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6023A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6023A
CN117016023A CN202180095773.0A CN202180095773A CN117016023A CN 117016023 A CN117016023 A CN 117016023A CN 202180095773 A CN202180095773 A CN 202180095773A CN 117016023 A CN117016023 A CN 117016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ding rate
coding
ack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57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亚男
徐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16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60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移动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编码速率,第一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其中,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为O1,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1,O1和N1均为正整数,第二编码速率为O1与N1的比值,提供了一种新的确定编码速率的方式,可以结合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来确定第一信息实际的编码速率,使得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无需一定是预配置编码速率,从而提高了灵活性。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中,通常对信息进行编码后,通过物理信道中的资源块传输编码后的信息。其中,资源块的数量基于编码速率确定。但是,该编码速率只能是预配置的编码速率,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结合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来确定第一信息实际的编码速率,使得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无需一定是预配置编码速率,从而提高了灵活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编码速率,所述第一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为O 1,所述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和/或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的编码方式,从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编码速率;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数量为O 1,所述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一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速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编码速率,所述第一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为O 1,所述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速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和/或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的编码方式,从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编码速率;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数量为O 1,所述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一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其用于实现上述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由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案中,终端设备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的最小值确定为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提供了一种新的确定编码速率的方式,可以结合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来确定第一信息实际的编码速率,使得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无需一定是预配置编码速率,从而提高了灵活性。并且用于传输第一信息的资源根据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确定,由于确定的编码速率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的,因此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信息的资源的准确性提高,进而保证传输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申请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框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接入网设备20和核心网设备30。
终端设备10可以指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可选地,终端设备10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电话、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1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S(5th Generation System,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Pub1ic Land Mobi1e Network,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10的数量通常为多个,每一个接入网设备20所管理的小区内可以分布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10。
接入网设备20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10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接入网设备20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 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5G NR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接入网设备”这一名称可能会变化。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设备10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接入网设备。可选地,通过接入网设备20,终端设备10和核心网设备30之间可以建立通信关系。示例性地,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接入网设备20可以是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网)或者EUTRAN中的一个或者多个eNodeB;在5G NR系统中,接入网设备20可以是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或者RAN中的一个或者多个gNB。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除特别说明之外,是指接入网设备20,如基站。
核心网设备30是部署在核心网中的设备,核心网设备30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例如,5G NR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包括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平面功能)实体和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实体等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接入网设备20与核心网设备30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5G NR系统中的NG接口。接入网设备20与终端设备10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5G NR系统”也可以称为5G系统或者NR系统,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LTE系统,也可以适用于5G NR系统,也可以适用于5G NR系统后续的演进系统,还可以适用于诸如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系统等其他通信系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在介绍本申请技术方案之前,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名词进行介绍说明。
(1)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
NR Rel-15对PUCCH定义了五种格式,分别为PUCCH format(格式)0~PUCCH format 4。
其中,PUCCH format 0和PUCCH format 2为short(短)PUCCH,占用1个符号或者2个符号;PUCCH format 1、PUCCH format 3和PUCCH format 4为long(长)PUCCH,占用4个符号及以上的符号。
PUCCH format 0和PUCCH format 1用于传输1~2比特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和/或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PUCCH format 2、PUCCH format 3和PUCCH format 4用于传输大于2比特的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
(2)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编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对UCI进行编码,例如,编码方式分别为重复编码方式、Simplex(单纯形)编码方式、RM(Reed-Muller,里德穆勒)编码方式和Polar(极性)编码方式。
