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29095A - 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29095A
CN117029095A CN202311071625.2A CN202311071625A CN117029095A CN 117029095 A CN117029095 A CN 117029095A CN 202311071625 A CN202311071625 A CN 202311071625A CN 117029095 A CN117029095 A CN 117029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throttling device
interfac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716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欢茂
邓婷
沈炜轩
钟浩
寇永春
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10716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29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29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290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1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e, e.g. de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设置连通组件,使压缩机、室外换热组件以及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均与连通组件连通,并通过在连通组件和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节流装置,以及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二节流装置,使从压缩机的输出经连通组件进入第二换热器,然后经第二节流装置进入第一换热器,再经第一节流装置和连通组件进入室外换热组件,最后经连通组件回到压缩机,形成一条制冷流路,该制冷流路通过第一换热器将空气温度降低到远低于露点,并通过第二换热器将空气温度升高到合适的送风温度,有效地避免了在制冷过程中空调出风口产生凝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夏天时,空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电器,一款安全舒适的空调能够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然而当空调在高湿度工况下运行,特别是在制冷模式下时,空调出风口处的风与室内空气混合后温度远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导致在制冷过程中,容易产生凝露问题,即容易在空调结构表面上产生大量水珠,甚至会滴落地板,或在运行过程中有水珠随风吹出,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皆在解决现有空调在制冷过程时产生凝露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包括:连通组件;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连通组件连通;室外换热组件,所述室外换热组件与所述连通组件连通;室内换热组件,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组件连通;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和连通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和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
具体的,所述节流装置还包括第三节流装置,所述第三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组件之间。
具体的,所述连通组件至少包括六个接口: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组件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一端连通。
具体的,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或第六接口选择性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或者第四接口选择性连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或第六接口选择性连通。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进入制冷模式的指令;
控制从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冷媒经所述连通组件,先进入所述室外换热组件放热冷却,然后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再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再经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并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吸热,最后经所述连通组件回到所述压缩机内,并循环;
其中,在循环过程中,冷媒与空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的流向为逆向流,所述第二换热器先对空气进行降温和除湿,所述第一换热器再将经所述第二换热器降温除湿的空气加热和除湿。
所述控制从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冷媒经所述连通组件,先进入所述室外换热组件放热冷却,然后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再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再经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并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吸热,最后经所述连通组件回到所述压缩机内,并循环,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节到预设开度;
获取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温度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温度;
将所述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一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所述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一温度等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所述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保持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将所述第二温度与0℃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温度大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二温度小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二温度等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保持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进入制冷防冻结模式的指令;
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的温度升高。
所述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的温度升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温度;
