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77988A - 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 - Google Patents

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77988A
CN117077988A CN202311334896.2A CN202311334896A CN117077988A CN 117077988 A CN117077988 A CN 117077988A CN 202311334896 A CN202311334896 A CN 202311334896A CN 117077988 A CN117077988 A CN 117077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alarm
alarm condition
monitoring data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348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植挺生
赵尚谦
邓永俊
陈建生
邓超河
汤智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uang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uang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uang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uangy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348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779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77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7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7/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from a central st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ubstations
    • G08B27/001Signalling to an emergency team, e.g. firem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属于监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执行于警情监控系统,所述警情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监控节点,所述多个监控节点动态分布于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不同位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包括用于描述案发位置警情的影像数据;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根据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前往案发位置处理警情,所述影像数据用于供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了解警情。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针对警情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监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发生警情的场景下,比如,在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或者发生交通事故时,一般是通过电话报警的方式上报警情。然而,由于信息传递延迟和沟通不畅等原因,使得警情处理效率偏低。基于此,如何提高警情数据的处理效率,进而提高针对警情的处理效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提供了一种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针对警情的处理效率。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执行于警情监控系统,所述警情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监控节点,所述多个监控节点动态分布于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不同位置,所述多个监控节点包括第一监控节和第二监控节点,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包括用于描述案发位置警情的影像数据;将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是否属于同一警情;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不属于同一警情,则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根据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前往案发位置处理警情,所述影像数据用于供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了解警情;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属于同一警情,则向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反馈警情重复上报的信息。
在本申请中,基于前述方案,在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监控节点提交的警情上报请求,验证所述第一监控节点是否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不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引导所述第一监控节点申请警情上报权限。
在本申请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将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是否属于同一警情,包括:根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计算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似度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属于同一警情;如果所述相似度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不属于同一警情。
在本申请中,基于前述方案,在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对应的人员身份;如果所述人员身份为群众,则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如果所述人员身份为警务人员,则确定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中是否包括警情协助请求;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中包括警情协助请求,则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
在本申请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包括:获取各个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监控节点的节点位置;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所述第二监控节点。
在本申请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中还包括警情案由,所述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包括:根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确定警情值,所述警情值用于表征所述警情的复杂程度;根据所述警情值确定第二监控节点的目标个数,所述目标个数与所述警情值正相关;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目标个数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
在本申请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由所述第一监控节点生成的警情直播链接;将所述警情直播链接下发至所述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所述第二监控节点基于所述警情直播链接播放警情直播,供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实时了解警情。
在本申请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创建警情档案;获取由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和第二监控节点上传的警情处理数据,并将所述警情处理数据写入所述警情档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警情监控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设于警情监控系统,所述警情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监控节点,所述多个监控节点动态分布于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不同位置,所述多个监控节点包括第一监控节和第二监控节点,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包括用于描述案发位置警情的影像数据;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下发单元,用于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根据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前往案发位置处理警情,所述影像数据用于供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了解警情。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警情监控系统,所述警情监控系统包括服务端和多个监控节点,所述服务端用于执行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中,如果在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任意一个位置发生警情,都可以获取到由案发位置的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将针对该警情的警情处理任务和相关影像数据下发至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持有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前往案发位置协助处理警情。相对于现有的报警方式,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警情上报的时效性和便捷性。而将针对该警情的警情处理任务下发至第二监控节点,由持有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前往案发位置协助处理警情,有利于警务人员高效,及时的处理警情。