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1140A - 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1140A
CN117041140A CN202311302496.3A CN202311302496A CN117041140A CN 117041140 A CN117041140 A CN 117041140A CN 202311302496 A CN202311302496 A CN 202311302496A CN 117041140 A CN117041140 A CN 117041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association group
gateway device
paths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024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41140B (zh
Inventor
陈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024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41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41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1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41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1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4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7Multipath using M:N active or standby pat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an overlay routing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涉及云网络的路径调度,可应用于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交通、辅助驾驶等各种场景。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应用于overlay网络,overlay网络包括第一网关设备和第二网关设备,具体包括: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时,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第二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第二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一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将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通过第二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本申请不仅节省了网络恢复的耗时,而且有利于提升数据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及云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复杂的云网络环境下,网络的不稳定性可能是来自多方面的,例如,物理网络上的网络设备故障、线路中断、线路拥塞、网络变更导致路由失败等,都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失败。云网络通过多可用区部署架构或者在底层承载(underlay)网络构建多条线路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但难以覆盖所有场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如果物理网络出现线路容灾(例如,物理线路中断、中转的网关设备出现故障或者路由发布出现问题等),则需要在underlay层面上通过动态路由的方式实现收敛。即,路由器能够自动地建立自己的路由表,并根据链路和节点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自动调整,以自行选择最佳的可用路由并继续转发报文。
然而,发明人发现目前的方案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underlay层面上进行收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环路而言不一定能够收敛成功,因此,还需要运维人员手动调度到其他集群上。由此,不仅增加了网络恢复的耗时,而且降低了数据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不仅节省了网络恢复的耗时,而且有利于提升数据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有鉴于此,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传输方法应用于重叠(overlay)网络,overlay网络包括第一网关设备以及第二网关设备,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其中,第一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一路径来源于第一路径关联组,第一路径关联组包括至少两条路径,每条路径对应于一个优先级,第一路径关联组分配目标服务水平协议SLA标识,目标SLA标识与目标业务类型具有对应关系;
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其中,第二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二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一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
将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通过第二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报文传输装置,该数据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overlay网络,overlay网络包括第一网关设备以及第二网关设备,数据报文传输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其中,第一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一路径来源于第一路径关联组,第一路径关联组包括至少两条路径,每条路径对应于一个优先级,第一路径关联组分配目标服务水平协议SLA标识,目标SLA标识与目标业务类型具有对应关系;
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其中,第二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二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一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
切换模块,用于将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数据报文传输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响应报文,其中,响应报文与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已发送的数据报文数量以及已接收的响应报文数量,确定丢包率;
确定模块,还用于若丢包率大于或等于丢包率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接收模块,还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一个响应报文,其中,响应报文与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响应报文中每个响应报文的接收时间以及每个响应报文所对应的数据报文的发送时间,确定至少一个往返时延,其中,发送时间表示第一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的时间,接收时间表示第一网关设备接收响应报文的时间;
确定模块,还用于对至少一个往返时延进行求平均,得到平均往返时延;
确定模块,还用于若平均往返时延大于或等于往返时延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接收模块,还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两个响应报文,其中,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与至少两个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携带第二网关设备接收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至少两个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以及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所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确定最大时延值;
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最大时延值大于或等于时延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接收模块,还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两个响应报文,其中,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与至少两个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携带第二网关设备接收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至少两个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以及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所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确定最大时延值以及最小时延值;
确定模块,还用于对最大时延值与最小时延值进行求差,得到抖动值;
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抖动值大于或等于抖动值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报文传输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获取针对中转网关设备的更新通知消息,其中,中转网关设备为第一路径所经过的网关设备,更新通知消息包括中转网关设备中断报文传输的预计时间;
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更新通知消息所包括的预计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时差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数据报文传输装置还包括构建模块;
获取模块,还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获取第一网关设备在底层承载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一节点设备,并获取第二网关设备在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二节点设备,其中,underlay网络包括多个节点设备以及用于连接节点设备的物理线路;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其中,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包括至少一条物理线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构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获取可用路径集合,其中,可用路径集合包括多条路径;
获取可用路径集合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可用路径集合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从可用路径集合中选择至少两条路径用于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获取模块,还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获取第一网关设备在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一节点设备,并获取第二网关设备在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二节点设备,其中,underlay网络包括多个节点设备以及用于连通节点设备的物理线路;
构建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以及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各个物理线路的线路属性,构建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其中,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包括第一路径关联组,每个路径关联组分配一个SLA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获取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之前,获取业务实例化请求,其中,业务实例化请求携带路径关联组标识;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业务实例化请求所携带的路径关联组标识,从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与路径关联组标识匹配的路径关联组;
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路径关联组为第一路径关联组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业务切换请求,其中,业务切换请求携带路径关联组标识;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业务切换请求所携带的路径关联组标识,从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与路径关联组标识匹配的路径关联组;
发送模块,还用于在路径关联组为第二路径关联组的情况下,通过第三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其中,第三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三路径来源于第二路径关联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为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分配对应的优先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仅次于第一路径的K条路径,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若K大于1,则从K条路径中确定一条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根据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从K条路径中选择综合质量分值最高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显示K条路径中每条路径所对应的推荐业务类型;
