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5937A - 参考信号资源的传输 - Google Patents

参考信号资源的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5937A
CN117015937A CN202180095101.XA CN202180095101A CN117015937A CN 117015937 A CN117015937 A CN 117015937A CN 202180095101 A CN202180095101 A CN 202180095101A CN 117015937 A CN117015937 A CN 117015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vice
reference signal
panels
transmitted
b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51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帕尔·安克尔
斯文·彼得森
安德烈亚斯·尼尔森
弗雷德里克·阿什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7015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59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04B7/06952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 H04B7/06966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using beam correspondence; using channel reciprocity, e.g. downlink beam training based on uplink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9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special antenna structures, e.g. cross polarized antennas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网络设备(20;51),该第一网络设备(20;51)包括具有至少两个面板(62、63)的天线布置(61),该至少两个面板(62、63)被配置为生成不同方向上的波束(53)。第一网络设备(20;51)包括控制电路(210),该控制电路(210)被配置为:作为与第二网络设备(30a;52)执行波束选择过程的一部分,发送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一面板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以及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二面板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来自该两个面板中的第一面板的该一个或多个波束不同于来自该两个面板中的第二面板的该一个或多个波束,并且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在被发送时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在时间上重叠。

Description

参考信号资源的传输
技术领域
本文所提出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方法、网络节点、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络中,针对给定的通信协议、其参数和部署通信网络的物理环境,获得良好的性能和容量可能存在挑战。
例如,对于未来的各代移动通信网络,可能需要位于许多不同的载频的频段。例如,可能需要一些低的频段以实现对无线设备的充分的网络覆盖,以及可能需要更高的频段(例如,毫米波(mmW),即,接近和超过30GHz)以获得需要的网络容量。一般而言,在高频下,无线电信道的传播特性更具挑战性,并且可能需要在网络的网络节点处和无线设备处的波束成形以获得足够的链路预算。
在如此高的频率下可能需要窄波束发送和接收方案来补偿预期的高传播损耗。对于给定通信链路,相应的波束可以应用在网络端(由网络节点或其发送和接收点(TRP)表示)和用户端(由用户设备表示),这通常被称为波束对链路(BPL)。预期由网络使用对用于波束管理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诸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同步信号块(SSB))的测量来发现和监视BPL(即,由网络节点使用的波束和由用户设备使用的波束两者)。
波束选择过程可以用于波束对链路的发现和维护。在一些方面,在P-1子过程、P-2子过程和P-3子过程方面对波束选择过程进行定义。
用于波束管理的CSI-RS可以被周期性地、半持续性地或非周期性地(事件触发地)发送,并且它们可以在多个用户设备之间共享或者是设备特定的。SSB被周期性地发送并且被所有用户设备共享。为了让用户设备找到合适的网络节点波束,网络节点在P-1子过程期间在不同的发送(TX)波束中发送参考信号,其中,用户设备对该不同的发送(TX)波束执行诸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测量,并且报告回N个最佳TX波束(其中,N可以由网络配置)。此外,作为P-3子过程的一部分,可以重复在给定TX波束上发送参考信号,以允许用户设备评估合适的接收(RX)波束。
在由TRP服务的所有用户设备之间共享的参考信号可以用于确定用户设备的第一粗略方向。使用SSB作为参考信号可能适合TRP处的这种周期性TX波束扫描。原因之一是,SSB无论如何都被周期性地发送(用于初始接入/同步目的),并且也预期SSB以更高的频率进行波束成形,以克服上述较高的传播损耗。
然后,可以在P-2子过程期间在网络节点处在比P-1子过程期间使用的波束更窄的波束中执行更精细的波束扫描,以确定每个用户设备的更详细方向。这里,CSI-RS可以用作参考信号。对于P-1子过程,用户设备执行诸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测量,并且报告回N个最佳TX波束(其中,N可以由网络配置)。
此外,可以在P-3子过程中重复在P-2子过程期间选择的发送波束中发送CSI-RS,以允许用户设备评估用户设备处的合适RX波束。
然而,当在波束选择过程中针对每个波束以单一极化发送参考信号时,仍然存在极化失配的风险。反过来,这可能导致在波束选择过程期间未选择最佳TX波束和/或RX波束(即,产生最高吞吐量、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等的TX波束和/或RX波束)。
因此,就产生对最佳TX波束和/或RX波束的选择而言,仍然需要改进的波束选择过程。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寻求以单独或以任何组合的方式来减轻、缓和或消除本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和缺点的方法,并且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布置。
该目的通过用于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网络设备来实现,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具有至少两个面板的天线布置,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被配置为生成不同方向上的波束。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被配置为:作为与第二网络设备执行波束选择过程的一部分,发送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一面板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以及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二面板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一面板的该一个或多个波束不同于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二面板的该一个或多个波束,并且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在被发送时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在时间上重叠。
