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0705A - 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0705A
CN117040705A CN202210475909.7A CN202210475909A CN117040705A CN 117040705 A CN117040705 A CN 117040705A CN 202210475909 A CN202210475909 A CN 202210475909A CN 117040705 A CN117040705 A CN 117040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ignaling
configuration
terminal device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59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磊
杨姗
李南希
佘小明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59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407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40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07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本公开的终端设备上报至网络设备的能力上报信令中包括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以基于层数指示信息使终端设备获得层数指示信息对应的下行层数传输的能力。

Description

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是进行无线通信的现代化技术,作为计算机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移动通信技术经过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迈入第五(5G)、第六代技术发展的时代。为了提高下行链路的吞吐量,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技)引入下行DL(DownLink,下行链路)8-MIMO(Multiple-In-Multiple-Out,多进多出),使得在很多场景下,在MIMO性能方面,5G新空口(NR)表现不如LTE,而且针对未来配置更多天线的终端,也没有相应的下行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案,限制未来配置更多天线的终端的实际传输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发明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而导致的限制配置更多天线的终端的实际传输速率等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第一目标字段包括第一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二目标字段包括第二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天线切换模式;
其中,所述天线切换模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方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指示信息至少包括:
第一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六天线切换;或者
第二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八天线切换。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三目标字段还包括第三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三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通过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发送所述信道探测参考信号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天线切换所支持的候选降级配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所述目标天线切换模式是基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确定的,所述资源配置信令为基于所述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的。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测量与上报的资源配置信令,进行信道状态探测并反馈信道状态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
所述资源配置信令的目标字段至少包括第四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四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与所述最大传输层数对应的信道Rank配置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为六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上报信令,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所述资源配置信令为根据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装置,包括:
信令配置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该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通过在终端设备上报至网络设备的能力上报信令中的配置指示信息,提供新的信令字段指示终端能力,使终端设备增加了与指示的传输层数对应的下行层数传输支持,进而在网络设备基于能力上报信令下发相应的资源配置信令,以根据资源配置信令获取终端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资源调度,为终端设备支持更多层数传输提供信令配置的实现方案,进一步提高5G NR的MIMO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所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几种可选地第三目标字段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第三配置指示信息与第二配置指示信息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第四配置指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下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下的另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存储介质的示意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框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软件硬化的模块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功能实体的一部分,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下行链路的吞吐量,LTE引入了DL 8-MIMO传输,并制定了终端设备UE要求,包括相应的RF(Radio Frequency,射频)、RRM(Radio resource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和demodulation(解调)/CSI(信道状态信息)要求等。但是目前NR标准最多支持4层传输,从而在某些场景下,在MIMO性能方面NR表现不如LTE,且随着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实际市场需求对下行MIMO提出更高吞吐要求,但针对更多层数的下行传输,目前仍没有相关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案。
基于此,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参考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0: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其中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中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该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通过在终端设备上报至网络设备的能力上报信令中的配置指示信息,提供新的信令字段指示终端能力,使终端设备增加了与传输层数对应的下行层数传输支持,进而在网络设备基于能力上报信令下发相应的资源配置信令,以根据资源配置信令获取终端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资源调度,为终端设备支持更多层数传输提供信令配置的实现方案,进一步提高5G NR的MIMO性能。