将所述第二温度与0℃进行比较;
若连续一段时间内,所述第二温度始终小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进入制热模式的指令;
控制从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冷媒经所述连通组件,先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再经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放热,然后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节流,并进入所述室外换热组件进行吸热,最后经所述连通组件回到所述压缩机内,并循环;
其中,在循环过程中,冷媒与空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的流向为逆向流,所述第二换热器先对空气进行初步加热,所述第一换热器再将经所述第二换热器加热的空气进一步加热。
所述控制从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冷媒经所述连通组件,先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再经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放热,然后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节流,并进入所述室外换热组件进行吸热,最后经所述连通组件回到所述压缩机内,并循环,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调节到预设开度;
获取所述第二温度;
将所述第二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热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二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热偏离参数的和,则减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二温度等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热偏离参数的和,则保持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进入制热化霜模式的制冷;
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所述室外换热组件的冷媒温度升高。
所述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所述室外换热组件的冷媒温度升高,包括如下步骤:
增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为最大开度;
获取所述室外换热组件的第三温度和室外温度;
将所述室外温度与第一指定温度和第二指定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与0℃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指定温度为正温度,所述第二指定温度为负温度;
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指定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指定温度,且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所述第三温度始终小于0℃,或者,若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指定温度,且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所述第三温度始终小于0℃,则获取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
将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节为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并将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为最大开度;
将所述第三温度与第三指定温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三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指定温度,则将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调节为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同时将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增大为最大开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设置连通组件,使压缩机、室外换热组件以及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均与连通组件连通,并通过在连通组件和第一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节流装置,以及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二节流装置,使从压缩机的输出经连通组件进入第二换热器,然后经第二节流装置进入第一换热器,再经第一节流装置和连通组件进入室外换热组件,最后经连通组件回到压缩机,形成一条制冷流路,该制冷流路通过第一换热器将空气温度降低到远低于露点,并通过第二换热器将空气温度升高到合适的送风温度,有效地避免了在制冷过程中空调出风口产生凝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的制冷模式流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冷模式的控制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冷防冻结模式的控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的制热模式流路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制热模式的控制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制热化霜模式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标识说明:
1、连通组件;11、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第三接口;14、第四接口;15、第五接口;16、第六接口;
2、压缩机;
3、室外换热组件;
4、室内换热组件;41、第一换热器;42、第二换热器;
5、节流装置;51、第一节流装置;52、第二节流装置;53、第三节流装置;
6、室内机风机;
7、室外机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下面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包括:连通组件1;压缩机2,压缩机2与连通组件1连通;室外换热组件3,室外换热组件3与连通组件1连通;室内换热组件4,室内换热组件4包括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第二换热器42的一端与连通组件1连通;节流装置5,节流装置5至少包括第一节流装置51和第二节流装置52,第一节流装置51设置于第一换热器41的一端和连通组件1之间,第二节流装置52设置于第一换热器41的另一端和第二换热器42的另一端之间。
本实施例中换热系统包括位于室内机风机6的风道出风侧的第一换热器41、位于室内机风机6的风道进风侧的第二换热器42、位于第一换热器41前的第一节流装置51、位于第一换热器41、第二换热器42之间的第二节流装置52以及位于室外机风机7的风道进风侧的室外换热组件3。该系统通过设置连通组件1,使压缩机2、室外换热组件3以及第二换热器42的一端均与连通组件1连通,并通过在连通组件1和第一换热器41之间设置第一节流装置51,以及在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之间设置第二节流装置52,使从压缩机2的输出经连通组件1进入第二换热器42,然后经第二节流装置52进入第一换热器41,再经第一节流装置51和连通组件1进入室外换热组件3,最后经连通组件1回到压缩机2,形成一条制冷流路,该制冷流路通过第一换热器41将空气温度降低到远低于露点,迫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分离,大幅降低空气含湿量,并通过第二换热器42将空气温度升高到合适的送风温度,同时降低空气的湿度,防止送出的风与空气混合后温度低于混合空气的露点导致出风口飘水,有效地避免了在制冷过程中空调出风口产生凝露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另外,节流装置就是一个能调节开启程度的阀门,增大开度就是往全开的程度调节,减小开度就是往全关的程度调节,空气通过节流装置后,压力降低,焓值不变,温度必然下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节流装置5还包括第三节流装置53,第三节流装置53设置于第二换热器42的一端与连通组件1之间。
