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7842A - 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7842A
CN117087842A CN202310941846.4A CN202310941846A CN117087842A CN 117087842 A CN117087842 A CN 117087842A CN 202310941846 A CN202310941846 A CN 202310941846A CN 117087842 A CN117087842 A CN 117087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cylinder
bearing
inter
convex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418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友生
刘�东
都军民
卢丙举
罗亮
张凌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3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713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3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713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418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78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7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7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52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 underwa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包括内筒、外筒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封结构,内筒和外筒的同一端的端部分别设有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密封结构包括筒间密封环,筒间密封环的内外边缘分别密封连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上,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靠近筒间密封环的一侧布置有承载环,承载环具有朝向筒间密封环的支撑面,承载环的内外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表面,内筒和/或外筒上设有承载架,承载架上连接有穿过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间隙并拉紧承载环的拉紧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层筒间的密封环容易损坏而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
背景技术
在深海装备中,发射装置各设备应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高寿命、高效率及高可靠性;所以在发射筒双层筒间设置有大量电子元件,如果海水或发射时的高温气体进入筒间,会导致大量电子元件失灵,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要对筒间进行密封,且密封不能一次失效,以保证发射筒能多次使用。
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紧固件直接将环形密封件内外两边缘和内外压环分别连接在沿同一水平面设置的内筒凸环上和外筒凸环上,对外筒凸环与内筒凸环以及二者间的空隙进行密封。由于发射筒工作环境是在深水中,外部载荷较大,会导致外筒体向内凹陷或内外筒体发生轴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或圆周方向上的相对旋转,为了避免筒间密封环撕裂,筒间密封环的环宽要大于双层筒之间的间隙,为筒间密封环跟随双层筒变形、位移或旋转提供足够的形变量。
现有技术中,在海水涌入或发射工况时,流体从内层筒筒底进入内层筒与外层筒之间,流体直接冲击在筒间密封环上,筒间密封受到冲击会直接被挤进内筒凸环与外筒凸环之间的空隙中,由于内外层筒间距较小,所以内筒凸环与外筒凸环间的缝隙会更窄;筒间密封环会直接与内筒凸环、外筒体内凸环直接接触并发生摩擦,导致筒间密封环发生磨损,甚至磨破,导致密封失效。而在发射器发射时,有些发射器会喷出大量的固体颗粒,固体颗粒会直接轰击在筒间密封环上,导致筒间密封环被打破从而导致密封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层筒间的密封环容易损坏而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包括内筒、外筒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封结构,内筒和外筒的同一端的端部分别设有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密封结构包括筒间密封环,筒间密封环的内外边缘分别密封连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上,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靠近筒间密封环的一侧布置有承载环,承载环具有朝向筒间密封环的支撑面,承载环的内外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表面,内筒和/或外筒上设有承载架,承载架上连接有穿过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间隙并拉紧承载环的拉紧件。
