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53599B - 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53599B
CN117053599B CN202310915764.2A CN202310915764A CN117053599B CN 117053599 B CN117053599 B CN 117053599B CN 202310915764 A CN202310915764 A CN 202310915764A CN 117053599 B CN117053599 B CN 117053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exchange
runner
flow channel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157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53599A (zh
Inventor
谭拥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Fengh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Fengh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Fengh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Fengh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157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53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53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53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53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53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包括多个通过外流道耦合的换热单元,在呈直线的队列中,位于首尾两端的换热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有介质输入管和/或介质输出管,介质输入管和介质输出管的数量均不少于1;换热单元内构造出流动方向与外流道相垂直的内流道,内流道用于供换热介质流动,在内流道中形成若干个相间隔的交错排列的干扰部,干扰部在内流道内形成阻挡流体流动的绕流区,干扰部的至少一部分探出于外界介质流道中。干扰部既能在内流道中形成流体绕流,又能探出于外界介质流道中形成散热奇点,在保证每一个换热单元的换热效果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组装不同数量的换热单元,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灵活的环境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翅片管式、列管式换热器能承受较高的工作温度和压力,但体积大,用于风冷时风阻大,背风面换热效率低。列管式,壳管式用于水冷时容易结垢,焊接结构不可拆解清理困难;与之相比,板管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同等体积换热面积大而且效率高,工质间温差小的优势。
目前的板管式换热器,一般都是维持固定的结构状态进行使用,不能根据实际热负荷的需求进行配置,适应性较差,而且不便于拆卸维修,维修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板管式换热器无法根据热负荷需求而进行适应性变化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用于实现换热介质与外界介质的换热,包括多个通过外流道耦合的换热单元,在呈直线的队列中,位于首尾两端的所述换热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有介质输入管和/或介质输出管,所述介质输入管和介质输出管的数量均不少于1;
所述换热单元内构造出流动方向与所述外流道相垂直的内流道,所述内流道用于供换热介质流动,在所述内流道中形成若干个相间隔的交错排列的干扰部,所述干扰部在所述内流道内形成阻挡流体流动的绕流区,所述干扰部的至少一部分探出于外界介质流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固定连接后之间的间隙形成内流道,所述换热介质从第一连接孔处流入所述内流道,并从第二连接孔处流出所述内流道;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密封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孔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外流道同向连接,所述第二流道衔接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横向出口,所述第二流道的引流方向与所述第一流道垂直;
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密封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孔径,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有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外流道同向连接,所述第四流道衔接于所述第三流道的横向出口,所述第四流道的引流方向与所述第三流道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通过冲压构造出若干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板通过冲压构造出若干个第二凸起部和位于边缘的凸缘密封部,在同一切面上,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弧长比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