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27449A - 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27449A
CN117027449A CN202311003544.9A CN202311003544A CN117027449A CN 117027449 A CN117027449 A CN 117027449A CN 202311003544 A CN202311003544 A CN 202311003544A CN 117027449 A CN117027449 A CN 117027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tape
cover
box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035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晓斌
高泽强
吕斌
张利红
张少强
洪伟坚
颜智军
黄厚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he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ihe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ihe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ihe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035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274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27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27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8Adjusting tools; Templ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ape Mea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其包括测量盒、置于测量盒内用于测量的卷尺条、置于测量盒内用于收卷卷尺条的卷尺轴、墨盒、置于墨盒内用于放线的墨线以及置于墨盒内用于收卷墨线的放线轴,所述测量盒与墨盒固定连接,测量盒垂直于墨盒的侧壁上开有供卷尺条伸出测量盒的卷尺口,墨盒垂直于测量盒的侧壁上开有供墨线伸出墨盒的放线口,测量盒开有卷尺口的侧壁与墨盒开有放线口的侧壁齐平且卷尺口与放线口在同一直线上,卷尺条远离卷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墨线远离放线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固定杆和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具有使用一个放线测量装置即可完成放线工作、测量工作以及放线测量同时进行的工作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放线测量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放线测量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工程放线测量指的是根据设计图纸上的要求,通过利用测量仪确定建筑物各部分的位置、高度和尺寸等,利用放线仪对施工点位和线位进行标记,方便施工人员后续精确施工。
在复杂的建筑结构中,通常先利用卷尺等测量仪,根据施工图纸对需要施工的位置、路线测量定位,标下定位点,然后利用墨盒等放线仪拉线,将定位点连接后划线,为后续施工做好标识。
然而,目前的卷尺等测量仪以及墨盒等放线仪均是分别单独设置的,在工程放线测量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利用卷尺等测量仪进行线段的测量,标定线段的端点,再更换墨盒等测量仪对测量进行放线,将标定的线段的端点连接;同样的,在测量以及标定高度时,也通常需要先利用卷尺等测量仪将高度点位测量后,标定点位,再更换墨线盒等放线仪将标定完成的高度点位进行放线连接。从而导致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更换测量仪以及放线仪,无法同步操作,测量效率低下,且操作不便。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测量仪与放线仪可更好地适应工程放线测量的使用需要,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盒、置于测量盒内用于测量的卷尺条、置于测量盒内用于收卷卷尺条的卷尺轴、墨盒、置于墨盒内用于放线的墨线以及置于墨盒内用于收卷墨线的放线轴,所述测量盒与墨盒固定连接,所述测量盒垂直于墨盒的侧壁上开有供卷尺条伸出测量盒的卷尺口,所述墨盒垂直于测量盒的侧壁上开有供墨线伸出墨盒的放线口,所述测量盒开有卷尺口的侧壁与墨盒开有放线口的侧壁齐平且卷尺口与放线口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卷尺条远离卷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墨线远离放线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杆和连接杆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工程测量时,拆卸固定杆和连接杆,根据图纸单独将固定杆固定于参照点上,拉动放线测量装置,利用卷尺条测量施工场地;当需要进行工程放线时,拆卸固定杆和连接杆,单独拉出连接杆,并将连接杆和放线测量装置分别固定于需要放线的两端,利用墨线进行放线;当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线段测量后放线时,将连接杆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后,固定于参照点上,将放线测量装置拉动,利用卷尺条测量线段长度,到达位置后固定放线测量装置,利用墨线标线。