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75675A - 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75675A
CN117075675A CN202311350357.8A CN202311350357A CN117075675A CN 117075675 A CN117075675 A CN 117075675A CN 202311350357 A CN202311350357 A CN 202311350357A CN 117075675 A CN117075675 A CN 117075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lug
current
intelligent
strate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03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75675B (zh
Inventor
赵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Professional Incub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Professional Incub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Professional Incub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Professional Incub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503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75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75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5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75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5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5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0084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measuring voltage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2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2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 H02J13/0002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involving a local wireless network, e.g. Wi-Fi, ZigBee or Bluetoot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32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J13/0005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the power network elements or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elements or equipment being or involving power plugs or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2Home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Control Of Voltage And Current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压控制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启动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采集电压,根据采集电压判断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当为节能策略时,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以所述约束条件为前提求解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节能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节能电压,完成节能策略,当为增压策略时,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从而完成增压策略。本发明可解决电压电流控制的资源浪费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流电压控制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通过调节电路中的设备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使电路电压电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电压电流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电压电流过高或过低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害,同时也可以提高电能质量。
常用的电压控制手段主要以PWM和PFM-PWM为主。在恒定周期下,将开关设为ON,从输入截取符合输出所需功率的部分。因此,ON和OFF的比率、占空比会随必要的输出功率而变化。这种方法虽然可有效实现电压电流控制,但时刻的调整输出功率,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用电设备,换言之,不是所有的用电设备均需要时刻的控制电流电压,因此会造成电压电流控制过程的资源浪费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电压电流控制的资源浪费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设备对智能变流插头发起的变流控制指令,其中,智能变流插头的变流功能由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且智能变流插头位于供电电路内,供电电路还包括用电器、电源及电源控制器,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
利用通信网将变流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所属的无线收发网关,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
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
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
当为节能策略时,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
以所述约束条件为前提求解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节能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节能电压,完成节能策略;
当为增压策略时,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从而完成增压策略。
可选地,所述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包括:
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利用无线收发网关产生用电器的电压检测指令,将电压检测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
当智能变流插头接收电压检测指令后,利用集成电路芯片产生额外的交变电流;
通过交变电流激活电压检测电路,其中,电压检测电路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且电压检测电路内包括电压检测单元;
当成功激活电压检测电路后,利用激活后的电压检测单元采集用电器的用电电压。
可选地,所述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包括:
接收预先设定的采集周期,其中,采集周期包括多个采集时间点;
通过电压检测单元在每个采集时间点实时采集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
可选地,所述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
其中,表示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表示第k组采集电压,/>表示采集电压的组数;
获取用电器的标准电压区间,判断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是否属于标准电压区间内;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属于标准电压区间内,则不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不属于标准电压区间内,则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
可选地,所述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包括:
获取标准电压区间内的标准电压最小值与标准电压最大值;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小于标准电压最小值,则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为增压策略;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大于标准电压最大值,则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为节能策略。
可选地,所述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
构建如下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
其中,为电能计算函数,/>表示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表示以电能计算函数构建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表示第l个用电器,/>表示供电电路内包括的用电器总数,/>表示第l个用电器在采集周期内的工作功率,且/>通过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计算得到,/>表示采集周期的时长;
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如下约束条件:
其中,表示约束条件,/>表示标准电压最小值,/>表示标准电压最大值,/>表示第l个用电器的最小额定功率,/>表示第l个用电器的最大额定功率。
可选地,所述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包括:
计算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与标准电压最小值的差值,得到电压差;
根据电压差构建增压函数;
基于所述增压函数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直至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大于标准电压最小值后,完成增压策略。
可选地,所述根据电压差构建增压函数,包括:
构建包括电压差的动态调整函数,其中,动态调整函数为:
其中,表示动态调整函数,/>为电压差,/>为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的增加时间;
根据所述动态调整函数构建得到增压函数,其中,增压函数为:
其中,表示通过增压函数对输出电压执行增压后的电压。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增压函数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包括:
以增加时间为基础,当当前时间到达增加时间时,运算一次增压函数得到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后,判断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是否小于标准电压最小值;
若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依然小于标准电压最小值,则获取增加时间后,当当前时间再一次到达增加时间后,继续运算一次增压函数得到第二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以此类推,直至第n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大于或等于标准电压最小值时,完成增压策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装置,包括:
变流控制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设备对智能变流插头发起的变流控制指令,其中,智能变流插头的变流功能由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且智能变流插头位于供电电路内,供电电路还包括用电器、电源及电源控制器,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
用电电压采集模块,用于利用通信网将变流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所属的无线收发网关,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
节能模块,用于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当为节能策略时,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以所述约束条件为前提求解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节能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节能电压,完成节能策略;
增压模块,用于当为增压策略时,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从而完成增压策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存储至少一个指令;及
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个指令,所述至少一个指令被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所述问题,先接收移动设备对智能变流插头发起的变流控制指令,且智能变流插头位于供电电路内,供电电路还包括用电器、电源及电源控制器,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本发明主要通过智能变流插头控制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因为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且还可以保证供电电路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地,本发明利用通信网将变流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所属的无线收发网关,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然后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采集电压的作用主要在于判断用电器的用电电压是否安全,即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本发明需强调的是,相比于传统的调压策略来说,并非简单的通过智能变流插头将供电电路的电压变大变小,而是通过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实现智能控制,进一步地,当为节能策略时,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以所述约束条件为前提求解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节能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节能电压,完成节能策略,可见当输出电压过大时,本发明并非直接降低输出电压,而是计算出用电器的最小电能,进而根据最小电能调整输出电压,从而保证了资源节约,相似地,当需要增大输出电压时,并非直接提高输出电压,而是动态增加,从而提高电压控制的智能性,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可以解决电压电流控制的资源浪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所述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所述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服务端、终端等能够被配置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的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一种。换言之,所述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可以由安装在终端设备或服务端设备的软件或硬件来执行,所述软件可以是区块链平台。所述服务端包括但不限于:单台服务器、服务器集群、云端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集群等。
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包括:
S1、接收移动设备对智能变流插头发起的变流控制指令,其中,智能变流插头的变流功能由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且智能变流插头位于供电电路内,供电电路还包括用电器、电源及电源控制器,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
需解释的是,移动设备一般由用户持有,且通过用户意愿发送变流控制指令。示例性的,小张在外出差,现想了解家里热水器是否工作异常,因此小张打开手机发起变流控制指令,其中,手机即为移动设备,而变流控制指令的主要目的是判断热水器是否工作异常,当工作异常时,通过与热水器相连的智能变流插头调整热水器的工作电压。
可理解的是,包括智能变流插头的电路称为供电电路,且一般情况下,供电电路还包括用电器、电源及电源控制器,且为了方便掌握用电器的电压情况,并基于电压情况调整用电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即用电器通过智能变流插头获取电量。可理解的是,智能变流插头的变流功能由集成电路芯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利用通信网将变流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所属的无线收发网关,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
示例性的,上述小张想查看自家热水器是否异常,因此发起了热水器的变流控制指令,由于小张远在外地,因此需要通过通信网将变流控制指令发送至热水器所属的无线收发网关。
进一步地,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后,会自动触发用电器的电压检测单元,即触发热水器的电压检测单元,详细地,所述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包括:
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利用无线收发网关产生用电器的电压检测指令,将电压检测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
当智能变流插头接收电压检测指令后,利用集成电路芯片产生额外的交变电流;
通过交变电流激活电压检测电路,其中,电压检测电路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且电压检测电路内包括电压检测单元;
当成功激活电压检测电路后,利用激活后的电压检测单元采集用电器的用电电压。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变流插头不仅可调整用电器的电压,同时还可以监测用电器的电压,其主要原因在于智能变流插头内包括集成电路芯片,集成电路芯片可分流通入至智能变流插头的电流,从而产生新的交变电流,从而通过交变电流激活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部的电压检测电路。
S3、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集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
需解释的是,由于多数用电器存在电压波动情况,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采集用电器电压时会多次采集,防止出现误差影响后续的电压调整。详细地,所述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集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包括:
接收预先设定的采集周期,其中,采集周期包括多个采集时间点;
通过电压检测单元在每个采集时间点实时采集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
示例性的,假设设定的采集周期为46秒,且在46秒内每2秒采集一次热水器的电压,即当电压检测单元开始工作时采集第1次,2秒后采集第2次,直至到46秒到达时采集第23次,从而得到共23组采集电压。
S4、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
详细地,所述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
其中,表示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表示第k组采集电压,/>表示采集电压的组数;
获取用电器的标准电压区间,判断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是否属于标准电压区间内;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属于标准电压区间内,则不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不属于标准电压区间内,则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
示例性的,假设在采集周期共采集得到13组采集电压,则对应的k值即为13,且为了防止热水器出现电压不稳定现象,可根据上式计算得到13组采集电压对应的输出电压。此外,用电器的标准电压区间一般在用电器出厂前已标定,可直接获取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包括:
获取标准电压区间内的标准电压最小值与标准电压最大值;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小于标准电压最小值,则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为增压策略;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大于标准电压最大值,则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为节能策略。
