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7344B - 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7344B
CN117037344B CN202311295262.0A CN202311295262A CN117037344B CN 117037344 B CN117037344 B CN 117037344B CN 202311295262 A CN202311295262 A CN 202311295262A CN 117037344 B CN117037344 B CN 1170373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lock
negative feedback
feedback loop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52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37344A (zh
Inventor
李政宏
赖时伍
彭锦文
杨守凯
曾焕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visi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xvisi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visi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Maxvisi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2952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73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7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7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37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7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944Details of 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10Bolts of locks or night latch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9/00Locks giving indication of authorised or unauthorised unlock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2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Adaptation of locks, latches, or parts thereof, for 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E05B47/023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Adaptation of locks, latches, or parts thereof, for movement of the bolt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the bolt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G07C2009/0092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cargo, freight or shipping containers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e in general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包括:控制板,设置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基座,内设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锁舌;锁扣,位于所述插孔内且与所述锁舌卡接;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主动端与所述锁扣抵触,且被动端与所述第一引脚抵触;直线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复位端与所述第二引脚抵触,且解锁端靠近所述锁舌;其中,所述基座、所述连杆机构以及所述直线动力单元为导电体。本申请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通过所述第一引脚、所述连杆机构以及所述基座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可以起到提高上锁安全性以及待机时长的作用,提升解锁动作位移量的控制精度,减少解锁异常情况。

Description

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施封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场、海关、边检、出入境等公共场所,需要对转关货物进行安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货物标记为安全货物与可疑货物,为保证可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会采用施封锁锁住货物,通过施封锁自身携带的定位系统实现对货物的远程监管。
由于货物量大,会由专门的自动化施封设备来控制施封锁完成对货物的施封动作,施封上锁过程中由于全程自动化操作,难免会出现锁扣上锁不到位的情况,进而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锁扣容易被解开,导致货物监管异常。然而在正常解锁时,需要由工作人员用有权限的NFC卡刷卡或者由基站发送解锁命名到施封锁,由施封锁内部的电机执行解锁动作,但是为防止施封锁被人为暴力恶意解开,通常解开锁扣需要较强的动力,因此电机常会发生走步现象,长期使用会使得电机堵死,导致解锁异常。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使用施封锁过程中存在的上锁不到位及解锁异常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包括:
控制板,设置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
基座,内设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锁舌;
锁扣,位于所述插孔内且与所述锁舌卡接;
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主动端与所述锁扣抵触,且被动端与所述第一引脚抵触;
