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8230A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98230A
CN117098230A CN202210505105.7A CN202210505105A CN117098230A CN 117098230 A CN117098230 A CN 117098230A CN 202210505105 A CN202210505105 A CN 202210505105A CN 117098230 A CN117098230 A CN 117098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division duplex
time division
duplex frame
time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51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莹
周建伟
王俊
秦大力
杜颖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51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9823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0666 priority patent/WO202321687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098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8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和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第一配置信息,因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且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以第一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后,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为上行时域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进而解决了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延迟的通信场景下,例如卫星通信,可以采用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的通信方式。当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一个时隙可以用于上行发送或下行发送。一般来说,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定时提前,在一个时隙上发送上行数据。但是,因为在大延迟的通信场景下需要引入比较大的定时提前来实现上行信号的同步,所以当终端设备采用定时提前在一个时隙上发送上行数据后,上行数据的接收可能会和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因此,当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如何使得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无冲突成为当前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和相关装置,可以解决了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第一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其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可以看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第一配置信息,因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且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以第一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后,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为上行时域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进而解决了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可以看出,因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可以为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且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以第一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后,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为上行时域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进而解决了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或,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用户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可以看出,因为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或,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所以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是小区级别或用户组级别的帧结构的情况下,使得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为上行时域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进而解决了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该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可以看出,因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该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所以使得不同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不同,使得不同用户组的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为上行时域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进而解决了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不同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定时提前大于或等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小的定时提前,且,第一定时提前小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为第一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时域资源。可以看出,因为第一定时提前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范围内,且,第一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所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获知能使用的上行时域资源为第一用户组中的上行时域资源,进而可以在能使用的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用户组与第一部分带宽关联,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的时域资源具有一个传输方向。可以看出,因为第一部分带宽在一个频段上,且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的时域资源具有一个传输方向,所以第一用户组内的终端设备在同一频段上只能发送上行数据或只能发送下行数据,进而解决了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同一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多个用户组还包括第二用户组,第二用户组与第二部分带宽关联,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二用户组在第二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不同。可以看出,因为不同的部分带宽在不同的频段上,且不同用户组在不同部分带宽的上行时域资源不同,所以不同用户组的终端设备在对应的上行时域资源发送上行数据时,不会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第一用户组为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多个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组。可以看出,因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所以第一定时提前小于或等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即第一定时提前小于或等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这使得第一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后,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为上行时域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进而解决了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另外,第一用户组为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多个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组,且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所以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应理解的,因为在保护带的间隔内无法收发数据,所以保护带的间隔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的最大的定时提前时,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用户组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可以看出,因为第一用户组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且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所以保护带的间隔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因为在保护带的间隔内无法收发数据,所以保护带的间隔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的最大的定时提前时,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可以看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和/或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避免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和/或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的过程,节省了能耗。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用户组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更新为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可以看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用户组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即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用户组级别的帧结构时,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到用于配置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第三配置信息,以将用户组级别的帧结构更新为用户级别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进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用户级别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进行数据的收发,降低了时延。