通过一个放线测量装置即可实现测量、放线的单独进行以及放线测量同时进行,使得进行放线测量工作时,携带一个放线测量装置即可完成放线测量工作,减轻了施工人员携带工具的负担。同时进行放线和测量工作,使得放线测量工作减少了换工具的步骤,从而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放线测量工作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墨盒以及测量盒上还设有切换放线轴随卷尺轴转动而同步转动以及放线轴与卷尺轴分别转动的切换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测量和放线单独进行时,通过切换件,将放线轴和卷尺轴断开连接,使得放线轴和卷尺轴分别转动,从而使得测量和放线单独进行时放线轴和卷尺轴互不影响。当放线和测量同时进行的工作完成后,通过切换件将放线轴和卷尺轴连接,使得放线轴与卷尺轴同步转动,将墨线和卷尺条同步收卷入放线测量装置,减少了墨线和卷尺条因收回不同步而存在长度差,使得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和固定杆受到不同向的拉力而容易弹动造成卷尺条和墨线相互缠绕的情况,从而减少了施工人员解开缠绕的卷尺条和墨线的工作,同时转动放线轴或卷尺轴即可实现墨线和卷尺条的同步收回,减少了工作人员分开收回墨线和卷尺条的工作,提高了放线测量工作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放线轴和卷尺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放线轴上贯穿有通孔,所述切换件包括活动连接于通孔中的滑杆以及与滑杆靠近卷尺轴的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二卡块,所述滑杆靠近卷尺轴的一端伸出至通孔外,所述滑杆靠近卷尺轴的一端还设置有供第二卡块活动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驱动第二卡块伸出收纳槽的第二弹性件以及限制第二卡块完全伸出收纳槽的第二限制件,所述卷尺轴靠近放线轴的一端凹陷有供滑杆插入的切换槽,所述切换槽与滑杆靠近卷尺轴的一端正对,所述切换槽内还凹陷有供第二卡块插入的第二卡槽,当所述滑杆活动至插入切换槽中且所述滑杆靠近卷尺轴的一端与切换槽的底壁抵接时,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正对且第二卡块卡入第二卡槽中,所述放线轴与卷尺轴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同时使用墨线和卷尺条时,将滑杆伸入切换内,第二卡块卡入第二卡槽中,放线轴和卷尺轴即可同步转动;需要分开使用墨线和卷尺条时,将滑杆伸出切换槽,放线轴和卷尺轴即可分开转动,实现放线轴和卷尺轴的同步转动或分开转动,操作简单,减少了施工人员需要将放线轴和卷尺轴连接或断开时,需要打开放线测量装置进行操作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放线轴上还设有固定滑杆处于完全置于切换槽外的状态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将放线轴与卷尺轴连接时,利用限位件固定滑杆,使得滑杆靠近卷尺轴的一端保持与卷尺轴留有间距,从而减少单独使用卷尺轴或放线轴时,滑杆自动连接卷尺轴的情况,从而减少了工作阻碍。
优选的,所述测量盒内设有覆盖轴以及收卷于覆盖轴上的覆盖条,所述测量盒设有卷尺口的侧壁还开有供覆盖条伸出测量盒的覆盖口,所述覆盖条远离覆盖轴一端的端部伸出至测量盒外且与卷尺条伸出至测量盒外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覆盖口与卷尺口长度方向的两端对齐,所述覆盖条伸出至测量盒外的部分与卷尺条伸出至测量盒外的部分且设有刻度线一侧的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同时使用墨线和卷尺条时,墨线沾有墨汁,在拉直墨线,利用墨线弹至标记物表面时,墨汁容易弹至卷尺条的刻度线表面,通过设置覆盖条的端部与卷尺条伸出测量盒的部分可连接,将覆盖条与卷尺条拉出测量盒后,覆盖条伸出测量盒的部分与卷尺条伸出测量盒的刻度线表面抵接,使得利用墨线标记时,覆盖条阻碍墨汁弹至卷尺条的刻度线表面,当需要查看卷尺条的刻度时,将覆盖条翻开即可,从而减少了同时使用墨线和卷尺条的过程中,因卷尺条刻度线沾到墨汁而不易观察刻度线的情况,减少了施工障碍。当不需要使用覆盖条时,将覆盖条与卷尺条拆卸,使得覆盖条不容易受卷尺条的转动而联动伸出测量盒,减少了覆盖条受卷尺条的转动而伸出测量盒,导致测量人员需要整理覆盖条的情况。
优选的,覆盖条远离覆盖轴的端部固定有覆盖杆,所述覆盖杆为磁铁,所述卷尺条为铁制品,所述覆盖条靠近卷尺条设有刻度线的一侧还设有若干磁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同时使用卷尺条和墨线,将覆盖杆置于卷尺条的端部,覆盖杆受磁力作用固定于卷尺条的端部,同时伸出测量盒的覆盖条受到磁铁片与铁制品的磁力作用,使得覆盖条自动抵接卷尺条刻度线表面,当收回卷尺条和覆盖条时,受到覆盖口和覆盖条有阻碍作用以及卷尺口对卷尺条有阻碍作用,使得磁铁片与卷尺条分开,减少了同时使用墨线和卷尺条的工作完成后,不容易因覆盖条与卷尺条难以抵接和分开而需要手动调整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将卷尺条和覆盖条收回测量盒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覆盖轴驱动覆盖条向测量盒收卷的转向和卷尺轴驱动卷尺条向测量盒收卷的转向一致,所述测量盒以及墨盒上还设有转换覆盖轴随卷尺轴转动而同步转动以及覆盖轴与卷尺轴分别转动的转换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同时使用墨线和卷尺条时,才会同时使用覆盖条。当需要测量和放线单独进行时,通过转换件,将覆盖轴和卷尺轴断开连接,使得覆盖轴和卷尺轴分别转动,从而使得测量和放线单独进行时覆盖轴与卷尺轴互不影响。当需要同时进行放线和测量工作时,通过转换件将覆盖轴和卷尺轴连接,使得覆盖轴与卷尺轴同步转动,将墨线和卷尺条同步收卷入放线测量装置,覆盖轴驱动覆盖条向测量盒收卷的转向和卷尺轴驱动卷尺条向测量盒收卷的转向一致,使得卷尺条与覆盖条收回时,减少了卷尺轴与覆盖轴存在滞后而造成处于测量盒外的卷尺条和覆盖条存在长度差,导致卷尺条和覆盖条收回拖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缠绕的情况,减少了测量放线的阻碍。