直线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复位端与所述第二引脚抵触,且解锁端靠近所述锁舌;
其中,所述基座、所述连杆机构以及所述直线动力单元为导电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二引脚为导电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上设置第三引脚,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基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引脚为导电紧固件,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导电紧固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舌设置旋转轴、压板、第一复位弹性件以及凸台,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锁扣内,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与所述基座抵靠,所述压板靠近所述直线动力单元的解锁端。
优选的,所述直线动力单元为直线步进电机。
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端与所述被动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施封锁,包括:
卷芯机构;
棘轮,与所述卷芯机构同轴设置;
施封带,其一端缠绕于所述卷芯机构上;
如上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所述锁扣与所述施封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杆机构设置限位端,所述限位端与所述棘轮抵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自检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包括步骤:
实时读取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的电平信号;
检测到第一引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若第二引脚为低电平,则判断解锁正常,若第二引脚为高电平,则判断解锁异常。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固件更新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所述固件更新方法包括:
于所述控制板上设置固件更新接口,所述固件更新接口与所述第二引脚并联;
固件更新前先对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进行解锁,解锁后通过所述固件更新接口输入固件更新程序。
本申请提供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所述第一引脚、所述连杆机构以及所述基座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控制板根据第一引脚的电平变化实现上锁到位检测,提高上锁安全性以及待机时长;通过所述第二引脚、所述直线动力单元以及所述基座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所述控制板根据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变化检测所述直线动力单元回归零点,提升解锁动作位移量的控制精度,减少解锁异常情况。
本申请提供的施封锁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所述连杆机构上设置限位端,上锁后所述限位端自动限制所述棘轮单向运动,使得所述施封带只能收缩,而不能拉伸,将施封锁与货物进行绑定,可以对货物进行定位追踪,防止被恶意解封,提升安全性能。
本申请提供的自检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所述连杆机构上设置限位端,上锁后所述限位端自动限制所述棘轮单向运动,使得所述施封带只能收缩,而不能拉伸,将施封锁与货物进行绑定,可以对货物进行定位追踪,防止被恶意解封,提升安全性能。
本申请提供的固件更新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所述连杆机构上设置限位端,上锁后所述限位端自动限制所述棘轮单向运动,使得所述施封带只能收缩,而不能拉伸,将施封锁与货物进行绑定,可以对货物进行定位追踪,防止被恶意解封,提升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处于上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隐藏锁扣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处于解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隐藏锁扣及基座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直线动力单元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负反馈回路的示意框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负反馈回路的示意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施封锁在隐藏部分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件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进行说明。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包括:控制板10、基座20、锁扣30、连杆机构40以及直线动力单元50。
所述控制板10设置第一引脚11以及第二引脚12。例如所述控制板10设置MCU,第一引脚11以及第二引脚12为与MCU连接的其中两个引脚。所述控制板10通过第一引脚11以及第二引脚12可以发出电平信号。
所述基座20内设插孔21,所述插孔21内设置锁舌22,所述锁扣30位于所述插孔21内且与所述锁舌22卡接。具体的,所述插孔21可以为所述锁扣30提供导向,将所述锁扣30插入所述插孔21内后,所述锁舌22即锁住所述锁扣30,防止所述锁扣30在未解锁情况下被拔出。请参阅图8,例如,所述锁扣30的前端设置一对插杆,且中间设置限位孔,所述锁扣30插入所述插孔21内后,所述锁舌22会弹入限位孔内,以起到限制所述锁扣30被拔出的作用。
当所述基座20为导电体时,所述基座20可以接收电平,当基座20与终端设备的外壳或者基板连接时,可以起到接地效果。
所述连杆机构40活动设置于所述基座20上,其主动端41与所述锁扣30抵触,且被动端42与所述第一引脚11抵触。具体的,所述主动端41与所述被动端42为所述连杆机构40上相对设置的两端。锁止状态下,所述锁扣30插入所述插孔21内后会抵触所述连杆机构40,使得所述连杆机构40的被动端42与所述第一引脚11保持抵触,解锁状态下,若所述锁扣30被拔出,则所述连杆机构40的主动端41受到的外力消失,所述连杆机构40的被动端42与所述第一引脚11的接触也即断开。