该目的通过用于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具有至少两个面板的天线布置,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被配置为生成不同方向上的波束,其中,该方法在上面所公开的网络设备中执行。
该目的还通过一种通信网络来实现,该通信网络包括如上所公开的第一网络设备和被配置为接收从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还被配置为评估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资源并向第一网络设备报告N个最佳波束。
有利地,通过如上所公开地发送参考信号资源,这使得网络节点能够在波束选择过程期间获得可靠的质量测量。
有利地,这些方面使得能够减少波束选择过程的符号开销(并且由此也减少时延)。
有利地,这些方面可以用于P-2子过程形式的波束选择过程。
根据以下详细公开、所附从属权利要求以及附图,所附实施例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通常,除非本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根据其技术领域中的普通含义来解释。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对“一/一个/所述元件、设备、组件、设备、模块、步骤等”的所有引用应被开放地解释为指代元件、设备、组件、设备、模块、步骤等的至少一个实例。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文公开的任何方法的步骤不必严格以所公开的确切顺序来执行。
附图说明
从如附图所示的以下示例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中,以上内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不同视图中附图中的类似的参考符号指代相同的部件。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侧重于说明示例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波束选择过程;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所示的波束选择过程中的窄波束和宽波束的示例;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在传输点面板中实现的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的框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波束选择过程;
图6示出了从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示例实施例;
图7示出了从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二示例实施例;
图8示出了从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三示例实施例;
图9示出了从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四示例实施例;
图10示出了从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五示例实施例;
图11示出了从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六示例实施例;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功能单元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功能模块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方面。然而,本文公开的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且不应当被理解为限于本文阐述的方面。贯穿附图,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特定方案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如本文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意在还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地给出相反的指示。
本文提出的一些示例实施例针对波束选择过程。作为本文呈现的示例实施例开发的一部分,将首先阐述并讨论一个问题。
通常,针对每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发送一个CSI-RS资源,其中,在天线布置的两个天线端口上对每个CSI-RS资源进行预编码,例如,可以在天线布置的该两个天线端口上使用预编码器[11],其中,一个天线端口对应于垂直极化的波束,而第二天线端口对应于水平极化的波束。这将会意味着所产生的波束将具有+45度线性极化(假设相应极化的无线电链之间的相位相同,否则其他极化是可能的,如圆或椭圆极化)。
这进而意味着,如果在P-2波束扫描中使用N个CSI-RS资源,则必须为P-2波束扫描分配N个OFDM符号,这导致相当大的开销/时延。
如果基于从天线布置(诸如TRP天线面板)的第一极化同时发送单端口CSI-RS资源来使用单端口CSI-RS资源,则可以加速P-2波束扫描,并且同时从同一TRP天线面板的第二极化发送单端口CSI-RS资源。
对于具有多个天线面板的天线布置或具有由多个段组成的单个天线面板的天线布置,可以从多个面板(即,多个天线面板和/或段)同时对单个UE执行P-2波束扫描。例如,对于两面板天线布置;这可以通过在同一OFDM符号中发送两个CSI-RS资源来完成,其中,从一个面板发送一个CSI-RS资源,而从第二面板发送第二CSI-RS资源,并且其中,针对第一面板生成的波束不同于针对第二面板生成的波束。
图1是示出了可以应用本文所提出的实施例的通信网络10的示意图。通信网络10可以是第三代(3G)电信网络、第四代(4G)电信网络、第五代(5G)电信网络、第六代(6G)电信网络或其任何演进,并且支持任何3GPP电信标准(如果适用的话)。
通信网络10包括网络节点20,其被配置为向无线电接入网11中的用户设备(UE)(由UE 30a和UE 30b表示)提供接入。无线电接入网11可操作地被连接至核心网12。核心网12进而可操作地连接至服务网络13,诸如互联网。UE 30a、30b由此能够经由网络节点20访问服务网络13的服务并与服务网络13交换数据。
网络节点20包括发射和接收点(TRP)14、与发射和接收点(TRP)14共址、与发射和接收点(TRP)14集成、或与发射和接收点(TRP)14进行运营通信。网络节点20(经由其TRP14)和UE 30a、30b被配置为在分别由附图标记17a和17b所示的定向波束中彼此通信。在这方面,可以用作TX波束和RX波束两者的定向波束在下文中将被简称为定向波束。
网络节点20的示例是无线电接入节点、无线电基站、基站收发机、节点B、演进节点B、gNB、接入点、接入节点和回程节点。UE 30a、30b的示例是无线设备、移动站、移动电话、手机、无线本地环路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电脑、平板计算机、配备网络的传感器、配备网络的车辆以及所谓的物联网(IoT)设备。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由被称为P-1子过程、P-2子过程和P-3子过程的三个子过程组成的波束选择过程。现在将参考UE 30a之一更详细地公开这三个子过程。