优选的,所述转换件包括与卷尺轴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的主动轮、与测量盒远离墨盒的侧壁转动连接的联动杆、固定连接于联动杆远离墨盒一端的从动轮以及包裹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表面包裹且首尾相连的同步带,所述同步带联动主动轮与从动轮同步转动,所述从动轮位于覆盖轴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联动杆靠近覆盖轴的一端还活动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联动杆靠近覆盖轴一端的外侧壁还凹陷有供第一卡块活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设置有驱动第一卡块伸出活动槽的第一弹性件以及限制卡块完全伸出至活动槽外的第一限制件,所述覆盖轴靠近联动杆的一端凹陷有供联动杆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与联动杆正对,所述凹槽的内侧壁设还凹陷有供第一卡块插入的第一卡槽,所述覆盖轴活动连接于测量盒的侧壁上,所述测量盒上还设有驱动覆盖轴朝向或远离联动杆运动的驱动件,当所述驱动件驱动覆盖轴活动至联动杆插入至凹槽中,且所述联动杆靠近覆盖轴的一端与凹槽的底壁抵接时,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块正对,且所述第一卡块插入至第一卡槽中,所述覆盖轴与联动杆同步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将覆盖轴与卷尺轴连接时,利用驱动杆驱动覆盖轴向远离联动杆的方向运动,使得覆盖轴与转换件断开连接,减少了卷尺轴转动过程中,覆盖轴因卷尺轴转动产生的震动弹入凹槽内的情况,从而减少了施工阻碍。当需要将覆盖轴与卷尺轴连接时,利用驱动杆驱动覆盖轴向联动杆靠近,使得联动杆靠近覆盖轴的一端与凹槽底壁抵接,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正对且第一卡块卡入第一卡槽中,从而使得覆盖轴与联动杆固定连接,通过驱动卷尺轴,卷尺轴通过转换件,联动覆盖轴同步转动,减少了施工人员需要将覆盖轴与卷尺轴固定连接或断开时,需要打开测量盒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墨盒和测量盒固定连接,卷尺轴和放线轴可拆卸连接,一个放线测量装置即可实现测量、放线的单独进行以及放线测量同时进行,使得进行放线测量工作时,携带一个放线测量装置即可完成放线测量工作,减轻了施工人员携带工具的负担。同时进行放线和测量工作,使得放线测量工作减少了换工具的步骤,从而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放线测量工作的效率。
2.通过设置驱动杆、转换件、切换件和凹槽。使得覆盖轴、卷尺轴、放线轴可同步转动,使得同时测量放线结束后,减少了施工人员分开收回覆盖条、卷尺条和墨线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的用于示意墨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的用于示意测量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测量盒;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2、墨盒;21、橡胶塞;3、卷尺轴;31、卷尺条;32、主动轮;3、卷尺摇杆;331、第一结构杆;332、第二结构杆;333、第三结构杆;4、覆盖轴;41、覆盖条;411、覆盖杆;412、磁铁片;42、从动轮;43、驱动杆;431、驱动板;44、支撑杆;441、铰接板;442、铰接座;443、铰接杆;45、橡胶环;46、联动杆;461、第一卡块;5、放线轴;51、墨线;52、导线轴;53、放线摇杆;531、第一拼接杆;532、第二拼接杆;533、第三拼接杆;54、滑杆;541、限位件;542、第二卡块;55、旋柄;551、圆板;552、旋板;61、连接杆;62、固定杆;621、连接柱;6211、固定球;7、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参照图3以及图4,包括长度和宽度均一致的长方体状的测量盒1和墨盒2,测量盒1和墨盒2四角对齐,测量盒1的宽度大于墨盒2的宽度。测量盒1沿长度方向的侧壁设有卷尺口和覆盖口,测量盒1内转动连接有卷尺轴3和覆盖轴4,卷尺轴3和覆盖轴4平行且均垂直于测量盒1沿宽度方向且靠近墨盒2一侧的侧壁,卷尺轴3上收卷有卷尺条31,卷尺条31的一端固定于卷尺轴3,卷尺条31远离卷尺轴3的一端通过卷尺口伸出至测量盒1外,且卷尺条31伸出至测量盒1外的一端还固定有固定杆62。覆盖轴4上收卷有覆盖条41,覆盖条41的一端固定于覆盖轴4,覆盖条41远离覆盖轴4的一端通过覆盖口伸出至测量盒1外,且覆盖条41伸出至测量盒1外的一端还固定有覆盖杆411。测量盒1沿宽度方向远离墨盒2的外侧壁还转动连接有主动轮32以及测量盒1沿宽度方向且远离墨盒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联动杆46,主动轮32沿厚度方向的一侧与卷尺轴3固定连接,覆盖轴4的轴线与联动杆46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联动杆46一端位于测量盒1空间内,另一端位于测量盒1空间外。联动杆46处于测量盒1外部空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42,从动轮42的轴心与联动杆46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从动轮42与主动轮32的外表面包裹有首尾相连的同步带7,同步带7联动从动轮42随主动轮32的转动而同步转动。墨盒2沿长度方向一端的侧壁开有放线口,墨盒2内固定有放线轴5,放线轴5的轴线与卷尺轴3的轴线重合,放线轴5上收卷有墨线51,墨线51的一端固定于放线轴5上,墨线51远离放线轴5的一端通过墨盒2放线口伸出至墨盒2外,墨线51伸出至墨盒2外的一端还固定有连接杆61。