当所述连杆机构40为导电体时,锁止状态下,所述第一引脚11、所述连杆机构40以及所述基座20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如此,所述控制板10通过所述第一引脚11的电平变化判断所述锁扣30是否插到位。
运用过程中,在处于解锁状态下,烧录于控制板10内的控制系统可以处于休眠模式,休眠状态下只需要检测第一引脚11以及第二引脚12的电平即可,保持低功耗运行,以提高待机时长;只有当所述锁扣30插到位后,进入上锁状态,基于第一引脚11的负反馈回路检测功能检测到上锁到位后,控制系统可以由休眠状态进行工作模式,工作模式下开启定位系统、NFC检测系统、蓝牙系统等,通过定位系统跟踪被上锁的物体,NFC检测系统检测解锁刷卡指令,蓝牙系统与基站配对通信。反之,若所述锁扣30未插到位,则控制系统继续处于休眠模式,基站未收到上锁完成指令即上锁不成功。如此,基于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的上锁检测功能,在运用时可以提高上锁安全性以及降低待机能耗的作用。
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设置于所述基座20上,其复位端51与所述第二引脚12抵触,且解锁端52靠近所述锁舌22。具体的,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接收到解锁指令时,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的解锁端52向靠近所述锁舌22的方向运动,直至将所述锁舌22顶至脱离锁扣30,所述锁扣30即可从所述插孔21内拔出,所述锁扣30拔出后,所述连杆机构40的主动端41的受到的外力消失,所述连杆机构40的被动端42与所述第一引脚11的接触也即断开,控制系统可以继续进入休眠模式,降低能耗。
当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为导电体时,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在复位过程中,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向靠近所述第二引脚12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的复位端51与所述第二引脚12抵触,此时,所述第二引脚12、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以及所述基座20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如此,所述控制板10通过所述第二引脚12的电平变化判断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回归零点,每次复位都可以通过负反馈回路找原点,解决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堵转、走步、机械结构位置误差引起的异位问题,提升位移量的控制精度,保证解锁动作到位,又避免用力过度。
若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执行解锁动作后,设定时间内所述锁扣30未从所述插孔21内拔出,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也会完成自动复位,此时,会继续保持锁止状态,所述第一引脚11、所述连杆机构40以及所述基座20之间保持负反馈回路,如此,系统继续保持休眠模式。
本申请提供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所述第一引脚11、所述连杆机构40以及所述基座20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控制板10根据第一引脚11的电平变化实现上锁到位检测,提高上锁安全性以及待机时长;通过所述第二引脚12、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以及所述基座20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所述控制板10根据所述第二引脚12的电平变化检测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回归零点,提升解锁动作位移量的控制精度,减少解锁异常情况。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所述第一引脚11以及所述第二引脚12为导电弹性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导电弹性件为铜片或者铝片,其本身为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还具有弹性,如此,提升其与所述连杆机构40的被动端42的电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7,所述控制板10上设置第三引脚13,所述第三引脚13与所述基座2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控制板10通过所述第三引脚13与所述基座20连接后,经过所述基座20的电平可以直接回到所述控制板10,所述基座20不需要接地也可以形成完整负反馈回路。也即,锁止状态下,所述第一引脚11、所述连杆机构40、所述基座20以及所述第三引脚13之间可以形成负反馈回路,以及所述第二引脚12、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所述基座20以及所述第三引脚13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如此,可以避免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所运用的终端设备外壳或者基板带静电,提升负反馈回路的电平稳定性,简化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引脚13为导电紧固件,所述控制板10通过所述导电紧固件与所述基座20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导电紧固件可以为金属螺丝或金属螺栓,控制板10上设置负反馈丝印电路,金属螺丝或金属螺螺栓从控制板10上面的负反馈丝印电路位置依次旋入控制板10以及基座20。如此,一方面可以保持所述控制板10与所述基座20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两条负反馈回路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9,所述锁舌22设置旋转轴221、压板222、第一复位弹性件223以及凸台224,所述旋转轴221与所述基座20活动连接,所述凸台224位于所述锁扣30内,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223与所述基座20抵靠,所述压板222靠近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的解锁端52。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锁舌22通过所述凸台224对所述锁扣30进行限制,执行解锁动作时,当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的解锁端52抵触所述压板222后,所述锁舌22在旋转轴221的作用下向下旋转,所述凸台224脱离所述锁扣30,同时压缩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223,此时,所述锁扣30即可拔出。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的解锁端52复位后,在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223的内力作用以及在旋转轴221的导向作用下,所述锁舌22实现自动复位。当然,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223可以为螺旋弹簧。
