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79530A - 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79530A
CN117079530A CN202311176606.6A CN202311176606A CN117079530A CN 117079530 A CN117079530 A CN 117079530A CN 202311176606 A CN202311176606 A CN 202311176606A CN 117079530 A CN117079530 A CN 117079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body model
umbilical
ches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66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娟
刘川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Chongq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Reproduction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Chongq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Reprodu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Chongq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Reproduction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Chongq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Chongqing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Reproduction
Priority to CN2023111766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795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79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9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 G09B23/28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for artificial respiration or heart mass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头部模型和躯体模型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在头部模型的连接断面上设有气道管和食道管,在头部模型的内部设有将口鼻部与气道管连通的模拟气道,在模拟气道下方设有将口鼻部与食道管连通的模拟食道,躯体模型内部模拟人体设有胸骨和胸腔部,胸腔部内设有肺部气囊和胃部气囊,气道管的另一端通入躯体模型内部与肺部气囊连接,食道管的另一端通入躯体模型内部与胃部气囊连接,肺部气囊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新生儿教学模型,结合临床需求,能满足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及考核的需要,提升医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模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胎儿娩出母体后,自脐带结扎开始直到生后第二十八天,这一阶段称新生儿期。新生儿身体发育还不全,许多功能尚不完善,尤其是早产新生儿或患病新生儿,身体非常脆弱,生理调节功能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为了确保新生儿呼吸舒畅,或满足治疗的需要,往往需要给这些脆弱的小生命进行各项护理及急救操作。常见的护理及急救操作包括人工通气、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和脐带注药等。
对于婴儿的操作,不同于成年人。首先各器官的结构、大小,有一定的差别;其次婴儿经常哭闹、舞动四肢,不会主动配合操作。因此再给新生儿进行各项操作时,要求准确、迅速。医学生在实习阶段,进入临床医院儿科,能亲自动手实习的机会很少,这就迫切需要符合新生儿结构的模型,帮助他们进行训练,以提高其操作水平。现在医学院校所用的新生儿教学模型,多是一个外形完整的新生儿模型,其功能简单,训练项目单一,训练精度不高,因此现有的新生儿教学模型很难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