P-1子过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让网络节点20通过在宽(但比扇区窄)波束中发射参考信号来找到朝向用户设备30a的粗略方向,该宽波束在整个角扇区上被扫描。对于P-1子过程,预期TRP 14根据空间波束图案15a来利用具有相当大的波束宽度的波束。在P-1子过程期间,参考信号通常被周期性地发送并且在由无线电接入网11中的网络节点20服务的所有用户设备30a、30b之间共享。用户设备30a根据空间波束图案18a在P-1子过程期间使用宽波束或甚至全向波束来接收参考信号。参考信号可以是周期性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同步信号块(SSB)。然后,用户设备30a可以向网络节点20报告N≥1个最佳波束及其对应的质量值,诸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从用户设备30a到网络节点20的波束报告可能很少被执行(为了节省开销)并且可以是周期性的、半持久的或非周期性的。
P-2子过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网络节点20发送参考信号且同时根据空间波束图案或定向波束集16a利用比P-1子过程期间使用的那些波束更窄的波束执行新的波束扫描来细化TRP 14处的波束选择,其中,新的波束扫描是围绕在P-1子过程期间报告的粗略方向或波束来执行的。因此,定向波束集16a中的波束不是全向的。在P-2子过程期间,用户设备30a通常根据空间波束图案18a使用与在P-1子过程期间使用的波束相同的波束。然后,用户设备30a可以向网络节点20报告N≥1个最佳波束及其对应的质量值,诸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可以针对每个用户设备30a或者针对每组用户设备30a、30b执行一个P-2子过程。参考信号可以是周期性、非周期性或半持久地发送的CSI-RS。可以比P-1子过程更频繁地执行P-2子过程,以便跟踪用户设备30a的移动和/或无线电传播环境的变化。
P-3子过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让用户设备30a利用模拟波束成形或数字宽带(时域)波束成形来找到其自己的最佳波束。在P-3子过程期间,根据由定向波束17a定义的空间波束图案,在P-2子过程的最佳报告波束中发送参考信号,同时用户设备30a根据空间波束图案19a来执行波束扫描。因此,定向波束17a是波束集16a中的定向波束17a之一。可以至少与P-2子过程一样频繁地执行P-3子过程,以便使用户设备30a能够补偿阻挡和/或旋转。
用户设备30a找到其自己的最佳定向波束的一种备选方式是让用户设备30a在周期性地发送参考信号(例如,SSB)期间(例如,在P-1子过程期间)评估自己的不同方向波束,而不是网络节点20在P-3子过程期间发送参考信号。由于每个SSB由四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组成,因此可以在每个SSB传输期间评估用户设备30a处的最多四个定向波束。
然而,用户设备30a基于SSB的传输找到其自己的最佳定向波束的一个缺点在于SSB仅具有一个端口(而CSI-RS可被用两个端口来发送),因此SSB(在每个唯一的方向)仅通过一个单极化来发送。这意味着用户设备30a、30b最有可能将仅评估用于一个极化的合适定向波束。在极化衰落的情况下,存在用户设备30a选择次优定向波束的风险。
如上所述,就产生对最佳定向波束的选择而言,仍然需要改进的波束选择过程
在这方面,针对每个OFDM符号发送一个CSI-RS资源,其中,每个CSI-RS资源被在两个天线端口上进行预编码,其中,第一天线端口对应于例如垂直极化的波束,而第二天线端口对应于例如水平极化的波束(其他极化也是可能的)。在这方面,CSI-RS资源由单个CSI-RS端口组成,但该单个CSI-RS端口是通过两个天线端口来发送的。这意味着所产生的波束将具有+45度线性极化(假设相应极化的无线电链之间的相位相同,否则其他极化是可能的,如圆或椭圆极化)。这进而意味着,如果在P-2波束扫描中使用N个CSI-RS资源,则必须为P-2波束扫描分配N个OFDM符号,这导致相当大的开销和时延。
图3示出了编号为NB1-NB32的一个窄波束集(实线)和编号为WB1-WB4的宽波束集(虚线)的一个示例。可以在第一周期性P-1子过程中使用宽波束以找到UE的粗略方向,并且可以在第二P-2子过程中使用窄波束以便找到可以用于数据传输的窄TX波束。针对P-2子过程选择波束的典型方式是确定这些宽波束中的哪个宽波束对于RSRP是最佳的,然后选择被限制在该宽波束的角度覆盖区域内的窄波束,例如假设宽波束WB1是最佳宽波束,则用于P-2子过程的波束将是窄波束NB1-NB8。
可以将物理天线面板拆分为多个段(其中,每个段是逻辑单元,该逻辑单元可以操控波束进行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例如以便能够使用4层MU-MIMO(多单元-多输入多输出)或4层SU-MIMO(单个单元-MIMO),需要单个物理天线面板的至少两个段或两个单独物理天线面板在同一载波上并且在该载波内的相同频率上同时操作。此外,TRP可以由多个天线面板组成,其中,每个天线面板可以生成自己的波束,以便促进高达4层的MIMO。
图4示出了如何在TRP 40中实现时域数字波束成形45和模拟波束成形46的示意性框图。在较高频率处(通常在毫米波频率附近及以上),时域波束成形42通常应用于TRP(其可以通过使用模拟波束成形46或时域数字波束成形45来实现)。与频域波束成形41(其通常在较低频率下使用)相比,时域波束成形42的主要特征在于,对于时域波束成形42,在每个给定时间实例处(针对每个极化每个面板/段/阵列)使用单个波束成形权重向量,而对于频率选择性预编码,可以在每个给定时间实例将不同的波束成形权重向量应用于信号带宽的不同部分。数字波束成形43可以使用频域数字波束成形44或时域数字波束成形45来实现。在该示例中,IFFT/FFT 47设置在频域数字波束成形44和时域数字波束成形45之间,并且AD/DA 48设置在时域数字波束成形45和模拟波束成形46之间,该模拟波束成形46连接到天线布置49。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波束选择过程。结合图1至图3描述的波束选择过程涉及具有TRP 14的网络节点20确定当与UE 30a通信时要使用的定向波束17a。该概念可以被概括为包括:确定用于无线通信网络50中的网络设备51、52之间通信的定向波束。每个网络设备51、52可以是网络节点和/或用户设备。上面包括了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的示例。在该示例中,网络设备A 51根据空间波束图案或定向波束组53来利用窄定向波束执行波束扫描。网络设备B 52然后向网络设备A 51报告N≥1个最佳波束及其对应的质量值,诸如在波束选择过程中使用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
因此,可以执行波束选择过程:
·从网络节点到用户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
·从第一网络节点到第二网络节点,例如在无线电接入网中的节点之间建立无线通信。
·从用户设备到网络节点,假设用户设备配备有合适的天线布置。
·从第一用户设备到第二用户设备,假设第一用户设备配备有合适的天线布置。
图6示出了从网络设备(诸如网络节点或用户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示例实施例60,该网络设备具有天线布置61,该天线布置61包括在物理上分离的两个天线面板62、63。每个天线面板包括双极化天线元件,并且具有两个端口,每个极化一个端口。在该示例实施例中,P-2波束扫描由六个定向波束B1-B6组成。针对每个定向波束发送两端口CSI-RS资源,并且其中,每个CSI-RS端口资源是从该面板的单独的极化发送的。将两端口CSI-RS资源用于P-2波束扫描的一个益处是,因为针对每个极化发送一个CSI-RS端口,可以实现波束选择的极化分集,并且接收网络设备(例如,UE或网络节点)将考虑该两个CSI-RS端口(以及因此的两个极化)来计算并报告RSRP。然而,支持将两端口CSI-RS资源用于P-2波束扫描是可选的UE能力,因此该实施例仅被用于支持这一点的UE。
