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8157A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98157A
CN117098157A CN202310396586.7A CN202310396586A CN117098157A CN 117098157 A CN117098157 A CN 117098157A CN 202310396586 A CN202310396586 A CN 202310396586A CN 117098157 A CN117098157 A CN 117098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relay terminal
type
network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65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才宇
姚楚婷
徐海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3/09298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32218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098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8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终端设备可以测量满足该中继终端设备类型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与该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的质量,并且上报其中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该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提高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中继终端设备的效率和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5月2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0553483.2、申请名称为“一种支持multipath U2N relay的测量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以及于2022年8月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0951516.9、申请名称为“通信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3GPP)的版本17(release 17,R17)中,终端设备(例如,远端终端设备)仅支持通过一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仅支持直接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或者,终端设备仅支持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通常情况下,为了保障数据传输的性能,终端设备需要不断发现并测量候选中继终端设备,并向网络设备上报对一个或多个候选中继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上报的对候选中继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
目前,R18提出了终端设备支持同时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支持在直接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同时,也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即,在R18中终端设备能力进行了增强,终端设备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因此,与网络设备通信的终端设备可能是R17中的终端设备,也可能是R18中的终端设备,此时,网络设备如何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终端设备可以测量满足该中继终端设备类型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与该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的质量,并且上报其中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该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提高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中继终端设备的效率和通信质量。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终端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远端(remote)终端设备;又例如,该终端设备可以为远端用户设备,等等。
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该终端设备测量满足该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和该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报告,第一测量报告包括N个中继终端设备中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M和N均为正整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中继终端设备是哪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从而避免网络设备在给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时,为终端设备选择不合适的中继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可以是直接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是通过其它设备间接接收第一信息,这里“间接”是指包含第一信息的数据包在低层传输中可以是通过其它设备传输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直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通过其它设备间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可以采用其他的表述方式,例如可以表述为“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小于或者等于N。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测量的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中,选择某些与该终端设备之间信号质量较好的中继终端设备进行上报,从而,使得网络设备确定的目标中继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可以得到保证,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通过单一路径连接,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该单一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若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通过多个路径连接,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该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若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在不同时刻通过单一路径或多个路径连接,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该单一路径和该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均包括的中继终端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提出了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出中继终端设备为该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中的哪种类型,从而测量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并向网络设备上报测量结果,提高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的效率,并且保障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字段,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字段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其中,终端设备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一测量对象,第一字段为第一测量对象字段。例如,第一字段具体可以为measObjectRelay-r17字段。又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一报告配置,第一字段为第一测量报告事件字段。例如,第一字段具体可以为eventY1-Relay-r17字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二字段,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字段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其中,终端设备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该中继终端设备在多个路径中的其中一个路径上。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二测量对象,第二字段为第二测量对象字段。此时,第二字段具体可以为measObjectRelayMultipath-r18字段。或者,第二字段为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又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二报告配置,第二字段为第二测量报告事件字段。此时,第二字段具体可以为eventZ1-Relay-Multipath-r18字段。或者,第二字段为,multipathIndi cation字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五字段,终端设备根据第五字段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其中,终端设备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或多个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此时,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该单一路径和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均包括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三测量对象,第五字段为第三测量对象字段。此时,例如,第五字段具体可以为measObjectRelaySingleMulti-r18字段。又例如,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三报告配置,第五字段为第三测量报告事件字段。此时,例如,第五字段具体可以为eventZ1-Relay-Single-Multipath-r18字段。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明确指示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使得终端设备可以确定需要测量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从而可以提高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的效率。并且,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通过第一信息指示不同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提高了网络设备指示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个路径至少包括:该终端设备直接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和/或,该终端设备通过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多个路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多个路径可以包括该终端设备直接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和/或,该终端设备通过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间接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包括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该终端设备建立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
本申请中,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为网络设备从M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中选择的。
例如,假设第一测量报告包含通信链路质量和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此时,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通信链路质量从M个中继设备的标识中选择出一个通信链路质量最好的那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假设,终端设备当前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建立通过该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包括:若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将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的路径切换为通过该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该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或者,若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终端设备增加通过该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
假设,终端设备当前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建立通过该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包括:该终端设备增加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即,此时,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或者,该终端设备建立通过该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包括:该终端设备增加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并且,终端设备切换到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即,此时,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
本申请中的“建立”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与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之间进行PC5单播连接建立,应用默认的侧行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承载配置,该侧行RLC承载是用于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传输的。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增加通过该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在保留原来的直接路径的基础上,再增加通过该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类型,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指示网络设备的类型,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间接的确定需要测量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从而可以提高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的效率。换句话说,终端设备可以测量并上报网络设备指示的需要测量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从而,可以避免向网络设备上报网络设备不需要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避免信令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的类型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支持与该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或者,支持与该终端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或者,支持在不同时刻与该终端设备通过该单一路径或该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与该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终端设备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单一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若该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与该终端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若该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在不同时刻与该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或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单一路径和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均包括的中继终端设备。
本申请中,提出了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且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出对应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从而测量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并向网络设备上报测量结果,提高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的效率保障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与第一测量报告存在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用于网络设备确定该第一测量报告包括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是满足该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A与B之间有关联关系”可以理解为“A与B之间有对应关系”、“A与B之间有映射关系”。可替换地,本文中的“对应关系”、“关联关系”也可以表述为“映射关系”。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说的“关联关系”可以通过函数关系、或表格、或映射关系等方式保存或被记录。下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关联关系”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等等,不予限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由于第一信息和第一测量报告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使得网络设备可以获知第一测量报告中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哪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该可以由网络设备(例如,基站)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网络设备的组成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执行,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网络侧技术方案对应的有益效果以及装置对应的有益效果可以参照终端侧的有益效果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测量报告,该第一测量报告包括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M为正整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一测量报告的关联关系,确定该第一测量报告包括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是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多个路径至少包括:网络设备直接与终端设备连接的路径;和/或,网络设备通过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的多个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包括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该方法还包括: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网络设备从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确定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为第一测量对象信息或第一报告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第一信息具体用于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网络设备的类型,该网络设备的类型用于该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的类型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支持与该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或者,支持与终端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或者,支持在不同时刻与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或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的类型用于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若该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与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终端设备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单一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若该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与终端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终端设备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若该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在不同时刻与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或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终端设备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单一路径和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均包括的中继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终端设备测量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中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如收发单元和/或处理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终端设备。