本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在制冷模式下,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可以为最大开度,此时,第三节流装置53不起节流作用,也几乎无压降和温降;在制热模式下,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为预设开度,第三节流装置53起节流作用,节流后的输出有降温降压的效果,其中,预设开度的大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通组件1至少包括六个接口:第一接口11、第二接口12、第三接口13、第四接口14、第五接口15、第六接口16,第一接口11与压缩机2的出口连通,第二接口12与室外换热组件3的一端连通,第三接口13与第三节流装置53的一端连通,第四接口14与压缩机2的入口连通,第五接口15与室外换热组件3的另一端连通,第六接口16与第一节流装置51的一端连通。
本实施例中,从压缩机2出口的输出经连通组件1的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进入室外换热组件3,然后经第五接口15、第六接口16和第一节流装置51进入第一换热器41,再经第二节流装置52进入第二换热器42,最后经第三接口13和第四接口14回到压缩机2,并循环,本实施例设置多个接口的好处是使压缩机2的输出在整个流路中互不干扰。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口11与所述第二接口12或第六接口16选择性连通,第三接口13与第二接口12或者第四接口14选择性连通,第五接口15与所述第四接口14或第六接口16选择性连通。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制冷模式下,第一接口11与第二接口12连通、第三接口13与第四接口14连通,以及第五接口15与第六接口16连通,实现从压缩机2出口的输出经由第一接口11进、第二接口12出,从而进入室外换热组件3,然后经由第五接口15进、第六接口16出,以及通过第一节流装置51进入第一换热器41,再经第二节流装置52进入第二换热器42,最后经由第三接口13进、第四接口14出来,从而回到压缩机2。
如图4所示,在制热模式下,第一接口11与第六接口16连通,第三接口13与第二接口12连通,以及第五接口15与第四接口连通,实现从压缩机2出口的输出经由第一接口11进、第六接口16出,从而进入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然后经第三节流装置53,并从第三接口13进、第二接口12出,进入室外换热组件3,再经由第五接口15进、第四接口14出,从而回到压缩机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进入制冷模式的指令;
控制从压缩机2输出的冷媒经连通组件1,先进入室外换热组件3放热冷却,然后经第一节流装置51节流,再进入第一换热器41放热,再经过第二节流装置52节流,并进入第二换热器42进行吸热,最后经连通组件1回到压缩机2内,并循环;
其中,在循环过程中,冷媒与空气在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中的流向为逆向流,第二换热器42先对空气进行降温和除湿,第一换热器41再将经第二换热器42降温除湿的空气加热和除湿。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制冷模式下,从压缩机2出来的高温高压冷媒经由第一接口11进,第二接口12出,然后先进入室外换热组件3充分放热冷却为较高温较高压的冷媒,然后经第一节流装置51初步节流后变为常温常压的冷媒,再进入第一换热器41小幅度放热给室内机风机6送风进行回热,之后经第二节流装置52进一步节流为低温低压的冷媒,再经全开的第三节流装置53进入第二换热器42进行充分吸热,最后经第三接口13进,第四接口14出,回到压缩机2内,并循环。其中,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为最大开度,即全开状态,所以第三节流装置53在制冷过程不起节流作用。
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冷媒与空气在室内换热组件4中的流向始终为逆向流,这种流向方式使冷媒与空气换热充分。空气在制冷流路中,第二换热器42承担制冷除湿功能,负责将空气温度降低到远低于露点,迫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分离,从而大幅降低空气含湿量,第一换热器41承担回热降湿度功能,负责将经过第二换热器42降温除湿的低温空气加热到舒适的送风温度,同时降低空气的湿度,防止送出的风与空气混合后温度低于混合空气的露点导致出风口飘水。
控制从压缩机2输出的冷媒经连通组件1,先进入室外换热组件3放热冷却,然后经第一节流装置51节流,再进入第一换热器41放热,再经过第二节流装置52节流,并进入第二换热器42进行吸热,最后经连通组件1回到压缩机2内,并循环,具体的,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S101-S106:
S101、将第一节流装置51和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调节到预设开度;
S102、获取第一换热器41的第一温度以及第二换热器42的第二温度;
S103、将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
S104、若第一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减小第一节流装置51的开度;若第一温度小于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第一节流装置51的开度;若第一温度等于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保持第一节流装置51的开度;
S105、将第二温度与0℃进行比较;
S106、若第二温度大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若第二温度小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减小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若第二温度等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保持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为第一换热器41的管温以及第二温度为第二换热器42的管温,节流装置5的开度越小,节流效果越明显,节流前后压降越大,温度下降越大,反之,开度越大,节流效果小,节流前后压降越少,温度下降越少。所以,将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以及第二温度与0℃进行比较时,若第一温度或第二温度过高或过低,则调节对应的节流装置5的开度进行增大或减小,以便使第一温度或第二温度降低或升高,从而得到舒适的送风温度。
其中,预定比例可以为1/2,即若第一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的1/2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减小第一节流装置51的开度,后续涉及到的预设比例均可以为1/2,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同样的,预设开度、预设温度以及预设制冷偏离参数,均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而且后续实施例的预设温度与本实施例为同一预设温度。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进入制冷防冻结模式的指令;
减小第一节流装置51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使第一换热器41中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第二换热器42中冷媒的温度升高。
