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22078A - 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22078A CN117022078A CN202311012074.2A CN202311012074A CN117022078A CN 117022078 A CN117022078 A CN 117022078A CN 202311012074 A CN202311012074 A CN 202311012074A CN 117022078 A CN117022078 A CN 1170220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 cushion
- thickness
- panels
-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48961 Localised oede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683 abdominal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545 inva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66—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booster cushions, e.g. to lift a child to allow proper use of the conventional safety bel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46—Back-rests or cushions shape of the cush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包括垫本体,该垫本体包括两块正对设置的面板,两块面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导向机构,两块面板受压缩导向机构的约束而相对靠近或远离;两块面板之间还设有厚度复位件,该厚度复位件带动两块面板相互远离;在任一面板的外侧还设有两块拓展翼板,两块拓展翼板沿垫本体的左右方向分布,两块拓展翼板分别沿垫本体的左右方向与其滑动装配,两块拓展翼板分别与导向主体连接并与其同步联动。采用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作为靠背功能使用的垫本体能在受到乘客倚靠压力时,自动压缩其厚度、并同步扩展其支撑面积,从而为用户提供极致便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安全座椅,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增高垫。
背景技术
汽车自带的安全带是针对成人的身高体型设计,由于身高原因,儿童只有在身高1.4m(约12岁左右)以上才能使用车载安全带。为此,市场匹配有Group23组的儿童安全座椅,通常适用年龄3-12岁的孩子,其通过在原有的成人乘坐位上加装儿童座椅,将其转换为儿童乘坐位。儿童安全座椅的主要用处就是将儿童的乘坐位置抬高,避免安全带勒着脖子和腹腔。Group23组的儿童安全座椅有多种形式,总的来说分为高背增高座椅、矮背增高垫和单底座增高垫,其中:
高背增高座椅除了用于抬升儿童乘坐位置的增高垫之外,还配置有头枕和侧翼,其对侧碰有更好的保护效果,产品由i-Size认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但其价格较贵,且产品重量(约8-9Kg)和体积较大,占用车内空间多;特别是成人乘坐位和儿童乘坐位之间的拆装切换费时、费力。
矮背增高垫的产品比较轻便(约5Kg),包括用于抬升儿童乘坐位置的增高垫和腰部支撑,因而具备一定舒适性,其体积较小,占用车内空间较少,价格也相对便宜;但其没有侧保护和i-Size认证。且矮背增高垫在安装后也会占用一个成人座位,成人乘坐位和儿童乘坐位之间的拆装切换也较为费时、费力。
单底座增高垫的产品非常轻便(2-3Kg),整体来看,其主体为具有抬升儿童乘坐位置的增高垫,并与汽车座椅通过标准接口连接;单底座增高垫具有体积较小,占用车内空间较少,价格非常便宜的优点;但其也没有侧保护和i-Size认证,更没有腰部支撑,舒适性较差。对于设置单底座增高垫的位置,其较高的乘坐位置抬升同样不便于成人乘坐,在成人乘坐位和儿童乘坐位之间进行切换时,也需要将其拆装。
根据对以上3种类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分析不难看出,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均存在其占用成人乘坐位形成儿童乘坐位之后,无法在两种乘坐位之间进行快速、简便切换的技术问题;而明显的是,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是市场长久存在的实际需求。
对于其中的单底座增高垫来说,由于其结构在三种儿童座椅中相对简单,因而将其在成人乘坐位和儿童乘坐位之间进行快速切换的技术可行性相对更高。现有技术中有可折叠的高背增高座椅,其坐垫部位能相对于靠背翻转而折叠,从而起到方便高背增高座椅收纳的作用。坐垫部位的翻转折叠为单底座增高垫的快速切换提供了参考。
研究人员拟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增高垫翻转贴靠在汽车自身座椅靠背上形成成人乘坐位,此时的增高垫转换成腰托,由此将对应部位的汽车座椅形成儿童乘坐位或成人乘坐;但简单采用增高垫翻转切换方案,仍面临至少以下技术问题:
①、由于增高垫厚度普遍较厚,将其直接翻转切换作为成人腰托时的厚度偏大,侵占成人的背部依靠空间,因而有必要对此时的增高垫(腰托)的厚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②、增高垫的宽度相对较窄,将其直接翻转切换作为成人腰托时对乘客的支撑面积是固定不变的,而由于乘客的个体身材存在差异,其对背部/腰部所需的支撑面积也不同,导致其不能满足部分身材健壮乘客的依靠需求。