如专利号CN202221015547.5公开的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该方案设计了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通过在躯干部的内侧设有按压板和胸廓部件,可以使得新生儿教学模型的结构更加逼真;通过胸廓部件支撑按压板和分散按压板在按压时受到的力,可以使整个新生儿教学模型可以承受更大的力;通过设置拉绳传感器和与按压板连接的拉绳,可以对按压时的力度和频率进行检测,从而可以提高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时的胸外按压训练操作的准确度。但该方案只能用作按压心肺复苏训练,训练单一,虽然能监测按压时的力度,但无法监测肺部的潮气量;而且,包括该方案在内的现有新生儿教学模型多只能作为教学用,满足不了考核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能满足多种医疗项目的教学训练,包括人工通气、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等,且还能用作考核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包括头部模型和躯体模型,所述头部模型连接在躯体模型上,所述头部模型和躯体模型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头部模型上模拟人体设有口鼻部,所述口鼻部包括相互连通的口腔部和鼻腔部,在头部模型的连接断面上设有气道管和食道管,在头部模型的内部设有将口鼻部与气道管连通的模拟气道,在模拟气道下方设有将口鼻部与食道管连通的模拟食道,所述躯体模型内部模拟人体设有胸骨和胸腔部,所述胸腔部内设有肺部气囊和胃部气囊,所述气道管的另一端通入躯体模型内部与肺部气囊连接,所述食道管的另一端通入躯体模型内部与胃部气囊连接,所述肺部气囊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在胸骨上方的躯体模型胸部表面覆盖有非透明薄膜,所述非透明薄膜相对胸部表面为可开合连接,并在胸部表面上设有一按压孔,所述按压孔位于胸骨中下段1/3处,按压孔中活动设有胸压板,所述胸压板下方设有弹簧,胸压板通过弹簧与下方的躯体模型连接,所述躯体模型与胸压板之间设有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的主触发片安装于胸压板上,接触开关的副触发片与主触发片上下对应、安装于躯体模型内部,接触开关电连接有信号灯,所述信号灯安装于躯体模型外侧或躯体模型内非透明薄膜未遮盖处,所述弹簧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所述新生儿教学模型还包括控制器、显示器和报警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一压力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第二压力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报警数据端与报警器相连,控制器的显示数据端与显示器相连。
上述方案中:在躯体模型的脐部开设有脐孔,所述脐孔中插入有模拟脐带,所述模拟脐带包括一根用于模拟脐带中脐静脉的脐静脉管和两根用于模拟脐带中两脐动脉的脐动脉管,所述脐静脉管的管径大于两脐动脉管、管壁薄于两脐动脉,所述脐静脉管和两脐动脉管均一部分位于躯体模型内,另一部分位于躯体模型外,在躯体模型内部靠近脐孔处设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囊袋,所述脐静脉管位于躯体模型内的一端与其中一囊袋相连,两所述脐动脉管位于躯体模型内的一端均与另一颜色的囊袋相连,在脐孔上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用于将躯体模型内部的模拟脐带遮蔽,所述脐静脉管和两脐动脉管穿过盖板。模拟脐带能用于练习注药操作,使学员熟练掌握该技能,由于躯体模型内部的模拟脐带被遮蔽,学员可根据管径大小、管壁厚度分辨脐静脉管的脐动脉管,由脐静脉管和脐动脉管注入的药液,能流入对应颜色的囊袋中,囊袋里充入药液后,其表面颜色会发生一定的深浅变化,考核时,可根据囊袋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从脐静脉管注药,从而判断注药操作是否正确。所述盖板为绕脐孔设置的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盖板嵌装在脐孔中,所述脐孔设置有内螺纹,环形盖板螺纹连接在脐孔中,方便拆卸。
上述方案中:所述口腔部包括上颚、下颚和舌头,所述上颚和下颚分开,所述舌头置于上颚与下颚之间,舌头的内端固定连接,其外端为自由端,舌头由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是一种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在硬度和弹性上接近人体,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方便将舌头挤到一侧,方便气管插入。
上述方案中:所述头部模型和躯体模型采用透明塑料或透明硅胶制成。
上述方案中:在躯体模型胸部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嵌设有模拟胸外壁,所述模拟胸外壁采用透明的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非透明薄膜覆盖于模拟胸外壁表面,所述按压孔设于模拟胸外壁下方的凹槽底面上,所述模拟胸外壁与凹槽底面之间除按压孔的位置外,其余位置处均设有按压发声器。按压时,只有按压到正确位置,即胸压板对应位置处时,按压发声器才不会发声;按压到模拟胸外壁的其余位置处时,按压发声器均会发声,以模拟胸骨损伤。
