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1983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81983A CN117081983A CN202311182297.3A CN202311182297A CN117081983A CN 117081983 A CN117081983 A CN 117081983A CN 202311182297 A CN202311182297 A CN 202311182297A CN 117081983 A CN117081983 A CN 1170819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transmission
- path
- target
- paramet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18 data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4 iterative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1—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y minimising del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3—Evaluation of link metric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交通、辅助驾驶等各种场景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根据所有性能参数,对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参数,得到多个路径组;从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基于从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的目标路径,将待传输数据从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数据接收端。通过聚类对传输路径分组,可基于性能参数的变化灵活地分组传输路径,提升分组的准确性,并且在传输数据时,可根据具体的待传输数据,选择合适的路径组传输数据,也可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传输是指按照一定的规程,通过一条或多条传输路径,将数据从数据源传输到数据终端,主要实现点与点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交换。两点之间通常可存在多条传输路径,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通常可从多条传输路径中随机选择一条传输路径来传输数据。
然而,不同的传输路径具有不同的传输性能,例如,某些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较好可快速地传输数据,某些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较差,传输数据则较为缓慢。而随机选择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难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设备,其中,一个传输路径中包含一个接收设备;
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所述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所述中转设备为所述多个接收设备中的一个;
根据所有所述性能参数,对所述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
从所述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 ;
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传输时延,所述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所述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包括:针对每个所述传输路径,将探测数据按照所述传输路径,从所述数据发送端发送至指定设备,并获取所述探测数据的发送时间,所述指定设备为所述传输路径中包含的接收设备;
将所述探测数据从所述指定设备传输至中转设备;
计算所述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所述中转时长为所述探测数据从所述指定设备传输至所述中转设备的时长;
通过所述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将响应数据反馈至所述数据发送端,并获取所述响应数据的接收时间,所述响应数据和所述探测数据对应;
基于所述发送时间、所述中转时长以及所述接收时间,计算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所述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包括:
获取所述探测数据,在所述指定设备和所述中转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
基于所述往返时延,计算所述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发送时间、所述中转时长以及所述接收时间,计算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包括:
计算所述接收时间与发送时间之间的差值,得到第一时间差值;
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和所述中转时长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有所述性能参数,对所述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包括:
对所有所述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处理,并剔除异常性能参数,得到待聚类参数;
基于所述待聚类参数,对所述待聚类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中的第一路径组;
获取所述异常性能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得到多个路径组中的第二路径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待聚类参数,对所述待聚类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中的第一路径组,包括:
从所述待聚类参数中确定初始分组数个中心参数;
根据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中心参数的距离,得到所述初始分组数个聚类簇,所述聚类簇满足预设条件;
计算所述聚类簇对应的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为所述聚类簇中的待聚类参数和中心参数的最大距离;
若所有所述目标距离均小于指定阈值,得到目标聚类簇;
若存在所述目标距离不小于指定阈值,更新所述初始分组数,并返回执行从所述待聚类参数中确定所述初始分组数个中心参数的步骤及后续步骤;
按照所述目标聚类簇,对所述传输路径进行分组处理,得到第一路径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中心参数的距离,得到所述初始分组数个聚类簇,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中心参数的距离,将待聚类参数划分为聚类簇,所述聚类簇和中心参数一一对应;
基于所述聚类簇中的待聚类参数,更新所述聚类簇的中心参数,得到更新后的中心参数;
利用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更新后的中心参数,更新所述聚类簇,直到所述聚类簇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路径组具有对应的性能类型,所述从所述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包括:
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类型;
基于数据类型和性能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类型对应的所述性能类型确定为目标性能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所述目标类型;
将所述目标性能类型的路径组,确定为所述目标路径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
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在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更新所述目标路径组,得到更新后的目标路径组;
从所述更新后的目标路径组中确定新的目标路径,并基于新的目标路径,继续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
路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设备,其中,一个传输路径中包含一个接收设备;
参数检测模块,用于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所述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所述中转设备为所述多个接收设备中的一个;
聚类模块,用于根据所有所述性能参数,对所述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
传输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其中,数据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设备,一个传输路径中包含一个接收设备,利用中转设备至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根据所有性能参数,对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参数,得到多个路径组,通过聚类对传输路径分组,可基于性能参数的变化灵活地分组传输路径,提升分组的准确性。并且,后续可从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并基于目标路径组中的目标路径,将待传输数据从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数据接收端,根据具体的待传输数据,选择其合适的路径组传输数据,也可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传输时延的拓扑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逻辑拓扑示意图;
