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1584A - 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1584A
CN117061584A CN202311295320.XA CN202311295320A CN117061584A CN 117061584 A CN117061584 A CN 117061584A CN 202311295320 A CN202311295320 A CN 202311295320A CN 117061584 A CN117061584 A CN 117061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information
control module
central control
preset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53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61584B (zh
Inventor
赵定金
林弟
明德
张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ol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953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1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1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1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61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1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09Arrangements for device control with a direct linkage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to broadcast space-time;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broadcast-related services
    • H04H60/11Arrangements for counter-measures when a portion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is unavai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56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nitoring, identification or recognition covered by groups H04H60/29-H04H60/54
    • H04H60/58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nitoring, identification or recognition covered by groups H04H60/29-H04H60/54 of au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76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other than for broadcast, e.g. the Internet
    • H04H60/81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other than for broadcast, e.g. the Internet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tself
    • H04H60/82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other than for broadcast, e.g. the Internet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tsel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being the Internet
    • H04H60/87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other than for broadcast, e.g. the Internet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tsel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being the Internet accessed over compute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终端采集音频信息、通过主链路将采集到的音频信息输送至服务器,并通过与主链路存在链路偏移的备链路缓存;步骤S2、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播放终端预播放的音频信息中存在的卡顿情况判定该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步骤S3、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时的处理方式;步骤S4、所述预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判定合格时,采集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合格指令并由播放终端接收音频信息。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音频信息传输时的卡顿和杂音的问题,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音频广播系统是一套基于UDP网络的纯数字化音频广播系统。网络音频广播系统在物理结构上与标准IP网络完全融合,不仅真正实现基于UDP网络的数字化音频的广播、直播、点播,并借助UDP网络的优势,突破了传统模拟广播系统的内容局限、空间局限和功能局限等。网络音频广播系统不仅能够完全取代传统的模拟音频广播系统功能,更有传统模拟广播所没有的自主交互式功能,为远程广播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局域网数据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会导致音频数据包的缺失,到时音频出现卡顿,延迟和杂音,现针对网络环境较为不稳定的情况下,对音频数据内容的传输做一些机制上的创新应用。
中国专利CN2023101930539,公开了一种利用无线耳机传输音频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现有技术中仅用噪音模块解决了网络环境不稳定的影响,但是没有解决面对传输过程中各种音频信息的缺失、卡顿、杂音的多种环境影响下导致的音频信息传输质量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应用于不稳定的各种环境中,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音频信息传输过程中音频信息的缺失、卡顿、杂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式,包括:
步骤S1、采集终端采集音频信息、通过主链路将采集到的音频信息输送至服务器,并通过与主链路存在链路偏移的备链路缓存采集到的音频信息;
步骤S2、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播放终端并控制播放终端预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中控模块根据播放终端预播放的音频信息中存在的卡顿情况判定该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
步骤S3、所述中控模块在初步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时根据所述音频信息中的杂音对该音频信息是否合格进行二次判定,或,在判定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时根据播放终端接收到的数据的内存将备链路的采集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或判定是否控制所述采集终端对音频信息进行重新采样;
步骤S4、所述预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合格,采集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合格指令并由播放终端接收音频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播放终端预播放的信息中出现卡顿的次数及各卡顿的持续时长求得针对该预播放信息的卡顿分布值,并根据卡顿分布值确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的判定方式,设定所述卡顿分布值,其中,Ni为所述预播放信息中出现卡顿的次数,ti预播放信息中卡顿的累计时长,Ti为预播放信息的总时长: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合格;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卡顿分布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卡顿分布值;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初步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中控模块检测所述预播放信息中的杂音并根据测得的杂音对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进行二次判定;所述第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卡顿分布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卡顿分布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卡顿分布值;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并根据所述采集终端采集到的音频信息的内存与播放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存的差值确定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卡顿分布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卡顿分布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采集所述预播放信息中杂音的音量并根据采集到的音量确定针对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的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不合格,并根据采集到的所述杂音的音量将所述备链路针对所述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杂音的音量大于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杂音音量;
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为为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合格;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杂音的音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杂音音量。
