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75771A - 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75771A
CN117075771A CN202311091645.6A CN202311091645A CN117075771A CN 117075771 A CN117075771 A CN 117075771A CN 202311091645 A CN202311091645 A CN 202311091645A CN 117075771 A CN117075771 A CN 117075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preset
virtual
model
displ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16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圣杰
冀利悦
方迟
李笑林
刘硕
刘静薇
洪晓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9164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757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75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57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5Interaction with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object displayed as three-dimensional, e.g. changing the user view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r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响应于获取到对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确定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不同位置之间的灵活切换。

Description

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又称虚拟环境、灵境或人工环境,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可对参与者直接施加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受,并允许其交互地观察和操作的虚拟世界的技术。提升VR真实感以使得虚拟现实空间和真实物理空间的体验感相似,成为一种主流。
相关技术中,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各种虚拟场景,实现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生产和生活等。如何利用虚拟现实空间的特点进行不同的位置之间的切换成为一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通过3D沙盘实现对现实场景对应的扩展现实场景的多个视角的切换,使得视角的切换更加符合3D的虚拟空间的交互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真实场景对应的三维3D沙盘,所述扩展现实场景为对所述真实场景增强生成的虚拟场景,所述3D沙盘上显示有多个3D机位模型,所述3D机位模型用于控制所述扩展现实场景的视角,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对应的视角不同,其中,已激活机位模型区别显示于其他机位模型,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为所述扩展现实场景当前使用的视角对应的机位模型;
响应于机位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所述机位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机位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所述机位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机位模型,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目标机位模型的第一操作,控制所述目标机位模型从默认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
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所述目标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所述目标机位模型,包括:
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的显示状态从激活显示状态切换到所述默认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目标机位模型的显示状态从所述第一显示状态切换到所述激活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机位模型的显示状态从所述第一显示状态切换到所述激活显示状态,包括:
控制所述目标机位模型执行预设特效后切换到所述激活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状态包括:在所述目标机位模型周围形成一个圆柱形的高亮光柱,所述目标机位模型放大,且所述目标机位模型的Y轴上移;所述预设特效为所述光柱向上冲的特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机位模型执行所述预设特效后,所述扩展现实场景变为黑暗状态,在处于黑暗状态预设时长后显示所述目标机位模型对应的视角的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所述机位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机位模型,包括:
响应于切换确认指令,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所述目标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为对所述目标机位模型的检测区域的hover操作、点击操作、双击操作或者长按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光标经过所述目标机位模型的检测区域时,向手柄发送震动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3D沙盘初始显示时,所述3D沙盘上未显示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3D机位模型的呼出指令,在所述3D沙盘上显示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对所述3D沙盘的呼出指令,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3D沙盘的检测区域的hover操作,在所述3D沙盘上显示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3D沙盘初始显示时,所述3D沙盘上显示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为图标或者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多个机位模型中的任意一个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操作,在所述3D沙盘上显示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不同于其他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真实场景对应的3D沙盘,包括:
显示所述扩展现实场景;
响应于检测到对所述3D沙盘的呼出指令,在所述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所述3D沙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对所述3D沙盘的关闭指令,在所述扩展现实场景中隐藏所述3D沙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3D机位模型上显示有机位名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3D沙盘为球场的沙盘,所述3D机位模型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3D机位模型分别设置在所述球场的4个边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区别显示于其他机位模型,包括:
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显示有特效,其他机位模型没有特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真实场景对应的三维3D沙盘,所述扩展现实场景为对所述真实场景增强生成的虚拟场景,所述3D沙盘上显示有多个3D机位模型,所述3D机位模型用于控制所述扩展现实场景的视角,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对应的视角不同,其中,已激活机位模型区别显示于其他机位模型,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为所述扩展现实场景当前使用的视角对应的机位模型;
切换模块,用于响应于机位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所述机位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机位模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实现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不同位置之间的灵活切换。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响应于获取到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获取到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与相关技术不同的实现方案,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用户与VR场景进行交互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包括: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展示单元,用于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第二展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第三展示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上述实施例的任一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在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真实场景对应的3D沙盘,该扩展现实场景为对真实场景增强生成的虚拟场景,3D沙盘上显示有多个3D机位模型,3D机位模型用于控制扩展现实场景的视角,多个3D机位模型对应的视角不同,其中,已激活机位模型区别显示于其他机位模型,已激活机位模型为扩展现实场景当前使用的视角对应的机位模型;响应于机位切换指令,控制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机位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机位模型。通过3D沙盘实现对现实场景对应的扩展现实场景的多个视角的切换,使得视角的切换更加符合3D的虚拟空间的交互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案,响应于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响应于获取到对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确定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进而,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不同位置之间的灵活切换,提升了位置切换的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以及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方案,可通过控制选择对象与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接触,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从当前位置处传送至目的地的位置处,从而避免了较复杂的操作,节省了时间,有效提高了用户与VR场景进行交互的效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多个3D机位模型的显示状态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3D沙盘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体育直播场景对应的扩展现实场景的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3D机位模型的检测区域的示意图;
图7为3D机位模型的第一显示状态的一种示意图;
图8为3D沙盘上的机位切换的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3D沙盘上未显示3D机位模型的一种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的显示场景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场景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设地图模型的显示场景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预设地图模型的显示场景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的显示场景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场景画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2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标识对象的尺寸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关系示意图;
图2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场景画面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应用而生,AR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衔接的新技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
AR技术可以应用在直播场景中,用户佩戴头戴设备实时观看直播视频,能够带给用户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现有技术中,用户看到的直播画面的视角通常是固定的,视角不能切换,在有些场景下,固定视角看到的视频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本公开适用于人机交互场景,在人机交互场景中用户常需要与电子设备提供的虚拟空间进行交互,虚拟空间可以理解为虚拟场景,是应用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显示(或提供)的虚拟场景。该虚拟场景可以是对真实世界的仿真环境,也可以是半仿真半虚构的虚拟场景,还可以是纯虚构的虚拟场景。虚拟场景本身可以是二维(2D)虚拟场景、2.5维虚拟场景或者三维(3D)虚拟场景中的任意一种,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的虚拟空间是指扩展现实空间,该扩展现实空间为3D空间。
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实施例,在描述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公开所有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具体如下:
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是指通过计算机将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打造一个可人机交互的虚拟环境,XR也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和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等多种技术的统称。通过将三者的视觉交互技术相融合,为体验者带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无缝转换的“沉浸感”。
VR: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技术,计算生成一种虚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本文中提到的虚拟现实至少包括视觉感知,此外还可以包括听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还包括味觉感知、嗅觉感知等),实现虚拟环境的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仿真,使用户沉浸到模拟的虚拟现实环境中,实现在诸如地图、游戏、视频、教育、医疗、模拟、协同训练、销售、协助制造、维护和修复等多种虚拟环境的应用。
VR设备是指实现虚拟现实效果的终端,通常可以提供为眼镜、头盔式显示器(HeadMount Display,HMD)、隐形眼镜的形态,以用于实现视觉感知和其他形式的感知,当然虚拟现实设备实现的形态不限于此,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小型化或大型化。
AR:AR布景是指至少一个虚拟对象叠加在物理布景或其表示之上的模拟布景。例如,电子系统可具有不透明显示器和至少一个成像传感器,成像传感器用于捕获物理布景的图像或视频,这些图像或视频是物理布景的表示。系统将图像或视频与虚拟对象组合,并在不透明显示器上显示该组合。个体使用系统经由物理布景的图像或视频间接地查看物理布景,并且观察叠加在物理布景之上的虚拟对象。当系统使用一个或多个图像传感器捕获物理布景的图像,并且使用那些图像在不透明显示器上呈现AR布景时,所显示的图像被称为视频透传。另选地,用于显示AR布景的电子系统可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显示器,个体可通过该显示器直接查看物理布景。该系统可在透明或半透明显示器上显示虚拟对象,使得个体使用该系统观察叠加在物理布景之上的虚拟对象。又如,系统可包括将虚拟对象投影到物理布景中的投影系统。虚拟对象可例如在物理表面上或作为全息图被投影,使得个体使用该系统观察叠加在物理布景之上的虚拟对象。具体的,一种在相机采集图像的过程中,实时地计算相机在现实世界(或称三维世界、真实世界)中的相机姿态信息参数,根据该相机姿态信息参数在相机采集的图像上添加虚拟元素的技术。虚拟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图像、视频和三维模型。AR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接在现实世界上进行互动。
MR:通过在现实场景呈现虚拟场景信息,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例如,将计算机创建的感官输入(例如,虚拟对象)与来自物理布景的感官输入或其表示集成在模拟布景中,一些MR布景中,计算机创建的感官输入可以适应于来自物理布景的感官输入的变化。另外,用于呈现MR布景的一些电子系统可以监测相对于物理布景的取向和/或位置信息,以使虚拟对象能够与真实对象(即来自物理布景的物理元素或其表示)交互。例如,系统可监测运动,使得虚拟植物相对于物理建筑物看起来是静止的。
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中记载的XR设备,也称为虚拟现实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类型:
1)移动虚拟现实设备,支持以各种方式(如设置有专门的卡槽的头戴式显示器)设置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通过与移动终端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由移动终端进行虚拟现实功能的相关计算,并输出数据至移动虚拟现实设备,例如通过移动终端的APP观看虚拟现实视频。
2)一体机虚拟现实设备,具备用于进行虚拟功能的相关计算的处理器,因而具备独立的虚拟现实输入和输出的功能,不需要与PC端或移动终端连接,使用自由度高。
3)电脑端虚拟现实(PCVR)设备,利用PC端进行虚拟现实功能的相关计算以及数据输出,外接的电脑端虚拟现实设备利用PC端输出的数据实现虚拟现实的效果。
在介绍了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概念之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XR设备中,该XR设备可以为AR设备或者MR设备。如图1所示,该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真实场景对应的3D沙盘,该扩展现实场景为对该真实场景增强生成的虚拟场景,该3D沙盘上显示有多个3D机位模型,该3D机位模型用于控制该扩展现实场景的视角。
该扩展现实场景为3D场景,该扩展现实场景为对该真实场景增强生成的虚拟场景,以AR场景为例,AR技术利用摄像头,传感器,实时计算和匹配技术等,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
以直播场景为例,通过摄像头对现实场景进行拍摄,将摄像头拍摄到的现实场景的图像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AR技术重建得到该现实场景对应的3D场景,并在该现实场景对应的3D场景上叠加一些虚拟对象生成对应的扩展现实场景。用户通过佩戴头戴式AR设备,能够看到该扩展现实场景,该扩展现实场景中包括真实场景的直播画面,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感受到在现实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的逼真性,即用户能够感受到在场景观看的体验。另外,通过在现实场景叠加虚拟对象,还能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它客观限制,使用户感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在体育直播场景中,由于体育场地很大,向用户提供一个固定视角的直播画面,使得用户容易错过一些重要画面,用户体验不好。在实际的体育场地中,在场地的不同角度的观众会看到不同的画面,为了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向用户提供多个不同视角的直播画面,用户可以进行视角的切换,以体验不同视角的直播画面。
为了带给用户更加真实的体验,本公开实施例采用3D沙盘进行视角切换。该3D沙盘为电子沙盘,电子沙盘是相对于传统的物理沙盘而言,物理沙盘是指根据地形图、航空像片、实地地形等资料,按比例尺用泥沙或其他材料及兵棋制作的一种显示地形和地面目标的模型。电子沙盘主要是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三维仿真等高新技术的结合形成的一种可视化立体图像。它是由三维仿真技术虚拟出来的,具有地形信息准确、地物表示详细直观、浏览方便等优点。
该3D沙盘为真实场景对应的沙盘,该3D沙盘能够进行快捷的视角切换,并且能够为用户塑造用户空间感,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本实施例不对该3D沙盘的构建进行限制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在3D沙盘上设置有多个3D机位模型,该3D机位模型用于控制扩展现实场景的视角,扩展现实场景的视角也是用户视角,该多个3D机位模型对应的视角不同。可选的,机位模型的视角正面朝向用户的位置。
在任意一个时刻,该多个3D机位模型中只有一个机位模型处于激活状态,称为已激活模型,已激活机位模型为扩展现实场景当前使用的视角对应的机位模型,用户通过头戴设备看到的画面为已激活机位模型对应的视角内的画面。
其中,已激活机位模型区别显示于其他机位模型,便于用户了解当前画面为哪个机位模型的视角看到的画面。示例性的,已激活机位模型显示有特效,其他机位模型没有特效。通过该特效区别该已激活机位模型与3D沙盘上的其他虚拟对象。该特效可以是附加图像或者文字,也可以是已激活机位模型本身具有特殊的变化状态,例如旋转、周期性放大缩小等,本公开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制。
图2为多个3D机位模型的显示状态的一种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体育场景为例,在球场的3D沙盘上共有4个3D机位模型,分别位于3D沙盘对应的球场模型的四个边上,分别称为:VIP机位、中线裁判席机位、球门观赛席A机位和球门观赛席B机位。本公开实施例中为3D机位模型定义了两个状态:默认显示状态和激活显示状态,图2中,VIP机位为激活显示状态,即VIP机位为已激活机位模型,其他机位为默认显示状态,图2中已激活机位模型高亮显示,在已激活机位模型的底部位置有波纹特效,且已激活机位模型的机位名称头牌上显示有“当前位置”图标。
图3为3D沙盘的一种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3D沙盘上显示有4个3D机位模型。图2和图3所示的3D机位模型上显示有各机位的名称,3D机位模型可以认为是由机位名称头牌和机位名称杆组成,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不对3D机位模型的形状和颜色等进行限制,3D机位模型在视觉上与真实场景或者3D沙盘的配色保持一致。
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3D机位模型和3D沙盘只是一种概念模型,用于说明3D机位模型的状态和位置关系,并不是用户看到的应用上的最终渲染形态,图3所示的3D机位模型和3D沙盘是应用的一种渲染结果。
S102、响应于机位切换指令,控制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机位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机位模型。
本实施例中提供多个3D机位模型供用户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机位切换,机位切换即视角切换,机位切换也称为机位传送。在切换后,目标机位模型的状态从默认显示状态变为了激活显示状态,切换前的已激活机位模型的状态从激活显示状态变为了默认显示状态。切换后的视角为目标机位模型对应的视角,在进行视角切换后,头戴设备中显示的扩展现实场景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即用户看到的画面和用户所处的虚拟空间均发生了变化。
以体育直播场景为例,图4为体育直播场景对应的扩展现实场景的一种示意图,如图4所示,扩展现实场景中直播画面和3D沙盘,其中,直播画面是真实场景对应的3D场景,3D沙盘即叠加在真实场景中的虚拟对象。在视角切换后,扩展现实场景中用户看到的直播画面以及用户身后(即视角后方)的虚拟场景都会相应发生变化。因此,视角切换也可以理解为用户移动到了真实场景中的另一个地方。这里虚拟场景和虚拟对象是相对于真实场景对应的3D场景而言,用户身后的虚拟场景通常是虚拟布局和装饰。
本实施例中,在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真实场景对应的3D沙盘,该扩展现实场景为对真实场景增强生成的虚拟场景,3D沙盘上显示有多个3D机位模型,3D机位模型用于控制扩展现实场景的视角,多个3D机位模型对应的视角不同,其中,已激活机位模型区别显示于其他机位模型,已激活机位模型为扩展现实场景当前使用的视角对应的机位模型;响应于机位切换指令,控制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机位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机位模型。通过3D沙盘实现对扩展现实场景的多个视角的切换,使得视角的切换更加符合3D的虚拟空间的交互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用于对实施例一中步骤S102的一种实现方式进行说明,相同内容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重复说明,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真实场景对应的3D沙盘,该扩展现实场景为对该真实场景增强生成的虚拟场景,该3D沙盘上显示有多个3D机位模型,该3D机位模型用于控制该扩展现实场景的视角。
S202、响应于对目标机位模型的第一操作,控制目标机位模型从默认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
当用户需要进行机位切换时,对目标机位模型进行第一操作,目标机位模型为用户需要切换到的机位模型,示例性的,该第一操作为对目标机位模型的检测区域的hover操作、点击操作、双击操作或者长按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手柄、手势操作、语音方式或者凝视控制等方式输入第一操作,本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制。
例如,用户通过手柄控制交互射线的光标移动至目标机位模型的检测区域,并在检测区域停留预设时长,此时,XR设备检测到hover操作,则控制目标机位模型从默认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
图6为3D机位模型的检测区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球门观赛席B机位的检测区域为球门观赛席B机位周围的长方体区域,该长方体区域至少覆盖球门观赛席B机位,该长方体区域为hover操作的有效区域,用户控制交互射线的光标移动至该长方体区域后,且时长得到预设时长后,hover操作生效。该检测区域为用户不可见区域,即在应用运行过程中,在3D沙盘上不会显示该检测区域。
可选的,当检测到光标经过目标机位模型的检测区域时,向手柄发送震动指示信息,手柄根据该制动指示信息进行震动,用户感知到震动,通过震动提示用户可与该检测区域进行交互,或者理解为提示用户该机位可以进行切换。
本实施例中,为3D机位模型还定义了另外一个状态:第一显示状态,第一显示状态也称为hover态,第一显示状态、默认显示状态和激活显示状态为三种不同的显示状态,其中,第一显示状态为从默认显示状态到激活显示状态转换过程中的一种中间状态,第一显示状态用于通知用户已触发机位切换操作。
图7为3D机位模型的第一显示状态的一种示意图,如图7所示,球门观赛席B机位处于第一显示状态,VIP机位处于激活显示状态,其他两个机位处于默认显示状态。
图8为3D沙盘上的机位切换的一种示意图,如图8所示,用户将交互射线移动至球门观赛席B机位进行hover操作后,3D沙盘上的机位的状态从图3变为图8所示状态。
参照图7和图8所示,第一显示状态包括在目标机位模型周围形成一个圆柱形的高亮光柱,以区别显示其他两种显示状态。可选的,第一显示状态还包括目标机位模型的Y轴上移,目标机位模型放大。可以理解,图7和图8只是举例说明,第一显示状态不限于图7和图8所示的状态。
可选的,3D机位模型在第一显示状态时,3D机位模型在Y轴上的高度高于默认显示状态和激活显示状态下在Y轴上的高度,参照图7和图8所示。
3D机位模型在默认显示状态和激活显示状态下在Y轴上的高度与3D沙盘在Y轴上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3D机位模型在默认显示状态和激活显示状态下在Y轴上的高度高于3D沙盘在Y轴上的高度。
可以理解,图6、图7所示的3D机位模型和3D沙盘只是一种概念模型,用于辅助说明3D机位模型的状态、位置关系和可操作区域,并不是用户看到的应用上的最终渲染形态,图8所示的3D机位模型和3D沙盘是应用的一种渲染结果。
S203、响应于切换确认指令,控制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目标机位模型。
在目标机位模型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后,用户输入切换确认指令,响应于切换确认指令,控制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目标机位模型。切换到目标机位模型后,扩展现实场景的视角发生了变化,用户看到的扩展现实场景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例如,切换前用户看到的画面为中线裁判位置处看到的画面,切换后用户看到的画面为球门观看席B位置处看到的画面。
可选的,在本公开其他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不输入切换确认指令,目标机位模型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后,在预设时长后自动控制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目标机位模型切。
该切换确认指令可以为用户通过手柄的trigger键输入的指令,还可以为用户通过手柄输入的其他指令,例如,对目标机位模型的单击操作、双击操作或者长按操作。