图1e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示意图;
图1f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待传输数据的另一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其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终端、服务器等设备。其中,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语音交互设备、智能家电、车载终端、飞行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集成在多个电子设备中,比如,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集成在多个服务器中,由多个服务器来实现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也可以以终端的形式来实现。
例如,参考图1a,示出了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其中,该应用环境中可包括两个地域的数据中心,其中,每个数据中心由服务器、接入交换机、内网核心交换机、数据中心路由器以及骨干网路由器组成。
其中,在一个数据中心中,服务器通过一个接入交换机接入云内网,云内网中包含内网核心交换机和数据中心路由器,每个内网核心交换机均和每个数据中心路由器连接,每个数据中心路由器和每个骨干网路由器连接,不同区域的数据中心之间可通过骨干网路由器连接。也即,数据中心路由器可用于连接数据中心互联网络(Data CenterInterconnect,DCI)的骨干网路由器。
其中,从接入交换机到骨干网路由器之间存在多条网络路径,不同地域的数据中心通过骨干网路由器互联,骨干网路由器之间的物理链路存在多条物理路径,骨干路由器之间的物理链路是导致通信时延的主要原因。在物理路径的基础上,可基于虚拟化技术创建逻辑连接,一条物理链路对应着至少一条逻辑连接,该逻辑连接则是传输路径。基于该传输路径,可从地域A的服务器,即数据发送端,将数据传输至地域B的服务器,即数据接收端。
其中,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的报文,可按照外层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进行哈希操作,也即根据报文的外层IP地址可确定报文应该通过哪个路径传输,在同一地域内部,报文的传输则按照内层IP地址进行等价多路径路由(Equal-CostMultipath,ECMP)操作,即根据报文的内层IP地址确定报文应该通过地域内的哪个路径传输。其中,外层IP是指传输路径的IP,内层IP是指承载数据流量的IP对。ECMP使得地域内的数据传输可以利用多条路径进行并行处理,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效率。
可选地,对于接入交换机,可使用数据发送端的IP地址和数据接收端的IP地址进行哈希操作。对于内网核心交换机,可以使用数据发送端的IP地址、数据接收端的IP地址、数据发送端的端口号、数据接收端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进行哈希操作。确保在地域内部,报文能够被合理地分发到不同的路径上,实现负载均衡和优化数据传输。
一个内层IP对和一个外层IP对构成一个传输路径,在这个传输路径上承载具体的数据流量,当存在足够多的传输路径时,传输路径的流量可以覆盖所有的物理链路。
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获取到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之间的多个传输路径,其中,数据接收端可以包括多个接收设备,一个传输路径中包括一个接收设备;然后可利用中转设备至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其中,中转设备为多个接收设备中的一个;根据所有性能参数,对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然后从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最后从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目标路径,将待传输数据从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数据接收端。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云技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其中,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可涉及到在不同的设备之间互相传输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为云技术中的数据处理提供了基本保障。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交通、辅助驾驶等,以提升在这些场景中进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b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110、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
数据发送端是指用于发送数据的一端,数据接收端是指接收数据的一端,即数据可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传输。其中,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可以是指不同的数据中心、或者是不同的设备等。若为数据中心,则数据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之间传输时,一个数据中心可作为数据接收端,另一个数据中心可作为数据发送端。
传输路径是指进行数据传输的虚拟网络路径,是物理路径之上,基于虚拟化技术创建的逻辑连接。物理路径是指数据在实际的物理网络中传输时,所经过的物理链路和设备,可以是由物理交换机、物理路由器等实际硬件设备组成的网络路径。例如,可继续参阅图1a,网关服务器可通过接入交换机接入云内网,接入交换机可和内网核心交换机连接,内网核心交换机和数据中心路由器连接,数据中心路由器可和骨干网路由器连接,以便和其他地域的骨干网路由器连接,上述路径即为实际的物理路径。
而虚拟网络路径是在物理路径之上,基于虚拟化技术创建的逻辑连接,对应着一个或多个物理路径。其中,虚拟网络路径可以是逻辑隧道、虚拟局域网、虚拟专用网络等,可使用逻辑地址进行标识和转发,可独立于底层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约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使用overlay网络技术在底层物理网络上创建虚拟网络,例如VXLAN、GRE、L2TPv3等,以此建立多个传输路径,从而可以获取到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之间的多个传输路径。其中,数据接收端可以包括多个接收设备,该接收设备可以是网关、服务器等设备,任意一个接收设备接收到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即可以认为数据到达数据接收端。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任意一条传输路径中,可包括一个接收设备,以便数据经由该传输路径可到达数据接收端。
120、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所述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
性能参数是指用于表征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的参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性能参数可以是指传输时延,其中,传输时延是指通过传输路径将数据从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数据接收端所需要的总时间,传输时延越小,传输性能越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计算传输时延时,可以是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时钟同步的情况下,利用数据发送端发送探测数据的时间,以及数据接收端接收到探测数据的时间,计算得到传输时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检测传输时延时,还可以是检测传输路径的往返时延,并将往返时延除以2以得到单向时延,即传输时延。即,可通过传输路径,将探测数据从数据发送端传输至该传输路径中包含的接收设备处,由该接收设备将探测数据对应的响应数据反馈给数据发送端,数据则在该传输路径中进行了两次传输,将数据发送端从发送探测数据至接收到响应数据的时间除以2,即可得到单边的传输时延。
当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的地理位置较远时,从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传输时长,以及从数据接收端至数据发送端的传输时长相差较大,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传输时延,可以在数据接收端设置一中转设备,该中转设备为多个接收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并且当数据接收端中的任一接收设备接收到探测数据后,均需要将探测数据转发给中转设备,再通过中转设备向数据发送端发送对应的响应数据,由此,可确保响应数据均通过指定传输路径传输,从而可确保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长在不同的传输路径中保持一致,避免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长对传输时延的影响。
可选地,可以是针对每个所述传输路径,将探测数据按照所述传输路径,从所述数据发送端发送至指定设备,并获取所述探测数据的发送时间,所述指定设备为所述传输路径中包含的接收设备;将所述探测数据从所述指定设备传输至中转设备;计算所述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所述中转时长为所述探测数据从所述指定设备传输至所述中转设备的时长;通过所述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将响应数据反馈至所述数据发送端,并获取所述响应数据的接收时间,所述响应数据和所述探测数据对应;基于所述发送时间、所述中转时长以及所述接收时间,计算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
探测数据是指用于检测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时,所使用的数据,为了确保探测数据可以快速地传输,探测数据的大小通常只有几十个字节甚至更小,例如,探测数据可以是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的回显请求报文。