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使用两个天线面板62、63,然而,通过以下方式,该实施例可以容易地扩展到N个面板(即,N个天线面板和/或段):在每个OFDM符号中发送N个CSI-RS资源(从每个面板发送一个CSI-RS资源),并且其中,不同的面板在不同的定向波束中发送CSI-RS资源。图7中示出了具有天线布置71的第二示例实施例70,该天线布置71包括物理上分离的三个天线面板72、73和74,其中,六个定向波束B1-B6被在两个OFDM符号中发送。
表1和表2示出了如何根据示例实施例60来配置UE的两个不同示例。在表1中,单个CSI-RS资源集被配置为由六个两端口CSI-RS资源组成。
注意,这仅是可如何配置图6中的示例实施例的两个示例,并且其他方式也是可能的。
表1
在表2中,CSI-RS资源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CSI-RS资源集,其中,每个CSI-RS资源集各自由三个两端口CSI-RS资源组成。
表2
图8示出了从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节点或用户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三示例实施例80,该网络设备具有天线布置61,该天线布置61包括在物理上分离的两个天线面板62、63。每个天线面板包括双极化天线元件,并且具有两个端口,每个极化一个端口。在该示例中,P-2波束扫描由六个定向波束(B1-B6)组成。针对每个定向波束发送单端口CSI-RS资源,其中,每个CSI-RS端口通过每个面板的两个极化来进行虚拟化(例如,通过使用与圆极化相对应的权重,例如[1 i],因为圆极化预期更能抵抗在毫米波频率下的极化失配,其中,在UE处在毫米波频率下使用线性极化天线)。由于所有UE都支持用于FR2的P-2波束扫描的单端口CSI-RS资源,因此该实施例可以用于所有频率范围2(FR2)的UE。图8中的示例实施例80可以通过与结合图6例示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配置,不同之处在于每个CSI-RS资源由一个CSI-RS资源端口而不是两个CSI-RS资源端口组成。
例如,通信网络可以针对支持用于P-2波束扫描的两端口CSI-RS资源的UE应用结合图6所公开的配置,并且针对仅支持用于P-2波束扫描的单端口CSI-RS资源的UE应用结合图8所公开的配置。
在结合图8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80中,使用两个天线面板61和62,然而,通过以下方式,该实施例可以容易地扩展到N个面板(即,N个天线面板和/或段):在每个OFDM符号中发送N个单端口CSI-RS资源(从每个面板发送一个单端口CSI-RS资源),并且其中,不同的面板在不同的定向波束中发送CSI-RS资源。
图9示出了从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节点或用户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四示例实施例90,该网络设备具有天线布置91,该天线布置91包括在物理上分离的两个天线面板92、93。每个天线面板包括双极化天线元件,并且具有两个端口,每个极化一个端口。在该示例中,通过每个OFDM符号每个天线板发送两个单端口CSI-RS资源,在两个OFDM符号中评估八个定向波束,其中,针对每个极化发送一个CSI-RS资源。
在该示例中,使用两个天线面板,然而,通过以下方式,该实施例可以容易地扩展到N个面板(即,N个天线面板和/或段):在每个OFDM符号中发送2*N个CSI-RS资源(从每个面板发送两个CSI-RS资源),并且其中,每个面板在不同的定向波束中发送CSI-RS资源。与结合图6所公开的配置相比,该实施例的一个缺点是仅针对单个极化来评估每个定向波束,这使得P-2波束扫描对极化失配更加敏感。
图1 0示出了从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节点或用户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五示例实施例100,该网络设备具有天线布置101,该天线布置101包括被划分为两个段102和103的一个天线面板。每个段包括双极化天线元件,并且具有两个虚拟天线端口,每个极化一个虚拟天线端口。在该示例实施例中,P-2波束扫描由通过三个OFDM符号发送的四个定向波束B1-B4组成。针对每个定向波束发送两端口CSI-RS资源,并且其中,每个CSI-RS端口资源是从该段的单独的极化发送的。在OFDM符号1和OFDM符号2中从第一段102发送两端口CSI-RS资源,而在OFDM符号2和3中从第二段103发送两端口CSI-RS资源。
图11示出了从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节点或用户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六示例实施例110,该网络设备具有天线布置111,该天线布置111包括被划分为两个段112和113的一个天线面板。第一段112包括一个端口具有第一极化的天线元件,并且第二段113包括一个端口具有第二极化的天线元件。在该示例实施例中,通过针对每个OFDM符号每个段发送一个单端口CSI-RS资源,P-2波束扫描由通过三个OFDM符号发送的六个定向波束B1-B6组成。
在该示例中,使用具有两个段的天线面板,然而,通过以下方式,该实施例可以容易地扩展到N个面板(即,N个天线面板和/或段):在每个OFDM符号中发送N个CSI-RS资源(从每个面板发送一个CSI-RS资源),并且其中,每个面板在不同的定向波束中发送CSI-RS资源。与结合图6所公开的配置相比,该实施例的一个缺点是仅针对单个极化来评估每个定向波束,这使得P-2波束扫描对极化失配更加敏感。
图12是示出了用于发送单端口参考信号资源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由第一网络设备51执行。这些方法被有利地提供为计算机程序152。
S12:作为与第二网络设备52执行波束选择过程的一部分,第一网络设备51发送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一面板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以及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二面板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一面板的该一个或多个波束不同于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二面板的该一个或多个波束。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在被发送时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在时间上重叠。
以这种方式,由于第二网络设备52报告针对每个CSI-RS资源集的最佳的N个波束,因此可以确保第二网络设备52以低时延报告最佳波束,因为可以在同一OFDM符号期间评估若干个定向波束。因此,该方法使得能够减少波束选择过程的符号开销(并且由此也减少时延)。
该方法可以用于P-2子过程形式的波束选择过程。
在一些方面,假设第二网络设备52接收参考信号资源中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并且向第一网络设备51提供对该至少一个参考信号资源的测量报告。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51被配置为执行(可选的)步骤S14:
S14:第一网络设备51从第二网络设备52接收对参考信号资源的测量报告。然后,基于该测量报告,第一网络设备51可以确定用于传入数据的优选波束和优选极化,或者控制针对第二网络设备52的发送和/或接收。
在一些方面,波束选择过程是专用波束选择过程,即,仅专用于波束选择的过程。这种专用波束选择过程的一个示例是上述P-2子过程。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波束选择过程是P-2子过程。可存在参考信号资源的不同示例,并且因此存在参考信号资源的不同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参考信号资源是CSI-RS资源。