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所应用的系统架构进行说明。本公开实施例可适用于5G通信系统等,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所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笔记本、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基于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进行下行传输,例如,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终端设备可以向基站进行上行传输,如终端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能力上报信令。
下面将结合图1,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
在步骤S110中,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其中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入小区后,网络设备(如基站)在获知终端设备的能力后才能对终端设备进行正确调度。终端能力上报(即UE Capability上报)主要涉及两个流程,UE Capability请求和UE Capability上报。当网络设备需要终端设备上报UE Capability时,网络设备下发UE Capability Enquiry指令,该指令中携带有网络设备根据当前环境所需的终端设备能力,当终端设备接收UE Capability Enquiry指令后,终端设备根据指令上报终端能力,即发送能力上报信令至网络设备,如UE CapabilityInformation。其中,在网络设备发送至终端设备的UE Capability Enquiry指令中,包括用于指示需要终端设备反馈的能力内容的信息。
其中,层数指示信息包括如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终端设备支持的天线切换模式以及终端设备的天线切换可选的降级配置信息等,本公开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层数指示信息。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在网络设备接收以上能力上报信令后,可基于层数指示信息进行对应的配置和调度等。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能力(UE Capability)分为不同级别的能力,每个终端设备可以具有不同的能力,适用于终端设备支持的所有载波和/或载波组合。例如,载波组合级别的终端设备能力为每个载波组合可能有不同的能力,比如“Band 3+Band 77”支持某种终端设备能力,但“Band 1+Band78”可能不支持该终端设备能力。载波级别的终端设备能力,每个载波可以有不同的能力,比如“Band 77”支持某种终端设备能力,而“Band 78”可能不支持该终端设备能力。本公开实施例中能力上报信令所上报的终端设备能力,是针对每个载波组合中每个频段中的每个成员载波(即“per CC per band per bandcombination”)的。
在一示例性实施中,能力上报信令的第一目标字段包括第一配置指示信息,第一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例如,最大传输层数为4、6或8等。
举例而言,能力上报信令为终端能力上报的RRC信令中的第一目标字段“MIMO-Layers DL”,该第一目标字段“MIMO-Layers DL”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的第一配置指示信息,取值如:
MIMO-Layers DL::=ENUMERATED{twoLayers,fourLayers,sixLayers,eightLayers}
其中:sixLayers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下行最大支持6层传输。当然,当终端设备能力最大支持其它数量的层数传输时,也可以通过在能力上报信令中的第一目标字段包括的第一配置指示信息,将终端设备能力上报至网络设备,本公开对此不再一一列举。
终端设备通过在能力上报信令的第一目标字段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以告知网络设备其所支持的传输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信道互易性,网络设备通过上行发送信号如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分析下行发送信号所经历的信道衰落,并由此来确定下行传输的方案的参数,既保证下行信道衰落的分析精度,也节省终端信道信息反馈的开销。其中,网络互易性是指系统的上下行链路在相同的频率资源的不同时隙上传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如信道传输的相干时间),认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信号所经历的信道衰落是相同的。
基于此,在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上报信令的第二目标字段包括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天线切换模式,其中,天线切换模式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方式,第二配置指示信息至少包括第一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六天线切换;或者,第二配置指示信息至少包括第二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八天线切换。
举例而言,能力上报信令为终端能力上报的RRC信令中的第二目标字段“supportedSRS-TxPortSwitch”,第二目标字段“supportedSRS-TxPortSwitch”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天线切换模式,取值例如:
supportedSRS-TxPortSwitch ENUMERATED{t1r2,t1r4,t1r6,t2r4,t2r6,,t1r4-t2r4,t1r6-t2r6,t1r1,t2r2,t4r4,t4r6,notSupported}
其中,第二配置指示信息包括t1r6、t2r6、t1r6-t2r6和t4r6,t1r6指示终端设备包括1个发送天线和6个接收天线,支持通过6天线轮流发送1端口的SRS(记为方式1));t2r6指示终端设备包括2个发送天线和6个接收天线,支持通过6天线轮流发送2端口的SRS(记为方式2));t1r6-t2r6指示终端设备支持1)和2)两种SRS天线切换模式,相应的,其它取值情况也具有对应的指示结果,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通过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终端设备上报至网络设备的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二目标字段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发送SRS的六天线切换模式的轮发方式的第二配置指示信息,使终端设备支持六天线切换模式。
第二目标字段的取值又如:supportedSRS-TxPortSwitch ENUMERATED{t1r2,t1r4,t1r6,t1r8,t2r4,t2r6,t2r8,t1r4-t2r4,t1r6-t2r6,t1r8-t2r8,t1r1,t2r2,t4r4,t4r6,t4r8,notSupported}
其中,第二配置指示信息包括t1r6、t1r8、t2r6、t2r8、t1r6-t2r6、t1r8-t2r8、t4r6和t4r8,t1r8指示终端设备包括1个发送天线和8个接收天线,支持通过8天线轮流发送1端口的SRS(记为方式3));t2r8指示终端设备包括2个发送天线和8个接收天线,支持通过8天线轮流发送2端口的SRS(记为方式4));t1r8-t2r8指示终端设备支持3)和4)两种SRS天线切换模式,相应的,其它取值情况也具有对应的指示结果,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通过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终端设备上报至网络设备的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二目标字段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发送SRS的六天线切换模式和八天线切换模式的轮发方式的第二配置指示信息,使终端设备也增加八天线切换模式。
第二目标字段的取值再如:supportedSRS-TxPortSwitch ENUMERATED{t1r2,t1r4,t1r6,t1r8,t2r4,t2r6,t2r8,t1r4-t2r4,t1r1,t2r2,t4r4,notSupported},其中,第二配置指示信息包括t1r6、t1r8、t2r6和t2r8。基于本示例的取值方式,终端设备上报至网络设备的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二目标字段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发送SRS的六天线切换模式和八天线切换模式的轮发方式的第二配置指示信息。
第二目标字段的取值再如supportedSRS-TxPortSwitch ENUMERATED{t1r2,t1r4,t2r4,t1r4-t2r4,t1r6-t2r6,t1r8-t2r8,t1r1,t2r2,t4r4,notSupported},其中,第二配置指示信息包括t1r6-t2r6和t1r8-t2r8,基于本示例的取值方式,终端设备上报至网络设备的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二目标字段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发送SRS的六天线切换模式和八天线切换模式的轮发方式的第二配置指示信息。