当该装置为通信设备时,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可选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当该装置为用于通信设备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时,通信单元可以是该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等。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如收发单元和/或处理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网络设备。当该装置为通信设备时,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可选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当该装置为用于通信设备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时,通信单元可以是该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等。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读取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终端设备。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读取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网络设备。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对于处理器所涉及的发送和获取/接收等操作,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或者,如果未与其在相关描述中的实际作用或者内在逻辑相抵触,则可以理解为处理器输出和接收、输入等操作,也可以理解为由射频电路和天线所进行的发送和接收操作,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收发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过程例如发送指示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指示信息的过程,接收能力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输入能力信息的过程。具体地,处理器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收发器。其中,发射器和收发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上述第八方面中的处理设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芯片。该处理设备中的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系统的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中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法,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适用的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适用的另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适用的又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00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200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第五代(the 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未来其它的通信系统(例如,6G通信系统)、多种接入系统的融合系统,或演进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机器间通信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machine,LTE-M)、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其中,IoT网络例如可以包括车联网。其中,车联网系统中的通信方式统称为车到其他设备(vehicle to X,V2X,X可以代表任何事物),例如,该V2X可以包括:车辆到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车辆与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通信、车辆与行人之间的通信(vehicle topedestrian,V2P)或车辆与网络(vehicle to network,V2N)通信等。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0包括无线接入网100。可选的,通信系统1000还包括核心网200,可选的,通信系统1000还包括互联网300。其中,无线接入网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如图1中的110a和110b),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如图1中的120a-120j)。终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相连,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连接。核心网设备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和终端之间以及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互连接。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
无线接入网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第六代(6th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这里的CU完成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和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的功能,还可以完成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的功能;DU完成基站的无线链路控制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功能,还可以完成部分物理层或全部物理层的功能,有关上述各个协议层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相关技术规范。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如图1中的110a),也可以是微基站或室内站(如图1中的110b),还可以是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以基站作为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例子进行描述。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基站和终端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基站和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基站和终端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基站和终端的角色可以是相对的,例如,图1中的直升机或无人机120i可以被配置成移动基站,对于那些通过120i接入到无线接入网100的终端120j来说,终端120i是基站;但对于基站110a来说,120i是终端,即110a与120i之间是通过无线空口协议进行通信的。当然,110a与120i之间也可以是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协议进行通信的,此时,相对于110a来说,120i也是基站。因此,基站和终端都可以统一称为通信装置,图1中的110a和110b可以称为具有基站功能的通信装置,图1中的120a-120j可以称为具有终端功能的通信装置。
基站和终端之间、基站和基站之间、终端和终端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可以通过6千兆赫(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的功能也可以由基站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来执行。这里的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可以是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上述应用场景中的控制中心。终端的功能也可以由终端中的模块(如芯片或调制解调器)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终端功能的装置来执行。
在本申请中,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或下行信息,下行信息承载在下行信道上;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信号或上行信息,上行信息承载在上行信道上。终端为了与基站进行通信,需要与基站控制的小区建立无线连接。与终端建立了无线连接的小区称为该终端的服务小区。当终端与该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时候,还会受到来自邻区的信号的干扰。
图2是本申请适用的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图2中包括终端设备210、中继(relay)终端设备220以及网络设备230。例如,终端设备210可以为手环,中继终端设备220可以为手机,网络设备230可以是基站。如图2中的(a)所示,手环可以直接与基站进行通信。如图2中的(b)所示,手环可以通过手机与基站进行通信。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位于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覆盖范围内,也可以位于RAN覆盖范围外,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位于RAN覆盖范围内。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申请提及的各个术语进行简单的介绍。
1、邻近服务(proximity services,ProSe)
邻近服务是一种基于3GPP中定义通信系统中的近距离通信技术,基于终端设备互相邻近的情况下提供的服务,允许两个及以上授权了ProSe功能的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不需要任何的中继或者基站。上述提到的“近距离”不仅可以指物理范围,还可能是基于信道的质量、信噪比或吞吐量方面的接近。邻近服务主要包括三大功能:直连发现功能(direct discovery)、直连通信(direct communication)、UE到网络中继(UE-to-networkrelay)。其中,直连发现功能指的是终端设备发现周围有可以直连的终端设备,直连通信功能指的是该终端设备可以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在UE-to-network relay中,中继UE提供支持远程UE与网络连接的功能。本申请中的UE-to-network relay可以包括层2(layer2,L2)UE-to-network relay。
2、中继终端设备
本申请中提到的“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5G ProSe中的“UE到网络中继UE(UE-to-network relay UE,U2N relay UE)”,具有为5G ProSe终端设备提供与网络设备连接(本申请中的“连接”也可以理解为“通信”)的功能。本申请中,将“U2N relay UE”简称为“中继UE”、“中继终端设备”、“中继设备”。本申请中的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包括L2中继终端设备。
3、远端终端设备
本申请提到的“远端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5G ProSe remote UE”,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U2N relay UE实现与网络设备的连接。5G ProSe remote UE可以位于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也可以位于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外,不予限定。换句话说,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本申请中,将“5G ProSe remote UE”简称为“U2N remote UE”、“远端终端设备”。本申请中的远端终端设备可以包括L2远端终端设备。以图2中的(b)为例,终端设备210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0与网络设备230连接,此时,终端设备210便可以理解为“远端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一些场景下,终端设备可以作为中继终端设备;在另外一些场景下,终端设备也可以作为远端终端设备;在另外一些场景下,终端设备也可以既不是远端终端设备,也不是中继终端设备。例如,在图2中的(a)中,手环可以直接与基站连接,此时,手环既不是远端终端设备也不是中继终端设备,在图2中的(b)中,该手环可以通过手机与基站连接,此时,该手环便可以作为远端终端设备。假设图2中的(a)中的终端设备210为手机时,则在图2中的(a)中手机既不是远端终端设备,也不是中继终端设备,然而在图2中的(b)中,手环可以通过该手机与基站通信,此时该手机可以作为中继终端设备。
换句话说,本申请中,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中继终端设备的操作都可以理解为是终端设备的一种能力。如果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则在一些场景下,终端设备可以成为远端终端设备。如果终端设备支持中继终端设备的操作,则在另一些场景下,终端设备可以成为中继终端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1既支持中继终端设备的操作,也支持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则在不同时刻或者不同的时间段内,该终端设备#1可以分别作为远端终端设备或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如果终端设备#1既不支持中继终端设备的操作,也不支持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则该终端设备#1既不是远端终端设备,也不是中继终端设备。再例如,如果终端设备#1支持中继终端设备的操作,但不支持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则该终端设备#1可以作为中继终端设备,但不会成为远端终端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1不支持中继终端设备的操作,但支持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则该终端设备#1可以作为远端终端设备,但不会成为中继终端设备。
本申请中,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可以是L2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或者是L3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或者是不区分L2远端终端设备还是L3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或者是既支持L2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又支持L3远端终端设备的操作。
4、直接路径、间接路径
直接路径(direct path):一种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的传输路径,在该路径中,终端设备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时不需要中继终端设备。例如,图2中的(a)所示,终端设备210可以直接与网络设备230连接。
间接路径(indirect path):另一种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的传输路径,在该路径中,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的转发,此时,通过中继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例如,图2中的(b)所示,终端设备210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0与网络设备230连接,因此,终端设备210也可以理解为远端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间接路径”是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一个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传输数据为例进行说明的,本申请并不排除,在一条间接路径上同时存在多个中继终端设备的场景。例如,图2中的(b)所示的场景中,中继终端设备可以不止有中继终端设备220,例如,中继终端设备220还可以连接到中继终端设备226,中继终端设备226继续可以与中继终端设备227连接,最后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7连接到网络设备230,等等。
5、单个路径U2N relay、多个路径U2N relay
单个路径U2N relay(single-path U2N relay):终端设备通过一个间接路径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同时刻或不同时间段内,分别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或者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例如,时刻#1时,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连接方式,如图2中的(a)所示;时刻#2时,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连接方式,如图2中的(b)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通过一个间接路径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本申请中,“单个路径”也称为“单一路径”、“单一间接路径”。
多个路径U2N relay(multi-path U2N relay):终端设备同时可以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其中,多个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路径是一个间接路径。本申请中的“多个路径”至少包括:终端设备直接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和/或,终端设备通过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多个路径。其中,“终端设备通过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多个路径”中的“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部分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也可以理解为“完全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A与网络设备之间存在两个路径,分别记作为“路径#a”和“路径#b”。其中,“路径#a”为终端设备#A与中继终端设备#A连接,中继终端设备#A与中继终端设备#B连接,中继终端设备#B最后与网络设备连接;“路径#b”为终端设备#A通过中继终端设备#A与网络设备连接。此时,“多个路径”为终端设备通过部分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B与网络设备之间存在两个路径,分别记作为“路径#c”和“路径#d”。其中,“路径#c”为终端设备#B与中继终端设备#C连接,中继终端设备#C与中继终端设备#D连接,中继终端设备#D最后与网络设备连接;“路径#d”为终端设备#B与中继终端设备#E连接,中继终端设备#E与中继终端设备#F连接,中继终端设备#F最后与网络设备连接。此时,“多个路径”为终端设备通过部完全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
本申请中的“多个路径”的具体实现可以包括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方式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中的(a)所示,终端设备211与网络设备231之间同时存在两条路径,假设为路径#1和路径#2,终端设备211可以同时通过该两条路径与网络设备231连接。其中,路径#1为终端设备211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1与网络设备231连接;路径#2为终端设备211也可以与网络设备231直接连接。方式一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可以同时通过一个间接路径和一个直接路径与网络设备通信。
方式二: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中的(b)所示,终端设备211与网络设备231之间同时存在两条路径,假设为路径#1和路径#3,终端设备211可以同时通过该两条路径与网络设备231连接。其中,路径#1为终端设备211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1与网络设备231连接;路径#3为终端设备211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2与网络设备231连接。
应理解,图3中的(b)仅仅是一种示例,本申请中的“多个路径”并不限定路径的数量,例如,还可以包括路径#4,路径#4为终端设备211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7与网络设备231连接;又例如,还可以包括路径#5,路径#5为终端设备210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8与网络设备231连接,等等。