上述方案中:所述脐静脉管和两脐动脉管均由多节管路可拆卸串接形成,且脐静脉管和两脐动脉管可拆卸插装在对应囊袋上;其中一个囊袋为蓝色透明囊袋,另一个囊袋为红色透明囊袋,所述脐静脉管位于躯体模型内部的一端与蓝色透明囊袋连接,两所述脐动脉管位于躯体模型内部的一端与红色透明囊袋连接。脐静脉管和脐动脉管为耗材,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将其设为可拆卸结构,使得更换方便,且长度可按需调节。由脐静脉管打入药液,药液将流入蓝色透明囊袋,若观察到蓝色透明囊袋发色,则表示操作正确,由脐动脉管打入药液,药液将流入红色透明囊袋,若观察到红色透明囊袋发色,则表示操作错误。
上述方案中:在躯体模型的一侧端部转动设有转轴,所述非透明薄膜一端固定于转轴上,其余端均为自由端,非透明薄膜能通过转轴收卷于躯体模型的侧端部,收卷方便。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轴配备有旋转电机,非透明薄膜能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转轴旋转实现自动收卷,操作方便。
上述方案中:所述非透明薄膜与躯体模型的胸部表面通过纽扣或毛毡可开合连接。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上述方案中:所述躯体模型包括四肢模型和躯干模型,所述躯干模型包括躯干上部和躯干下部,所述躯干上部覆盖在躯干下部上方,躯干上部和躯干下部采用拉链连接,方便检修躯干模型内部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模拟了新生儿的身体,包括头部模型和躯体模型,在头部模型中设有口鼻部、模拟气道和模拟食道,在躯体模型中设有胸腔部、肺部气囊和胃部气囊,在躯体模型的胸部表面设有按压孔,在按压孔中活动设有胸压板,胸压板下方设有弹簧,躯体模型与胸压板之间设有接触开关,接触开关电连接有信号灯;上述设置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新生儿教学模型能进行人工通气、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等项目的训练及考核;
进行人工通气项目的训练及考核时,在对新生儿打气过程中,肺部气囊和胃部气囊能模拟人体肺部和胃部起伏,由于肺部气囊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会记录肺部气囊的压力,并实时将数据发送到至控制器,控制器再将压力大小转换为潮气量发送至显示器,且控制器会将潮气量数据反馈至报警器,若潮气量过大,报警器会报警,此时报警则表示人工通气打入的气体过多;
进行气管插管项目的训练及考核时,气管由口腔部插入,若将气管插入头部模型的模拟气道内,通气后显示器上会出现潮气量数值显示,则说明操作正确,若将气管插入头部模型的模拟食道内,则胃部气囊会出现充盈、膨胀,且通气后显示器上未出现潮气量数值显示,则说明操作错误;
进行心肺复苏项目的训练及考核时,训练时需打开非透明薄膜,方便学生在透明模式下观察胸腔内部情况,帮助其理解;考核时需盖上非透明薄膜,使胸压板不可见,在非透明模式下检验学生的真实情况,胸压板的位置为正确的设计按压位置,学生只有按压到正确位置,使接触开关接通,信号灯才会亮灯,即信号灯亮灯表示按压位置正确;胸压板下方设有弹簧,按压后能在弹簧的回复力下回位,且弹簧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按压过程中,第二压力传感器会记录弹簧的压力,并实时将数据发送到至控制器,控制器再将压力大小反馈至报警器,若弹簧压力过大,报警器会报警,此时报警则表示心肺复苏按压力度过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新生儿教学模型,结合临床需求,能满足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及考核的需要,提升医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人体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带胸部及脐部内部结构)
图2是人体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带非透明薄膜及胸骨结构)
图3是头部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人体模型与控制器、显示器和报警器相连的示意图。
图5是躯体模型内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躯体模型中躯干上部和躯干下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主要由头部模型1、躯体模型2、控制器19、显示器20和报警器21组成。
头部模型1连接在躯体模型2上,分别模拟人体的头部和躯体,组成人体模型。头部模型1和躯体模型2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具体可采用透明塑料或透明硅胶制成。
头部模型1上模拟人体设有口鼻部3,口鼻部3包括相互连通的口腔部和鼻腔部,口腔部包括上颚、下颚和舌头28,上颚和下颚分开,舌头28置于上颚与下颚之间,舌头28的内端固定连接,其外端为自由端,舌头28由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是一种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在硬度和弹性上接近人体,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方便将舌头28挤到一侧,方便气管插入。