长,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整体内凹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二板的凸缘密封部与所述第一板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二板除了第二凸起部与凸缘密封部以外的其他区域与所述第一板保留流动间隙,以构造出内流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一板平面部分8mm,所述第二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二板平面部分10mm,所述凸缘密封部凸出于所述第二板平面部分2mm,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的流动间隙为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还包括中间覆合层,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均由第一材质冲压而成,所述中间覆合层至少覆合于所述第二板的第二凸起部、凸缘密封部与所述第一板的相对之处,用于将所述第二凸起部、凸缘密封部紧密贴合于所述第一板的内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覆合层由铜合金材质制成,所述第一材质为不锈钢材质,通过加热钎焊,将所述中间覆合层熔化在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之间,实现焊接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覆合层由粘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材质为不锈钢材质,通过粘胶实现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之间的粘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流道通过密封垫连接于两个所述换热单元之间,所述外流道的长度为所述换热单元厚度的3~10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流道设有位于其中心通道四周的若干个螺丝孔,通过若干个螺杆构件将所述换热单元和外流道依次相间隔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直线并联队列方向前后相衔接的所述外流道构造出变径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径呈两端小逐渐向中间变大的变径趋势。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换热单元通过外流道实现耦合,换热单元之间存在配合间隙,在首尾两端的换热单元中通过介质输入管供应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分别进入到多个换热单元中,在经过换热单元内的内流道后,再从首尾两端换热单元的介质输出管流出,只需将本板管换热器放置在具有外界介质流动的流道中,由于干扰部的作用,干扰部既能在内流道中形成流体绕流,又能探出于外界介质流道中形成散热奇点,在保证每一个换热单元的换热效果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组装不同数量的换热单元,实现灵活的环境适应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公开的换热单元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一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二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公开的第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公开的换热单元的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公开的外流道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申请人研究发现:
传统的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在流道边缘使用橡胶密封材料,通过螺栓给两块端板加压来实现换热板之间的封闭和流道联通与隔离;因此,一组换热器密封胶垫的总长度很长,特别是在工作温度超过100摄氏度,工作压力超过20bar的工况下,因橡胶老化,工质泄漏而造成换热器失效的几率很高,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半焊接板式换热器把两片换热板的边缘焊接起来,只有两组换热板之间以及流道进出口和导流区需要用橡胶密封垫,减少了密封橡胶垫的总长度,其适用工况依然没有改善。钎焊板式换热器通过把换热板需要连接或隔离的部分进行钎焊的方式,其适用的工作温度和压力,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大大提升;但如果出现结垢,由于全钎焊结构不可拆解,只能采用化学清洗除垢,实际效果并不好,而且对系统有腐蚀性;在出现局部穿孔泄漏时,既不能检测确定泄漏位置,也不能进行修补,只能整体报废。
因此,行业中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换热效果好,方便模块化使用的板管换热器。
有鉴于此,参照图1至图8,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用于实现换热介质与外界介质的换热,其中,换热介质在本板管换热器内部流动,板管换热器整体放置在具有流动的外界介质的流道中,通过流动的外界介质,与板管换热器内部的换热介质实现换热;
具体地,本板管换热器包括多个通过外流道10耦合的换热单元20,多个换热单元20通过外流道10实现连接,连接完成后,形成一呈直线的队列,位于首尾两端的换热单元20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有介质输入管21和/或介质输出管22,介质输入管21和介质输出管22的数量均不少于1;