方式三: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中的(c)所示,终端设备211与网络设备231之间同时存在三条路径,假设为路径#1、路径#2和路径#3,终端设备211可以同时通过该三条路径与网络设备231连接。其中,路径#1为终端设备211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1与网络设备231连接,路径#2为终端设备211可以与网络设备231直接连接,路径#3为终端设备211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2与网络设备231连接。
应理解,图3中的(c)仅仅是一种示例,例如,还可以包括路径#4,路径#4为终端设备211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7与网络设备231连接;又例如,还可以包括路径#5,路径#5为终端设备211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8与网络设备231连接,等等。
上述三种方式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直接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和/或,终端设备通过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多个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终端设备同时可以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场景中,终端设备通过不同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方式一中,终端设备211同时分别与网络设备231和网络设备233(附图中未示出)之间存在两条路径,假设为路径#1和路径#6。路径#1为终端设备211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1与网络设备231连接;路径#6为终端设备211可以与网络设备233直接连接。终端设备可以同时通过一个间接路径和直接路径分别与两个网络设备通信。又例如,在方式二中,终端设备211同时分别与网络设备231和网络设备233之间存在两条路径,假设为路径#1和路径#7。其中,路径#1为终端设备211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1与网络设备231连接;路径#7为终端设备211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2与网络设备233连接。再例如,在方式三中,终端设备211同时与网络设备231和网络设备233之间存在三条路径,假设为路径#1、路径#6和路径#7。其中,路径#1为终端设备211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1与网络设备231连接;路径#6为终端设备211可以与网络设备233直接连接;路径#7为终端设备211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2与网络设备23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类似“终端设备可以同时通过多个间接路径(或者,“多个路径”)和网络设备连接”中的“同时”可以理解为,在某个时间段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存在的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即,该多个路径在某个时间段内可以同时存在。此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某个时间段内(例如,时刻#0~时刻#10)同时通过该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例如,在该时间段内的时刻#1通过多个路径中的路径#1与网络设备连接。又例如,终端设备在该时间段内的时刻#2通过多个路径中的路径#2与网络设备连接。再例如,在该时间段内的时刻#3同时通过路径#1和路径#2与网络设备连接。
3GPP的版本17(release 17,R17)中支持终端设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支持直接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或者,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通常情况下,为了保障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终端设备需要发现并测量候选中继终端设备,并向网络设备上报对一个或多个候选中继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
具体的,步骤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 Reconfiguration信令或RRC Resume信令发送测量配置。通常情况下,测量配置可以包括:(1)测量对象(例如,Measurement object或measObject)、(2)报告配置(例如,Reporting configuration或reportConfig)、(3)测量标识(例如,Measurement identity或measId)。测量对象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报告配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报告配置。测量标识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测量标识。其中,“测量对象”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应该进行测量的对象。例如,对于层2(layer 2,L2)U2N的中继终端设备的NR侧链路的测量,测量对象可以指的是终端设备要测量的单个NR侧链路的频率。例如,measObjectRelay为用于指示层2U2N中继终端设备测量对象的字段。每个测量对象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报告配置。每个报告配置可以包括报告条件,报告条件指的是触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报告的条件。例如,触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报告的条件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是单个事件性的。“测量标识”可以将一个“测量对象”与一个“报告配置”关联起来。通过配置测量标识,也可以将多个测量对象关联到同一个报告配置中,或者还可以将多个报告配置关联到同一测量对象。
步骤二:终端设备根据测量配置进行测量。例如,measObjectRelay配置的测量对象指示了NR侧链频率,终端设备测量在该侧链频率上进行侧链操作的中继终端设备。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基于与measObjectRelay中指示的NR侧链路频率所关联的L2中继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确定相应的测量参数。测量参数也可以理解为测量量(measurement quantity)。例如,测量参数可以为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侧链路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sidelink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SL-RSRP)、中继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或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等等。
步骤三: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例如,MeasurementReport消息),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括测量结果(例如,measurement result或MeasResults)和测量标识。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在测量报告消息中按如下方式设置测量结果字段:将测量标识字段设置为触发测量报告的测量标识,如果与此测量标识关联的测量对象涉及L2 U2N中继终端设备,则在用于指示候选中继终端设备测量结果的字段(例如,sl-MeasResultsCandRelay)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候选U2N中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对于用于指示候选中继终端设备测量结果的字段中包括的每个L2 U2N中继终端设备,其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此L2U2N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sl-RelayUEIdentity)、此L2 U2N中继终端设备的测量量中的至少一个。
在R18中,考虑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信时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吞吐量等,进一步支持终端设备可以同时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通信。例如,终端设备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发送给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一部分数据,同时,终端设备还可以直接向网络设备发送一部分数据,从而可以提高数据吞吐量和通信质量。
由于R18对终端设备的功能进行增强,与网络设备通信的终端设备除了包含支持R17定义的U2N relay操作的终端设备,也包含支持R18定义的多路径U2N relay操作的终端设备,此时,网络设备如何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终端设备可以测量满足该中继终端设备类型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与该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的质量,并且上报其中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该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提高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中继终端设备的效率和通信质量。
也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上报的是哪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从而避免网络设备在给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时,为终端设备选择不合适的中继终端设备。换句话说,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测量并上报网络设备指示的需要测量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从而,可以避免向网络设备上报网络设备不需要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避免信令浪费。
基于R18提出的场景,本申请对远端终端设备的类型、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的类型进一步进行了细化,下面介绍一下本申请中提出的远端终端设备的类型、中继终端备的类型以及网络设备的类型。
如前所述,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作为远端设备,进行远端设备对应的操作。本申请中,终端设备也可以作为中继设备,进行中继设备对应的操作。本申请中,远端终端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不一定是不同的设备,在一些场景下,在不同时刻或者时间段,终端设备可以分别作为远端终端设备或中继终端设备,或既不作为远端终端设备也不作为中继终端设备。
本申请中,远端终端设备的类型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操作的类型。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操作的类型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支持远端终端设备操作的能力的类型。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支持中继终端设备操作的类型。终端设备支持中继终端设备操作的类型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支持中继终端设备操作的能力的类型。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的类型也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支持的U2N relay操作的类型。网络设备支持的U2N relay操作的类型可以包括网络设备支持的U2N relay操作的能力的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下述对远端终端设备的类型、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网络设备的类型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本申请并不排除还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还可以按照其它的方式区分远端终端设备的类型、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或网络设备的类型。
对于远端终端设备,本申请提出了以下三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
(1)第一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为支持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远端终端设备。也可以理解为,该远端终端设备支持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如图2中的(b)中的终端设备210,终端设备210支持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0与网络设备230连接。
本申请中,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支持“single-path U2N relay操作”的远端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例如,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为位于小区边缘的远端终端设备,则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又例如,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时,则该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
(2)第二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通过第一路径直接与网络设备连接,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还支持通过第二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该第二路径上包括中继终端设备。也可以理解为,该类型的终端设备支持同时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其中,多个路径中的其中一个路径包含中继终端设备。如图3中的(a)~(c)中的终端设备211,终端设备211支持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231通信。
本申请中,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支持“multi-path U2N relay操作”的远端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该类型的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或者为了避免因为通信链路故障影响数据传输性能,或者为了提升数据传输的吞吐量,第二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例如,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传输数据,并且,还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再次向网络设备重传该数据。又例如,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传输一部分数据,并且,还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传输另一部分数据。
(3)第三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为支持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远端终端设备,并且,也支持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远端终端设备,其中,此多个路径的至少一个路径上包括中继终端设备。如图4中的(a)~(c)中的终端设备212,终端设备212具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3与网络设备232连接的能力,同时,终端设备212也具备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232连接的能力。然而,与第二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不同的是,对于第三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而言,单一路径与多个路径不是同时存在的,远端终端设备可以在单一路径和多个路径上进行切换。
应理解,通常情况下,在某个时刻或某个时间段内,终端设备212可能是两种通信方式中的其中一种通信方式。例如,如图4中的(a),在时刻#1,终端设备222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3和网络设备232连接;在时刻#2,终端设备212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232连接。即,终端设备212可以在这两种通信方式中灵活切换。
本申请中,该类型的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同时支持“single-path U2N relay操作”和“multi-path U2N relay操作”的远端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该类型的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如果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时,则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此时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如果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或者提升数据传输的吞吐量,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可以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并且同时,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一个间接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此时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即,如图4中的(a)所示,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可以在两种通信方式之间灵活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如果以远端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单路径U2N relay操作和/或是否支持多路径U2N relay操作为示例来划分远端终端设备的类型,则本申请中的远端终端设备还可以划分为A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B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和C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
(1)A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单路径U2N relay操作,例如,A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属于前述第一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和第三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又例如,A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还包括:支持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远端终端设备,而不支持通过多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远端终端设备,其中,多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路径上包含中继终端设备。
(2)B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多路径U2N relay操作,例如,B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属于前述第二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和第三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又例如,B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还包括:支持通过多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远端终端设备,而不支持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远端终端设备,其中,多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路径上包含中继终端设备。
(3)C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该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支持单路径U2N relay操作和多路径U2N relay操作,例如,C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属于前述第三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
本申请中,第一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包括A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和C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第二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包括B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和C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第三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包括C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