同时将针对该警情的相关影像数据下发至第二监控节点,使得持有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能够全面客观的了解警情,而在后续警情处理过程中,所上报的影像数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一方面可以降低警务人员取证的难度,提高警情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还原案件的真实性,保证警情处理的合理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在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之前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监控节点的界面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在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之前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监控节点的界面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将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是否属于同一警情的细节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在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之前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的细节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监控节点的界面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的细节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监控节点的界面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500、总线;1501、接收器;1502、处理器;1503、发送器;1504、存储器;1505、总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首先,本申请提出一种警情监控系统,如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服务端和多个监控节点。各个监控节点和服务端之间的网络为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获取由节点1(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包括用于描述案发位置警情的影像数据,然后,服务端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并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节点2(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持有节点2的警务人员根据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前往案发位置处理警情,所述影像数据用于供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了解警情。
在本申请中,通过如图1所示的警情监控系统,如果在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任意一个位置发生警情,都可以通过案发位置的监控节点上报警情,并且上传用于描述案发位置警情的影像数据,警情监控系统中的服务端将针对该警情的警情处理任务和相关影像数据下发至其它监控节点,以由持有其它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前往案发位置协助处理警情。相对于现有的报警方式,本申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警情上报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同时,将针对该警情的警情处理任务下发至其它监控节点,由持有其它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前往案发位置协助处理警情,有利于警务人员和其它人员高效,及时的处理警情,增强处理警情的协同性,进而提高针对警情的处理效率。另外,将针对该警情的相关影像数据下发至其它监控节点,使得持有其它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能够全面客观的了解警情,保证了后续警情处理的合理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服务端执行,相应地,警情监控数据处理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端中。但是,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监控节点自身也可以与服务端具有相似的功能,从而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案。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监控节点(节点1至节点5)和服务端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服务端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端,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端构成的服务端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端。
需要解释的是,如上所述的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计算模式,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通过建立云计算资源池平台(简称云平台,一般称为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在资源池中部署多种类型的虚拟资源,供外部客户选择使用。云计算资源池中主要包括:计算设备(为虚拟化机器,包含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网络设备。
在本申请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出的监控节点,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电子产品等便携式移动设备,也可以是具有计算机功能的监控设备(比如监控摄像机)。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实现细节进行详细阐述: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具有计算处理功能的设备来执行,比如可以由图1中所示警情监控系统中的服务端来执行,所述警情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监控节点,所述多个监控节点动态分布于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不同位置,所述多个监控节点包括第一监控节和第二监控节点。参照图2所示,该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至少包括步骤220至步骤26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220,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包括用于描述案发位置警情的影像数据。
步骤240,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
步骤260,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根据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前往案发位置处理警情,所述影像数据用于供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了解警情。
在本申请中,警情监控系统中的监控节点可以由任何身份的人员持有,比如,可以由警察持有,可以由辅警持有,也可以由人民群众持有,基于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开发一款APP,或者小程序,安装在不同人员手持的移动设备(比如手机)中,进而作为警情监控系统中的一个监控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警情监控系统中的各个监控节点可以动态分布于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不同位置,当任意一个位置发生警情时,位于该位置的警情监控节点都可以及时的进行警情上报,比如,在某个位置发生交通事故时,那么该位置的人民群众或者辅警或者警察都可以进行针对该交通事故的警情上报。如此一来,各个监控节点可以动态分布于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不同位置,可以实现覆盖整个警情监控区域内的警情监控,提高警情监控的全面性。
在本申请中,第一监控节点在进行警情上报时,所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具体可以包括警情发生的时间和位置,警情案由(即发生了什么样的警情,比如交通事故,民事案件,刑事案件等等)。进一步的,所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还可以包括用于描述案发位置警情的影像数据,具体可以是由第一监控节点拍摄的现场图片,或者是由第一监控节点录制的现场案发视频。
可以理解的是,所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包括用于描述案发位置警情的影像数据,有利于提高针对警情上报的准确性,在后续警情处理过程中,所上报的影像数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一方面可以降低警务人员取证的难度,提高警情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还原案件的真实性,保证警情处理的合理性。
在本申请中,如果在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任意一个位置发生警情,都可以获取到由案发位置的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将针对该警情的警情处理任务和相关影像数据下发至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持有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前往案发位置协助处理警情。相对于现有的报警方式,本实施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警情上报的时效性和便捷性。而将针对该警情的警情处理任务下发至第二监控节点,由持有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前往案发位置协助处理警情,有利于警务人员高效,及时的处理警情。同时将针对该警情的相关影像数据下发至第二监控节点,使得持有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能够全面客观的了解警情,保证了后续警情处理的合理性。
还需要强调的是,通过本申请提出的警情数据处理方案,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都可以参与到警情的处理过程中去,起到了群防群控的社会治安效果,进而增强警情处理的协同性,提高针对警情的处理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如图2所示步骤220之前,即在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之前,还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的步骤。
