脚的电平发生变化;若外设未接入插接口,则插接口中相应针脚的电平保持为初始值;若接入插接口的外设由插接口从插接口中拔出,则相应针脚的电平再次发生改变并恢复至初始值。因此通过对插接口中相应针脚的电平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即可判断插接口是否接入外设,若接入外设则需要对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预设对码条件也即是对外设的品牌、型号、设备类型等是否与对码连接器对码需求的条件信息,若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以进行对码操作;若外设不满足预设对码条件,则终止执行后续步骤。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S110包括子步骤:获取所述外设的产品信息;所述产品信息由所述外设主动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或由所述外设根据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获取请求对应反馈至所述控制单元;验证所述产品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对码条件中的产品参数相匹配,以判定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
具体的,控制单元可获取外设的产品信息,外设中存储有与该外设对应的产品信息,产品信息包括品牌、型号、设备类型、序列号、生产日期等。其中,产品信息可由外设在通过插接口接入控制单元时主动发送至控制单元,也可以是控制单元检测到外设通过插接口接入后发送获取请求至外设、外设再根据获取请求将产品信息对应反馈至控制单元。其中,产品信息可通过插接口与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线以有线传输方式传输至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验证产品信息是否与预设对码条件中的产品参数相匹配,控制单元中预先配置有包含产品参数的预设对码条件,从而可对产品信息是否与产品相匹配进行判断,例如,判断产品信息中的品牌(AA公司)是否与产品参数的品牌(AA公司)相匹配、对产品参数的设备类型(鼠标、键盘)中是否包含产品信息的设备类型(鼠标)进行判断、对产品参数的型号中是否包含产品信息的型号进行判断;若上述判断结果均为是,则验证得到产品信息与产品参数相匹配,也即判定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若上述判断结果中任一结果为否,则验证得到产品信息与产品参数不相匹配,也即判定外设不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若外设不满足预设对码条件,则可向用户发出相应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可以是灯光提示信息、语音提示信息或信息显示提示信息等。
S120、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
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进一步的,若判断得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则可控制外设与控制单元之间进行对码操作,从而建立对应的通信连接。对码也即是建立基于外设的对码信息(设备地址)或控制单元的对码信息(设备地址)的专有通信连接的过程,相当于外设与对码请求之间建立基于私有传输协议的通信连接;在完成对码操作后,外设与控制单元之间即可基于建立的专有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且该专有通信连接排除未通过该专有通信连接的其它外设的数据传输。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S120包括子步骤:发送对码请求至所述外设以获取所述外设根据所述对码请求所反馈的外设对码信息;对所述外设对码信息进行保存并反馈对码确认信息至所述外设;所述对码请求、所述外设对码信息及所述对码确认信息均根据预置的有线通讯协议通过连接线进行传输,或者是均根据预置的无线通讯协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传输。
具体的,控制单元可发送对码请求至外设,从而获取外设根据对码请求所反馈的外设对码信息,例如,外设对码信息中可包含外设的设备地址。控制单元对外设对码信息进行保存,并在保存成功后反馈对码确认信息至外设,则后续数据传输过程中可基于外设的外设对码信息所建立的专有通信连接在外设与控制单元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传输。其中,对码请求、外设对码信息及对码确认信息可均通过插接口与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线并基于有线通信协议进行有线传输,有线通信协议也即是所有外设均可共用的可对数据信息进行有线传输的通信协议,也即是一种用于数据信息有线传输的公共协议。还可以是,对码请求、外设对码信息及对码确认信息可均通过无线通讯协议进行无线传输,无线通信协议也即是所有外设均可共用的可对数据信息进行无线传输的通信协议,也即是一种用于数据信息无线传输的公共协议。
或者是,步骤S120包括子步骤:发送包括连接器对码信息的对码请求至所述外设,以使所述外设对所述连接器对码信息进行存储并反馈对应的对码确认信息;接收所述外设根据所述对码请求所反馈的对码确认信息;所述对码请求及所述对码确认信息均根据预置的有线通讯协议通过连接线进行传输,或者是均根据预置的无线通讯协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传输。
具体的,控制单元内预先存储有连接器对码信息,可基于预先存储的连接器对码信息生成对码请求,并将对码请求发送至外设;外设接收到对码请求后,获取对码请求中的连接器对码信息进行存储,并在保存成功后反馈对码确认信息至控制单元,则控制单元可接收外设根据对码请求所反馈的对码确认信息,则后续数据传输过程中可基于对码连接器的连接器对码信息所建立的专有通信连接在外设与控制单元之间进行数据信息传输。其中,对码请求及对码确认信息可均通过插接口与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线并基于有线通信协议进行有线传输。还可以是,对码请求及对码确认信息可均通过无线通讯协议进行无线传输。
其中,连接器对码信息为对码连接器中无线传输单元的对码地址。
上述过程中实现对码操作,无需电脑进行数据信息处理,也即步骤S110-步骤S120的执行过程不需要电脑参与,即使对码连接器未与电脑之间建立传输连接,只需对码连接器正常供电(插接外部电源(如移动充电电池、市电连接端口)对对码连接器进行供电或通过对码连接器内部装配的电池对对码连接器进行供电),即可实现对码连接器与外设之间的对码连接。在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对码连接器可在正常供电情况下(如插接外部电源)与外设进行对码连接之后,在将对码连接器与电脑进行连接。
S130、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外设可发出相应设备控制信号至对码连接器,则若接收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设备控制信号对应转发至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其中,若外设与对码连接器之间建立有线传输的通信连接,则可通过有线传输方式接收来自外设的设备控制信号;若外设与对码连接器之间建立无线传输的通信连接,则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接收来自外设的设备控制信号。电脑可通过有线方式与对码连接器建立有线通信连接,电脑还可通过无线方式与对码连接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若电脑与对码连接器建立有线通信连接,则可通过有线传输方式将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该电脑;若电脑与对码连接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则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该电脑。电脑接收到设备控制信号后,即可对设备控制信号进行相应,如根据设备控制信号在电脑内执行某种控制操作。进一步的,电脑也可发出相应外设控制信号并发送至对码连接器,对码连接器接收到外设控制信号后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转发至外设,相应信息传输过程与设备控制信息的传输过程类似。
