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7451A - 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7451A
CN117017451A CN202311165135.9A CN202311165135A CN117017451A CN 117017451 A CN117017451 A CN 117017451A CN 202311165135 A CN202311165135 A CN 202311165135A CN 117017451 A CN117017451 A CN 117017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needle
spring coil
microcoil
push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651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23111651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74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7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74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03Needle locating or guid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包括导引系统和定位系统,导引系统包括引导针、引导针手柄、刻度线、橡胶限位器、锐头针芯和钝头针芯,引导针的尾端连接有引导针手柄,定位系统包括微弹簧圈管、推送杆卡扣、推送杆、推送杆手柄、微弹簧圈、尾线和半推送标志,引导针的内部可适配微弹簧圈管;本发明提高了体内各器官小结节切除术前定位的安全性、易操作性,拓宽了术前定位的引导设备:超声、CT、PET/CT和MRI均可,术前定位的应用范围,明显提高了定位的精准性,能精确的引导手术切术范围,提高了病人切除器官剩余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最大化。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民体检的普及,检查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体内的微小病变被检查发现,例如肺小结节、肝小结节、胃肠道早期病变等,使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伴随着不能定性或需要早期手术干预的微小病变越来越多;而且精准外科对于手术切除范围在追求彻底清除目标病灶的同时,确保剩余解剖结构完整和功能性体积最大化;使得微小结节手术前的精准定位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肺小结节、肝、肾小结节、胃肠道、颅内、乳腺小肿瘤等的术前定位方法和手段繁多,主要为CT、超声或内镜成像的引导下,经皮、经管腔、消化道等,使用穿刺定位针、hookwi re针、微弹簧圈、吲哚菁绿荧光剂,或者印度墨、靛蓝、亚甲基蓝等染色剂,各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比如肺小结节术前的定位针无法避免对血管的损伤、吲哚箐绿荧光剂用于肺、肝、胃肠道的术前定位需要配套特殊的价格贵的探测设备、肝小结节术中超声定位的无菌性、术中配合的要求较高;或者染色剂有过敏反应、时间宽容度低(≤24h/48h)、易污染等;
常规医用血管栓塞用的塔型微弹簧圈,具有较好的人体组织兼容性,一般不易脱落,无明确刺激症状,可在人体组织内长时间存在,无手术安排时间的担忧及风险。因其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以及对手术时间的宽容度,近年来在胸腔镜肺小结节切除术前应用的日益增多。然而,目前使用的微弹簧圈形态为塔型,可用于肺组织定位识别,但在肝组织、胃肠道壁就不太适合固定或识别,并且其出厂的适应症仅限于血管栓塞使用,用于肺组织内存在超适应证使用的法律风险。另外,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引导针的针尖均为锐利的,无法避免针尖途径的血管损伤、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综上,目前尚无一款能普遍能应用于肺、肝、肾、胃肠道等多器官小结节术前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的医用器械,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使用的微弹簧圈形态为塔型,可用于肺组织定位识别,但在肝组织、胃肠道壁就不太适合固定或识别,并且其出厂的适应症仅限于血管栓塞使用,用于肺组织内存在超适应证使用的法律风险。另外,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引导针的针尖均为锐利的,无法避免针尖途径的血管损伤、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等问题。
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包括导引系统和定位系统,所述导引系统包括引导针、引导针手柄、刻度线、橡胶限位器、锐头针芯和钝头针芯,所述引导针的尾端连接有引导针手柄,所述引导针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引导针的表面套接有橡胶限位器,所述引导针的内部穿通有锐头针芯,所述锐头针芯的尾端连接有锐头针芯手柄,所述引导针的内部穿通有钝头针芯,所述钝头针芯的尾端连接有钝头针芯手柄;