在本申请中,根据传输的UCI的比特数量,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对UCI进行编码。
例如,若UCI的比特数量为1比特,采用表1所示的重复编码方式对UCI进行编码。“x”和“y”为占位信息。
表1
Q m 编码位
1 [c 0]
2 [c 0y]
4 [c 0y x x]
6 [c 0y x x x x]
8 [c 0y x x x x x x]
或者,若UCI的比特数量为2比特,采用表2所示的Simplex编码方式对UCI进行编码。其中,“x”和“y”为占位信息,以使承载信息的调制符号间的欧氏距离最大。
表2
Q m 编码位
1 [c 0c 1c 2]
2 [c 0c 1c 2c 0c 1c 2]
4 [c 0c 1x x c 2c 0x x c 1c 2x x]
6 [c 0c 1x x x x c 2c 0x x x x c 1c 2x x x x]
8 [c 0c 1x x x x x x c 2c 0x x x x x x c 1c 2x x x x x x]
或者,若UCI的比特数量不小于3比特,且不大于11比特,采用如表3所示的RM编码方式对UCI进行编码。
表3
i M i,0 M i,1 M i,2 M i,3 M i,4 M i,5 M i,6 M i,7 M i,8 M i,9 M i,1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20 1 0 1 0 0 0 1 0 0 0 1
21 1 1 0 1 0 0 0 0 0 1 1
22 1 0 0 0 1 0 0 1 1 0 1
23 1 1 1 0 1 0 0 0 1 1 1
24 1 1 1 1 1 0 1 1 1 1 0
25 1 1 0 0 0 1 1 1 0 0 1
26 1 0 1 1 0 1 0 0 1 1 0
27 1 1 1 1 0 1 0 1 1 1 0
28 1 0 1 0 1 1 1 0 1 0 0
29 1 0 1 1 1 1 1 1 1 0 0
30 1 1 1 1 1 1 1 1 1 1 1
31 1 0 0 0 0 0 0 0 0 0 0
或者,若UCI的比特数量大于11比特时,采用Polar编码方式对UCI进行编码。
在NR R16中,为了更好的支持URLLC业务,对于上行信道在物理层引入了高、低优先级,priority index(优先级标签)0表示低优先级,priority index 1表示高优先级。在NR R16系统中,当不同优先级的上行信道在时域上重叠时,只传输高优先级信道,低优先级信道将被丢弃,即优先保障高优先级信道的传输。
在R17中,为了降低丢弃低优先级上行信道对系统效率造成的影响,支持将不同优先级的重叠信道复用传输。具体地,R17支持将高优先级(HP)的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和低优先级(LP)的HARQ-ACK复用在同一个PUCCH传输,当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HARQ-ACK的总比特数大于2时,支持对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HARQ-ACK分别编码。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高优先级HARQ-ACK中的“高优先级”指的是承载该HARQ-ACK的信道的优先级索引大,或者,该HARQ-ACK的优先级索引大,相应的,低优先级HARQ-ACK中的“低优先级”指的是承载该HARQ-ACK的信道的优先级索引小,或者,该HARQ-ACK的优先级索引小。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210: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编码速率,第一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其中,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为O 1,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第二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第一信息,而传输第一信息需要对第一信息进行编码,并且根据编码速率确定占用的资源,因此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确定为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编码速率,后续可以根据该第一编码速率对第一信息进行编码,进而传输该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是为第一信息预先配置的编码速率。
可选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由协议约定。
终端设备直接从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确定第一信息的第一编码速率即可,无需根据条件来判断确定的第一信息的第一编码速率,提高了确定第一信息的第一编码速率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息为对第二信息进行补位后得到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码方式包括多种,例如采用RM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且该RM编码方式支持编码的信息的比特数量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若编码的原始信息的比特数量小于该第一预设阈值,则先对该原始信息进行补位,以使补位后得到的第一信息的比特数量为第一预设阈值,后续再对该第一信息进行编码。
例如,若原始信息的比特数量为2比特,需要将原始信息进行补位以得到比特数量为3比特的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一取值区间。或者,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
其中,第一取值区间为不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且不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区间。例如,该第二预设阈值为3,第三预设阈值为11。或者,该第二预设阈值为4,第三预设阈值为10。或者,第二预设阈值和第三预设阈值还可以为其他数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一取值区间时,执行步骤210。或 者,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时,执行步骤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经第一编码方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N 1为固定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编码方式为RM编码方式。
例如,若第一信息采用RM编码方式,且第一信息的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为r,第二编码速率为3/32,则第一信息的第一编码速率为r和3/32中的最小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编码速率后,根据第一编码速率确定传输第一信息的资源,进而基于确定的资源传输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编码速率确定传输第一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的数量,基于确定的资源块的数量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信息的资源。
可选地,根据第一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一编码速率的比值,确定传输第一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终端设备执行步骤210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也可以执行步骤210,以确定第一信息的第一编码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的最小值确定为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提供了一种新的确定编码速率的方式,可以结合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来确定第一信息实际的编码速率,使得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无需一定是预配置编码速率,从而提高了灵活性。并且用于传输第一信息的资源根据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确定,由于确定的编码速率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的,因此确定的用于传输第一信息的资源的准确性提高,进而保证传输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终端设备不限于只传输第一信息,而是能够传输至少两个信息,且这至少两个信息在同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且至少两个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独立进行编码,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第一信息是至少两个信息中的一个信息,而这至少两个信息中除了第一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的编码速率与上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编码速率的确定方式相同。下面,以图3所示的实施例对如何确定至少两个信息中包括的第二信息的第三编码速率进行说明。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确定第二信息对应的第三编码速率,第三编码速率为第二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四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其中,第二信息的第二比特数量为O 2,第二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2,O 2和N 2均为正整数,第四编码速率为O 2与N 2的比值。
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在同一个物理信道传输,且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独立进行编码。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实际上是对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物理信道为PUCCH信道,或者,该物理信道为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信道。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物理信道的格式为PUCCH格式2、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信息中包括优先级不同的信息,例如,至少两个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情况:
(1)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HARQ-ACK。
(2)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信息。
(3)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
(4)高优先级CSI信息和低优先级HARQ-ACK。