示例性的,XR设备控制已激活机位模型的显示状态从激活显示状态切换到默认显示状态,控制目标机位模型的显示状态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到激活显示状态。以图8所示场景为例,XR设备控制球门观赛席B机位的状态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到激活显示状态,并控制VIP机位的状态从激活显示状态切换到默认显示状态。
可选的,控制目标机位模型的显示状态从第一显示状态切换到激活显示状态时,可以控制目标机位模型执行预设特效后切换到激活显示状态。
示例性的,第一显示状态为在目标机位模型周围形成一个圆柱形的高亮光柱,预设特效为光柱向上冲的特效。例如,用户点击trigger键后,目标机位模型的光柱向上冲,在预设时长后该特效消失。
可选的,在目标机位模型执行预设特效后,扩展现实场景变为黑暗状态,在处于黑暗状态预设时长后显示目标机位模型对应的视角的画面,即显示视角切换后的画面。该功能类似于人眼的眨眼功能,眨眼前看到的扩展现实场景的角度与眨眼后的看到的角度不同。其中,扩展现实场景变为黑暗状态可以理解为头戴设备的显示器处于黑屏状态,用户看不到任何画面。
本公开实施例中视角切换可以理解为用户在3D场景中位置的切换,不过本公开实施例中切换前后的视角是不连续的。
本实施例中,响应于对目标机位模型的第一操作,控制目标机位模型从默认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在目标机位模型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后,响应于切换确认指令控制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目标机位模型。该切换方式中,在切换过程中通过目标机位模型的状态变化,提示用户机位切换被触发,带给用户更好的视觉和操作体验。
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用于对3D沙盘和3D机位模型的呼出和关闭进行说明,相同内容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重复说明,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显示扩展现实场景,该扩展现实场景为对真实场景增强生成的虚拟场景。
S302、响应于检测到对3D沙盘的呼出指令,在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真实场景对应的3D沙盘。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在扩展现实场景显示时,并不会显示3D沙盘,3D沙盘的显示需要用户通过操作呼出。
可选的,在本公开其他实施例中,在显示扩展现实场景的同时自动显示3D沙盘,不需要用户进行其他操作呼出3D沙盘。
可选的,在扩展现实场景中设置有3D沙盘的呼出控件,3D沙盘的呼出指令可以是对该呼出控件的点击操作。或者,用户通过手柄的控件输入该呼出指令。
S303、响应于对3D机位模型的呼出指令,在3D沙盘上显示多个3D机位模型。
本实施例中,在3D沙盘初始显示时,3D沙盘上未显示多个3D机位模型,用户输入3D机位模型的呼出指令,通过3D机位模型的呼出指令在3D沙盘上显示多个3D机位模型。
图10为3D沙盘上未显示3D机位模型的一种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现实场景中只显示3D沙盘,不显示3D机位模型的位置和状态。可以理解,图10只是一种概念模型,用于辅助说明3D沙盘的状态和3D机位模型的状态。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呼出指令为hover操作,为3D沙盘设置检测区域,3D沙盘的检测区域至少覆盖3D沙盘,当检测到交互射线的光标移动至3D沙盘的检测区域,且停留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响应于对3D沙盘的检测区域的hover操作,在3D沙盘上显示多个3D机位模型。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3D机位模型的呼出指令为对3D沙盘的检测区域上任意位置的点击操作、双击操作或者长按操作。
可选的,在本公开其他实施例中,在3D沙盘初始显示时,3D沙盘上显示多个3D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为图标或者控件,该标识信息用于提示用户3D沙盘上设置有可互动的3D机位模型。
可选的,已激活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不同于其他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例如,已激活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的颜色为红色,其他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为绿色,或者,已激活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为红色且不断闪烁。
相应的,响应于对该多个机位模型中的任意一个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操作,在3D沙盘上显示多个3D机位模型。该第一操作可以是对3D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的点击操作、双击操作、长按操作或者hover操作。
S304、响应于机位切换指令,控制所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机位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机位模型。
S305、响应于检测到对3D沙盘的关闭指令,在扩展现实场景中隐藏3D沙盘。
可选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对3D沙盘进行关闭,即用户在不需要切换视角时,可以将3D沙盘关闭。响应于检测到对3D沙盘的关闭指令,在扩展现实场景中隐藏3D沙盘,隐藏3D沙盘后,在扩展显示空间中不再显示3D沙盘。如果用户需要进行机位切换,则需要重新呼出3D沙盘。
本实施例中,用户打开应用后,显示扩展现实场景,但是不显示3D沙盘,用户通过3D沙盘的呼出指令,在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3D沙盘。在3D沙盘初始显示时,3D沙盘上未显示多个3D机位模型,用户通过3D机位模型的呼出指令,在3D沙盘上显示多个3D机位模型,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打开3D沙盘或者3D机位模型,更加灵活,满足了用户不同需求。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
显示模块11,用于在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真实场景对应的三维3D沙盘,所述扩展现实场景为对所述真实场景增强生成的虚拟场景,所述3D沙盘上显示有多个3D机位模型,所述3D机位模型用于控制所述扩展现实场景的视角,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对应的视角不同,其中,已激活机位模型区别显示于其他机位模型,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为所述扩展现实场景当前使用的视角对应的机位模型;
切换模块12,用于响应于机位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所述机位切换指令指示的目标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模块12具体用于:
响应于对所述目标机位模型的第一操作,控制所述目标机位模型从默认显示状态切换为第一显示状态;
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所述目标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模块12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的显示状态从激活显示状态切换到所述默认显示状态,控制所述目标机位模型的显示状态从所述第一显示状态切换到所述激活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模块12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目标机位模型执行预设特效后切换到所述激活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状态包括:在所述目标机位模型周围形成一个圆柱形的高亮光柱,所述目标机位模型放大,且所述目标机位模型的Y轴上移;所述预设特效为所述光柱向上冲的特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机位模型执行所述预设特效后,所述扩展现实场景变为黑暗状态,在处于黑暗状态预设时长后显示所述目标机位模型对应的视角的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模块12具体用于:
响应于切换确认指令,控制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切换到所述目标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为对所述目标机位模型的检测区域的hover操作、点击操作、双击操作或者长按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
当检测到光标经过所述目标机位模型的检测区域时,向手柄发送震动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3D沙盘初始显示时,所述3D沙盘上未显示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所述显示模块11还用于:
响应于对所述3D机位模型的呼出指令,在所述3D沙盘上显示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11具体用于:
响应于对所述3D沙盘的检测区域的hover操作,在所述3D沙盘上显示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3D沙盘初始显示时,所述3D沙盘上显示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为图标或者控件,所述显示模块11还用于:
响应于对所述多个机位模型中的任意一个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的第一操作,在所述3D沙盘上显示所述多个3D机位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不同于其他机位模型的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11具体用于:
显示所述扩展现实场景;
响应于检测到对所述3D沙盘的呼出指令,在所述扩展现实场景中显示所述3D沙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11还用于:
响应于检测到对所述3D沙盘的关闭指令,在所述扩展现实场景中隐藏所述3D沙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3D机位模型上显示有机位名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3D沙盘为球场的沙盘,所述3D机位模型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3D机位模型分别设置在所述球场的4个边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已激活机位模型显示有特效,其他机位模型没有特效。
应理解的是,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可以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上文中结合附图从功能模块的角度描述了本公开实施例的装置100。应理解,该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形式的指令实现,还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模块组合实现。具体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和/或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可选地,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的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该方法进行介绍。
对本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技术概念或者名词概念进行相关说明:
虚拟现实设备,实现虚拟现实效果的终端,通常可以提供为眼镜、头盔式显示器(Head Mount Display,HMD)、隐形眼镜的形态,以用于实现视觉感知和其他形式的感知,当然虚拟现实设备实现的形态不限于此,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小型化或大型化。
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虚拟现实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类型:
电脑端虚拟现实(PCVR)设备,利用PC端进行虚拟现实功能的相关计算以及数据输出,外接的电脑端虚拟现实设备利用PC端输出的数据实现虚拟现实的效果。
移动虚拟现实设备,支持以各种方式(如设置有专门的卡槽的头戴式显示器)设置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通过与移动终端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由移动终端进行虚拟现实功能的相关计算,并输出数据至移动虚拟现实设备,例如通过移动终端的APP观看虚拟现实视频。
一体机虚拟现实设备,具备用于进行虚拟功能的相关计算的处理器,因而具备独立的虚拟现实输入和输出的功能,不需要与PC端或移动终端连接,使用自由度高。
虚拟现实对象,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的对象,受到用户或机器人程序(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程序)的控制,能够在虚拟场景中静止、移动以及进行各种行为的对象,例如直播场景下的用户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
如图12所示,HMD为相对较轻的、在人体工程学上舒适的,并且提供具有低延迟的高分辨率内容。虚拟现实设备中设置有姿态检测的传感器(如九轴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虚拟现实设备的姿态变化,如果用户佩戴了虚拟现实设备,那么当用户头部姿态发生变化时,会将头部的实时姿态传给处理器,以此计算用户的视线在虚拟环境中的注视点,根据注视点计算虚拟环境的三维模型中处于用户注视范围(即虚拟视场)的图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使人仿佛在置身于现实环境中观看一样的沉浸式体验。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佩戴HMD设备并打开预定的应用程序时,如视频直播应用程序时,HMD设备会运行相应的虚拟场景,该虚拟场景可以是对真实世界的仿真环境,也可以是半仿真半虚构的虚拟场景,还可以是纯虚构的虚拟场景。虚拟场景可以是二维虚拟场景、2.5维虚拟场景或者三维虚拟场景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虚拟场景的维度不加以限定。例如,虚拟场景可以包括人物、天空、陆地、海洋等,该陆地可以包括沙漠、城市等环境元素,用户可以控制虚拟人物模型在该虚拟场景中进行移动,还可以通过手柄设备等虚拟控制设备、裸手手势等方式来对虚拟场景中的控件、模型、展示内容、人物等等进行交互控制。
正如以上提到的,在虚拟现实空间中,若是用户具有在不同的位置之间切换的需求,通过控制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一步步移动显然是效率较低,因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特点,实现虚拟人物模型在不同位置之间的快速切换。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响应于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其中,该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不同,从而,可实现基于不同的交互方式来进行位置切换请求。