请参阅图2及图4,如图所示,本发明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方法应用于对码连接器10的控制单元11中,该方法通过安装于控制单元11内的应用软件进行执行,所述对码连接器10还设置有插接口12、无线传输单元13及模拟开关14,所述插接口12与所述模拟开关14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1与所述模拟开关14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13进行通信连接;当模拟开关14导通时,外设20可通过插接口12与对码连接器10中的控制单元11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外设20与对码连接器10进行有线通信连接;外设20还可发送无线信号至对码连接器10,对码连接器10通过无线传输单元12进行信号接收及转发,同样的,对码连接器10也可通过无线传输单元12发送无线信号至外设20。其中,控制单元11可以是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MCU芯片,无线传输单元13可以是射频传输天线、蓝牙传输天线等具有无线信号收发功能的元器件,模拟开关14即是设置于插接口12与控制单元11之间连接线上的开关单元,控制单元11通过发出相应控制指令至模拟开关14,即可对模拟开关14进行通断控制,同样地,当模拟开关14导通时,控制单元11还可通过模拟开关获取插接口中已接入外设的插接口接入信息;外设20可以是外接于电脑30并实现与电脑30进行数据信息交互传输的外接设备,外设20可以是鼠标、键盘、写字板、触控板、触控笔等设备;电脑30即是与对码连接器10进行有线传输连接和/或无线传输连接的终端设备,电脑30可接收对码连接器10转发的信号并进行响应,电脑3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210~S260。
S210、发出切换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切换通断状态。
发出切换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切换通断状态。控制单元可首先发送切换控制指令至模拟开关,以控制模拟开关导通或断开;默认模拟开关为有线连接导通状态。则若需要通过有线对码方式进行对码连接,则控制模拟 开关切换至导通状态;若需要通过无线对码方式进行对码连接,则控制模拟开关切换至断开状态。
S220、检测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检测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具体的,模拟开关与插接口通过连接线进行电连接,则可对插接口中相应针脚的电平进行检测,若检测到插接口中相应针脚的电平发生变化,也即检测得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则表明此时有外设通过插接口接入;若未检测到插接口中相应针脚的电平发生变化,则未检测得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则表明此时并未有外设通过插接口接入,插接口中针脚的电平变化与外设的接入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若检测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则可进一步对接入的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判断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的具体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S230、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
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若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则控制单元可控制与外设之间进行对码操作,从而在控制单元与外设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控制单元与外设之间可进行对码从而建立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具体进行对码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20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S240、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所述外设,以获取所述外设根据所述状态获取请求反馈的外设连接状态。
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所述外设,以获取所述外设根据所述状态获取请求反馈的外设连接状态。进一步的,外设上装配有用于控制有外设进行有线/无线切换的切换单元,切换单元也即是用于控制外设以有线信号传输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或以无线信号传输方式进行信号传输的元器件,切换单元可以是外设上的控制按钮、触摸按钮或其他可用于输入切换指令的元器件。控制单元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外设,若与外设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为有线通信连接,则以有线信息传输的方式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外设;若与外设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为无线通信连接,则以无线信息传输的方式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外设。外设接收到状态获取请求后,根据切换单元当前工作模式(有线或无线)发送对应的外设连接状态至控制单元,也即控制单元可接收到外设根据状态获取请求反馈的外设连接状态,则外设连接状态中包括有线状态或无线状态的状态信息。
S250、根据所述外设连接状态发出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根据所述调整控制指令对通断状态进行调整。
根据所述外设连接状态发出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根据所述调整控制指令对通断状态进行调整。根据外设的连接状态发送出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至模拟开关,则模拟开关接收到调整控制指令后,根据调整控制指令对模拟开关的通断状态进行调整,也即将模拟开关的通断状态调整至与调整控制指令相对应。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S250包括子步骤:判断所述外设连接状态是否为有线状态;若为有线状态,确定所述调整控制指令为导通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模拟开关;若不为有线状态,确定所述调整控制指令为关闭控制指令并发送至所述模拟开关。
电脑与模拟开关之间进行电连接,若模拟开关为导通状态,则电脑与外设之间可通过模拟开关两端的连接线直接进行连接,此时电脑与外设之间所传输的数据信息可不通过控制单元转发。具体的,可首先判断外设连接状态是否为有线状态。若为有线状态,则确定调整控制指令为导通控制指令,并将确定的调整控制指令发送至模拟开关,以控制模拟开关根据该调整控制指令调整为导通状态,此时电脑与外设之间可通过模拟开关两端的连接线直接进行连接,可直接忽略步骤S260;若不为有线状态,则确定调整控制指令为关闭控制指令,并将确定的调整控制指令发送至模拟开关,以控制模拟开关根据该调整控制指令调整为断开状态,此时电脑与外设之间无法直接进行连接,必须通过控制单元对信号进行转发。
S260、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外设通过有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则直接经模拟开关传输至电脑,此时设备控制信号并不通过控制单元进行转发,也即控制单元此时无法接收到外设通过有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若接收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则可将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外设的有线/无线状态仅仅是外设与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状态,不影响控制单元与电脑的连接状态;因此,电脑可采用有线连接方式与控制单元进行通信连接,则控制单元采用有线传输的方式将设备控制信号发送至电脑;也可采用无线方式与控制单元进行通信连接,则控制单元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将设备控制信号发送至电脑。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对码连接器的控制单元中,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及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切换至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检测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对码操作为基于无线通讯协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或基于有线通讯协议通过有线传输方式进行;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所述外设,以获取所述外设根据所述状态获取请求反馈的外设连接状态;根据所述外设连接状态切换至对应的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在此实施例中,可省略配置模拟开关,通过控制单元内部的控制功能实现模拟开关的通断控制功能。