优选的,所述凸台224设置倾斜面,所述锁扣30插入插孔21时,先与所述凸台224上的倾斜面抵触,所述凸台224下压,所述锁扣30完全插入到位后,所述凸台224复位并卡入所述锁扣30内,实现自动上锁,限制所述锁扣30在未解锁状态下被拔出。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为直线步进电机。
可以理解的是,直线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步进电机,其设计和工作原理与传统的转动步进电机有所不同。直线步进电机是一种直线电机,它通过线性运动来实现直线位移,而不是传统步进电机所实现的旋转运动。直线步进电机的构造通常由一个固定定子和一个可移动的滑块组成,滑块连接金属滑杆,金属滑杆的两端即为复位端51及解锁端52。定子内部搭载了线圈,而滑块上装有永久磁体。当电流通过定子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滑块上的永久磁体与定子的磁场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吸引或排斥力,从而使得滑块在固定轴上产生直线运动,直线步进电机堵转后会使得电机走步,但是现有直线步进电机是没有负反馈的,即无法回归零点,一旦发生走步时可能会使得电机堵死。本实施例通过该直线步进电机的金属滑杆传输电信号,形成负反馈回路,所述直线步进电机与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形成优势互补。
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连杆机构40包括第二复位弹性件43,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4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端41与所述被动端42。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43可以为弹簧。上锁时,所述锁扣30抵触连杆机构40的主动端41,连杆机构40在运动时会拉伸第二复位弹性件43,解锁并拔出所述锁扣30后,在第二复位弹性件43的内力作用下,使得所述连杆机构40进行复位,如此,上锁到位检测负反馈回路断开。
请参阅图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施封锁200,所述施封锁200包括卷芯机构201、棘轮202、施封带203以及如上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
具体的,所述棘轮202与所述卷芯机构201同轴设置,所述施封带203的一端缠绕于所述卷芯机构201上,所述锁扣30与所述施封带20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杆机构40设置限位端44,所述限位端44与所述棘轮202抵触。
可以理解的是,上锁时,所述锁扣30抵触连杆机构40的主动端41,连杆机构40在运动时带动限位端44与所述棘轮202抵触啮合,限位端44与棘轮202的啮合运动的特点是棘轮202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而不能倒转。如此,结合所述棘轮202与所述卷芯机构201的同轴设置结构,所述施封锁200上锁后,能够限制施封带203只能收缩,而不能拉伸。
在运用时,通过施封锁200对货物施封后,即可将施封锁200与货物进行绑定,结合施封锁200内的定位芯片,实现了对货物的定位追踪,途中可以防止被恶意解封,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
本申请提供的施封锁200,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所述连杆机构40上设置限位端44,上锁后所述限位端44自动限制所述棘轮202单向运动,使得所述施封带203只能收缩,而不能拉伸,将施封锁200与货物进行绑定,可以对货物进行定位追踪,防止被恶意解封,提升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自检方法300,基于上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包括:
实时读取第一引脚11以及第二引脚12的电平信号。
检测到第一引脚11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若第二引脚12为低电平,则判断解锁正常,若第二引脚12为高电平,则判断解锁异常。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正常解锁时,需要由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向靠近的锁舌22方向运动,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的复位端51与所述第二引脚12断开连接,因此,第二引脚12此时为低电平,也即只有在第二引脚12为低电平时才能正常拔出锁扣30。而且在拔出锁扣30后,连杆机构40复位,第一引脚11与连杆机构40的被动端42断开连接,第一引脚11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所以,检测到第一引脚11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第二引脚12为低电平,则判断解锁正常。
在非正常解锁情况下,未接收到解锁指令的情况下,直线动力单元50的复位端51继续保持与所述第二引脚12连接,第二引脚12保持为高电平。若所述锁扣30被暴力等手段非正常拔出,连杆机构40复位,第一引脚11与连杆机构40的被动端42断开连接,第一引脚11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所以,检测到第一引脚11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第二引脚12为高电平,则判断解锁异常。通过控制板10上的蓝牙、终端设备上的无线通讯装置或者蜂鸣器发出警报,提示解锁异常。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高电平与低电平是相对的电压,是电工程上的一种逻辑,例如高电平是保证逻辑门的输入为高电平时所允许的最小输入高电平,当输入电平高于输入高电压(Vih)时,则认为输入电平为高电平。本实施例中所述高电平与低电平仅仅为了区分断路与通路两种状态,在判断所述高电平与低电平时,与运用终端产品下的引脚输出有关。例如,大于或等于0.1V为高电平,小于0.1V为低电平。