所述定位系统分为空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统和实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统系,所述空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包括第一微弹簧圈管、第一推送杆卡扣、空芯推送杆、空芯推送杆手柄、第一微弹簧圈、尾线和空芯半推送标志,所述引导针的内部可适配连接第一微弹簧圈管,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的尾端连接有第一推送杆卡扣,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的内部连接有空芯推送杆,所述空芯推送杆的尾端连接有空芯推送杆手柄,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的头端内部连接有第一微弹簧圈,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的尾端连接有尾线,所述空芯推送杆的表面连接有空芯半推送标志,所述实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统系包括第二微弹簧圈管、第二推送杆卡扣、实芯推送杆、实芯推送杆手柄、第二微弹簧圈和实芯半推送标志,所述引导针的内部可适配连接有第二微弹簧圈管,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的尾端连接有第二推送杆卡扣,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的内部连接有实芯推送杆,所述实芯推送杆的尾端连接有实芯推送杆手柄,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的内部植入有第二微弹簧圈,所述实芯推送杆的表面连接有实芯半推送标志。
优选的,所述引导针的外鞘头端为钝性磨砂结构,所述引导针为中空结构,所述锐头针芯和钝头针芯的表面尺寸与引导针的内部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引导针手柄、锐头针芯手柄和钝头针芯手柄均为塑料材质,所述橡胶限位器可用于标记进针深度。
优选的,所述引导针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微弹簧圈管,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的尾端连接有第二推送杆卡扣,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的内部连接有实芯推送杆,所述实芯推送杆的尾端连接有实芯推送杆手柄,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的内部植入有第二微弹簧圈,所述实芯推送杆的表面连接有实芯半推送标志。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和第二微弹簧圈管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和第二微弹簧圈管的长度为插入引导针后头端与引导针头端齐平的长度,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和第二微弹簧圈管的外管径尺寸小于引导针的内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和第二微弹簧圈管分别均与第一微弹簧圈和第二微弹簧圈构成至直线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尾线为医用无菌型,所述尾线位于空芯推送杆中,所述空芯推送杆长度为完全插入第一微弹簧圈管后头端与第一微弹簧圈管头端齐平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送杆卡扣和第二推送杆卡扣分别均与空芯推送杆和实芯推送杆构成弹性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和第二微弹簧圈管的头端内部可分别植入纺锤形微弹簧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和第二微弹簧圈管的头端内部可分别植入有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和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所述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的尾端连接有尾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创新的术前精确定位器目的在于提高了体内各器官小结节切除术前定位的安全性、易操作性,拓宽了术前定位的引导设备:超声、CT、PET/CT和MRI均可,术前定位可应用在肺、肝、肾、胃肠道、脑、乳腺等,明显提高了定位的精准性,例如其可不仅可用于肺结节的楔形切除,也可用于肺亚段、肺段切除前的定位,精确的引导手术切除范围,还可以用于肝、肾、胃肠道,以及颅内小病变的术前穿刺定位,更能精确的引导手术切术范围,提高了病人切除器官剩余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最大化,可明显提高术前定位的成功率、安全性,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其舒适性;也有利于促进和推广术前影像引导精确定位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手术的精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引导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锐头针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钝头针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