③、将增高垫翻转切换作为儿童安全座垫时,第①点中调整的厚度如何复原且保持,以使其能有效支撑儿童乘坐。
在进一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①、②时,此时的增高垫形式上已经形成了竖向放置的腰托(或称之为靠垫、腰垫或其他名字),如果将腰托的厚度调节和宽度调节分为两个独立的步骤进行,虽能满足用户基本需求,但对简化操作步骤、提升用户体验而言仍显不足。
有鉴于此,有必要将腰托的厚度调节步骤和宽度调节步骤相联动,使乘客倚靠腰托后,通过与倚靠压力响应而自动减小厚度、同时增加宽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厚度调接-支撑面积调节相联动的靠垫,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垫本体,该垫本体包括两块正对设置的面板,两块所述面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导向机构;
所述压缩导向机构包括导向主体和导向活动部,所述导向主体和所述导向活动部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面板,两块所述面板受所述压缩导向机构的约束而相对靠近或远离;
两块所述面板之间还设有厚度复位件,该厚度复位件具有带动两块所述面板相互远离的趋势;
两块所述面板受外力和所述厚度复位件的共同作用而相对靠近或远离;
在任一所述面板的外侧还设有两块拓展翼板,两块所述拓展翼板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分布,两块所述拓展翼板分别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与其滑动装配;
两块所述拓展翼板分别与所述导向主体连接并与其同步联动;
两块所述面板相互靠近时,两块所述拓展翼板同步外扩;
两块所述面板相互远离时,两块所述拓展翼板同步回收。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效果是,乘客乘坐时倚靠面板对其施加压力,在压力与厚度复位件提供的反向恢复力共同作用下调节靠垫的厚度,一方面减小对成人乘客背部空间的侵占;另一方面能为乘客背部提供弹性支撑感。而拓展翼板与导向主体联动,以随靠垫的厚度减小而外扩,随随靠垫的厚度增大而回收,不需单独调节拓展翼板,具有极致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儿童安全增高垫与汽车座椅连接并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儿童安全增高垫与汽车座椅连接并处于竖向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儿童安全增高垫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儿童安全增高垫翻转至竖向状态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为儿童安全增高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翻转锁定机构20与水平翻转轴11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厚度锁定机构40与导向活动部32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8为导向活动部3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两个同步齿轮33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拓展翼板15横向向外拓展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横向连接钢条18与内圈约束板16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为座垫面板13与横向连接钢条18的钩挂关系示意图;
图13为采用结构①的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采用结构①的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翻转至竖向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采用结构②的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采用结构②的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翻转至竖向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采用结构③的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采用结构②的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翻转至竖向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采用结构④的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采用结构②的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翻转至竖向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采用结构⑤的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翻转至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采用结构②的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翻转至竖向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包括垫本体,所述垫本体可以是单纯的腰托、靠垫、腰垫等,此时的垫本体只具有单一的背部支撑、抵靠功能;