本实施例中,在制冷模式下,若第二换热器42冻结,则通过减小第一节流装置51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使第一换热器41中的冷媒温度降低,使第二换热器42中冷媒的温度升高,这样能够提高第一换热器41的冷负荷,并降低第二换热器42的冷负荷,从而实现制冷效果不下降的同时为第二换热器42解冻。在整个解冻期间,压缩机2负载稳定,运行平稳,制冷效果也没有下降。
具体的,如图3所示,减小第一节流装置51的开度并增大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使第一换热器41中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第二换热器42中冷媒的温度升高,包括步骤S201-S203:
S201、获取第二换热器42的第二温度;
S202、将第二温度与0℃进行比较;
S203、若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二温度始终小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以及减小第一节流装置51的开度。
本实施例中,接收到进入制冷防冻结模式指令时,表示在制冷过程中出现了冻结,此时第二换热器42的管温(即第二温度)必然低于0℃,若连续一段时间第二温度始终小于0℃,通过逐渐增大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并减小第一节流装置51的开度,将第二换热器42的部分冷负荷转至第一换热器41上,直至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二温度始终小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则退出制冷防冻结模式。在整个制冷防冻结模式期间,制冷效果无影响,压缩机2运行平稳,避免了频繁启动或关闭压缩机2造成的功率损耗和调节节流装置5的能力损失。其中,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个连续一段时间可以为1min,即若连续1min内第二温度始终小于0℃,通过逐渐增大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并减小第一节流装置51的开度,第二个连续一段时间可以为3min,即直至连续3min内第二温度始终小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则退出制冷防冻结模式。另外,这两个连续一段时间可根据具体情景设定,可设为同一连续时间,也可设为不同连续时间。
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进入制热模式的指令;
控制从压缩机2输出的冷媒经连通组件1,先经第一节流装置51进入第一换热器41放热,再经过第二节流装置52进入第二换热器42放热,然后经第三节流装置53节流,并进入室外换热组件3进行吸热,最后经连通组件1回到压缩机2内,并循环;
其中,在循环过程中,冷媒与空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41和第二换热器42中的流向为逆向流,第二换热器42先对空气进行初步加热,第一换热器41再将经第二换热器42加热的空气进一步加热。
本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包括位于室内机风机6的风道出风侧的第一换热器41、位于室内机风机6的风道进风测的第二换热器42以及位于室外机风机7的风道进风侧的室外换热组件3。如图4所示,在制热模式下,从压缩机2出来的高温高压冷媒经由第一接口11进,第六接口16出,然后经全开的第一节流装置51进入第一换热器41充分放热冷却为较高温较高压的冷媒,再经全开的第二节流装置52后进入第二换热器42进一步放热冷却为常温较高压的冷媒,然后经过第三节流装置53节流成低温低压的冷媒后,进入室外换热组件3进行充分吸热,最后经由第五接口15进,第四接口14出,回到压缩机2内,并循环。其中,第一节流装置51和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为最大开度,即全开状态,此时第一节流装置51和第二节流装置52在制热过程中不起节流作用。
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冷媒与空气在室内换热组件3中的流向始终为逆向流,这种流向方式使冷媒与空气换热充分。空气在制热流路过程中,第二换热器42承担初步加热的任务,负责将进入空调的低温空气进行预热,同时负责为后续的除霜功能进行蓄热,第一换热器41承担二级加热的任务,负责将经过第二换热器42预热的空气进一步加热到合适温度。
控制从压缩机2输出的冷媒经连通组件1,先经第一节流装置51进入第一换热41放热,再经过第二节流装置52进入第二换热器42放热,然后经第三节流装置53节流,并进入室外换热组件3进行吸热,最后经连通组件1回到压缩机2内,并循环,具体的,如图5所示,包括步骤S301-S304:
S301、将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调节到预设开度;
S302、获取第二温度;
S303、将第二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
S304、若第二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热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若第二温度小于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热偏离参数的和,则减小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若第二温度等于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热偏离参数的和,则保持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若第二温度过高或过低,则通过增大或减小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来调整节流效果,从而使第二温度降低或升高,得到舒适的送风温度。其中,预设开度、预设温度、预定比例以及预设制热偏离参数,均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进入制热化霜模式的制冷;
减小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并增大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使第二换热器42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室外换热组件3的冷媒温度升高。
本实施例中,在制热模式下,若室外换热组件3需要化霜,系统可通过降低第二节流装置42的开度并增大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使第一换热器41中的冷媒温度不变,以及使第二换热器42的冷媒温度降低,同时提高室外换热组件3中的冷媒温度,从而将第二换热器42的热量传递给室外换热组件3进行化霜。在整个化霜期间,压缩机2正常工作,室内机风机6依然有热量输出,保证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减小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并增大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使第二换热器42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室外换热组件3的冷媒温度升高,具体的,如图6所示,包括步骤S401-S407:
S401、增大第一节流装置51和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为最大开度;
S402、获取室外换热组件3的第三温度和室外温度;
S403、将室外温度与第一指定温度和第二指定温度、第三温度与0℃进行比较,其中,第一指定温度为正温度,第二指定温度为负温度;
S404、若室外温度大于等于第二指定温度,小于等于第一指定温度,且在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三温度始终小于0℃,或者,若室外温度小于等于第二指定温度,且在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三温度始终小于0℃,则获取第三节流装置53的当前开度;
S405、将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调节为第三节流装置53的当前开度,并将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增大为最大开度;
S406、将第三温度与第三指定温度进行比较;
S407、若第三温度大于第三指定温度,则将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调节为第二节流装置52的当前开度,同时将第二节流装置52增大为最大开度。