本申请中,第三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属于第一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第三种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也属于第二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
对中继终端设备,本申请提出了以下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1)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支持远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也可以理解为,如果远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通过单一路径连接,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该单一路径上的中继终端设备。如图2中的(b)中的中继终端设备220,中继终端设备220支持终端设备210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0与网络设备230连接。
本申请中,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支持“single-path U2N relay操作”的中继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终端设备位于小区边缘,此时,终端设备直接与网络设备连接时传输数据的性能较差,则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支持远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其中,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包含该中继终端设备。例如,该远端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路径直接与网络设备连接的同时,该远端终端设备还通过第二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第二路径上包含该中继终端设备。此时,例如,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中继终端设备#1;又例如,远端终端设备同时通过三条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其中,第一路径为远端终端设备直接与网络设备连接,第二路径上包含中继终端设备,第二路径包括中继终端设备#1,远端终端设备还通过第三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第三路径包含中继终端设备#2。此时,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中继终端设备#1,或者,中继终端设备#2。换句话说,如果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通过多个路径连接,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
例如,如图3中的(a)中的中继终端设备221,该中继终端设备221支持终端设备211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1与网络设备231连接。此时,终端设备211还可以与网络设备231直接连接。也可以理解为,该中继终端设备221支持终端设备211同时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231连接。又例如,如图3中的(b)中的中继终端设备221或中继终端设备222。以中继终端设备222为例,该中继终端设备222支持终端设备211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2与网络设备231连接。此时,终端设备211还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1与网络设备231连接。也可以理解为,该中继终端设备222支持终端设备211同时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231连接。再例如,如图3中的(c)中的中继终端设备221或中继终端设备222。以中继终端设备221为例,该中继终端设备221支持终端设备211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1与网络设备231连接。此时,终端设备211也可以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2与网络设备231连接。并且,终端设备211还可以与网络设备231直接连接。也可以理解为,该中继终端设备221支持终端设备211同时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231连接。
本申请中,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支持“multi-path U2N relay操作”的中继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或者为了避免因为通信链路故障影响数据传输性能,或者为了提升数据传输的吞吐量,则需要第二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传输数据,并且,还可以通过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再次向网络设备重传该数据。又例如,远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传输一部分数据,并且,还可以通过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传输另一部分数据。
(3)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支持远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并且,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其中,该单一路径上包含此中继终端设备,多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也包含此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单一路径上的中继终端设备与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的中继终端设备是同一个终端设备。也可以理解为,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支持与其通信的终端设备既可以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也支持与其通信的终端设备同时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通信,其中,单一路径上包含该中继终端设备,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也包含该中继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如果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在不同时刻通过单一路径或多个路径连接,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单一路径和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均包括的中继终端设备。换句话说,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支持在单一路径和多路径之间进行切换。
如图4中的(a)~(c)中的中继终端设备223,中继设备223既支持终端设备212通过中继设备223与网络设备232连接;中继终端设备223同时也支持终端设备212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232连接。
应理解,通常情况下,在某个时刻,中继终端设备223可能是两种通信方式中的其中一种通信方式。例如,与图4中的(a),在时刻#1,中继终端设备223可以连接终端设备212和网络设备232;在时刻#2,中继终端设备223支持终端设备212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232连接。即,中继终端设备223可以在这两种通信方式中灵活切换。
本申请中,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同时支持“single-path U2Nrelay操作”和“multi-path U2N relay操作”的中继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如果远端终端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时,此时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该单一路径上包含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如果远端终端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时,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或者提升数据传输的吞吐量,远端终端设备可以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并且同时,远端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一个间接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该一个间接路径上包含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此时该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即,如图4中的(a)所示,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在两种通信方式之间灵活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如果以中继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单路径U2N relay操作和/或是否支持多路径U2N relay操作为示例来划分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则本申请中的中继终端设备还可以划分为A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B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C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1)A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支持单路径U2N relay操作,例如,A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属于前述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A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还包括:支持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而不支持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多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其中,多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路径上包含该中继终端设备。
(2)B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支持多路径U2N relay操作,例如,B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属于前述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B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还包括:支持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多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而不支持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其中,多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路径上包含该中继终端设备。
(3)C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支持单路径U2N relay操作和多路径U2N relay操作,例如,C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属于前述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本申请中,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包括A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C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包括B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C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包括C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本申请中,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属于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也属于第二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对于网络设备,本申请提出了以下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
(1)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该类型的网络设备支持与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与连接的网络设备。如图2中的(b)中的网络设备230,网络设备230支持与终端设备210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0进行通信。
本申请中,该类型的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支持“single-path U2N relay操作”的网络设备。
(2)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该类型的网络设备支持与远端终端设备同时通过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其中,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包含中继终端设备。如图3中的(a)~(c)中的网络设备231,以图3中的(b)为例,网络设备231支持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1与远端终端设备211连接,同时,网络设备231也支持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2与终端设备211连接。
本申请中,该类型的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支持“multi-path U2N relay操作”的网络设备。
(3)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该类型的网络设备既支持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与网络设备进行连接,也支持远端终端设备同时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也可以理解为,该类型的网络设备为支持在不同时刻与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或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如图3中的(a)~(c)中的网络设备232,网络设备232支持与终端设备212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3连接,网络设备232也支持与终端设备212通过多个路径连接。
应理解,通常情况下,在某个时刻,网络设备231可能是两种通信方式中的其中一种通信方式。例如,与图4中的(a),在时刻#1,网络设备231与终端设备212通过中继终端设备223连接;在时刻#2,网络设备232通过多个路径与终端设备212连接。即,网络设备223可以在这两种通信方式中灵活切换。
本申请中,该类型的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同时支持“single-path U2N relay操作”和“multi-path U2N relay操作”的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如果以网络设备是否支持单路径U2N relay操作和/或是否支持多路径U2N relay操作为示例来划分网络设备的类型,则本申请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划分为A类型的网络设备、B类型的网络设备、C类型的网络设备。
(1)A类型的网络设备:该类型的网络设备支持单路径U2N relay操作,例如,A类型的网络设备属于前述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和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又例如,A类型的网络设备还包括:支持与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而不支持与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多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
(2)B类型的网络设备:该类型的网络设备支持多路径U2N relay操作,例如,B类型的网络设备属于前述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和第三种类型的网络备。又例如,B类型的网络设备还包括:支持与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多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而不支持与远端终端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
(3)C类型的远端终端设备:该类型的网络设备支持单路径U2N relay操作和多路径U2N relay操作,例如,C类型的网络设备属于前述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
本申请中,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包括A类型的网络设备和C类型的网络设备。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包括B类型的网络设备和C类型的网络设备。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包括C类型的网络设备。
本申请中,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属于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也属于第二类型的网络设备。
如前所述,本申请中,以是否支持单路径U2N relay操作和/或是否支持多路径U2Nrelay操作为示例来划分终端设备的类型。本申请并不排除还可以按照其它的方式区分终端设备的类型。例如,可以用单路径U2N relay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子特性来替换单路径U2Nrelay操作。例如,单路径U2N relay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子特性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远端终端设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接收寻呼(即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远端终端设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接收系统信息(即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系统信息)、远端终端设备在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之间进行路径切换。又例如,还可以用多路径U2Nrelay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子特性来替换多路径U2N relay操作。再例如,多路径U2Nrelay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子特性包含以下至少一项:远端终端设备在当前路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直接路径、远端终端设备在当前路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间接路径、远端终端设备在当前路径的基础上删除/释放一个或多个直接路径、远端终端设备在当前路径的基础上删除/释放一个或多个间接路径、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设备基于PC5 RRC消息或者基于发现消息触发进入连接态、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设备仅基于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触发进入连接态。针对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设备触发进入连接态的子特性,具体的,当前Rel17的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中继终端设备在为连接态的远端终端设备提供网络连接服务时,需要进入连接态,其将通过远端终端设备在SL-RLC1上发送的RRC重配置完成(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触发进入连接态。支持Rel18的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的中继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其他消息触发进入连接态,例如PC5RRC消息、PC5-S消息、SRAP control PDU、发现消息等触发进入连接态,其中该消息能够帮助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的中继终端设备判定当前远端终端设备需要通过中继终端设备进行multi-path操作,需要进入连接态。例如此时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无法向中继终端设备在SL-RLC1上发送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因此,不同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中继终端设备在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能否基于PC5 RRC消息或者PC5-S消息或者SRAP control PDU或者发现消息触发进入连接态。例如,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为支持通过SL-RLC1上发送的RRC重配置完成(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触发进入连接态的中继终端,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为支持通过其他消息触发进入连接态的中继终端,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为既支持通过SL-RLC1上发送的RRC重配置完成(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触发进入连接态,又支持通过其他消息触发进入连接态的中继终端。
