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4817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4817A
CN117014817A CN202311285328.8A CN202311285328A CN117014817A CN 117014817 A CN117014817 A CN 117014817A CN 202311285328 A CN202311285328 A CN 202311285328A CN 117014817 A CN117014817 A CN 117014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nspection
task
equipmen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853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14817B (zh
Inventor
贾智杰
贾东升
张维
游亚平
詹昌荣
林虹清
李鹏
苟坤朝
谢国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wang Industr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wang Industr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wang Industr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wang Industr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853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48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4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14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1/00Registering,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time of events or elapsed time, e.g. time-recorders for work people
    • G07C1/20Checking timed patrols, e.g. of watchm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04W4/185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by embedding added-value information into content, e.g. geo-tag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enso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园区地图与园区用户资料库映射关系;确定巡检用户资料,基于所述巡检用户资料获得巡检任务信息;获得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确定传感器触发信息;生成任务执行信息,按照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进行传感器触发,获得传感器监测数据,得到巡检数据;确定巡检结果,当存在异常时发送告警信息,解决了现有的园区智能化巡检方法中,由于对巡检任务、设备监测所用的传感器的分析流程不够详细,导致设备巡检参数的采集结果准确性不高,进而导致设备巡检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提升设备巡检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园区设备管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智能化手段,智能巡检系统在园区设备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传统人工巡视相比,智能化巡检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安全性,而且还能够大幅降低成本和人工巡视的工作量。
园区智能化巡检方法集成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可以自主完成巡视、监测、报警等多种工作,但是,现有的园区智能化巡检方法中,由于对巡检任务、设备监测所用的传感器的分析流程不够详细,导致设备巡检参数的采集结果准确性不高,进而导致设备巡检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园区智能化巡检方法中,由于对巡检任务、设备监测所用的传感器的分析流程不够详细,导致设备巡检参数的采集结果准确性不高,进而导致设备巡检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包括:构建园区地图、园区用户资料库,并基于园区用户位置信息建立所述园区地图与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映射关系;采集当前巡检位置信息,利用所述当前巡检位置信息与所述园区地图进行匹配,确定巡检用户资料,基于所述巡检用户资料获得巡检任务信息;根据所述巡检任务信息,进行任务解析、聚类,获得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所述任务处理流程,确定传感器触发信息;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所处传感器触发信息,生成任务执行信息,所述任务执行信息用于按照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进行传感器触发,获得传感器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与所述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任务分析,得到巡检数据;将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巡检结果,当存在异常时发送告警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包括:映射关系构建模块,所述映射关系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园区地图、园区用户资料库,并基于园区用户位置信息建立所述园区地图与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映射关系;巡检任务获取模块,所述巡检任务获取模块用于采集当前巡检位置信息,利用所述当前巡检位置信息与所述园区地图进行匹配,确定巡检用户资料,基于所述巡检用户资料获得巡检任务信息;任务解析模块,所述任务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巡检任务信息,进行任务解析、聚类,获得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传感器触发模块,所述传感器触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所述任务处理流程,确定传感器触发信息;巡检数据获取模块,所述巡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所处传感器触发信息,生成任务执行信息,所述任务执行信息用于按照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进行传感器触发,获得传感器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与所述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任务分析,得到巡检数据;巡检结果确定模块,所述巡检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将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巡检结果,当存在异常时发送告警信息。