空芯推送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微弹簧圈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空芯半推送标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纺锤形微弹簧圈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芯推送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微弹簧圈管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芯半推送标志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推送杆卡扣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引导针;2、引导针手柄;3、刻度线;4、橡胶限位器;5、锐头针芯;501、钝头针芯;6、锐头针芯手柄;601、钝头针芯手柄;7、第一微弹簧圈管;701、第二微弹簧圈管;8、第一推送杆卡扣;801、第二推送杆卡扣;9、空芯推送杆;901、实芯推送杆;10、空芯推送杆手柄;1001、实芯推送杆手柄;11、第一微弹簧圈;1101、第二微弹簧圈;12、尾线;13、空芯半推送标志;1301、实芯半推送标志;14、纺锤形微弹簧圈;15、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包括导引系统和定位系统,导引系统包括引导针1、引导针手柄2、刻度线3、橡胶限位器4、锐头针芯5和钝头针芯501,引导针1的尾端连接有引导针手柄2,引导针1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3,引导针1的表面套接有橡胶限位器4,引导针1的内部穿通有锐头针芯5,锐头针芯5的尾端连接有锐头针芯手柄6,引导针1的内部穿通有钝头针芯501,钝头针芯501的尾端连接有钝头针芯手柄601;
所述定位系统分为空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统和实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统系,所述空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包括第一微弹簧圈管7、第一推送杆卡扣8、空芯推送杆9、空芯推送杆手柄10、第一微弹簧圈11、尾线12和空芯半推送标志13,所述引导针1的内部可适配连接第一微弹簧圈管7,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的尾端连接有第一推送杆卡扣8,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的内部连接有空芯推送杆9,所述空芯推送杆9的尾端连接有空芯推送杆手柄10,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的头端内部连接有第一微弹簧圈11,所述第一微弹簧圈11的尾端连接有尾线12,所述空芯推送杆9的表面连接有空芯半推送标志13,所述实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统系包括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第二推送杆卡扣801、实芯推送杆901、实芯推送杆手柄1001、第二微弹簧圈1101和实芯半推送标志1301,所述引导针1的内部可适配连接有第二微弹簧圈管701,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尾端连接有第二推送杆卡扣801,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内部连接有实芯推送杆901,所述实芯推送杆901的尾端连接有实芯推送杆手柄1001,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内部植入有第二微弹簧圈1101,所述实芯推送杆901的表面连接有实芯半推送标志1301。
请参考图1,引导针1的外鞘头端为钝性磨砂结构,引导针1为中空结构,锐头针芯5和钝头针芯501的表面尺寸与引导针1的内部尺寸相适配。
请参考图1-3,引导针手柄2、锐头针芯手柄6和钝头针芯手柄601均为塑料材质,橡胶限位器4可用于标记进针深度。
请参考图9,引导针1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尾端连接有第二推送杆卡扣801,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内部连接有实芯推送杆901,实芯推送杆901的尾端连接有实芯推送杆手柄1001,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内部植入有第二微弹簧圈1101,实芯推送杆901的表面连接有实芯半推送标志1301。
请参考图9,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均为中空结构,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长度为插入引导针1后头端与引导针1头端齐平的长度,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外管径尺寸小于引导针1的内径尺寸。
请参考图9,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分别均与第一微弹簧圈11和第二微弹簧圈1101构成至直线型结构。
请参考图4-8,尾线12为医用无菌型,尾线12位于空芯推送杆9中,空芯推送杆9长度为完全插入第一微弹簧圈管7后头端与第一微弹簧圈管7头端齐平的长度。