在获取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后,响应于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其中,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动画、图案、箭头等元素,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用于指示对应的候选切换位置,其中,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显示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的方式不同,具体将在后续实施例中示例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202,响应于获取到对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确定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候选切换位置都对应于虚拟人物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可移动的位置,获取对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若是获取到对应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则认为用户具有将虚拟人物模型移动至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对应的目标切换位置的需求。其中,切换确认操作可以根据场景需要设置,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执行的切换确认操作不同,具体可能的切换确认操作将在后续实施例中示例性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从而,响应于获取到对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确定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
步骤203,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目标切换位置之后,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由此,实现了不同位置之间的快速切换。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位置切换的体验,还可以设置位置切换动效,即在获取到对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后,播放与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预设切换动画,在预设切换动画播放完毕后,进一步进行后续的切换显示处理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可获取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目标虚拟场景,切换显示目标虚拟场景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从而,实现了不同位置之间的切换显示。
比如,当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目标虚拟场景为直播场景时,目标切换位置属于和切换之前不同的观看位置,则确定目标切换位置下直播视频流,渲染对应的直播视频流作为虚拟画面信息。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确定目标切换位置距离直播场景中直播舞台的角度和距离,基于角度和距离确定视场范围,确定视场范围内的直播视频流。在本实施例中的视场范围是指用户在观看VR视频过程中对虚拟现实场景所要拍摄的范围,对于本实施例,针对控制虚拟现实设备的拍摄范围的相关参数可预先设置,如视场角(FOV)等参数预先设定。该视场范围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进而拍摄到所需的照片或视频等。
在获取与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直播视频流后,在虚拟现实空间对直播视频流进行播放,在视觉上给用户一种观看位置切换的感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当目标虚拟场景为虚拟现实空间中的另一个地点场景时,则获取对应地点场景的场景渲染信息,根据该场景渲染信息渲染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以在视觉上给用户一种地点切换的效果。其中,虚拟人物模型在目标虚拟场景中的初始位置可以预先标定,也可以在目标虚拟场景中的预设站立区域中随机确定等。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响应于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响应于获取到对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确定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进而,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不同位置之间的灵活切换,提升了不同位置之间的切换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楚的了解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位置切换过程,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在具体地实施例中,示例性的说明了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以及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等可能的实现方式,说明如下:
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可监测摄像头对用户拍摄的图像信息,然后根据图像信息中的用户手部或用户手持的虚拟控制设备(如手柄),判断是否符合显示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的预设条件,若判定符合显示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的预设条件,则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最后通过识别用户手部或用户手持设备的动作信息,显示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
其中,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可以列表样式显示,该列表中除了包含候选切换位置标识,还可以包含对应候选切换位置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虚拟画面信息的预览图,以便于用户获知每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具体对应于哪个位置,或者,该候选切换位置标识还可以二维平面地图的形式显示,在该平面地图上标识了当前位置的位置标识以及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等。
例如,可利用摄像头拍摄用户手部图像或用户手持设备图像,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对该图像中的用户手部手势或手持设备位置变化进行判断,若判定用户手部或用户手持设备抬起一定幅度,使得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映射的用户虚拟手部或虚拟手持设备进入到用户当前的视角范围内,则可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其中,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对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时所在得到位置标记当前位置,检测是否对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比如,检测是否对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触发操作,若检测到位置切换确认操作,则响应于将当前位置切换到目标切换位置的触发指令。
比如,如图14所示,若是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以二维地图样式显示,则在检测到用户对平面地图中的候选切换位置标识b进行位置切换操作(图中通过虚拟控制设备对应的“射线”执行的触发操作),则响应于将当前位置切换到目标切换位置。
其中,位置切换确认操作,可通过监测摄像头对用户拍摄的图像信息,然后根据图像信息中的用户手部或用户手持设备(如手柄),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若判定符合位置切换确认操作,则获取到切换到对应的目标切换位置的指令。
例如,可利用摄像头拍摄用户手部图像或用户手持设备图像,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对该图像中的用户手部手势或手持设备位置变化进行判断,若判定用户手部或用户手持设备抬起一定幅度,并按照预设手势轨迹执行了触发动作,则获取到切换到目标切换位置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
进一步地,在获取到位置切换确认操作后,响应于将当前位置切换到目标切换位置,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可通过上述提到的操作手柄等虚拟控制设备上的预设控件来进行位置切换请求操作等,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对虚拟控制设备上第一预设操作控件的第一预设操作,其中,第一预设操作控件可以是预先绑定可进行位置切换操作的任意控件,对应的第一预设操作可以为预先设置的标识进行位置切换请求操作的任意操作,举例而言,该第一预设操作控件为虚拟控制设备上的推摇杆控件,则第一预设操作为对该推摇杆控件的推送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一预设操作时,则获取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
当然,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为了避免误识别,该第一预设操作也可以配合其他操作共同作为位置切换请求操作,比如,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可以为对虚拟控制设备的第一预设操作以及对虚拟现实设备的第四预设操作,其中,虚拟现实设备可以为上述头盔式显示器设备,第一预设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说明,第四预设操作可以为头盔式显示器设备的移动角度对应用户的低头动作的操作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避免切换请求操作的误触发,还可以设置切换入口作为过渡,即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切换入口的调用操作,该调用操作可以为触发虚拟控制设备上的预设控件来实现,比如,若是预设控件为虚拟控制设备上的推摇杆控件,则预设的切换入口的调用操作为对该推摇杆控件的推送操作,对预设的切换入口的调用操作还可以为触发虚拟现实设备上的预设控件来实现,比如,通过点击虚拟现实设备上的预设控件来实现预设的切换入口的调用操作等。
进一步地,响应于获取到对预设的切换入口的调用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切换入口模型,其中,该切换入口模型可以为文字、图案、动画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比如,图15中所显示的带有“地图”字样的图标可以作为预设的切换入口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预设切换入口可以跟随用户视线方向的移动而移动,也可以不跟随用户视线方向的移动而移动,具体移动方式可由系统标定,也可由用户自定义设置等。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对切换入口模型的第二预设操作,其中,在获取到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时,则获取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该第二预设操作可以为预先设置的标识对切换入口模型的触发的任意操作,比如,可以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虚拟控制设备的操作位置指示模型,该操作位置指示模型的指示位置与虚拟控制设备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操作位置实时对应,其中,该操作位置指示模型可以为“箭头模型”、“射线模型”等,比如,若是操作位置指示模型为“射线模型”,则可以通过“射线模型”的终点位置作为操作位置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误触发,继续参照图15,当获取到指示位置位于处于所述切换入口模型上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场景需要标定,例如可以为0.75秒,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进度条模型的方式来指示持续时长的完成进度等)则获取到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或者,还可以在指示位置处于切换入口模型上时,获取到对虚拟控制设备上第二预设操作控件的第三预设操作,则获取到所述第二预设操作,其中,第二预设操作控件可以为和上述第一预设操作控件相同的操作控件,也可以是和第一预设操作控件不同的其他操作控件,例如,当第二预设操作控件为上述提到的推摇杆控件时,则第三预设操作为对推摇杆控件的松开操作等。
进一步地,在获取到对应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后,显示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即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预设地图模型,其中,预设地图模型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位置模型和虚拟人物模型的当前位置模型,且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为预设地图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候选位置模型,也可以理解,如图16所示,该预设地图模型表现为“沙盘”形式,其中,该预设地图模型除了包含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位置模型(图中的P1、P2、P3),还包含当前位置模型,其中,为了直观的指示用户当前所在位置,还可以在当前位置模型上显示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指示模型(图中为圆点标注模型)等。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清楚的观看到对应的预设地图模型,在用户的“近身区域”显示对应的预设地图模型,即确定用户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当前位置和当前视线方向,根据当前位置和当前视线方向确定地图显示位置,其中,在地图显示位置显示预设地图模型,其中,地图显示位置位于当前视线方向上且与当前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其中,预设距离阈值可根据实际需要标定。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便于用户执行位置切换确认操作,还可以在用户意图选中目标切换位置之前,将预设地图模型进一步靠近用户显示,在虚拟现实空间中,将预设地图模型进一步靠近虚拟人物模型即可实现对预设地图模型的“放大”显示,比如,根据预设的靠近距离阈值在用户当前视线方向上向靠近用户方向移动预设地图模型,其中,预设的靠近距离阈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
其中,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若是检测到预设地图模型在显示,则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虚拟控制设备的操作位置指示模型,参照图17,若是操作位置指示模型为“射线模型”,则若是“射线模型”的指示位置位于预设地图模型,则获取到用户意图选中目标切换位置,将预设地图模型进一步靠近用户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射线模型”的指示位置位于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某个切换位置标识后,若是获取到执行预设的切换预设操作,则将该某个切换位置标识作为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别,其中,位置切换确认操作可以预先标定的标识切换确认的操作,比如,可以为预设的手势操作、预设的语音操作,对虚拟控制设备的第三预设操作控件的点击操作等等。