(5)高优先级SR和低优先级HARQ-ACK。
其中,对于优先级不同的信息,通过承载这些信息的信道的优先级索引来指示信息的优先级。或者,通过信息的优先级索引来指示信息的优先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至少两个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该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为优先级不同的两个信息,该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分别为上述任一种情况下的信息。
下面,以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优先级为例进行说明。例如,承载第一信息的信道的优先级索引大于承载第二信息的信道的优先级索引。又例如,第一信息的优先级索引大于第二信息的优先级索引。示例性的,承载第一信息的信道的优先级索引记为priority index 1,表示高优先级,承载第二信息的信道的优先级索引记为priority index 0,表示低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第三编码速率后,根据第三编码速率确定第二信息的资源,进而基于确定的资源传输第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三编码速率确定传输第二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的数量,基于确定的资源块的数量确定用于传输第二信息的资源。
可选地,根据第二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三编码速率的比值,确定传输第二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终端设备执行步骤310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也可以执行步骤310,以确定第二信息的第三编码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分别进行编码,进而在同一物理信道传输,并且第二信息的第三编码速率为第二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四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提供了一种新的确定编码速率的方式,可以结合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四编码速率来确定第二信息实际的编码速率,使得第二信息的编码速率无需一定是预配置编码速率,从而提高了灵活性。并且用于传输第二信息的资源根据第二信息的编码速率确定,由于确定的编码速率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的,因此用于传输第二信息的资源的准确性提高,进而保证传输的第二信息的准确性,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确定至少两个信息中每个信息的编码速率后,可以继续根据每个信息的编码速率确定传输至少两个信息的资源,具体步骤请参见图4所示的实施例。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410:根据至少两个信息中每个信息的编码速率,确定传输至少两个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的数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至少两个信息中每个信息的编码速率,后续可以基于确定的编码速率,确定用于传输这些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的数量。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资源块为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也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根据至少两个信息中每个信息的编码速率确定传输至少两个信息所占用的PRB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每个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编码速率的比值,确定传输至少两个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数量。
可选地,对每个信息的比特数量与对应的编码速率的比值进行向上取整,得到每个信息对应的整数,再根据每个信息对应的整数确定传输至少两个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至少两个信息中每个信息的编码速率和比特数量、可用子载波数量、可用符号数量以及调制阶数,确定传输至少两个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的数量。
其中,可用子载波数量为每个资源块中用于传输至少两个信息的子载波的数量,可用符号数量用于传输至少两个信息的符号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物理信道的格式确定可用子载波数量包括以下任一种:
(1)在物理信道的格式为第一格式的情况下,可用子载波数量为一个资源块包括的子载波总数量与预设数值的差。
例如,若物理信道的格式为第一格式,可用子载波数量采用 表示,一个资源块包 括的子载波总数量为 表示,预设数值为4,则可用子载波数量为
(2)在物理信道的格式为第二格式的情况下,可用子载波数量为一个资源块包括的子载波总数量。
例如,若物理信息的格式为第二格式,可用子载波数量采用 表示,一个资源块包括的子载波总数量为 表示,则可用子载波数量为
(3)在物理信道的格式为第三格式的情况下,可用子载波的数量为一个资源块包括的子载波数量与第三格式采用的正交码的码长之间的比值。
例如,若物理信息的格式为第三格式,可用子载波数量采用 表示,一个资源块包括的子载波总数量为 表示,第三格式采用的正交码的码长采用 表示,则可用子载波数量为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物理信道的格式确定可用子载波数量包括以下任一项:
(1)在物理信道的格式为第一格式,且第一格式采用正交码传输信息的情况下,可用子载波数量为第一差值与正交码的码长的比值,第一差值为一个资源块包括的子载波数量与预设数值的差。
例如,若物理信息的格式为第一格式,可用子载波数量采用 表示,一个资源块包括的子载波总数量为 表示,第一格式采用的正交码的码长采用 表示,则可用子载波数量为
(2)在物理信道的格式为第二格式,且第二格式采用正交码传输信息的情况下,可用子载波数量为一个资源块包括的子载波数量与正交码的码长的比值。
例如,若物理信息的格式为第二格式,可用子载波数量采用 表示,一个资源块包括的子载波总数量为 表示,第二格式采用的正交码的码长采用 表示,则可用子载波数量为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物理信道的格式确定可用符号数量包括以下任一项:
(1)在物理信道的格式为第一格式的情况下,可用符号数量为物理信道配置的符号数量。
(2)在物理信道的格式为第二格式或第三格式的情况下,可用符号数量为物理信道配置的符号数量与传输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符号数量的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信道的第一格式为PUCCH格式1,物理信道的第二格式为PUCCH格式2,物理信道的第三格式为PUCCH格式3。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物理信道的格式还可以为其他格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例如,以至少两个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为例,对如何确定传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占用的PRB数量进行说明。
其中,该第一信息为高优先级HARQ-ACK和该高优先级HARQ-ACK对应的CRC,第二信息为低优先级HARQ-ACK和该低优先级HARQ-ACK对应的CRC,且高优先级HARQ-ACK的比特数量为O HP_ACK,高优先级HARQ-ACK对应的CRC的比特数量为O HP_CRC,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为r′ HP,低优先级HARQ-ACK的比特数量为O LP_ACK,低优先级HARQ-ACK对应的CRC的比特数量为O LP_CRC,第二信息的编码速率为r′ LP,可用子载波数量为 可用符号数量为 物理信道配置的PRB数量为 传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占用的PRB数量为 调制阶数为Q m,确定 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
第一种:获取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与调制阶数的第一乘积,再对第一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一乘积的比值进行向上取整,得到第一整数 获取第二信息的编码速率与调制阶数的第二乘积,再对第二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二乘积的比值进行向上取整,得到第二整数 若物理信道配置的PRB数量减去预设数值的差 可用子载波数量 与可用符号数量 的乘积,小于第三乘积与第四乘积的和,其中第三 乘积为第一整数与调制阶数的乘积 第四乘积为第二整数与调制阶数的乘积 则将 确定为
例如,上述条件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如果 则确定
而如果 这一条件不满足,则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其中该条件为:
(1)获取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与调制阶数的第一乘积,再对第一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一乘积的比值进行向上取整,得到第一整数 获取第二信息的编码速率与调制阶数的第二乘积,再对第二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二乘积的比值进行向上取整,得到第二整数 传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占用的PRB数量 可用子载波数量 以及可用符号数量 的乘积不小于第三乘积与第四乘积的和,其中第三乘积为第一整数与调制阶数的乘积 第四乘积为第二整数与调制阶数的乘积
其中满足的条件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并且
(2)传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占用的PRB数量不大于物理信道配置的PRB数量。其中,满足的条件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第二种:获取第一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的第一比值 第二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二信息的编码速率的第二比值 获取物理信道配置的PRB数量减去预设数值的差 可用子载波数量 可用符号数量 以及调制阶数Q m的乘积,若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和大于乘积,则将 确定为
例如,上述条件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如果 则确定