本发明对现有发射筒进行改进,具体的,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靠近筒间密封环的一侧布置了承载环,承载环具有朝向筒间密封环的支撑面,承载环的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上。在海水涌入或发射工况时,流体冲击筒间密封环,筒间密封环撞击承载环,筒间密封环通过承载环将流体的冲击力转移到了内筒凸环与外筒凸环上,避免因冲击力过大导致筒间密封环撕裂。并且承载环的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上并将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间的缝隙封闭,避免筒间密封环进入缝隙并与内筒凸环或外筒凸环直接接触并发生摩擦,导致筒间密封环发生磨损,甚至磨破,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承载环上开设有拉紧孔,拉紧件的穿过拉紧孔的端部连接有挡止件,挡止件沉在拉紧孔中,通过拉紧挡止件而将承载环压紧在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表面。
其优点在于:通过拉紧孔与挡止件的配合,使拉紧力可以均匀的分布在拉紧孔边缘上,避免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拉紧件与承载环之间连接的可靠,避免拉紧件与承载环之间的连接断开。同时将拉紧孔设置成沉孔可以避免挡止件外露,在筒间密封环撞击到承载环上时发生损坏。
进一步地,拉紧孔与挡止件之间通过至少一个上设置的锥面挡止配合。
其优点在于:锥面具有导向作用,在挡止件安装时便于安装;并且设置成锥面可以使二者贴合的更加牢固。当内外筒浮动时,可以保证拉紧件与承载环保持连接对中。同时使承载环与内筒凸环、外筒凸环的接触更加牢固,可以充当二级密封。
进一步地,拉紧件为柔性拉紧件。
其优点在于:柔性拉紧件可以跟随承载环在任意方向上偏转,可以更好地保持拉紧状态。
进一步地,拉紧件包括拉簧。
其优点在于:拉紧件是拉簧可以使拉紧件更容易有拉紧力。
进一步地,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中的一个与承载环在径向上限位配合,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中的另一个与承载环滑动搭接。
其优点在于:将承载环一端限位,在保证承载环可以跟随内外筒的相对旋转、相对位移而发生旋转、位移的前提下,保证承载环不会远离内筒凸环和外筒凸环的间隙,从而保证筒间密封环不会进入内筒凸环与外筒凸环的间隙中。
进一步地,承载环的朝向筒间密封环的表面为凸出的圆滑表面。
其优点在于:承载环与筒间密封环相接触的面是圆滑表面,可以避免二者接触时筒间密封环发生损坏。
进一步地,发射筒还包括遮挡结构,遮挡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在内筒、外筒上的内挡环和外挡环,内外挡环在径向上重叠并遮挡在筒间密封环的背向承载环的一侧。
其优点在于:通过遮挡结构将发射器发射时释放的高速颗粒挡在筒间密封环外,保证筒间密封环不会因为颗粒直接轰击而破碎。
进一步地,内挡环和外挡环的重叠部分相贴合。
其优点在于:内外挡环贴合布置可以起到阻挡流体对筒间密封环的冲击,减小筒间密封环受到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内挡环和外挡环均为Z形弯折环,两者重叠贴合而形成背向筒间密封环凸出的遮挡拱起。
其优点在于:内外挡环设置成Z形弯折环提高了结构强度,保证在内挡环与外挡环受到外力冲击时,内外挡环不会在固定处发生破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中密封承载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中密封承载结构的实施例一中承载结构的安装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中密封承载结构的实施例一中承载结构的安装后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中密封承载结构的实施例一中密封环结构剖面图。
图中:1、标准紧固件;2、承载环;3、拉簧;4、承载螺栓;5、外压环;6、筒间密封环;7、承载螺母;8、内挡环;9、外挡环;10、内压环;11、内筒凸环;12、外筒凸环;13、内筒;14、外筒;15、承载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的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通过内外边缘分别密封连接在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上的筒间密封环6与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的靠近筒间密封环6的一侧布置的承载环2相配合,将流体的冲击力转移到了内筒凸环11与外筒凸环12上,避免因流体冲击力过大导致筒间密封环6撕裂。并且承载环2的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上,并将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间的缝隙封闭,避免筒间密封环6进入缝隙并与内筒凸环11或外筒凸环12直接接触并发生摩擦,导致筒间密封环6发生磨损,甚至磨破,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在筒间密封环6下设置内外挡环,将发射器发射时产生的高速颗粒挡在筒间密封环6外,避免高速颗粒打穿筒间密封环6从而导致密封失效。
如图1-4所示:密封结构包括:筒间密封环6。筒间密封环6是橡胶环,筒间密封环6的环宽最好大于外层筒与内层筒之间的空隙,因为如果发生外筒14体变形,内外筒14体发生相对旋转或相对位移,筒间密封环6需要一定的变形量来满足内外筒14体的变形和/或相对旋转和/或相对位移。