参照图4,卷尺轴3和覆盖轴4均为圆柱状,卷尺轴3和覆盖轴4的长度均与测量盒1的宽度一致,卷尺轴3的直径与覆盖轴4的直径一致,卷尺轴3和覆盖轴4均位于测量盒1沿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卷尺轴3远离墨盒2的一端与测量盒1远离墨盒2一侧的侧壁转动连接,卷尺轴3靠近墨盒2的一端与测量盒1靠近墨盒2的侧壁留有间距。覆盖轴4靠近墨盒2的一端与测量盒1靠近墨盒2的侧壁转动连接,覆盖轴4远离墨盒2的一端与测量盒1远离墨盒2的侧壁留有间距。覆盖轴4与测量盒1设有覆盖口的侧壁的间距为测量盒1长度的三分之一,覆盖轴4与卷尺轴3的间距为测量盒1长度的三分之一。
参照图4,主动轮32的轴线与卷尺轴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主动轮32远离卷尺轴3的一侧还固定有卷尺摇杆3。卷尺摇杆3包括一端与主动轮32远离测量盒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结构杆331、一端与第一结构杆331远离主动轮3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结构杆332以及一端与第二结构杆332远离第一结构杆33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结构杆333,第一结构杆331、第二结构杆332以及第三结构杆333均呈圆柱状,第一结构杆331的轴线与主动轮32的轴线重合,第二结构杆332垂直于第一结构杆331,第三结构杆333平行于第一结构杆331,且第三结构杆333靠近测量盒1的一端与第二结构杆332固定连接。通过转动卷尺摇杆3,卷尺摇杆3带动卷尺轴3和主动轮32转动。
参照图4,从动轮42的直径与主动轮32的直径一致,联动杆46呈圆柱杆状,联动杆46的直径小于覆盖轴4的直径,当覆盖轴4与卷尺轴3断开连接时,联动杆46靠近覆盖轴4的一端与覆盖轴4远离测量盒1靠近墨盒2一侧侧壁的一端留有间距。
参照图4,联动杆46靠近覆盖轴4的一端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卡块461,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块461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第一卡块461均呈半圆饼状。联动杆46靠近覆盖轴4的一端还凹陷有供第一卡块461活动的活动槽,本实施例中,活动槽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活动槽呈长方槽状,活动槽的长度方向与联动杆46的长度方向一致,活动槽内固定有驱动第一卡块461朝向活动槽外运动的第一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槽的底壁固定,另一端固定于第一卡块461最靠近活动槽底壁的侧壁,第一卡块461的直径与活动槽的长度一致,第一卡块461的半径小于活动槽的深度。活动槽的槽口还固定有限制第一卡块461完全伸出活动槽的第一限制件,本实施例中第一限制件为限制杆,限制杆有四根,四根限制杆的长度均与活动槽的宽度一致,四根限制杆的长度方向均与活动槽的宽度方向一致,四根限制杆分别固定于两个活动槽长度方向的两端。覆盖轴4靠近联动杆46的一端凹陷有供联动杆46插入的凹槽,凹槽呈圆柱状,凹槽的直径与联动杆46的直径一致,凹槽与联动杆46正对。凹槽的内侧壁还凹陷有供第一卡块461卡入的第一卡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卡槽对称设置,第一卡槽呈长方槽状,第一卡槽的长度方向与凹槽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卡槽的长度与第一卡块461的直径一致,第一卡槽的宽度与第一卡块461的厚度一致,第一卡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卡块461的半径。
参照图1,墨盒2远离测量盒1的一侧开有驱动孔,驱动孔呈圆孔状,驱动孔的直径与覆盖轴4的直径一致,驱动孔的圆心与覆盖轴4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墨盒2远离测量盒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驱动杆43,驱动杆43呈圆柱杆状,驱动杆43的直径与驱动孔的直径一致,驱动杆43一端通过驱动孔伸入墨盒2内部空间,且贯穿墨盒2沿宽度方向且靠近测量盒1一侧的侧壁与覆盖轴4固定连接。
参照图4以及图5,驱动杆43远离覆盖轴4的一端固定有驱动板431,驱动板431呈圆饼状,驱动板431的圆心与驱动杆4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通过驱动驱动板431,驱动板431联动驱动杆43和卷尺轴3向联动杆46靠近或远离运动。
参照图4,覆盖轴4远离联动杆46的一端固定有橡胶环45,橡胶环45内圆的直径与覆盖轴4的直径一致,橡胶环45的内圆周与覆盖轴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参照图1以及图4,墨盒2远离测量盒1的一侧还固定有铰接座442,铰接座442为两块平行的半圆板551,两块半圆板551上均开有正对的铰接孔。铰接座442还转动连接有铰接板441,铰接板441呈长方板状,铰接板441上开有连接孔,两块半圆板551的间距与铰接板441的宽度一致。铰接座442上还转动连接有铰接杆443,铰接杆443同时贯穿铰接板441的连接孔以及两块半圆板551上的铰接孔,且铰接杆443与铰接板441上的连接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铰接杆443与两块半圆板551上的铰接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铰接板441远离铰接座442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4,支撑杆44绕铰接杆443转动。当支撑杆44转动至与驱动杆43平行时,支撑杆44远离铰接座442的一端与驱动板431靠近墨盒2的一侧抵接,橡胶环45与测量盒1的内侧壁抵接,橡胶环45处于挤压状态,支撑杆44与驱动板431有压力,驱动板431通过支撑杆44和橡胶环45固定覆盖轴4,覆盖轴4靠近联动杆46的一端与联动杆46靠近覆盖轴4的一端留有间距。当驱动杆43驱动覆盖轴4向联动杆46运动时,凹槽的侧壁挤压第一卡块461的曲面,第一卡块461压缩活动槽中的弹簧并伸入活动槽中;当驱动杆43驱动覆盖轴4向联动杆46运动至联动杆46靠近覆盖轴4的一端与凹槽的底壁抵接时,活动槽中的弹簧驱动第一卡块461伸出活动槽并卡入第一卡槽中,第一卡块461厚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与第一卡槽宽度方向的两侧壁抵接。卷尺摇杆3带动主动轮32转动时,主动轮32通过同步带7、从动轮42以及联动杆46伸入凹槽至极限位置后第一卡块461卡入第一卡槽中,联动覆盖轴4与主动轮32同步转动。