根据采集到的所述杂音的音量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杂音音量的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下将采集到的所述杂音的音量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杂音音量的差值记为音量差值,中控模块控制所述采集终端重新采样并在所述备链路缓存所述服务器输送的音频信息时根据该音量差值确定备链路针对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一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调节方式满足所述音量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一预设杂音音量差值;
第二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二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调节方式满足采集到的所述音量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杂音音量差值且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二预设杂音音量差值,第二预设杂音音量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杂音音量差值;
第三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三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三调节方式满足采集到的所述音量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杂音音量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三判定方式下将所述采集终端采集到的音频信息的内存与播放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存的差值记为内存差值并根据内存差值确定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为所述服务器运行负载高于预设值,中控模块控制所述采集终端重新采样并在采集终端通过所述备链路缓存音频信息时将备链路针对该音频信息的频率的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内存的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内存差值;
第二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为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未达到标准,中控模块检测所述备链路中缓存数据的完整度以判定是否对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修复处理;所述第二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内存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内存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下将所述预设内存差值与所述内存差值的差值记为二级差值,中控模块控制所述采集终端重新采样并在所述备链路缓存所述服务器输送的音频信息时根据该二级差值确定备链路针对该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四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四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四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一预设二级差值;
第五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五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五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二预设二级差值,第二预设二级差值大于第一预设二级差值;
第六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六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六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原因判定方式下检测所述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并根据完整度确定是否对所述服务器中的音频信息进行修复处理:
若所述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大于等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完整度,则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使用中控模块中预设的修复方式对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修复处理;
若所述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小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完整度,则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采集终端对音频信息进行重新采集并在采集终端通过所述备链路缓存音频信息将备链路针对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增加至对应值。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修复方式,包括,中控模块将所述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与所述备链路缓存的音频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采用频域补偿或时域推演所述服务器中音频信息缺失数据并针对缺失数据进行原有帧补偿,以及,使用时域平滑以通过卷积分关系推算出实际数据完成对所述服务器中音频数据的缺失数据帧的推算。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需将所述备链路缓存音频信息中的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时,若中控模块判定调节后的采样倍率小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临界采样倍率,中控模块重新确认所述采集终端采集到的原有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并根据完整度判定是否控制采集终端进行重新采样。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现场Qos质量确定所述备链路与所述主链路之间的链路偏移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通过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播放终端,并控制播放终端预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判定该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且在主链路预播放的音频信息不合格时初步判定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提高了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本发明通过预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卡顿情况、杂音异常情况,或,内存异常情况判定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的二次判定,或,在判定不合格时将备链路的采集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提高了所述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控制精度;本发明提高了对音频信息传输不合格的原因的控制精度,有效解决了音频信息传输时的卡顿和杂音的问题,在减少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的可靠度和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通过播放终端预播放的信息中出现的卡顿的次数及各卡顿的持续时长求得的卡顿分布值所判定的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的判定方式,有效的解决了音频信息传输时的卡顿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通过所述预播放接收的音频信息的杂音音量情况确定针对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的二次判定方式,有效的解决了音频信息传输时的杂音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采集终端重新采样并在所述备链路缓存所述服务器输送的音频信息时根据所述音量差值确定备链路针对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的调节方式,有效的解决了音频信息传输时的杂音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内存差值确定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判定方式,有效的解决了音频信息传输时的控制精确度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通过所述内存差值的二级差值情况确定被链路针对该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的调节方式,有效的解决了所述服务器输送的音频信息的控制精确度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检测的所述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确定是否对所述服务器中的音频信息进行修复处理,有效的修复了所述服务器输送的音频信息的控制精确度,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通过采用预设的修复方式对所述服务器中音频信息的修复,有效的修复了所述服务器输送的音频信息的控制精确度,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判定调节后的采样倍率小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临界采样倍率时,中控模块重新确认所述采集终端采集到的原有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并根据完整度判定是否控制采集终端进行重新采样,有效的保证了所述采集终端采集的音频信息的可靠度,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现场Qos质量确定所述备链路与所述主链路之间的链路偏移量,有效的提高了所述主链路和备链路的音频信息的精确度,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所述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的音频传输设备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的判定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的二次判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使用本发明所述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的音频传输设备结构框图,音频传输设备包括,采集终端、服务器、若干个播放终端、若干个主链路、若干个备链路,其中,采集终端采集音频信息、通过主链路将采集到的音频信息输送至服务器,并通过与主链路存在链路偏移的备链路缓存采集到的音频信息。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播放终端、多个主链路以及多个备链路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服务器中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和可靠度,从而提高了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上述图1中n为自然数。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包括,