数据接收端中包括多个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至任意一个接收设备,均可认为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端,由于传输路径是从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网络路径,则传输路径中可以包括一接收设备,以便基于传输路径可将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端,传输路径中包含的接收设备即为指定设备。
例如,可参阅图1c,示出了检测传输时延的拓扑示意图。其中,数据发送端为地域A的数据中心,数据接收端为地域B的数据中心,地域A的数据中心中存在一发送设备,即服务器1,地域B的数据中心中包括多个接收设备,分别为服务器3、服务器4、服务器5、服务器6。从图中可知,从地域A的数据中心至地域B的数据中心之间,存在4条传输路径,分别为服务器1至服务器3,服务器1至服务器4,服务器1至服务器5,以及服务器1至服务器6。
可将探测数据按照传输路径从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指定设备,例如,服务器1至服务器3的传输路径,服务器3为指定设备,服务器1至服务器4的传输路径,服务器4为指定设备。同时,可获取探测数据的发送时间,即服务器1发送探测数据的时间。
中转设备是数据接收端的多个接收设备中的一个,可从多个接收设备中随机选择一个即可,该中转设备可用于中转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的探测数据。也即在数据接收端接收到探测数据后,并不会立刻向数据发送端发送响应数据,而是将探测数据从指定设备传输至中转设备,再由中转设备向数据发送端发送响应数据。其中,响应数据是和探测数据对应的数据。也即,不论传输路径是什么,最后发送响应数据的均是中转设备,则在不同传输路径中,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长是相同的。数据发送端在接收到响应数据时,可获取到响应数据的接收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传输时延是指数据从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所需要的总时间。例如,图1c中,以传输路径为服务器1至服务器3为例,传输时延是指探测数据从服务器1传输至服务器3的时长,若将服务器6作为中转设备,探测数据的路径如下:从服务器1至服务器3,从服务器3至服务器6,从服务器6至服务器1,即指定传输路径,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的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为服务器1至服务器3的时长,以及指定传输路径上的时长。
发送响应数据时,均是从中转设备发送响应数据至服务器1,则不同的传输路径中,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长是相同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将探测数据发送至指定设备的时长以及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长作为传输时延。由此,可计算出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即探测数据从指定设备传输至中转设备的时长,最后利用发送时间、接收时间以及中转时长,可计算得到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可以是获取所述探测数据,在所述指定设备和所述中转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基于所述往返时延,计算所述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
其中,往返时延则是指定设备在从发送探测数据,至接收到对应的响应数据的总时长。在计算往返时延时,可以是由指定设备发送指定探测数据至中转设备,并记录指定探测数据对应的发送时间,中转设备在接收到指定探测数据后,将指定探测数据对应的指定响应数据发送至指定设备,指定设备可获取到指定响应数据对应的接收时间。计算出指定响应数据的接收时间与指定探测数据对应的发送时间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到往返时延。其中,该指定探测数据可以是和数据发送端发送的探测数据相同,以提升中转时长的准确性。
往返时延是指某个设备将数据发送至另一设备,并接收到另一设备的响应数据的总时长。例如,将数据从设备C发送至设备D的时长记为第一时长,将响应数据从设备D返回给设备C的时长记为第二时长,往返时延则为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之和。
当设备C和设备D处于不同的地域时,受到较长的物理距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往返时延为10s,其中第一时长为2s,第二时长为8s。当设备C和设备D处于不同的地域时,或者认为其处于较小规模的局域网内时,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的差异较小,即第一时长可约等于第二时长。
由于指定设备和中转设备均是同一数据接收端的接收设备,其物理距离较近,可认为从指定设备将数据发送至中转设备的时间,与从中转设备将数据发送至指定设备的时间大致相同。由此,将往返时间除以2,则可以得到中转时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发送时间、中转时长以及接收时间,计算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时,可以是计算所述接收时间与发送时间之间的差值,得到第一时间差值;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和所述中转时长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
其中,第一时间差值是接收时间和发送时间之间的差值,例如,接收时间记为t_rpy,发送时间记为t_req,则第一时间差值为t_rpy-t_req。以传输路径为服务器1至服务器3,服务器6为中转设备为例,第一时间差值则为服务器1至服务器3、服务器3至服务器6、以及服务器6至服务器1的总时长。再计算第一时间差值与中转时长即pdelay的差值,即可得到传输时延。也即,该传输时延是服务器1至服务器3以及服务器6至服务器1的时长,可表示为t_rpy-t_req-pdelay。
由于每个传输路径,均会从服务器6发送响应数据至服务器1,则每个传输时延中均包含在指定传输路径上的传输时长,该段传输时长是相同的,从而可以消除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长对传输时延的影响,提升检测传输时延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检测到传输时延的基础上,还可以检测传输速率、传输带宽、丢包率等,性能参数可以是基于传输时延、传输速率、传输带宽、丢包率等综合计算得到的参数。其中,传输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传输路径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或字节每秒表示。传输带宽是指传输路径能够传输数据的最大速率,可表示传输路径的最大传输能力,通常可以比特每秒表示,带宽越高,表示该传输路径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丢包率是指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占总发送数据包数量的比例。
例如,可检测出传输路径的多个子性能参数,获取子性能参数对应的参数权重;根据所述子性能参数以及所述参数权重,计算得到性能参数。
其中,传输路径的子性能参数可以是指传输时延、传输速率、传输带宽以及丢包率等。传输时延的获取方式可参考前述对应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在获取传输速率时,可以是使用特定的测试工具,在传输路径上传输数据时,该测试工具可获取到传输的数据量和传输时间,由此,可计算出传输速率。在获取传输带宽时,可以是使用带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基于该带宽测试工具,可直接获取到传输路径的带宽。在获取丢包率时,也可以通过传输路径向数据接收端发送多个请求,以便数据接收端可返回对应的回复,若一共发出10个请求,但仅收到8个回复,表明丢失了2个请求,丢包率则为20%。
子性能参数对应的参数权重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数据传输更加关注时效时,则传输时延的参数权重可设置为较大,又例如,数据传输更加关注数据的完整性时,则丢包率的参数权重可设置为较大。其中,所有子性能参数的参数权重之和可以为1。
然后,可根据传输路径的子性能参数,以及子性能参数对应的参数权重,计算出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例如,将传输时延记为x1,其参数权重为a;传输速率记为x2,其参数权重为b;传输带宽记为x3,其参数权重为c;丢包率记为x4,其参数权重为d,则性能参数为a*x1+b*x2+ c*x3+d*x4。
其中,性能参数用于表征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性能参数和传输性能可以是呈反比的关系,例如,性能参数越小,表明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越好。当然,性能参数也和传输性能也可以是呈正比的关系,例如,性能参数越大,表明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越好,具体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
130、根据所有所述性能参数,对所述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
在检测到每个传输路径对应的性能参数后,可基于性能参数,对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以得到多个路径组。其中,路径组是对多个传输路径进行分组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升聚类效率,可预先对所有性能参数进行预处理,例如,在聚类时,可以是对所有所述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处理,并剔除异常性能参数,得到待聚类参数;基于所述待聚类参数,对所述待聚类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进行分组处理,得到路径组中的第一路径组;获取所述异常性能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得到路径组中的第二路径组。
其中,排序处理是指将性能参数按照一定规律重新排列的过程,以便更好地进行处理。例如,可以将性能参数按照升序排序或者降序排序。在排序处理的过程中,可基于排序规则,对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和交换,直到所有的性能参数排序完成。