响应于针对K条路径中的一条路径的选择操作,将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一路径的T条路径,其中,T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若T大于1,则获取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根据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从T条路径中选择综合质量分值最高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之后,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探测报文序列,其中,探测报文序列包括M个探测报文,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序列,其中,探测响应报文序列包括至少一个探测响应报文,且,探测响应报文与探测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切换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探测报文序列与探测响应报文序列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回切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二路径切换至第一路径;
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可应用于overlay网络,overlay网络包括第一网关设备以及第二网关设备。首先,第一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该第一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一路径来源于第一路径关联组。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其中,第二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一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于是,第一网关设备通过第二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通过上述方式,在overlay网络层上预先部署包含若干条路径的路径关联组。在当前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可从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一条优先级小于或等于当前路径的备选路径,并直接切换至该备选路径继续后续的数据报文传输。由此,不仅节省了网络恢复的耗时,而且有利于提升数据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云网络实现在线教育场景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云网络实现混合云场景的一个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云网络实现游戏加速场景的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报文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环境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overlay网络与underlay网络之间关系的一个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报文传输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关设备之间各条路径的一个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传输控制平台切换路径的一个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构建路径的一个拓扑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云网络的一个拓扑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业务管理平台切换路径关联组的一个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业务管理平台选择路径的一个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最优路径的一个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报文传输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关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不仅节省了网络恢复的耗时,而且有利于提升数据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对应”于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网络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网络系统因为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例如,自然灾害、恶意攻击等,出现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造成网络的不稳定。尤其对于复杂的云网络(cloud connect network,CCN)环境而言,如果网络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业务中断和数据丢失。因此,因此,网络容灾与恢复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和供应商重视的问题。当网络出现问题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通过在overlay网络层面配置多条备用路径,并对主路径和备用路径做秒级探测,以实现自动备份容灾的效果。当主路径不通时,可以使用优先级最高的备用路径。针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在应用时包括如下场景中的至少一种。
适用场景一:在线教育;
云教育(cloud computing education,CCEDU )是指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在云平台上,教育机构,培训机构,招生服务机构,宣传机构,行业协会,管理机构,行业媒体,法律结构等都集中云整合成资源池,各个资源相互展示和互动,按需交流,达成意向,从而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效率。
在线教育的师生遍布多个地域,要求直播平台搭建覆盖多地域的高质量互联,保证在跨地域传输时视频和语音清晰、无延迟。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云网络实现在线教育场景的一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学生在深圳,老师在上海,那么学生可就近接入深圳接入私有网络(virtual private cloud,VPC),老师可就近接入上海接入VPC。由于CCN的覆盖地域较广,结合全网智能调度能力能够提供更低时延的多点互通。
适用场景二:混合云;
混合云(hybrid cloud)融合了公有云(public cloud)和私有云(privatecloud),是近年来云计算的主要模式和发展方向。私有云主要是面向企业用户,出于安全考虑,企业更愿意将数据存放在私有云中,但是同时又希望可以获得公有云的计算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混合云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它将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混合和匹配,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这种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达到了既省钱又安全的目的。
云联网连接本地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云上弹性业务扩展区及备份数据中心。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云网络实现混合云场景的一个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地域(例如,北京、深圳、上海)的用户可以实现不同的混合云业务。以灾备VPC为例,用户可以把备用的业务数据放在公有云上,借助公有云提供商的技术优势、灾备经验、运维管理等资源,快速实现数据灾难恢复,保障服务的连续性。在私有云数据中心发生重大灾难时,用户可以在公有云利用云主机快速切换,将备份数据拉起,大幅降低恢复时间,实现业务高可用。
适用场景三:游戏加速;
云游戏(cloud gaming)又可称为游戏点播(gaming on demand),是一种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在线游戏技术。云游戏技术使图形处理与数据运算能力相对有限的轻端设备能运行高品质游戏。在云游戏场景下,游戏并不在玩家游戏终端,而是在云端服务器中运行,并由云端服务器将游戏场景渲染为视频音频流,通过网络传输给玩家游戏终端。玩家游戏终端无需拥有强大的图形运算与数据处理能力,仅需拥有基本的流媒体播放能力与获取玩家输入指令并发送给云端服务器的能力即可。
游戏客户业务遍布多地域,不同区域部署多套服务器,不同玩家就近接入,满足跨服 玩家之间对战(Player versus Player,PVP)场景极其敏感的时延要求。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云网络实现游戏加速场景的一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玩家A在深圳,玩家B在上海,那么玩家A可就近接入深圳接入服VPC,玩家B可就近接入上海接入服VPC。由于CCN的覆盖地域较广,基于全网拓扑和路由,利用智能调度系统,提供低时延互联,满足多地域玩家同服竞技,提升玩家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为示例,本申请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云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智慧交通、辅助驾驶等,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图4所示的实施环境,该实施环境包括终端110和服务器120,终端110与第一网关(gateway)设备130通信,服务器120与第二网关设备140通信。且,第一网关设备130和第二网关设备140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网络150进行通信。其中,通信网络150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蓝牙、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定制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
本申请涉及的第一网关设备130和第二网关设备140主要用于在终端110和服务器120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转换。网关可以将不同的协议、数据格式和通信方式进行转换,以便终端110可以识别与服务器120通信。
本申请涉及的终端11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智能语音交互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智能家电、车载终端、飞行器等。其中,客户端部署于终端110上,客户端可以通过浏览器的形式运行于终端110上,也可以通过独立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形式运行于终端110上等。
本申请涉及的服务器12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network,CDN)、以及大数据和AI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结合上述实施环境,以终端110向服务器120发送数据报文序列为例进行说明。
在步骤S1中,终端110通过第一网关设备130发送数据报文序列。由第一网关设备130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140发送数据报文序列。
在步骤S2中,第二网关设备140在接收数据报文序列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一路径反馈响应报文序列。
在步骤S3中,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第一网关设备140可以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
在步骤S4中,基于此,第一网关设备140将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在步骤S5中,由第一网关设备130通过第二路径继续向第二网关设备140发送数据报文序列。至此,完成路径切换流程。
鉴于本申请涉及到一些与专业领域相关的术语,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进行解释。
(1)CCN:用于提供全网互联服务,实现各地域的云上、云下多点互联。CCN的智能调度、路由学习等特性,可构建极速、稳定、经济的全网互联。
(2)VPC:是一种云计算服务,是一种运行在公有云上,将一部分公有云资源为某个用户隔离出来,让这个用户私有使用的资源的集合。它由公有云管理运行在公共资源上,但是保证每个用户之间的资源是隔离,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不受其他用户的影响,感觉像是在使用自己的私有云一样。
(3)gateway设备: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是多个网络间提供数据转换服务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网关设备是不同网之间的连接器,即,数据要从一个网到另外一个网时要经过“协商”的设备。
(4)地域(region):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也叫区域。
(5)可用区(availability zone,AZ):是云计算中一种用于提高应用可用性和容错性的技术概念。在云服务提供商的基础设施中,通常会建立多个物理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都被划分为若干个AZ。每个AZ都独立运行,并且具备自己的电力、网络和冷却系统,相互之间通过高速连接进行通信。
(6)路径关联组(path set):用于描述两个地域之间的转发路径组,一个路径关联组可加入多个路径(包括路径标识(path ID)以及路径优先级等)。一个路径关联组由多个路径组成。路径关联组标识(path set ID)用于指示唯一的路径关联组。
(7)路径(path):描述两个地域之间的转发路径,其中,包括经过的中间节点标识和物理线路标识,路径由多段物理线路组成。路径标识用于指示唯一的路径。
(8)物理线路(channel):描述两个节点之间的线路信息,其中,包括物理线路属性和封装的协议信息等。物理线路标识(channel ID)用于指示唯一的物理线路。
(9)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是在一定开销下为保障服务的性能和可用性,服务提供商与用户间定义的一种双方认可的协定。通常这个开销是驱动提供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10)underlay网络:是由多个类型设备互联而成的物理网络,负责网络之间的数据包传输。在underlay网络中,互联的设备可以是各类型交换机、路由器、负载均衡设备、防火墙等,网络的各个设备之间需要通过路由协议来确保之间的连通性。