根据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构建园区地图、园区用户资料库,建立园区地图与园区用户资料库映射关系,采集当前巡检位置信息,利用当前巡检位置信息与园区地图进行匹配,确定巡检用户资料,基于巡检用户资料获得巡检任务信息,进行任务解析、聚类,获得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根据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确定传感器触发信息,基于巡检任务信息、所处传感器触发信息,生成任务执行信息,任务执行信息用于按照传感器触发信息进行传感器触发,获得传感器监测数据,基于巡检任务信息与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任务分析,得到巡检数据,将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巡检结果,当存在异常时发送告警信息,达到提升设备巡检效果,进而提升对原设备的异常识别精度和准确度的技术效果。
2.将各园区用户的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构建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根据园区用户资料库,确定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根据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用户各设备纵向比对,确定设备纵向比对结果,基于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根据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设备综合影响分析,确定横向影响分析结果,根据设备纵向比对结果、横向影响分析结果,确定巡检结果。由此通过对园区设备进行设备关联影响分析,达到提升设备巡检的准确度的技术效果。
3.将园区中所有用户的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汇总,构建园区全用户巡检库,根据园区用户资料库,对园区用户进行聚类,确定用户分类库,基于用户分类库对园区全用户巡检库进行巡检数据提取,对同类型设备进行巡检数据融合比对分析,获得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当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满足异常概率时,生成园区异常信息,获得巡检结果,实现对非设备自身故障导致的异常进行识别,提升设备巡检效果的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中获得传感器触发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中生成园区异常信息并获得巡检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映射关系构建模块11,巡检任务获取模块12,任务解析模块13,传感器触发模块14,巡检数据获取模块15,巡检结果确定模块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作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构建园区地图、园区用户资料库,并基于园区用户位置信息建立所述园区地图与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映射关系;
具体而言,园区是指被集中统一规划的区域,区域内专门设置某类特定行业、形态的企业、公司等进行统一管理,比如工业园区、自贸园区、产业园区等,任意一个园区内可包含多家企业、公司。对待进行园区设备智能巡检的任一园区进行园区地图、园区用户资料库,具体来说,可根据园区的建筑设计图获取园区中所有建筑物的建筑位置,以此构建园区地图,也可通过对园区进行俯视全景航拍,根据俯视全景航拍结果即可获取园区内建筑物的位置,得到园区地图,还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园区进行地形地貌、建筑、道路的采集,从而构建园区地图。
园区用户资料库是指入驻园区的企业的信息,包括企业类型、业务类型、企业内部设备类型等,具体可通过园区的管理人员(比如物业)直接获取,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园区用户资料库的过程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且会对园区用户资料库中的数据进行保密。进一步通过园区的管理人员直接读取园区用户位置信息,就是每一家企业在园区中的位置,进而基于园区用户位置信息建立所述园区地图与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映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园区用户位置信息可以获取任一个用户(企业)在园区中的位置,将其标记至园区地图上面,园区用户资料库包含多个用户的用户资料,基于此,将每个用户对应的用户资料与该用户在园区地图上的标记位置建立对应关系,以此作为映射关系。
步骤S200:采集当前巡检位置信息,利用所述当前巡检位置信息与所述园区地图进行匹配,确定巡检用户资料,基于所述巡检用户资料获得巡检任务信息;
具体而言,采集当前巡检位置信息,当前巡检位置信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比如园区管理人员会对园区内的不同位置的设备进行周期性巡检,就可根据当前时间和巡检周期确定当前需要进行巡检的园区位置作为当前巡检位置信息。进一步根据所述当前巡检位置信息与所述园区地图进行匹配,简单来说,将当前巡检位置信息映射至园区地图中,即可得到当前巡检位置在园区地图中的位置,进一步结合所述园区地图与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映射关系,即可匹配获取当前巡检位置对应的园区用户资料,以此作为巡检用户资料,巡检用户资料包括企业类型、业务类型、企业内部设备类型,然后基于所述巡检用户资料提取其中的企业内部设备,根据企业内部设备获得巡检任务信息,巡检任务信息包括需要进行巡检的设备(企业内部设备)、设备巡检指标(企业内部设备对应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等)。
步骤S300:根据所述巡检任务信息,进行任务解析、聚类,获得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300还包括:
步骤S310:根据所述巡检任务信息,提取巡检目标设备、设备巡检指标;
步骤S320:根据所述巡检目标设备、设备巡检指标进行设备状态、指标运算解析,确定巡检任务参数;
步骤S330:对所述巡检任务参数进行聚类,获得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及对应的巡检任务参数;
步骤S340: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及对应的巡检任务参数与传感器设置库进行匹配,获得所述任务处理流程。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340还包括:
步骤S341:根据园区用户的巡检任务信息,确定传感器需求;
步骤S342:根据所述传感器需求与预设传感器信息进行匹配,确定传感器信息;
步骤S343:基于所述传感器信息进行传感器采集参数、采集视角、采集敏感度、触发条件分析,获得传感器设置参数;
步骤S344:对所述巡检任务信息进行分解,确定任务参数、参数处理流程;
步骤S345:利用所述传感器设置参数与任务参数、参数处理流程进行匹配,确定园区用户传感器设置信息,并将所有园区用户传感器设置信息进行整合,构建所述传感器设置库。
具体而言,所述巡检任务信息包括需要进行巡检的设备(比如工业生产设备)、设备巡检指标,从中分别提取需要进行巡检的设备作为巡检目标设备,同时提取设备巡检指标,设备巡检指标是指设备巡检的目标要求,比如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等,不同的设备巡检指标不同,比如电气设备的设备巡检指标包括电气参数。根据所述巡检目标设备、设备巡检指标进行设备状态、指标运算解析,确定巡检任务参数,巡检任务参数即为需要进行巡检的设备以及对应的巡检任务,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所述巡检目标设备、设备巡检指标确定任何一个设备的巡检指标参数,比如设备运行参数(温度、电压、电流、速度等)、表面损伤参数(表面磨损程度)、设备状态参数(设备运动状态:静止或者运动)等,以此作为巡检任务参数,即需要完成的巡检目标。
进一步按照巡检任务参数的任务类型对所述巡检任务参数进行聚类,获得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及对应的巡检任务参数,具体来说,可获取所有巡检任务参数的任务类型,比如温度巡检类型、运行参数(电压、电流、速度等)巡检类型、表面损伤巡检类型等,然后将属于同一种任务类型的巡检任务参数组合到一起,并进行任务类型的标记,提取标记的任务类型作为任务类型信息,即可获得多种不同的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对应的巡检任务参数。进一步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及对应的巡检任务参数与传感器设置库进行匹配,匹配结果即为所述任务处理流程,实现对巡检任务的解析,为后续的设备巡检夯实了基础,在此过程,需要预先获取传感器设置库,过程如下:
具体地,根据园区用户的巡检任务信息,确定传感器需求,巡检任务信息包括设备巡检指标,根据设备巡检指标即可确定传感器需求,比如设备巡检指标包含温度、电压、表面损坏程度,那么需要的传感需求就是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表面图像传感器,具体可构建不同巡检任务的传感器需求数据库,然后基于园区用户的巡检任务信息,在传感器需求数据库中进行遍历匹配,获得对应的传感器需求。根据所述传感器需求与预设传感器信息进行匹配,确定传感器信息,预设传感器信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也就是说,园区内的设备在开始投入使用后,就会被安装各种传感器,比如温度传感器、电压电流传感器、电阻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预先安装的传感器类型即为预设传感器信息,基于所述传感器信息进行传感器采集参数、采集视角、采集敏感度、触发条件分析,获得传感器设置参数,其中,传感器采集参数即为传感器可以采集的参数类型,比如温度、图像、电压等;采集视角是指传感器的数据采集范围,多指图像传感器对园区设备的拍摄角度;采集敏感度是指传感器的精度,需要根据传感器的受用手册提取;触发条件是指传感器的启动条件,比如定时启动,以传感器采集参数、采集视角、采集敏感度、触发条件组成传感器设置参数。
对所述巡检任务信息进行分解,确定任务参数、参数处理流程,任务参数是指巡检任务的参数类型,比如温度、电压、设备运行状态等,参数处理流程则是指任务参数的处理流程,比如需要先获取某一类型参数进行处理,接着获取另一类型参数等,基于此,利用所述传感器设置参数与任务参数、参数处理流程进行匹配,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任务参数、参数处理流程确定完成巡检任务需要的传感器类型,并在传感器设置参数中进行匹配,获得可以满足任务参数、参数处理流程的传感器设置参数作为园区用户传感器设置信息,以此类推,获取园区内所有用户的园区用户传感器设置信息并整合到一起,作为所述传感器设置库。由此实现对传感器设置库的构建,为后续的园区设备巡检提供基础。
步骤S400: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所述任务处理流程,确定传感器触发信息;
其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400还包括:
步骤S410: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判断是否为动态监测类型,当为静态监测类型时,所述任务处理流程匹配图像采集设备;
步骤S420:当为所述动态监测类型时,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流程匹配任务传感器信息;
步骤S430:根据所述匹配任务传感器信息的传感器采集参数、采集视角、采集敏感度进行执行方案寻优,确定传感器执行顺序,其中,所述传感器执行顺序为采集视角或采集敏感度由大至小;
步骤S440:利用所述传感器执行顺序与传感器的触发条件进行匹配,获得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判断是否为动态监测类型,当为静态监测类型时,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流程匹配图像采集设备,动态监测类型是指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的任务类型,此时设备是运动的,比如温度、电压、运行速度等,静态监测类型是指对静止的设备进行监测,比如设备表面损坏程度,只需对设备的表面进行图像采集,此时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流程,按照任务流程顺序匹配图像采集设备,图像采集设备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好的,比如智能摄像头。当为所述动态监测类型时,即任务类型信息是设备运行时的参数(温度、电压、电流等)时,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流程匹配任务传感器信息,即可以执行任务类型信息的传感器类型,比如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进而根据所述匹配任务传感器信息的传感器采集参数、采集视角、采集敏感度进行执行方案寻优,确定传感器执行顺序,其中,所述传感器执行顺序为采集视角或采集敏感度由大至小,利用所述传感器执行顺序与传感器的触发条件进行匹配,获得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通俗地讲,就是根据采集视角、采集敏感度将采集视角的范围或采集敏感度均最大作为第一触发条件,优先触发采集视角和采集敏感度均最大的传感器,采集视角的范围或采集敏感度大,对应的采集精度相对会比较低,因此,根据第一触发条件将对应的传感器启动对设备进行采集后,降低采集视角的范围或采集敏感度,以此作为第二触发条件,进行高精度的采集,以此类推,通过多次降低采集视角或采集敏感度,获得多个触发条件,按照触发条件,分多次对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触发,即可获得传感器执行顺序。