其中,异常性能参数是指获取性能参数时出现异常,直接由预设性能参数替代的参数。例如,以性能参数为传输时延为例,从数据发送端将探测数据按照传输路径传输至数据接收端后,可能会长时间未接收到对应的响应消息,此时,可认为出现超时的异常情况,可将该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记为预设时延。该预设时延可以是一个较大的值,以便和正常的传输时延进行区别。也即,通过某个传输路径发出探测数据后,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对应的响应数据,则直接将该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确定为该预设时延。
由此,可将性能参数中的预设性能参数作为异常性能参数,并将其从多个性能参数中剔除,得到待聚类参数。此时的待聚类参数是排序处理后,且没有明显异常的数据,可提升后续的聚类效率。
为了实现较为准确全面的分组,多个路径组可以包含第一路径组和第二路径组,第一路径组则是利用待聚类参数,对待聚类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进行分组得到的,而第二路径组中则包含了所有异常性能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也即异常性能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可作为单独的一组,即第二路径组。
其中,聚类是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其是一种无监督式学习,即没有给定事先标记过的训练范例,自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分类或分群。常见的聚类方式可以包括层次聚类、密度聚类等,可使用任意一种聚类算法以得到第一路径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得到第一路径组时,可以是从所述待聚类参数中确定初始分组数个中心参数;根据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中心参数的距离,得到所述初始分组数个聚类簇,所述聚类簇满足预设条件;计算所述聚类簇对应的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为所述聚类簇中的待聚类参数和中心参数的最大距离;若所有所述目标距离均小于指定阈值,得到目标聚类簇;若存在所述目标距离不小于指定阈值,更新所述初始分组数,并返回执行从所述待聚类参数中确定所述初始分组数个中心参数的步骤及后续步骤;按照所述目标聚类簇,对所述传输路径进行分组处理,得到第一路径组。
初始分组数是指在聚类之前,预先设置的分组数,该初始分组数可以记为k,初始分组数通常大于1。利用初始分组数,可以从待聚类参数中确定出对应数量个中心参数,也即从待聚类参数中确定出k个中心参数。
可选地,为了提升聚类效率,可按照初始分组数对待聚类参数进行等分的方式,确定出中心参数。例如,先获取待聚类参数的参数数量;使用参数数量和初始分组数,计算单位数量;基于单位数量从待聚类参数中确定中心参数。其中,单位数量为每个分组中,待聚类参数的最小数量。
例如,待聚类参数为[1, 3, 4, 5, 6, 8, 9, 13, 15, 17, 18, 20, 23],参数数量为13,初始分组数为k=3,则单位数量为13除以3,向下取整得到4。则每个分组中约包含4个待聚类参数,从每个分组中选择一个参数作为中心参数,即中心参数可以为1、6、15。
待聚类参数和中心参数的距离,可以是指待聚类参数和中心参数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确定出中心参数后,可以根据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中心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得到所述初始分组数个聚类簇。其中,该聚类簇需要满足预设条件,该预设条件可以是指聚类簇中的每个待聚类参数和其中心参数的距离均需小于预设阈值。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个经验值,可基于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预设条件还可以是指聚类簇的迭代次数达到预设迭代次数,该预设迭代次数也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得到聚类簇时,可以是根据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中心参数的距离,将待聚类参数划分为聚类簇,所述聚类簇和中心参数一一对应;基于所述聚类簇中的待聚类参数,更新所述聚类簇的中心参数,得到更新后的中心参数;利用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更新后的中心参数,更新所述聚类簇,直到所述聚类簇满足预设条件。
针对每个待聚类参数,可以计算该待聚类参数和每个中心参数的距离,即差值的绝对值,将该待聚类参数归于其距离最小的中心参数对应的聚类簇中。例如,前述举例中,待聚类参数1和中心参数1、6、15的差值分别为0、5、14,由此,待聚类参数1可以归于中心参数为1的聚类簇中。以此类推,可以将每个待聚类参数划分至中心参数对应的聚类簇中。例如,中心参数为1对应的聚类簇记为c[1],其中的待聚类参数为[1, 3],中心参数为6对应的聚类簇记为c[2],其中的待聚类参数为[4, 5, 6, 8, 9]。
在得到聚类簇后,可继续基于聚类簇中的待聚类参数,更新所述聚类簇的中心参数,得到更新后的中心参数。其中,更新聚类簇的中心参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计算聚类簇中待聚类参数的平均值,将聚类簇的中心参数更新为平均值。又例如,计算聚类簇中待聚类参数的中位数,将聚类参数的中心参数更新为中位数。又例如,获取聚类簇中每个待聚类参数的权重值,基于该权重值进行加权平均值的计算,将待聚类参数更新为加权平均值。
在更新中心参数后,可利用更新后的中心参数与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的差值,更新所述聚类簇。也即利用更新后的中心参数,可对待聚类参数重新进行划分,得到新的聚类簇,直到得到的聚类簇中每个待聚类参数,与其中心参数的距离均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当前的迭代次数达到预设迭代次数。
在得到满足预设条件的聚类簇后,为了确保当前的聚类结果是合理的,还可以计算聚类簇对应的目标距离。其中,该目标距离为聚类簇中,待聚类参数和中心参数的最大距离。例如,前述中心参数为6的聚类簇为[4, 5, 6, 8, 9],待聚类参数和中心参数的最大距离为3。
指定阈值可以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的一个值,该指定阈值可以小于预设阈值,也即得到单个聚类簇对于整个聚类而言不一定是合理的。可以理解的是,每个聚类簇都可以计算得到一个目标距离,前述得到的聚类簇的数量为初始分组数,例如为3,则可以计算出3个目标距离。若所有目标距离均小于指定阈值,可认为当前的聚类得到的所有聚类簇是合理的,可直接将所有聚类簇作为目标聚类簇。
若存在目标距离不小于指定阈值,表明当前的聚类簇是不合理的,可对k值进行更新,例如,将k值更新为k+1,并返回执行从待聚类参数中确定k个中心参数的步骤以及后续步骤。
由于每个待聚类参数均和一个传输路径对应,在得到目标聚类簇后,可以按照目标聚类簇对传输路径进行分组处理,得到第一路径组。前述得到的第一路径组和第二路径组则为路径组。
其中,路径组是具有相同或相似传输性能的传输路径的集合,也即,通过分组,可将传输性能较好的传输路径划分为一组,传输性能较次的传输路径划分为一组。例如,划分为class0、class1和class2,其中,class0的传输性能最好,class2的传输性能最差,class1的传输性能处于两者之间。为了确保传输性能较好的路径组中有足够数量的传输路径,还可以获取传输性能最好的路径组中的传输路径的数量,若该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从传输性能较次的分组中选择部分传输路径至传输性能较好的路径组中。例如,class0中差一条传输路径,则可以将class1中传输性能最好的传输路径添加至class0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使用简单的预设值比对的方式,对传输路径进行分组,即预先设置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将性能参数大于第一预设值的传输路径划分为一组,将性能参数处于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之间的传输路径划分为一组,将性能参数小于第二预设值的传输路径划分为一组。由于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通常是波动的,则需要根据波动实时更新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其该值的设定是完全依赖于人工经验的,容易出现分组不成功的情况。
例如,前述性能参数为传输时延时,由于传输时延包含了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长,导致传输时延比真实的传输时延较大,若按照以前的经验设置传输时延的预设值,则会导致分组不准确,且难以实现灵活地分组。
通过聚类处理对传输路径进行分组,可避免人为设置预设值,由于聚类是利用数据自身的规律进行分组,即使每个传输时延内包含了相同的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长,也不会影响到实际的传输时延的数据规律,也即也不会影响到实际的聚类结果,从而可实现灵活准确地分组。
例如,可参阅图1d,示出了网络逻辑拓扑示意图。其中,假设不同地域的服务器分别为服务器1和服务器2,服务器1所在地域的骨干网路由器为BR1和BR2,服务器2所在地域的骨干网路由器为BR3和BR4。假设服务器1和服务器2之间存在12条传输路径,经过聚类处理后,可将这12条传输路径划分为5组,即,传输路径1、6、7为一组,传输路径5、4、7、10为一组,传输路径2、12、11为一组,传输路径3、8、9为一组。
在实际传输数据时,可以从传输路径的分组中选择一个分组,并利用被选择的分组内的传输路径,将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端。
140、从所述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
其中,待传输数据是指需要从数据发送端传输指定数据接收端的数据,在得到路径组后,可以从传输路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路径组可以是传输性能最好的路径组。由于路径组是按照目标聚类簇分组得到的,可以比较目标聚类簇的中心参数,若性能参数越小,表明传输性能越好,则可以将中心参数最小的目标聚类簇对应的路径组确定为目标路径组。
为了快速确定目标路径组,可以基于目标聚类簇的中心参数,确定每个路径组的性能类型。例如,性能参数越小,传输性能越好,可以是将每个目标聚类簇的中心参数按照升序排序,将中心参数最小的目标聚类簇所对应的路径组的性能类型确定第一类,其他的路径组依次确定为第二类、第三类等。其中,第一类是传输性能最好的路径组,第二类、第三类次之。由此,可直接将第一类的路径组确定为目标路径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路径组还可以是根据待传输数据的类型确定的。例如,可以是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类型;基于数据类型和性能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类型对应的所述性能类型确定为目标性能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所述目标类型;将所述目标性能类型的路径组,确定为所述目标路径组。