而如果 这一条件不满足,则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获取第一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的第一比值 第二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二信息的编码速率的第二比值 传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占用的PRB数量 可用子载波数量 可用符号数量 以及调制阶数Q m的乘积不小于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和,并且传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占用的PRB数量与预设数值的差、可用子载波数量、可用符号数量以及调制阶数的乘积小于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的和。
其中满足的条件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并且,
(2)传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占用的PRB数量不大于物理信道配置的PRB数量。其中,满足的条件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步骤420:基于确定的资源块的数量对应的资源块传输至少两个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资源块的数量后,即可确定物理信道中包括的资源块数量对应的资源块,进而基于这些资源块传输至少两个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终端设备执行步骤410-420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也可以执行步骤410-4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传输至少两个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数量的方法,根据确定的至少两个信息中每个信息对应的编码速率,确定占用的资源块的数量,提高了确定的资源块数量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传输至少两个信息的准确性。
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直接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的最小值确定为第一信息的第一编码速率,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和/或第一信息采用的编码方式,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编码速率,具体步骤请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中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510:根据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和/或第一信息采用的编码方式,从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编码速率。
其中,第一比特数量为O 1,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第一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需要传输第一信息,而传输第一信息需要对第一信息进行编码,并且根据编码速率确定占用的资源,因此根据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和/或第一信息采用的编码方式,从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编码速率。也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实际是根据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和/或第一信息采用的编码方式确定第一信息的第二编码速率的确定方式,进而基于该确定方式确定第一信息的第二编码速率。
其中,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由协议约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为对原始信息进行补位后得到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码方式包括多种,例如采用RM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且该RM编码方式支持编码的信息的比特数量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若编码的原始信息的比特数量小于该第一预设阈值,则先对该原始信息进行补位,以使补位后得到比特数量为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信息,后续再对该第一信息进行编码。
例如,若原始信息的比特数量为2比特,需要将原始息进行补位以得到比特数量为3比特的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和/或编码方式确定第一编码速率的情况包括以下任一种:
(1)若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采用第一编码方式对第一信息进行编码,则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与第一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确定为第一信息的第二编码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经第一编码方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N 1为固定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编码方式为RM编码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确定为第一信息的第二编码速率,在不对译码器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能够采用该译码器进行解码,保证了后续传输第一信息的稳定性。
(2)若第一信息采用第二编码方式,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采用第二编码方式对第一信息进行编码,则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确定为第一信息的第二编码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编码方式为重复编码方式;或者,第二编码方式为Simplex编码方式;或者,第二编码方式为Polar编码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二编码速率确定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可以保证确定的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与预先为该第一信息配置的编码速率匹配,进而保证传输第一信息的稳定性。
(3)若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一取值区间,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在确定第一比特数量属于该第一取值区间时,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确定为第二编码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取值区间为不大于2的区间,或者,第一取值区间为不大于3的取值区间,或者,第一取值区间为不小于11的区间,或者为其他区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确定为第一信息的第二编码速率,在不对译码器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能够采用该译码器进行解码,保证了后续传输第一信息的稳定性。
(4)若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二取值区间,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
在确定第一比特数量属于该第二取值区间时,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确定为第二编码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取值区间为大于2,且小于11的区间,或者,第二取值区间为大于3,且小于10的区间,或者为其他区间。
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二编码速率确定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可以保证确定的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与预先为该第一信息配置的编码速率匹配,进而保证传输第一信息的稳定性。
(5)若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三取值区间,且第一信息采用第二编码方式,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
在确定第一比特数量属于该第三取值区间,且采用第二编码方式对第一信息进行编码时,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确定为第二编码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二编码速率确定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可以保证确定的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与预先为该第一信息配置的编码速率匹配,进而保证传输第一信息的稳定性。
(6)若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三取值区间,且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在确定第一比特数量属于该第三取值区间,且采用第一编码方式对第一信息进行编码时,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确定为第二编码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确定为第一信息的第二编码速率,在不对译码器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能够采用该译码器进行解码,保证了后续传输第一信息的稳定性。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取值区间、第二取值区间、第三取值区间由网络设备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取值区间中的数值与第二取值区间中的数值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取值区间中的数值与第二取值区间中的数值不同,而第一取值区间和第三取值区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编码方式为重复编码方式;或者,第二编码方式为Simplex编码方式;或者,第二编码方式为Polar编码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经第一编码方式对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N 1为固定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编码方式为RM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编码速率后,根据第二编码速率确定传输第一信息 的资源,进而基于确定的资源传输第一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二编码速率确定传输第一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的数量。
