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76283B - 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76283B
CN117076283B CN202311337559.9A CN202311337559A CN117076283B CN 117076283 B CN117076283 B CN 117076283B CN 202311337559 A CN202311337559 A CN 202311337559A CN 117076283 B CN117076283 B CN 1170762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creen
touch
appointed
appearanc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375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76283A (zh
Inventor
潘华平
张军昌
潘明
黄银山
吴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ad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ad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ad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ad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375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762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76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6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76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6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52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06F11/2221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to test input/output devices or peripher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47Verification or detection of system hardware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73Test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触摸屏的外观参数,评估触摸屏的外观质量,保障产品的美观度;从触摸分辨率和触摸点位置评估触摸屏的触摸精度,有利于提供流畅、准确和可靠的用户体验;从响应时间和更新率评估触摸屏的触摸速度,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和流畅性;从触摸压力范围和压力感应准确度评估触摸屏的压力感应,使触摸屏准确检测到用户的触摸位置和力度;从最大支持触摸点数评估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保证用户的操作体验;进一步综合评估触摸屏的性能质量,通过对触摸屏的外观和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层层筛选,提高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领域,涉及到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输入设备,具有易于使用、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等优点,用户使用时可以直接通过触摸屏幕来实现操作,无需借助键盘或鼠标,实用性很强,应用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触摸屏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触摸屏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也参差不齐。因此,为了确保触摸屏产品的品质和性能,需要对触摸屏的生产质量进行检测和测试。
现有的触摸屏生产质量的检测分析方法大都集中在触摸屏产品的外观检测层面,如触摸屏的平整度、表面光洁度、划痕和气泡等,缺乏对触摸屏的性能质量的深入分析,如触摸屏的触摸精度、响应时间、压力感应准确度、多点触控能力和反应速度等,故存在一些不足:1.现有方法缺乏对触摸屏的触摸精度的深入分析,当触摸屏的触摸精度不佳时,可能使用户的触摸操作无法准确地被识别和反应,也可能会误点击或误触摸其他区域,从而触发不必要的操作或打开错误的应用程序,还可能使手写输入被错误地识别或解释,进而降低触摸功能的可靠性。
2.现有方法缺乏对触摸屏的触摸速度的深入分析,当触摸屏的触摸速度不佳时,可能会使用户感到反应迟钝或延迟,降低用户的操作效率和流畅性,也可能导致用户在进行操作时无法准确地定位和选择目标,容易误触或选错,还可能导致触摸屏功能缺失或无法实现相关交互效果,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
3.现有方法缺乏对触摸屏的压力感应的深入分析,如果触摸屏的压力感应不佳,可能无法准确地检测到用户的触摸位置和力度,导致触摸操作的精确度下降,用户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准确地点击或滑动,还可能使触摸屏的功能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或者误触发不应该执行的功能。
4.现有方法缺乏对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的深入分析,多点触控能力不佳可能导致触摸屏无法识别并处理多指手势,如缩放、旋转、双指滚动等,这将限制了用户在应用程序和游戏中使用多指手势进行操作和交互的能力,还可能导致无意中触发并识别了多个触点,导致误触和误操作的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触摸屏外观参数获取:获取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中各触摸屏的外观参数,将其记为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参数,其中外观参数包括各触摸屏区域中各类型外观缺陷的数量。
步骤二、触摸屏初步筛选:根据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参数,分析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根据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判断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质量是否达标,统计外观质量达标的各目标触摸屏,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并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触摸屏触摸精度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和触摸点位置偏差,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
步骤四、触摸屏触摸速度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和更新率,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速度评价系数。
步骤五、触摸屏压力感应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压力范围和压力感应准确度,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压力感应评价系数。
步骤六、触摸屏多点触控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最大支持触摸点数,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
步骤七:触摸屏性能质量评估:根据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触摸速度评价系数、压力感应评价系数和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
步骤八、触摸屏二次筛选:根据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判断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质量是否达标,统计性能质量达标的各指定触摸屏,分析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的合格率,并进行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一的具体分析过程为:通过高清摄像机获取各目标触摸屏的各角度图像,拼接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实景图像,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触摸屏的参考图像,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实景图像与触摸屏的参考图像进行比对,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