所述垫本体也可以是由座垫翻转后形成,所述垫本体的状态可以切换成腰托、靠垫、腰垫,也可以切换成座垫,此时的垫本体(腰托、靠垫或腰垫)等同于座垫,二者只是同一个特征在两种状态(乘坐或倚靠)下的不同名称。
如图1-图12所示,其展示的即为垫本体可同时作为腰托(靠垫/腰垫)和座垫时的结构示意。
以座垫为儿童安全增高垫为例:当其处于水平状态时,增高垫形成儿童乘坐的座垫,该位置主要用于儿童乘坐;当其处于竖向状态时,增高垫形成靠垫(腰托),该位置主要用于成人乘坐,成人的背部可以倚靠靠垫,此时的所述儿童安全增高垫即等于所述垫本体。
以下以儿童安全增高垫安装于汽车座椅后,其处于水平而形成座垫时的状态为基准来定义前、后、左、右、上、下方位;
所述儿童安全增高垫包括增高垫本体10,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后部沿其左右方向设有水平翻转轴11,所述水平翻转轴11与所述增高垫本体10转动装配,在所述水平翻转轴1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儿童座椅标准连接件12;其中儿童座椅标准连接件12用于与汽车座椅上自带的儿童安全座椅标准接口(如isofix接口、Latch接口)连接。
当以上增高垫本体10通过儿童座椅标准连接件12与汽车座椅上自带的儿童安全座椅标准接口连接后,水平翻转轴11受儿童座椅标准连接件12的限制而保持相对固定状态,此时增高垫本体10可绕所述水平翻转轴11翻转至水平状态和竖向状态,
增高垫本体10处于水平状态时,形成儿童安全座垫;
增高垫本体10处于竖向状态时,形成腰托(也可称为:腰靠、靠垫、靠背、腰垫等)。
当增高垫本体10处于竖向状态时,容易存在高度不足的问题,影响成人依靠的舒适感和支撑稳定性。需要使增高垫本体10翻转至竖向状态时具有一定的高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是:所述水平翻转轴11靠近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上部,所述标准连接件12呈“L”状,其一个臂竖向设置,一个臂水平设置,标准连接件12的转角部位用于与汽车座椅的座垫贴合。这样设置,可使水平翻转轴11靠近汽车座椅的靠背并保持一定高度,便于将增高垫本体10的厚度能积累到翻转后,使翻转至竖向状态的增高垫本体10具有一定的初始高度,从而对成人背部/腰部起到有效支撑,提高依靠舒适感。
为了调整(翻转至竖向状态后的)增高垫本体10的厚度,所述增高垫本体10包括两块正对设置的面板,两块所述面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导向机构30,在对所述面板施加外力时,两块所述面板受所述压缩导向机构30约束而相对较为稳定的靠近或远离;两块所述面板的不同之处是:一块所述面板为座垫面板13,另一块所述面板为腰托面板14,所述座垫面板13位于所述腰托面板14的正上方;两块所述面板靠近或远离与施加的外力方向有关,这无疑是显而易见的,对两块面板施加外力的方式有多种,最直接、简单的方式是用户施加人力,例如,当乘客依靠腰托面板14时,腰托面板14自然会靠近座垫面板13从而减小厚度。
一种压缩导向机构30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所述压缩导向机构30包括导向主体31和导向活动部32,所述导向主体31和所述导向活动部32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面板;
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是:所述导向主体31包括两个导向连杆3b,所述导向活动部32包括两个导向滑块3a,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分别沿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左右方向滑动装配于所述腰托面板14的内侧,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沿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左右方向分布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的上端相互靠近而下端相互远离,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呈“八”字型排布,所述导向连杆3b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滑块3a铰接,所述导向连杆3b的上端与所述座垫面板13的内侧铰接。
为了提高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的转动稳定性而保证座垫面板13和腰托面板14的移动稳定性,所述压缩导向机构30还包括两个稳定连杆34,两个所述稳定连杆34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一一对应,所述稳定连杆34的上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连杆3b铰接,所述稳定连杆34的下端与所述腰托面板14的内侧铰接。
添加稳定连杆34后,能较大程度的提高导向连杆3b的转动稳定性而保证座垫面板13和腰托面板14的移动稳定性,但由于两个导向连杆3b的转动不完全同步,可能导致座垫面板13绕两个导向连杆3b分别扭转,进一步导致座垫面板13和腰托面板14的移动稳定性不高;因而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两个导向连杆3b之间还连接有连杆同步转动组件,该连杆同步转动组件作用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并使其同步转动。
所述连杆同步转动组件的一种实施例是:所述连杆同步转动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33,两个所述同步齿轮33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一一对应,所述同步齿轮33与对应的所述导向连杆3b转动连接,具体而言,所述同步齿轮33固定在所述稳定连杆34的下端。以上所述的同步齿轮33并不特指某种齿轮,也不特指完整齿轮,所述同步齿轮33可以只是一段齿轮。