在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用户具有选中目标切换位置的意图,比如,可以在识别到用户抬起手指指向预设地图模型时,则认为用户具有选中目标切换位置的意图等。
进一步地,在选中对应的目标切换位置后,不再显示预设地图模型,或者,可以在预设地图模型上显示关闭控件模型,当关闭控件模型被触发后,关闭对应的预设地图模型。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可获取用户对虚拟现实设备的第四预设操作,其中,在获取到第四预设操作时,则获取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其中,虚拟现实设备可以为上述头盔式显示器等,第四预设操作可以为头盔式显示器的低头角度超过预设角度等,或者是点击虚拟现实设备上的预设点击控件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时,可以确定虚拟人物模型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实时位置,并获取每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在虚拟现实空间的候选切换位置,根据实时位置和预设显示方位信息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切换方向指示模型,
其中,该切换方向指示模型用于显示候选切换位置相对实时位置的方向等,该切换方向指示模型可以为任意形状和样式,具体可根据场景需要设置,比如,如图18所示,根据预设的显示半径距离,以虚拟人物模型的实时位置为圆心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环形模型作为切换方向指示模型。
进而,根据候选切换位置在切换方向指示模型上,显示与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切换方向指示模型,其中,每个切换方向指示模型的指示方向与对应的候选切换位置相对实时位置的相对方向一致。其中,切换方向指示模型可以为箭头样式的模型,也可以为文字样式的模型,切换方向指示模型所在的方向始终指向当前虚拟场景中对应的候选切换位置方向。
举例而言,继续如图18所示,当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为“文字样式”的模型时,则针对候选切换位置标识E和F,在对应的环形模型上根据虚拟人物模型的实时位置实时调整E和F在圆环模型上的显示位置,由此,用户可基于环形模型上E和F的显示位置快速获知E和F相对实时位置的方向。
进一步地,在检测到预设位置切换确认操作后,确定所述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可以仅以实现用户从当前所在位置到目标切换位置的“瞬移”。其中,预设位置切换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指示候选切换位置距离虚拟人物模型的实时位置的远近,还可以根据实时位置和候选切换位置的距离确定每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的显示尺寸,其中,实时位置和候选切换位置的距离越大,则对应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的显示尺寸越大等。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方便用户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操作,还可以在切换方向指示模型上显示进行位置切换时常用的一些功能组件模型,比如,可以显示与候选切换位置对应的互动组件等,当点击对应的互动组件可以参与候选切换位置对应的互动场景中的互动活动等。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用户实时位置和候选切换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相距距离阈值时,还可以提升对应的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的透明度等,比如,将候选切换位置标识的透明度调整为预设透明度,以标识用户当前所处在对应的切换位置附近等。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的虚拟现实空间的位置切换方法,可以根据场景需要灵活地进行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位置切换,满足了在不同场进行该的位置快速的切换需求,提升了位置切换体验。
图19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包括:头戴显示设备10和控制设备20。头戴显示设备10和控制设备20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比如,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头戴显示设备10用于供用户佩戴,并且与用户交互,具体地,用户可通过手持装置(如手柄或动捕手套等)、语音、眼球、手势等多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与头戴显示设备10,或头戴显示设备10中展示的场景画面进行交互,该场景画面可以为VR画面。
前述控制设备20可以为终端或者服务器等设备。该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语音交互设备、智能家电等设备,终端还可以包括客户端,该客户端可以是视频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或即时通信客户端等。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控制设备20可用于给头戴显示设备10提供前述场景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头戴显示设备10中显示有接收自控制设备20的场景画面时,控制设备20可用于执行以下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场景画面包括第一场景画面和第二场景画面,所述头戴显示设备10中可以设置有显示器,显示器展示的场景画面可以为三维场景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的地可以为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虚拟地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对象可以为预设图案,例如,可以为白色的圆形图案。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前述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还可以由头戴显示设备10自身执行,该系统也可以仅包括头戴显示设备10,即头戴显示设备10为一体机,具体地,头戴显示设备10,用于: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本系统实施例中的各组成单元,如前述头戴显示设备10以及控制设备20的执行原理及交互过程可参见如下各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在VR场景中,用户若想控制其对应的虚拟对象移动到距离当前位置较远的目标位置,需要进行较复杂的操作,耗费时间较多,导致用户与VR场景进行交互的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交互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图20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适用于上述头戴显示设备10,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S21-S23:
S21、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头戴显示设备中设置有显示器,可以在所述显示器中展示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场景画面可以为三维场景画面,例如为三维游戏画面、用于空间设计的三维画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场景画面可以为VR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第一场景画面的确定,所述方法还包括S01-S02:
S01、获取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一位姿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位姿信息包括第二位置和第二姿态,其中,第二位置为所述虚拟对象在相机坐标系(即第一场景画面)中所占空间中任一个坐标信息,第二姿态为所述虚拟对象在相机坐标系(即第一场景画面)中的姿态信息,该第一场景画面与第一位姿信息对应,不同的位姿信息对应的场景画面可以不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一位姿信息,包括S11-S13:
S11、获取头戴显示设备的第二位姿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位姿信息包括第三位置和第三姿态,其中,第三位置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在世界坐标系(即真实世界)中的坐标信息,第三姿态为所述头戴显示设备在世界坐标系(即真实世界)中的姿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头戴显示设备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可以根据头戴显示设备的定位功能确定,具体地,头戴显示设备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的确定可参见相关技术,例如GPS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S12、获取第一预设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包括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位姿信息,与相机坐标系中的位姿信息的关联关系;
S13、根据所述第二位姿信息和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虚拟对象的第一位姿信息。
S02、基于所述第一位姿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场景画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02中,基于所述第一位姿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场景画面,包括:
获取第二预设对应关系,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包括多个位姿信息与所述多个位姿信息中各位姿信息对应的备选画面;
基于所述第一位姿信息和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位姿信息对应的备选画面;
将所述第一位姿信息对应的备选画面确定为第一位姿信息对应的第一场景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的地可以为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虚拟地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的地可以为与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的虚拟地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对象可以为预设图案,例如,可以为白色的圆形图案。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21中,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包括S211-S213:
S211、获取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和第一预设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可以为所述目的地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所占的空间中的任意一个坐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还可以为所述目的地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对应的预设坐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可以为用户在第一场景画面中对应的虚拟卡通人物或者虚拟摄像头。
当所述虚拟对象为虚拟卡通人物时,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可以为所述虚拟卡通人物的眼睛、或手、或几何中心等部位的位置。
当所述虚拟对象为虚拟摄像头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位置可以为所述虚拟摄像头的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距离可以为相关人员设置的。其中,第一预设距离指第一场景换面中的距离,如4米。
S212、基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上确定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S213、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目的地的数量为一个时,在S213中,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包括: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的所述第三位置处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目的地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目的地对应的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第三位置中,存在两个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在S213中,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包括:
基于多个目的地对应的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第三位置,确定多个标识对象对应的多个第四位置,在所述多个第四位置中,任意两个第四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
针对所述多个第四位置中的各第四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的所述第四位置处展示所述第四位置对应的标识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于多个目的地对应的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第三位置,确定多个标识对象对应的多个第四位置,包括:
将所述多个标识对象中的至少一个标识对象向任意方向移动,直至所述多个标识对象的中任意两个标识对象的当前位置的距离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
将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移动后的位置确定为多个标识对象对应的多个第四位置,所述移动后的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一一对应。