第一极化P1和第二极化P2之间可以存在不同的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极化P2与第一极化P1正交。可以存在不同的方式来发送参考信号资源。在一些方面,参考信号资源在OFDM符号中发送。从而,由于参考信号资源在被发送时在时间上重叠,这意味着该两个参考信号资源在同一个OFDM符号中发送。
图13以多个功能单元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设备51的组件。使用能够执行例如存储介质230的形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150(如图15中所示)中存储的软件指令的合适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多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来提供处理电路210。处理电路210还可以被提供为至少一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场景可编程门阵列(FPGA)。
具体地,处理电路210被配置为使第一网络设备51执行如上所公开的操作集或步骤。例如,存储介质230可以存储该操作集,并且处理电路210可以被配置为从存储介质230取回该操作集,以使第一网络设备51执行该操作集。该操作集可以被提供为可执行指令集。
因此,处理电路210由此被布置为执行如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存储介质230还可以包括持久性存储设备,其例如可以是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固态存储器或甚至远程安装的存储器中的任何单个存储器或任何组合。第一网络设备51还可以包括至少被配置用于与其他实体、功能、节点和设备通信的通信接口220。因此,通信接口2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射机和接收机,该发射机和接收机包括模拟组件和数字组件。处理电路210通过例如向通信接口220和存储介质230发送数据和控制信号、通过从通信接口220接收数据和报告、以及通过从存储介质230中取回数据和指令来控制第一网络设备51的总体操作。省略了第一网络设备51的其他组件以及有关功能以不使本文提出的概念模糊。
图14以多个功能模块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设备51的组件。图14的第一网络设备51包括被配置为执行步骤S102的发送模块210a。图14的第一网络设备51还可以包括多个可选的功能模块,例如,被配置为执行步骤S104的接收模块210b。
一般而言,每个功能模块210a:210b可以在实施例中仅以硬件来实现,并且在另一实施例中借助于软件来实现,即,后一实施例具有存储在存储介质230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在处理电路上运行时,使第一网络设备51执行上面结合图15所提及的对应步骤。还应该提及的是,即使是与计算机程序的部分相对应的模块,它们也无需是其中的单独模块,而是它们以软件实现的方式取决于所使用的编程语言。优选地,一个或多个或所有功能模块210a:210b可以由可能与通信接口220和/或存储介质230协作的处理电路210来实现。因此,处理电路210可以被配置为从由功能模块210a:210b提供的存储介质230获取指令并执行这些指令,从而执行本文所公开的任何步骤。
第一网络设备51可以被提供为独立设备或者作为至少一个另外设备的一部分。例如,第一网络设备51可以设置在无线电接入网的节点中或者核心网的节点中。备选地,第一网络设备51的功能可以分布在至少两个单元或网络设备之间。该至少两个单元或至少两个网络设备可以是相同网络部分(例如,无线电接入网络或核心网)的一部分,或者可以散布在至少两个这样的网络部分之间。一般而言,与不需要实时执行的指令相比,需要实时执行的指令可以在更靠近小区的单元或网络设备中执行。因此,由第一网络设备51执行的指令的第一部分可以在第一单元中执行,并且由第一网络设备51执行的指令的第二部分可以在第二单元中执行。本文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可以在其上执行由第一网络设备51执行的指令的任何特定数量的单元。因此,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由驻留在云计算环境中的第一网络设备51来执行。因此,尽管图13中示出了单个处理电路210,但处理电路210可以分布在多个单元或网络设备之中。这同样适用于图14的功能模块210a:210b和图15的计算机程序152。
图15示出了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53的计算机程序产品150的一个示例。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53上,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152,该计算机程序152可以使处理电路210和可操作地耦接至处理电路210的实体和设备(例如,通信接口220和存储介质230)执行根据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方法。计算机程序152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150可以因此提供执行如本文公开的任何步骤的装置。在图15的示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150示出为光盘,例如CD(紧凑盘)或DVD(数字多功能盘)或蓝光盘。计算机程序产品150还可以体现为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更具体地作为外部存储器中的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例如USB(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或闪存(例如,紧凑式闪存)。因此,尽管计算机程序152在这里被示意性地示出为所描绘的光盘上的轨道,但计算机程序152可以用适于计算机程序产品150的任何方式存储。
本公开涉及用于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节点或用户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具有至少两个面板的天线布置,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被配置为生成不同方向上的波束。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被配置为:作为与第二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节点或用户设备)执行波束选择过程的一部分,发送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一面板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以及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二面板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其中,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一面板的该一个或多个波束不同于来自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二面板的该一个或多个波束;以及其中,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在被发送时与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在时间上重叠。
该至少两个面板可以包括多个物理天线面板、物理天线面板的多个段、或其组合。参考信号资源可以包括两端口参考信号、一个单端口参考信号或两个单端口参考信号。