(11)overlay网络:overlay网络是使用网络虚拟化在物理基础设施之上建立连接的逻辑网络。下面将结合图示,介绍overlay网络与underlay网络之间的关系。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overlay网络与underlay网络之间关系的一个示意图,如图所示,210用于指示网络功能接入节点。220用于指示骨干节点。230用于指示underlay网络链路。240用于指示虚拟扩展局域网隧道端点(VXLAN tunnel endpoints,VTEP)。250用于指示overlay网络链路。
underlay网络包括骨干节点以及网络功能接入节点。其中,网络功能接入节点可提供underlay网络中各种网络设备接入虚拟扩展局域(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network,VXLAN)的网络功能,同时,也作为overlay网络的边缘设备承担VTEP的角色。骨干节点是数据中心网络的核心节点,提供高速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转发功能,通过高速接口连接各个功能的网络功能接入节点。
结合上述介绍,下面将对本申请中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进行介绍,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可以由服务器独立完成,也可以由终端独立完成,还可以由终端与服务器配合完成,本申请应用于重叠overlay网络,overlay网络包括第一网关设备以及第二网关设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包括:
310、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其中,第一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一路径来源于第一路径关联组,第一路径关联组包括至少两条路径,每条路径对应于一个优先级,第一路径关联组分配目标服务水平协议SLA标识,目标SLA标识与目标业务类型具有对应关系;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路径关联组包括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之间可通信的路径,其中,每条路径包括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选择一条路径作为第一路径,基于此,第一网关设备可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
具体地,目标业务类型包含但不仅限于游戏业务、视频业务、会议业务、数据备份业务、数据存储业务等。为了满足更好的业务需求,可预先为不同的业务类型设置相应的SLA标识,此外,每个路径关联组分配有一个SLA标识。基于此,可根据目标业务类型先确定对应的目标SLA标识,然后将分配有目标SLA标识的路径关联组作为第一路径关联组。
示例性地,假设目标业务类型为“游戏业务”,其中,“游戏业务”所配置的目标SLA标识为“99999”。于是,将目标SLA标识为“99999”的路径关联组确定为第一路径关联组,并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获取优先级最高的路径作为第一路径。由此,第一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游戏业务”的数据报文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会定义一个对应的优先级。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路径进行数据报文的传输。路径的优先级可以是运维人员预先定义好的,也可以是根据路径实时传输情况进行调整的,此处不做限定。
320、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其中,第二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二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一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需要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第二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一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其中,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包含但不仅限于路径所经过的物理设备出现故障,路径所包括的物理线路出现故障,运维人员手动切换等。
具体地,在实际情况中,第一路径关联组中可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优先级的路径。示例性地,为了便于说明,请参阅表1,表1为第一路径关联组中各条路径对应优先级的一个示意。
表1
假设第一路径为路径标识为“path_1”的路径,若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可以从路径标识为“path_2”的路径或路径标识为“path_3”的路径中选择第二路径。
假设第一路径为路径标识为“path_2”的路径,若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可以从路径标识为“path_3”的路径或路径标识为“path_4”的路径中选择第二路径。
330、将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网关设备将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下面将以第一网关设备为“北京云网络网关(cloud connect network gateway,CCNGW)设备”,第二网关设备为“深圳CCNGW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关设备之间各条路径的一个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路径关联组包括4条从北京到深圳的路径,分别包括:
路径1为:北京CCNGW设备通过B3线路中转至成都CCNGW设备,由成都CCNGW设备通过B1/B2线路到达深圳CCNGW设备;
路径2为:北京CCNGW设备通过B3线路直连深圳CCNGW设备;
路径3为:北京CCNGW设备通过B1/B2线路直连深圳CCNGW设备;
路径4为:北京CCNGW设备通过B1/B2线路中转至成都CCNGW设备,由成都CCNGW设备通过B3线路到达深圳CCNGW设备。
假设第一路径为“路径3”,当第一路径出现故障时,可直接切换至其他低优先级的路径(即,第二路径)上,从而达到线路容灾效果。
340、通过第二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网关设备继续通过第二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如果第二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可用且优先级低于或等于第二路径的其他路径进行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通过上述方式,在overlay网络层上预先部署包含若干条路径的路径关联组。在当前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可从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一条优先级小于当前路径的备选路径,并直接切换至该备选路径继续后续的数据报文传输。由此,不仅节省了网络恢复的耗时,而且有利于提升数据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还可以包括:
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响应报文,其中,响应报文与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根据已发送的数据报文数量以及已接收的响应报文数量,确定丢包率;
若丢包率大于或等于丢包率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判定是否需要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数据报文序列包括多个数据报文。基于此,第二网关设备应在收到数据报文之后,向第一网关设备返回响应报文,即,确认(acknowledge,ACK)响应报文。响应报文表示对发送过来的数据报文已确认接收无误。
具体地,假设第一网关设备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N个数据报文。如果第二网关设备均确认接收无误,则第二网关设备应向第一网关设备反馈N个响应报文。示例性地,以第一网关设备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100个数据报文(即,已发送的数据报文数量为100)为例,如果第二网关设备应向第一网关设备反馈95个响应报文(即,已接收的响应报文数量为95),则确定丢包率为5%。假设丢包率阈值为2%,那么丢包率大于或等于丢包率阈值,基于此,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判定是否需要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基于路径传输报文的情况,可实时计算该路径的丢包率。在丢包率较高的情况下,表示当前路径可能发生拥塞,因此,可切换至其他可用的路径。从而有助于提升路径传输的可靠性和流畅度。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还可以包括:
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一个响应报文,其中,响应报文与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根据至少一个响应报文中每个响应报文的接收时间以及每个响应报文所对应的数据报文的发送时间,确定至少一个往返时延,其中,发送时间表示第一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的时间,接收时间表示第一网关设备接收响应报文的时间;
对至少一个往返时延进行求平均,得到平均往返时延;
若平均往返时延大于或等于往返时延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另一种判定是否需要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数据报文序列包括多个数据报文。基于此,第二网关设备应在收到数据报文之后,向第一网关设备返回响应报文。由于数据报文与响应报文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例如,具有相同的报文序号等),因此,可根据对应的至少一组数据报文和响应报文,计算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
具体地,RTT=T2-T1,其中,RTT表示从发送数据报文开始,到发送方接收到来自接收方的响应报文所经过的时间。T2表示第一网关设备接收响应报文的时间,T1表示第一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的时间。
示例性地,假设第一网关设备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了3个数据报文,分别为“数据报文1”,“数据报文2”和“数据报文3”。第二网关设备向第一网关设备发送了3个响应报文,分别为“响应报文1”,“响应报文2”和“响应报文3”。为了便于说明,请参阅表2,表2为发送数据报文与接收对应响应报文的一个示意。
表2
于是,对这三个RTT进行求平均,即,(21+15+18)/3=18毫秒(millisecond,ms)。由此,得到若平均RTT为18ms。假设RTT阈值为10ms,那么平均RTT大于RTT阈值,基于此,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判定是否需要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基于路径传输报文的情况,可实时计算该路径的平均RTT。在平均RTT较高的情况下,表示该路径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较差,因此,可切换至其他可用的路径。从而有助于提升路径传输的速度以及稳定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还可以包括:
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两个响应报文,其中,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与至少两个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携带第二网关设备接收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
根据至少两个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以及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所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确定最大时延值;
若最大时延值大于或等于时延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另一种判定是否需要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数据报文序列包括多个数据报文。基于此,第二网关设备应在收到数据报文之后,向第一网关设备返回响应报文。由于数据报文与响应报文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例如,具有相同的报文序号等),因此,可根据对应的至少两组数据报文和响应报文,确定最大时延值。
具体地,时延值表示报文数据从第一网关设备传输到第二网关设备所需要的时间。时延值通常包括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发送时延以及传输时延。
示例性地,假设第一网关设备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了3个数据报文,分别为“数据报文1”,“数据报文2”和“数据报文3”。第二网关设备向第一网关设备发送了3个响应报文,分别为“响应报文1”,“响应报文2”和“响应报文3”。其中,“数据报文1”可携带“时间戳信息A”,“时间戳信息A”表示第一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1”的时间。“响应报文1”可携带“时间戳信息a”,“时间戳信息a”表示第二网关设备接收到“数据报文1”的时间。基于此,第一网关设备将“时间戳信息a”与“时间戳信息A”相减,可得到“时延值1”。类似地,将“响应报文2”携带的时间戳信息与“数据报文2”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相减,得到“时延值2”。将“响应报文3”携带的时间戳信息与“数据报文3”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相减,得到“时延值3”。
于是,从这三个时延值中确定最大时延值。例如,“时延值1”为12ms,“时延值2”为14ms,“时延值3”为18ms,则最大时延值为18ms。假设时延阈值为12ms,那么最大时延值大于时延阈值,基于此,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判定是否需要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基于路径传输报文的情况,可实时计算该路径的最大时延值。在最大时延值较高的情况下,表示该路径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较差,因此,可切换至其他可用的路径。从而有助于提升路径传输的速度以及稳定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还可以包括:
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两个响应报文,其中,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与至少两个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携带第二网关设备接收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