可选地,结合图1,如图1所示,实线箭头为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为外界介质的流动方向,换热单元20为并联关系,位于首尾两端的换热单元20,分别设置一个位于上部的输入口和位于下部的输出口,输入口用于安装介质输入管21,输出口用于安装介质输出管22,换热介质从介质输入管21进入到外流道10中,由于外流道10的作用,各个换热单元20处于并联状态,换热介质同步进入换热单元20中,实现换热,再由每一个换热单元20的出口衔接外流道10,由外流道10通过输出口向介质输出管22供应换热介质,实现换热介质在多个换热单元20中的流动。明显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换热介质呈总分总的典型并联方式进行流动。
可选地,将至少一个换热单元20组成一换热组合,在多个换热组合之间通过外流道10实现串联,在首尾两端分别设置输入口和输出口,实现换热介质的串联方式流动。具体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具有4个换热单元20,从左往右依次排列,其中最左侧的一个换热单元20安装介质输入管21,第一个换热单元20的换热介质流向是从上至下,然后通过外流道10衔接第二个换热单元20,第二个换热单元20的换热介质流向是从下至上,然后通过外流道10衔接第三个换热单元20,如此类推,实现呈S型的换热介质流动。
当然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如图2所示,实线箭头为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为外界介质的流动方向,也可以将第一个换热单元20和第二个换热单元20并联后,再通过外流道10衔接第三个换热单元20和第四个换热单元20,属于并联和串联的耦合连接方式。
以上三种方式,都可根据实际需要来采用,只需改变外流道10的安装关系,再相应调节介质输入管21和介质输出管22的连接位置即可。
换热单元20内构造出流动方向与外流道10相垂直的内流道23,内流道23用于供换热介质流动,在内流道23中形成若干个相间隔的交错排列的干扰部24,干扰部24在内流道23内形成阻挡流体流动的绕流区,干扰部24的至少一部分探出于外界介质流道中。
具体而言,换热介质在内流道23中流动,如在从上往下流动的过程中,会受到干扰部24的阻挡,换热介质因此会绕流,而在干扰部24相对应的绕流区的中心,干扰部24的至少一部分探出于外界介质流道中,利用干扰部24这一结构,既能在内流道23中形成交错排列的阻挡,使得换热介质在不断冲击阻挡时产生紊流,提高换热效率,又能在阻挡的绕流区,向外突出,形成散热奇点,通过在外界介质流道中流动的外界介质,与散热奇点进行充分散热,在换热介质撞击产生紊流的同时,利用散热奇点交换热量,保证每一换热单元20的换热效率。
在此基础上,每一外流道10与相邻的换热单元20密封连接,通过组装所需的换热单元20,来适配不同的热负荷,实现灵活的环境适应性。而且,换热单元20与外流道10都是模块化结构,可以随意搭配,在一个直线队列中,可以组装所需的若干个换热单元20,更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多个直线队列,只需设置一个或者两个介质输入总管和介质输出总管,将换热介质分为两路输入,分别输入到两个直线队列中,相当于复制多一个队列,以提高换热量,属于合理的应用变型,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单元20包括第一连接构件31、第二连接构件32、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5、第二连接孔36,将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相对设置,以第一板33的第一连接孔35正对着第二板34的第一连接孔35,以第一板33的第二连接孔36正对着第二板34的第二连接孔36,第一连接构件31设置在两个第一连接孔35之间,第二连接构件32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孔36之间;第一板33与第二板34固定连接后之间的间隙形成内流道23,换热介质从第一连接孔35处流入内流道23,并从第二连接孔36处流出内流道23;
结合图4,如图4所示,长箭头为第一流道41的流动方向,短箭头为第二流道42的流动方向,具体地,第一连接构件31密封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孔35的内孔径,第一连接构件31设有第一流道41和第二流道42,第一流道41与外流道10同向连接,第二流道42衔接于第一流道41的横向出口,第二流道42的引流方向与第一流道41垂直,换热介质由外流道10传输,流经第一连接构件31的第一流道41,由于第一流道41的水平方向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横向出口,换热介质会从横向出口流入第二流道42,从第二流道42流入内流道23;
结合图5,如图5所示,长箭头为第三流道43的流动方向,短箭头为第四流道44的流动方向,具体地,第二连接构件32密封连接于两个第二连接孔36的内孔径,第二连接构件32设有第三流道43和第四流道44,第三流道43与外流道10同向连接,第四流道44衔接于第三流道43的横向出口,第四流道44的引流方向与第三流道43垂直,换热介质在内流道23中完成换热后,从第二连接构件32的第四流道44流入,经第三流道43的横向出口,进入第三流道43,再汇聚在外流道10中流出;
由于第一连接构件31与第二连接构件32是换热介质流入或流出换热单元20的接口,第一连接构件31与第二连接构件32既是与外流道10密封连接的构件,也是用于与内流道23衔接的构件,通过引流方向垂直设置的第一流道41和第二流道42、第三流道43和第四流道44,实现外流道10与内流道23的垂直流向转换关系,结构简单且有效。
结合图6和图7,更进一步地,第一板33通过冲压构造出若干个第一凸起部45,第二板34通过冲压构造出若干个第二凸起部46和位于边缘的凸缘密封部47,第一凸起部45与第二凸起部46分别位于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的非边缘区域,凸缘密封部47位于第二凸起部46的外围,沿着外流道10流动方向的垂直切面,如果将第一凸起部45与第二凸起部46切开,形成切面,可以观察到在同一切面上,第二凸起部46的弧长比第一凸起部45的长,第二凸起部46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凸起部45的整体内凹面贴合固定,相当于是,在同一个圆中,取角度A对应的弧长当作第一凸起部45的弧长,取角度B对应的弧长当作第二凸起部46的弧长,其中角度B大于角度A,所以第二凸起部46的弧长比第一凸起部45的长,因此将第二凸起部46叠置在第一凸起部45下方时,第二板34的凸缘密封部47与第一板33