请参考图4-13,第一推送杆卡扣8和第二推送杆卡扣801分别均与空芯推送杆9和实芯推送杆901构成弹性卡合结构,当需要对空芯推送杆9固定时,将第一推送杆卡扣8旋转至空芯推送杆9处,此时第一推送杆卡扣8发生弹性形变,对空芯推送杆9挤压接触,避免空芯推送杆9自动滑动,当需要推送空芯推送杆9时,将第一推送杆卡扣8旋转至一旁,在上述过程中第一推送杆卡扣8通过转杆与第一微弹簧圈管7的尾端摩擦接触,避免出现第一推送杆卡扣8自由转动的现象。
请参考图4-11,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头端内部可分别植入纺锤形微弹簧圈14。
请参考图7-12,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头端内部可分别植入有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和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的尾端连接有尾线12。
实施例1:
头颅MRI引导下经皮颅内小肿瘤定位:经头颅MRI三维扫描、脑外科医师确定手术路径后,沿手术路径用骨髓活检针局部钻开颅骨通路,再用定位专用同轴穿刺引导针1带锐头针芯5突破各层脑膜、逐步进针入脑实质、遇到有血管部分置换钝头针芯501分离,直至近颅内肿瘤部位,然后退出针芯,置换插入形第一微弹簧圈管7,其为纺锤形微弹簧圈14带尾线12,头端与引导针1头端齐平,松开第一推送杆卡扣8,将定位用纺锤形微弹簧圈14推出,再次扫描确认第一微弹簧圈11定位于肿瘤周,拔出第一微弹簧圈管7、引导针1,最后确认定位第一微弹簧圈11及尾线12位置正确,术毕。
实施例2:
钼靶引导下经皮乳腺结节定位:经乳腺钼靶轴位及斜位也可以用乳腺MRI确定乳腺结节位置,与乳腺外科医师讨论决定手术路径后,用定位专用同轴穿刺引导针1带锐头针芯5突破乳腺皮肤、皮下脂肪、逐步进针入乳腺实质内、遇到有血管部分置换钝头针芯501分离,直至近乳腺结节,然后退出针芯,置换插入形第一微弹簧圈管7,其为纺锤形微弹簧圈14带尾线12,再次扫描确认引导针1头端位置正确,松开第一推送杆卡扣8,将纺锤形微弹簧圈14推出,重复扫描确认第一微弹簧圈11定位于肿瘤周,拔出第一微弹簧圈管7、引导针1,最后扫描确认第一微弹簧圈11及尾线12位置,术毕。
实施例3:
肺小结节的肺部CT扫描定位:先进行全肺的CT扫描,明确肺小结节的部位,根据胸外科医师要求,可分两种定位方法,即单线定位或多线定位,单尾线定位多用于局部楔形切除,行体表皮肤的定位标记、再确定第一微弹簧圈11的具体定位靶点,设计进针路径、深度,用定位专用同轴穿刺引导针1带锐头针芯5突破皮肤、皮下脂肪、肌间隙、胸膜、逐步进针入肺实质内,锐性进针、钝性分离,至引导针1头端位于肺结节旁,退出针芯,置换插入形第一微弹簧圈管7,其为纺锤形微弹簧圈14带尾线12,再次扫描确认引导针1头端位置正确,松开第一推送杆卡扣8,将纺锤形微弹簧圈14推出,重复扫描确认第一微弹簧圈11定位于肿瘤周,拔出第一微弹簧圈管7、引导针1,最后扫描确认第一微弹簧圈11及尾线12位置,术毕;多尾线定位可用于亚段、肺段切除,先与胸外科医师讨论确定手术切除的范围,用多根第一微弹簧圈11定位,精确勾画出手术切除亚段或肺段的范围。
实施例4:
肝脏MRI引导下经皮肝内小结节定位:先进行肝MR扫描,明确肝小结节的部位,与肝胆外科医师讨论决定手术路径后,用定位专用同轴穿刺引导针1带锐头针芯5突破皮肤、皮下脂肪、腹膜、逐步进针入肝实质内、遇到有血管部分置换钝头针芯501分离,直至近肝小结节,然后退出针芯,置换插入形第一微弹簧圈管7,其为纺锤形微弹簧圈14带尾线12,再次扫描确认引导针1头端位置正确,松开第一推送杆卡扣8,将纺锤形微弹簧圈14推出,重复扫描确认第一微弹簧圈11定位于肿瘤周,拔出第一微弹簧圈管7、引导针1,最后扫描确认第一微弹簧圈11及尾线12位置,术毕,相似的定位也可应用于肾、脾等实质脏器的小结节术前。
实施例5:
盆腔CT引导下经皮乙状结肠结节定位:先进行腹盆腔的CT扫描,明确结肠小结节的部位,根据外科外科医师的手术入路,局麻、用同轴穿刺引导针1按手术入路径穿刺、突破腹膜进入腹腔内,遇到有血管部分置换钝头针芯501分离,直至近结肠小结节旁壁,以锐头针芯5将引导针1进入肠腔内,CT扫描确认位置正确,置换插入形第一微弹簧圈管7,其为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带尾线12,松开第一推送杆卡扣8,推送推杆至半推送标志,CT观察远端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弹出位于肠管腔内,再一起后退出引导针1与第一微弹簧圈管7约3~8mm、肠壁厚度,确认针尖位于肠腔壁外,再次推送出近端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确认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镶嵌于肠壁上,然后整体退出第一微弹簧圈管7、引导针1,最后扫描确认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尾线12位置,定位完毕。
实施例6:
腹部CT引导下经皮升结肠结节上下缘定位定义手术范围:当定位穿刺引导针1和第一微弹簧圈管7,其为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的头端到达定位结节近端和远端肠腔内时,用实芯推送杆901推送至半推送刻度标志: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长度的一半长度的标志,扫描观察远端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弹出位于肠管腔内,再一起后退出引导针1与第一微弹簧圈管7约3~8mm、肠壁厚度,确认针尖位于肠腔壁外,再次推送出近端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再次确认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镶嵌于胃肠道病变上下缘,然后整体退出引导针1和第一微弹簧圈管7,准确定义了胃肠道病变的上下切除范围。