参见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在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之前的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3:
步骤201,响应于所述第一监控节点提交的警情上报请求,验证所述第一监控节点是否具备警情上报权限。
步骤202,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
步骤203,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不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引导所述第一监控节点申请警情上报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第一监控节点提交的警情上报请求时,还可以验证所述第一监控节点是否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具体的,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不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引导所述第一监控节点申请警情上报权限。比如,通过引导用户验证身份信息来申请警情上报权限。如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监控节点的界面图,在图4的(A)中,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不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告知用户不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在图4的(B)中,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告知用户具备警情上报权限。
可以理解的是,当接收到第一监控节点提交的警情上报请求时,只允许获取具有警情上报权限的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如此一来,可以避免恶作剧用户谎报警情,从而提高警情监控数据的质量,提高警情处理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如图2所示步骤240之前,即在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之前,还可以执行如图5所示的步骤。
参见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在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之前的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231至步骤233:
步骤231,将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是否属于同一警情。
步骤232,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不属于同一警情,则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
步骤233,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属于同一警情,则向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反馈警情重复上报的信息。
在本申请中,发明人考虑到同一警情可能会被多人上报,造成警情监控数据混乱。基于此,在获取到警情监控数据之后,将获取到的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进行比对(比如,将获取到的警情监控数据与过去30分钟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是否属于同一警情。
具体的,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监控节点的界面图。如图6的(A)所示,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不属于同一警情,则告知第一监控节点的用户警情上报成功的消息,并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如图6的(B)所示,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属于同一警情,则向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反馈警情重复上报的消息。
在如图5所示步骤231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是否属于同一警情,可以按照如图7所示步骤执行。
参见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将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是否属于同一警情的细节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2311至步骤2313:
步骤2311,根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计算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之间的相似度。
步骤2312,如果所述相似度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属于同一警情。
步骤2313,如果所述相似度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不属于同一警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根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中警情发生的时间和位置,以及警情案由来计算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中警情发生的时间越相近,则相似度越高;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中警情发生的位置越靠近,则相似度越高;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中的警情案由相同,则相似度越高。进一步的,如果所述相似度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属于同一警情,如果所述相似度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不属于同一警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之间的相似度,来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是否属于同一警情,可以避免同一警情被多个第一监控节点同时上报,进而避免造成警情监控数据混乱,提高警情数据处理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如图2所示步骤260之前,即在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之前,还可以执行如图8所示的步骤。
参见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在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之前的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251至步骤254:
步骤251,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对应的人员身份。
步骤252,如果所述人员身份为群众,则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
步骤253,如果所述人员身份为警务人员,则确定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中是否包括警情协助请求。
步骤254,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中包括警情协助请求,则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
在本申请中,由于警情最终需要警务人员来处理,如果持有第一监控节点的人员为警务人员,则为了节省警务资源,可以不用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第一种情况是上报警情监控数据的人员为群众,第二种情况是上报警情监控数据中包括警情协助请求。如此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警务资源。
在如图2所示步骤260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可以按照如图9所示的步骤执行。
参见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的细节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261至步骤263:
步骤261,获取各个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监控节点的节点位置。
步骤262,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
步骤263,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所述第二监控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警情协助的效率,在下发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之前,可以筛选第二监控节点。具体的,基于本实施例,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监控节点。可以保证持有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前往案发位置处理警情,提高警情协助的效率。
参见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监控节点的界面图。当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时,所述第二监控节点会收到如图10所示的信息。
进一步的,在如图9所示步骤262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可以按照如图11所示步骤执行。
参见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的细节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2621至步骤2623:
步骤2621,根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确定警情值,所述警情值用于表征所述警情的复杂程度。
步骤2622,根据所述警情值确定第二监控节点的目标个数,所述目标个数与所述警情值正相关。
步骤2623,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目标个数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确定用于表征所述警情复杂程度的警情值,进而确定与所述警情值正相关的第二监控节点的目标个数,最后筛选目标个数的监控节点为第二监控节点,比如,刑事案件的警情复杂程度要比一般民事案件的警情复杂程度高,因此,刑事案件的警情值要高于民事案件,故刑事案件所筛选的第二监控节点的个数可以比一般民事案件所筛选的第二监控节点的个数多。还比如,打架斗殴案件的警情复杂程度要比口角争执案件的警情复杂程度高,因此,打架斗殴案件的警情值要高于口角争执案件,故打架斗殴案件所筛选的第二监控节点的个数可以比口角争执案件所筛选的第二监控节点的个数多。如此一来,可以筛选与所述警情复杂程度相匹配的第二监控节点的目标个数,合理目标个数的警务人员能够保证高效处理警情,同时,又能避免警务人员被分配过多而造成的警务资源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警情监控数据中包括警情案由,进而可以根据警情案由判断出警情类型(比如刑事案件,一般民事案件等等)。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警情监控数据中的警情案由匹配不同类型的警务人员,比如,针对一般民事案件匹配派出所警务人员,而针对交通事故案件匹配交警。如此一来,也可以提高警务处理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执行如图12所示的步骤。