获取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的位置,按照预设的原则对触摸屏的表面区域进行划分,得到触摸屏的各区域,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的位置与触摸屏的各区域进行比对,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所处的触摸屏区域,进一步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按照相同触摸屏区域进行归类,得到各目标触摸屏各触摸屏区域中各类型外观缺陷的各处缺陷,统计各目标触摸屏各触摸屏区域中各类型外观缺陷的数量,将其记为,/>表示第/>个目标触摸屏的编号,/>,/>表示第/>个外观缺陷类型的编号,/>,/>表示第/>个触摸屏区域的编号,/>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分析过程包括: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其中/>表示预设的单位数量外观缺陷的影响因子,/>表示预设的第/>个外观缺陷类型的权重因子,/>表示预设的第/>个触摸屏区域的权重因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分析过程还包括: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与预设的外观评价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某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外观评价系数阈值,则该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质量达标,反之,则该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质量不达标,统计外观质量达标的各目标触摸屏,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并统计外观质量不达标的各目标触摸屏,将其放置于指定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三的具体分析过程为: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将其记为,/>表示第/>个指定触摸屏的编号,
按照预设的原则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设定次数的触摸精度测试,获取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精度测试中触摸点的实际位置与设定的预期位置之间的距离,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精度测试中的触摸点位置偏差,将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精度测试中的触摸点位置偏差进行相互比较,得到各指定触摸屏在触摸精度测试中的最大触摸点位置偏差,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点位置偏差,并表示为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其中/>表示自然常数,/>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和触摸点位置偏差的阈值,/>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和触摸点位置偏差的权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四的具体分析过程为:按照预设的原则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设定次数的触摸速度测试,获取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速度测试中触摸屏检测到触摸输入与反馈相应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长,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速度测试中的响应时间,将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速度测试中的响应时间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将其记为
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更新率,将其记为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速度评价系数/>,其中/>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和更新率的阈值,/>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和更新率的权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五的具体分析过程为:S1: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能够感应到的最小触摸压力,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启动压力,并表示为
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触摸屏的参考触摸启动压力,将其记为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压力范围吻合度/>,其中/>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触摸启动压力的偏差阈值。
S2:按照预设的原则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设定次数的压力感应测试,获取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压力感应测试中触摸屏感应到的压力与施加在触摸屏上的实际压力之间的偏差,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压力感应测试中的压力感应偏差。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压力感应准确度/>,其中/>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压力感应偏差的阈值,/>表示第/>个指定触摸屏在第/>次压力感应测试中的压力感应偏差,/>表示第/>次压力感应测试的编号,
S3: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压力感应评价系数/>,其中/>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压力范围吻合度和压力感应准确度的权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六的具体分析过程为: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能够同时检测处理的最大触摸点数量,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的最大支持触摸点数,并表示为,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其中/>表示预设的触摸屏单位数量的最大支持触摸点数对应的影响因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七的具体分析过程为: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其中/>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触摸速度评价系数、压力感应评价系数和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的权重因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八的具体分析过程为:将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与预设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阈值进行比较,若某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小于预设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阈值,则该指定触摸屏的性能质量不达标,反之,则该指定触摸屏的性能质量达标,统计性能质量不达标的各指定触摸屏,将其放置于指定区域,并统计性能质量达标的各指定触摸屏。
获取性能质量达标的指定触摸屏的数量,将性能质量达标的指定触摸屏的数量除以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中的触摸屏总数量,得到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的合格率,并将其反馈至触摸屏生产制造厂的质检部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获取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参数,分析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判断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质量是否达标,进而提高触摸屏产品的外观质量,保障用户的体验和产品的美观度。