可选地,根据第一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二编码速率的比值,确定传输第一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终端设备执行步骤510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也可以执行步骤510,以确定第一信息的第二编码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第一信息对应第一比特数量,并且对第一信息进行编码需要采用编码方式,则根据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和/或采用的编码方式,可以从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确定第一信息的第二编码速率,提供了一种新的确定编码速率的方式,可以结合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来确定第一信息实际的编码速率,使得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无需一定是预配置编码速率,从而提高了灵活性。并且用于传输第一信息的资源根据第一信息的编码速率确定,由于确定的编码速率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的,因此确定用于传输第一信息的资源的准确性提高,进而保证传输的第一信息的准确性。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终端设备不限于只传输第一信息,而是能够传输至少两个信息,且这至少两个信息在同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且至少两个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独立进行编码,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第一信息是至少两个信息中的一个信息,而这至少两个信息中除了第一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的编码速率与上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编码速率的确定方式相同。下面,以图6所示的实施例对至少两个信息中包括的第二信息的第三编码速率进行说明。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
步骤610:根据第二信息的第二比特数量和/或第二信息采用的编码方式,从第二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三编码速率中,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四编码速率。
其中,第二比特数量为O 2,第二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2,O 2和N 2均为正整数,第三编码速率为O 2与N 2的比值。
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在同一个物理信道传输,且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独立进行编码。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实际上是对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信息中包括优先级不同的信息,例如,至少两个信息包括以下任一种情况:
(1)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HARQ-ACK。
(2)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CSI信息。
(3)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SR。
(4)高优先级CSI信息和低优先级HARQ-ACK。
(5)高优先级SR和低优先级HARQ-ACK。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至少两个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该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为优先级不同的两个信息,该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分别为上述信息中的任一种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信道为PUCCH或PUSCH。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信道的格式为PUCCH格式2、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第三编码速率后,根据第四编码速率确定第二信息的资源,进而基于确定的资源传输第二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四编码速率确定传输第二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的数量。
可选地,根据第二信息的比特数量与第四编码速率的比值,确定传输第二信息所占用的资源块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实施例确定编码速率的方式与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确定至少两个信息中每个信息的编码速率后,可以继续基于每个信息的编码速率确定传输至少两个信息的资源块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上述图5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所示方式确定每个信息的编码速率,进而可以确定传输至少两个信息的资源块的数量。其中,确定传输至少两个信息的资源块的数量的方式与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拆分或者自由组合,本申请对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拆分或组合不作限定。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包括:
速率确定模块701,用于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编码速率,第一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其中,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为O 1,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第二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一取值区间;或,
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经第一编码方式对进行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N 1为固定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编码方式为RM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装置还包括:
资源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第一编码速率确定传输第一信息的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为至少两个信息中的一个信息,至少两个信息在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且至少两个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独立进行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信息包括: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HARQ-ACK;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CSI信息;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SR;或者,
高优先级CSI信息和低优先级HARQ-ACK;或者,
高优先级SR和低优先级HARQ-ACK。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信道为PUCCH或PUSCH。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信道的格式为PUCCH格式2、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包括:
速率确定模块901,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和/或第一信息采用的编码方式,从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编码速率;
其中,第一比特数量为O 1,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第一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或,
若第一信息采用第二编码方式,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或,
若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一取值区间,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或,
若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二取值区间,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或,
若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三取值区间,且第一信息采用第二编码方式,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或者,
若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三取值区间,且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第二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取值区间中的数值与第二取值区间中的数值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编码方式为重复编码方式;或者,
第二编码方式为Simplex编码方式;或者,
第二编码方式为Polar编码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经第一编码方式对进行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N 1为固定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编码方式为RM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装置还包括:
资源确定模块1001,用于根据第二编码速率确定传输第一信息的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为至少两个信息中的一个信息,至少两个信息在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且至少两个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独立进行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信息包括: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HARQ-AC;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CSI信息;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SR;或者,
高优先级CSI信息和低优先级HARQ-ACK;或者,
高优先级SR和低优先级HARQ-ACK。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信道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信道的格式为PUCCH格式2、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1101、接收器1102、发射器1103、存储器1104和总线1105。
处理器11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1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102和发射器110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1104通过总线1105与处理器1101相连。
存储器1104可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代码,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该至少一个程序代码,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此外,通信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存储器11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 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由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其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由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6)

  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编码速率,所述第一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为O 1,所述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的所述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一取值区间;或,
    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经所述第一编码方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N 1为固定值。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方式为德穆勒RM编码。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编码速率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息的资源。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为至少两个信息中的一个信息,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在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且所述至少两个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独立进行编码。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包括:
    高优先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和低优先级HARQ-ACK;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信道状态信息CSI信息;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调度请求SR;或者,
    高优先级CSI信息和低优先级HARQ-ACK;或者,
    高优先级SR和低优先级HARQ-ACK。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为PUCCH格式2、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项。
  1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和/或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的编码方式,从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编码速率;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数量为O 1,所述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一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或,
    若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二编码方式,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或,
    若所述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一取值区间,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或,
    若所述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二取值区间,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或,
    若所述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三取值区间,且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二编码方式,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或者,
    若所述第一比特数量属于所述第三取值区间,且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值区间中的数值与所述第二取值区间中的数值不同。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编码方式为重复编码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编码方式为单纯形Simplex编码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编码方式为极性Polar编码方式。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经所述第一编码方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N 1为固定值。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方式为RM编码。
  16.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编码速率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息的资源。
  17.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为至少两个信息中的一个信息,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在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且所述至少两个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独立进行编码。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包括: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HARQ-AC;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CSI信息;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SR;或者,
    高优先级CSI信息和低优先级HARQ-ACK;或者,
    高优先级SR和低优先级HARQ-ACK。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为PUCCH或PUSCH。
  20.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为PUCCH格式2、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项。
  21.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速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编码速率,所述第一编码速率为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为O 1,所述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 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的所述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一取值区间;或,
    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经所述第一编码方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N 1为固定值。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方式为RM编码。
  25. 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资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编码速率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息的资源。
  26. 根据权利要求21至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为至少两个信息中的一个信息,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在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且所述至少两个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独立进行编码。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包括: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HARQ-ACK;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CSI信息;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SR;或者,