本实施例中,接收进入制热化霜模式的制冷时,表示在制热过程中室外机风机7出现了结霜,此时室外换热组件3的管温(即第三温度)必然低于0℃,此时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室外温度大于等于第二指定温度,小于等于第一指定温度,且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所述第三温度始终小于0℃,另一种情况是室外温度小于等于第二指定温度,且在连续一段时间内,第三温度始终小于0℃,这两种情况下的连续一段时间可根据具体情景设定,可设为同一连续时间,也可设为不同连续时间,在这两个情况下,均需要将第二节流装置42的开度调节为等于第三节流装置53的当前开度,并增大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为最大开度,此时第一换热器41临时承担全部的制热任务,第二换热器42放热给室外换热组件3化霜,从而提高室外换热组件3的温度(即第三温度),当第三温度大于第三指定温度时,系统自动退出制热化霜模式,并且将第三节流装置53的开度调节为等于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同时调节第二节流装置52的开度到最大开度,按制热模式正常运行。
其中,在本实施例提到的第一指定温度、第二指定温度以及第三指定温度,除了第二指定温度为负温度,其他均为正温度,例如第一指定温度可以为5.5℃,第二指定温度为-8.5℃,第三指定温度为5℃,而且本实施例提到的两个连续一段时间,第一个连续一段时间可以为30min,第二个连续一段时间为120min,即若室外温度大于等于-8.5℃,小于等于5.5℃,且在连续30min内,第三温度始终小于0℃,或者,若室外温度小于等于-8.5℃,且在连续120min内,第三温度始终小于0℃,则获取第三节流装置53的当前开度。另外,第一指定温度与第三指定温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可设定为同一个温度,也可设定为不同温度,同样的,这两个连续一段时间可根据具体情景设定,可设为同一连续时间,也可设为不同连续时间。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2)

1.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通组件;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连通组件连通;
室外换热组件,所述室外换热组件与所述连通组件连通;
室内换热组件,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组件连通;
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和连通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和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还包括第三节流装置,所述第三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连通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凝露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至少包括六个接口: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组件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六接口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凝露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或第六接口选择性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或者第四接口选择性连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或第六接口选择性连通。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凝露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进入制冷模式的指令;
控制从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冷媒经所述连通组件,先进入所述室外换热组件放热冷却,然后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再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再经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并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吸热,最后经所述连通组件回到所述压缩机内,并循环;
其中,在循环过程中,冷媒与空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的流向为逆向流,所述第二换热器先对空气进行降温和除湿,所述第一换热器再将经所述第二换热器降温除湿的空气加热和除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从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冷媒经所述连通组件,先进入所述室外换热组件放热冷却,然后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再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再经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并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吸热,最后经所述连通组件回到所述压缩机内,并循环,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节到预设开度;
获取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温度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温度;
将所述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一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所述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一温度等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所述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保持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将所述第二温度与0℃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温度大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二温度小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二温度等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保持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进入制冷防冻结模式的指令;
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的温度升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所述第一换热器中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冷媒的温度升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温度;
将所述第二温度与0℃进行比较;
若连续一段时间内,所述第二温度始终小于0℃与预设制冷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及减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防凝露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进入制热模式的指令;
控制从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冷媒经所述连通组件,先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再经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放热,然后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节流,并进入所述室外换热组件进行吸热,最后经所述连通组件回到所述压缩机内,并循环;