其中,不同的待传输数据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该数据类型可以是基于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确定的。SLA是指数据传输服务的提供商和用户之间达成的一种协议,明确了数据传输服务的服务要求。由此,可以根据待传输数据的SLA,确定数据类型。例如,SLA中的服务要求高,则可以将数据类型确定为高要求类型,SLA中的服务要求低,则可以将数据类型确定为低要求类型。
待传输数据中通常可携带数据类型,则可以直接基于待传输数据确定出目标类型。预先可设置有数据类型和性能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可参阅表1,示出了数据类型和性能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表1
在表1中,若目标类型为中要求类型,则可以将第二类确定为目标性能类型,将第二类的路径组确定为目标路径组。基于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目标路径组传输待传输数据,可避免所有的数据均通过传输性能最好的路径组传输时导致的网络拥挤,且可确保传输性能较差的路径组也可被使用,提升传输路径的利用率的同时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150、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在确定出目标路径组后,可基于该目标路径组传输待传输数据。例如,可以是从目标路径组中随机选择一个传输路径,作为目标路径,以便利用目标路径传输待传输数据。又例如,可以是从目标路径组中选择传输性能最好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路径,以便利用目标路径传输待传输数据。又例如,可以检测目标路径组中的各个传输路径上的待处理数据量,也即等待从该传输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对应的数据量。其中,待处理数据量越大,表示该传输路径越繁忙,由此,可选择目标路径组中待处理数据量最小的传输路径作为目标路径,由于目标路径组中的各个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类似,既不会影响到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还可以均匀分配数据量,确保各个传输路径上的负载均衡。
由于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会出现波动,由此,可按照指定间隔执行上述分组的步骤,以便实时更新路径组,从而可实时更新目标路径组,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例如,可以是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在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更新所述目标路径组,得到更新后的目标路径组;从所述更新后的目标路径组中确定新的目标路径,并基于新的目标路径,继续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出目标路径组后,可从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直接利用目标路径传输待传输数据,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仍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每个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并聚类,当各个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出现波动后,路径组和目标路径组得到更新,再从更新后的目标路径组中确定新的目标路径,并使用目标路径继续传输待传输数据。
例如,若目标路径组为传输性能最好的路径组,在传输待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可实时切换目标路径组。例如,可参阅图1e,示出了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示意图,其中,假设待传输数据包括5个数据包,从客户端可将待传输数据提交给地域A的数据中心(数据发送端),由地域A的数据中心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第地域B的数据中心(数据接收端)。地域A的数据中心和地域B的数据中心之间的传输路径被分为两组,分别为组1和组2,其中,组1为目标路径组。
在传输待传输数据时,可将数据包1,数据包2以及数据包3通过组1中的传输路径传输,经过预设时间间隔后,若组1中的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下降,目标路径组被更新为组2后,可自动切换为组2中的传输路径,继续传输待传输数据。例如,剩余的数据包4和数据包5,则通过组2中的目标路径进行传输。最后,地域B的数据中心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对应的服务器,以便服务器进行后续处理。
又例如,若目标路径组为基于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确定,在传输待传输数据的过程中也可实时切换目标路径组。例如,可参阅图1f,示出了传输待传输数据的另一示意图。其中,客户端发送5个数据包至地域A的数据中心,不同颜色的数据包表示不同的数据类型。地域A的数据中心和地域B的数据中心之间的传输路径被分为3组,分别为组1,组2和组3,其中,数据包1和数据包2对应的目标路径组为组1,数据包3对应的目标路径组为组2,数据包4和数据包5对应的目标路径组为组3,则基于对应的目标路径组中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经过预设时间间隔后,若路径组中传输路径的传输性能变化后,每个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也随之更新,则自动切换为更新后的目标路径组传输数据。最后,地域B的数据中心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对应的服务器,以便服务器进行后续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检测目标路径组中的传输路径对应的性能参数,若该性能参数和上一次检测到的性能参数相差大于预设的阈值,且该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性能下降,则将该传输路径从目标路径组中剔除,使用目标路径组中的剩余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案可以应用在各种数据传输场景中。比如,以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为例,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可以存在多条传输路径。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根据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对传输路径进行聚类,以将传输路径准确地划分为路径组,以便后续可基于路径组传输数据,也可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数据接收端可以包括多个接收设备,一个传输路径中可包括一个接收设备,利用中转设备至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根据所有性能参数,对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参数,得到多个路径组,通过聚类对传输路径分组,可基于性能参数的变化灵活地分组传输路径,提升分组的准确性。并且,后续可从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并基于从目标路径组中的确定的目标路径,将待传输数据从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数据接收端,根据具体的待传输数据,选择合适的路径组传输数据,也可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其中,性能参数为传输时延时,通过中转设备发送响应数据,可确保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长在不同的传输路径中相同,以此提升检测传输时延的准确性。由于传输时延中均包含了相同的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长,传输时延相比于实际的传输时延而言,相当于同时增大了相同的数值,由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得到的传输时延保留了实际的传输时延的数据规律,而聚类也是利用数据规律进行分组,从而在后续利用聚类进行分组时,仍然可进行准确灵活的分组。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以下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将以性能参数为传输时延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如下:
210、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
220、按照传输路径向数据接收端发送探测数据,并通过数据接收端的中转设备向数据接收端发送响应数据。
230、基于中转时长、探测数据的发送时间以及响应数据的接收时间,计算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
240、根据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对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
250、从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
260、从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目标路径,将待传输数据从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数据接收端。
首先可获取到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数据接收端可包括多个接收设备,一个传输路径中包括一个接收设备。然后可检测每个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可选地,在检测传输时延时,可将探测数据从数据接收端传输至数据接收端的指定设备中,然后将探测数据从指定设备传输至中转设备,并通过中转设备向数据接收端发送探测数据对应的响应数据。