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贴合固定,而且凸缘密封部47与第一板33相贴合的部分,将第一凸起部45和第二凸起部46都包围在内部,当然,这种包围是在内流道23流动方向维度上的包围,避免换热介质外流,实现第一板33与第二板34的密封连接,只允许通过第一连接构件31、第二连接构件32来接收或者输出换热介质,第二板34除了第二凸起部46与凸缘密封部47以外的其他区域与第一板33保留流动间隙48,以构造出内流道23,所以当换热介质从第一连接构件31流入至内流道23后,由于第二板34的凸缘密封部47与第一板33密封连接,而且第二凸起部46的一部分与第一凸起部45紧密连接,所以换热介质会在凸缘密封部47所包围的范围内,环绕着第二凸起部46流动,在经过第二凸起部46时换热介质形成了紊流,相当于在第二凸起部46周围产生了增加流动的流体,而与第二凸起部46相紧密连接的第一凸起部45突出于外界介质流道中,同时第二凸起部46会凹陷一定深度,通过外界介质的冲刷,分别给第一凸起部45和第二凸起部46换热,实现换热介质与外界介质的热量交换。
由于换热单元20呈直线队列排布,前一个换热单元20中第一板33的第一凸起部45的凸起侧面,正对于后一个换热单元20中第二板34的第二凸起部46的凹陷侧面,所以当外界介质流经这两个相对的第一凸起部45和第二凸起部46之间时,会引导外界介质产生紊流,冲刷第二凸起部46的凹陷侧面,加强换热。
所以,第一凸起部45和第二凸起部46的配合,除了对内流道23中的换热介质产生影响,还要对外流道10中的外界介质产生影响,双重换热增强下,提高换热介质与外界介质的换热效率。
结合图7,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单元20还包括中间覆合层50,第一板33和第二板34均由第一材质冲压而成,由于第二板34中只有第二凸起部46、凸缘密封部47是与第一板33相接触的,所以在这些紧密贴合的区域,设有中间覆合层50,通过至少覆合于第二板34的第二凸起部46、凸缘密封部47与第一板33的相对之处,利用中间覆合层50将第二凸起部46、凸缘密封部47紧密贴合于第一板33的内表面,实现密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中间覆合层50由铜合金材质制成,第一材质为不锈钢材质,由于铜合金的熔点比不锈钢低,通过加热钎焊,将中间覆合层50熔化在第二板34与第一板33之间,将第二板34中的第二凸起部46、凸缘密封部47焊接在第一板33处,实现焊接融合。这种方式适合用于使用压力大的场景。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间覆合层50由粘胶材质制成,第一材质为不锈钢材质,通过粘胶实现第二板34与第一板33之间的粘合,注意的是,是将第二板34的第二凸起部46、凸缘密封部47与第一板33相粘合。这种方式适合用于使用压力较小的场景。
另外地,外流道10通过密封垫连接于两个换热单元20之间,外流道10的长度为换热单元20厚度的3~10倍。
可选地,第一凸起部45凸出于第一板33平面部分8mm,第二凸起部46凸出于第二板34平面部分10mm,凸缘密封部47凸出于第二板34平面部分2mm,第一板33与第二板34的流动间隙48为2mm,单个换热单元20厚度为12mm;可选地,单个外流道10的长度为60mm。
结合图8,本实施例中,外流道10设有位于其中心通道四周的若干个螺丝孔11,先将外流道10放置在两个换热单元20之间,并排放置好多个换热单元20后,通过若干个螺杆构件将换热单元20和外流道10依次相间隔地连接,通过串联多个换热单元20和外流道10的方式,实现外流道10的整体流通通道搭建,再在首尾两端的换热单元20处选择性地安装至少一个介质输入管21和至少一个介质输出管22,形成总的进出口,完成安装。
可选地,当多个换热单元20处于并联状态下,沿直线并联队列方向前后相衔接的外流道10构造出变径的流通通道,流通通道的内径呈两端小逐渐向中间变大的变径趋势,由于是并联状态,当这一直线队列较长时,从两端的换热单元20均设置有一个介质输入管21,通过从两端同时向流通通道供换热介质,由于流通通道较长,位于中间的换热单元20会存在供应不足的隐患,所以通过变径处理,将流通通道中间区域的内径变大,而两端区域的内径变小,形成两端小逐渐向中间变大的变径趋势,更容易向位于中间的换热单元20供应换热介质,减轻流动压损造成的影响,实现均衡换热。
以下,根据实际使用的介质,作实例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仅做示例用,不作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利用以上各实施方式中的换热器,进行汽液热交换,高温蒸汽通过介质输入管21进入外流道10,然后分配至各个换热单元20并进入内流道23中,将换热器浸泡在液体流槽中,在流槽中形成外界液体介质流道,利用外界液体给高温蒸汽降温,高温蒸汽在内流道23中形成冷凝,最后由外流道10汇流从介质输出管22流出,完成汽液热交换。
实施例2:
利用以上各实施方式中的换热器,进行汽气热交换,高温蒸汽通过介质输入管21进入外流道10,然后分配至各个换热单元20并进入内流道23中,将换热器放置在气体流道内,在流道中形成外界气体介质流道,利用外界气体给高温蒸汽降温,高温蒸汽在内流道23中形成冷凝,最后由外流道10汇流从介质输出管22流出,完成汽气热交换。
实施例3:
利用以上各实施方式中的换热器,进行液液热交换,高温液体通过介质输入管21进入外流道10,然后分配至各个换热单元20并进入内流道23中,将换热器浸泡在液体流槽中,在流槽中形成外界液体介质流道,利用外界液体给高温液体降温,高温液体在内流道23中散发热量,最后由外流道10汇流从介质输出管22流出,完成液液热交换。当然地,在内流道23中输送低温液体,在外界液体介质流道中输送高温液体,也是一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4:
利用以上各实施方式中的换热器,进行液气热交换,高温液体通过介质输入管21进入外流道10,然后分配至各个换热单元20并进入内流道23中,将换热器放置在气体流道内,在流道中形成外界气体介质流道,利用外界气体给高温液体降温,高温液体在内流道23中散发热量,最后由外流道10汇流从介质输出管22流出,完成液气热交换。当然地,在内流道23中输送低温液体,在外界液体介质流道中输送高温气体,也是一种实施方式。
