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4460A - 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4460A
CN117104460A CN202311118443.6A CN202311118443A CN117104460A CN 117104460 A CN117104460 A CN 117104460A CN 202311118443 A CN202311118443 A CN 202311118443A CN 117104460 A CN117104460 A CN 117104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mask
interfa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184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永有
汪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engho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hengho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hengho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hengho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184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44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4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44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12Diving masks
    • B63C11/16Diving masks with air supply by suction from diver, e.g. snork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18Air supply
    • B63C11/20Air supply from water surface
    • B63C11/205Air supply from water surface with air supply by suction from diver, e.g. snork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2Divers' equipment
    • B63C11/12Diving masks
    • B63C11/16Diving masks with air supply by suction from diver, e.g. snorkels
    • B63C2011/165Diving masks with air supply by suction from diver, e.g. snorkel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air ducts leading from the mouthpiece to the air inlet or outlet op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包括罩体部件以及呼吸部件,呼吸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罩体部件。其中,呼吸部件包括:进气件、连接件、气管以及出气单向阀组件,连接件连接进气件与气管,气管可拆卸地设于罩体部件的外表面,出气单向阀组件设于连接件的底部;罩体部件上开设有接口通孔,进气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接口通孔。进气件上设有口含部以及卡持部,当进气件安装于接口通孔时,口含部穿设接口通孔并延伸至罩体部件的内部;卡持部上开设有卡槽,接口通孔的内部上设有与卡槽配合的限位凸棱。该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既能够同时满足潜水呼吸和视物的需求,又能够缩小口含部尺寸,给用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全民对健体健身意识的加强,游泳、潜水等运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初学游泳、潜水运动和浅海水产作业的人员来说,需要有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且使用安全的潜水呼吸用具来满足需求。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11281416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潜水呼吸管”的潜水呼吸用具,其包括:呼吸管、变向管、咬嘴、衔接管和弹性束带,衔接管的顶端部形成有一插装于呼吸管的底端部内的缩管部,缩管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定位锁凸,呼吸管的周壁上设置有定位锁槽。使用时用户通过咬嘴进行呼吸。
但是,现有的潜水呼吸用具仍存在缺陷,比如:使用时用户需要咬合咬嘴,以保持呼吸管稳定且防止口腔进水,为达到理想效果,咬嘴的尺寸通常较大,且其设计为牙套形状。但是,长时间咬合尺寸过大的咬嘴,会造成用户下颚难受,容易下巴脱臼;同时由于咬嘴外部没有防护,稍有不慎口腔就会进水,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体验。而且,为了水下视物,用户通常还会将潜水呼吸管与潜水镜配套使用。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使其既能够将潜水呼吸管与潜水镜组合,同时满足潜水呼吸和视物的需求;又能够缩小咬嘴尺寸,从而给用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使其能够将潜水呼吸管与潜水镜组合,同时缩小咬嘴尺寸,从而给用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包括罩体部件以及呼吸部件,所述呼吸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罩体部件;
所述呼吸部件包括:进气件、连接件、气管以及出气单向阀组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进气件与所述气管,所述气管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罩体部件的外表面,所述出气单向阀组件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所述罩体部件上开设有接口通孔,所述进气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接口通孔;