根据至少两个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以及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所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确定最大时延值以及最小时延值;
对最大时延值与最小时延值进行求差,得到抖动值;
若抖动值大于或等于抖动值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另一种判定是否需要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数据报文序列包括多个数据报文。基于此,第二网关设备应在收到数据报文之后,向第一网关设备返回响应报文。由于数据报文与响应报文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例如,具有相同的报文序号等),因此,可根据对应的至少两组数据报文和响应报文,确定抖动值。
具体地,假设第一网关设备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了3个数据报文,分别为“数据报文1”,“数据报文2”和“数据报文3”。第二网关设备向第一网关设备发送了3个响应报文,分别为“响应报文1”,“响应报文2”和“响应报文3”。将“响应报文1”携带的时间戳信息与“数据报文1”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相减,得到“时延值1”。将“响应报文2”携带的时间戳信息与“数据报文2”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相减,得到“时延值2”。将“响应报文3”携带的时间戳信息与“数据报文3”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相减,得到“时延值3”。
于是,从这三个时延值中确定最大时延值以及最小时延值。例如,“时延值1”为12ms,“时延值2”为14ms,“时延值3”为18ms,则最大时延值为18ms,最小时延值为12ms,对最大时延值与最小时延值进行求差,得到抖动值为6ms。假设抖动值阈值为4ms,那么抖动值大于抖动值阈值,基于此,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判定是否需要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基于路径传输报文的情况,可实时计算该路径的抖动值。在抖动值较高的情况下,表示该路径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可切换至其他可用的路径。从而有助于提升路径传输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还可以包括:
获取针对中转网关设备的更新通知消息,其中,中转网关设备为第一路径所经过的网关设备,更新通知消息包括中转网关设备中断报文传输的预计时间;
若更新通知消息所包括的预计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时差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另一种判定是否需要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在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之间可能存在多个中转网关设备,以图7为例,若北京CCNGW设备为第一网关设备,深圳CCNGW设备为第二网关设备,则成都CCNGW设备为中转网关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之间还可以包括多个中转网关设备。
具体地,如果中转网关设备需要进行维护或升级,则可以生成更新通知消息。在更新通知消息所包括的预计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时差阈值的情况下,可建议运维人员进行路径切换。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传输控制平台切换路径的一个示意图,如图所示,A1用于指示更新通知消息。基于更新通知消息可知中转网关设备(即,网关设备A)中断报文传输的预计时间为“2023年9月13日00点00分00秒”。当前时间为“2023年9月12日17点27分56秒”。假设时差阈值为12小时,那么确定第一路径(即,“path_2”所对应的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其中,“path_1”所对应的路径与“path_3”所对应的路径均为不可用状态。基于此,运维人员可优先选择切换至优先级为“中”的“path_4”所对应的路径。A2用于指示“path_4”对应控件的切换控件,当运维人员点击A2所指示的切换控件时,即,将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即,“path_4”所对应的路径)。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判定是否需要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运维人员可根据中转网关设备的更新通知消息,提前进行路径切换,从而有助于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还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网关设备在底层承载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一节点设备,并获取第二网关设备在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二节点设备,其中,underlay网络包括多个节点设备以及用于连接节点设备的物理线路;
根据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其中,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包括至少一条物理线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构建路径关联组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基于overlay网络与underlay网络之间关系,可将网络功能接入节点作为overlay网络的边缘设备。其中,在overlay网络中的第一网关设备所对应的边缘设备为underlay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即,一个网络功能接入节点),在overlay网络中的第二网关设备所对应的边缘设备为underlay网络中的第二节点设备(即,另一个网络功能接入节点)。
具体地,在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存在至少一条物理线路,基于这些物理线路可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构建路径的一个拓扑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第一网关设备为“云网络网关设备1”,第二网关设备为“云网络网关设备2”。将“云网络网关设备1”作为本地网关设备,将“云网络网关设备2”作为远端网关设备,本地网关设备与远端网关设备之间还包括中转网关设备。
从本地网关设备到中转网关设备需经过的物理线路1,从中转网关设备到远端网关设备需经过的物理线路2。其中,物理线路1可以是“B1/B2线路”、“B3线路”、“联通线路”或“公网线路”,物理线路2可以是“B1/B2线路”、“B3线路”、“联通线路”或“公网线路”。基于此,可构建可用路径集合。请参阅表3,表3为可用路径集合的一个示意。
表3
基于表3可知,可用路径集合包括16条可用的路径。基于此,可将可用路径集合作为第一路径关联组。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构建路径关联组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基于underlay网络中的各条物理线路,可构建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全量路径,以此得到一个路径关联组。从而增加路径关联组中路径的多样性,便于进行灵活地切换。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获取可用路径集合,其中,可用路径集合包括多条路径;
获取可用路径集合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可用路径集合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从可用路径集合中选择至少两条路径用于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基于路径质量生成第一路径关联组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根据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可以得到可用路径集合。基于此,还可以从可用路径集合中选择若干条路径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
示例性地,一种情况下,运维人员可根据实际的CCN物理拓扑图以及每条路径的质量评价参数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其中,CCN物理拓扑图如图10所示,请参阅图10,每个地区包括至少一个AZ,不同AZ之间物理隔离。每个AZ可能承载多个数据中心(data center,DC),一个DC包括至少一个网关设备。VPC是一个用户能够定义的虚拟网络,定义用户自由云的边界。
示例性地,另一种情况下,可根据路径的质量评价参数计算该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综合质量分值越大,表示通信质量越好。基于此,根据可用路径集合中每个路径的综合质量分值,选择综合质量分值最大的前K条(例如,5条)路径作为第一路径关联组,或者,选择综合质量分值大于或等于参数阈值的路径作为第一路径关联组。
下面将以可用路径集合中的一条路径为例进行介绍,且,假设该路径的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具体地:
(1)带宽使用百分比;
假设该路径的带宽为100兆比特每秒(megabits per second,Mbps),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该路径的带宽为70 Mbps。由此,得到该路径的带宽使用百分比为70%。为了便于说明,请参阅表4,表4为带宽使用百分比与带宽质量分数之间关系的一个示意。
表4
基于此,在路径的带宽使用百分比为70%的情况下,确定该路径的带宽质量分数为4。
(2)带宽;
带宽是指在单位时间(例如,1秒钟)内能传输的数据量。假设该路径的带宽为100Mbps。为了便于说明,请参阅表5,表5为带宽与带宽分数之间关系的一个示意。
表5
基于此,在路径的带宽为100 Mbps的情况下,确定该路径的带宽分数为4。
(3)时延值;
路径的时延值表示报文数据通过路径进行传输的平均时间。假设该路径的时延值为18ms。为了便于说明,请参阅表6,表6为时延值与时延分数之间关系的一个示意。
表6
基于此,在路径的时延值为18ms的情况下,确定该路径的时延分数为3。
(4)抖动值;
路径的抖动值表示报文数据通过路径进行传输的平均抖动值。假设该路径的抖动值为6ms。为了便于说明,请参阅表7,表7为抖动值与抖动分数之间关系的一个示意。
表7
基于此,在路径的抖动值为6ms的情况下,确定该路径的抖动分数为3。
(5)丢包率;
路径的丢包率表示报文数据通过路径进行传输的平均丢包率。假设该路径的丢包率为2%。为了便于说明,请参阅表8,表8为抖动值与抖动分数之间关系的一个示意。
表8
基于此,在路径的丢包率为2%的情况下,确定该路径的丢包分数为5。
综上,可采用如下方式计算路径的综合质量分值:
S_total=w1*S1+w2*S2+w3*S3+w4*S4+w5*S5;公式(1)
其中,S_total表示综合质量分值。w1表示带宽质量分数所对应的权重值。S1表示带宽质量分数。w2表示带宽分数所对应的权重值。S2表示带宽分数。w3表示时延分数所对应的权重值。S3表示时延分数。w4表示抖动分数所对应的权重值。S4表示抖动分数。w5表示丢包分数所对应的权重值。S5表示丢包分数。
再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路径质量生成第一路径关联组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考虑到节点设备之间可能存在多条不同的物理线路,因此,往往可生成大量的可用路径。为了节省路径探测资源,可以从可用路径中筛选出质量较好的路径构成路径关联组,从而达到节省探测资源的效果。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还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网关设备在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一节点设备,并获取第二网关设备在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二节点设备,其中,underlay网络包括多个节点设备以及用于连通节点设备的物理线路;
根据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以及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各个物理线路的线路属性,构建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其中,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包括第一路径关联组,每个路径关联组分配一个SLA标识。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另一种构建路径关联组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在overlay网络中的第一网关设备所对应的边缘设备为underlay网络中的第一节点设备(即,一个网络功能接入节点),在overlay网络中的第二网关设备所对应的边缘设备为underlay网络中的第二节点设备(即,另一个网络功能接入节点)。
具体地,不同的物理线路具有不同的线路属性。例如,线路属性为“高成本高质量”物理线路包含但不仅限于“B1/B2线路”以及“联通线路”等。线路属性为“低成本低质量”物理线路包含但不仅限于“B3线路”以及“公网线路”等,基于此,可进一步根据业务需求构建不同类型的路径关联组。
示例性地,对于游戏业务、视频业务、会议业务等,可构建一个路径关联组,且,该路径关联组中各条路径优先使用“高成本高质量”的物理线路,因此,该路径关联组也具有“高成本高质量”的属性特点。对于数据备份业务、数据存储业务等,可构建另一个路径关联组,且,该路径关联组中各条路径优先使用“低成本低质量”的物理线路,因此,该路径关联组也具有“低成本低质量”的属性特点。
为了便于理解,以图9所示的拓扑结构为例,请参阅表9,表9为构建不同路径关联组的一个示意。
表9
基于表9可知,相同的路径关联组对应于相同的SLA标识。需要说明的是,SLA标识可以为“9999”或“99999”等。其中,SLA标识所包括的“9”的数量越多,表示路径关联组的质量越好,同时,所需的成本也越高。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路径关联组可能包括相同的路径。表9所示的路径关联组仅为一个示意,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构建路径关联组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基于underlay网络中的各条物理线路,可得到第一网关设备与第二网关设备之间的全量路径。基于此,进一步结合各条物理线路的线路属性,构建与业务需求相关的路径关联组。从而提供细粒度的路径关联组,便于用户有针对性地切换到所需路径。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之前,还可以包括:
获取业务实例化请求,其中,业务实例化请求携带路径关联组标识;
根据业务实例化请求所携带的路径关联组标识,从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与路径关联组标识匹配的路径关联组;
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具体可以包括:
在路径关联组为第一路径关联组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选择路径关联组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用户可根据自身业务绑定对应的路径关联组。例如,用户A的常用业务为数据存储业务,基于此,在用户A触发业务实例化请求时,可自动请求与数据存储业务绑定的路径关联组。并从该路径关联组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可用路径进行数据报文的传输。
具体地,当用户启用业务时,主动触发业务实例化请求。其中,业务实例化请求携带路径关联组标识,例如,路径关联组标识为“pathset_1”,该路径关联组标识与用户常用业务具有绑定关系。于是,可以将该路径关联组标识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作为第一路径关联组。基于此,将第一路径关联组中选择优先级最高且可用的路径作为第一路径,由此,第一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用户可以设置其对应的路径关联组,并将该路径关联组与自身常用的业务进行绑定。在常用业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户还可以更改路径关联组与业务的绑定关系,从而便于业务启动时,优先使用与业务匹配度最佳的路径进行数据报文传输。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选择路径关联组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将路径关联组与用户常用业务进行关联。由此,在用户启用业务时,自动匹配相应的路径关联组,从而提升操作的便利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获取业务切换请求,其中,业务切换请求携带路径关联组标识;
根据业务切换请求所携带的路径关联组标识,从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与路径关联组标识匹配的路径关联组;
在路径关联组为第二路径关联组的情况下,通过第三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其中,第三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三路径来源于第二路径关联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切换路径关联组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用户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主动切换路径关联组。假设用户A的常用业务为数据存储业务,如果用户A需要改变业务类型,则可以触发业务切换请求,以切换至相应的路径关联组进行后续的数据报文传输。
具体地,假设从北京到深圳预先构建了三个路径关联组,分别包括pathset_1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pathset_2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和pathset_3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各个路径关联组所包括的路径标识如下所示:
pathset_1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path1,path2,path3,path4 };
pathset_2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path5,path6,path7,,path8};
pathset_3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path1,path2,path7,,path8};
其中,每个路径关联组中的每个路径对应对应的优先级,例如,在pathset_1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中,path1所对应的路径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又例如,在pathset_2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中,path5所对应的路径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基于此,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业务管理平台切换路径关联组的一个示意图,如图11中(A)图所示,示例性地,用户当前使用的业务为数据存储业务。此时,第一网关设备使用pathset_1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例如,第一路径关联组),并通过该路径关联组中优先级最高的Path_1所对应的路径(例如,第一路径)进行数据报文的传输。
B1用于指示第一详情控件,当用户点击B1所指示的第一详情控件时,可显示pathset_1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中包括的各个路径标识,例如,{path1,path2,path3,path4 }。
B2用于指示切换控件。当用户点击B2所指示的切换控件时,即,触发业务切换请求。其中,业务切换请求携带pathset_2。由此,显示如图11中(B)图所示的界面,此时,第一网关设备使用pathset_2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例如,第二路径关联组),并通过该路径关联组中优先级最高的Path_5所对应的路径(例如,第三路径)进行数据报文的传输。
B3用于指示第二详情控件,当用户点击B3所指示的第二详情控件时,可显示pathset_2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中包括的各个路径标识,例如,{path5,path6,path7,,path8}。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切换路径关联组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选择切换不同的路径关联组进行数据报文传输,以符合业务所需的传输效果。从而提升路径应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根据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为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分配对应的优先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为路径分配优先级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基于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可计算其对应综合质量分值。其中,综合质量分值用于评价路径的通信质量,综合质量分值越大,表示路径的通信质量越好。基于此,可根据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为每条路径分配的优先级。由于在前述实施例中已说明计算综合质量分值的具体过程,故此处不做赘述。
下面将结合示例介绍两种优先级配置方式。
方式一,静态配置;
具体地,在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之后,首先,分别计算第一路径关联组中每条路径的综合质量分值。然后,按照综合质量分值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对路径排序。再将最大综合质量分值对应的路径配置为最高优先级,以此类推,得到各个路径的优先级。在配置完成之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各条路径具有固定的优先级。
方式二,动态配置;
具体地,在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之后,首先,分别计算第一路径关联组中每条路径的综合质量分值。然后,按照综合质量分值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对路径排序,并根据排序结果生成第一路径关联组中各条路径的初始优先级。接下来,会周期性地获取各条路径的质量评价参数,并计算其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基于此,根据各个周期内各条路径的综合质量分值,重新定义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各条路径的优先级。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为路径分配优先级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可结合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分别计算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基于此,将综合质量分值较高的路径设置为更高的优先级,从而能够优先使用质量更好的路径进行报文传,由此,提升报文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具体可以包括:
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仅次于第一路径的K条路径,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若K大于1,则从K条路径中确定一条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基于路径优先级选择第二路径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如果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那么还需要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一条路径作为第二路径,并使用第二路径进行后续的数据报文传输。
具体地,为了便于说明,请再次参阅表1,假设第一路径为路径标识为“path_2”的路径,且,path_2所对应的路径的优先级为“高”。基于此,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可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仅次于第一路径的K条路径。此时,K条路径仅包括path_4所对应的路径,即,K等于1。由此,可直接将path_4所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路径优先级选择第二路径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在当前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可直接切换至下一个优先级的可用路径继续进行数据报文的传输。无需实时检测各条可用路径的质量,从而提升路径切换效率。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从K条路径中确定一条路径作为第二路径,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根据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从K条路径中选择综合质量分值最高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在优先级相同情况下的路径选择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如果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那么还需要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选择一条路径作为第二路径,并使用第二路径进行后续的数据报文传输。
具体地,为了便于说明,请再次参阅表1,假设第一路径为路径标识为“path_1”的路径,且,path_1所对应的路径的优先级为“最高”。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可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仅次于第一路径的K条路径。此时,K条路径仅包括path_2所对应的路径以及path_3所对应的路径,即,K等于2。基于此,获取path_2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并基于path_2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计算得到path_2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类似地,获取path_3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并基于path_3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计算得到path_3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由于在前述实施例中已说明计算综合质量分值的具体过程,故此处不做赘述。
由此,将K条路径中综合质量分值最高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例如,path_2路径的综合质量分值大于path_3路径的综合质量分值,那么将path_2所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再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优先级相同情况下的路径选择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如果存在多条优先级相同的路径可供切换,则设备可优先使用通信质量更好的路径。由此,提升报文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从K条路径中确定一条路径作为第二路径,具体可以包括:
显示K条路径中每条路径所对应的推荐业务类型;
响应于针对K条路径中的一条路径的选择操作,将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另一种在优先级相同情况下的路径选择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如果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那么还需要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选择一条路径作为第二路径,并使用第二路径进行后续的数据报文传输。
具体地,为了便于说明,请再次参阅表1,假设第一路径为路径标识为“path_1”的路径,且,path_1所对应的路径的优先级为“最高”。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可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仅次于第一路径的K条路径。此时,K条路径仅包括path_2所对应的路径以及path_3所对应的路径,即,K等于2。
基于此,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业务管理平台选择路径的一个示意图,如图所示,通过业务管理平台显示path_2路径的推荐业务类型为“游戏”,path_3路径的推荐业务类型为“视频”。用户可根据推荐业务类型,选择一条优先级较高且符合业务需求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假设用户点击C1所指示的切换控件,即,触发针对path_2路径的选择操作,由此,将path_2所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响应于”用于表示执行操作所依赖的条件或状态,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或状态时,可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其中,这些操作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延迟。