更进一步地,将以上的实施方式,可应用在空调领域、化工领域、余热吸收领域,在此不作限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换热单元20通过外流道10实现耦合,换热单元20之间存在配合间隙,在首尾两端的换热单元20中通过介质输入管21供应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分别进入到多个换热单元20中,在经过换热单元20内的内流道23后,再从首尾两端换热单元20的介质输出管22流出,只需将本板管换热器放置在具有外界介质流动的流道中,由于干扰部24的作用,干扰部24既能在内流道23中形成流体绕流,又能探出于外界介质流道中形成散热奇点,在保证每一个换热单元20的换热效果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组装不同数量的换热单元20,实现灵活的环境适应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用于实现换热介质与外界介质的换热,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通过外流道耦合的换热单元,在呈直线的队列中,位于首尾两端的所述换热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有介质输入管和/或介质输出管,所述介质输入管和介质输出管的数量均不少于1;
所述换热单元内构造出流动方向与所述外流道相垂直的内流道,所述内流道用于供换热介质流动,在所述内流道中形成若干个相间隔的交错排列的干扰部,所述干扰部在所述内流道内形成阻挡流体流动的绕流区,所述干扰部的至少一部分探出于外界介质流道中;
所述换热单元包括第一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固定连接后之间的间隙形成内流道,所述换热介质从第一连接孔处流入所述内流道,并从第二连接孔处流出所述内流道;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密封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孔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外流道同向连接,所述第二流道衔接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横向出口,所述第二流道的引流方向与所述第一流道垂直;
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密封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孔径,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有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外流道同向连接,所述第四流道衔接于所述第三流道的横向出口,所述第四流道的引流方向与所述第三流道垂直;
沿直线并联队列方向前后相衔接的所述外流道构造出变径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径呈两端小逐渐向中间变大的变径趋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通过冲压构造出若干个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板通过冲压构造出若干个第二凸起部和位于边缘的凸缘密封部,在同一切面上,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弧长比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长,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整体内凹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二板的凸缘密封部与所述第一板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二板除了第二凸起部与凸缘密封部以外的其他区域与所述第一板保留流动间隙,以构造出内流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一板平面部分8mm,所述第二凸起部凸出于所述第二板平面部分10mm,所述凸缘密封部凸出于所述第二板平面部分2mm,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的流动间隙为2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还包括中间覆合层,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均由第一材质冲压而成,所述中间覆合层至少覆合于所述第二板的第二凸起部、凸缘密封部与所述第一板的相对之处,用于将所述第二凸起部、凸缘密封部紧密贴合于所述第一板的内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覆合层由铜合金材质制成,所述第一材质为不锈钢材质,通过加热钎焊,将所述中间覆合层熔化在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之间,实现焊接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覆合层由粘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材质为不锈钢材质,通过粘胶实现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之间的粘合。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流道通过密封垫连接于两个所述换热单元之间,所述外流道的长度为所述换热单元厚度的3~10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流道设有位于其中心通道四周的若干个螺丝孔,通过若干个螺杆构件将所述换热单元和外流道依次相间隔地连接。
CN202310915764.2A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 Active CN117053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5764.2A CN117053599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5764.2A CN117053599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3599A CN117053599A (zh) 2023-11-14
CN117053599B true CN117053599B (zh) 2024-02-23

Family