具体地,各标识对象在移动时可基于预设步长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对象的第四位置可以为该标识对象的几何中心的坐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多个标识对象中的各标识对象,所述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2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场景画面的俯视示意图,参见图21所示,目的地的数量为2个,包括目的地1和目的地2,2个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A的第三位置a和标识对象B的第三位置b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可以将标识对象B自第三位置b向任意方向移动,直至所述标识对象A的当前位置和标识对象B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将各标识对象移动后的位置确定为该标识对象的第四位置。其中,标识对象A移动后的位置为第四位置a1,以及标识对象B移动后的位置为第四位置b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前述至少一个标识对象的移动方向还可以为预设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按照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标识对象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对象的尺寸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有关,例如,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越大,标识对象的尺寸越小。
当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不显示标识对象;当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标识对象的尺寸可以为默认尺寸;当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为第三预设距离时,所述标识对象的尺寸可以为默认尺寸的第一倍数;当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四预设距离时,所述标识对象的尺寸可以为默认尺寸的第二倍数。
其中,第一倍数与第二倍数小于1。
具体地,标识对象的尺寸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可参见图22所示。其中,第一预设距离为4m,第三预设距离为8m,第四预设距离为12m。第一倍数为70%,第二倍数为65%。
在本公开提供的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21中,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包括S2101-S2104:
S2101、获取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和预设几何体的参数,其中,所述预设几何体包括球体与圆柱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预设几何体为球体时,所述参数包括球体半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预设几何体为圆柱体时,所述参数可以包括圆柱体的地面的半径和圆柱体的高。
S2102、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预设几何体的参数,确定所述预设几何体的表面,其中,当所述预设几何体为圆柱体时,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圆柱体两低面中心的连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预设几何体为球体时,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球体的球心上。
S2103、将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与所述表面的交点作为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
图2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场景画面的示意图,如图23所示,预设几何体为球体,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可以在所述球体的球心上,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与所述表面的交点为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
S2104、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2104中,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与上述S213的具体实施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可以使用户快速获取到可传送的目的地对应的标识,提升了用户与VR场景交互的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S22、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对象可以为线条状,例如,可以为抛物线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用户控制选择对象移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确定的第一移动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参数控制改变所述选择对象的线条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持装置确定第一移动参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移动参数可以为用户的移动对象在真实世界中的位姿变化信息。其中,移动对象可以为手,或手持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参数控制改变所述选择对象的线条方向,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参数确定所述选择对象的第二移动参数,第二移动参数为选择对象在第一场景画面中的位姿变化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移动参数,控制改变所述选择对象的线条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上述S21和S22的执行条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触发预设指令时,确实执行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以及确定执行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指令为对手持装置中的预设按键的点击指令,或对手持装置中设置的遥杆的推动指令。
若在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未获取到所述用户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参数,则展示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当前已展示有所述标识对象,以及用于提醒用户当前可移动选择对象以与标识对象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可以为相关人员设置的,例如,预设时间段可以为3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提示信息可以为以下任一种或多种: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语音信息、按照第一预设效果突出显示标识对象。其中,第一预设效果可以为波纹扩散效果。
S23、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操作可以为松开手持装置中设置的遥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选择对象悬停(即hover)在所述标识对象所在区域时,控制所述选择对象以选择对象的末端被吸附至标识对象的特效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选择对象和所述标识对象进行碰撞检测,得到碰撞检测结果;
当所述碰撞检测结果指示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发生碰撞时,控制所述选择对象以选择对象的末端被吸附至标识对象的特效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和所述标识对象的距离小于第五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
其中,控制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包括:控制所述选择对象以选择对象的末端被吸附至标识对象的特效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
其中,当选择对象所占的坐标范围中的任一坐标与和所述标识对象的距离小于第五预设距离时,视为所述选择对象和所述标识对象的距离小于第五预设距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23中,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包括S231-S233:
S231、获取预设的第一姿态;
S232、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姿态,确定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S233、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233中,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包括:将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替换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S233中,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包括: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23中,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包括:
获取虚拟对象的第二姿态;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姿态,确定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第二场景画面作为新的第一场景画面,返回执行S21-S23。
本公开提供的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方案,可通过控制选择对象与目的地对应的标识接触,以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从当前位置处传送至目的地的位置处,从而避免了较复杂的操作,节省了时间,有效提高了用户与VR场景进行交互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图2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中进行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如图24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显示模块1310、确定模块1320和第二显示模块1330,其中,
第一显示模块1310,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
确定模块1320,用于响应于获取到对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确定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
第二显示模块1330,用于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操作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对虚拟控制设备上第一预设操作控件的第一预设操作,其中,在获取到所述第一预设操作时,则获取到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或者,
响应于获取到预设的切换入口的调用操作,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切换入口模型,获取对所述切换入口模型的第二预设操作,其中,在获取到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时,则获取到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操作获取模块,用于:
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虚拟控制设备的操作位置指示模型,其中,所述操作位置指示模型的指示位置与所述虚拟控制设备的操作位置实时对应;
若是获取所述指示位置处于所述切换入口模型上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获取到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或者,
若是在所述指示位置处于所述切换入口模型上时,获取到对虚拟控制设备上第二预设操作控件的第三预设操作,则获取到所述第二预设操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模块1310,用于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预设地图模型,其中,所述预设地图模型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位置模型和所述虚拟人物模型的当前位置模型,且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为所述预设地图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候选位置模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模块1310,用于确定用户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的当前位置和当前视线方向;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当前视线方向确定地图显示位置,并在所述地图显示位置显示所述预设地图模型,其中,
所述地图显示位置位于所述当前视线方向上且与所述当前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操作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用户对虚拟现实设备的第四预设操作,其中,在获取到所述第四预设操作时,则获取到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操作获取模块,用于:
确定虚拟人物模型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的实时位置,并获取每个所述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的候选切换位置;
根据所述实时位置和预设显示方位信息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切换方向指示模型;
根据所述候选切换位置在所述切换方向指示模型上,显示与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切换方向指示模型,其中,每个所述切换方向指示模型的指示方向与对应的候选切换位置相对所述实时位置的相对方向一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操作获取模块,用于:
根据预设的显示半径距离,以所述实时位置为圆心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环形模型作为所述切换方向指示模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操作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目标虚拟场景;
切换显示所述目标虚拟场景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25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该装置包括:
第一展示单元141,用于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第二展示单元142,用于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