其中,控制单元可自行控制切换至有线通信连接的工作模式或无线通信连接的工作模式。当需要切换至无线通信连接模式,则控制单元控制插接口与控制单元之间断开有线通信连接;当需要切换至有线通信连接模式,则控制单元控制插接口与控制单元之间连通有线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检测到插接口接入外设,对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若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若接收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上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通过插接口自动检测是否接入外设,若接入外设则判断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满足预设对码条件则与外设之间进行对码并建立通信连接,通过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将外设的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电脑,从而大幅简化了用户使用外设所需进行的对码操作步骤,提升了外设与对码控制器之间进行对码连接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该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可配置于对码连接器的控制单元中,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插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该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用于执行前述与图1对应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的任一实施例。具体地,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5所示,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100包括外设判断单元110、对码连接单元120和信号转发单元130。
外设判断单元110,用于检测到所述插接口接入外设,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对码连接单元120,用于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
信号转发单元130,用于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该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可配置于对码连接器的控制单元中,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无线传输单元及模拟开关,所述插接口与所述模拟开关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模拟开关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该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用于执行前述与图2对应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的任一实施例。具体地,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6所示,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200包括导通控制指令发送单元210、外设判断单元110、对码连接单元120、外设连接状态获取单元220、调整控制指令发送单元230和信号转发单元130。
导通控制指令发送单元210,用于发出切换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切换通断状态;
外设判断单元110,用于检测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对码连接单元120,用于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
外设连接状态获取单元220,用于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所述外设,以获取所述外设根据所述状态获取请求反馈的外设连接状态;
调整控制指令发送单元230,用于根据所述外设连接状态发出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根据所述调整控制指令对通断状态进行调整;
信号转发单元130,用于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应用上述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检测到插接口接入外设,对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若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若接收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上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通过插接口自动检测是否接入外设,若接入外设则判断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满足预设对码条件则与外设之间进行对码并建立通信连接,通过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将外设的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电脑,从而大幅简化了用户使用外设所需进行的对码操作步骤,提升了外设与对码控制器之间进行对码连接的效。
上述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7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用于执行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以与外设进行对码连接的对码连接器中的控制单元。
参阅图7,该计算机设备500包括通过通信总线501连接的处理器502、存储器和网络接口505,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介质503和内存储器504。
该存储介质503可存储操作系统5031和计算机程序5032。该计算机程序5032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存储介质503可以为易失性的存储介质或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
该处理器502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500的运行。
该内存储器504为存储介质503中的计算机程序5032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5032被处理器502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
该网络接口505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提供数据信息的传输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500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500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处理器502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5032,以实现上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中对应的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的实施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具体构成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仅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及处理器的结构及功能与图7所示实施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5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 (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502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易失性或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中所包含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也可以将具有相同功能的单元集封装一个单元,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 ( 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 ) 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 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 (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对码连接器的控制单元中,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插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所述插接口接入外设,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对码操作为基于无线通讯协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或基于有线通讯协议通过有线传输方式进行;