在头部模型1的连接断面上设有气道管4和食道管5,在头部模型1的内部设有将口鼻部3与气道管4连通的模拟气道6,在模拟气道6下方设有将口鼻部3与食道管5连通的模拟食道7。躯体模型2内部模拟人体设有胸骨14和胸腔部8,胸腔部8内设有肺部气囊9和胃部气囊10,气道管4的另一端通入躯体模型2内部与肺部气囊9连接,食道管5的另一端通入躯体模型2内部与胃部气囊10连接,肺部气囊9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1。
肺部气囊9包括左肺部气囊和右肺部气囊,气道管4远离头部模型的一端分支为左支气管和右支气管(分支处距离声门距离约3cm,声门处设有柔软、有弹性的会厌软骨谷结构,右支气管较左支气管粗、大),其中左支气管与左肺部气囊相连,右支气管与右肺部气囊相连,有利于更形象地模拟人体肺部。
在胸骨14上方的躯体模型2胸部表面覆盖有非透明薄膜32,非透明薄膜32相对胸部表面为可开合连接,并在胸部表面上设有一按压孔,按压孔位于胸骨14中下段1/3处,按压孔中活动设有胸压板13,胸压板13下方设有弹簧15(弹簧15的压力回弹值和受压下陷的压力值存在设定标准,以按压使胸骨14下陷约等于胸壁前后径的1/3为触发点),胸压板13通过弹簧15与下方的躯体模型2连接。
非透明薄膜32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一种为:在躯体模型2的一侧端部转动设有转轴,非透明薄膜32一端固定于转轴上,其余端均为自由端,非透明薄膜32能通过转轴收卷于躯体模型2的侧端部(转轴两端铰接有支耳,两支耳固定于躯体模型2的侧端部,非透明薄膜32可卷收于两支耳之间的转轴上),转轴还可配备旋转电机,非透明薄膜32能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转轴旋转实现自动收卷,操作方便。
另一种方式为:非透明薄膜32与躯体模型2的胸部表面通过纽扣或毛毡可开合连接,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躯体模型2与胸压板13之间设有接触开关16,接触开关16的主触发片安装于胸压板13上,接触开关16的副触发片与主触发片上下对应、安装于躯体模型2内部,接触开关16电连接有信号灯17,信号灯17安装于躯体模型2外侧或躯体模型2内非透明薄膜32未遮盖处,弹簧15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8。
在躯体模型2胸部表面设有凹槽,凹槽中嵌设有模拟胸外壁12,模拟胸外壁12采用透明的弹性材料制成,非透明薄膜32覆盖于模拟胸外壁12表面,按压孔设于模拟胸外壁12下方的凹槽底面上,模拟胸外壁12与凹槽底面之间除按压孔的位置外,其余位置处均设有按压发声器。按压时,只有按压到正确位置,即胸压板13对应位置处时,按压发声器才不会发声;按压到模拟胸外壁12的其余位置处时,按压发声器均会发声,以模拟胸骨14损伤。
新生儿教学模型还包括控制器19、显示器20和报警器21,第一压力传感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9的第一压力信号接收端相连,第二压力传感器1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9的第二压力信号接收端相连,控制器19的报警数据端与报警器21相连,控制器19的显示数据端与显示器20相连。
在躯体模型2的脐部开设有脐孔24,脐孔24中插入有模拟脐带,模拟脐带包括一根用于模拟脐带中脐静脉的脐静脉管22和两根用于模拟脐带中两脐动脉的脐动脉管23,脐静脉管22的管径大于两脐动脉管23、管壁薄于两脐动脉23,脐静脉管22和两脐动脉管23均一部分位于躯体模型2内,另一部分位于躯体模型2外,在躯体模型2内部靠近脐孔24处设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囊袋,脐静脉管22位于躯体模型2内的一端与其中一囊袋相连,两脐动脉管23位于躯体模型2内的一端均与另一颜色的囊袋相连。
脐静脉管22和两脐动脉管23均由多节管路可拆卸串接形成,且脐静脉管22和两脐动脉管23可拆卸插装在对应囊袋上。脐静脉管22和脐动脉管23为耗材,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将其设为可拆卸结构,使得更换方便,且长度可按需调节。
其中一个囊袋为蓝色透明囊袋26,另一个囊袋为红色透明囊袋25,脐静脉管22位于躯体模型2内部的一端与蓝色透明囊袋26连接,两脐动脉管23位于躯体模型2内部的一端与红色透明囊袋25连接。
在脐孔24上设有一盖板27,盖板27用于将躯体模型2内部的模拟脐带遮蔽,脐静脉管22和脐动脉管23穿过盖板27。盖板27为绕脐孔24设置的环形盖板,环形盖板嵌装在脐孔24中,脐孔24设置有内螺纹,环形盖板螺纹连接在脐孔24中,方便拆卸。
躯体模型2包括四肢模型和躯干模型,躯干模型包括躯干上部29和躯干下部30,躯干上部29覆盖在躯干下部30上方,躯干上部29和躯干下部30采用拉链31连接,方便检修躯干模型2内部组件。
实际应用中,本发明提供的新生儿教学模型能进行人工通气、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和脐带注药等项目的训练及考核。
进行人工通气项目的训练及考核时,在对新生儿打气过程中,肺部气囊9和胃部气囊10能模拟人体肺部和胃部起伏,由于肺部气囊9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1,第一压力传感器11会记录肺部气囊9的压力,并实时将数据发送到至控制器19,控制器19再将压力大小转换为潮气量发送至显示器20,且控制器20会将潮气量数据反馈至报警器21,若潮气量过大,报警器21会报警,此时报警则表示人工通气打入的气体过多。