再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在优先级相同情况下的路径选择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如果存在多条优先级相同的路径可供切换,则可以人工选择一条路径进行切换。由此,提升路径切换的灵活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具体可以包括:
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一路径的T条路径,其中,T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若T大于1,则获取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根据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从T条路径中选择综合质量分值最高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基于路径优先级和路径质量选择第二路径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如果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那么还需要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一条路径作为第二路径,并使用第二路径进行后续的数据报文传输。
具体地,为了便于说明,请再次参阅表1,假设第一路径为路径标识为“path_1”的路径,且,path_1所对应的路径的优先级为“最高”。基于此,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可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一路径的T条路径。此时,T条路径包括path_2所对应的路径,path_3所对应的路径,path_4所对应的路径,path_5所对应的路径path_6所对应的路径,即,T等于5。
基于此,获取path_2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并基于path_2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计算得到path_2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以此类推,可分别得到path_3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path_4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path_5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以及path_6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由于在前述实施例中已说明计算综合质量分值的具体过程,故此处不做赘述。
由此,将T条路径中综合质量分值最高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例如,path_2路径的综合质量分值最大,那么将path_2所对应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路径优先级和路径质量选择第二路径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在当前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可从所有备选路径中找出通信质量最好的路径继续进行数据报文传输。由此,适用于网络的动态变化,选择更符合当前网络情况的路径进行数据报文传输,从而提升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6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通过第二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之后,还可以包括:
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探测报文序列,其中,探测报文序列包括M个探测报文,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序列,其中,探测响应报文序列包括至少一个探测响应报文,且,探测响应报文与探测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在根据探测报文序列与探测响应报文序列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回切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二路径切换至第一路径;
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介绍了一种路径回切的方式。由前述实施例可知,将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进行数据报文传输之后,还可以周期性地探测第一路径是否满足路径回切条件。若满足路径回切条件,则第一网关设备将第二路径回切至第一路径,并使用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满足路径回切条件的情况包含但不仅限于路径上各个物理设备的故障已修复,路径所包括的物理线路的故障已修改,运维人员手动切换等。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网关设备可采用探测报文序列对第一路径进行检测,并结合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返回的探测响应报文序列,计算得到第一路径所对应的丢包率、平均RTT、最大时延值和抖动值等。在本实施例中,可将探测报文作为数据报文,并将探测响应报文作为响应报文,由此,可采用前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式计算得到丢包率、平均RTT、最大时延值和抖动值,故此处不做赘述。为了实现秒级探测,可在每秒计算一次丢包率、平均RTT、最大时延值和抖动值。
示例性地,若第一路径的丢包率小于丢包率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回切条件。示例性地,若第一路径的平均RTT小于往返时延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回切条件。示例性地,若第一路径的最大时延值小于时延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回切条件。示例性地,若第一路径的抖动值小于抖动值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回切条件。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最优路径的一个示意图,如图所示,表a示出的为路径探测结果表,经过秒级探测之后,得到path1路径的状态和path2路径的状态。其中,状态为“1”表示路径通畅,“0”表示路径不通。基于实时探测反馈集群之间的网络质量更新表a。表b示出的为路径信息表,可结合表a示出的状态更新路径对应的有效状态位,有效状态位为“1”表示路径有效,“0”表示路径无效。可见,path1路径可继续使用,但path2路径需要进行切换。表c示出的为路径关联组信息表,路径关联组中的每个路径携带优先级。
pathset_1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包括path1路径和path2路径,path1路径的优先级为“prio1”,path2路径的优先级为“prio2”,“prio1”的优先级高于“prio2”,因此,在pathset_1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中,最优路径为path1路径。
pathset_2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包括path2路径和path3路径,path2路径的优先级为“prio1”,path4路径的优先级为“prio2”,但是由于path2路径的有效状态位为“0”,因此,在pathset_2所对应的路径关联组中,最优路径为path4路径。
可见,当路径信息表更新时会触发基于路径关联组信息表选择优先级最高,且有效状态位为“1”的路径。如果路径关联组中每条路径的有效状态位都为“0”,则默认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路径。当探测发现路径的有效状态位变化时,更新路径关联组的最优路径。最后,根据最优路径找到封装隧道的外层源IP和目的IP,并进行转发。
其次,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路径回切的方式。通过上述方式,基于秒级探测结果可自动进行实时的路径切换,一方面无需人工操作,从而节省人力成本。另一方面,自动回切到优先级更高的路径进行数据报文传输,有利于提升传输质量和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中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报文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该数据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overlay网络,overlay网络包括第一网关设备以及第二网关设备,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包括:
发送模块410,用于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其中,第一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一路径来源于第一路径关联组,第一路径关联组包括至少两条路径,每条路径对应于一个优先级,第一路径关联组分配目标服务水平协议SLA标识,目标SLA标识与目标业务类型具有对应关系;
确定模块420,用于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其中,第二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二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一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
切换模块430,用于将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
发送模块410,还用于通过第二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还包括接收模块440;
接收模块440,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响应报文,其中,响应报文与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根据已发送的数据报文数量以及已接收的响应报文数量,确定丢包率;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若丢包率大于或等于丢包率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接收模块440,还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一个响应报文,其中,响应报文与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响应报文中每个响应报文的接收时间以及每个响应报文所对应的数据报文的发送时间,确定至少一个往返时延,其中,发送时间表示第一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的时间,接收时间表示第一网关设备接收响应报文的时间;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对至少一个往返时延进行求平均,得到平均往返时延;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若平均往返时延大于或等于往返时延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接收模块440,还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两个响应报文,其中,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与至少两个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携带第二网关设备接收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根据至少两个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以及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所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确定最大时延值;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若最大时延值大于或等于时延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N为大于1的整数;
接收模块440,还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两个响应报文,其中,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与至少两个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携带第二网关设备接收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根据至少两个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以及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所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确定最大时延值以及最小时延值;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对最大时延值与最小时延值进行求差,得到抖动值;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若抖动值大于或等于抖动值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还包括获取模块450;
获取模块450,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获取针对中转网关设备的更新通知消息,其中,中转网关设备为第一路径所经过的网关设备,更新通知消息包括中转网关设备中断报文传输的预计时间;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若更新通知消息所包括的预计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时差阈值,则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数据报文传输装置还包括构建模块460;
获取模块450,还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获取第一网关设备在底层承载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一节点设备,并获取第二网关设备在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二节点设备,其中,underlay网络包括多个节点设备以及用于连接节点设备的物理线路;
构建模块460,用于根据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其中,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包括至少一条物理线路。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
构建模块460,具体用于根据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获取可用路径集合,其中,可用路径集合包括多条路径;