其中,在循环过程中,冷媒与空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的流向为逆向流,所述第二换热器先对空气进行初步加热,所述第一换热器再将经所述第二换热器加热的空气进一步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从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冷媒经所述连通组件,先经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放热,再经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放热,然后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节流,并进入所述室外换热组件进行吸热,最后经所述连通组件回到所述压缩机内,并循环,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调节到预设开度;
获取所述第二温度;
将所述第二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热偏离参数的和,则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二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热偏离参数的和,则减小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若所述第二温度等于所述预设温度的预定比例与预设制热偏离参数的和,则保持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进入制热化霜模式的制冷;
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所述室外换热组件的冷媒温度升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并增大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温度降低,以及使所述室外换热组件的冷媒温度升高,包括如下步骤:
增大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为最大开度;
获取所述室外换热组件的第三温度和室外温度;
将所述室外温度与第一指定温度和第二指定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与0℃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指定温度为正温度,所述第二指定温度为负温度;
若所述室外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指定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指定温度,且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所述第三温度始终小于0℃,或者,若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指定温度,且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所述第三温度始终小于0℃,则获取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
将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节为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并将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为最大开度;
将所述第三温度与第三指定温度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三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指定温度,则将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的开度调节为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同时将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增大为最大开度。
CN202311071625.2A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029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1625.2A CN117029095A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1625.2A CN117029095A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29095A true CN117029095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71625.2A Pending CN117029095A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290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2028A (zh) 一种控制温湿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00375B (zh) 空气热源热泵式空调机
CN106765779B (zh) 一种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
US20110146306A1 (en) Start-up for refrigerant system with hot gas reheat
CN110440414A (zh) 空调系统、蓄热控制方法及化霜控制方法
US11828507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240044528A1 (en)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CN103388881A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23414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除湿控制方法
CN117029095A (zh) 一种防凝露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110883B (zh) 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80256A (zh) 热泵系统
CN111070992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2257544B1 (ko) 에너지 절감이 가능한 공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4060974A (zh)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78984A (zh) 多功能空调、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66936A (zh) 轨道车辆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轨道车辆
KR102326225B1 (ko) 항온항습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4061041B (zh) 新风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18310B (zh) 一种基于单机双蒸发热泵机组的温湿分控多工况空调系统
CN219154183U (zh) 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10940106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641758U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17785343U (zh) 一种双压缩机型多联式室内气候调控系统
KR102478225B1 (ko) 전기 자동차의 공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