具体工作原理:如图1-12所示,在使用该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时,由导引系统到达定位结节处,过程中可进行更换锐头针芯5和钝头针芯501,导引系统到达之后,通过定位系统来对手术位置进行精确定位,过程为,拔出针头置换成第一微弹簧圈管7,然后由推杆推送第一微弹簧圈管7内部的第一微弹簧圈11进行手术定位,具体方案详情为:通过当引导针1和第一微弹簧圈管7头端到达定位结节周围时,用空芯推送杆9推出第一微弹簧圈11置于结节周围位置,一起拔出引导针1与第一微弹簧圈管7,尾线12留置于组织外以便手术时腔镜探头找到其标识位置;用于较深的胃肠道病变定位时,用带尾线12的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当引导针1和第一微弹簧圈管7头端到达定位结节周围肠腔内时,用空芯推送杆9推送至半推送刻度第一微弹簧圈11长度的一半长度标志,扫描观察远端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弹出位于肠管腔内,再一起后退出引导针1与第一微弹簧圈管7约3~8mm肠壁厚度,确认针尖位于肠腔壁外,再次推送出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然后整体退出引导针1和第一微弹簧圈管7,尾线12留置于肠壁外腹壁下以便手术时腔镜探头找到其标识位置;另外还有一种实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统可用于胃肠道病变的精准定位,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置于第二微弹簧圈管701内,当引导针1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头端到达定位结节近端和远端肠腔内时,用实芯推送杆901推送至半推送刻度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长度的一半长度标志,扫描观察远端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弹出位于肠管腔内,再一起后退出引导针1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约3~8mm肠壁厚度,确认针尖位于肠腔壁外,再次推送出近端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然后整体退出引导针1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准确定义了胃肠道病变的上下切除范围,本发明导引针利用钝头针芯501,可避免肺内血管的损伤,更有利于更精准的定位,它不仅可用于肺结节的楔形切除,也可用于肺亚段、肺段切除前的定位,精确的引导定义手术切除应用在肺、肝、肾、胃肠道、脑、乳腺等范围,还可以用于肝、胃肠道小病变的术前穿刺定位,定位用的微弹簧圈代替传统金属材质定位钩或针,具有较好的人体组织兼容性,一般不易脱落,无明确刺激症状,可在肺、肝、胃肠道组织内长时间存在,无手术安排时间的担忧及风险;操作简单易行,无技术难度,无需担心脱落、移位等,减少患者的异物感和不舒适性,提高了高安全性及成功率;
另外术前穿刺精确定位装置不仅可用于超声、CT、PET/CT等成像引导下的穿刺定位,如肺、肝、胃肠道等,也可经脱磁处理后,用于核磁共振成像引导下的术前穿刺定位,这也大大扩展了其应用在肺、肝、肾、胃肠道、脑、乳腺等范围,如颅内病变等这就是该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的特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包括导引系统和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系统包括引导针(1)、引导针手柄(2)、刻度线(3)、橡胶限位器(4)、锐头针芯(5)和钝头针芯(501),所述引导针(1)的尾端连接有引导针手柄(2),所述引导针(1)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3),所述引导针(1)的表面套接有橡胶限位器(4),所述引导针(1)的内部穿通有锐头针芯(5),所述锐头针芯(5)的尾端连接有锐头针芯手柄(6),所述引导针(1)的内部穿通有钝头针芯(501),所述钝头针芯(501)的尾端连接有钝头针芯手柄(601);
所述定位系统分为空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统和实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统系,所述空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包括第一微弹簧圈管(7)、第一推送杆卡扣(8)、空芯推送杆(9)、空芯推送杆手柄(10)、第一微弹簧圈(11)、尾线(12)和空芯半推送标志(13),所述引导针(1)的内部可适配连接第一微弹簧圈管(7),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的尾端连接有第一推送杆卡扣(8),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的内部连接有空芯推送杆(9),所述空芯推送杆(9)的尾端连接有空芯推送杆手柄(10),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的头端内部连接有第一微弹簧圈(11),所述第一微弹簧圈(11)的尾端连接有尾线(12),所述空芯推送杆(9)的表面连接有空芯半推送标志(13),所述实芯推送定位微弹簧圈系统系包括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第二推送杆卡扣(801)、实芯推送杆(901)、实芯推送杆手柄(1001)、第二微弹簧圈(1101)和实芯半推送标志(1301),所述引导针(1)的内部可适配连接有第二微弹簧圈管(701),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尾端连接有第二推送杆卡扣(801),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内部连接有实芯推送杆(901),所述实芯