其中,数据发送端发送探测数据的时间为探测数据的发送时间,中转时长为探测数据从指定设备传输至中转设备的时间,数据发送端接收到响应数据的时间为响应数据的接收时间。使用接收时间减去发送时间可得到探测数据的总传输时间,再基于总传输时间减去中转时长,即可得到传输时延。
然后,可基于传输时延,聚类传输路径,以得到多个路径组。例如,可以是先对传输时延按照升序排序,并从中剔除异常传输时延,得到待聚类时延。其中,异常传输时延是指发出探测数据后,在预设时间段内仍未接收到对应响应数据,则以预设时延作为该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该预设时延远大于正常的传输时延。
然后,可直接对待聚类时延进行聚类处理,例如,可预先设置k值为2,开始迭代聚类,聚类具体可包含以下步骤:
1、按照k等分从待聚类时延中挑选出k个中心时延;
2、对于每个待聚类时延,和每个中心时延计算距离,并将该待聚类时延归于距离最小的中心时延对应的聚类簇中;
3、对于每个聚类簇,利用聚类簇中的待聚类时延更新其中心时延;
4、重复第2、第3步操作,直到所有中心时延,与其对应聚类簇中的待聚类事时延的差值均小于预设阈值,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5、计算每个聚类簇中的待聚类时延,和其中心时延的最大距离,若所有聚类簇计算得到的最大距离均小于指定阈值,则退出迭代;否则,使得k=k+1,并转到第1步,继续迭代过程。
通过聚类得到的聚类簇,可对传输路径进行划分,得到第一路径组,然后可将异常传输时延对应的传输路径作为第二路径组。若路径组为class0、class1、class2……,其中,class0为传输时延最小的路径组,class1次之,可确定class0中的传输路径的数量是否小于预设值,若小于,则从class1中选取传输路径补充到class0中。
最后,可从路径组中选择目标路径组,再从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该目标路径为目标路径组中的一个传输路径,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端。其中,在确定目标路径组时,可以是将传输时延最低的路径组作为目标路径组,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并且,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定时检测传输时延,及时对路径组以及目标路径组进行更新,确保数据传输不受到时延变化的影响,维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当然,也可以是根据待传输数据的SLA需求,选择合适的目标路径组,再从目标路径组中选择一个传输路径,即目标路径,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数据接收端。例如,会员用户的待传输数据的SLA需求较高,可使用传输时延最低的路径组作为目标路径组,而普通用户的待传输数据的SLA需求较低,可使用传输时延次之的路径组作为目标路径组,以便基于实际的SLA需求,选择合适的路径组进行数据传输,确保用户体验。类似的,并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基于实时的传输时延更新路径组以及目标路径组,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传输时延中均包含相同的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间,可消除响应数据的传输时间对传输时延的影响,提升传输时延检测的准确性。也即检测得到的传输时延相对于真实的传输时延相比,数值均被同等地放大,但其数据规律并未发生变化。由此,后续进行聚类时,仍然可捕获到真实的传输时延的数据规律,实现准确灵活地分组。并且后续基于准确地分组,可选择待传输数据合适的目标路径组,利用目标路径组中的传输路径传输待传输数据,也可以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并且,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可基于传输路径的实时传输时延,对路径组及目标路径组进行实时调整,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为了更好地实施以上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终端、服务器等设备。
其中,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将以数据传输装置具体集成在服务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如图3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300可以包括路径获取模块310、参数检测模块320、聚类模块330、确定模块340以及传输模块350。
路径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设备,其中,一个传输路径中包含一个接收设备;
参数检测模块320,用于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所述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
聚类模块330,用于根据所有所述性能参数,对所述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
确定模块340,用于从所述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
传输模块350,用于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性能参数包括传输时延,参数检测模块320还包括:
探测单元,用于针对每个所述传输路径,将探测数据按照所述传输路径,从所述数据发送端发送至指定设备,并获取所述探测数据的发送时间,所述指定设备为所述传输路径中包含的接收设备;
中转单元,用于将所述探测数据从所述指定设备传输至中转设备;
中转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所述中转时长为所述探测数据从所述指定设备传输至所述中转设备的时长;
响应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将响应数据反馈至所述数据发送端,并获取所述响应数据的接收时间,所述响应数据和所述探测数据对应;
时延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发送时间、所述中转时长以及所述接收时间,计算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转计算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探测数据,在所述指定设备和所述中转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
基于所述往返时延,计算所述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延计算单元还用于:
计算所述接收时间与发送时间之间的差值,得到第一时间差值;
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和所述中转时长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类模块330还包括:
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所有所述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处理,并剔除异常性能参数,得到待聚类参数;
聚类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待聚类参数,对所述待聚类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中的第一路径组;
异常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异常性能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得到多个路径组中的第二路径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类单元还用于:
从所述待聚类参数中确定初始分组数个中心参数;
根据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中心参数的距离,得到所述初始分组数个聚类簇,所述聚类簇满足预设条件;
计算所述聚类簇对应的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为所述聚类簇中的待聚类参数和中心参数的最大距离;
若所有所述目标距离均小于指定阈值,得到目标聚类簇;
若存在所述目标距离不小于指定阈值,更新所述初始分组数,并返回执行从所述待聚类参数中确定所述初始分组数个中心参数的步骤及后续步骤;
按照所述目标聚类簇,对所述传输路径进行分组处理,得到第一路径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类单元还用于:
根据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中心参数的距离,将待聚类参数划分为聚类簇,所述聚类簇和中心参数一一对应;
基于所述聚类簇中的待聚类参数,更新所述聚类簇的中心参数,得到更新后的中心参数;
利用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更新后的中心参数,更新所述聚类簇,直到所述聚类簇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路径组具有对应的性能类型,确定模块340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类型;
类型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数据类型和性能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类型对应的所述性能类型确定为目标性能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所述目标类型;
目标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性能类型的路径组,确定为所述目标路径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模块350还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更新单元,用于在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更新所述目标路径组,得到更新后的目标路径组;