进行气管插管项目的训练及考核时,气管由口腔部插入,若将气管插入头部模型1的模拟气道6内,通气后显示器20上会出现潮气量数值显示,则说明操作正确,若将气管插入头部模型的模拟食道7内,则胃部气囊10会出现充盈、膨胀,且通气后显示器20上未出现潮气量数值显示,则说明操作错误。
进行心肺复苏项目的训练及考核时,训练时需打开非透明薄膜32,方便学生在透明模式下观察胸腔内部情况,帮助其理解;考核时需盖上非透明薄膜32,使胸压板13不可见,在非透明模式下检验学生的真实情况,胸压板13的位置为正确的设计按压位置,学生只有按压到正确位置,使接触开关接通,信号灯17才会亮灯,即信号灯17亮灯表示按压位置正确;胸压板13下方设有弹簧15,按压后能在弹簧15的回复力下回位,且弹簧15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8,按压过程中,第二压力传感器18会记录弹簧15的压力,并实时将数据发送到至控制器19,控制器19再将压力大小反馈至报警器21,若弹簧15压力过大,报警器21会报警,此时报警则表示心肺复苏按压力度过大。
进行脐带注药项目的训练及考核时,模拟脐带能用于练习注药操作,使学员熟练掌握该技能,由于躯体模型2内部的模拟脐带被遮蔽,学员可根据管径大小、管壁厚度(2根管径较小、管壁较厚的为脐动脉管23,1根管径较大、管壁较薄的为脐静脉管22,3者呈品字型排列,上部的“口”字为脐静脉管22,大约位于腹部的12点钟位置)分辨脐静脉管22的脐动脉管23,由脐静脉管22打入药液,药液将流入蓝色透明囊带26,若观察到蓝色透明囊带26发色,则表示操作正确,由脐动脉管23打入药液,药液将流入红色透明囊带25,若观察到红色透明囊带25发色,则表示操作错误。

Claims (10)

1.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包括头部模型(1)和躯体模型(2),所述头部模型(1)连接在躯体模型(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模型(1)和躯体模型(2)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头部模型(1)上模拟人体设有口鼻部(3),所述口鼻部(3)包括相互连通的口腔部和鼻腔部,在头部模型(1)的连接断面上设有气道管(4)和食道管(5),在头部模型(1)的内部设有将口鼻部(3)与气道管(4)连通的模拟气道(6),在模拟气道(6)下方设有将口鼻部(3)与食道管(5)连通的模拟食道(7),所述躯体模型(2)内部模拟人体设有胸骨(14)和胸腔部(8),所述胸腔部(8)内设有肺部气囊(9)和胃部气囊(10),所述气道管(4)的另一端通入躯体模型(2)内部与肺部气囊(9)连接,所述食道管(5)的另一端通入躯体模型(2)内部与胃部气囊(10)连接,所述肺部气囊(9)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1);
在胸骨(14)上方的躯体模型(2)胸部表面覆盖有非透明薄膜(32),所述非透明薄膜(32)相对胸部表面为可开合连接,并在胸部表面上设有一按压孔,所述按压孔位于胸骨(14)中下段1/3处,按压孔中活动设有胸压板(13),所述胸压板(13)下方设有弹簧(15),胸压板(13)通过弹簧(15)与下方的躯体模型(2)连接,所述躯体模型(2)与胸压板(13)之间设有接触开关(16),所述接触开关(16)的主触发片安装于胸压板(13)上,接触开关(16)的副触发片与主触发片上下对应、安装于躯体模型(2)内部,接触开关(16)电连接有信号灯(17),所述信号灯(17)安装于躯体模型(2)外侧或躯体模型(2)内非透明薄膜(32)未遮盖处,所述弹簧(15)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8);
所述新生儿教学模型还包括控制器(19)、显示器(20)和报警器(21),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9)的第一压力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8)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9)的第二压力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19)的报警数据端与报警器(21)相连,控制器(19)的显示数据端与显示器(2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在躯体模型(2)的脐部开设有脐孔(24),所述脐孔(24)中插入有模拟脐带,所述模拟脐带包括一根用于模拟脐带中脐静脉的脐静脉管(22)和两根用于模拟脐带中两脐动脉的脐动脉管(23),所述脐静脉管(22)的管径大于两脐动脉管(23)、管壁薄于两脐动脉(23),所述脐静脉管(22)和两脐动脉管(23)均一部分位于躯体模型(2)内,另一部分位于躯体模型(2)外,在躯体模型(2)内部靠近脐孔(24)处设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囊袋,所述脐静脉管(22)位于躯体模型(2)内的一端与其中一囊袋相连,两所述脐动脉管(23)位于躯体模型(2)内的一端均与另一颜色的囊袋相连,在脐孔(24)上设有一盖板(27),所述盖板(27)用于将躯体模型(2)内部的模拟脐带遮蔽,所述脐静脉管(22)和两脐动脉管(23)穿过盖板(27);所述盖板(27)为绕脐孔(24)设置的环形盖板,所述环形盖板嵌装在脐孔(24)中,所述脐孔(24)设置有内螺纹,环形盖板螺纹连接在脐孔(24)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部包括上颚、下颚和舌头(28),所述上颚和下颚分开,所述舌头(28)置于上颚与下颚之间,舌头(28)的内端固定连接,其外端为自由端,舌头(28)由硅