所述进气件呈漏斗形状,所述进气件上设有口含部以及卡持部,当所述进气件安装于所述接口通孔时,所述口含部穿设所述接口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罩体部件的内部;所述卡持部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接口通孔的内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限位凸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件为软胶结构;所述卡持部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防水环,当所述进气件安装于所述接口通孔时,若干所述防水环抵持于所述接口通孔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体部件上设有固定套件,所述固定套件通过弹性卡扣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罩体部件上,所述气管通过所述固定套件设于所述罩体部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一个以上接气端口,所述气管分别一一对应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接气端口;所述呼吸部件包括封堵塞,当所述气管与所述连接件分离后,所述封堵塞用于封堵所述接气端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的末端设有防水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单向阀组件包括:出气外罩、出气网、活动片体以及密封圈;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网与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出气口处,所述活动片体设于所述出气网上,所述活动片体滑动以实现所述出气网单向排气;
所述出气外罩盖设于所述出气口处,所述出气网、所述活动片体及所述密封圈均处在所述出气外罩的内部,且所述出气外罩为镂空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体部件包括:外框架、主体以及内衬件,所述主体的边缘与所述内衬件的边缘相互连接,所述外框架包裹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内衬件的连接处;
所述内衬件设有面部窗口、以及围绕所述面部窗口的面部抵持圈;
所述主体为透明结构,所述主体上设有平面结构的目镜部以及凸起结构的口鼻部,所述接口通孔位于所述主体的口鼻部,所述口鼻部上设有排水单向阀组件,所述排水单向阀组件用于排出所述主体内的积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部抵持圈为弹性件结构,且所述面部抵持圈上设有下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单向阀组件包括:外盖、排水网以及排水片体,所述排水网设于所述主体的口鼻部,所述排水片体封堵或打开所述排水网以实现单向排水功能,所述外盖罩设于所述排水片体与所述排水网,且所述外盖为镂空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体部件包括束缚带,所述外框架上设有绑缚端,所述束缚带的末端连接于所述绑缚端,且所述束缚带为弹性结构,或者所述束缚带为伸缩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件上设有折叠圈,所述折叠圈处于所述口含部及所述卡持部之间,所述折叠圈可压缩或者伸展。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既能够将潜水呼吸管与潜水镜组合,同时满足潜水呼吸和视物的需求;而且又能够缩小口含部尺寸,从而减小使用期间用户下颚不适,给用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罩体部件与呼吸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在其他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呼吸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进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呼吸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2所示的罩体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内衬件与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排水单向阀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2所示的罩体部件的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及“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10,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罩体部件100以及呼吸部件200,呼吸部件200可拆卸地连接于罩体部件100。
其中,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呼吸部件200包括:进气件210、连接件220、气管230以及出气单向阀组件240,连接件220连接进气件210与气管230,气管230可拆卸地设于罩体部件100的外表面,出气单向阀组件240设于连接件220的底部。而且,罩体部件100上开设有接口通孔101,进气件210可拆卸地安装于接口通孔101。
如图5及图6所示,进气件210呈漏斗形状,进气件210上设有口含部211以及卡持部212,当进气件210安装于接口通孔101时,口含部211穿设接口通孔101并延伸至罩体部件100的内部。卡持部212上开设有卡槽213,接口通孔101的内部上设有与卡槽213配合的限位凸棱(图未示)。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件210为软胶结构,潜水时,进气件210被塞入接口通孔101;浮出水面后,用户可以选择将进气件210拆卸,从而露出接口通孔101,以便用户讲话沟通或者进食,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将在下文进行说明。