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或者,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无线传输单元及模拟开关,所述插接口与所述模拟开关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模拟开关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发出切换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切换通断状态;
检测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对码操作为基于无线通讯协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或基于有线通讯协议通过有线传输方式进行;
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所述外设,以获取所述外设根据所述状态获取请求反馈的外设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外设连接状态发出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根据所述调整控制指令对通断状态进行调整;
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包括:
获取所述外设的产品信息;所述产品信息由所述外设主动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或由所述外设根据来自所述控制单元的获取请求对应反馈至所述控制单元;
验证所述产品信息是否与所述预设对码条件中的产品参数相匹配,以判定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发送对码请求至所述外设以获取所述外设根据所述对码请求所反馈的外设对码信息;
对所述外设对码信息进行保存并反馈对码确认信息至所述外设;所述对码请求、所述外设对码信息及所述对码确认信息均根据预置的有线通讯协议通过连接线进行传输,或者是均根据预置的无线通讯协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包括:
发送包括连接器对码信息的对码请求至所述外设,以使所述外设对所述连接器对码信息进行存储并反馈对应的对码确认信息;其中,所述连接器对码信息为所述对码连接器中无线传输单元的对码地址;
接收所述外设根据所述对码请求所反馈的对码确认信息;所述对码请求及所述对码确认信息均根据预置的有线通讯协议通过连接线进行传输,或者是均根据预置的无线通讯协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传输。
5.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对码连接器的控制单元中,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及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切换至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
检测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对码操作为基于无线通讯协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或基于有线通讯协议通过有线传输方式进行;
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所述外设,以获取所述外设根据所述状态获取请求反馈的外设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外设连接状态切换至对应的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
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6.一种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于对码连接器的控制单元中,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插接口与所述控制单元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外设判断单元,用于检测到所述插接口接入外设,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对码连接单元,用于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
信号转发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或者,所述对码连接器设置有插接口、无线传输单元及模拟开关,所述插接口与所述模拟开关进行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模拟开关及所述无线传输单元进行通信连接,所述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导通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发出切换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切换通断状态;
外设判断单元,用于检测到插接口接入信息,对所述外设是否满足预设对码条件进行判断;
对码连接单元,用于若所述外设满足预设对码条件,控制与所述外设之间进行对码以建立通信连接;
外设连接状态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状态获取请求至所述外设,以获取所述外设根据所述状态获取请求反馈的外设连接状态;
调整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外设连接状态发出对应的调整控制指令至所述模拟开关,以控制所述模拟开关根据所述调整控制指令对通断状态进行调整;
信号转发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外设根据所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输入的设备控制信号,将所述设备控制信号转发至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的电脑。
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311353664.1A 2023-10-19 2023-10-19 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7112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3664.1A CN117112472B (zh) 2023-10-19 2023-10-19 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3664.1A CN117112472B (zh) 2023-10-19 2023-10-19 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2472A true CN117112472A (zh) 2023-11-24
CN117112472B CN117112472B (zh) 2024-03-15

Family

ID=88796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3664.1A Active CN117112472B (zh) 2023-10-19 2023-10-19 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247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464A (zh) * 2004-06-25 2005-03-16 孙增军 多控多的智能型无线遥控装置及方法