需解释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将调压策略分为增压策略与节能策略,其中,增压策略表示需要通过智能变流插头提高输出电压,从而方便用电器可以正常工作,而节能策略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过高,不仅会引发用电事故,同时也会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因此需要降低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
S5、当为节能策略时,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函数;
详细地,所述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
构建如下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
其中,为电能计算函数,/>表示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表示以电能计算函数构建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表示第l个用电器,/>表示供电电路内包括的用电器总数,/>表示第l个用电器在采集周期内的工作功率,且/>通过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计算得到,/>表示采集周期的时长;
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如下约束条件:
其中,表示约束条件,/>表示标准电压最小值,/>表示标准电压最大值,/>表示第l个用电器的最小额定功率,/>表示第l个用电器的最大额定功率。
可理解的是,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在保证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属于标准电压最小值与标准电压最大值区间段内的同时,最小化用电器的电能消耗。
S6、以所述约束条件为前提求解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节能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节能电压,完成节能策略;
可理解的是,当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大于标准电压最大值时,本发明实施例需要采用节能策略调整输出电压,以保证输出电压小于标准电压最大值的同时,使得用电器的电能消耗也最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上述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求解得到符合用电器的工作功率属于最小额定功率与最大额定功率之间的输出电压,此时输出电压即为节能电压。
S7、当为增压策略时,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从而完成增压策略。
需解释的是,当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小于标准电压最小值,需要提高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但若直接线性提高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容易对整个供电电路产生压力,因此本发明实施采用动态增加输出电压的方法,详细地,所述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包括:
计算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与标准电压最小值的差值,得到电压差;
根据电压差构建增压函数;
基于所述增压函数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直至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大于标准电压最小值后,完成增压策略。
详细地,所述根据电压差构建增压函数,包括:
构建包括电压差的动态调整函数,其中,动态调整函数为:
其中,表示动态调整函数,/>为电压差,/>为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的增加时间;
根据所述动态调整函数构建得到增压函数,其中,增压函数为:
其中,表示通过增压函数对输出电压执行增压后的电压。
需解释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动态增压方法,可有效防止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的突然增高对智能变流插头及整个供电电路的影响,此外,所述基于所述增压函数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包括:
以增加时间为基础,当当前时间到达增加时间时,运算一次增压函数得到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后,判断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是否小于标准电压最小值;
若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依然小于标准电压最小值,则获取增加时间后,当当前时间再一次到达增加时间后,继续运算一次增压函数得到第二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以此类推,直至第n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大于或等于标准电压最小值时,完成增压策略。
可理解的是,上述增压函数是一种循环渐进的增压方式,如设定增加时间为1分钟,且从9点开始,且每3秒增加一次输出电压,则表示在9点3秒时根据上述增压函数,增加一次输出电压、在9点6秒时根据上述增压函数,继续增加一次输出电压,直至达到9点1分以后,判断增加后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标准电压最小值,若增加后的输出电压依然小于标准电压最小值,则继续增压,直至增加后的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标准电压最小值后,完成增压策略。
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所述问题,先接收移动设备对智能变流插头发起的变流控制指令,且智能变流插头位于供电电路内,供电电路还包括用电器、电源及电源控制器,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本发明主要通过智能变流插头控制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因为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且还可以保证供电电路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地,本发明利用通信网将变流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所属的无线收发网关,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然后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采集电压的作用主要在于判断用电器的用电电压是否安全,即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本发明需强调的是,相比于传统的调压策略来说,并非简单的通过智能变流插头将供电电路的电压变大变小,而是通过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实现智能控制,进一步地,当为节能策略时,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以所述约束条件为前提求解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节能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节能电压,完成节能策略,可见当输出电压过大时,本发明并非直接降低输出电压,而是计算出用电器的最小电能,进而根据最小电能调整输出电压,从而保证了资源节约,相似地,当需要增大输出电压时,并非直接提高输出电压,而是动态增加,从而提高电压控制的智能性,因此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可以解决电压电流控制的资源浪费问题。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本发明所述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装置100可以安装于电子设备中。根据实现的功能,所述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装置100可以包括变流控制指令接收模块101、用电电压采集模块102、节能模块103及增压模块104。本发明所述模块也可以称之为单元,是指一种能够被电子设备处理器所执行,并且能够完成固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段,其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
所述变流控制指令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移动设备对智能变流插头发起的变流控制指令,其中,智能变流插头的变流功能由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且智能变流插头位于供电电路内,供电电路还包括用电器、电源及电源控制器,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
所述用电电压采集模块102,用于利用通信网将变流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所属的无线收发网关,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
所述节能模块103,用于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当为节能策略时,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以所述约束条件为前提求解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节能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节能电压,完成节能策略;
所述增压模块104,用于当为增压策略时,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从而完成增压策略。
详细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装置100中的所述各模块在使用时采用与上述的图1中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一样的技术手段,并能够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11和总线12,还可以包括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如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程序。