筒间密封环6两边缘同一侧设置有凸环,根据所在位置不同分为内凸环与外凸环。同时在内层筒与外层筒上布置了内压环10与外压环5。同时外压环5与内压环10上均开设有容纳凸环的槽。在安装时,将筒间密封环6上的内外凸环分别安装在内压环10和外压环5上的凹槽里。筒间密封环6凸台的另一侧即与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直接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两条半圆形凸条,通过凸条增加了筒间密封环6的密封面压缩量,加强了密封。
内压环10下设置有内挡环8,外压环5下设置有外挡环9,内挡环8与外挡环9都为Z形结构。内挡环8与外挡环9相搭接并有部分重叠,组合后,将筒间密封环6罩设于内部。由于发射筒工作时处于水下几百米处,水的压力会使外层筒发生内凹,内挡环8与外挡环9由刚性材料制成,如果内挡环8与外挡环9设置成一体结构,当外层筒内凹时,会导致挡环发生变形,甚至破碎。内外挡环贴合布置可以起到阻挡流体对筒间密封环6的冲击,减小筒间密封环6受到的冲击力。并且内挡环8和外挡环9均为Z形弯折环,两者重叠贴合而形成背向筒间密封环6凸出的遮挡拱起,可以保证挡环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挡环不会在固定处发生破碎。
筒间密封环6、内压环10、内挡环8按顺序依次安装,并通过紧固螺栓与螺母固定在内筒凸环11上;筒间密封环6、外压环5、外挡环9按顺序依次安装,并通过紧固螺栓与螺母固定在外筒凸环12上。
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的靠近筒间密封环6的一侧布置有承载环2,承载环2具有朝向筒间密封环6的支撑面,承载环2的内外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的表面,内筒13上设有承载架15,承载架15上连接有穿过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的间隙并拉紧承载环2的拉紧件。当筒间密封环6受到冲击时,筒间密封环6向上运动,挤压承载环2,将冲击力通过承载环2转移到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上,减少筒间密封环6受到的冲击力,避免筒间密封环6被撕裂。并且承载环2的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上并将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间的缝隙封闭,避免筒间密封环6进入缝隙并与内筒凸环11或外筒凸环12直接接触并发生摩擦,导致筒间密封环6发生磨损,甚至磨破,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发生。而且内外挡板也将部分流体挡在外面并吸收了剩余流体的部分冲击力。
承载环2布置在外筒凸环12上的一侧设置有环凸结构,外筒凸环12上设置有与承载环2的环凸结构相匹配的环槽。通过承载环2上的环凸与外筒凸环12上的环槽相配合从而对承载环2起到限位作用。将承载环2一端限位,在保证承载环2可以跟随内外筒14的相对旋转、相对位移而发生旋转、位移的前提下,保证承载环2不会远离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的间隙,从而保证筒间密封环6不会进入内筒凸环11与外筒凸环12的间隙中。承载环2的朝向筒间密封环6的表面为凸出的圆滑表面。承载环2与筒间密封环6相接触的面是圆滑表面,可以避免二者接触时筒间密封环6发生损坏。
承载环2上开设有拉紧孔,拉紧孔位于内筒凸环11与外筒凸环12之间的空隙处,并且拉紧孔是喇叭形的沉孔,拉紧孔内布置有承载螺母7,承载螺母7外层包裹有与拉紧孔形状相匹配的橡胶,承载螺母7的外侧橡胶与拉紧孔形成锥面配合。通过拉紧孔与承载螺母7的配合,使拉紧力可以均匀的分布在拉紧孔边缘上,避免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拉紧件与承载环2之间连接的可靠,避免拉紧件与承载环2之间的连接断开。同时将拉紧孔设置成沉孔可以避免挡止件外露,在筒间密封环6撞击到承载环2上时发生损坏。锥面具有导向作用,在挡止件安装时便于安装;并且设置成锥面可以使二者贴合的更加牢固。当内外筒14浮动时,可以保证拉紧件与承载环2保持连接对中。同时使承载环2与内筒凸环11、外筒凸环12的接触更加牢固,可以充当二级密封。
承压螺母螺纹连接有承载螺栓4,承载螺栓4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孔,通过连接孔将承载螺栓4与拉簧3一端连接,拉簧3另一端连接在内筒凸环11上设置的承载架15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架15也可以设置在外筒凸环12上)。安装时,先将拉簧3拉伸,使承载螺栓4穿过拉紧孔,将外层包裹橡胶的承载螺栓4连接在螺栓上,紧固承载螺栓4与承载螺母7后,松开拉簧3,拉簧3收缩带动承载螺母7进入拉紧孔,承载螺母7依靠橡胶将拉紧孔封堵。
工作原理:当发射工况或海水涌入时,流体通过内层筒底部冲击双层筒间时,先冲击挡流板,但由于挡流板是分体式挡流板,无法将全部流体挡住,仍然会有一部分流体进入挡流板内部,冲击筒间密封环6。由于筒间密封环6的环宽大于内层筒与外层筒的间距,筒间密封环6受到冲击时会向上移动。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后,筒间密封环6会挤压承载环2,将冲击力通过承载环2的转移到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上,从而降低了筒间密封环6自身受到的冲击力,降低了筒间密封环6受到了的拉力,避免了筒间密封环6因拉力过大,受拉力撕扯而发生破坏的情况发生。并且承载环2的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上并将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间的缝隙封闭,避免筒间密封环6进入缝隙并与内筒凸环11或外筒凸环12直接接触并发生摩擦,导致筒间密封环6发生磨损,甚至磨破,导致密封失效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承载环上的拉紧孔是台阶状的沉孔,挡止件是圆形金属板,安装后,圆形金属板沉入拉紧孔中。