推送杆(901)的尾端连接有实芯推送杆手柄(1001),所述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内部植入有第二微弹簧圈(1101),所述实芯推送杆(901)的表面连接有实芯半推送标志(13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针(1)的外鞘头端为钝性磨砂结构,所述引导针(1)为中空结构,所述锐头针芯(5)和钝头针芯(501)的表面尺寸与引导针(1)的内部尺寸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针手柄(2)、锐头针芯手柄(6)和钝头针芯手柄(601)均为塑料材质,所述橡胶限位器(4)可用于标记进针深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长度为插入引导针(1)后头端与引导针(1)头端齐平的长度,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外管径尺寸小于引导针(1)的内径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分别均与第一微弹簧圈(11)和第二微弹簧圈(1101)构成至直线型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线(12)为医用无菌型,所述尾线(12)位于空芯推送杆(9)中,所述空芯推送杆(9)长度为完全插入第一微弹簧圈管(7)后头端与第一微弹簧圈管(7)头端齐平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杆卡扣(8)和第二推送杆卡扣(801)分别均与空芯推送杆(9)和实芯推送杆(901)构成弹性卡合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头端内部可分别植入纺锤形微弹簧圈(1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弹簧圈管(7)和第二微弹簧圈管(701)的头端内部可分别植入有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和第二双塔型微弹簧圈(1501),所述第一双塔型微弹簧圈(15)的尾端连接有尾线(12)。
CN202311165135.9A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 Pending CN1170174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5135.9A CN117017451A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5135.9A CN117017451A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7451A true CN117017451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28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65135.9A Pending CN117017451A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745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2022B2 (en) Tissue sampling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9986981B2 (en)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notched biopsy needle
CA2012535C (en) Remote fiber optic medical procedure and device
US7945307B2 (en) Marker delivery system with obturator
US5954670A (en) Mandrel-guided tandem multiple channel biopsy guide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EP2097021B1 (en) Mri imageable assembly
EP2555687B1 (en)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biopsy needle
US200902478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r-guided biopsy
JP2006502821A (ja) 乳房に関する処置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KR20100105854A (ko) 타겟팅 옵츄레이터
CN117017451A (zh) 一种适用于多器官的多功能手术前精准定位器
US2017024584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tissue sampling
CN212913409U (zh) 一种肺部病灶定位标记装置
Hyodoh et al. CT-guided percutaneous needle placement in forensic medicine
WO2017164851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a fiducial marker
CN109223133A (zh)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骨定位装置
CN113940737A (zh) 一种可视穿刺活检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