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息,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定时提前。可以看出,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发送辅助信息,以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辅助信息生成用户级别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并下发用于配置用户级别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的配置信息,从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用户级别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进行数据的收发,降低了时延。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多个用户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二用户组,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一极化方向,以及配置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下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二极化方向,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一下行时域资源重叠,第一极化方向和第二极化方向不同。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用户组的终端设备,在不同传输方向的时域资源冲突的位置上,网络设备可以配置不同的极化方向,以使得不同用户组的终端设备的上下行无干扰,进而解决了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不同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
其中,下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在此不加赘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资源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生成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网络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其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或,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用户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该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第一定时提前大于或等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小的定时提前,且,第一定时提前小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为第一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时域资源。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用户组与第一部分带宽关联,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的时域资源具有一个传输方向。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多个用户组还包括第二用户组,第二用户组与第二部分带宽关联,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二用户组在第二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不同。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第一用户组为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多个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组。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用户组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用户组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生成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网络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接收辅助信息,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网络设备生成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网络设备根据辅助信息,生成第三配置信息。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多个用户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二用户组,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一极化方向,以及配置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下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二极化方向,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一下行时域资源重叠,第一极化方向和第二极化方向不同。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包括收发模块,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其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或,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用户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该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第一定时提前大于或等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小的定时提前,且,第一定时提前小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为第一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时域资源。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第一用户组与第一部分带宽关联,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的时域资源具有一个传输方向。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多个用户组还包括第二用户组,第二用户组与第二部分带宽关联,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二用户组在第二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不同。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第一用户组为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多个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组。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第一用户组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用户组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更新为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辅助信息,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定时提前。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多个用户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二用户组,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一极化方向,以及配置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下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二极化方向,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一下行时域资源重叠,第一极化方向和第二极化方向不同。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其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或,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用户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该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第一定时提前大于或等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小的定时提前,且,第一定时提前小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为第一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时域资源。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第一用户组与第一部分带宽关联,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的时域资源具有一个传输方向。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多个用户组还包括第二用户组,第二用户组与第二部分带宽关联,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二用户组在第二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不同。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第一用户组为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多个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组。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第一用户组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用户组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三配置信息。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辅助信息,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在生成第三配置信息时,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辅助信息,生成第三配置信息。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多个用户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二用户组,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一极化方向,以及配置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下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二极化方向,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一下行时域资源重叠,第一极化方向和第二极化方向不同。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方法的芯片或者包含芯片的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逻辑电路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第一终端设备、以及执行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基础架构;