参照图4,卷尺条31呈条状,卷尺条31为铁质材料,卷尺口位于测量盒1沿长度方向且靠近覆盖轴4的侧壁上,卷尺口的长度与卷尺条31的宽度一致,卷尺口的宽度与卷尺条31的厚度一致,卷尺口刚好可供卷尺条31伸出和收回,卷尺口与测量盒1沿高度方向且靠近卷尺口的侧壁的间距为测量盒1高度的四分之一。覆盖条41呈条状,覆盖口位于测量盒1沿长度方向靠近覆盖轴4的侧壁上,覆盖口的长度与覆盖条41的宽度一致,覆盖口的宽度与覆盖条41的厚度一致,覆盖口刚好可供覆盖条41伸出和收回,覆盖口与测量盒1沿高度方向且靠近覆盖口的侧壁的间距大于测量盒1高度的四分之一,且与卷尺口的间距小于测量盒1高度的十分之一。卷尺条31和覆盖条41向测量盒1伸出时,卷尺轴3的转向和覆盖轴4的转向一致。
参照图2,覆盖杆411呈长方杆状,覆盖杆411为磁铁。当覆盖条41和卷尺条31部分伸出测量盒1时,卷尺条31伸出测量盒1的部分靠近覆盖条41伸出测量盒1的部分的一侧为卷尺条31的刻度线表面,覆盖条41伸出测量盒1的部分靠近卷尺条31伸出测量盒1的部分的一侧凹陷有若干磁铁槽,若干磁铁槽沿覆盖条4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磁铁槽中固定有磁铁片412。覆盖条41伸出测量盒1的部分受磁铁片412的磁力自动抵接卷尺条31伸出测量盒1的部分的刻度线表面。
参照图4,测量盒1内还固定有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第一挡板11的长度方向与测量盒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挡板11的宽度小于测量盒1的宽度,第一挡板11的长度为测量盒1长度的二分之一,第一挡板1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测量盒1设有卷尺口的侧壁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卷尺口和覆盖口之间。第二挡板12位于卷尺轴3和放线轴5的中间位置,第二挡板12的长度方向与测量盒1的高度方向一致,第二挡板12的宽度与第一挡板11的宽度一致,第二挡板12的宽度方向与测量盒1的宽度方向一致,第二挡板12的一端与第一挡板11远离卷尺轴3的出线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测量盒1沿宽度方向且远离卷尺口的侧壁齐平,测量盒1沿高度方向且远离卷尺口的侧壁开口设置。
参照图3,墨盒2位于测量盒1远离主动轮32的一侧,墨盒2与测量盒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墨盒2的宽度为测量盒1宽度的四分之一。墨盒2设有放线口的侧壁与测量盒1设有卷尺口的侧壁齐平,放线口与卷尺口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墨线51呈圆线状,放线口呈圆形,放线口的直径与墨线51的直径一致,放线口刚好可供墨线51伸出和收回。
参照图4,放线轴5呈圆柱杆状,放线轴5的直径与卷尺轴3的直径一致,放线轴5的长度与墨盒2的宽度一致,放线轴5的轴线与卷尺轴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放线轴5两端分别与墨盒2沿宽度方向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卷尺条31向测量盒1伸出和墨线51向墨盒2伸出时,卷尺轴3的转向和放线轴5的转向一致。
参照图1,放线轴5远离卷尺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线摇杆53,放线摇杆53包括一端与放线轴5固定连接的第一拼接杆531、一端与第一拼接杆531远离放线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拼接杆532以及一端与第二拼接杆532远离第一拼接杆531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拼接杆533,第一拼接杆531、第二拼接杆532以及第三拼接杆533均呈圆柱状,第一拼接杆531的轴心与放线轴5的轴心正对,第二拼接杆532垂直于第一拼接杆531,第三拼接杆533平行于第一拼接杆531,且第三拼接杆533靠近墨盒2的一端与第二拼接杆532固定连接。
参照图4,卷尺轴3靠近放线轴5的一端凹陷有切换槽,切换槽呈圆柱状,切换槽的圆心与放线轴5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切换槽的侧壁还凹陷有第二卡槽,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槽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第二卡槽呈长方槽状,第二卡槽的长度方向与切换槽的深度方向一致。
