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0291A - 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0291A
CN117100291A CN202311349017.3A CN202311349017A CN117100291A CN 117100291 A CN117100291 A CN 117100291A CN 202311349017 A CN202311349017 A CN 202311349017A CN 117100291 A CN117100291 A CN 117100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vention
stimulation
brain
data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490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00291B (zh
Inventor
姚乃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n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o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o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o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490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0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0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0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00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0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69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61B5/377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using evoked respon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08Us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56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92Patch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20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continuous direct currents
    • A61N1/205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continuous direct currents for promoting a biological proces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sych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方法包括: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启动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后,获取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并对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基于第一脑电信号数据、第一脑部生理数据、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本发明可以根据干预刺激前后的脑电信号数据与脑部生理数据进行对比,以对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判断干预刺激模式是否符合使用需求,从而确定出该干预刺激模式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颅电刺激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中,包含两种电极:检测电极和刺激电极,检测电极用来采集脑电波信号评估刺激效果,刺激电极用来对大脑皮层进行干预刺激。但是目前用户在使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时,基本都是通过用户主观体验来评价使用过程中所选择的干预刺激模式的使用效果,评价结果不客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用户在使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时,基本都是通过用户主观体验来评价使用过程中所选择的干预刺激模式的使用效果,评价结果不客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
启动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后,获取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包括:
获取使用需求信息,并基于所述使用需求信息,确定所述使用需求信息对应的干预刺激模式;
基于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脑电检测电极采集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发送至预设APP;
对所述作用部位在被干预刺激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使用需求信息,确定所述使用需求信息对应的干预刺激模式,包括:
对所述使用需求信息进行解析,确定所述使用需求信息所对应的预期效果描述以及使用场景信息;
基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包括:
基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从模式选择菜单下选择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所匹配的候选干预模式;
将所述使用场景信息与所述候选干预模式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干预刺激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确定脑电差异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与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确定生理差异数据;
基于所述脑电差异数据和所述生理差异数据,确定所述评价结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确定脑电差异数据,包括:
绘制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信号曲线图;
绘制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二信号曲线图;
将所述第一信号曲线图和所述第二信号曲线图进行拟合,得到所述脑电差异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脑电差异数据和所述生理差异数据,确定所述评价结果,包括:
将所述脑电差异数据与预设的脑电差异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脑电差异数据超过所述脑电差异阈值,则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正常工作;
将所述生理差异数据与预设的生理差异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生理差异数据超过所述生理差异阈值,则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结果为符合使用需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刺激前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
刺激后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启动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后,获取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
干预刺激模式评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程序,处理器执行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案中任一项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程序,所述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的步骤。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本发明首先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然后,启动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后,获取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最后,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本发明可以根据干预刺激前后的脑电信号数据与脑部生理数据进行对比,以对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判断干预刺激模式是否符合使用需求,从而确定出该干预刺激模式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装置的功能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基于本实施例的方法,可实现对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摒弃传统技术中基于用户主观体验来评价的方式,采用数据对比的方式能够更加客观地对干预刺激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应用时,本实施例首先,首先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然后,启动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后,获取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最后,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可见,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干预刺激前后的脑电信号数据与脑部生理数据进行对比,以对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判断干预刺激模式是否符合使用需求,从而确定出该干预刺激模式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该终端设备可为与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连接的智能化产品终端,比如手机、电脑等产品。