图2所示为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系统的基础架构;
图3所示为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用户组关联不同部分带宽时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方式一提供的一种解决本方案技术问题的原理说明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方式二提供的一种解决本方案技术问题的原理说明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方式三提供的一种解决本方案技术问题的原理说明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化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化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网元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标、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下面对本申请所涉及到的一些部分名词(或通信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可以理解的,当本申请中其他地方涉及到以下名词时,后续不再解释说明。
1、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
从终端设备侧来看,TA本质上是接收到下行子帧的起始时间与传输上行子帧的起始时间之间的一个负偏移(negative offset)。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在空间传输是有延迟的。示例性的,有些终端设备正在向远离网络设备的方向移动,离网络设备越远的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到下行信号的时间越晚,发出的上行信号也会越晚到达网络设备。又示例性的,有些终端设备正在向靠近网络设备的方向移动,离网络设备越近的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到下行信号的时间越早,发出的上行信号也会越早到达网络设备。因此,不同的延迟会导致这些终端设备发出的上行信号彼此之间发生干扰。因此网络设备需要监视终端设备的发出上行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并在下行信道上向终端设备发送指令,指示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相对于下行信号参考点的定时提前,即TA。
网络设备通过适当地控制每个终端设备的TA,可以控制来自不同终端设备的上行信号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对于离网络设备较远的终端设备,由于有较大的传输延迟,就要比离网络设备较近的终端设备提前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离网络设备较远的终端设备的TA大于离网络设备较近的终端设备的TA。
2、时分双工帧结构
在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一个无线帧既可以用于传输上行信号又可以用于传输下行信号,即时分双工帧结构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上行时域资源、下行时域资源、灵活时域资源。灵活时域资源可以动态调整为上行时域资源或下行时域资源。
其中,时域资源可以包括子帧、时隙、迷你时隙或符号等不同的时间粒度的资源。
3、部分带宽(bandwidth part,BWP)
BWP可定义为一个载波内连续的多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的组合。不同的BWP在不同的频段上。
4、保护带的间隔
保护带的间隔一般为下行时域资源切换至上行时域资源的间隔。保护带可以隔开上行时域资源和下行时域资源,网络设备不会在保护带上收发数据。
5、极化方向
极化方向可以为线极化方向、圆极化方向或椭圆极化方向。线极化方向可以包括水平极化方向或垂直极化方向,圆极化方向可以包括左旋圆极化方向或右旋圆极化方向。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等。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其它的通信系统,例如6G通信系统等,在未来通信系统中,可能保持功能相同,但名称可能会改变。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基础架构。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以及与每个终端设备通信的网络设备。如第一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第二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图1仅为示意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适用场景的限定。
其中,终端设备是用户侧的一种用于发送和/或接收信号的实体。终端设备用于向用户提供语音服务和数据连通性服务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无人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蜂窝电话(cellular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绳电话、无线数据卡、平板型电脑、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设备,例如,电表、水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类型不作限定。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调度无线资源给接入的终端设备,提供可靠的无线传输协议和数据加密协议等。网络设备可以是人造地球卫星和高空飞行器等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例如非静止轨道(none-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NGEO)的中轨道(medium earthorbit,MEO)卫星、低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高空通信平台(High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HAPS)、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和5G基站(gNB)等。
下面以网络设备为卫星举例,介绍本申请可适用的通信系统的基础架构。具体的,如图2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终端设备、卫星、地面站、核心网。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空口接入网络,空口为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空口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空口,例如5G空口。
在图2中,基站部署在卫星上,并通过无线链路,如NG接口与地面的核心网相连,NG接口:基站和核心网之间接口,主要交互核心网的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等信令,以及用户的业务数据。同时,在卫星之间可以存在无线链路,通过Xn接口完成卫星与卫星之间的信令交互和用户数据传输,Xn接口为基站和基站之间的接口,主要用于切换等信令交互。
地面站负责转发卫星和核心网之间的信令和业务数据。
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主要用于用户接入控制、计费、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用户安全认证等。结合图2,可以看出,核心网可以包括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等。其中,用户面功能网元作为和数据网络的接口,完成用户面数据转发、基于会话/流级的计费统计,带宽限制等功能。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执行移动性管理、接入鉴权/授权等功能。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执行会话管理、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选择、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等功能。数据网络是位于运营商网络之外的网络,运营商网络可以接入多个数据网络,数据网络上可部署多种业务,可为终端设备提供数据和/或语音等服务。
可选的,图1中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可以分别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图1中的各设备均可以通过图3中的通信装置300来实现。图3所示为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通信线路302,存储器3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304。
处理器3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304,是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如天线等),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3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3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通常可以具有非易失性。其中,存储器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3中的CPU0和CPU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3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3中的处理器301和处理器3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3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305和输入设备306。输出设备305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3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306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3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装置3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通信装置300可以是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3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装置300的类型。
当通信装置开机后,处理器301可以读取存储器303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301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通信装置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301,处理器301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实现中,所述的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独立于进行基带处理的处理器而设置,例如在分布式场景中,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独立于通信装置,呈拉远式的布置。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401、网络设备生成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系统消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 contro,MAC)控制单元(controlelement,CE)中。