CN202615336U (zh) * 2012-05-31 2012-12-19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一种可控制多个终端的新型鼠标
CN105024236A (zh) * 2015-07-31 2015-11-04 深圳广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对码的智能插座及其自动对码方法
CN110167192A (zh) * 2019-04-17 2019-08-23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非暂态存储介质
CN110557616A (zh) * 2019-09-18 2019-12-10 深圳市华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视频监控数据传输方法、设备、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US20200374954A1 (en) * 2017-08-31 2020-11-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iring Method, Unpair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Externally-Connected Device
CN112383903A (zh) * 2020-09-24 2021-02-1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对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406053A (zh) * 2022-09-02 2022-1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内外机通信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6087777A (zh) * 2022-12-07 2023-05-09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自动化充电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6761234A (zh) * 2023-08-18 2023-09-15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对码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464A (zh) * 2004-06-25 2005-03-16 孙增军 多控多的智能型无线遥控装置及方法
CN202615336U (zh) * 2012-05-31 2012-12-19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一种可控制多个终端的新型鼠标
CN105024236A (zh) * 2015-07-31 2015-11-04 深圳广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对码的智能插座及其自动对码方法
US20200374954A1 (en) * 2017-08-31 2020-11-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iring Method, Unpair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Externally-Connected Device
CN110167192A (zh) * 2019-04-17 2019-08-23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非暂态存储介质
CN110557616A (zh) * 2019-09-18 2019-12-10 深圳市华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视频监控数据传输方法、设备、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383903A (zh) * 2020-09-24 2021-02-1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对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406053A (zh) * 2022-09-02 2022-1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内外机通信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6087777A (zh) * 2022-12-07 2023-05-09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自动化充电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6761234A (zh) * 2023-08-18 2023-09-15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对码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凤;吴正平;: "双连接器法测试RF连接器VSWR研究及试验验证", 机电元件, no. 06, 25 December 2019 (2019-12-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2472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50525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TWI601016B (zh) 轉接器升級的方法、轉接器、轉換器以及轉接器升級的系統
US2011010695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ly pairing devices to share data or resources
EP3206279A1 (en)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power adapter,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100211685A1 (en) Pairing exchange
US8028111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program
US20130322010A1 (en) Portable device and peripheral extension dock
CN108347719B (zh) 蓝牙设备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3430509A (zh) 无线装置之间的配对
US8301207B2 (en) Separable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9564557B (zh) 单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KR20200110086A (ko) 무선 통신 링크의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230085923A1 (en) Charger, data cable and charging device
CN106851041A (zh) 具有省电模式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210027870A (ko)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10101496A (ko) 외부 전자 장치의 상태에 기반하여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20080144540A1 (en) Network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network switching method for computer system
CN111509818B (zh) 充电器、数据线和充电设备
US20170308374A1 (en) Mobile terminal, power adapter, and upgrade method thereof
KR20120038672A (ko) Usb 동글 및 그 usb 동글에서 전력 제어 방법
WO2024094068A1 (zh) 通信连接的控制方法、车载设备、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KR20210017030A (ko) 전력 소모를 줄이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7112472B (zh) 用于外设对码、连接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33065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2613405B1 (ko) 블루투스 통신 정보 공유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