其中,所述存储器1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移动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所述存储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电子设备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电子设备1的移动硬盘。所述存储器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1上配备的插接式移动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1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1不仅可以用于存储安装于电子设备1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程序的代码等,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集成电路组成,例如可以由单个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也可以是由多个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处理芯片、图形处理器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等。所述处理器10是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核心(Control Unit),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内的程序或者模块(例如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程序等),以及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1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设备1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
所述总线12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总线1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所述总线12被设置为实现所述存储器11以及处理器10之间的连接通信。
图3仅示出了具有部件的电子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3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所述电子设备1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少或者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例如,尽管未示出,所述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优选地,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装置实现充电管理、放电管理、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装置、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所述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多种传感器、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可选地,所述网络接口可以包括有线接口和/或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蓝牙接口等),通常用于在该电子设备1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可以是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地,用户接口还可以是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其中,显示器也可以适当的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在电子设备1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应该了解,所述实施例仅为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范围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所述电子设备1中的所述存储器11存储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程序是多个指令的组合,在所述处理器10中运行时,可以实现:
接收移动设备对智能变流插头发起的变流控制指令,其中,智能变流插头的变流功能由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且智能变流插头位于供电电路内,供电电路还包括用电器、电源及电源控制器,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
利用通信网将变流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所属的无线收发网关,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
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
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
当为节能策略时,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
以所述约束条件为前提求解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节能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节能电压,完成节能策略;
当为增压策略时,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从而完成增压策略。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10对上述指令的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图1至图3对应实施例中相关步骤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1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的,也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例如,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所执行时,可以实现:
接收移动设备对智能变流插头发起的变流控制指令,其中,智能变流插头的变流功能由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且智能变流插头位于供电电路内,供电电路还包括用电器、电源及电源控制器,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
利用通信网将变流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所属的无线收发网关,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
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
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
当为节能策略时,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
以所述约束条件为前提求解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节能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节能电压,完成节能策略;
当为增压策略时,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从而完成增压策略。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设备对智能变流插头发起的变流控制指令,其中,智能变流插头的变流功能由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且智能变流插头位于供电电路内,供电电路还包括用电器、电源及电源控制器,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
利用通信网将变流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所属的无线收发网关,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
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
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
当为节能策略时,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
以所述约束条件为前提求解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节能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节能电压,完成节能策略;
当为增压策略时,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从而完成增压策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包括:
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利用无线收发网关产生用电器的电压检测指令,将电压检测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
当智能变流插头接收电压检测指令后,利用集成电路芯片产生额外的交变电流;
通过交变电流激活电压检测电路,其中,电压检测电路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且电压检测电路内包括电压检测单元;
当成功激活电压检测电路后,利用激活后的电压检测单元采集用电器的用电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包括:
接收预先设定的采集周期,其中,采集周期包括多个采集时间点;
通过电压检测单元在每个采集时间点实时采集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包括:
根据下式计算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
其中,表示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表示第k组采集电压,/>表示采集电压的组数;
获取用电器的标准电压区间,判断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是否属于标准电压区间内;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属于标准电压区间内,则不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不属于标准电压区间内,则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包括:
获取标准电压区间内的标准电压最小值与标准电压最大值;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小于标准电压最小值,则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为增压策略;
若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大于标准电压最大值,则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为节能策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
构建如下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
其中,为电能计算函数,/>表示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表示以电能计算函数构建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表示第l个用电器,/>表示供电电路内包括的用电器总数,/>表示第l个用电器在采集周期内的工作功率,且/>通过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计算得到,/>表示采集周期的时长;