其中,关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包括的时域资源,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描述,在此不加赘述。
402、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
相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中,接收可以理解为直接接收或中继接收,相应的,发送可以理解为直接发送或中继发送。示例性的,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直接接收的情况下,步骤402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在另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中继接收的情况下,步骤402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通过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中继设备例如可以为中继基站,例如微基站等。或者,中继设备可以是中继终端,例如空闲终端。或者,中继设备可以是中继收发节点(TRP),如用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中继收发器、中继代理等网络实体。
403、第一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相应的,网络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
其中,步骤403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行时域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相应的,网络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行时域资源上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上行数据。或,步骤403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行时域资源上通过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相应的,网络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行时域资源上通过中继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上行数据。
可选的,在结合步骤401-步骤403的情况下,为了解决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本申请可以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方式一、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如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可以理解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或者,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大于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
方式二、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第一用户组为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多个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组。即第一用户组中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终端设备的数量。
方式三、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多个用户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二用户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四配置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一极化方向,以及配置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下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二极化方向,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一下行时域资源重叠,第一极化方向和第二极化方向不同。其中,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一下行时域资源重叠可以理解为: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一下行时域资源完全重叠。第四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SIB、MIB、RRC信令、DCI或MACCE中。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同一消息中,或,第一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不同消息中。应理解的,在第一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携带在不同消息中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四配置信息可以在步骤402之前执行。
在结合步骤401-步骤403以及方式一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方案,以下介绍方式一的相关内容。
在方式一中,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或,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用户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用户组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波束覆盖范围内的部分或全部终端设备。需要说明的,在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可以理解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示例性的,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的示意图。图5-图7、图9以及图10中U表示上行时域资源,D表示下行时域资源,U和D后的数字表示时域资源的编号,如U0表示编号为0的上行时域资源。在图5中,网络设备配置给用户组1和用户组2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相同,即该时分双工帧结构是用户组1和用户组2共用的帧结构。结合图5,可以看出,用户组1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包括U1和U5,用户组2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包括U3和U9。可以看出,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是小区级别或用户组级别的帧结构的情况下,使得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为上行时域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进而解决了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
可选的,方式一中,在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该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即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或等于该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示例性的,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用户组和第二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第一用户组为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用户组,第二用户组为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用户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二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第二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换句话来说,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二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之间的差值。可以看出,不同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不同,使得不同用户组的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为上行时域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进而解决了采用TDD的通信方式时不同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数据的接收与下行数据的发送存在冲突的问题。
应理解的,方式一中,因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该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所以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任一终端设备需要判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可以使用的上行时域资源。如对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定时提前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小的定时提前,且,第一定时提前小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或,第一定时提前可以大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小的定时提前,且,第一定时提前小于或等于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因为第一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所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时域资源为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即步骤403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为第一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时域资源。换句话来说,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为允许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时域资源。需要说明的,任意一个用户组中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其定时提前判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能使用的上行时域资源。其次,任意一个用户组中的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无法使用的上行时域资源上不发送上行数据,以避免信号干扰问题。如终端设备1无法使用的上行时域资源和终端设备2的下行时域资源全部重叠,因为终端设备1仅在能使用的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所以终端设备1的上行数据不会与终端设备2的下行数据冲突。