继续传输单元,用于从所述更新后的目标路径组中确定新的目标路径,并基于新的目标路径,继续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模块或单元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模块或单元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利用中转设备至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根据所有性能参数,对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参数,得到多个路径组,通过聚类对传输路径分组,可基于性能参数的变化灵活地分组传输路径,提升分组的准确性。并且,后续可从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并基于从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的目标路径,将待传输数据从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数据接收端,根据具体的待传输数据,选择其合适的路径组传输数据,也可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终端、服务器等设备。其中,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集成在多个电子设备中,比如,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集成在多个服务器中,由多个服务器来实现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将以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是服务器为例进行详细描述,比如,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401、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402、电源403、输入模块404以及通信模块405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401是该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测。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01中。
存储器4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4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4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401对存储器402的访问。
电子设备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40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403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4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输入模块404,该输入模块4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模块405,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模块405可以包括无线模块,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该通信模块405的无线模块进行短距离无线传输,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比如,该通信模块405可以用于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尽管未示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4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设备,其中,一个传输路径中包含一个接收设备;
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所述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所述中转设备为所述多个接收设备中的一个;
根据所有所述性能参数,对所述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
从所述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
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该电子设备可以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根据所有性能参数,对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参数,得到多个路径组,通过聚类对传输路径分组,可基于性能参数的变化灵活地分组传输路径,提升分组的准确性。并且,后续可从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并基于从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的目标路径,将待传输数据从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数据接收端,根据具体的待传输数据,选择合适的路径组传输数据,也可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例如,该指令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设备,其中,一个传输路径中包含一个接收设备;
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所述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所述中转设备为所述多个接收设备中的一个;
根据所有所述性能参数,对所述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
从所述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 ;
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面或者聚类方面的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设备,其中,一个传输路径中包含一个接收设备;
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所述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所述中转设备为所述多个接收设备中的一个;
根据所有所述性能参数,对所述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
从所述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
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传输时延,所述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所述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传输路径,将探测数据按照所述传输路径,从所述数据发送端发送至指定设备,并获取所述探测数据的发送时间,所述指定设备为所述传输路径中包含的接收设备;
将所述探测数据从所述指定设备传输至中转设备;
计算所述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所述中转时长为所述探测数据从所述指定设备传输至所述中转设备的时长;
通过所述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将响应数据反馈至所述数据发送端,并获取所述响应数据的接收时间,所述响应数据和所述探测数据对应;
基于所述发送时间、所述中转时长以及所述接收时间,计算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包括:
获取所述探测数据,在所述指定设备和所述中转设备之间的往返时延;
基于所述往返时延,计算所述探测数据的中转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送时间、所述中转时长以及所述接收时间,计算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包括:
计算所述接收时间与发送时间之间的差值,得到第一时间差值;
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差值和所述中转时长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有所述性能参数,对所述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包括:
对所有所述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处理,并剔除异常性能参数,得到待聚类参数;
基于所述待聚类参数,对所述待聚类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中的第一路径组;
获取所述异常性能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得到多个路径组中的第二路径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聚类参数,对所述待聚类参数对应的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中的第一路径组,包括:
从所述待聚类参数中确定初始分组数个中心参数;
根据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中心参数的距离,得到所述初始分组数个聚类簇,所述聚类簇满足预设条件;
计算所述聚类簇对应的目标距离,所述目标距离为所述聚类簇中的待聚类参数和中心参数的最大距离;
若所有所述目标距离均小于指定阈值,得到目标聚类簇;
若存在所述目标距离不小于指定阈值,更新所述初始分组数,并返回执行从所述待聚类参数中确定所述初始分组数个中心参数的步骤及后续步骤;
按照所述目标聚类簇,对所述传输路径进行分组处理,得到第一路径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中心参数的距离,得到所述初始分组数个聚类簇,包括:
根据每个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中心参数的距离,将待聚类参数划分为聚类簇,所述聚类簇和中心参数一一对应;
基于所述聚类簇中的待聚类参数,更新所述聚类簇的中心参数,得到更新后的中心参数;
利用所述待聚类参数和所述更新后的中心参数,更新所述聚类簇,直到所述聚类簇满足预设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组具有对应的性能类型,所述从所述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包括:
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类型;
基于数据类型和性能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目标类型对应的所述性能类型确定为目标性能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所述目标类型;
将所述目标性能类型的路径组,确定为所述目标路径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