本申请中,以是否支持单路径U2N relay操作和/或是否支持多路径U2N relay操作为示例来划分网络设备的类型。本申请并不排除还可以按照其它的方式区分网络设备的类型。例如,可以用单路径U2N relay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子特性来替换单路径U2N relay操作。例如,单路径U2N relay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子特性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网络设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发送寻呼(即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寻呼)、网络设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发送系统信息(即中继终端设备向远端终端设备转发系统信息)、网络设备指示远端终端设备在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之间进行路径切换。又例如,还可以用多路径U2N relay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子特性来替换多路径U2N relay操作。再例如,多路径U2N relay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子特性包含以下至少一项:网络设备指示远端终端设备在当前路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直接路径、网络设备指示远端终端设备在当前路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间接路径、网络设备指示远端终端设备在当前路径的基础上删除/释放一个或多个直接路径、网络设备指示远端终端设备在当前路径的基础上删除/释放一个或多个间接路径。
图5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下面对图5所示的各步骤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用虚线表示的步骤是可选的。该方法包括:
步骤51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
本申请中,例如,第一信息可以是测量配置信息中的测量对象(measObject);又例如,第一信息可以是测量配置信息中的报告配置(reportConfig),等等,不予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可以显示指示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实际指示的是该网络设备的类型,从而隐式指示该终端设备需要测量的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步骤520,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可以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具体实现上有两种情况,下面针对这两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1)情况一:
“情况一”中假设第一信息显示指示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此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直接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信息中可以包含第一字段或者第二字段,第一信息具体指示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第一信息具体指示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如果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字段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其中,终端设备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前述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如果第一信息包括第二字段,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字段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其中,终端设备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该中继终端设备在多个路径中的其中一个路径上。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前述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具体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信息包含的是第一字段,此时,第一信息可以理解为第一测量对象,第一字段为第一测量对象字段,第一测量对象字段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第一信息具体可以为measObject,第一字段具体可以为measObjectRelay-r17字段。如果第一信息包含的是第二字段,此时,第一信息可以理解为第二测量对象,第二字段为第二测量对象字段,第二测量对象字段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第一信息具体可以为measObject,第二字段具体可以为measObjectRelayMultipath-r18字段。例如,具体的程序代码可以如下所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信息包含的是第一字段,此时,第一信息可以理解为第一报告配置。示例性的,第一报告配置中的报告条件可以是事件触发的,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报告配置reportConfig中的报告条件为EventTriggerConfigInter RAT,EventTriggerConfigInterRAT用于指示报告条件是事件触发的。此时,第一字段为第一测量报告事件字段。第一测量报告事件字段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或,报告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例如,第一字段具体可以为eventY1-Relay-r17字段。如果第一信息包含的是第二字段,此时,第一信息可以理解为第二报告配置,第二字段为第二测量报告事件字段,第二测量报告事件字段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此时,例如,第一信息具体可以为reportConfig,第二字段具体可以为eventZ1-Relay-Multipath-r18字段。例如,具体的程序代码可以如下所示:
/>
作为另一个示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认第一信息是否包含第三字段,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还是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其中,第三字段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不包含第三字段,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包含第三字段,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设备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第三字段为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
例如,第一信息为第一测量对象,第一信息具体可以为measObject。第三字段为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此时,具体的程序代码可以如下所示:
又例如,第一信息为第一报告配置,第一信息具体可以为reportConfig。第三字段为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报告配置reportConfig中的eventY1-Relay-r17可以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也可以不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第一报告配置中的eventY1-Relay-r17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时,终端设备确定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第二报告配置中的eventY1-Relay-r17不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时,终端设备确定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此时,具体的程序代码可以如下所示:
又例如,第一信息为第一报告配置,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报告配置reportConfig中的EventTriggerConfigInterRAT可以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也可以不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第一报告配置中的EventTriggerConfigInterRAT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时,终端设备确定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第二报告配置中的EventTriggerConfigInterRAT不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时,终端设备确定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此时,具体的程序代码可以如下所示:
第一报告配置中的报告条件还可以为周期性的,例如,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报告配置reportConfig中的报告条件为PeriodicalReportConfigInterRAT,PeriodicalReportConfigInterRAT用于指示报告条件是周期性的。例如,第一信息为第一报告配置,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一个报告配置reportConfig中的PeriodicalReportConfigInterRAT可以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也可以不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第一报告配置中的PeriodicalReportConfigInterRAT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时,指示终端设备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第二报告配置中的PeriodicalReportConfigInterRAT不包含multipathIndication字段时,指示终端设备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此时,具体的程序代码可以如下所示:
作为又一个示例,第一信息包含第四字段,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认第一信息所包含第四字段的取值,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还是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四字段的取值为“0”,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四字段的取值为“1”,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作为再一个示例,第一信息包括第五字段,第五字段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五字段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其中,终端设备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在不同时刻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或多个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此时,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该单一路径和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均包括的中继终端设备。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前述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具体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三测量对象,第五字段为第三测量对象字段。例如,第一信息具体可以为measObject,第五字段具体可以为measObjectRelaySingleMulti-r18字段。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三报告配置,第五字段为第三测量报告事件字段。此时,例如,第一信息具体可以为reportConfig,第五字段具体可以为eventZ1-Relay-Single-Multipath-r18字段。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信息中可以包含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五字段中的任一个。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信息中可以包含第一字段或第五字段。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信息中可以包含第二字段或第五字段。
作为另一个示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认第一信息是否包含第六字段,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还是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其中,第六字段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不包含第六字段,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包含第六字段,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设备的类型为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中既不包含第三字段,也不包含第六字段,则终端设备确定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作为又一个示例,第一信息包含第七字段,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认第一信息所包含第七字段的取值,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还是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七字段的取值为“0”,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七字段的取值为“1”,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作为又一个示例,第一信息包含第八字段,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认第一信息所包含第八字段的取值,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还是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还是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八字段的取值为“0”(例如,比特值为“00”),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八字段的取值为“1”(例如,比特值为“01”),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再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八字段的取值为“2”(例如,比特值为“10”),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应理解,上述方式示例了网络设备具体指示终端设备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也可以理解为,上述技术方案描述了终端设备只测量满足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下面的技术方案描述了,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测量满足至少两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需要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需要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再例如,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等等。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测量满足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测量至少两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技术方案可以结合使用。
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先发送一个信息#1(第一信息的一个示例),信息#1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还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信息#2(第一信息的另一个示例),信息#2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信息#1中可以包括第一字段,信息#2中可以包括第二字段。又例如,信息#1中不包括第三字段,信息#2中可以包括第三字段。再例如,信息#1中包括第四字段,第四字段的取值为0;信息#2中可以包括第四字段,第四字段的取值为“1”。具体的,有关信息#1、信息#2中各个字段的设计可以参见上述有关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三字段、第四字段的示例,进行理解。信息#1与信息#2可以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在同一个消息中发送,不予限定。
作为另一个示例,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先发送一个信息#1(第一信息的一个示例),信息#1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还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信息#2(第一信息的另一个示例),信息#2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信息#1中可以包括第一字段,信息#2中可以包括第五字段。又例如,信息#1中不包括第六字段,信息#2中可以包括第六字段。再例如,信息#1中包括第七字段,第七字段的取值为“0”;信息#2中可以包括第七字段,第七字段的取值为“1”。具体的,有关信息#1、信息#2中字段的设计可以参见上述有关第一字段、第五字段、第六字段、第七字段的示例,进行理解。信息#1与信息#2可以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在同一个消息中发送。
作为另一个示例,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先发送一个信息#1(第一信息的一个示例),信息#1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还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信息#2(第一信息的另一个示例),信息#2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还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信息#3(第一信息的另一个示例),信息#3用于指示测量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信息#1中可以包括第一字段,信息#2中可以包括第二字段,信息#3中可以包括第五字段。又例如,信息#1中包括第八字段,第八字段的取值为“0”;信息#2中可以包括第八字段,第八字段的取值为“1”;信息#3中可以包括第八字段,第八字段的取值为“2”。具体的,有关信息#1、信息#2、信息#3中字段的设计可以参见上述有关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五字段、第八字段的示例,进行理解。信息#1、信息#2、信息#3可以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在同一个消息中发送,不予限定。
作为另一个示例,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五字段中的至少两个字段,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例如,如果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则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以及,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该中继终端设备在多个路径中的其中一个路径上。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确定需要测量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前述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明确指示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使得终端设备可以确定需要测量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从而可以提高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的效率。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中继终端设备是哪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从而避免网络设备在给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时,为终端设备选择不合适的中继终端设备。
(2)情况二:
“情况二”中假设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的类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直接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从而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信息中可以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第二指示信息,第一信息具体指示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或者,第一信息具体指示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如果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类型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且确定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如果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确定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作为另一个示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认第一信息是否包含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还是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不包含第三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进一步可以确定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包含第三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进一步可以确定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作为又一个示例,第一信息包含第四指示信息,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认第一信息所包含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还是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为“0”,则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且进一步可以确定需要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则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且进一步可以确定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作为再一个示例,第一信息包括第五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五指示信息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且进一步确定测量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信息中可以包含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中的任一个。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信息中可以包含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五指示信息。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信息中可以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五指示信息。
作为另一个示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认第一信息是否包含第六指示信息,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还是第三种类的网络设备。其中,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不包含第六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的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进一步确定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设备。又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包含第六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进一步确定测量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作为又一个示例,第一信息包含第七指示信息,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认第一信息所包含第七指示信息的取值,确定网络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还是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七指示信息的取值为“0”,则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进一步确定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设备。又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七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则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进一步确定测量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作为又一个示例,第一信息包含第八指示信息,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确认第一信息所包含第八指示信息的取值,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网络设备,还是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还是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八指示信息的取值为“0”(例如,比特值为“00”),则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进一步确定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终端继设备。又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八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例如,比特值为“01”),则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进一步确定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再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确定第八指示信息的取值为“2”(例如,比特值为“10”),则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并进一步确定测量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应理解,上述方式示例了网络设备具体指示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或者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也可以理解为,上述技术方案描述了终端设备只测量满足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中的其中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下面的技术方案描述了,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两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并且该至少两个网络设备的类型不同,此时,终端设备至少需要测量满足两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指示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2指示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为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需要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又例如,网络设备#1指示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2指示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为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需要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再例如,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为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2指示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为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1可以向终端设备先发送一个信息#a(第一信息的一个示例),信息#a用于指示网络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确定需要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网络设备#2还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信息#b(第一信息的另一个示例),信息#b用于指示测量网络设备#2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确定需要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信息#a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信息#b中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又例如,信息#a中不包括第三指示信息,信息#b中可以包括第三指示信息。再例如,信息#a中包括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为0;信息#b中可以包括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具体的,有关信息#a、信息#b中指示信息的设计可以参见上述有关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的示例,进行理解。信息#a与信息#b可以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在同一个消息中发送,不予限定。
作为另一个示例,网络设备#1可以向终端设备先发送一个信息#a(第一信息的一个示例),信息#a用于指示网络设备#1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需要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网络设备#2还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信息#b(第一信息的另一个示例),信息#b用于指示测量网络设备#2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确定需要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信息#a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信息#b中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例如,信息#a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信息#b中可以包括第五指示信息。又例如,信息#a中不包括第六指示信息,信息#b中可以包括第六指示信息。再例如,信息#a中包括第七指示信息,第七指示信息的取值为“0”;信息#b中可以包括第七指示信息,第七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具体的,有关信息#a、信息#b中指示信息的设计可以参见上述有关第一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第六指示信息、第七指示信息的示例,进行理解。信息#a与信息#b可以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在同一个消息中发送。
作为再一个示例,网络设备#1可以向终端设备先发送一个信息#a(第一信息的一个示例),信息#a用于指示网络设备#1的类型为第一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确定需要测量满足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网络设备#2还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信息#b(第一信息的另一个示例),信息#b用于指示网络设备#2的类型为第二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确定需要测量满足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网络设备#3还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信息#c(第一信息的另一个示例),信息#c用于指示网络设备#3的类型为第三种类型的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需要测量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信息#a中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信息#b中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信息#c中可以包括第五指示信息。又例如,信息#a中包括第八指示信息,第八指示信息的取值为“0”;信息#b中可以包括第八指示信息,第八指示信息的取值为“1”;信息#c中可以包括第八指示信息,第八指示信息的取值为“2”。具体的,有关信息#a、信息#b、信息#c中指示信息的设计可以参见上述有关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第八指示信息的示例,进行理解。信息#a、信息#b、信息#c可以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在同一个消息中发送,不予限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指示网络设备的类型,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间接的确定需要测量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从而可以提高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的效率。即,避免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与其能力不匹配的中继终端设备。
换句话说,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测量并上报网络设备指示的需要测量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从而,可以避免向网络设备上报网络设备不需要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避免信令浪费。
步骤530,终端设备测量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其中,N为正整数。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两种情况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例如,终端设备确定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中继终端设备有N个,并且可以测量该N个中继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中继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可以为测量参数。例如,终端设备测量N个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SL-RSRP、RSRQ、SINR中的一项或多项,等等。
应理解,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发现消息确定满足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例如,如下方式确定满足该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方式1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中继服务代码(relay service code,RSC)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中继服务代码可以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一类型,或者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二类型,或者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作为一个示例,例如,中继服务代码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一类型。又例如,中继服务代码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二类型。再例如,中继服务代码的取值为第三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作为另一个示例,例如,中继服务代码的取值范围为第一范围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一类型。又例如,中继服务代码的取值为第二范围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二类型。再例如,中继服务代码的取值为第三范围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中继终端设备既发送了指示满足第一类型的中继服务代码,又发送了指示满足第二类型的中继服务代码,此时,终端设备既收到第一类型的中继服务代码,也收到了第二类型的中继服务代码,则终端设备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示例性的,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中继服务代码的取值为第一值,并且,终端设备也接收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中继服务代码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此时,终端设备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中继服务代码的取值为第一范围值,并且,终端设备也接收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中继服务代码的取值为第二范围值时,此时,终端设备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方式2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源层二标识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源层二标识可以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一类型,或者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二类型,或者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作为一个示例,例如,源层二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一类型。源层二标识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二类型。源层二标识的取值为第三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作为另一个示例,例如,源层二标识的取值范围为第一范围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一类型。源层二标识的取值为第二范围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二类型。源层二标识的取值为第三范围值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中继终端设备既发送了指示满足第一类型的中继服务源层二标识,又发送了指示满足第二类型的源层二标识,此时,终端设备既收到第一类型的源层二标识,也收到了第二类型的源层二标识,则终端设备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示例性的,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源层二标识的取值为第一值,并且,终端设备也接收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源层二标识的取值为第二值时,此时,终端设备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源层二标识的取值为第一范围值,并且,终端设备也接收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源层二标识的取值为第二范围值时,此时,终端设备确定该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方式3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发现消息中携带的RRC container中的信息确定。例如在发现消息RRC container中的信息可以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一类型,或者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二类型,或者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作为一个示例,例如,RRC container中不包括中继终端设备支持rel18的multipath operation的指示,说明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一类型。RRC container中包括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支持rel18的multipath operation但不支持rel17的single path的operation指示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二类型。RRC container中包括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支持rel18的multipath指示且可以支持rel17的single path的operation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作为又一个示例,例如,RRC container中不包括中继终端设备支持rel18的multipath operation的指示,说明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一类型。RRC container中包括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支持rel18的multipath operation指示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作为又一个示例,例如,RRC container中包括中继终端设备支持rel 17的signalpath的operation指示,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一类型。RRC container中包括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支持rel18的multipath但不支持rel17的single path的operation指示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二类型。RRC container中包括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支持rel18的multipath指示且可以支持rel17的single path的operation的指示时,指示中继终端设备满足第三类型。