    高优先级CSI信息和低优先级HARQ-ACK;或者,
    高优先级SR和低优先级HARQ-ACK。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为PUCCH或PUSCH。
  29. 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为PUCCH格式2、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项。
  30.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速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的第一比特数量和/或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的编码方式,从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第一编码速率中,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编码速率;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数量为O 1,所述第一信息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为N 1,O 1和N 1均为正整数,所述第一编码速率为O 1与N 1的比值。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或,
    若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二编码方式,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或,
    若所述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一取值区间,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或,
    若所述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二取值区间,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或,
    若所述第一比特数量属于第三取值区间,且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二编码方式,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或者,
    若所述第一比特数量属于所述第三取值区间,且所述第一信息采用第一编码方式,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为所述第一预配置编码速率和所述第二编码速率中的最小值。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值区间中的数值与所述第二取值区间中的数值不同。
  33.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编码方式为重复编码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编码方式为Simplex编码方式;或者,
    所述第二编码方式为Polar编码方式。
  34.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经所述第一编码方式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数量N 1为固定值。
  35.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方式为RM编码。
  36. 根据权利要求30至3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资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编码速率确定传输所述第一信息的资源。
  37. 根据权利要求30至3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为至少两个信息中的一个信息,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在一个物理信道中传输,且所述至少两个信息中的每个信息独立进行编码。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信息包括: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HARQ-AC;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CSI信息;或者,
    高优先级HARQ-ACK和低优先级SR;或者,
    高优先级CSI信息和低优先级HARQ-ACK;或者,
    高优先级SR和低优先级HARQ-ACK。
  39. 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为PUCCH或PUSCH。
  40. 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为PUCCH格式2、PUCCH格式3或PUCCH格式4中的任一项。
  41.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42.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0任一 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43.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44.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通信设备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指令,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45. 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由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46. 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180095773.0A 2021-07-16 2021-07-16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0160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06927 WO2023283958A1 (zh) 2021-07-16 2021-07-16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6023A true CN117016023A (zh) 2023-11-07

Family

ID=84918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5773.0A Pending CN117016023A (zh) 2021-07-16 2021-07-16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6023A (zh)
WO (1) WO202328395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65795B1 (en) * 2017-08-11 2023-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 rate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SG11202003716YA (en) * 2017-10-26 2020-05-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5802505A (zh) * 2018-02-13 2023-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74707B (zh) * 2018-05-11 2022-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83958A1 (zh)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2036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1886894B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1418177B (zh) 可靠性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187401B (zh) 多时间单元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380588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391230A (zh)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43330B (zh) 信道资源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1164603A1 (zh) 辅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指示方法与装置、终端设备
CN115190597A (zh) 一种uci的复用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2866949B (zh) 用于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147214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15953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496306A1 (en) Physical channel sending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7016023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58236A (zh) 重复传输数据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14826515B (zh) 一种uci复用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4008992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760006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3774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nodes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427434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EP434411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425507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427718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6547936A (zh)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及通信装置
KR20230128551A (ko) 업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