当增高垫本体10翻转至水平竖向状态时,增高垫本体10的厚度需要在回恢复(如人力恢复)后被锁定。因而需要相应的解锁/锁定装置,具体的:在所述增高垫本体10内设有作用于所述压缩导向机构30的厚度锁定机构40,该厚度锁定机构40控制所述导向活动部32(具体是导向滑块3a)的运动或停止运动;
所述厚度锁定机构4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一种具体的方式可以是:所述厚度锁定机构40包括锁头41和锁具42,所述锁头41沿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前后方向滑动装配在所述增高垫本体10内,所述锁具42设于所述导向活动部32上,所述锁头41朝向所述锁具42移动而控制所述导向活动部32锁定并停止运动,所述锁头41远离所述锁具42移动而控制所述导向活动部32解锁并运动。所述锁头41可以是锁销,此时的锁具42则可以是位于导向活动部32上的锁孔,反之一样,所述锁头41可以是带有锁孔的锁片,此时的锁具42则可以是位于导向活动部32上的锁销。
所述厚度锁定机构40的安装位置可以在增高垫本体10的多处,一个安装位置可以是位于增高垫本体10的前部,且位于导向活动部32的前方,锁头41朝向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后方滑动时靠近所述锁具42;另一个安装位置可以是位于增高垫本体10的中部或后部,且位于导向活动部32的后方,锁头41朝向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前方滑动时靠近所述锁具42。
当两块所述面板的间距需要恢复时,可以在两块所述面板之间设置厚度复位件50,当两块所述面板受到的压缩力小于厚度复位件50对其施加的回复力时,所述厚度复位件50即能带动两块所述面板相互远离。
所述厚度复位件50可以是电动复位件(例如电推杆等),也可以是弹性复位件(例如:压簧、扭簧、拉簧),以弹性复位件为例:
所述厚度复位件50或为压簧,所述压簧作用于两块所述面板而使其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所述厚度复位件50或为扭簧,所述扭簧作用于所述稳定连杆34和/或所述导向连杆3b而使其具有自动回转的趋势;
所述厚度复位件50或为拉簧,所述拉簧作用于两个所述稳定连杆34和/或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而使其具有自动回转的趋势。
以上对导向活动部32的控制(锁定/解锁),以及对增高垫本体10的翻转控制如果设置为两个独立的过程,用户在翻转增高垫本体10前/后,需要先/再操作导向活动部32的锁定/解锁步骤,且以上步需按顺序进行,容易造成用户误操作,体验感较差;为了给用于提供极致的便捷体验,在所述厚度锁定机构40与所述水平翻转轴11之间还设有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
所述增高垫本体10绕所述水平翻转轴11翻转至水平状态时,所述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控制所述厚度锁定机构40解除对所述导向活动部32的控制,使所述导向活动部32被解锁;
所述增高垫本体10绕所述水平翻转轴11翻转至竖向状态时,所述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控制所述厚度锁定机构40恢复对所述导向活动部32的控制,使所述导向活动部32被锁定。
所述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具有的特点是,其上具有联动点位,该联动点位随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正、反双向转动靠近或远离所述水平翻转轴11;而所述厚度锁定机构40,具体来说是所述锁头41与所述联动点位联动。
所述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的有如下结构①-结构⑤五种示例:
结构①:如图13、14所示,所述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包括凸轮61和凸轮抵靠部62,所述凸轮61的轮廓线与所述凸轮抵靠部62贴合抵靠,所述凸轮61的轮廓线与所述凸轮抵靠部62的贴合抵靠位置形成所述联动点位。
当结构①应用于以上儿童安全增高垫时:
一种连接方式是:所述凸轮61固定于所述水平翻转轴11,所述凸轮抵靠部62固定于所述锁头41上;此时,凸轮61的顶部朝向增高垫本体10的前方,增高垫本体10翻转至水平状态时,凸轮61的顶部顶推锁头41使其朝向所述锁具42移动并使能所述导向活动部32(具体是导向滑块3a)停止滑动;而增高垫本体10翻转至竖向状态时,锁头41可受重力下落从而远离锁具42;当然,还可以增加弹性顶推件62a辅助锁头41下滑,此时弹性顶推件62a作用于所述凸轮抵靠部62或锁头41使其能始终与所述凸轮61的轮廓线贴合;所述凸轮抵靠部62可以是外加的,也可以是锁头41上的一个部分形成的。
另一种连接方式是:所述凸轮61转动装配于所述锁头41,所述凸轮抵靠部62固定于所述水平翻转轴11,在增高垫本体10的翻转过程中,凸轮61外轮廓的不同部位与凸轮抵靠部62抵靠,从而也能起到驱动锁头41的作用;增高垫本体10翻转至水平状态时,凸轮61的顶部与所述凸轮抵靠部62接触;增高垫本体10翻转至竖向状态时,凸轮61和锁头41也可以通过自重下滑;此时也可以增加弹性顶推件62a以辅助凸轮61和锁头41的下滑,此时的凸轮抵靠部62可以是外加的,也可以是所述水平翻转轴11的一部分形成的。
结构②:如图15、16所示,所述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包括联动导向板63和限位部64,在所述联动导向板63上设有联动导向槽63a,所述联动导向槽63a的一端靠近所述水平翻转轴11,所述联动导向槽63a的另一端远离所述水平翻转轴11,所述联动导向槽63a的两端之间的部分最好是自然过渡,所述限位部64受所述联动导向槽63a约束并沿所述联动导向槽63a运动,所述限位部64与所述联动导向槽63a的连接点形成所述联动点位;