在具体应用时,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与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连接,所述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包括脑电检测电极与干预刺激电极,所述脑电检测电极用于采集用户的脑电信号,所述干预刺激电极用于使用弱电流刺激大脑前颞叶和前额叶,该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可通过刺激用户大脑的前颞叶和前额叶,使用户工作时精力集中并且使得用户在夜间时可以更好地入睡。此外,本实施例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中,该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中可搭载智能芯片,基于该智能芯片来实现本实施例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
在进行干预刺激之前,用户首先选择干预刺激模式,该干预刺激模式为用于基于用户的使用需求信息来确定的刺激模式,该干预刺激模式可用于对用户头部的预设部位进行微电刺激,以改变用户的脑部生理数据,比如改变大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具体改变的脑部生理数据与干预刺激模式的作用部位有关系。为了对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本实施例可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该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和第一脑部生理数据均为干预刺激模式工作之前所对应的原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中的脑电检测电极与干预刺激电极是位于不同位置的,并且分别用于作用用户脑部的不同区域,以刺激对应脑部区域,帮助用户提升精力。本实施例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在进行工作时,首先通过脑电检测电极采集用户的脑电信号,然后对该脑电信号进行记录,接着,通过干预刺激电极对大脑皮层进行干预刺激,利用微电流来刺激大脑皮层,改变脑部生理数据。再然后重新启动脑电检测电极采集经过干预刺激后的脑电信号,将刺激前的脑电信号与刺激后的脑电信号以及刺激前后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进行脑电刺激效果分析和统计,进而评价干预刺激模式。
本实施例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可设置成头戴式,类似于头盔或者发箍式产品。当用户将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佩戴后,按下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上设置的启动开关发出启动指令来启动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在进行干预刺激前的数据获取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使用需求信息,并基于所述使用需求信息,确定所述使用需求信息对应的干预刺激模式;
步骤S102、基于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脑电检测电极采集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发送至预设APP;
步骤S103、对所述作用部位在被干预刺激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
具体地,本实施例首先获取使用需求信息,该使用需求信息可通过用户在模式选择菜单上输入得到,在本实施例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中可设置模式选择菜单,该模式选择菜单上可设置输入对话框,用户可在该输入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输入的关键词可为预期效果描述以及使用场景信息,该预期效果描述即为用户使用该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想要达到的刺激效果,该使用场景信息即为用户想要在何种场景下使用该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因此,这些关键词即为所述使用需求信息。当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读取到用户输入的使用需求信息后,对该使用需求信息进行解析,确定所述使用需求信息中的关键词,从这些关键词中就可以确定出对应的预期效果描述以及使用场景信息。然后,本实施例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可基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从模式选择菜单下选择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所匹配的候选干预模式,再将所述使用场景信息与所述候选干预模式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干预刺激模式。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干预刺激模式是通过两次匹配得到的,第一次匹配是基于预期效果描述进行匹配,匹配出与预期效果描述相符的候选干预模式,然后再基于使用场景信息进行匹配,匹配出与使用场景信息相符的干预刺激模式。可见,本实施例基于两次匹配,可以准确地匹配出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信息的干预刺激模式,以便对用户进行更好的刺激。
当确定出干预刺激模式后,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和第一脑部生理数据。具体地,可通过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脑电检测电极来采集第一脑电信号数据,该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是在干预刺激模式还没开启的时候采集到的脑电数据,可用于在后续步骤中作为脑电数据变化的参照。此外,本实施例还可以将采集到的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发送至预设APP,基于该预设APP可对该第一脑电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对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电极所对应的作用部位在被干预刺激前的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所述第一生理数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和第一生理数据均是在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没有工作之前采集的原始数据,可用于后续步骤中衡量干预刺激模式是否符合使用需求的参考数据。
步骤S200、启动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后,获取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
接着,本实施例启动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模式下,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电极对作用部位进行微电刺激,比如,采用弱电流刺激大脑前颞叶和前额叶。由于干预刺激电极的作用,使得用户大脑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发生变化,并且脑电信号数据也会变化,因此,在干预刺激后,本实施例可获取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此时得到的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和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均是在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工作之后采集到的数据,这些数据可有效的反映出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对于用户的脑部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脑电生理数据可为大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当对用户脑部的作用部位进行微电刺激,可使得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大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就会增多,本实施例在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工作前后分别采集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可有效地反映出微电刺激对于用户脑部的作用。
步骤S300、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