步骤S1、所述采集终端采集音频信息,通过与主链路存在链路偏移的备链路缓存采集到的音频信息,将采集到的音频信息输送至服务器;提高了播放终端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步骤S2、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播放终端并控制播放终端预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中控模块根据播放终端预播放的音频信息中存在的卡顿情况判定该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
步骤S3、所述中控模块在初步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时根据所述音频信息中的杂音对该音频信息是否合格进行二次判定,或,在判定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时根据播放终端接收到的数据的内存将备链路的采集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或判定是否控制所述采集终端对音频信息进行重新采样;
步骤S4、所述预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合格,采集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合格指令并由播放终端接收音频信息。
本发明通过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通过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播放终端,并控制播放终端预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判定该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且在主链路预播放的音频信息不合格时初步判定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提高了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本发明通过预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卡顿情况、杂音异常情况,或,内存异常情况判定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的二次判定,或,在判定不合格时将备链路的采集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提高了所述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控制精度;本发明提高了对音频信息传输不合格的原因的控制精度,有效解决了音频信息传输时的卡顿和杂音的问题,在减少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的可靠度和精确度。
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的判定流程图,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卡顿分布值确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的判定方式,设定所述卡顿分布值,其中,Ni为所述预播放信息中出现卡顿的次数,ti预播放信息中卡顿的累计时长,Ti为预播放信息的总时长: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合格;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卡顿分布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卡顿分布值;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初步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中控模块检测所述预播放信息中的杂音并根据测得的杂音对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进行二次判定;所述第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卡顿分布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卡顿分布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卡顿分布值;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并根据所述采集终端采集到的音频信息的内存与播放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存的差值确定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卡顿分布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卡顿分布值。
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音频信息传输时的卡顿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所述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的二次判定流程图,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采集到的音量确定针对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的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不合格,并根据采集到的所述杂音的音量将所述备链路针对所述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杂音的音量大于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杂音音量;
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为为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合格;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杂音的音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杂音音量。
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音频信息传输时的杂音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音量差值确定备链路针对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一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β1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其中,1<β1<1.5;所述第一调节方式满足所述音量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一预设杂音音量差值;
第二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二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β2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其中,β1<β2<1.8;所述第二调节方式满足采集到的所述音量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杂音音量差值且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二预设杂音音量差值,第二预设杂音音量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杂音音量差值;
第三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三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其中,β2<β3<2,所述第三调节方式满足采集到的所述音量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杂音音量差值。
当所述中控模块选用其设置的第i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βi将所述功放设备的初始放大倍率B0调节至对应值时,i=1,2,3,主控模块将调节后的放大倍率记为Bi,设定Bi=B0×βi。
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音频信息传输时的杂音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内存差值确定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为所述服务器运行负载高于预设值,中控模块控制所述采集终端重新采样并在采集终端通过所述备链路缓存音频信息时将备链路针对该音频信息的频率的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内存的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内存差值;
第二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为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未达到标准,中控模块检测所述备链路中缓存数据的完整度以判定是否对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修复处理;所述第二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内存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内存差值。
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音频信息传输时的控制精确度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二级差值确定备链路针对该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四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四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β4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其中,1<β4<1.2;所述第四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一预设二级差值;
第五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五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β5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其中,β4<β5<1.4;所述第五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二预设二级差值,第二预设二级差值大于第一预设二级差值;
第六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六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β6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其中,β5<β6<1.6,所述第六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