ID=88661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15764.2A Active CN117053599B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5359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4495A (zh) * 2007-10-30 2009-05-06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制造传热设备的传热强化系统和方法
CN201983658U (zh) * 2011-02-24 2011-09-21 山东邦泰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柱式对流散热器
CN202229628U (zh) * 2011-08-09 2012-05-23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余热回收高效换热器
KR20130143218A (ko) * 2012-06-21 2013-12-31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터빈용 판형 열교환기
CN204694113U (zh) * 2015-04-22 2015-10-07 济南秦泰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闭式冷却塔专用冷却器
CN107796143A (zh) * 2017-07-13 2018-03-13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制冷系统
CN110500899A (zh) * 2019-09-27 2019-11-26 广东捷玛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
CN216017524U (zh) * 2021-08-04 2022-03-11 东莞市讯冷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钎焊水冷板模块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4495A (zh) * 2007-10-30 2009-05-06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制造传热设备的传热强化系统和方法
CN201983658U (zh) * 2011-02-24 2011-09-21 山东邦泰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柱式对流散热器
CN202229628U (zh) * 2011-08-09 2012-05-23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余热回收高效换热器
KR20130143218A (ko) * 2012-06-21 2013-12-31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터빈용 판형 열교환기
CN204694113U (zh) * 2015-04-22 2015-10-07 济南秦泰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闭式冷却塔专用冷却器
CN107796143A (zh) * 2017-07-13 2018-03-13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制冷系统
CN110500899A (zh) * 2019-09-27 2019-11-26 广东捷玛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排扁管的水冷式平行流换热器
CN216017524U (zh) * 2021-08-04 2022-03-11 东莞市讯冷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钎焊水冷板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3599A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121658A (ja) 排気ガス再循環装置
CN101458044B (zh) 一种高效全铝合金换热器
WO2010150878A1 (ja) 熱交換器
CN202018225U (zh) 一种圆形板壳式换热器
CN104864753A (zh) 一种带直线流道的微通道板式换热器
CN117053599B (zh) 一种可拆解模块化板管换热器
CN102226655B (zh) 蜂窝束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工艺
CN101696862B (zh)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全焊接板束
CN112146485B (zh) 一种复合导流结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CN201508123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107966057A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
US2013006203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heat
CN114688900B (zh) 一种多模块组合式板翅式换热器
CN113804020B (zh) 一种折流蛇形铜管换热装置
KR101468607B1 (ko) 하이브리드 반용접형 주전열면 열교환기
CN210089474U (zh) U型管换热组件
CN106225523A (zh) 一种交变流动换热器
CN219572769U (zh) 一种新型三维泡沫金属管式换热器
CN218673280U (zh) 一种低流速、高换热比的饮水机用高温换热器
CN211782923U (zh) 一种低压降高效气体换热器
CN114322372B (zh) 电动汽车双流体热交换器
CN219551260U (zh) 一种异型管翅换热器
CN210833189U (zh) 一种换热器的圆管式回流结构
CN210079505U (zh) U型管反应釜
CN220853243U (zh) 一种全焊接式板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