参照图4,第一拼接杆531和放线轴5的轴心位置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第一拼接杆531和放线轴5,通孔呈正四边柱状。通孔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滑杆54,滑杆54呈正四边杆状,滑杆54的边长与通孔的边长一致,滑杆54靠近卷尺轴3的一端且伸出通孔的部分呈圆柱杆状,滑杆54与切换槽正对,切换槽供滑杆54插入。滑杆54靠近卷尺轴3一端的外侧壁还活动连接有第二卡块542,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块542设有两块,且对称设置,第二卡块542呈半圆板551状,第二卡槽供第二卡块542插入,第二卡块542的直径与第二卡槽的长度一致,卡块的厚度与第二卡槽的宽度一致,第二卡块542的半径小于第二卡槽的深度。滑杆54靠近卷尺轴3一端的外侧壁还凹陷有供第二卡块542活动的收纳槽,收纳槽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收纳槽呈长方槽状,收纳槽的长度方向与滑杆54的长度方向一致,收纳槽的长度与第二卡块542的直径一致,收纳槽的宽度与第二卡块542的厚度一致,收纳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卡块542的半径,收纳槽中还设有驱动第二卡块542朝向收纳槽外运动的第二弹性件以及限制第二卡块542与收纳槽完全脱离的第二限制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为固定连接于收纳槽的底壁的弹簧,弹簧一端与收纳槽的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卡块542置于收纳槽内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限制件位于收纳槽的槽口,本实施例中第二限制件为限制杆,限制杆有四根,四根限制杆的长度均与收纳槽的宽度一致,四根限制杆的长度方向均与收纳槽的宽度方向一致,四根限制杆分别固定于两个收纳槽长度方向的两端。当滑杆54伸入切换槽时,切换槽的侧壁挤压第二卡块542,第二卡块542压缩收纳槽中的弹簧并伸入收纳槽中;当滑杆54活动至靠近卷尺轴3的一端与切换槽的底壁抵接时,第二卡块542与第二卡槽正对且第二弹性件驱动第二卡块542伸出收纳槽并卡入第二卡槽中,放线轴5与卷尺轴3固定连接,放线轴5与卷尺轴3同步转动。
参照图4,滑杆54为铁制品,第一拼接杆531的外侧壁还设有固定滑杆54的限位件541,本实施例中限位件541包括第一拼接杆531的外侧壁开有的插孔、滑杆54位于通孔内的部分凹陷有的插槽以及插入插孔和插槽的插销,插孔和插槽均呈圆形,插销呈圆柱杆状,插孔、插槽和插销的直径一致,插槽设有两个,且两个插槽均在同一直线上,插销为磁铁。当滑杆54靠近卷尺轴3的一端与切换槽底壁抵接时,插孔与靠近卷尺轴3的插槽正对,通过将插销插入插孔和靠近卷尺轴3的插槽中,即可使得滑杆54处于与放线轴5固定的状态。将滑杆54伸出切换槽,使插孔与远离卷尺轴3的插槽正对,通过将插销插入插孔和远离卷尺轴3的插槽中,即可使得滑杆54处于于放线轴5固定的状态,此时滑杆54与卷尺轴3留有间距。
参照图1,滑杆54远离放线轴5的一端伸出通孔且固定有旋柄55,旋柄55包括与滑杆54固定连接的圆板551和与圆板551远离滑杆54一侧固定连接的旋板552。圆板551的圆心与滑杆54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旋板552呈长方板状,旋板552垂直于圆板551,旋板552的长度与圆板551的直径一致,圆板551的圆心位于旋板552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参照图3,墨盒2内还固定有导线轴52,导线轴52的长度方向与墨盒2的宽度方向一致,导线轴52的长度与墨盒2的宽度一致,导线轴52的两端分别与墨盒2沿宽度方向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导线轴52与放线口的间距为墨盒2长度的四分之一,导线轴52位于放线口和放线轴5之间。墨线51与导线轴52的外侧壁抵接,墨线51与导线轴52抵接的点至放线口的一段平行于墨盒2的长度方向。
参照图1,墨盒2与测量盒1设有开口的一侧齐平的侧壁开有墨孔,墨孔呈圆形,墨孔与放线轴5正对,墨孔的直径小于墨盒2的宽度,墨盒2上还可拆卸连接有通闭墨孔的橡胶塞21,橡胶塞21塞入墨孔中并通过橡胶塞21与墨孔的内侧壁的摩擦力使得橡胶塞21封闭墨孔,墨汁通过墨孔加入墨盒2内。
参照图4,固定杆62靠近连接杆61的一端还固定有连接柱621,连接柱621呈圆柱状,连接柱621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杆62的长度方向一致。连接柱621靠近连接杆61的一端还活动连接有固定球6211,固定球6211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连接柱621靠近连接杆61一端的外侧壁还凹陷有供固定球6211活动的容纳槽,容纳槽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容纳槽呈圆柱状,容纳槽的直径与固定球6211的直径一致且容纳槽的槽口的直径小于固定球6211的直径。容纳槽中固定有驱动固定球6211朝向容纳槽外活动的第三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容纳槽底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球6211固定连接。连接杆61靠近固定杆62的一端凹陷有供连接柱621插入的连接槽,连接槽呈圆柱状,连接槽的直径与连接柱621的直径一致,连接槽的内侧壁还凹陷有供连接柱621插入的固定槽,固定槽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固定槽呈半圆球状。当连接柱621伸入连接槽中,连接槽的侧壁挤压固定球6211,固定球6211压缩容纳槽的弹簧并收入容纳槽中;当连接柱621伸入连接槽置极限位置时,连接柱621靠近连接杆61的一侧与连接槽的底壁抵接时,固定球6211卡入固定槽中,连接杆61与固定杆62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使用卷尺条31进行测量时,将滑杆54伸出切换槽,使得卷尺轴3和放线轴5断开连接,将插销插入插孔和靠近卷尺轴3的插槽中,使得滑杆54与卷尺轴3固定,驱动支撑杆44通过绕铰接杆443转动使得支撑杆44与驱动板431抵接,橡胶环45处于压缩状态,使得驱动杆43带动覆盖轴4与联动杆46分离,且覆盖轴4与测量盒1靠近墨盒2的内侧壁固定,将连接柱621从连接槽中伸出,使得固定杆62与连接杆61断开连接,随后将固定杆62置于参照点,拉动放线测量装置至另一点位进行测量,固定于固定杆62的卷尺条31带动卷尺轴3转动,卷尺条31通过卷尺口伸出测量盒1。测量完成后,转动卷尺摇杆3,卷尺摇杆3驱动卷尺轴3转动,将卷尺条31收回测量盒1内。使得单独进行测量工作时,卷尺轴3和放线轴5、卷尺轴3和覆盖轴4保持留有间距。