步骤540,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报告,该第一测量报告包括N个中继终端设备中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M为正整数。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测量报告。
可选的,M小于或者等于N。本申请中的“标识”可以理解为“索引”。
可选的,终端设备确定的上报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终端设备在所测量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中某些通信链路质量较好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M的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测量了N个中继终端设备,此时终端设备需要基于下述一个条件确定M的值:条件(1)中继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质量满足第一阈值。终端设备确定所测量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质量中,中继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满足第一阈值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数量。则终端设备确定上报这些满足第一阈值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这些满足第一阈值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数量即为M的值。上述“中继终端设备的测量结果满足第一阈值”中的“满足”在一些场景下,可以理解为,测量的中继终端设备设备的测量结果需要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在另一些场景下,也可以理解为,测量的中继终端设备设备的测量结果需要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例如,终端设备测量了N个中继终端设备,此时终端设备需要基于以下两个条件确定M的值:条件(1)中继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质量满足第一阈值;条件(2)M小于或等于第一上限值。终端设备确定上报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质量满足第一阈值,并且,M小于或等于第一上限值。示例性的,终端设备确定这些满足第一阈值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第一数量是否超过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上限值。如果第一数量超过第一上限值,则终端设备确定上报第一上限值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即,此时,M的值为第一上限值。如果第一数量没有超过第一上限值,则终端设备确定上报第一数量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即,此时M的值为第一数量。
本申请中,“第一阈值”可以是预配置的,或者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的,等等,不予限定。
可选的,第一测量报告还可以包含通信链路质量。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通信链路质量从M个中继设备的标识中选择出一个通信链路质量最好的那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如果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设备测量至少两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时,终端设备测量完成后,在上报第一测量报告时会还可以包含两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此时,可选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网络设备指示第一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每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具体是哪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测量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和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此时,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指示每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对应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例如,终端设备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了10个中继终端设备设备的标识,分别为中继终端设备设备#1~中继终端设备设备#10,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指示中继终端设备#1~中继终端设备#5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中继终端设备#6~中继终端设备#10为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
可选的,步骤550,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一测量报告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一测量报告包括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是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与第一测量报告存在关联关系。换句话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第一测量报告中包含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与第一信息中指示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测量报告包括第一测量标识,第一测量标识与第一信息对应。则在步骤540中,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测量标识与第一信息对应,终端设备在第一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标识为第一测量标识,并且在第一测量报告中包含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在步骤550中,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测量标识可以确定第一测量报告中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第一测量标识对应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测量标识与第一信息对应,与步骤520、步骤530的顺序不予限定。终端设备在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报告之前,确定第一测量标识与第一信息对应。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测量标识与第一信息的对应关系,从而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测量标识与第一信息对应。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第一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与该多个第一信息对应的多个第一测量报告,其中,多个第一信息与多个第一测量报告一一对应。
假设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了两个第一信息,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两个第一测量报告。需要说明的是,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同一个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网络设备分别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终端设备可以向同一个网络设备发送两个第一测量报告,终端设备也可以向不同的网络设备分别发送第一测量报告。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1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A(第一信息的一个示例),网络设备#1还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B(第一信息的另一个示例)。终端设备根据信息#A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类型。终端设备根据信息#B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二类型。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测量标识#1与信息#A对应,测量标识#2与信息#B对应。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1发送测量报告#1(第一测量报告的一个示例),测量报告#1包括测量标识#1,并且在测量报告#1中包含满足第一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1发送测量报告#2(第一测量报告的另一个示例),测量报告#2包括测量标识#2,并且在测量报告#2中包含满足第二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则在步骤550中,网络设备#1根据测量标识#1可以确定测量报告#1中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测量标识#1对应的(也可以理解为信息#A对应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即,第一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并且,网络设备#1根据测量标识#2可以确定测量报告#2中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测量标识#2对应的(也可以理解为信息#B对应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即,第二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3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C(第一信息的一个示例),网络设备#4还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D(第一信息的另一个示例)。终端设备根据信息#C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一类型。终端设备根据信息#D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第二类型。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测量标识#3与信息#C对应,测量标识#4与信息#D对应。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3发送测量报告#3(第一测量报告的一个示例),测量报告#3包括测量标识#3,并且在测量报告#3中包含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4发送测量报告#4(第一测量报告的另一个示例),测量报告#4包括测量标识#4,并且在测量报告#4中包含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在步骤550中,网络设备#3根据测量标识#3可以确定测量报告#3中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测量标识#3对应的(也可以理解为信息#C对应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即,第一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并且,网络设备#4根据测量标识#4可以确定测量报告#4中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测量标识#4对应的(也可以理解为信息#D对应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即,第二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A与B之间有关联关系”可以理解为“A与B之间有对应关系”、“A与B之间有映射关系”。可替换地,本文中的“对应关系”、“关联关系”也可以表述为“映射关系”。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说的“关联关系”可以通过函数关系、或表格、或映射关系等方式保存或被记录。本申请中,提到的“关联关系”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等等,不予限定。
可选的,步骤560,网络设备在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中选择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例如,假设第一测量报告包含通信链路质量和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通信链路质量从M个中继设备的标识中选择出一个通信链路质量最好的那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如果第一测量报告包括多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指示每个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时,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哪些中继终端设备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哪些中继终端设备为第二种类型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哪些中继终端设备为第三种类型的终端设备。
可选的,步骤570,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可选的,步骤580,终端设备建立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
本申请中的“建立”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与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之间进行PC5单播连接建立,应用默认的侧行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承载配置,该侧行RLC承载是用于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传输的。
假设,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之前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
如果,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为第一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1,指示该终端设备直接连接的路径切换为通过该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此时,终端设备不再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
如果,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为第二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路径增加指示信息#2,指示该终端设备增加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保留原来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的路径,并且,继续增加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间接路径。
如果,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为第三种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路径增加指示信息#2,指示该终端设备增加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此时,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路径切换指示信息#1,指示该终端设备直接连接的路径切换为通过该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此时,终端设备不再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之前也可以是通过间接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此间接路径上包含第二中继终端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之前可以是通过一个或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此一个或多个路径可以包含直接路径和/或间接路径。此时,路径切换指示信息#1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原来与网络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路径切换为通过该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终端设备不再通过原来的一个或多个路径与网络设备连接。路径增加指示信息#2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增加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保留原来与网络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路径,并且,继续增加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间接路径。
可选的,终端设备将根据步骤530中接收到的中继终端设备的发现消息,例如,通过发现消息中携带的service code,发现消息的L2 ID或者,发现消息携带的RRCcontainer中的信息,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类型,进而确定如何触发处于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的中继终端设备进入连接态。例如,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为支持rel18 operation的中继终端设备,可以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用于触发中继终端设备进入连接态,例如第二信息可以为PC5-RRC消息,PC5-S消息,SRAP control PDU。相应的,中继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信息后,如果中继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或者非激活态,则进入连接态。如果中继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则忽略该消息。又例如,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为支持rel17 operation的中继终端设备,则终端设备通过中继终端设备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触发中继终端设备进入连接态,并且不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来触发中继终端设备进入连接态。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终端设备可以测量满足该中继终端设备类型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与该终端设备的通信链路的质量,并且上报其中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该终端设备配置目标中继终端设备,提高了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中继终端设备的效率和通信质量。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500中的例子仅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非要将本申请实施例限于例示的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方法方法500中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或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还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的一些可选的特征,在某些场景下,可以不依赖于其他特征,也可以在某些场景下,与其他特征进行结合,不作限定。
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为独立的方案,也可以根据内在逻辑进行组合,这些方案都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中。并且实施例中出现的各个术语的解释或说明可以在各个实施例中互相参考或解释,对此不作限定。