当采集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后,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就可以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此时选择的干预刺激模式的对用户脑部的刺激效果,进而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步骤S30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确定脑电差异数据;
步骤S302、基于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与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确定生理差异数据;
步骤S303、基于所述脑电差异数据和所述生理差异数据,确定所述评价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集到了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工作前后的脑电信号数据以及脑部生理数据,即得到了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因此,基于第一脑电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确定脑电差异数据,该脑电差异数据可反映出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和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之间的差异,也就体现出来了经过微电刺激后,用户的脑电信号数据的变化。具体应用时,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预设APP可自动针对第一脑电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分别绘制曲线图,得到第一信号曲线图和第二信号曲线图,当将第一信号曲线图和第二信号曲线图进行拟合后,就可以得到第一信号曲线图和第二信号曲线图之间的差异,也就得到了脑电差异数据。同样地,本实施也可以基于第一脑部生理数据和第二脑部生理数据,确定出生理差异数据。如上述举例,本实施例的脑部生理数据可为促甲状腺激素,由于微电刺激,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就会发生变化,在微电刺激之前,此时大脑不那么兴奋,因此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较低,而在微电刺激之后,此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因此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就会升高。
在具体应用时,本实施例在确定出脑电差异数据后,将所述脑电差异数据与预设的脑电差异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脑电差异数据超过所述脑电差异阈值,则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正常工作,也就是说明,此时的干预刺激模式的确对用户脑部起到了刺激作用。接着,本实施例继续将所述生理差异数据与预设的生理差异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生理差异数据超过所述生理差异阈值,则确定经过干预刺激模式下的微电刺激,使得用户脑部的脑部生理数据(比如促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值达到目标值,也就可以判定该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结果为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首先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然后,启动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后,获取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最后,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可见,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干预刺激前后的脑电信号数据与脑部生理数据进行对比,以对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判断干预刺激模式是否符合使用需求,从而确定出该干预刺激模式的使用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装置,如图2中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刺激前数据获取模块10、刺激后数据获取模块20以及干预刺激模式评价模块30。具体地,所述刺激前数据获取模块10,用于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刺激后数据获取模块20,用于启动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后,获取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评价模块3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刺激前数据获取模块10包括:
需求确定单元,用于获取使用需求信息,并基于所述使用需求信息,确定所述使用需求信息对应的干预刺激模式;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基于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脑电检测电极采集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发送至预设APP;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作用部位在被干预刺激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需求确定单元,包括:
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对所述使用需求信息进行解析,确定所述使用需求信息所对应的预期效果描述以及使用场景信息;
模式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模式确定子单元,包括:
第一模式匹配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从模式选择菜单下选择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所匹配的候选干预模式;
第二模式匹配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使用场景信息与所述候选干预模式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干预刺激模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评价模块30,包括:
脑电差异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确定脑电差异数据;
生理差异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与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确定生理差异数据;
评价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脑电差异数据和所述生理差异数据,确定所述评价结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脑电差异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曲线图绘制子单元,用于绘制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信号曲线图;
第二曲线图绘制子单元,用于绘制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二信号曲线图;
曲线图拟合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曲线图和所述第二信号曲线图进行拟合,得到所述脑电差异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评价结果确定单元,包括:
脑电数据比较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脑电差异数据与预设的脑电差异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脑电差异数据超过所述脑电差异阈值,则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正常工作;
生理数据比较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生理差异数据与预设的生理差异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生理差异数据超过所述生理差异阈值,则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结果为符合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原理框图可以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图3中仅示出一个),存储器101以及存储在存储器101中并可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02,例如,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程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执行计算机程序102时可以实现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或者,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执行计算机程序102时可以实现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10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101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101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01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0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原理框图,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终端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终端设备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运营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运营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