假设第一网络设备提供有合适的天线布置,则可以执行波束选择过程。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至少两个面板被配置为在同一OFDM符号中生成波束。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参考信号资源是通过第一极化和/或通过第二极化来发送的。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参考信号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单端口参考信号资源。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参考信号资源仅包括一个单端口参考信号资源,该一个单端口参考信号资源是针对通过第一极化并通过第二极化实现的每个波束发送的。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参考信号资源是两端口参考信号资源。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参考信号资源在两个不同的波束中发送,其中,该两个不同的波束以非平行极化发送。非平行极化的示例是相互正交的极化,例如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
根据一些实施例,天线布置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天线面板,其中,每个面板是逻辑单元,该逻辑单元包括该至少一个物理天线面板的段。
根据一些实施例,天线布置包括至少两个物理天线面板。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至少两个面板的相位中心在空间上分离。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至少两个面板指向同一空间方向。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包括两组天线元件,其中,第一组天线元件包括具有第一极化的天线元件,并且第二组天线元件包括具有第二极化的天线元件,第一极化和第二极化彼此不平行。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至少两个面板使用时域波束成形来生成波束。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其中发送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该一个或多个波束不同于在其中发送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该一个或多个波束。
根据一些实施例,波束与天线布置的虚拟天线端口相关联。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极化与第一极化正交。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参考信号资源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资源。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同一OFDM符号中发送的CSI-RS资源具有相同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同一OFDM符号中发送的CSI-RS资源具有相同的频率分配或不同的频率分配。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网络设备是网络节点,并且参考信号资源是从网络节点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资源。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网络设备是用户设备(UE),并且参考信号资源是从UE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用于参考信号资源的传输的方法,该方法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该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具有至少两个面板的天线布置,该至少两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被配置为生成不同方向上的波束,其中,该方法在如上所公开的第一网络设备中执行。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通信网络,该通信网络包括如上所公开的第一网络设备和被配置为接收从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二网络设备,其中,第二网络设备还被配置为评估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资源并向第一网络设备报告N个最佳波束。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网络设备是用户设备(UE)或网络节点。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用于在第一网络设备中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计算机程序,其包括指令,该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所公开的方法。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携带用于在第一网络设备中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且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在框中提到的功能或步骤可以以与操作图示中说明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同时执行,或者框有时候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此外,框中提到的功能或步骤可以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循环连续执行。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公开了本公开的示例方案。然而,可以在不显著偏离本公开的原理的情况下做出对这些方案的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公开应被认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并且不限于上文讨论的具体方面。因此,尽管使用了特定术语,但其仅用于一般性或描述性意义,而不是用于限制目的。
已经给出本文提供的示例实施例的描述以用于说明的目的。该描述并不旨在是详尽的或者将示例实施例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考虑到上面的教导,修改和变形是可能的,并且可以通过实现对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多个替换方式来获取这些修改和变形。选择和描述本文讨论的示例以便解释多个示例实施例的原理和属性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多种方式并且使用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使用的多个修改来使用示例实施例。可以用方法、装置、模块、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来组合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应当理解,本文呈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与彼此的任何组合来实践。
应当注意,词语“包括”不必要排除所列出的那些之外存在其他元件或步骤,并且元件之前的词语“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种元件。还应该注意,任何附图标记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方式来实现示例实施例,并且可以通过相同的硬件项来表示多个“装置”、“单元”或“设备”。