2.本发明通过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和触摸点位置偏差,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进而保证触摸屏的触摸精度,避免触摸屏的触摸精度不佳而对用户的操作体验、输入准确性和设备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有利于提供流畅、准确和可靠的用户体验。
3.本发明通过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和更新率,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速度评价系数,进而保证触摸屏的触摸速度,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和流畅性,从而使得触摸屏更好地实现相关交互效果。
4.本发明通过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压力范围和压力感应准确度,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压力感应评价系数,进而保证触摸屏压力感应的灵敏度,能够准确地检测到用户的触摸位置和力度,从而提高触摸操作的精确度。
5.本发明通过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最大支持触摸点数,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进而保证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避免触摸屏多点触控能力不佳而对用户的操作体验和功能使用造成影响和限制。
6.本发明通过对触摸屏的外观和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层层筛选,进而提高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的可靠性,避免质量不佳的触摸屏流入市场,从而保证触摸屏的使用体验和稳定性,并提升触摸屏制造企业的口碑声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触摸屏外观参数获取:获取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中各触摸屏的外观参数,将其记为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参数,其中外观参数包括各触摸屏区域中各类型外观缺陷的数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一的具体分析过程为:通过高清摄像机获取各目标触摸屏的各角度图像,拼接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实景图像,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触摸屏的参考图像,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实景图像与触摸屏的参考图像进行比对,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
获取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的位置,按照预设的原则对触摸屏的表面区域进行划分,得到触摸屏的各区域,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的位置与触摸屏的各区域进行比对,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所处的触摸屏区域,进一步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按照相同触摸屏区域进行归类,得到各目标触摸屏各触摸屏区域中各类型外观缺陷的各处缺陷,统计各目标触摸屏各触摸屏区域中各类型外观缺陷的数量,将其记为,/>表示第/>个目标触摸屏的编号,/>,/>表示第/>个外观缺陷类型的编号,/>,/>表示第/>个触摸屏区域的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触摸屏的外观缺陷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毛刺、色差、变形、气泡、划伤、白边和脏污等。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触摸屏中同一类型的外观缺陷可能存在多处。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目标触摸屏的外观缺陷类型的方法为:将目标触摸屏的实景图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类型外观缺陷对照图像进行比对,若目标触摸屏实景图像中某部分图像与某类型外观缺陷对照图像相似,则将该类型外观缺陷记为目标触摸屏的外观缺陷类型。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触摸屏的表面区域划分为:触摸屏正面的非功能显示区、触摸屏正面的功能显示区、触摸屏的侧面和触摸屏的背面。
步骤二、触摸屏初步筛选:根据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参数,分析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根据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判断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质量是否达标,统计外观质量达标的各目标触摸屏,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并执行步骤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分析过程包括: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其中/>表示预设的单位数量外观缺陷的影响因子,/>表示预设的第/>个外观缺陷类型的权重因子,/>表示预设的第/>个触摸屏区域的权重因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分析过程还包括: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与预设的外观评价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某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外观评价系数阈值,则该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质量达标,反之,则该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质量不达标,统计外观质量达标的各目标触摸屏,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并统计外观质量不达标的各目标触摸屏,将其放置于指定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参数,分析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判断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质量是否达标,进而提高触摸屏产品的外观质量,保障用户的体验和产品的美观度。
步骤三、触摸屏触摸精度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和触摸点位置偏差,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三的具体分析过程为: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将其记为,/>表示第/>个指定触摸屏的编号,/>
按照预设的原则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设定次数的触摸精度测试,获取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精度测试中触摸点的实际位置与设定的预期位置之间的距离,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精度测试中的触摸点位置偏差,将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精度测试中的触摸点位置偏差进行相互比较,得到各指定触摸屏在触摸精度测试中的最大触摸点位置偏差,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点位置偏差,并表示为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其中/>表示自然常数,/>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和触摸点位置偏差的阈值,/>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和触摸点位置偏差的权值。