第二目标字段的取值还如supportedSRS-TxPortSwitch ENUMERATED{t1r2,t1r4,t2r4,t1r4-t2r4,t1r1,t2r2,t4r4,t4r6,t4r8,notSupported},其中,第二配置指示信息包括t4r6和t4r8,基于本示例的取值方式,终端设备上报至网络设备的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二目标字段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发送SRS的六天线切换模式和八天线切换模式的轮发方式,如,t4r6指示终端有4个发送天线和6个接收天线,可以通过6天线轮流发送4端口的SRS,其它取值情况也具有对应的指示结果,在此也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取值仅是示例性,本公开实施例还适用于根据实际情况,第二目标字段包括其它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的情况,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第二配置指示信息。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中,在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上报信令的第三目标字段包括第三配置指示信息,第三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通过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时,终端设备进行天线切换所支持的候选降级配置,以指示终端设备天线切换可选的降级配置,指示终端设备支持SRS天线轮发。
举例而言,能力上报信令为终端能力上报的RRC信令中的第三目标字段“supportedSRS-TxPortSwitch-v1610”,该第三目标字段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通过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发送信道探测信号时,终端设备进行天线切换所支持的候选降级配置的第三配置指示信息,取值如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几种可选地第三目标字段,第三配置指示信息包括图3所示的具有下划线部分的取值。其中,t1r1-t1r2-t1r4-t1r6指示终端设备支持t1r1、t1r2、t1r4和t1r6四种天线切换模式,例如当终端设备以t1r6模式发送信道探测信号时,还可以降级切换至t1r1、t1r2或t1r4的模式。相应的,其它取值情况也具有对应的指示结果,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其中,第三配置指示信息与第二配置指示信息具有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第二配置指示信息“supportedSRS-TxPortSwitch”的取值t1r6,与第三配置指示信息“supportedSRS-TxPortSwitch-v1610”取值为t1r1-t1r2-t1r4-t1r6对应;第二配置指示信息“supportedSRS-TxPortSwitch”的取值t1r8,与第三配置指示信息“supportedSRS-TxPortSwitch-v1610”取值为t1r1-t1r2-t1r4-t1r6-t1r8对应,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取值仅是示例性,本公开实施例还适用于根据实际情况,第三目标字段包括其它第三配置指示信息的情况,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第三配置指示信息。
通过本示例性实施例,终端设备上报至网络设备的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三目标字段,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发送SRS的六天线切换模式的轮发方式或者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发送SRS的八天线切换模式的轮发方式,以及可选的降级配置。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其中目标天线切换模式是基于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确定的,资源配置信令为基于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的。
具体而言,在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的能力上报指令后,网络设备基于第二配置指示信息获取终端设备能力,向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指令,以指示终端设备具体的发送位置和方式,配置终端设备的目标天线切换模式,以使终端设备通过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网络设备基于收到的SRS进行信道估计,基于信道互易性确定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以分别进行检测矩阵和下行预编码矩阵的设计等,即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SRS获取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CSI确定下行传输方式,例如以配置指示信息对应的传输层数进行传输。值得说明的是,终端设备的实际传输层数可能小于配置指示信息对应的最大传输层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在接收终端设备的能力上报信令后,通过下发资源配置信令指示终端设备进行CSI测量和上报,进而根据上报的CSI结果确定下行传输方式。
基于此,终端设备还可以响应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测量与上报的资源配置信令,进行信道状态探测并反馈信道状态信息至网络设备,其中资源配置信令根据第一配置指示信息确定,资源配置信令的目标字段至少包括第四配置指示信息,第四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与最大传输层数对应的信道Rank配置信息。
具体而言,当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包括第一配置指示信息的能力上报指令后,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RRC信令,即CSI资源配置指令,亦指本公开实施例的资源配置信令,例如CSI-ResourceConfig和CSI-ReportConfig,并且资源配置信令的目标字段至少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与最大传输层数对应的信道Rank配置信息的第四配置指示信息,例如终端设备上报其所支持的最大传输成为为六层,则第四配置指示信息为6Rank配置。
举例而言,资源配置信令“CSI-Report Config”信令的目标字段“PortIndexFor8Ranks”包括第四配置指示信息,如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CSI-Report Config”信令的目标字段“PortIndexFor8Ranks”的第四配置指示信息,该第四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信道Rank值为6的配置,当然,图5仅是示例性的,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第四配置指示信息的内容。
其中,终端设备在接收网络设备下发的资源配置指令后进行CSI-RS(Channel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测量,并根据资源配置指令(如CSI-Report Config)向网络终端反馈CSI。
通过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中目标字段的第四配置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与最大传输层数对应的Rank配置信息,以使终端设备进行相应的CSI-RS测量与上报。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上报信令中的配置指示信息,使得网络设备根据往来信令以及信道状态检测结果,确定下行传输方式。其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可以为六层。当然,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整终端设备发往网络设备的能力上报信令,调整终端所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
下面结合一应用场景对本公开实施例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图6示出了应用场景下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以配备六天线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如图6:
在步骤S610中,终端设备接入小区后,基站向终端设备下发能力查询信令(如ueCapabilityEnquiry)至终端设备,指示终端设备进行能力上报;
在步骤S620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能力上报信令的第一目标字段“MIMO-Layers DL”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为6的第一配置指示信息,如:
maxNumber MIMO-Layers PDSCH=MIMO-Layers DL(sixLayers);