启动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后,获取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包括:
获取使用需求信息,并基于所述使用需求信息,确定所述使用需求信息对应的干预刺激模式;
基于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脑电检测电极采集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发送至预设APP;
对所述作用部位在被干预刺激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使用需求信息,确定所述使用需求信息对应的干预刺激模式,包括:
对所述使用需求信息进行解析,确定所述使用需求信息所对应的预期效果描述以及使用场景信息;
基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与所述使用场景信息,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包括:
基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从模式选择菜单下选择与所述预期效果描述所匹配的候选干预模式;
将所述使用场景信息与所述候选干预模式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干预刺激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确定脑电差异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与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确定生理差异数据;
基于所述脑电差异数据和所述生理差异数据,确定所述评价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与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确定脑电差异数据,包括:
绘制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一信号曲线图;
绘制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对应的第二信号曲线图;
将所述第一信号曲线图和所述第二信号曲线图进行拟合,得到所述脑电差异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脑电差异数据和所述生理差异数据,确定所述评价结果,包括:
将所述脑电差异数据与预设的脑电差异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脑电差异数据超过所述脑电差异阈值,则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正常工作;
将所述生理差异数据与预设的生理差异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生理差异数据超过所述生理差异阈值,则确定所述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结果为符合使用需求。
8.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刺激前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选择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前,获取第一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对应的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
刺激后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启动所述干预刺激模式,在干预刺激后,获取第二脑电信号数据,并对所述作用部位的脑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
干预刺激模式评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脑电信号数据、所述第一脑部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脑电信号数据以及所述第二脑部生理数据,对所述干预刺激模式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程序,所述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的步骤。
CN202311349017.3A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 Active CN117100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9017.3A CN117100291B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9017.3A CN117100291B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0291A true CN117100291A (zh) 2023-11-24
CN117100291B CN117100291B (zh) 2024-01-30

Family

ID=88800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49017.3A Active CN117100291B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0291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5120055A (ru) * 2005-06-29 2007-01-20 Алексей Петрович Гаврилов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задержки психоречев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при нервно-психических заболеваниях
US20080084427A1 (en) * 2006-10-05 2008-04-10 Posit Science Corporation Visual emphasis for cognitive training exercises
KR20140080299A (ko) * 2012-12-20 2014-06-30 (주)와이브레인 머리 착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경두개 전기 자극 시스템
US20160375258A1 (en) * 2015-06-29 2016-12-29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stimulation parameters by targeting and steering
CN108309285A (zh) * 2017-01-18 2018-07-24 周常安 生理共振刺激方法与系统以及电刺激方法与装置
US20190138885A1 (en) * 2017-11-08 2019-05-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ural response human detector
US10918862B1 (en) * 2015-10-23 2021-02-16 Hrl Laboratories, Llc Method for automated closed-loop neurostimulation for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CN113180693A (zh) * 2021-03-23 2021-07-30 深圳市人民医院 静息态脑电rTMS疗效预测及干预闭环反馈诊疗方法
CN114081512A (zh) * 2021-12-20 2022-02-25 天津大学 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大脑听觉加工能力影响程度的方法
WO2022056652A1 (zh) * 2020-09-15 2022-03-24 洪硕宏 评估跨颅磁刺激对忧郁症患者是否有效的辅助判断装置
CN114712708A (zh) * 2022-05-05 2022-07-08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医疗装置的便携式程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4904140A (zh) * 2022-05-06 2022-08-16 张彧 理疗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理疗系统
CN115568867A (zh) * 2022-11-15 2023-01-06 南京左右脑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治疗疗效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3134720A1 (zh) * 2022-01-13 2023-07-20 博睿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刺激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570834A (zh) * 2023-07-12 2023-08-11 杭州般意科技有限公司 经颅直流电刺激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6570835A (zh) * 2023-07-12 2023-08-11 杭州般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和用户状态的干预刺激模式的确定方法
CN116725511A (zh) * 2023-08-09 2023-09-12 杭州般意科技有限公司 经颅直流电刺激时的干预电流值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6850452A (zh) * 2023-07-17 2023-10-10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一种监测睡眠时进行经颅电刺激的睡眠治疗仪及睡眠治疗方法