需要说明的是,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指触摸屏能够检测的最小触摸点的大小,通常以像素为单位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时,对指定触摸屏进行多次检测,以多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和触摸点位置偏差,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进而保证触摸屏的触摸精度,避免触摸屏的触摸精度不佳而对用户的操作体验、输入准确性和设备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有利于提供流畅、准确和可靠的用户体验。
步骤四、触摸屏触摸速度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和更新率,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速度评价系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四的具体分析过程为:按照预设的原则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设定次数的触摸速度测试,获取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速度测试中触摸屏检测到触摸输入与反馈相应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长,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速度测试中的响应时间,将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速度测试中的响应时间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将其记为
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更新率,将其记为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速度评价系数/>,其中/>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和更新率的阈值,/>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和更新率的权值。
需要说明的是,触摸屏的更新率指触摸屏更新触摸点位置的频率,通常以赫兹为单位表示。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和更新率,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速度评价系数,进而保证触摸屏的触摸速度,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和流畅性,从而使得触摸屏更好地实现相关交互效果。
步骤五、触摸屏压力感应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压力范围和压力感应准确度,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压力感应评价系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五的具体分析过程为:S1: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能够感应到的最小触摸压力,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启动压力,并表示为
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触摸屏的参考触摸启动压力,将其记为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压力范围吻合度/>,其中/>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触摸启动压力的偏差阈值。
S2:按照预设的原则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设定次数的压力感应测试,获取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压力感应测试中触摸屏感应到的压力与施加在触摸屏上的实际压力之间的偏差,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压力感应测试中的压力感应偏差。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压力感应准确度/>,其中/>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压力感应偏差的阈值,/>表示第/>个指定触摸屏在第/>次压力感应测试中的压力感应偏差,/>表示第/>次压力感应测试的编号,
S3: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压力感应评价系数/>,其中/>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压力范围吻合度和压力感应准确度的权值。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压力范围和压力感应准确度,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压力感应评价系数,进而保证触摸屏压力感应的灵敏度,能够准确地检测到用户的触摸位置和力度,从而提高触摸操作的精确度。
步骤六、触摸屏多点触控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最大支持触摸点数,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六的具体分析过程为: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能够同时检测处理的最大触摸点数量,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的最大支持触摸点数,并表示为,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其中/>表示预设的触摸屏单位数量的最大支持触摸点数对应的影响因子。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最大支持触摸点数,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进而保证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避免触摸屏多点触控能力不佳而对用户的操作体验和功能使用造成影响和限制。
步骤七:触摸屏性能质量评估:根据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触摸速度评价系数、压力感应评价系数和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七的具体分析过程为: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其中/>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触摸速度评价系数、压力感应评价系数和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的权重因子。
步骤八、触摸屏二次筛选:根据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判断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质量是否达标,统计性能质量达标的各指定触摸屏,分析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的合格率,并进行处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八的具体分析过程为:将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与预设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阈值进行比较,若某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小于预设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阈值,则该指定触摸屏的性能质量不达标,反之,则该指定触摸屏的性能质量达标,统计性能质量不达标的各指定触摸屏,将其放置于指定区域,并统计性能质量达标的各指定触摸屏。
获取性能质量达标的指定触摸屏的数量,将性能质量达标的指定触摸屏的数量除以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中的触摸屏总数量,得到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的合格率,并将其反馈至触摸屏生产制造厂的质检部门。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对触摸屏的外观和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层层筛选,进而提高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的可靠性,避免质量不佳的触摸屏流入市场,从而保证触摸屏的使用体验和稳定性,并提升触摸屏制造企业的口碑声誉。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发明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触摸屏外观参数获取:获取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中各触摸屏的外观参数,将其记为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参数,其中外观参数包括各触摸屏区域中各类型外观缺陷的数量;