本申请提供的自检方法300,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实时读取第一引脚11以及第二引脚12的电平信号,检测到第一引脚11以及第二引脚12的电平变化,可以自动检测出异常解锁情况,提升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固件更新方法400,基于上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所述固件更新方法400包括:于所述控制板10上设置固件更新接口14,所述固件更新接口14与所述第二引脚12并联;固件更新前先对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进行解锁,解锁后通过所述固件更新接口14输入固件更新程序。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固件更新接口14与所述第二引脚12并联后,相当于第二引脚12为固件更新的下载引脚。由于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在非解锁状态下,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的复位端51保持与所述第二引脚12抵触,所述第二引脚12、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以及所述基座20之间形成负反馈回路,此时对固件更新线路进行占线,导致固件更新接口14使能失败。因此,可以防止通过恶意破坏控制程序打开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的行为。
当需要主动进行固件更新时,只需要先对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进行解锁,解锁状态下,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的复位端51与所述第二引脚12断开抵触,所述第二引脚12、所述直线动力单元50以及所述基座20之间形成的负反馈回路断开,所述第二引脚12为空闲状态,此时,再通过所述固件更新接口14对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100进行固件更新,即可成功。
本申请提供的固件更新方法400,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所述固件更新接口14与所述第二引脚12并联,非解锁状态下通过负反馈回路对固件更新线路进行占线,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二引脚12保持空闲状态,可以防止恶意破坏控制程序的行为,将机械结构与硬件程序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板,设置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
基座,内设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锁舌;
锁扣,位于所述插孔内且与所述锁舌卡接;
连杆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主动端与所述锁扣抵触,且被动端与所述第一引脚抵触;
直线动力单元,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复位端与所述第二引脚抵触,且解锁端靠近所述锁舌;
其中,所述基座、所述连杆机构以及所述直线动力单元为导电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二引脚为导电弹性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设置第三引脚,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基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脚为导电紧固件,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导电紧固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设置旋转轴、压板、第一复位弹性件以及凸台,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凸台位于所述锁扣内,所述第一复位弹性件与所述基座抵靠,所述压板靠近所述直线动力单元的解锁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动力单元为直线步进电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二复位弹性件,所述第二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端与所述被动端。
8.一种施封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芯机构;
棘轮,与所述卷芯机构同轴设置;
施封带,其一端缠绕于所述卷芯机构上;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所述锁扣与所述施封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杆机构设置限位端,所述限位端与所述棘轮抵触。
9.一种自检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实时读取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的电平信号;
检测到第一引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若第二引脚为低电平,则判断解锁正常,若第二引脚为高电平,则判断解锁异常。
10.一种固件更新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负反馈回路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件更新方法包括:
于所述控制板上设置固件更新接口,所述固件更新接口与所述第二引脚并联;
固件更新前先对所述负反馈回路电子锁进行解锁,解锁后通过所述固件更新接口输入固件更新程序。
CN202311295262.0A 2023-10-09 2023-10-09 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 Active CN1170373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5262.0A CN117037344B (zh) 2023-10-09 2023-10-09 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5262.0A CN117037344B (zh) 2023-10-09 2023-10-09 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7344A CN117037344A (zh) 2023-11-10
CN117037344B true CN117037344B (zh) 2024-02-06

Family

ID=8863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5262.0A Active CN117037344B (zh) 2023-10-09 2023-10-09 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7344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4294Y (zh) * 2002-07-26 2003-06-04 吴向阳 自行车、摩托车电子防盗锁