此外,如图6所示,进气件210的卡持部212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防水环214,当进气件210安装于接口通孔101时,若干防水环214抵持于接口通孔101的内壁,进而防止潜水时外部的水渗入到罩体部件100内。
优选的,如图3所示,气管230的末端设有防水装置231。当潜水时,气管230完全没入水中,防水装置231在水压作用下会自行封闭,以防止水进入到气管230内;当浮出水面后,防水装置231不再受到水压作用,其自行打开,使得气管230连通外界大气。防水装置231为现有技术,其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可参考背景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1281416U”的中国发明专利的防水装置,故在本文中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出气单向阀组件240包括:出气外罩241、出气网242、活动片体243以及密封圈244。其中,连接件220上开设有出气口221,出气网242与密封圈244安装于出气口221处,活动片体243设于出气网242上,活动片体243滑动以实现出气网242单向排气。出气外罩241盖设于出气口221处,出气网242、活动片体243及密封圈244均处在出气外罩241的内部,且出气外罩241为镂空结构。潜水过程中,当用户吸气时,活动片体243封堵出气网242,则出气单向阀组件240处于关闭状态;当用户吐气时,活动片体243不再封堵出气网242,则出气单向阀组件240处于打开状态。
下面,对本发明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10的主要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潜水前,用户需要将罩体部件100佩戴在面部,使得面部的眼睛、鼻子及嘴巴均受到罩体部件100的覆盖,且用户的嘴巴处在接口通孔101的位置;然后,用户将呼吸部件200安装到罩体部件100上,进气件210被塞入接口通孔101内,进气件210的口含部211延伸至罩体部件100的内部,用户的嘴巴正好可以含住口含部211;
潜水过程中,用户需要摒弃鼻子呼吸方式,采用口腔呼吸方式。潜入水下后,呼吸部件200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呼吸管(比如:公告号为“CN20337238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具体的,其主要原理如下。如图7所示,吸气时,气管230内的空气经过连接件220、进气件210,最终被吸入到用户体内,在此期间,出气单向阀组件240处于关闭状态;吐气时,用户呼出的废气由进气件210进入到连接件220内,连接件220内气压升高,与此同时,出气单向阀组件240处于打开状态,连接件220内多余的气体可以通过出气单向阀组件240排出至外界,进而平衡连接件220内的气压;而且,连接件220内多余的气体还可以通过气管230排出至外界,进而平衡连接件220内的气压;
待浮出水面后,用户具有两种呼吸方式,其一,用户继续使用呼吸部件200进行呼吸,此时的气管230连通外界大气,用户可以通过呼吸部件200呼吸到新鲜空气;其二,用户可以将进气件210从接口通孔101拆除,从而使得接口通孔101敞开,这样,用户的口鼻均可通过接口通孔101直接呼吸到外界大气。再次潜水时,用户只需要重新将进气件210塞入接口通孔101即可。
要说明的是,与现有技术的呼吸管相比,本发明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10通过呼吸部件200与罩体部件100组合的方式,使得用户在水下既可以呼吸,又可以视物。并且,由于进气件210依靠接口通孔101进行固定支撑,且气管230可以固定在罩体部件100的外表面,因此在本发明中,用户不需要用力咬合进气件210的口含部211以保持呼吸部件200稳定,从而可以将口含部211的尺寸缩小,减小使用期间用户下颚不适,给用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呼吸部件200与罩体部件100可以相互分离。具体地,当待浮出水面后,用户可以将进气件210从接口通孔101拆除,此时的接口通孔101敞开,用户可以直接呼吸到外界大气,并且用户的嘴巴处在接口通孔101的位置,这使得用户可以在佩戴罩体部件100的情况下正常地讲话或者进食。
优选的,如图6所示,在呼吸部件200中,进气件210的口含部211上开设有门牙槽215,当用户将口含部211含入口中时,用户的门牙咬持在门牙槽215上,从而增强口含部211与口腔的契合程度,也对口含部211起到限位作用。
优选的,如图6所示,进气件210上设有折叠圈216,折叠圈216处于口含部211及卡持部212之间,且折叠圈216可压缩或者伸展。这样,可伸缩的折叠圈216能够改变进气件210的整体长度,用户可根据需要压缩或者伸展折叠圈216,使得进气件210的口含部211靠近或者远离嘴巴,从而方便了用户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罩体部件100上设有固定套件102,固定套件102通过弹性卡扣结构(图未示)可拆卸地安装于罩体部件100上,气管230通过固定套件102设于罩体部件100上。弹性卡扣结构为现有技术,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故在本文中不再赘述。这样,固定套件102对气管230进行辅助固定,并且固定套件102采用弹性卡扣结构,其可以便捷地拆卸或安装,当发生磕碰折断时,用户可以便捷地进行更换,从而不影响整体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管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连接件上设有一个以上接气端口,气管分别一一对应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接气端口;呼吸部件包括封堵塞,当气管与连接件分离后,封堵塞用于封堵接气端口。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气管230的数量为三个,且连接件220上设有三个接气端口222,三个气管230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三个接气端口222。呼吸部件200包括封堵塞250,当气管230与连接件220分离后,封堵塞250用于封堵接气端口222。使用时,用户可以选择气管230的数量,当部分气管230不需要被使用时,用户便将该气管230与连接件220分离,然后再使用封堵塞250将接气端口222封堵,以防止进水或者漏气。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10077558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潜水面罩,其包括框架、由框架支撑的透明部、安装在框架上并适于定位在使用者的面部上的密封部、和通气管。该密封部包括分隔壁,在佩戴面罩时,该分隔壁适于放在使用者的鼻子上以形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容纳使用者的鼻子和嘴。这两个腔室通过设在分隔壁中的通路并通过单向阀连通,使得空气能从上腔室流动到下腔室,但反之则不行;