在步骤S630中,能力上报指令的第二目标字段“supportedSRS-TxPortSwitch”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天线切换模式为支持6天线切换模式的第二配置指示信息;或者,能力上报信令为终端能力上报的RRC信令中的第三目标字段“supportedSRS-TxPortSwitch-v1610”包括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通过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发送信道探测信号时,终端设备进行天线切换所支持的候选降级配置的第三配置指示信息;
在步骤S640中,基站基于信道互易性和能力上报指令的第二配置指示信息或第三配置指示信息,配置终端设备发送SRS,即向终端设备下发指示终端设备发送SRS的资源配置信令;
在步骤S650中,终端设备按照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向基站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其中目标天线切换模式是基于基站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确定的,资源配置信令为基于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的;
在步骤S660中,基站基于获得的SRS,确定CSI,进而进行资源调度。
其中,如图7所示,基站还可以通过另一方式来获取CSI,即在步骤S620之后,可以包括步骤S670,基站通过向终端设备下发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测量与上报的资源配置信令,即RRC配置CSI资源配置信令和CSI上报相关信令,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CSI测量和上报,其中,资源配置信令根据第一配置指示信息确定。在步骤S670之后,在步骤S680中,终端设备响应基站发送的用于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测量与上报的资源配置信令,进行信道状态探测并反馈信道状态信息至基站,即反馈CSI信息至基站,在步骤S690中,基站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CSI信息进行资源调度。
也就是说,步骤S610至步骤S660,与步骤S610、步骤S620、步骤S670至步骤S690是并列的实施方式,基于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上报信令中的配置指示信息,实现终端设备支持下行最大6层传输。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该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通过在终端设备上报至网络设备的能力上报信令中的配置指示信息,提供新的信令字段指示终端能力,使终端设备增加了与传输层数对应的下行层数传输支持,进而在网络设备基于能力上报信令下发相应的资源配置信令,以根据资源配置信令获取终端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资源调度,为终端设备支持更多层数传输提供信令配置的实现方案,进一步提高5G NR的MIMO性能。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参考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810,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上报信令,其中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
步骤S820,向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资源配置信令为根据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的。
由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的具体细节在上述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的发明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9所示,该装置900包括:
信令配置模块910,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第一目标字段包括第一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二目标字段包括第二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天线切换模式;其中,所述天线切换模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方式。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指示信息至少包括:
第一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六天线切换;或者
第二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八天线切换。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三目标字段还包括第三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三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通过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发送所述信道探测参考信号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天线切换所支持的候选降级配置。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传输信令的配置装置900还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按照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所述目标天线切换模式是基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确定的,所述资源配置信令为基于所述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的。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传输信令的配置装置900还可以包括:
信道状态探测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测量与上报的资源配置信令,进行信道状态探测并反馈信道状态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所述资源配置信令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所述资源配置信令的目标字段至少包括第四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四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与所述最大传输层数对应的信道Rank配置信息。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为六层。
由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传输信令的配置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单元)的具体细节在上述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的发明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如图10所示,该装置1000包括:
信令接收模块1010,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上报信令,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
信令配置模块1020,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所述资源配置信令为根据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的。
由于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传输信令的配置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单元)的具体细节在上述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的发明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传输信令的配置装置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参考图11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11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例、完全的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例,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1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200。图12显示的终端设备12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12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2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2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220和处理单元1210)的总线1230、显示单元12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2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2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存储单元12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2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2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223。