步骤二、触摸屏初步筛选:根据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参数,分析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根据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判断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质量是否达标,统计外观质量达标的各目标触摸屏,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并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触摸屏触摸精度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和触摸点位置偏差,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
所述步骤三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将其记为,/>表示第/>个指定触摸屏的编号,/>
按照预设的原则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设定次数的触摸精度测试,获取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精度测试中触摸点的实际位置与设定的预期位置之间的距离,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精度测试中的触摸点位置偏差,将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精度测试中的触摸点位置偏差进行相互比较,得到各指定触摸屏在触摸精度测试中的最大触摸点位置偏差,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点位置偏差,并表示为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其中/>表示自然常数,/>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的阈值和触摸点位置偏差的阈值,/>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触摸分辨率的权值和触摸点位置偏差的权值;
步骤四、触摸屏触摸速度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和更新率,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速度评价系数;
所述步骤四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按照预设的原则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设定次数的触摸速度测试,获取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速度测试中触摸屏检测到触摸输入与反馈相应动作之间的间隔时长,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速度测试中的响应时间,将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触摸速度测试中的响应时间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将其记为
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更新率,将其记为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速度评价系数/>,其中/>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响应时间的阈值和更新率的阈值,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响应时间的权值和更新率的权值;
步骤五、触摸屏压力感应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压力范围吻合度和压力感应准确度,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压力感应评价系数;
所述步骤五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S1: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能够感应到的最小触摸压力,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启动压力,并表示为
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触摸屏的参考触摸启动压力,将其记为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压力范围吻合度/>,其中/>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触摸启动压力的偏差阈值;
S2:按照预设的原则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设定次数的压力感应测试,获取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压力感应测试中触摸屏感应到的压力与施加在触摸屏上的实际压力之间的偏差,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在各次压力感应测试中的压力感应偏差;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压力感应准确度/>,其中/>表示预设的触摸屏的压力感应偏差的阈值,/>表示第/>个指定触摸屏在第/>次压力感应测试中的压力感应偏差,/>表示第/>次压力感应测试的编号,/>
S3: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压力感应评价系数,其中/>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压力范围吻合度的权值和压力感应准确度的权值;
步骤六、触摸屏多点触控监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的最大支持触摸点数,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
所述步骤六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对各指定触摸屏进行检测,获取各指定触摸屏能够同时检测处理的最大触摸点数量,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的最大支持触摸点数,并表示为,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其中/>表示预设的触摸屏单位数量的最大支持触摸点数对应的影响因子;
步骤七、触摸屏性能质量评估:根据各指定触摸屏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触摸速度评价系数、压力感应评价系数和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分析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
步骤八、触摸屏二次筛选:根据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判断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质量是否达标,统计性能质量达标的各指定触摸屏,分析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的合格率,并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通过高清摄像机获取各目标触摸屏的各角度图像,拼接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实景图像,提取数据库中存储的触摸屏的参考图像,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实景图像与触摸屏的参考图像进行比对,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
获取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的位置,按照预设的原则对触摸屏的表面区域进行划分,得到触摸屏的各区域,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的位置与触摸屏的各区域进行比对,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所处的触摸屏区域,进一步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各类型外观缺陷中各处缺陷按照相同触摸屏区域进行归类,得到各目标触摸屏各触摸屏区域中各类型外观缺陷的各处缺陷,统计各目标触摸屏各触摸屏区域中各类型外观缺陷的数量,将其记为,/>表示第/>个目标触摸屏的编号,/>,/>表示第/>个外观缺陷类型的编号,/>,/>表示第/>个触摸屏区域的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分析过程包括: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其中/>表示预设的单位数量外观缺陷的影响因子,/>表示预设的第个外观缺陷类型的权重因子,/>表示预设的第/>个触摸屏区域的权重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分析过程还包括:
将各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与预设的外观评价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某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评价系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外观评价系数阈值,则该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质量达标,反之,则该目标触摸屏的外观质量不达标,统计外观质量达标的各目标触摸屏,将其记为各指定触摸屏,并统计外观质量不达标的各目标触摸屏,将其放置于指定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通过分析公式得到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其中/>分别表示预设的触摸精度评价系数的权重因子、触摸速度评价系数的权重因子、压力感应评价系数的权重因子和多点触控能力评价系数的权重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将各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与预设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阈值进行比较,若某指定触摸屏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小于预设的性能综合评估指数阈值,则该指定触摸屏的性能质量不达标,反之,则该指定触摸屏的性能质量达标,统计性能质量不达标的各指定触摸屏,将其放置于指定区域,并统计性能质量达标的各指定触摸屏;
获取性能质量达标的指定触摸屏的数量,将性能质量达标的指定触摸屏的数量除以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中的触摸屏总数量,得到触摸屏生产制造厂当前生产批次的合格率,并将其反馈至触摸屏生产制造厂的质检部门。
CN202311337559.9A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 Active CN1170762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7559.9A CN117076283B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7559.9A CN117076283B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6283A CN117076283A (zh) 2023-11-17
CN117076283B true CN117076283B (zh) 2024-01-26

Family

ID=88704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37559.9A Active CN117076283B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762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12805B (zh) * 2023-11-29 2024-02-20 江苏纳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成品高低温耐受性试验分析方法
CN117555443B (zh) * 2024-01-12 2024-04-02 江苏纳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书写检测分析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34079A1 (en) * 2009-12-03 2011-06-09 Stmicroelectronics (Research & Development) Limited Touch screen device
CN103487692A (zh) * 2013-09-25 2014-01-01 成都吉锐触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质量检测方法
US20140049486A1 (en) * 2012-08-16 2014-02-20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14721892A (zh) * 2022-06-08 2022-07-08 深圳市宇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设备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4862845A (zh) * 2022-07-04 2022-08-05 深圳市瑞桔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触摸屏的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34079A1 (en) * 2009-12-03 2011-06-09 Stmicroelectronics (Research & Development) Limited Touch screen device
US20140049486A1 (en) * 2012-08-16 2014-02-20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3487692A (zh) * 2013-09-25 2014-01-01 成都吉锐触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14721892A (zh) * 2022-06-08 2022-07-08 深圳市宇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设备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4862845A (zh) * 2022-07-04 2022-08-05 深圳市瑞桔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触摸屏的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6283A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76283B (zh) 一种触摸屏性能质量检测分析方法
CN105825524B (zh) 目标跟踪方法和装置
KR101346539B1 (ko) 얼굴들을 상관시킴으로써 디지털 이미지들을 구조화하기
JP5255953B2 (ja) 欠陥検査方法及び装置
KR102058427B1 (ko) 검사 장치 및 방법
CN109934814A (zh) 表面缺陷侦测系统及其方法
US794847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inguishing multiple touch points
US20160188110A1 (en) Identifying hover and/or palm input and rejecting spurious input for a touch panel
JP7444439B2 (ja) 欠陥検出分類システム及び欠陥判定トレーニングシステム
US1137852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related to machine learning for detecting target from imag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H11344450A (ja) 教示用データ作成方法並びに欠陥分類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2016756A (zh) 根据对使用者手势的感测来显示工件测量结果
CN102473660A (zh) 等离子加工系统自动瑕疵检测和分类及其方法
JP2001256480A (ja) 画像自動分類方法及び装置
JP5718781B2 (ja) 画像分類装置および画像分類方法
CN113986630A (zh) 触控屏的触控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JP2013224833A (ja) 外観検査装置、外観検査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6095201A (zh) 一种投影交互系统的双击检测方法
JP2018151821A (ja) 設備機器の異常診断システム
CN113222913A (zh) 一种电路板缺陷检测定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3029491A1 (zh) 面板阵列短路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27089A (zh) 缺陷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549037B (zh) Touch detection method to prevent false touch in touch system
KR101782364B1 (ko) 케이평균군집화를 통한 학습기반의 비전검사 방법
TWI694250B (zh) 表面缺陷偵測系統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