一种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是:所述限位部64为限位杆,限位杆与所述锁头41固定连接,所述联动导向板63与所述水平翻转轴11外壁固定。
当结构②应用于以上儿童安全增高垫时:
所述联动导向槽63a的两端对应增高垫本体10的水平/竖向两个状态即可,即水平状态锁定、竖向状态解锁。
结构③:如图17、18所示,所述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包括至少一个;联动连杆65,所述联动连杆65的一端与所述水平翻转轴11的外壁铰接,所述联动连杆65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头41铰接;
所述联动连杆65与所述锁头41的连接处形成所述联动点位。
当结构③应用于以上儿童安全增高垫时:
由于联动连杆65的转动中心与增高垫本体10的转动中心不同,设计联动连杆65的连接位置和尺寸即可使联动点位与水平翻转轴11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起到锁定/解锁作用;即水平状态锁定、竖向状态解锁。
结构④:如图19、20所示,所述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包括拉线66和锁头复位弹簧67,所述拉线66的尾部固定在所述水平翻转轴11外壁,所述拉线66的头部与所述锁头41固定连接,所述拉线66随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双向转动而收、放线;
所述锁头复位弹簧67或作用于所述锁头41使其有靠近/远离所述水平翻转轴11的趋势;
所述锁头复位弹簧67或作用于所述拉线66的头部以使其具有带动所述锁头41靠近/远离所述水平翻转轴11的趋势;
所述拉线66收线时,其拉动所述锁头41远离/靠近所述水平翻转轴11;
所述拉线66放线时,所述锁头复位弹簧67带动所述锁头41远离/靠近所述水平翻转轴11;
所述拉线66与所述锁头41的连接位置形成所述联动点位。
当结构④应用于以上儿童安全增高垫时:
需设计拉线66的长度和锁头复位弹簧67的配合关系;其原理与具有回弹功能的闸线/拉索(例如:自行车刹车闸线、油门闸线等)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结构⑤:如图21、22所示,所述解锁-翻转联动机构60包括设于所述锁头41上的第一磁极68、以及设于所述水平翻转轴11上的两个第二磁极69,两个所述第二磁极69绕所述水平翻转轴11环向分布,所述第一磁极68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磁极69相互吸引,所述第一磁极68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磁极69相互排斥;所述第一磁极68的外端面/点形成所述联动点位。
当结构⑤应用于以上儿童安全增高垫时:
一个第二磁极69朝向座椅前方处于水平状态,一个第二磁极69朝向座椅上方处于竖向状态;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处于水平状态的第二磁极69与所述第一磁极68相互排斥,处于竖向状态的第二磁极69与所述第一磁极68相互吸引。
为了提升使腰托面板14对成人的支撑面积,在所述腰托面板14的外侧还设有两块拓展翼板15,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沿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左右方向分布,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分别沿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左右方向与其滑动装配;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可以手动抽拉。
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可以使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分别与导向主体31连接并与其同步联动;以使两块所述面板相互靠近时,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同步外扩;两块所述面板相互远离时,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同步回收。
在所述腰托面板14上对应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分别设有条形让位缺口,两个所述条形让位缺口与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一一对应,所述导向滑块3a通过所述条形让位缺口从所述腰托面板14内侧伸至所述腰托面板14外侧,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与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一一对应,所述拓展翼板15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滑块3a连接即可与之联动。
在所述腰托面板14的外侧面对应两个所述拓展翼板15分别设有翼板容置区,所述拓展翼板15收回后落入对应的所述容置区,所述条形让位缺口与所述容置区一一对应,所述条形让位缺口沿所述腰托面板14的左右方向开设于对应的所述容置区。
在所述增高垫本体10内设有作用于所述水平翻转轴11的翻转锁定机构20,所述翻转锁定机构20用于控制所述水平翻转轴11与所述增高垫本体10转动、停止转动,从而使所述增高垫本体10能保持在水平或竖向状态。一种翻转锁定机构20的结构可以是:所述翻转锁定机构20包括沿所述增高垫本体10前后方向滑动装配的锁杆21,在所述水平翻转轴11上设有翻转锁定孔,所述锁杆21的一端与所述翻转锁定孔插拔连接,所述锁杆2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增高垫本体10外部以便于用于操作。