第三展示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展示单元141在用于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时,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和第一预设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上确定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展示单元141在用于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时,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和预设几何体的参数,其中,所述预设几何体包括球体与圆柱体;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预设几何体的参数,确定所述预设几何体的表面,其中,当所述预设几何体为圆柱体时,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圆柱体两低面中心的连线上;
将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与所述表面的交点作为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
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目的地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目的地对应的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第三位置中,存在两个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第一展示单元141在用于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时,具体用于:
基于多个目的地对应的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第三位置,确定多个标识对象对应的多个第四位置,在所述多个第四位置中,任意两个第四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
针对所述多个第四位置中的各第四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的所述第四位置处展示所述第四位置对应的标识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展示单元143在用于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时,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的第一姿态;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姿态,确定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用于:
对所述选择对象和所述标识对象进行碰撞检测,得到碰撞检测结果;
当所述碰撞检测结果指示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发生碰撞时,确定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对象呈线条状,所述装置还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确定的第一移动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参数控制改变所述选择对象的线条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用于:
当检测到用户触发预设指令时,确实执行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以及确定执行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
若在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未获取到所述用户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参数,则展示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当前已展示有所述标识对象。
应理解的是,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可以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地,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并且该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前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中结合附图从功能模块的角度描述了本公开实施例的装置。应理解,该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形式的指令实现,还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模块组合实现。具体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和/或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可选地,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的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
图2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具体参考图2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5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5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2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26所示,电子设备1500可以包括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1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器1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5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1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501、ROM 1502以及RAM 1503通过总线1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505也连接至总线15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15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15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15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器1508;以及通信装置1509。通信装置15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15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26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15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器1508被安装,或者从ROM 15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5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
响应于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响应于获取到对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确定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进而,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在虚拟现实空间中不同位置之间的灵活切换。
或者,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以及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方案,可通过控制选择对象与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接触,将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从当前位置处传送至目的地的位置处,从而避免了较复杂的操作,节省了时间,有效提高了用户与VR场景进行交互的效率。
电子设备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包括:
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
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包括:
获取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和第一预设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上确定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包括:
获取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和预设几何体的参数,其中,所述预设几何体包括球体与圆柱体;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预设几何体的参数,确定所述预设几何体的表面,其中,当所述预设几何体为圆柱体时,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圆柱体两低面中心的连线上;
将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与所述表面的交点作为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
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所述目的地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目的地对应的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第三位置中,存在两个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包括:
基于多个目的地对应的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第三位置,确定多个标识对象对应的多个第四位置,在所述多个第四位置中,任意两个第四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
针对所述多个第四位置中的各第四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的所述第四位置处展示所述第四位置对应的标识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包括:
获取预设的第一姿态;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姿态,确定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选择对象和所述标识对象进行碰撞检测,得到碰撞检测结果;
当所述碰撞检测结果指示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发生碰撞时,确定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选择对象呈线条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确定的第一移动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参数控制改变所述选择对象的线条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触发预设指令时,确实执行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以及确定执行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
若在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未获取到所述用户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参数,则展示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当前已展示有所述标识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展示单元,用于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第二展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
第三展示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第一展示单元在用于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时,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和第一预设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上确定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第一展示单元在用于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时,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和预设几何体的参数,其中,所述预设几何体包括球体与圆柱体;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预设几何体的参数,确定所述预设几何体的表面,其中,当所述预设几何体为圆柱体时,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圆柱体两低面中心的连线上;
将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与所述表面的交点作为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
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所述目的地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目的地对应的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第三位置中,存在两个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第一展示单元在用于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时,具体用于:
基于多个目的地对应的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第三位置,确定多个标识对象对应的多个第四位置,在所述多个第四位置中,任意两个第四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
针对所述多个第四位置中的各第四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的所述第四位置处展示所述第四位置对应的标识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第三展示单元在用于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时,具体用于:
获取预设的第一姿态;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姿态,确定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用于:
对所述选择对象和所述标识对象进行碰撞检测,得到碰撞检测结果;