当所述中控模块选用其设置的第i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βi将所述功放设备的初始放大倍率B0调节至对应值时,i=1,2,3,主控模块将调节后的放大倍率记为Bi,设定Bi=B0×βi。
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所述服务器输送的音频信息的控制精确度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完整度确定是否对所述服务器中的音频信息进行修复处理:
若所述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大于等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完整度,则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使用中控模块中预设的修复方式对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修复处理;
若所述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小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完整度,则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采集终端对音频信息进行重新采集并在采集终端通过所述备链路缓存音频信息将备链路针对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增加至对应值。
本发明有效的修复了所述服务器输送的音频信息的控制精确度,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修复方式,包括,中控模块将所述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与所述备链路缓存的音频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采用频域补偿或时域推演所述服务器中音频信息缺失数据并针对缺失数据进行原有帧补偿,以及,使用时域平滑以通过卷积分关系推算出实际数据完成对所述服务器中音频数据的缺失数据帧的推算。本发明有效的修复了所述服务器输送的音频信息的控制精确度,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需将所述备链路缓存音频信息中的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时,若中控模块判定调节后的采样倍率小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临界采样倍率,中控模块重新确认所述采集终端采集到的原有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并根据完整度判定是否控制采集终端进行重新采样。本发明有效的保证了所述采集终端采集的音频信息的可靠度,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现场Qos质量确定所述备链路与所述主链路之间的链路偏移量。本发明有效的提高了所述主链路和备链路的音频信息的精确度,从而进一步减少音频信息丢失的同时,提高了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采集终端采集音频信息、通过主链路将采集到的音频信息输送至服务器,并通过与主链路存在链路偏移的备链路缓存采集到的音频信息;
步骤S2、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播放终端并控制播放终端预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中控模块根据播放终端预播放的音频信息中存在的卡顿情况判定该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
步骤S3、所述中控模块在初步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时根据所述音频信息中的杂音对该音频信息是否合格进行二次判定,或,在判定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时根据播放终端接收到的数据的内存将备链路的采集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或判定是否控制所述采集终端对音频信息进行重新采样;
步骤S4、所述预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合格,采集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合格指令并由播放终端接收音频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播放终端预播放的信息中出现卡顿的次数及各卡顿的持续时长求得针对该预播放信息的卡顿分布值,并根据卡顿分布值确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的判定方式,设定所述卡顿分布值,其中,Ni为所述预播放信息中出现卡顿的次数,ti预播放信息中卡顿的累计时长,Ti为预播放信息的总时长:
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合格;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卡顿分布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卡顿分布值;
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初步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中控模块检测所述预播放信息中的杂音并根据测得的杂音对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进行二次判定;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卡顿分布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卡顿分布值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卡顿分布值;
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并根据所述采集终端采集到的音频信息的内存与播放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存的差值确定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卡顿分布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卡顿分布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采集所述预播放信息中杂音的音量并根据采集到的音量确定针对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是否合格的二次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为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不合格,并根据采集到的所述杂音的音量将所述备链路针对所述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杂音的音量大于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杂音音量;
第二二次判定方式为为所述播放终端接收的音频信息合格;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杂音的音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杂音音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二次判定方式下将采集到的所述杂音的音量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杂音音量的差值记为音量差值,中控模块控制所述采集终端重新采样并在所述备链路缓存所述服务器输送的音频信息时根据该音量差值确定备链路针对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一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一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调节方式满足所述音量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一预设杂音音量差值;
第二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二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调节方式满足采集到的所述音量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杂音音量差值且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二预设杂音音量差值,第二预设杂音音量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杂音音量差值;
第三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三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三调节方式满足采集到的所述音量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杂音音量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三判定方式下将所述采集终端采集到的音频信息的内存与播放终端接收到的信息的内存的差值记为内存差值并根据内存差值确定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判定方式,其中:
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为所述服务器运行负载高于预设值,中控模块控制所述采集终端重新采样并在采集终端通过所述备链路缓存音频信息时将备链路针对该音频信息的频率的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内存的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内存差值;
第二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播放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息不合格的原因为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未达到标准,中控模块检测所述备链路中缓存数据的完整度以判定是否对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修复处理;所述第二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内存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内存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原因判定方式下将所述预设内存差值与所述内存差值的差值记为二级差值,中控模块控制所述采集终端重新采样并在所述备链路缓存所述服务器输送的音频信息时根据该二级差值确定备链路针对该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的调节方式,其中:
第四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四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四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一预设二级差值;
第五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五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五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第二预设二级差值,第二预设二级差值大于第一预设二级差值;