CN116870360A (zh) * 2023-05-29 2023-10-13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经颅电刺激效果的评估方法
CN219815040U (zh) * 2023-05-23 2023-10-13 杭州神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电刺激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5120055A (ru) * 2005-06-29 2007-01-20 Алексей Петрович Гаврилов (RU)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задержки психоречев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при нервно-психических заболеваниях
US20080084427A1 (en) * 2006-10-05 2008-04-10 Posit Science Corporation Visual emphasis for cognitive training exercises
KR20140080299A (ko) * 2012-12-20 2014-06-30 (주)와이브레인 머리 착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경두개 전기 자극 시스템
US20160375258A1 (en) * 2015-06-29 2016-12-29 Boston Scientific Neuromodulat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stimulation parameters by targeting and steering
US10918862B1 (en) * 2015-10-23 2021-02-16 Hrl Laboratories, Llc Method for automated closed-loop neurostimulation for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CN108309285A (zh) * 2017-01-18 2018-07-24 周常安 生理共振刺激方法与系统以及电刺激方法与装置
US20190138885A1 (en) * 2017-11-08 2019-05-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ural response human detector
WO2022056652A1 (zh) * 2020-09-15 2022-03-24 洪硕宏 评估跨颅磁刺激对忧郁症患者是否有效的辅助判断装置
CN113180693A (zh) * 2021-03-23 2021-07-30 深圳市人民医院 静息态脑电rTMS疗效预测及干预闭环反馈诊疗方法
CN114081512A (zh) * 2021-12-20 2022-02-25 天津大学 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大脑听觉加工能力影响程度的方法
WO2023134720A1 (zh) * 2022-01-13 2023-07-20 博睿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刺激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712708A (zh) * 2022-05-05 2022-07-08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式医疗装置的便携式程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4904140A (zh) * 2022-05-06 2022-08-16 张彧 理疗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理疗系统
CN115568867A (zh) * 2022-11-15 2023-01-06 南京左右脑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治疗疗效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19815040U (zh) * 2023-05-23 2023-10-13 杭州神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电刺激系统
CN116870360A (zh) * 2023-05-29 2023-10-13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经颅电刺激效果的评估方法
CN116570834A (zh) * 2023-07-12 2023-08-11 杭州般意科技有限公司 经颅直流电刺激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6570835A (zh) * 2023-07-12 2023-08-11 杭州般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和用户状态的干预刺激模式的确定方法
CN116850452A (zh) * 2023-07-17 2023-10-10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一种监测睡眠时进行经颅电刺激的睡眠治疗仪及睡眠治疗方法
CN116725511A (zh) * 2023-08-09 2023-09-12 杭州般意科技有限公司 经颅直流电刺激时的干预电流值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毅;杨雨洁;顾一煌;谢斌;金宏柱;: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no. 50 *
董国亚;石静;杨慧;田森;于洪丽;: "基于经颅交流电刺激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no. 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0291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45967A (zh) 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优化方法
CN116549839B (zh) 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7180616A (zh) 一种经颅电刺激装置的干预刺激调制方法及装置
CN116549843A (zh) 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干预电流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7085246A (zh) 一种基于当前生理状态的干预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3986017B (zh) 一种肌电手势模板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153454B (zh) 一种助眠刺激控制方法、装置、助眠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77825A1 (zh) 一种安全认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759203A (zh) 智能洁面护肤的方法、洁面护肤仪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85196B (zh) 基于睡眠状态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00291B (zh) 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干预刺激模式的评价方法
CN112315483A (zh) 基于脑电信号采集的电极自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16999700A (zh) 一种微电刺激效果评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85245A (zh) 一种基于干预部位选择干预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018704A1 (en) Real-time multi-channel automatic eye blink artifact eliminator
CN114176611B (zh) 基于脑电波信号的冥想状态的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999701A (zh) 一种微电刺激方案制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37987A (zh) 射频美容仪的使用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07729B (zh) 经颅交流电设备的刺激效果评估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6741361B (zh) 一种经颅直流电刺激设备的绑带松紧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5920197B (zh) 一种用于辅助睡眠的微电刺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427277B (zh) 经颅交流电刺激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774037A (zh) 一种植入式闭环自响应系统中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6983546A (zh) 一种应用于运动皮层的经颅电刺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31394A (zh) 虹膜信息采集方法、虹膜信息采集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8

Address after: 518000 Nanshan Software Park A2801, Liancheng Community, Nantou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Bany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3-1, Block D, No. 79, Jinyi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1215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Boyi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