获取可用路径集合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可用路径集合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从可用路径集合中选择至少两条路径用于构建第一路径关联组。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
获取模块450,还用于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获取第一网关设备在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一节点设备,并获取第二网关设备在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二节点设备,其中,underlay网络包括多个节点设备以及用于连通节点设备的物理线路;
构建模块460,还用于根据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以及第一节点设备与第二节点设备之间各个物理线路的线路属性,构建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其中,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包括第一路径关联组,每个路径关联组分配一个SLA标识。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
获取模块450,还用于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之前,获取业务实例化请求,其中,业务实例化请求携带路径关联组标识;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根据业务实例化请求所携带的路径关联组标识,从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与路径关联组标识匹配的路径关联组;
发送模块410,具体用于在路径关联组为第一路径关联组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
获取模块450,还用于获取业务切换请求,其中,业务切换请求携带路径关联组标识;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根据业务切换请求所携带的路径关联组标识,从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与路径关联组标识匹配的路径关联组;
发送模块410,还用于在路径关联组为第二路径关联组的情况下,通过第三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其中,第三路径包括由第一网关设备至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第三路径来源于第二路径关联组。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
获取模块450,还用于获取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根据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确定模块420,还用于根据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为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分配对应的优先级。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仅次于第一路径的K条路径,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若K大于1,则从K条路径中确定一条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获取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根据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从K条路径中选择综合质量分值最高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显示K条路径中每条路径所对应的推荐业务类型;
响应于针对K条路径中的一条路径的选择操作,将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在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小于或等于第一路径的T条路径,其中,T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若T大于1,则获取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根据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从T条路径中选择综合质量分值最高的路径作为第二路径。
可选地,在上述图14所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报文传输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410,还用于通过第二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之后,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探测报文序列,其中,探测报文序列包括M个探测报文,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接收模块440,还用于接收第二网关设备通过第一路径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序列,其中,探测响应报文序列包括至少一个探测响应报文,且,探测响应报文与探测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切换模块430,还用于在根据探测报文序列与探测响应报文序列确定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回切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二路径切换至第一路径;
发送模块410,还用于通过第一路径向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序列。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关设备结构示意图,该网关设备5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5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5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542或数据544的存储介质5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532和存储介质5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5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网关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5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530通信,在网关设备500上执行存储介质5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网关设备5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5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5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5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5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由网关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15所示的网关设备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各个实施例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各个实施例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各个实施例描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数据报文等相关的数据,当本申请以上实施例运用到具体产品或技术中时,需要获得用户许可或者同意,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终端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法应用于重叠overlay网络,所述overlay网络包括第一网关设备以及第二网关设备,所述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其中,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由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所述第一路径来源于第一路径关联组,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包括至少两条路径,每条路径对应于一个优先级,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分配目标服务水平协议SLA标识,所述目标SLA标识与所述目标业务类型具有对应关系;
在所述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其中,所述第二路径包括由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所述第二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
将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
通过所述第二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网关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发送的响应报文,其中,所述响应报文与所述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根据已发送的数据报文数量以及已接收的响应报文数量,确定丢包率;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丢包率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网关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一个响应报文,其中,所述响应报文与所述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响应报文中每个响应报文的接收时间以及所述每个响应报文所对应的数据报文的发送时间,确定至少一个往返时延,其中,所述发送时间表示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发送数据报文的时间,所述接收时间表示所述第一网关设备接收响应报文的时间;
对所述至少一个往返时延进行求平均,得到平均往返时延;
若所述平均往返时延大于或等于往返时延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网关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两个响应报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与至少两个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携带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接收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所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确定最大时延值;
若所述最大时延值大于或等于时延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报文序列包括N个数据报文,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网关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发送的至少两个响应报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与至少两个数据报文具有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携带所述第二网关设备接收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数据报文中的每个数据报文的时间戳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响应报文中的每个响应报文所携带的时间戳信息,确定最大时延值以及最小时延值;
对所述最大时延值与所述最小时延值进行求差,得到抖动值;
若所述抖动值大于或等于抖动值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针对中转网关设备的更新通知消息,其中,所述中转网关设备为所述第一路径所经过的网关设备,所述更新通知消息包括所述中转网关设备中断报文传输的预计时间;
若所述更新通知消息所包括的所述预计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时差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在底层承载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一节点设备,并获取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在所述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二节点设备,其中,所述underlay网络包括多个节点设备以及用于连接节点设备的物理线路;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构建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其中,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包括至少一条物理线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构建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获取可用路径集合,其中,所述可用路径集合包括多条路径;
获取所述可用路径集合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可用路径集合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从所述可用路径集合中选择至少两条路径用于构建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在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一节点设备,并获取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在所述underlay网络所对应的第二节点设备,其中,所述underlay网络包括多个节点设备以及用于连通节点设备的物理线路;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间的各条物理线路,以及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之间各个物理线路的线路属性,构建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包括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每个路径关联组分配一个SLA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业务实例化请求,其中,所述业务实例化请求携带路径关联组标识;