所述座垫面板13的周边设有一圈向下延伸的上围板,所述座垫面板13和上围板构成开口朝下的上箱体,所述腰托面板14的周边设有一圈向上延伸的下围板,所述腰托面板14和所述下围板构成开口朝上的下箱体;所述下箱体嵌入所述上箱体。
所述上围板的一种具体构成形式可以是:所述上围板包括内圈约束板16和外圈造型板17,所述内圈约束板16竖向设置,所述内圈约束板16包括至少两面,也可以是三面、四面的环状结构;所述外圈造型板17主要是根据设计需要的造型而定,所述下围板的外壁靠近所述内圈约束板16的内壁,所述外圈造型板17位于所述内圈约束板16的外侧并与其连接。所述外圈造型板17与内圈约束板16的一种具体连接方式是:所述外圈造型板17的下边缘与所述内圈约束板16的下边缘连接,所述外圈造型板17的上部逐渐远离所述内圈约束板16。
在所述内圈约束板16内部设有两个横向连接钢条18,两个所述横向连接钢条18沿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前后方向分布,所述横向连接钢条18沿所述增高垫本体10的左右方向布置,所述横向连接钢条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圈约束板16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座垫面板13的下表面对应每个所述横向连接钢条18分别设有面板挂钩19,所有所述面板挂钩19的朝向一致(例如朝前或朝后),所述面板挂钩19从下方与所述横向连接钢条18拉紧,所述座垫面板13与所述内圈约束板16固定连接。采用以上设计方案,内圈约束板16内部不需要再设置多个安装座垫面板13的连接安装位置,面板挂钩19与横向连接钢条18配合拉紧即能实现座垫面板13的稳定连接,简化了相关安装、连接结构;保证座垫面板13在长时间使用过程在不会空鼓,不会产生乘坐悬浮感和异响。
进一步的简化安装方案是:在所述内圈约束板16的内壁对应所述横向连接钢条18的每一个端部分别设有凸出的连接台,该连接通过螺栓同时与所述座垫面板13和所述横向连接钢条18连接固定。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为靠背功能使用的垫本体能在受到乘客倚靠压力时,自动压缩其厚度、并同步扩展其支撑面积,从而为用户提供极致便捷的使用体验。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本体,该垫本体包括两块正对设置的面板,两块所述面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导向机构(30);
所述压缩导向机构(30)包括导向主体(31)和导向活动部(32),所述导向主体(31)和所述导向活动部(32)分别连接于两块所述面板,两块所述面板受所述压缩导向机构(30)的约束而相对靠近或远离;
两块所述面板之间还设有厚度复位件(50),该厚度复位件(50)具有带动两块所述面板相互远离的趋势;
两块所述面板受外力和所述厚度复位件(50)的共同作用而相对靠近或远离;
在任一所述面板的外侧还设有两块拓展翼板(15),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分布,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分别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与其滑动装配;
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分别与所述导向主体(31)连接并与其同步联动;
两块所述面板相互靠近时,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同步外扩;
两块所述面板相互远离时,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同步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主体(31)包括两个导向连杆(3b),所述导向活动部(32)包括两个导向滑块(3a),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分别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滑动装配于对应所述面板的内侧,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分布,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一一对应,所述导向连杆(3b)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滑块(3a)铰接,所述导向连杆(3b)的另一端与对向的所述面板的内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之间还设有连杆同步转动组件;
所述连杆同步转动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同步齿轮(33),两个所述同步齿轮(33)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一一对应,所述同步齿轮(33)与对应的所述导向连杆(3b)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导向机构(30)还包括两个稳定连杆(34),两个所述稳定连杆(34)与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一一对应,所述稳定连杆(34)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连杆(3b)铰接,所述稳定连杆(34)的另一端与设有所述导向滑块(3a)的所述面板的内侧铰接,所述同步齿轮(33)固定在所述稳定连杆(34)与对应所述面板的铰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复位件(50)或为压簧,所述压簧作用于两块所述面板而使其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所述厚度复位件(50)或为扭簧,所述扭簧作用于所述稳定连杆(34)和/或所述导向连杆(3b)而使其具有自动回转的趋势;