可选的,方式一中,在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用户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第一用户组与第一部分带宽关联,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的时域资源具有一个传输方向。即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仅有上行时域资源,或,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仅有下行时域资源。同理,多个用户组中除第一用户组外的其他用户组可以关联除第一部分带宽外的其他部分带宽,其他用户组在其他部分带宽内的时域资源具有一个传输方向,如多个用户组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二用户组,第二用户组与第二部分带宽关联,第二用户组在第二部分带宽内的时域资源具有一个传输方向。即第二用户组在第二部分带宽内仅有上行时域资源,或,第二用户组在第二部分带宽内仅有下行时域资源。其中,第一部分带宽和第二部分带宽位于不同的频段。当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仅有上行时域资源,且第二用户组在第二部分带宽内仅有上行时域资源时,第一用户组在第一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和第二用户组在第二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不同。应理解的,不同用户组关联的部分带宽位于不同的频段,且同一用户组其关联的部分带宽内的时域资源具有一个传输方向,所以不同用户组的终端设备在不同频段上同时传输上行数据和/或发送下行数据时无信号干扰问题。同时,同一用户组的终端设备在同一频段上只能传输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所以同一用户组的终端设备也没有信号干扰问题。
示例性的,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用户组关联不同部分带宽时数据传输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网络设备配置给用户组1和用户组2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相同,即该时分双工帧结构是用户组1和用户组2共用的帧结构。其中,部分带宽1和部分带宽2在不同的频段上,用户组1在部分带宽1内仅有上行时域资源,如U1和U5,用户组2在部分带宽2内仅有上行时域资源,如U3和U9。当用户组1或用户组2中的任一终端设备在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行时域资源发送上行数据时,用户组1的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在一个频段上,用户组2的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在另一个频段上,因此,不同用户组的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之间无信号干扰问题。
在结合步骤401-步骤403以及方式二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方案,以下介绍方式二的相关内容。
其中,在方式二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可以为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或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可以为空的间隔。
可选的,在方式二中,第一用户组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可以看出,因为第一用户组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且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所以保护带的间隔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因为在保护带的间隔内无法收发数据,所以保护带的间隔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的最大的定时提前时,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在方式二中,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用户组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更新为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第一定时提前确定的。关于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中包括的时域资源,可以参考上述相关描述,在此不加赘述。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之前,网络设备还可以接收辅助信息,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辅助信息,如网络设备可以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辅助信息,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辅助信息。或,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中继设备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辅助信息,相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中继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辅助信息。其中,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定时提前。当网络设备获取辅助信息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辅助信息生成第三配置信息。示例性的,当辅助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定时提前,并根据第一定时提前生成第三配置信息;当辅助信息为第一定时提前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定时提前生成第三配置信息。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或,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通过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
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SIB、MIB、RRC信令、DCI或MACCE中。
可以看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用户组级别的帧结构时,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到用于配置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第三配置信息,以将用户组级别的帧结构更新为用户级别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进而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用户级别的时分双工帧结构进行数据的收发,降低了时延。
可选的,在方式一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或,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同理。在方式二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或,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广播、半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等不同组合的形式实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时域资源的配置。动态配置可以在每个子帧或时隙,或每隔几个子帧或时隙(例如,使用动态信令,例如DCI)更新或更改,半静态配置可以每几帧更新或更改一次,每几秒钟更新一次,或者仅在需要时才更新或更改一次。
示例性的,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的情况下,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可以理解为:第一配置信息仅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行时域资源的位置,当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后,可以基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上行时域资源的位置,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或者,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可以理解为:第一配置信息仅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其他位置为上行时域资源,当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后,可以基于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下行时域资源的位置,获知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其他位置为上行时域资源,进而可以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或者,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可以理解为: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部分上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以及部分上行时域资源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当终端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后,不仅可以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还可以根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部分上行时域资源的位置以及部分上行时域资源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判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剩余的上行时域资源分配情况。
又示例性的,第一配置信息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部分上行时域资源的位置,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动态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其他上行时域资源的位置。或者,在步骤401之前,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所有的时域资源为下行时域资源,该下行时域资源可以通过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来配置,网络设备再通过动态配置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部分下行时域资源修改为上行时域资源,即第一配置信息携带在DCI中。应理解的,在这些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均可以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
又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配置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一个时分双工帧结构。即第一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多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中除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其他时分双工帧结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索引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建立一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与一个参考信号的索引之间的关联关系,或,建立一个时分双工帧结构与一个资源索引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将关联关系通知给第一终端设备,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关联关系获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其中,资源索引例如可以为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 block或SSB)的索引号、波束的索引号或参考信号资源的索引号。