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在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更新所述目标路径组,得到更新后的目标路径组;
从所述更新后的目标路径组中确定新的目标路径,并基于新的目标路径,继续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1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路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发送端至数据接收端的多个传输路径,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设备,其中,一个传输路径中包含一个接收设备;
参数检测模块,用于利用中转设备至所述数据发送端的指定传输路径,检测每个所述传输路径的性能参数,所述中转设备为所述多个接收设备中的一个;
聚类模块,用于根据所有所述性能参数,对所述多个传输路径进行聚类处理,得到多个路径组;
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路径组中,确定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路径组;
传输模块,用于从所述目标路径组中确定目标路径,并基于所述目标路径,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发送端传输至所述数据接收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82297.3A CN117081983B (zh) | 2023-09-14 | 2023-09-14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82297.3A CN117081983B (zh) | 2023-09-14 | 2023-09-14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81983A true CN117081983A (zh) | 2023-11-17 |
CN117081983B CN117081983B (zh) | 2024-01-05 |
Family
ID=88704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82297.3A Active CN117081983B (zh) | 2023-09-14 | 2023-09-14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8198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82926A (zh) * | 2024-04-07 | 2024-07-02 | 中科诺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与默认混合的进阶传输选径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65822A (zh) * | 2011-09-09 | 2014-04-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端到端多径网络系统的反馈协议 |
CN112040526A (zh) * | 2020-08-25 | 2020-12-04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
CN112506716A (zh) * | 2020-06-11 | 2021-03-16 | 石霜霜 | 基于边缘计算和5g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12583716A (zh) * | 2020-12-22 | 2021-03-30 |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数据传输的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
US20230019274A1 (en) * | 2021-07-14 | 2023-01-1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aas application clustering for path probing to support application-based routing |
CN116055023A (zh) * | 2023-01-03 | 2023-05-02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2023
- 2023-09-14 CN CN202311182297.3A patent/CN1170819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65822A (zh) * | 2011-09-09 | 2014-04-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端到端多径网络系统的反馈协议 |
CN112506716A (zh) * | 2020-06-11 | 2021-03-16 | 石霜霜 | 基于边缘计算和5g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12040526A (zh) * | 2020-08-25 | 2020-12-04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路径选择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
CN112583716A (zh) * | 2020-12-22 | 2021-03-30 |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数据传输的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
US20230019274A1 (en) * | 2021-07-14 | 2023-01-1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aas application clustering for path probing to support application-based routing |
CN116055023A (zh) * | 2023-01-03 | 2023-05-02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82926A (zh) * | 2024-04-07 | 2024-07-02 | 中科诺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与默认混合的进阶传输选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81983B (zh) | 2024-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73763B2 (en) | Learning or emulation approach to traffic engineering in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s | |
CN110049130B (zh) |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服务部署和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 |
Tariq et al. | Meeting subscriber‐defined QoS constraints in publish/subscribe systems | |
CN110798517B (zh) | 去中心化集群负载均衡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US20150281074A1 (en) | Data transfer control device and data transfer control method | |
CN102112981A (zh) | 通信网络中的虚拟机的动态分布 | |
CN111212109A (zh) |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服务器、终端及设备 | |
CN117081983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1835564B (zh) | 一种电力物联网通信链路故障自适应恢复方法及系统 | |
JPH11338836A (ja) | 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の負荷分散システム | |
WO2021169294A1 (zh) | 更新应用识别模型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Hsu et al. | Virtual network mapping algorithm in the cloud infrastructure | |
WO2021008675A1 (en) | Dynamic network configuration | |
CN113328953B (zh) | 网络拥塞调整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Panadero et al. | A two-stage 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service placement in decentralized edge micro-clouds | |
CN109412976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电子设备及介质 | |
Roy et al. | Fairness in message delivery in delay tolerant networks | |
Huang et al. | An enhanced scheduling framework for elephant flows in SDN-based data center networks | |
He et al. | Hidden Markov Model-based Load Balancing in Data Center Networks | |
CN115118635A (zh) | 一种时延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783751A (zh) | 一种检测用户宽带质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4448838A (zh) | 系统可靠度评估方法 | |
CN110391995A (zh) | 一种rpl网络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 |
CN116055496B (zh) | 一种监控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436978B (zh) | 面向云计算的内存分配方法、内存获取方法、装置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