存储单元12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225的程序/实用工具1224,这样的程序模块12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2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3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2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2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260通过总线1230与电子设备1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第一目标字段包括第一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二目标字段包括第二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天线切换模式;
其中,所述天线切换模式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信道探测参考信号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指示信息至少包括:
第一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六天线切换;或者
第二模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八天线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上报信息的第三目标字段还包括第三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三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通过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发送所述信道探测参考信号时,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天线切换所支持的候选降级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目标天线切换模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信道探测参考信号,所述目标天线切换模式是基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配置信令确定的,所述资源配置信令为基于所述第二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测量与上报的资源配置信令,进行信道状态探测并反馈信道状态信息至所述网络设备,所述资源配置信令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指示信息确定;
所述资源配置信令的目标字段至少包括第四配置指示信息,所述第四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与所述最大传输层数对应的信道Rank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为六层。
9.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上报信令,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资源配置信令,所述资源配置信令为根据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确定的。
10.一种传输信令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令配置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上报信令,所述能力上报信令的目标字段包括配置指示信息,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传输层数的层数指示信息。
CN202210475909.7A 2022-04-29 2022-04-29 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70407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5909.7A CN117040705A (zh) 2022-04-29 2022-04-29 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5909.7A CN117040705A (zh) 2022-04-29 2022-04-29 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0705A true CN117040705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3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5909.7A Pending CN117040705A (zh) 2022-04-29 2022-04-29 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4070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2524B2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JP7395575B2 (ja) 信号送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13875164B (zh) 管理无线网络内的用户设备的多个天线面板
WO2019213914A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9369849B2 (en) Three-dimensional beamform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2202142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US10764931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signal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10100395A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
CN110535604B (zh) 一种速率匹配方法和装置
US20220330068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a for csi feedback
CN109964413B (zh)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143952A1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2108776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CN117040705A (zh) 传输信令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EP3963738A1 (en)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from a terminal device
US11425729B2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20240015719A1 (en) Beam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4264843A1 (en) Precoded transmission of data
CN117580064A (zh) 上报子配置的选择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介质
CN114158114B (zh) 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RU2815922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азания луч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WO2022205066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a for communication
WO2024027473A1 (zh)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US11128351B2 (e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KR20240027811A (ko)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통신 노드 및 저장 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