第六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六预设采样倍率调节系数将所述备链路的初始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六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原因判定方式下检测所述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并根据完整度确定是否对所述服务器中的音频信息进行修复处理:
若所述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大于等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完整度,则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使用中控模块中预设的修复方式对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的音频信息进行修复处理;
若所述备链路中缓存的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小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预设完整度,则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采集终端对音频信息进行重新采集并在采集终端通过所述备链路缓存音频信息将备链路针对音频信息的采样倍率增加至对应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中预设的修复方式,包括,
中控模块将所述播放终端的音频信息与所述备链路缓存的音频信息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采用频域补偿或时域推演所述服务器中音频信息缺失数据并针对缺失数据进行原有帧补偿,
以及,使用时域平滑以通过卷积分关系推算出实际数据完成对所述服务器中音频数据的缺失数据帧的推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需将所述备链路缓存音频信息中的采样倍率调节至对应值时,若中控模块判定调节后的采样倍率小于中控模块中设置的临界采样倍率,中控模块重新确认所述采集终端采集到的原有音频信息的完整度并根据完整度判定是否控制采集终端进行重新采样。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现场Qos质量确定所述备链路与所述主链路之间的链路偏移量。
CN202311295320.XA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 Active CN117061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5320.XA CN117061584B (zh)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5320.XA CN117061584B (zh)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1584A true CN117061584A (zh) 2023-11-14
CN117061584B CN117061584B (zh) 2024-02-09

Family

ID=8866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5320.XA Active CN117061584B (zh)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6158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41395A1 (en) * 2011-09-16 2014-11-20 Pioneer Corporation Audio processing apparatus,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6791825A (zh) * 2016-12-23 2017-05-31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终端
CN107155133A (zh) * 2017-06-06 2017-09-12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音量调节方法、音频播放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3095A (zh) * 2021-03-02 2021-06-01 南京德奈特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多源异构数据汇聚的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83775A (zh) * 2021-03-09 2021-12-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215682633U (zh) * 2021-06-21 2022-01-28 世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可视化广播系统
CN114501226A (zh) * 2022-02-21 2022-05-13 游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声音输出装置、声音优化装置、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5604641A (zh) * 2022-11-08 2023-01-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n) 一种音频检测方法及音频测试设备
CN115996350A (zh) * 2021-10-19 2023-04-21 郑州万马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音频测试方法及测试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41395A1 (en) * 2011-09-16 2014-11-20 Pioneer Corporation Audio processing apparatus,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6791825A (zh) * 2016-12-23 2017-05-31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终端
CN107155133A (zh) * 2017-06-06 2017-09-12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音量调节方法、音频播放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3095A (zh) * 2021-03-02 2021-06-01 南京德奈特系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多源异构数据汇聚的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83775A (zh) * 2021-03-09 2021-12-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215682633U (zh) * 2021-06-21 2022-01-28 世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可视化广播系统
CN115996350A (zh) * 2021-10-19 2023-04-21 郑州万马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音频测试方法及测试机
CN114501226A (zh) * 2022-02-21 2022-05-13 游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声音输出装置、声音优化装置、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5604641A (zh) * 2022-11-08 2023-01-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n) 一种音频检测方法及音频测试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1584B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07164B1 (en) Power control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23669B2 (en) In-service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with intelligent retransmission and interpolation
JP5023144B2 (ja) ビデオストリーミング診断
US201102619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gain in multi-audio channel system, and voice processing system
US9736548B2 (en) Multipath rate adaptation
KR101724516B1 (ko) 비디오 품질의 사용자 경험치를 평가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9137085B2 (en) Adjusting controls at the physical layer to control link quality at higher layers
EP1212846B1 (en) Power control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116142A1 (en) Block error rate estimate reporting for target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adjustment
JP2007524299A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データの伝送品質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030061475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외부 루프 전력 제어 장치 및 그제어 방법
TW200428804A (en) Power control of point to multipoint physical channels
CN104702922A (zh)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和系统
US934497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7061584B (zh) 一种基于双通道链路的音频传输方法
JP5052657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逆方向閉鎖ループ電力制御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逆方向閉鎖ループ電力制御方法
CN116489473A (zh) 一种针对音视频传输优化的动态补偿系统及方法
US8886133B2 (en) Network station power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power adjustment method thereof
US6741866B1 (en) Fade margin test
US20230319369A1 (en) Video quality estimation apparatus, video quality estimation method, and video quality estimation system
CN109803324B (zh) 网络门限值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818301B (zh) Cofdm图传系统功率调节方法、系统和反馈装置
CN111601177B (zh) 一种基于数据包往返时延分布的在线连续检验方法
CN109890045B (zh) 网络门限值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6817709B (zh) 确定异系统切换门限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