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拉紧孔是竖直方向上的直孔,承载螺母上包裹有喇叭形的橡胶。
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的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拉紧件结构的不同:拉紧件是钢杆,钢杆一端铰接在承载架上,另一端铰接在在承载螺栓上。
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的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拉紧件结构的不同:拉紧件是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承载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承载螺栓上。
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的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承载环与内筒凸环、外筒凸环的限位结构的不同:内筒凸环与承载环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环凸,承载环上开设有与内筒13凸环上的环凸相匹配的环槽。
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的实施例七: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承载环滑动搭接在内筒凸环与外筒凸环上。
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的实施例八: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筒间密封件一侧边缘直接嵌入在内筒凸环上,另一边缘直接嵌入外筒凸环上。
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的实施例九: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内外挡环在径向上重叠,但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水下装备的发射筒的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内挡环与外挡环为平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包括内筒(13)、外筒(14)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封结构,内筒(13)和外筒(14)的同一端的端部分别设有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筒间密封环(6),筒间密封环(6)的内外边缘分别密封连接在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上,其特征在于: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的靠近筒间密封环(6)的一侧布置有承载环(2),承载环(2)具有朝向筒间密封环(6)的支撑面,承载环(2)的内外边缘分别搭接在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的表面,内筒(13)和/或外筒(14)上设有承载架(15),承载架(15)上连接有穿过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的间隙并拉紧承载环(2)的拉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环(2)上开设有拉紧孔,拉紧件的穿过拉紧孔的端部连接有挡止件,挡止件沉在拉紧孔中,通过拉紧挡止件而将承载环(2)压紧在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孔与挡止件之间通过至少一个上设置的锥面挡止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件为柔性拉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件包括拉簧(3)。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射筒,其特征在于: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中的一个与承载环(2)在径向上限位配合,内筒凸环(11)和外筒凸环(12)中的另一个与承载环(2)滑动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射筒,其特征在于:承载环(2)的朝向筒间密封环(6)的表面为凸出的圆滑表面。
8.根据权利要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射筒,其特征在于:发射筒还包括遮挡结构,遮挡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在内筒(13)、外筒(14)上的内挡环(8)和外挡环(9),内外挡环在径向上重叠并遮挡在筒间密封环(6)的背向承载环(2)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射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环(8)和外挡环(9)的重叠部分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射筒,其特征在于:内挡环(8)和外挡环(9)均为Z形弯折环,两者重叠贴合而形成背向筒间密封环(6)凸出的遮挡拱起。