当所述碰撞检测结果指示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发生碰撞时,确定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选择对象呈线条状,所述装置还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确定的第一移动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参数控制改变所述选择对象的线条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用于:
当检测到用户触发预设指令时,确实执行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以及确定执行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
若在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未获取到所述用户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参数,则展示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当前已展示有所述标识对象。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21)

1.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
响应于获取到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
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获取到在当前位置中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之前,包括:
获取对虚拟控制设备上第一预设操作控件的第一预设操作,其中,在获取到所述第一预设操作时,则获取到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或者,
响应于获取到预设的切换入口的调用操作,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切换入口模型,获取对所述切换入口模型的第二预设操作,其中,在获取到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时,则获取到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对所述切换入口模型的第二预设操作,包括:
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虚拟控制设备的操作位置指示模型,其中,所述操作位置指示模型的指示位置与所述虚拟控制设备的操作位置实时对应;
若是获取所述指示位置处于所述切换入口模型上的持续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获取到所述第二预设操作,或者,
若是在所述指示位置处于所述切换入口模型上时,获取到对虚拟控制设备上第二预设操作控件的第三预设操作,则获取到所述第二预设操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包括:
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预设地图模型,其中,所述预设地图模型中包含至少一个候选位置模型和所述虚拟人物模型的当前位置模型,且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为所述预设地图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候选位置模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预设地图模型,包括:
确定用户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的当前位置和当前视线方向;
根据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当前视线方向确定地图显示位置,并在所述地图显示位置显示所述预设地图模型,其中,
所述地图显示位置位于所述当前视线方向上且与所述当前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获取到在当前位置中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之前,包括:
获取用户对虚拟现实设备的第四预设操作,其中,在获取到所述第四预设操作时,则获取到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包括:
确定虚拟人物模型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的实时位置,并获取每个所述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的候选切换位置;
根据所述实时位置和预设显示方位信息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切换方向指示模型;
根据所述候选切换位置在所述切换方向指示模型上,显示与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切换方向指示模型,其中,每个所述切换方向指示模型的指示方向与对应的候选切换位置相对所述实时位置的相对方向一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位置和预设显示方位信息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切换方向指示模型,包括:
根据预设的显示半径距离,以所述实时位置为圆心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环形模型作为所述切换方向指示模型。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显示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目标虚拟场景;
切换显示所述目标虚拟场景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
10.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
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包括:
获取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和第一预设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上确定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包括:
获取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和预设几何体的参数,其中,所述预设几何体包括球体与圆柱体;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预设几何体的参数,确定所述预设几何体的表面,其中,当所述预设几何体为圆柱体时,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圆柱体两低面中心的连线上;
将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连线与所述表面的交点作为标识对象的第三位置;
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的地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目的地对应的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第三位置中,存在两个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包括:
基于多个目的地对应的多个标识对象的多个第三位置,确定多个标识对象对应的多个第四位置,在所述多个第四位置中,任意两个第四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
针对所述多个第四位置中的各第四位置,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的所述第四位置处展示所述第四位置对应的标识对象。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包括:
获取预设的第一姿态;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姿态,确定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选择对象和所述标识对象进行碰撞检测,得到碰撞检测结果;
当所述碰撞检测结果指示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发生碰撞时,确定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对象呈线条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确定的第一移动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参数控制改变所述选择对象的线条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用户触发预设指令时,确实执行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以及确定执行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
若在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未获取到所述用户确定的所述第一移动参数,则展示预设提示信息,所述预设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当前已展示有所述标识对象。
18.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获取到的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在虚拟现实空间中显示与所述位置切换请求操作对应的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获取到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切换位置标识中目标切换位置标识的位置切换确认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切换位置标识在所述虚拟现实空间中的目标切换位置;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将对应的虚拟人物模型切换到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并切换显示所述目标切换位置对应的虚拟画面信息。
19.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展示单元,用于在当前的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目的地对应的标识对象;
第二展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场景画面中展示选择对象,其中,用户通过操作所述选择对象的起始端控制所述选择对象移动;
第三展示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选择对象与所述标识对象接触时,响应于所述用户的预设操作,展示所述目的地对应的第二场景画面,所述目的地的第一位置与所述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的第二位置不同,所述预设操作用于指示将所述虚拟对象自所述第二位置处传送至所述第一位置处。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
CN202311091645.6A 2023-08-28 2023-08-28 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70757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1645.6A CN117075771A (zh) 2023-08-28 2023-08-28 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91645.6A CN117075771A (zh) 2023-08-28 2023-08-28 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5771A true CN117075771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11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1645.6A Pending CN117075771A (zh) 2023-08-28 2023-08-28 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757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3789B2 (en) Recognizing objects in a passable world model in augmented or virtual reality systems
JP6792039B2 (ja) 拡張現実および仮想現実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RU2621644C2 (ru) Мир массового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го удаленного цифрового присутствия
KR20190124766A (ko) 혼합 현실 뷰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106963B1 (en) Mediated reality
US20180219975A1 (en) Sharing Mediated Reality Content
CN112105983A (zh) 增强的视觉能力
CN111325822A (zh) 热点图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94329B (zh)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993949A (zh) 虚拟环境的显示方法、装置、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53843B (zh) 一种基于全景图的室内虚拟漫游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
CN117075771A (zh) 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40078734A1 (e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7687499A (zh) 虚拟对象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572994A (zh) 虚拟对象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8343924A (zh) 虚拟对象运动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8349105A (zh) 虚拟对象的呈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376591A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场景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KR20230081696A (ko) 증강현실 제공 장치
CN117319790A (zh) 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拍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582660A (zh) 面向增强现实的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7899456A (zh) 二维组件的显示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3196203A1 (en) Traveling in time and space continuum
CN117519457A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8349138A (zh) 人机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