应该理解,本申请中的预定义可以理解为定义、预先定义、存储、预存储、预协商、预配置、固化、或预烧制。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在…情况下”、“若”以及“如果”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装置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装置实现时一定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可以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上述主要从各个节点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节点,例如终端、网络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6和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或网络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a-120j中的一个,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a或110b,还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6所示,通信装置100包括处理单元110和收发单元120。通信装置100用于实现上述图5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100用于实现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2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处理单元110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并且,测量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和该装置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收发单元120用于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报告,该第一测量报告包括N个中继终端设备中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M和N均为正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2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处理单元110用于建立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10用于建立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包括:若该装置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将该装置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的路径切换为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或者,若该装置与网络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接,增加通过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10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处理单元110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网络设备的类型,处理单元110用于根据网络设备的类型,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10用于根据网络设备的类型,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若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与该装置通过单一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处理单元110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单一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若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与该装置通过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处理单元110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若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在不同时刻与该装置通过单一路径或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处理单元110确定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单一路径和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均包括的中继终端设备。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10和收发单元1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当通信装置100用于实现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20还用于发送第一信息,并且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测量报告,第一测量报告包括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M为正整数,处理单元110用于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一测量报告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一测量报告包括述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是满足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包括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收发单元12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10用于从M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确定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10和收发单元1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7所示,通信装置200包括处理器210和接口电路220。处理器210和接口电路2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2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30,用于存储处理器2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2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2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200用于实现图5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2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10的功能,接口电路2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20的功能。
应理解,图7示出的处理器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处理器,接口电路也可以包括多个接口电路。
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的芯片时,该终端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该终端芯片从终端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基站发送给终端的;或者,该终端芯片向终端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发送给基站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方法500实施例中中由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500中由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和网络设备。该终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500中终端设备对应的步骤,该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500中网络设备对应的步骤。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在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在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指令中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基站或终端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基站或终端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两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29)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
测量满足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
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所述N个中继终端设备中的M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M和N均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通过单一路径连接,满足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所述单一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
若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通过多个路径连接,满足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所述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
若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在不同时刻通过单一路径或多个路径连接,满足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中继终端设备为所述单一路径和所述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均包括的中继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路径至少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直接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和/或,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的多个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包括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建立通过所述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通过所述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一路径连接,将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直接连接的路径切换为通过所述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或者,
若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通过多个路径连接,增加通过所述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的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中继终端设备为所述网络设备从M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中选择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测量对象信息或第一报告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
根据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包括以下中的一种:
支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单一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或者,
支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或者,
支持在不同时刻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单一路径或所述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
10.根据权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
若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单一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确定的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单一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
若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确定的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
若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在不同时刻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单一路径或所述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确定的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单一路径和所述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均包括的中继终端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存在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的M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是满足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M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
13.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M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一测量报告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测量报告包括所述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是满足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通过单一路径连接,满足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为所述单一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
若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通过多个路径连接,满足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为所述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
若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持在不同时刻通过单一路径或多个路径连接,满足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M个中继终端设备为所述单一路径和所述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均包括的中继终端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路径至少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直接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的路径;和/或,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不同的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的多个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包括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从M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确定所述第一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测量对象信息或第一报告配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
所述第一信息具体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包括以下中的一种:
支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单一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或者,
支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或者,
支持在不同时刻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单一路径或所述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
21.根据权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包括:
若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单一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单一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
若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上包含的中继终端设备;或者,
若所述网络设备的类型为支持在不同时刻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单一路径或所述多个路径连接的网络设备,则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的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为所述单一路径和所述多个路径中的一个路径均包括的中继终端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满足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类型的N个中继终端设备中的M个所述中继终端设备的标识。
23.根据权利要求13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远端终端设备。
24.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或者,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和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通信装置。
CN202310396586.7A 2022-05-20 2023-04-06 通信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0981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3/092987 WO2023221817A1 (zh) 2022-05-20 2023-05-09 通信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3483 2022-05-20
CN2022105534832 2022-05-20
CN202210951516 2022-08-09
CN2022109515169 2022-08-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8157A true CN117098157A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8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6586.7A Pending CN117098157A (zh) 2022-05-20 2023-04-06 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98157A (zh)
WO (1) WO202322181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45179B2 (en) * 2017-01-10 2021-03-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9028811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转换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WO2022042146A1 (zh) * 2020-08-25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21817A1 (zh) 2023-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4677B (zh) Its频带中的模式3 v2x ue的改进保护
EP3827619A1 (en) Transmission of network slicing constraint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4600378B (zh) 终端、基站及通信方法
CN111345109A (zh)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低频带锚定高频带连接的技术
CN116686344A (zh) 中继路径之间的测量报告和切换过程
US2022038618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417571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993322B (zh) 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16830658A (zh) 用于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性的小区测量和报告
CN115699828A (zh) 具有多个订阅身份的用户终端的通信
CN112312516B (zh) 远程建立系链小区
CN117441371A (zh) 用于与空中用户装备的无线通信的空中覆盖映射
CN114258156B (zh)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WO2023221817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2024427A1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22153595A1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78502A1 (en) Path management of a sidelink relay between user equipment
US20230337097A1 (en) Joint cell selection for dual subscription dual active (dsda) operation
US20240121853A1 (en) Measurement repor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th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4001350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연결모드 원격단말의 릴레이 변경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030702A1 (en) Beam management in cellular system
Prasad et al. Reflection Environment Maps for Enhanced Reliability in 5G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CN117640041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7545042A (zh)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KR20240019593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MBS 브로드캐스트 서비스를 위한 어플리케이션의 QoE 측정 및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