参见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211至步骤212:
步骤211,获取由所述第一监控节点生成的警情直播链接。
步骤212,将所述警情直播链接下发至所述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所述第二监控节点基于所述警情直播链接播放警情直播,供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实时了解警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监控节点在上报警情监控数据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生成警情直播链接,用以直播警情。具体的,可以是由第二监控节点请求第一监控节点生成的警情直播链接,也可以是第一监控节点自助生成的警情直播链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请求重复上报警情监控数据的第一监控节点生成直播链接,进而为警务人员提供不同视角下的警情直播,便于警务人员更全面的了解警情,有利于提高警情处理效率。如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监控节点的界面图,在图13的(A)中,持有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在点击警情直播链接之后,可以观看不同视角下的警情直播,如图13的(B)所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执行如图14所示的步骤。
参见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步骤271至步骤272:
步骤271,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创建警情档案。
步骤272,获取由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和第二监控节点上传的警情处理数据,并将所述警情处理数据写入所述警情档案。
在本实施例中,警情处理数据具体可以包括警情所涉及的人员信息,在所述警情处理过程中的笔录数据,处理结果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创建警情档案,并将由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和第二监控节点上传的警情处理数据写入所述警情档案,有利于对警情证据的保存,一方面可以降低警务人员取证的难度,提高警情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还原案件的真实性,保证警情处理的合理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获取由所述第一监控节点上传的警情处理数据中,也可以包括重复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如此是为了增强警情证据的完整性,避免遗漏重要的证据。
在本申请中,如果在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任意一个位置发生警情,都可以获取到由案发位置的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将针对该警情的警情处理任务和相关影像数据下发至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持有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前往案发位置协助处理警情。相对于现有的报警方式,本实施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警情上报的时效性和便捷性。而将针对该警情的警情处理任务下发至第二监控节点,由持有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前往案发位置协助处理警情,有利于警务人员高效,及时的处理警情。同时将针对该警情的相关影像数据下发至第二监控节点,使得持有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能够全面客观的了解警情,而在后续警情处理过程中,所上报的影像数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一方面可以降低警务人员取证的难度,提高警情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还原案件的真实性,保证警情处理的合理性。
以下介绍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如上所述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中,所述装置可以设于警情监控系统,所述警情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监控节点,所述多个监控节点动态分布于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不同位置,所述多个监控节点包括第一监控节和第二监控节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生成单元和下发单元。
其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包括用于描述案发位置警情的影像数据;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下发单元,用于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根据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前往案发位置处理警情,所述影像数据用于供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了解警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验证单元,用于在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之前,响应于所述第一监控节点提交的警情上报请求,验证所述第一监控节点是否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不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引导所述第一监控节点申请警情上报权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比对单元,用于在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之前,将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是否属于同一警情;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不属于同一警情,则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属于同一警情,则向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反馈警情重复上报的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比对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计算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似度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属于同一警情;如果所述相似度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不属于同一警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下发单元,还用于在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之前,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对应的人员身份;如果所述人员身份为群众,则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如果所述人员身份为警务人员,则确定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中是否包括警情协助请求;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中包括警情协助请求,则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下发单元,还用于获取各个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监控节点的节点位置;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所述第二监控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下发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确定警情值,所述警情值用于表征所述警情的复杂程度;根据所述警情值确定第二监控节点的目标个数,所述目标个数与所述警情值正相关;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目标个数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下发单元,还用于获取由所述第一监控节点生成的警情直播链接;将所述警情直播链接下发至所述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所述第二监控节点基于所述警情直播链接播放警情直播,供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实时了解警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创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创建警情档案;获取由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和第二监控节点上传的警情处理数据,并将所述警情处理数据写入所述警情档案。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考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504、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02及存储在存储器1504上并可在处理器1502上运行的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程序代码),处理器15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