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如下约束条件:
其中,表示约束条件,/>表示标准电压最小值,/>表示标准电压最大值,表示第l个用电器的最小额定功率,/>表示第l个用电器的最大额定功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包括:
计算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与标准电压最小值的差值,得到电压差;
根据电压差构建增压函数;
基于所述增压函数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直至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大于标准电压最小值后,完成增压策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压差构建增压函数,包括:
构建包括电压差的动态调整函数,其中,动态调整函数为:
其中,表示动态调整函数,/>为电压差,/>为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的增加时间;
根据所述动态调整函数构建得到增压函数,其中,增压函数为:
其中,表示通过增压函数对输出电压执行增压后的电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增压函数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包括:
以增加时间为基础,当当前时间到达增加时间时,运算一次增压函数得到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后,判断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是否小于标准电压最小值;
若第一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依然小于标准电压最小值,则获取增加时间后,当当前时间再一次到达增加时间后,继续运算一次增压函数得到第二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以此类推,直至第n次增加后的增加电压大于或等于标准电压最小值时,完成增压策略。
10.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变流控制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设备对智能变流插头发起的变流控制指令,其中,智能变流插头的变流功能由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且智能变流插头位于供电电路内,供电电路还包括用电器、电源及电源控制器,用电器与智能变流插头直接相连;
用电电压采集模块,用于利用通信网将变流控制指令发送至智能变流插头所属的无线收发网关,当无线收发网关成功接收变流控制指令时,启动位于智能变流插头内的电压检测单元,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采样用电器的用电电压,得到多组采集电压;
节能模块,用于根据多组采集电压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当需要调整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时,确认智能变流插头的调压策略,其中,调压策略包括增压策略及节能策略,当为节能策略时,构建用电器的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并同时构建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以所述约束条件为前提求解电能消耗最小目标函数,得到智能变流插头的节能电压,并将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调整至节能电压,完成节能策略;
增压模块,用于当为增压策略时,动态增加智能变流插头的输出电压,从而完成增压策略。
CN202311350357.8A 2023-10-18 2023-10-18 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7075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0357.8A CN117075675B (zh) 2023-10-18 2023-10-18 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0357.8A CN117075675B (zh) 2023-10-18 2023-10-18 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5675A true CN117075675A (zh) 2023-11-17
CN117075675B CN117075675B (zh) 2024-03-05

Family

ID=88702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0357.8A Active CN117075675B (zh) 2023-10-18 2023-10-18 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7567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78958A (ko) * 1997-04-30 1998-11-25 김영환 전압 조정 장치
CN102917487A (zh) * 2011-08-02 2013-02-06 深圳美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检测及调整输出电压的led驱动电源
CN103485966A (zh) * 2013-09-06 2014-01-0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波浪能发电装置
CA2949128A1 (en) * 2015-11-20 2017-05-20 RAB Lighting Inc. Wireless lighting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939063A (zh) * 2021-12-17 2022-01-14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系统供电电源控制方法及供电电源可控的led系统
CN114815946A (zh) * 2022-06-24 2022-07-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输出设备、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15801042A (zh) * 2023-02-09 2023-03-14 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数字数据传输芯片电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78958A (ko) * 1997-04-30 1998-11-25 김영환 전압 조정 장치
CN102917487A (zh) * 2011-08-02 2013-02-06 深圳美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检测及调整输出电压的led驱动电源
CN103485966A (zh) * 2013-09-06 2014-01-0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波浪能发电装置
CA2949128A1 (en) * 2015-11-20 2017-05-20 RAB Lighting Inc. Wireless lighting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939063A (zh) * 2021-12-17 2022-01-14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系统供电电源控制方法及供电电源可控的led系统
CN114815946A (zh) * 2022-06-24 2022-07-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输出设备、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15801042A (zh) * 2023-02-09 2023-03-14 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数字数据传输芯片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5675B (zh)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7569A (zh) 执行系统电源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US11095150B2 (en) Emergency dimming apparatus
CN113098066B (zh) 一种功率调节方法、功率调节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124742B (zh) 电源供应控制方法
CN115395603A (zh) 一种储能系统充电电压、功率自动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7075675B (zh) 基于嵌入式的集成电路芯片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600384A (zh) 一种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相关装置
CN107994678B (zh) 电梯系统的供电装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02019A (zh) 为计算设备的电池充电
WO2020156276A1 (zh) 电源整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16014843B (zh) 一种换电柜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863336A1 (en) Energy efficiency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708232A (zh) 一种电子设备以及控制方法
CN111193302A (zh) 一种双向车载充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612294B (zh) 具有太阳能节能系统电池柜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
CN104124718B (zh) 供电装置及供电方法
CN115425733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太阳能充电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15441496A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08383B (zh) 一种碳化硅充电桩内部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应用
CN110518652B (zh) 充电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86267B (zh) 一种应对直流闭锁的负荷紧急控制电网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06557141A (zh) 一种电子设备
AU2016293631B2 (en) Storage battery control system, storage batter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12363560A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和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5967111B (zh) 基于储能双向变流器的储能变流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