公告号为“CN20868307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隔离式潜水面罩,包括呼吸管及具有吸气通道和呼气通道的面罩,呼吸管内设置有用于将呼吸管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吸气腔道和呼气腔道的分隔板,呼吸管的顶端部开设有吸气口和呼气口,吸气口通过吸气腔道与吸气通道相连通,呼气口通过呼气腔道与呼气通道相连通,吸气口与呼气口分别位于呼吸管的不同侧的面域内。
上述现有技术中可见,现有的潜水面罩采用双通道结构设计,但是,现有潜水面罩存在以下弊端:
其一,现有潜水面罩的双通道结构设计使得面罩的体积较大,当潜水后,面罩产生的浮力较大,容易给潜水的用户带来影响;
其二,现有的潜水面罩在浮出水面后,需要取下面罩才能讲话或者进食,频繁的佩戴比较繁琐,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其三,为采用双通道结构设计,现有潜水面罩内部通常进行了分区,其中,作为分区界线的横梁结构(比如:公告号为“CN110077558B”的发明专利中的“分隔壁”)会压持在用户的鼻梁上,给用户鼻梁造成压力,进而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
其四,使用现有潜水面罩时,用户的口鼻均可呼吸,在呼气过程中,用户吐出的废气容易使得潜水面罩内形成水雾,从而影响视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采用呼吸管结构设计,也就是说,本发明并无采用双通道结构设计,如此,本发明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10可以克服上述弊端,具体说明如下文。
下面,首先对罩体部件100的主要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罩体部件100包括:外框架110、主体120以及内衬件130,主体120的边缘与内衬件130的边缘相互连接,外框架110包裹于主体120与内衬件130的连接处。
其中,内衬件130设有面部窗口131、以及围绕面部窗口131的面部抵持圈132,使用时,内衬件130的面部抵持圈132与用户的面部相互贴合。
主体120为透明结构,主体120上设有平面结构的目镜部121以及凸起结构的口鼻部122,接口通孔101位于主体120的口鼻部122,口鼻部122上设有排水单向阀组件140,排水单向阀组件140用于排出主体120内的积水。使用时,用户透过主体120的目镜部121进行视物。
优选的,面部抵持圈132为弹性件结构,这样,在佩戴时,具有弹性的面部抵持圈132能够更好地贴合用户的面部轮廓,且兼容不同用户的面部轮廓,从而更好地防止水渗入到罩体部件100内。
而且,本发明的面部抵持圈132上设有下托133(如图9所示)。下托133具有两方面作用,其中一方面是为了托住用户的下巴,保证受力均衡,确保内衬件130能够稳定贴合用户的面部轮廓,防止罩体部件100发生掉落;另一方面,进气件210的口含部211延伸至罩体部件100内部,下托133可以对口含部211提供托举(如图11所示),从而减小用户下颚所受的压力,减小用户负担。
优选的,如图10所示,排水单向阀组件140包括:外盖141、排水网142以及排水片体143,排水网142设于主体120的口鼻部122,排水片体143封堵或打开排水网142以实现单向排水功能,外盖141罩设于排水片体143与排水网142,且外盖141为镂空结构。使用过程中,当罩体部件100内出现积水时,积水会在重力作用下聚集于口鼻部122,排水片体143会打开排水网142,使得主体120中的积水能够经过排水单向阀组件140排出,而外部的水不会经过排水单向阀组件140进入主体120内部。
优选的,罩体部件100包括束缚带(图未示),外框架110上设有绑缚端111(如图10所示),束缚带的末端连接于绑缚端111,而且束缚带为弹性结构、或者为伸缩结构。这样,用户便可以使用束缚带将罩体部件100佩戴到面部,束缚带弹性结构或者伸缩结构的设计,既可以方便用户进行佩戴,也可以提高罩体部件100与不同用户面型轮廓的兼容性。
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10采用罩体部件100与呼吸部件200组合的方式,进而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其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与现有的呼吸管相比,本发明的呼吸部件200依赖罩体部件100进行支撑,缩小了进气件210的口含部211的尺寸,从而减小使用期间用户下颚不适,给用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其二,与现有的潜水面罩相比,本发明采用呼吸管结构设计,罩体部件100的内部不需要设计复杂的双通道结构,因此可以大幅减小罩体部件100的体积,从而减小潜水时的浮力;
其三,与现有的潜水面罩相比,在本发明中,呼吸部件200与罩体部件100可以相互分离,用户只需要将进气件210从接口通孔101拆除,便可以正常地讲话或者进食,从而避免了频繁佩戴的麻烦;
其四,与现有的潜水面罩相比,由于用户通过独立的呼吸部件200进行呼吸,则罩体部件100内部不需要进行分区,因此不需要设置作为分区界线的横梁结构,即罩体部件100内不需要设置压持在用户鼻梁上的结构,从而减小了用户鼻梁的压力,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其五,与现有的潜水面罩相比,本发明中,用户通过独立的呼吸部件200进行呼吸,吐出的废气经过呼吸部件200排出,如此,罩体部件100内便不容易起雾,进而不会影响视物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10,其既能够将潜水呼吸管与潜水镜组合,同时满足潜水呼吸和视物的需求;而且又能够缩小进气件210的口含部211尺寸,从而减小使用期间用户下颚不适,给用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部件以及呼吸部件,所述呼吸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罩体部件;
所述呼吸部件包括:进气件、连接件、气管以及出气单向阀组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进气件与所述气管,所述气管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罩体部件的外表面,所述出气单向阀组件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所述罩体部件上开设有接口通孔,所述进气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接口通孔;