可选的,当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由网络设备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也由网络设备配置时,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如第一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或者,第一终端设备通过中继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通过中继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SIB、MIB、RRC信令、DCI或MACCE中。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同一消息中,或,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不同消息中。
在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的情况下,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RRC信令中,即可以通过RRC消息可以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上行时域资源、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下行时域资源以及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灵活时域资源。网络设备可以通过DCI或者其他信令进一步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部分灵活时域资源为上行时域资源或者下行时域资源,网络设备可以默认上行时域资源之前为保护带的间隔,或者,默认下行时域资源之后为保护带的间隔。
示例性的,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7中F表示灵活时域资源、G表示保护带的间隔。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DCI或者其他信令进一步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部分灵活时域资源为上行时域资源或者下行时域资源。
另外,在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的情况下,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的大小可以是同一颗粒大小的时域资源的资源组合,如多个符号或多个子帧,或者,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的大小可以是符号和子帧等不同颗粒的时域资源的资源组合。
可以看出,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和/或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避免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和/或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的过程,节省了能耗。
在结合步骤401-步骤403以及方式三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方案,以下介绍方式三的相关内容。
在方式三中,第一极化方向可以为左旋圆极化方向,第二极化方向可以为右旋圆极化方向,或,第一极化方向可以为右旋圆极化方向,第二极化方向可以为左旋圆极化方向,或,第一极化方向可以为左旋圆极化方向,第二极化方向可以为椭圆极化方向,或,第一极化方向可以为椭圆极化方向,第二极化方向可以为左旋圆极化方向,或,第一极化方向可以为右旋圆极化方向,第二极化方向可以为椭圆极化方向,或,第一极化方向可以为椭圆极化方向,第二极化方向可以为右旋圆极化方向。
可选的,针对方式三,不同用户组的上行时域资源对应的极化方向可以相同,不同用户组对应的下行时域资源的极化方向可以相同。
可选的,若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极化方向为线极化方向,那么,第一终端设备仅在允许使用的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并将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其他时域资源作为特殊时隙,即在其他时域资源上不收发数据。
为了更好的理解方式一至方式三中任意一种方式解决本方案技术问题的原理,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方式一提供的一种解决本方案技术问题的原理说明示意图。其中,图8中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1至终端设备3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相同,即该时分双工帧结构是终端设备1至终端设备3共用的帧结构。一般来说,如果网络设备配置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由一个终端设备使用,那么该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该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时,就可以实现该终端设备采用定时提前发送的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正好为上行时域资源,并可以在该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但是,因为网络设备配置的时分双工帧结构是终端设备1至终端设备3共用的帧结构,所以为了使得终端设备1至终端设备3中任一终端设备采用定时提前发送的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正好为上行时域资源,并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需要使得该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终端设备1至终端设备3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如该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终端设备1至终端设备3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若终端设备1的定时提前最小,终端设备2的定时提前次之,终端设备3的定时提前最大,终端设备1采用终端设备1的定时提前,在该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一个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后,因为终端设备1的定时提前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1的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的时间,且该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终端设备1至终端设备3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所以终端设备1的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正好为上行时域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1的上行数据。同理,终端设备2和终端设备3采用各自的定时提前在该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一个上行时域资源上分别发送上行数据后,终端设备2和终端设备3的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正好为上行时域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2和终端设备3的上行数据。
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方式二提供的一种解决本方案技术问题的原理说明示意图。在图9中,网络设备配置给用户组1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相同,即该时分双工帧结构是用户组1中所有终端设备共用的帧结构。其中,用户组1为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多个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组,即用户组1中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终端设备的数量。网络设备配置给用户组1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用户组1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而用户组1中任一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小于或等于用户组1的最大的定时提前,且网络设备不在保护带上收发数据,因此用户组1中任一终端设备采用其定时提前,在该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任一上行时域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后,该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正好为上行时域资源,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在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该上行数据。示例性的,结合图9,用户组1中的终端设备在U0上发送上行数据后,该上行数据到达网络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的时域资源正好为U4,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在U4上接收该上行数据。
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方式三提供的一种解决本方案技术问题的原理说明示意图。其中,图10中使用网络设备配置的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用户组1和用户组2的所有终端设备。用户组1包括终端设备1,用户组2包括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1的一个下行时域资源和终端设备2的一个上行时域资源完全重叠,如图10中D4和U3完全重叠。这意味着终端设备1在D4上接收下行数据时,终端设备2在U3上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终端设备1的下行数据和终端设备2的上行数据存在冲突的问题。为了避免该问题,网络设备可以给终端设备1配置的极化方向1与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2配置的极化方向2,极化方向1和极化方向2不同。换句话来说,当终端设备1采用极化方向1在D4上接收下行数据,且终端设备2采用极化方向2在U3上发送上行数据时,终端设备1的下行数据和终端设备2的上行数据无冲突、干扰等的问题。
上述主要从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现各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模块的情况下,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100可应用于上述图4所示的方法中,如图11所示,该通信装置1100包括:处理模块1101和收发模块1102。处理模块11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收发模块1102可以是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该通信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网元的功能。该网元或者网络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可选的,该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103,用于存储通信装置11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一种实例,当该通信装置作为第一终端设备或为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收发模块1102用于支持与网络设备等之间的通信,收发模块具体执行图4中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发送和/或接收的动作,例如支持第一终端设备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处理模块1101可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处理动作,例如,支持第一终端设备执行步骤403,和/或用于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示例性的,收发模块1102,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其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