当需要使用墨线51进行放线时,将滑杆54伸出切换槽,使得卷尺轴3和放线轴5断开连接,将插销插入插孔和靠近卷尺轴3的插槽中,使得滑杆54与卷尺轴3固定,驱动支撑杆44通过绕铰接杆443转动使得支撑杆44杆与驱动板431抵接,橡胶环45处于压缩状态,使得驱动杆43带动覆盖轴4与联动杆46分离,且覆盖轴4与测量盒1靠近墨盒2的内侧壁固定,将连接柱621从连接槽中伸出,使得固定杆62与连接杆61断开连接,随后将连接杆61置于参照点,拉动放线测量装置至另一点位。固定于连接杆61的墨线51带动放线轴5转动,墨线51抵接导线轴52的外侧壁,墨线51通过放线口伸出墨盒2,当墨线51固定拉直后,弹射墨线51进行放线。放线完成后,转动放线摇杆53,放线摇杆53驱动放线轴5转动,将墨线51收回墨盒2内。使得单独进行放线工作时,卷尺轴3和放线轴5、卷尺轴3和覆盖轴4保持留有间距。
当需要同时进行测量和放线工作时,将滑杆54伸入槽中,第二卡块542卡入第二卡槽中,使得卷尺轴3和放线轴5固定,将插销插入插孔和远离卷尺轴3的插槽中,使得滑杆54与卷尺轴3固定,转动支撑杆44,支撑杆44绕铰接杆443转动,使得支撑杆44与驱动杆43脱离,驱动驱动杆43,驱动杆43推动覆盖轴4向联动杆46靠近,联动杆46伸入凹槽中,第一卡块461卡入第一卡槽中,联动杆46与覆盖轴4固定连接。将连接柱621伸入连接槽中,固定球6211卡入固定槽,连接杆61与固定杆62固定连接。将覆盖杆411与卷尺条31抵接,覆盖杆411受磁力作用贴紧卷尺条31而固定。拉动固定杆62和连接杆61,将固定杆62和连接杆61固定于参照点,拉动放线测量装置向另一点位靠近。卷尺条31、覆盖条41和墨线51受到拉力伸出放线测量装置,覆盖条41伸出测量盒1的部分,受磁铁片412的磁力自动抵接卷尺条31的刻度线表面。当放线测量装置拉至测量点附近时,掀开覆盖条41观察覆盖条41的刻度。当放线测量装置拉至测量点,固定放线测量装置,拉动墨线51弹至测量物表面,覆盖条41阻挡弹溅的墨汁弹至卷尺条31的刻度线表面。随后转动卷尺摇杆3或方向摇杆,放线轴5和卷尺轴3通过滑杆54同步转动,覆盖轴4和卷尺轴3通过主动轮32、同步带7、从动轮42以及联动杆46同步转动,墨线51、卷尺条31和覆盖条41收入放线测量装置中。一方面能够实现测量、放线的单独进行以及放线测量同时进行;另一方面测量、放线单独进行时,卷尺轴3、放线轴5以及覆盖轴4之间断开连接并保持间距,且测量、放线同时进行时,覆盖轴4保护卷尺轴3的刻度线,使得墨线51不容易银弹射标记时,墨线51的墨汁弹至卷尺条31的刻度线上,导致不便读数,当需要观察卷尺条31的刻度线时,掀开覆盖于卷尺条31的覆盖条41即可读数。
通过设置覆盖杆411为磁铁、覆盖条41固定磁铁片412以及卷尺条31为铁质材料,使得覆盖条41伸出测量盒1的部分可自动抵接卷尺条31的刻度线表面,使得覆盖条41可以自动覆盖卷尺条31的刻度线表面的同时,将覆盖条41掀开即可观察卷尺条31的刻度线而减少对卷尺条31的刻度线读数的影响,从而减少了施工人员需要手动调整覆盖条41抵接卷尺条31的刻度线表面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设置驱动杆43、支撑杆44、橡胶环45、滑杆54、限位件541、切换件以及转换件,使得覆盖轴4、卷尺轴3和放线轴5可拆卸连接,当覆盖轴4、卷尺轴3和放线轴5断开连接上保持留有间距,从而减少了将转动放线轴5和卷尺轴3时,放线轴5和卷尺轴3、覆盖轴4和卷尺轴3自动连接而影响放线测量工作的情况,减少了放线测量工作的阻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盒(1)、置于测量盒(1)内用于测量的卷尺条(31)、置于测量盒(1)内用于收卷卷尺条(31)的卷尺轴(3)、墨盒(2)、置于墨盒(2)内用于放线的墨线(51)以及置于墨盒(2)内用于收卷墨线(51)的放线轴(5),所述测量盒(1)与墨盒(2)固定连接,所述测量盒(1)垂直于墨盒(2)的侧壁上开有供卷尺条(31)伸出测量盒(1)的卷尺口,所述墨盒(2)垂直于测量盒(1)的侧壁上开有供墨线(51)伸出墨盒(2)的放线口,所述测量盒(1)开有卷尺口的侧壁与墨盒(2)开有放线口的侧壁齐平且卷尺口与放线口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卷尺条(31)远离卷尺轴(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2),所述墨线(51)远离放线轴(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1),所述固定杆(62)和连接杆(6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2)以及测量盒(1)上还设有切换放线轴(5)随卷尺轴(3)转动而同步转动以及放线轴(5)与卷尺轴(3)分别转动的切换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轴(5)和卷尺轴(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放线轴(5)上贯穿有通孔,所述切换件包括活动连接于通孔中的滑杆(54)以及与滑杆(54)靠近卷尺轴(3)的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二卡块(542),所述滑杆(54)靠近卷尺轴(3)的一端伸出至通孔外,所述滑杆(54)靠近卷尺轴(3)的一端还设置有供第二卡块(542)活动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驱动第二卡块(542)伸出收纳槽的第二弹性件以及限制第二卡块(542)完全伸出收纳槽的第二限制件,所述卷尺轴(3)靠近放线轴(5)的一端凹陷有供滑杆(54)插入的切换槽,所述切换槽与滑杆(54)靠近卷尺轴(3)的一端正对,所述切换槽内还凹陷有供第二卡块(542)插入的第二卡槽,当所述滑杆(54)活动至插入切换槽中且所述滑杆(54)靠近卷尺轴(3)的一端与切换槽的底壁抵接时,所述第二卡块(542)与第二卡槽正对且第二卡块(542)卡入第二卡槽中,所述放线轴(5)与卷尺轴(3)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轴(5)上还设有固定滑杆(54)处于完全置于切换槽外的状态的限位件(5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盒(1)内设有覆盖轴(4)以及收卷于覆盖轴(4)上的覆盖条(41),所述测量盒(1)设有卷尺口的侧壁还开有供覆盖条(41)伸出测量盒(1)的覆盖口,所述覆盖条(41)远离覆盖轴(4)一端的端部伸出至测量盒(1)外且与卷尺条(31)伸出至测量盒(1)外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覆盖口与卷尺口长度方向的两端对齐,所述覆盖条(41)伸出至测量盒(1)外的部分与卷尺条(31)伸出至测量盒(1)外的部分且设有刻度线一侧的表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覆盖条(41)远离覆盖轴(4)的端部固定有覆盖杆(411),所述覆盖杆(411)为磁铁,所述卷尺条(31)为铁制品,所述覆盖条(41)靠近卷尺条(31)设有刻度线的一侧还设有若干磁铁片(412)。