其中,在图15中,总线架构(用总线1500来代表)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1500将由处理器15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由存储器15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15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1505在总线1500和接收器1501和发送器15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1501和发送器15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502负责管理总线15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15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15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施,那么可将功能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媒体予以传输。其它实例及实施方案在本申请的范围及精神内。举例来说,归因于软件的性质,上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硬件、固件、硬连线或这些中的任何者的组合执行的软件实施。此外,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控制装置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执行于警情监控系统,所述警情监控系统包括多个监控节点,所述多个监控节点动态分布于警情监控区域内的不同位置,所述多个监控节点包括第一监控节和第二监控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包括用于描述案发位置警情的影像数据;
将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是否属于同一警情;
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不属于同一警情,则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生成警情处理任务;
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根据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前往案发位置处理警情,所述影像数据用于供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了解警情;
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属于同一警情,则向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反馈警情重复上报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监控节点提交的警情上报请求,验证所述第一监控节点是否具备警情上报权限;
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获取由第一监控节点上报的警情监控数据;
如果所述第一监控节点不具备警情上报权限,则引导所述第一监控节点申请警情上报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是否属于同一警情,包括:
根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历史上预设时段内获取的其它警情监控数据,计算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之间的相似度;
如果所述相似度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属于同一警情;
如果所述相似度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与所述其它警情监控数据不属于同一警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对应的人员身份;
如果所述人员身份为群众,则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
如果所述人员身份为警务人员,则确定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中是否包括警情协助请求;
如果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中包括警情协助请求,则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第二监控节点,包括:
获取各个警务人员所持有的监控节点的节点位置;
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
将所述警情处理任务和所述影像数据下发至所述第二监控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中还包括警情案由,所述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警情监控数据确定警情值,所述警情值用于表征所述警情的复杂程度;
根据所述警情值确定第二监控节点的目标个数,所述目标个数与所述警情值正相关;
根据所述节点位置,将距离所述案发位置最近的目标个数的监控节点确定为第二监控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由所述第一监控节点生成的警情直播链接;
将所述警情直播链接下发至所述第二监控节点,以由所述第二监控节点基于所述警情直播链接播放警情直播,供持有所述第二监控节点的警务人员实时了解警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警情监控数据创建警情档案;
获取由所述第一监控节点和第二监控节点上传的警情处理数据,并将所述警情处理数据写入所述警情档案。
9.一种警情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情监控系统包括服务端和多个监控节点,所述服务端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
CN202311334896.2A 2023-10-16 2023-10-16 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 Pending CN1170779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4896.2A CN117077988A (zh) 2023-10-16 2023-10-16 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4896.2A CN117077988A (zh) 2023-10-16 2023-10-16 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7988A true CN117077988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0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34896.2A Pending CN117077988A (zh) 2023-10-16 2023-10-16 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7798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8885A (zh) * 2018-12-21 2019-04-09 广东中安金狮科创有限公司 监控系统及其报警方法
CN110602161A (zh) * 2019-08-06 2019-12-20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派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01508A (zh) * 2021-01-28 2021-05-14 迪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警情处理系统及方法
KR102432673B1 (ko) * 2022-03-14 2022-08-16 케이원에코텍 주식회사 Cctv 영상을 이용하여 수영장에서 뛰는 사람을 감시하는 모니터링 및 안전경보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8885A (zh) * 2018-12-21 2019-04-09 广东中安金狮科创有限公司 监控系统及其报警方法
CN110602161A (zh) * 2019-08-06 2019-12-20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派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01508A (zh) * 2021-01-28 2021-05-14 迪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警情处理系统及方法
KR102432673B1 (ko) * 2022-03-14 2022-08-16 케이원에코텍 주식회사 Cctv 영상을 이용하여 수영장에서 뛰는 사람을 감시하는 모니터링 및 안전경보 시스템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军: "微信小程序.市场开拓者", 31 December 2019, 辽宁大学出版社, pages: 176 - 177 *
贺铁光: "微警务", 28 February 2022,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pages: 3 - 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20166A1 (en) Blockchai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102287B (zh) 区块链记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929773A (zh) 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10716932A (zh)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072139A (zh) 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11405001A (zh) 一种应用于区块链的节点监控系统
CN11074029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833442A (zh) 一种分布式网络安全监控装置及其方法
CN108471442A (zh) 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地震台网运维管理系统
CN113032218B (zh) 一种服务器故障检测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69172B (zh) 一种基于云手机的通讯流量控制方法
CN113435745A (zh) 基于5g的人员任务执行状态监控方法以及系统
CN117077988A (zh) 警情监控数据处理方法、系统
CN112434040A (zh) 数据存储方法、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2631756A (zh) 一种应用于航天测控软件的分布式调控方法及装置
CN11291073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全链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3946464B (zh) 一种结合模型及经验的预训练和并行推演的告警降噪方法
CN108156086B (zh) 一种策略规则下发方法及装置
CN109815081A (zh) 数据库性能的远程收集方法及收集装置
CN111399749A (zh)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2004161B (zh) 地址资源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99053A (zh) 文件的操作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170382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401889B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942298A (zh) 支付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