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模型(1)和躯体模型(2)采用透明塑料或透明硅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在躯体模型(2)胸部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嵌设有模拟胸外壁(12),所述模拟胸外壁(12)采用透明的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非透明薄膜(32)覆盖于模拟胸外壁(12)表面,所述按压孔设于模拟胸外壁(12)下方的凹槽底面上,所述模拟胸外壁(12)与凹槽底面之间除按压孔的位置外,其余位置处均设有按压发声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生儿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脐静脉管(22)和两脐动脉管(23)均由多节管路可拆卸串接形成,且脐静脉管(22)和两脐动脉管(23)可拆卸插装在对应囊袋上;其中一个囊袋为蓝色透明囊袋(26),另一个囊袋为红色透明囊袋(25),所述脐静脉管(22)位于躯体模型(2)内部的一端与蓝色透明囊袋(26)连接,两所述脐动脉管(23)位于躯体模型(2)内部的一端与红色透明囊袋(2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在躯体模型(2)的一侧端部转动设有转轴,所述非透明薄膜(32)一端固定于转轴上,其余端均为自由端,非透明薄膜(32)能通过转轴收卷于躯体模型(2)的侧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生儿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配备有旋转电机,非透明薄膜(32)能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转轴旋转实现自动收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明薄膜(32)与躯体模型(2)的胸部表面通过纽扣或毛毡可开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躯体模型(2)包括四肢模型和躯干模型,所述躯干模型包括躯干上部(29)和躯干下部(30),所述躯干上部(29)覆盖在躯干下部(30)上方,躯干上部(29)和躯干下部(30)采用拉链(31)连接。
CN202311176606.6A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 Pending CN117079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6606.6A CN117079530A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6606.6A CN117079530A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9530A true CN117079530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02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6606.6A Pending CN117079530A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7953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06244B2 (en)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patient care
US9697750B2 (en) Lung compliance simul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4584906B2 (ja) 患者看護教授用対話型教育システム
EP2537150B1 (en)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patient care
US3520071A (en) Anesthesiological training simulator
US4331426A (e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anikin with antiseptic cleaning system
US4850876A (en) Training device for practicing emergency life saving techniques
CN109564739B (zh) 患者模拟装置
JP5879468B2 (ja) 患者看護を教示するための双方向教育システム
CN117079530A (zh) 一种新生儿教学模型
CN202434109U (zh) 高仿真有机磷中毒抢救训练电子标准化病人
CN220820913U (zh) 一种新生儿人工通气教学模型
RU2189640C1 (ru) Тренажер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навыкам первой и реанимационной помощи детям
CN219370510U (zh) 经皮气管切开模拟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