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轴(4)驱动覆盖条(41)向测量盒(1)收卷的转向和卷尺轴(3)驱动卷尺条(31)向测量盒(1)收卷的转向一致,所述测量盒(1)以及墨盒(2)上还设有转换覆盖轴(4)随卷尺轴(3)转动而同步转动以及覆盖轴(4)与卷尺轴(3)分别转动的转换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件包括与卷尺轴(3)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的主动轮(32)、与测量盒(1)远离墨盒(2)的侧壁转动连接的联动杆(46)、固定连接于联动杆(46)远离墨盒(2)一端的从动轮(42)以及包裹于主动轮(32)和从动轮(42)的外表面包裹且首尾相连的同步带(7),所述同步带(7)联动主动轮(32)与从动轮(42)同步转动,所述从动轮(42)位于覆盖轴(4)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联动杆(46)靠近覆盖轴(4)的一端还活动连接有第一卡块(461),所述联动杆(46)靠近覆盖轴(4)一端的外侧壁还凹陷有供第一卡块(461)活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设置有驱动第一卡块(461)伸出活动槽的第一弹性件以及限制卡块完全伸出至活动槽外的第一限制件,所述覆盖轴(4)靠近联动杆(46)的一端凹陷有供联动杆(46)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与联动杆(46)正对,所述凹槽的内侧壁设还凹陷有供第一卡块(461)插入的第一卡槽,所述覆盖轴(4)活动连接于测量盒(1)的侧壁上,所述测量盒(1)上还设有驱动覆盖轴(4)朝向或远离联动杆(46)运动的驱动件,当所述驱动件驱动覆盖轴(4)活动至联动杆(46)插入至凹槽中,且所述联动杆(46)靠近覆盖轴(4)的一端与凹槽的底壁抵接时,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块(461)正对,且所述第一卡块(461)插入至第一卡槽中,所述覆盖轴(4)与联动杆(46)同步转动。
CN202311003544.9A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 Pending CN1170274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3544.9A CN117027449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3544.9A CN117027449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27449A true CN117027449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36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03544.9A Pending CN117027449A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274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63947A (zh) * 2024-01-31 2024-03-08 灵石县林业局 一种林业规划用距离测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63947A (zh) * 2024-01-31 2024-03-08 灵石县林业局 一种林业规划用距离测量装置
CN117663947B (zh) * 2024-01-31 2024-04-05 灵石县林业局 一种林业规划用距离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27449A (zh) 一种用于工程测量的放线测量装置
CN210103144U (zh) 一种高效的线缆收卷装置
CN113670392B (zh) 一种涡街流量计
CN210803542U (zh) 一种高压接线钳
CN215854455U (zh) 一种公路施工专用测量放线装置
CN217107684U (zh) 液压故障检测仪
CN114987911A (zh) 一种高精度数字化倾斜角度测试仪
CN217180026U (zh) 一种水质检测用取样装置
CN213041108U (zh) 一种可塑型线性卷尺
CN205820455U (zh) 一种分切机
CN213507984U (zh) 一种园林施工用放线定位装置
CN210854715U (zh) 一种线缆的缠卷塑料线轴
CN110044237B (zh) 一种孔距测量仪
CN205642383U (zh) 一种工程测量放线装置
CN215897159U (zh) 一种用于电缆铺设用电动绕线盘
CN117516344B (zh) 一种建筑施工测量装置
CN217766620U (zh) 一种牵引变电所接地网铺设用电阻测试装置
CN216925847U (zh) 一种地震观测深井水温梯度测量装置
CN115950323B (zh) 一种国土规划空间用实地测量装置
CN215066026U (zh) 混凝土渗仪校准装置
CN219071892U (zh) 光缆施工工程攀爬安全装置
CN218382818U (zh) 一种非接触式钢筋混凝土检测装置
CN214192085U (zh) 核磁共振仪天线线缆收纳装置
CN113900206B (zh) 一种阻水带导向装置及光缆加工装置
CN220300048U (zh) 一种网络通信用的放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