根据所述业务实例化请求所携带的所述路径关联组标识,从所述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与所述路径关联组标识匹配的路径关联组;
所述通过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包括:
在所述路径关联组为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类型的所述数据报文序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业务切换请求,其中,所述业务切换请求携带路径关联组标识;
根据所述业务切换请求所携带的所述路径关联组标识,从所述至少两个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与所述路径关联组标识匹配的路径关联组;
在所述路径关联组为第二路径关联组的情况下,通过第三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序列,其中,所述第三路径包括由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所述第三路径来源于所述第二路径关联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所述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根据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为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的每条路径分配对应的优先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包括:
在所述第一路径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仅次于所述第一路径的K条路径,其中,所述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若所述K大于1,则从所述K条路径中确定一条路径作为所述第二路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K条路径中确定一条路径作为所述第二路径,包括:
获取所述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所述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所述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根据所述K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从所述K条路径中选择所述综合质量分值最高的路径作为所述第二路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K条路径中确定一条路径作为所述第二路径,包括:
显示所述K条路径中每条路径所对应的推荐业务类型;
响应于针对所述K条路径中的一条路径的选择操作,将所述路径作为所述第二路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包括:
在所述第一路径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优先级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路径的T条路径,其中,所述T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若所述T大于1,则获取所述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其中,质量评价参数包括带宽使用百分比、带宽、时延值、抖动值以及丢包率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质量评价参数,确定所述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其中,所述综合质量分值与通信质量呈正相关;
根据所述T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综合质量分值,从所述T条路径中选择所述综合质量分值最高的路径作为所述第二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序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探测报文序列,其中,所述探测报文序列包括M个探测报文,所述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接收所述第二网关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序列,其中,所述探测响应报文序列包括至少一个探测响应报文,且,所述探测响应报文与所述探测报文具有对应关系;
在根据所述探测报文序列与所述探测响应报文序列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回切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路径切换至所述第一路径;
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序列。
18.一种数据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overlay网络,所述overlay网络包括第一网关设备以及第二网关设备,所述数据报文传输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针对目标业务类型的数据报文序列,其中,所述第一路径包括由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所述第一路径来源于第一路径关联组,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包括至少两条路径,每条路径对应于一个优先级,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分配目标服务水平协议SLA标识,所述目标SLA标识与所述目标业务类型具有对应关系;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路径关联组中确定第二路径,其中,所述第二路径包括由所述第一网关设备至所述第二网关设备的至少一段物理线路,且,所述第二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路径所对应的优先级;
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路径向所述第二网关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报文序列。
19.一种网关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311302496.3A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041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2496.3A CN117041140B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2496.3A CN117041140B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1140A true CN117041140A (zh) 2023-11-10
CN117041140B CN117041140B (zh) 2024-01-30

Family

ID=8863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02496.3A Active CN117041140B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4114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24352A (zh) * 2023-12-19 2024-01-19 浙江简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柜主从自主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7439941A (zh) * 2023-12-20 2024-01-23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无人车的基于多链路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661A (zh) * 2008-05-09 2009-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062106A1 (zh) * 2014-10-20 2016-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92888A (zh) * 2017-10-31 2018-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verlay网络的传输方法、网关及传输系统
WO2022057761A1 (zh) * 2020-09-17 2022-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流量转发方法及芯片、交换机、存储介质
CN114448877A (zh) * 2020-10-16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6319535A (zh) * 2021-12-21 2023-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以及网络系统
CN116418891A (zh) * 2021-12-31 2023-07-11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6708304A (zh) * 2023-08-01 2023-09-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661A (zh) * 2008-05-09 2009-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062106A1 (zh) * 2014-10-20 2016-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92888A (zh) * 2017-10-31 2018-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verlay网络的传输方法、网关及传输系统
WO2022057761A1 (zh) * 2020-09-17 2022-03-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流量转发方法及芯片、交换机、存储介质
CN114448877A (zh) * 2020-10-16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6319535A (zh) * 2021-12-21 2023-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以及网络系统
WO2023116580A1 (zh) * 2021-12-21 2023-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以及网络系统
CN116418891A (zh) * 2021-12-31 2023-07-11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6708304A (zh) * 2023-08-01 2023-09-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24352A (zh) * 2023-12-19 2024-01-19 浙江简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柜主从自主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7424352B (zh) * 2023-12-19 2024-03-12 浙江简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柜主从自主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7439941A (zh) * 2023-12-20 2024-01-23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无人车的基于多链路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1140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41140B (zh) 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11237858B2 (en) 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 and deployment method for service cluster therein
WO2018077238A1 (zh) 一种基于交换机的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US8676980B2 (en) Distributed load balancer in a virtual machine environment
JP2022532729A (ja) スライスベースルーティング
CN10453953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917262B2 (en) Dynamic designated forwarder election per multicast stream for EVPN all-active homing
EP284390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08768817A (zh) 一种虚拟化网络组网系统、数据包发送方法
US2017026449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O2021007963A1 (zh) 路由分发方法及控制器、信息路由方法及网络节点设备
US20140068045A1 (en) Network system and virtual node migration method
CN104584491A (zh) 提供分布式虚拟路由和交换(dvrs)的系统和方法
EP3399703A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load balancing, apparatus, and network system
WO2021233093A1 (zh) 帐号接入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IL179054A (en) Server unit, client unit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multiplier applications
CN108401492A (zh) 一种基于混合资源的路由选路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9996126A (zh) 一种混合网络架构下的设备连接动态调度方法及系统
US20210328936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esignated forwarder (df) of multicast flow, device, and system
CN114143252B (zh) 一种虚拟机迁移时组播流量不间断的实现方法
CN103401954B (zh) 虚拟dhcp的实现方法
CN112291815B (zh) 一种mptcp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217735A (zh) 信息同步方法与负载均衡系统
CN112751766A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1219049A1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