所述进气件呈漏斗形状,所述进气件上设有口含部以及卡持部,当所述进气件安装于所述接口通孔时,所述口含部穿设所述接口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罩体部件的内部;所述卡持部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接口通孔的内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限位凸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件为软胶结构;所述卡持部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防水环,当所述进气件安装于所述接口通孔时,若干所述防水环抵持于所述接口通孔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部件上设有固定套件,所述固定套件通过弹性卡扣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罩体部件上,所述气管通过所述固定套件设于所述罩体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一个以上接气端口,所述气管分别一一对应且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接气端口;所述呼吸部件包括封堵塞,当所述气管与所述连接件分离后,所述封堵塞用于封堵所述接气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的末端设有防水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单向阀组件包括:出气外罩、出气网、活动片体以及密封圈;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网与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出气口处,所述活动片体设于所述出气网上,所述活动片体滑动以实现所述出气网单向排气;
所述出气外罩盖设于所述出气口处,所述出气网、所述活动片体及所述密封圈均处在所述出气外罩的内部,且所述出气外罩为镂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部件包括:外框架、主体以及内衬件,所述主体的边缘与所述内衬件的边缘相互连接,所述外框架包裹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内衬件的连接处;
所述内衬件设有面部窗口、以及围绕所述面部窗口的面部抵持圈;
所述主体为透明结构,所述主体上设有平面结构的目镜部以及凸起结构的口鼻部,所述接口通孔位于所述主体的口鼻部,所述口鼻部上设有排水单向阀组件,所述排水单向阀组件用于排出所述主体内的积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抵持圈为弹性件结构,且所述面部抵持圈上设有下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向阀组件包括:外盖、排水网以及排水片体,所述排水网设于所述主体的口鼻部,所述排水片体封堵或打开所述排水网以实现单向排水功能,所述外盖罩设于所述排水片体与所述排水网,且所述外盖为镂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部件包括束缚带,所述外框架上设有绑缚端,所述束缚带的末端连接于所述绑缚端,且所述束缚带为弹性结构,或者所述束缚带为伸缩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件上设有折叠圈,所述折叠圈处于所述口含部及所述卡持部之间,所述折叠圈可压缩或者伸展。
CN202311118443.6A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 Pending CN1171044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18443.6A CN117104460A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18443.6A CN117104460A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4460A true CN117104460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799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18443.6A Pending CN117104460A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446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4578B1 (en) Full face snorkel mask
JP3908666B2 (ja) フェイスシールおよび個別空間へのフルアクセスが可能な分離可能なアダプタを有するフルフェイスマスク
CN104955524B (zh) 具有清洁空气入口腔室的呼吸面罩
KR20180116095A (ko) 호흡용 마스크
CN208593485U (zh) 具有设有包含单向阀的呼气排出装置的本体的潜水面罩
CN109204743A (zh) 用于表面浮潜的面罩
WO2012044113A2 (ko) 다기능 마스크
BR112016025782B1 (pt) Máscara de mergulho
JP2004520995A5 (zh)
AU2002253853A1 (en) Full face mask with face seal and removable adaptors allowing full access to separate spaces
US11208185B2 (en) Snorkeling breathing apparatus
CN206141801U (zh) 具有双气路通道结构的潜水观光全面罩
EA202090818A1 (ru) Полнолицевой респиратор
WO1998003225A1 (en) Full face mask having isolated vision and breathing compartments with full mouth access
CN208165230U (zh) 一种浮潜面罩
CN208412071U (zh) 一种潜水面罩
CN220595167U (zh) 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
CN211139624U (zh) 潜水全面罩
US20200307749A1 (en) Ventilator mask system
CN209274862U (zh) 一种新型潜水面罩
CN117104460A (zh) 一种应用口含式呼吸器的潜水面罩
CN207482158U (zh) 浮潜面罩
CN214029092U (zh) 一种简易便携式深潜救援呼吸器
US3695262A (en) Lifesaving helmet
CN210555519U (zh) 一种浮潜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