CN202310941846.4A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 Pending CN1170878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1846.4A CN117087842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1846.4A CN117087842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7842A true CN117087842A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72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41846.4A Pending CN117087842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784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42209A (en) * 1972-08-01 1976-07-14 Daspit Ronald Albert Pipe couplings for liquid and fluid pipes
CN1527930A (zh) * 2001-05-25 2004-09-08 ��������ķ������ 具有管形射弹的枪炮炮筒组件
CN106402385A (zh) * 2016-10-18 2017-02-15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用于圆形发射筒的无法兰承压密封连接结构
CN107575685A (zh) * 2017-09-28 2018-01-12 丁毅 球形补偿器
CN210292974U (zh) * 2019-06-24 2020-04-1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杆式无真空火炮驻退机
CN113624443A (zh) * 2021-07-21 2021-11-0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水下发射的发射筒筒口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5435641A (zh) * 2022-09-02 2022-12-06 南京理工大学 用于水下枪炮的发射筒口密封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42209A (en) * 1972-08-01 1976-07-14 Daspit Ronald Albert Pipe couplings for liquid and fluid pipes
CN1527930A (zh) * 2001-05-25 2004-09-08 ��������ķ������ 具有管形射弹的枪炮炮筒组件
CN106402385A (zh) * 2016-10-18 2017-02-15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用于圆形发射筒的无法兰承压密封连接结构
CN107575685A (zh) * 2017-09-28 2018-01-12 丁毅 球形补偿器
CN210292974U (zh) * 2019-06-24 2020-04-1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杆式无真空火炮驻退机
CN113624443A (zh) * 2021-07-21 2021-11-0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水下发射的发射筒筒口密封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5435641A (zh) * 2022-09-02 2022-12-06 南京理工大学 用于水下枪炮的发射筒口密封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四超, 罗亮等: "筒间密封装置使用寿命研究", 舰船科学技术, vol. 44, no. 10, 31 May 2022 (2022-05-31), pages 175 - 17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4339B (zh) 桥梁拉索用柔性防水装置及其实现索体防水罩防水密封的方法
CN107687558B (zh) 一种海底纤维增强复合柔性管用组合式止屈器
CN108691555B (zh) 断层破碎带段抗震隧道管道连接件
CN117087842A (zh) 一种水下装备的发射筒
US4036512A (en) Pipe joints
CN110541996B (zh) 海管堵漏管卡的密封装置及海管堵漏设备
CN110878813B (zh) 一种钢带预紧方法
CN211693902U (zh) 一种法兰活接
CN211398860U (zh) 一种卡箍式环形管接头柔性管道连接结构
CN210118575U (zh) 用于输送管道上的具有自补偿功能的伸缩装置
CN211259911U (zh) 一种石油管道密封装置
CN107558371B (zh) 拉索预埋管口的密封结构及其实现拉索预埋管口可靠密封的方法
CN113503168A (zh) 高烈度地震活动断层区域的盾构隧道纵向接头结构
CN216922815U (zh) 螺栓密封垫
CN217272658U (zh) 外防脱件
CN220060103U (zh) 一种管路紧固式液压油缸总成
CN212627089U (zh) 一种电缆单向防拉扯组件
CN112392489B (zh) 一种密封件及含有其的盾构密封组件
CN219198502U (zh) 复合密封免维护带报警套筒补偿器
CN213361438U (zh) 自密封套筒补偿器
CN216896342U (zh) 复合密封免维护自调节套筒补偿器
CN216813383U (zh) 复合密封免维护自调节导向套筒补偿器
CN208845192U (zh) 顶管进洞口止水装置
CN219413899U (zh) 一种具有接头保护结构的液压软管组件
CN215763757U (zh) 一种管道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