本文使用的术语“无线设备”可以广泛地解释为包括具有互联网/内联网接入能力的无线电话、web浏览器、组织器、日历、相机(例如,视频和/或静态图像相机)、录音机(例如,麦克风)、和/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可以将蜂窝无线电话与数据处理相结合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无线电话或无线通信系统的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具有通信能力的相机(例如,视频和/或静态图像相机);以及具有收发能力的任何其他计算或通信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家庭娱乐系统、电视等。此外,设备可以被解释为任意数量的天线或天线元件。
尽管主要针对作为测量或记录单元的用户设备给出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用户设备”是非限制性术语,其意味着能够在DL中进行接收以及在UL中进行发送的任何无线设备、终端或节点(例如,PDA、膝上型计算机、移动设备、传感器、固定中继、移动中继或甚至无线电基站(例如,毫微微基站))。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然而,可以对这些实施例做出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尽管使用了特定术语,但其用于一般性或描述性意义,且不用于限制目的,实施例的范围由以下权利要求定义。

Claims (26)

1.一种用于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网络设备(20;51),包括具有至少两个面板(62-63;72-74;92-93;102-103;112-113)的天线布置(61;71;91;101;111),所述至少两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被配置为生成不同方向上的波束(53),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控制电路(210),所述控制电路(210)被配置为:
作为与第二网络设备(30a;52)执行波束选择过程的一部分,发送:
来自所述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一面板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中的第一参考信号资源;以及
来自所述至少两个面板中的第二面板的一个或多个波束中的第二参考信号资源,
其中,来自所述至少两个面板中的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波束不同于来自所述至少两个面板中的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波束,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在被发送时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在时间上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面板被配置为在同一OFDM符号中生成波束。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每个参考信号资源是通过第一极化和/或通过第二极化来发送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每个参考信号资源包括至少一个单端口参考信号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每个参考信号资源仅包括一个单端口参考信号资源,所述一个单端口参考信号资源是针对通过所述第一极化并通过所述第二极化实现的每个波束发送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每个参考信号资源为两端口参考信号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每个参考信号资源在两个不同的波束中发送,其中,所述两个不同的波束以非平行极化发送。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天线布置(101;111)包括至少一个物理天线面板,其中,每个面板(102、103;112、113)是逻辑单元,所述逻辑单元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物理天线面板的段。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天线布置(61;71;91)包括至少两个物理天线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面板的相位中心在空间上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面板被配置为指向同一空间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包括两组天线元件,其中,第一组天线元件包括具有第一极化的天线元件,并且第二组天线元件包括具有第二极化的天线元件,所述第一极化和所述第二极化彼此不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面板被配置为使用时域波束成形来生成波束。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在其中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资源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波束不同于在其中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资源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波束。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波束与所述天线布置的虚拟天线端口相关联。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极化与所述第一极化正交。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每个参考信号资源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在同一OFDM符号中发送的CSI-RS资源具有相同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7-18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在同一OFDM符号中发送的CSI-RS资源具有相同的频率分配或不同的频率分配。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网络节点(20),并且所述参考信号资源是从所述网络节点(20)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资源。
21.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是用户设备UE,并且所述参考信号资源是从所述UE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RS。
22.一种用于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具有至少两个面板的天线布置,所述至少两个面板中的每个面板被配置为生成不同方向上的波束,其中,所述方法在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中执行。