所述厚度复位件(50)或为拉簧,所述拉簧作用于两个所述稳定连杆(34)和/或两个所述导向连杆(3b)而使其具有自动回转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滑动装配有所述导向滑块(3a)的所述面板上设有两个条形让位缺口,两个所述条形让位缺口与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一一对应,所述导向滑块(3a)通过对应的所述条形让位缺口伸至对应的所述面板的外侧,两块所述拓展翼板(15与两个所述导向滑块(3a)一一对应,所述拓展翼板(15)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滑块(3a)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相应的所述面板的外侧面对应两个所述拓展翼板(15)分别设有翼板容置区,所述拓展翼板(15)收回后落入对应的所述容置区,所述条形让位缺口与所述容置区一一对应,所述条形让位缺口沿所述垫本体的左右方向开设于对应的所述容置区。
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本体内设有作用于所述压缩导向机构(30)的厚度锁定机构(40),该厚度锁定机构(40)控制所述导向活动部(32)的运动或停止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锁定机构(40)包括锁头(41)和锁具(42),所述锁头(41)沿滑动装配在所述垫本体内,所述锁具(42)设于所述导向活动部(32)上,所述锁头(41)朝向所述锁具(42)移动而控制所述导向活动部(32)锁定并停止运动,所述锁头(41)远离所述锁具(42)移动而控制所述导向活动部(32)解锁并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本体上沿其左右方向设有水平翻转轴(11),所述水平翻转轴(11)与所述垫本体转动装配,在所述水平翻转轴(11)的两端固定有儿童座椅标准连接件(12);
在所述垫本体内设有作用于所述水平翻转轴(11)的翻转锁定机构(20),该翻转锁定机构(20)用于控制所述水平翻转轴(11)与所述垫本体转动、停止转动;
所述翻转锁定机构(20)包括与所述垫本体滑动装配的锁杆(21),在所述水平翻转轴(11)上设有翻转锁定孔,所述锁杆(21)的一端与所述翻转锁定孔插拔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12074.2A CN117022078A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12074.2A CN117022078A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22078A true CN117022078A (zh) | 2023-11-10 |
Family
ID=88625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012074.2A Pending CN117022078A (zh) | 2023-08-11 | 2023-08-11 | 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22078A (zh) |
-
2023
- 2023-08-11 CN CN202311012074.2A patent/CN11702207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65727B (zh) | 拟人化的可枢转的上部座椅靠背支撑件 | |
CA2661130C (en) | Fold flat seat assembly with drive link | |
US20020024245A1 (en) | Vehicle seat for reversible occupant travel | |
US8579369B2 (en) | Truss system for juvenile vehicle seat | |
US20220227266A1 (en) | Vehicle seat backrest | |
CN110356289A (zh) | 一种一键式座椅调节装置 | |
US20170368966A1 (en) | Stow-In-Floor Seat Assembly With Pitched Easy Entry Position | |
US11884185B2 (en) | Vehicle seat | |
CN101243925A (zh) | 头枕 | |
CN102555843A (zh) | 座椅结构 | |
CN220518073U (zh) | 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 | |
CN220518059U (zh) | 儿童安全增高垫 | |
CN117022078A (zh) | 一种靠垫厚度-宽度联动调节机构 | |
KR102201315B1 (ko) | Suv 차량의 후열 좌석 시트 프레임 | |
CN116853082A (zh) | 一种儿童安全增高垫 | |
CN114179687B (zh) | 一键翻转式座椅骨架 | |
CN109774553A (zh) | 座椅组件枢轴支架 | |
CN220535479U (zh) | 儿童安全增高垫厚度调节体系 | |
CN220555321U (zh) | 儿童安全增高垫解锁-翻转联动机构 | |
CN108297747B (zh) |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安全座椅 | |
CN219769689U (zh) | 一种可实现靠背翻平的调高座椅 | |
KR20200050626A (ko) | Suv 차량의 후열 좌석 시트 프레임 | |
CN219446798U (zh) | 汽车头枕 | |
CN220555322U (zh) | 儿童安全增高垫翻转锁定机构 | |
CN220518058U (zh) | 儿童安全增高垫滑动调节锁定体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