一种实例,当该通信装置作为网络设备或为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收发模块1102用于支持与第一终端设备等之间的通信,收发模块具体执行图4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发送和/或接收的动作,例如支持网络设备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处理模块1101可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处理动作,例如,支持网络设备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示例性的,处理模块1101,用于生成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收发模块1102,用于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其中,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为芯片时,收发模块1102可以是通信接口、管脚或电路等。通信接口可用于输入待处理的数据至处理器,并可以向外输出处理器的处理结果。具体实现中,通信接口可以是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input output,GPIO)接口,可以和多个外围设备(如显示器(LCD)、摄像头(camara)、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天线等等)连接。通信接口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
处理模块1101可以是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执行存储模块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芯片执行图4实施例涉及的方法。
进一步的,处理器可以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示例性的,控制器主要负责指令译码,并为指令对应的操作发出控制信号。运算器主要负责执行定点或浮点算数运算操作、移位操作以及逻辑操作等,也可以执行地址运算和转换。寄存器主要负责保存指令执行过程中临时存放的寄存器操作数和中间操作结果等。具体实现中,处理器的硬件架构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架构、无互锁管道阶段架构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d stagesarchitecture,MIPS)架构、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架构或者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架构等等。处理器可以是单核的,也可以是多核的。
该存储模块可以为该芯片内的存储模块,如寄存器、缓存等。存储模块也可以是位于芯片外部的存储模块,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需要说明的,处理器、接口各自对应的功能既可以通过硬件设计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里不作限制。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化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12中,第一终端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12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其中,处理器可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还可以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该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这些涉及的程序可以在该通信装置出厂时即装载再存储器中,也可以在后期需要的时候再装载入存储器。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且天线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第一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2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第一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也可以统称为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如图12所示,第一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模块31、处理模块32和发送模块33。接收模块31也可以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电路等,发送模块33也可以称为发送器、发射器、发射机、发射电路等。处理模块32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装置等。
例如,处理模块32用于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化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网络设备包括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以及基带部分42,该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又包括接收模块41部分和发送模块43部分(也可以统称为收发模块)。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基带部分42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网络设备进行控制等。接收模块41也可以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电路等,发送模块43也可以称为发送器、发射器、发射机、发射电路等。基带部分42通常是网络设备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上述图4中关于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相关部分的描述。
基带部分4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网络设备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加处理能力。作为一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同时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例如,发送模块43用于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图4所示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逻辑电路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图4所示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图4所示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图4所示实施例被执行。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标。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网元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网元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网元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终端设备,云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0)

1.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
2.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或,
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所述用户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所述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该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提前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用户组的最小的定时提前,且,所述第一定时提前小于所述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所述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一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时域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组与第一部分带宽关联,所述第一用户组在所述第一部分带宽内的时域资源具有一个传输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用户组还包括第二用户组,所述第二用户组与第二部分带宽关联,所述第一用户组在所述第一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用户组在所述第二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所述第一用户组为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多个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组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小于所述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3-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所述第一用户组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所述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更新为所述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定时提前。
14.根据权利要求1、3-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多个所述用户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二用户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一极化方向,以及配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下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二极化方向,所述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时域资源重叠,所述第一极化方向和所述第二极化方向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2-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
16.根据权利要求9-10或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所述第一用户组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
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第三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辅助信息,生成所述第三配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2-10、15-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多个所述用户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二用户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一极化方向,以及配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下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二极化方向,所述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时域资源重叠,所述第一极化方向和所述第二极化方向不同。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用于:
接收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
采用第一定时提前,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的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上接收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是根据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为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之间的差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或,
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一个或多个所述用户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每个所述用户组对应的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根据该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确定。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提前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用户组的最小的定时提前,且,所述第一定时提前小于所述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所述第一上行时域资源为所述第一用户组对应的上行时域资源。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组与第一部分带宽关联,所述第一用户组在所述第一部分带宽内的时域资源具有一个传输方向。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用户组还包括第二用户组,所述第二用户组与第二部分带宽关联,所述第一用户组在所述第一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用户组在所述第二部分带宽内的上行时域资源不同。
27.根据权利要求19-2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第一用户组的最大的定时提前确定的,所述第一用户组为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多个用户组中的一个用户组。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组中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小于所述网络设备管理的小区内的最大的定时提前和最小的定时提前的差值。
29.根据权利要求19、21-28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
30.根据权利要求27-29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所述第一用户组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所述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更新为所述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定时提前。
32.根据权利要求19、21-31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多个所述用户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二用户组,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一极化方向,以及配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下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二极化方向,所述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时域资源重叠,所述第一极化方向和所述第二极化方向不同。
33.根据权利要求20-28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保护带的间隔、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相邻上行时域资源之间的间隔。
34.根据权利要求27-28或33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所述第一用户组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所述第二时分双工帧结构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时分双工帧结构;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所述第三配置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
在生成第三配置信息时,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辅助信息,生成所述第三配置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20-28、33-3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的终端设备包括多个用户组的所有终端设备,多个所述用户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一用户组和第二终端设备所在的第二用户组,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一极化方向,以及配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分双工帧结构中第一下行时域资源对应的第二极化方向,所述第一上行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一下行时域资源重叠,所述第一极化方向和所述第二极化方向不同。
3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18任意一项的方法。
3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所述逻辑电路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的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2210505105.7A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7098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5105.7A CN117098230A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PCT/CN2023/090666 WO2023216876A1 (zh) 2022-05-10 2023-04-25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5105.7A CN117098230A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8230A true CN117098230A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29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5105.7A Pending CN117098230A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98230A (zh)
WO (1) WO202321687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7521B (zh) * 2018-04-28 202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步上行传输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62285B (zh) * 2018-06-29 2022-1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定时调整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399600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上行传输时域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5918220A (zh) * 2020-09-29 2023-04-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299082A (zh) * 2020-10-16 2022-1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16876A1 (zh)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085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134018B (zh)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4222282B (zh) 能力信息的上报方法及终端
CN110149294B (zh) 同步信号块的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设备
JP6833988B2 (ja)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信号を伝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20150038492A (ko) 보조 셀을 추가하는 방법, 장치,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20160249390A1 (en) Mobile device paging and small cel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20220159555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over a millimeterwave (mmwave) channel based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ed over a sub 10 gigahertz (ghz) (sub-10ghz) channel
CN108605340A (zh)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
WO2022042319A1 (zh) 一种非地面网络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2033737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er equipm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671201A (zh) 一种上行参考信号资源的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3018929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3261232A (zh) 利用nr保护带有效部署与nr共存的lte-m
CN117098230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EP417534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U2018417379A1 (en) Clear channel liste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11711249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channel sounding between terminals,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WO2018083380A1 (en) Feedback for continuous cb transmissions
CN113938902A (zh) 小区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8633056B (zh) 一种随机接入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484688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10245A1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799853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543324B (zh) 一种目标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