23.一种通信网络(10;50),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20;51)和被配置为接收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20;51)发送的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二网络设备(30a;52),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30a;52)还被配置为评估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资源并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20;51)报告N个最佳波束。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网络,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52)是用户设备UE或网络节点。
25.一种用于在第一网络设备(20;51)中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计算机程序(152),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210)上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53),携带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于在第一网络设备(20;51)中发送参考信号资源的计算机程序(152)。
CN202180095101.XA 2021-03-05 2021-09-02 参考信号资源的传输 Pending CN1170159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PCT/EP2021/055692 2021-03-05
PCT/EP2021/055692 WO2022184281A1 (en) 2021-03-05 2021-03-05 Transmission of single-port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s
PCT/EP2021/074238 WO2022184286A1 (en) 2021-03-05 2021-09-02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5937A true CN117015937A (zh) 2023-11-07

Family

ID=74871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5101.XA Pending CN117015937A (zh) 2021-03-05 2021-09-02 参考信号资源的传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240072964A1 (zh)
EP (2) EP4302416A1 (zh)
CN (1) CN117015937A (zh)
WO (2) WO20221842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64474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Jeffrey Freedman Hybrid analog/digital beamforming
US10574321B2 (en) * 2017-11-14 2020-02-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E reporting aggreg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based on multiple P3 sweeps
EP3692646A1 (en) * 2017-12-08 2020-08-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9166100A1 (en) * 2018-03-02 2019-09-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 management procedur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0224802B (zh) * 2018-09-28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2964A1 (en) 2024-02-29
US20240056161A1 (en) 2024-02-15
EP4302416A1 (en) 2024-01-10
WO2022184286A1 (en) 2022-09-09
EP4302417A1 (en) 2024-01-10
WO2022184281A1 (en)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06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reception beam
US10727917B2 (en) Beamforming of beams
US1014833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beamform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US9414371B2 (en) Hierarchical channel sounding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US96607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data on basis of beam restricted sub-frame
EP3413477B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7998381A (zh) 用于通信波束恢复的系统和方法
US20170026156A1 (en) High Resolution Channel Sounding for FDD Communications
WO2018028470A1 (zh)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WO2019145047A1 (en) Beam training of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US10382110B2 (en) Adaptive user-specific beam forming
KR20220087544A (ko) 부분 상호성을 갖는 유형 ii csi 포트 선택 코드북 향상
CN110557212A (zh) 基于扩展紧缩场测试的毫米波终端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112567640B (zh) 极化信息共享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1943010B2 (en) Composite beam pairing
CN117015937A (zh) 参考信号资源的传输
WO20232065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feedback
CN113632385B (zh)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波束成形接收
CN112753172B (zh) 通信装置中降低干扰的方法
US20230254056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eam Interference
EP4329213A1 (en) Apparatus, method, program products for maximizing desired multi-transmission point signal to inter-layer-group-interference via ue beam contr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