CN101922267A (zh) * 2009-06-17 2010-12-22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抽屉防盗报警器
CN103488943A (zh) * 2012-06-07 2014-01-01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固件更新执行时的保护方法
CN107288432A (zh) * 2017-08-10 2017-10-24 湖北理工学院 一种光电式防盗报警锁及其制作方法
CN208669117U (zh) * 2018-06-14 2019-03-29 天津九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
CN111726247A (zh) * 2020-05-29 2020-09-29 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固件的更新方法、装置、电子锁及存储介质
CN213980341U (zh) * 2020-08-24 2021-08-17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锁头、锁具及推拉门窗
CN113719200A (zh) * 2021-08-24 2021-11-30 上海新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智能电子锁
CN113841143A (zh) * 2019-05-10 2021-12-24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保护usb输入设备上的固件安装
CN218438798U (zh) * 2022-10-20 2023-02-03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按摩椅扶手的门锁式触碰锁扣装置
CN115898163A (zh) * 2022-10-01 2023-04-04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李施封锁及行李施封方法
CN218970903U (zh) * 2022-10-01 2023-05-05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李施封锁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4294Y (zh) * 2002-07-26 2003-06-04 吴向阳 自行车、摩托车电子防盗锁
CN101922267A (zh) * 2009-06-17 2010-12-22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抽屉防盗报警器
CN103488943A (zh) * 2012-06-07 2014-01-01 亚旭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固件更新执行时的保护方法
CN107288432A (zh) * 2017-08-10 2017-10-24 湖北理工学院 一种光电式防盗报警锁及其制作方法
CN208669117U (zh) * 2018-06-14 2019-03-29 天津九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
CN113841143A (zh) * 2019-05-10 2021-12-24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保护usb输入设备上的固件安装
CN111726247A (zh) * 2020-05-29 2020-09-29 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固件的更新方法、装置、电子锁及存储介质
CN213980341U (zh) * 2020-08-24 2021-08-17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锁头、锁具及推拉门窗
CN113719200A (zh) * 2021-08-24 2021-11-30 上海新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智能电子锁
CN115898163A (zh) * 2022-10-01 2023-04-04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李施封锁及行李施封方法
CN218970903U (zh) * 2022-10-01 2023-05-05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李施封锁
CN218438798U (zh) * 2022-10-20 2023-02-03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按摩椅扶手的门锁式触碰锁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7344A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07658A (en) Key cylinder device
US10920454B2 (en) Mechanism for securing a digital lock from unauthorized use
CN10527527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保管柜的智能锁及其操作方法
CN117037344B (zh) 负反馈回路电子锁、施封锁、自检方法以及固件更新方法
JP2022540914A (ja) 無人販売機器、自動販売システム、及び電源切れ後の電源投入の場合における決済方法
CN105909075A (zh) 一种无线通讯控制物流电子锁
CN206801257U (zh) 电子锁
CN2836207Y (zh) 一种智能紧急解锁钥匙
CN201891311U (zh) 磁控式电脑钥匙
CN110005278B (zh) 一种五防锁、五防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670577U (zh) 电子挂锁
JP5441223B2 (ja) ドアロックシステム
CN202913798U (zh) 一种机械钥匙纯备份的电子门锁
CN104775692A (zh) 一种远程通信控制电子锁
CN210828706U (zh) 一种智能锁
CN209103374U (zh) 一种机柜
CN109098541B (zh) 智能锁具防撬装置及智能锁
CN201620662U (zh) 一种电脑钥匙机电分离式开锁装置
CN205206511U (zh) 一种电子锁以及一种储物盒子
CN204782344U (zh) 一种远程通信控制电子锁
CN216741045U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用电子锁
CN212009657U (zh) 门禁系统的门状态检测电路
CN218029575U (zh) 应用于电子锁的多点锁状态检测模块及电子锁
CN219299010U (zh) 一种底部设有排水孔的电子物流挂锁
CN215255381U (zh) 一种智能物流挂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