进而利用所述传感器执行顺序与传感器的触发条件进行匹配,简单来说,可按照传感器执行顺序对传感器进行顺序排列,然后将触发条件映射至顺序排列结果,所得结果即为传感器触发信息,传感器触发信息包括所有传感器的执行顺序以及触发条件,达到为后续的设备巡检提供数据监测基础,提升设备巡检的准确性和精度。
步骤S500: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所处传感器触发信息,生成任务执行信息,所述任务执行信息用于按照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进行传感器触发,获得传感器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与所述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任务分析,得到巡检数据;
具体而言,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所处传感器触发信息,生成任务执行信息,所述任务执行信息用于按照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进行传感器触发,获得传感器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与所述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任务分析,得到巡检数据,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巡检任务信息匹配获得对应的传感器监测数据,建立巡检任务信息与传感器监测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传感器监测数据对应的巡检目标设备、传感器监测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比如温度、电压、表面磨损程度等),基于此,按照巡检任务信息中的巡检目标设备、设备巡检指标对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分类整合,所得结果即为巡检数据。
步骤S600:将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巡检结果,当存在异常时发送告警信息。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10:将各园区用户的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构建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
步骤S620:根据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确定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
步骤S630:根据所述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用户各设备纵向比对,确定设备纵向比对结果;
步骤S640:基于所述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根据所述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设备综合影响分析,确定横向影响分析结果;
步骤S650:根据所述设备纵向比对结果、横向影响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巡检结果。
具体而言,将各园区用户的所有巡检数据组合到一起进行汇总,数据组合结果即为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根据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确定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简单来说,一个企业的多个设备之间可能存在连接关系,导致多个设备会产生关联性,即一个设备可能对另一个设备产生影响,就是说,其中一个设备的运行参数异常,可能会导致与它连接的其他设备也产生异常,具体来说,可根据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提取用户设备信息,用户设备信息即为任一用户所使用的所有设备,采集园区内任一用户的所有设备的历史巡检记录,获取多个设备的历史巡检数据,然后根据多个设备的历史巡检数据,利用现有的关联度分析方法,比如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多个设备进行关联性分析,即可获得多个设备之间的关联系数,以此作为设备影响关联信息。
根据所述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用户各设备纵向比对,确定设备纵向比对结果,就是对比用户各设备的巡检数据之间的差异值,以此作为设备纵向比对结果。基于所述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根据所述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设备综合影响分析,通俗地讲,按照设备影响关联信息对同一用户的多个设备的巡检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其中一个设备的巡检数据出现异常,那么就需要按照该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关联系数,对其他设备的巡检数据进行对应的调整,从而获取调整后的巡检数据,以此作为横向影响分析结果。根据所述设备纵向比对结果、横向影响分析结果,就是说,设备纵向比对结果只是园区各设备之间的巡检数据存在的差异,可将差异较大的设备作为初始异常设备,结合横向影响分析结果对各用户的设备的巡检数据进行调整后,初始异常设备相关联的设备也可能存在异常,由此得到最终的异常设备作为所述巡检结果,当巡检结果存在异常时发送告警信息,具体可基于历史经验获取园区内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参数,通过对巡检结果和正常运行参数进行比对,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由此实现对园区设备的智能巡检,达到提升巡检效果,提升设备巡检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其中,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710:将园区中所有用户的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汇总,构建园区全用户巡检库;
步骤S720:根据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对园区用户进行聚类,确定用户分类库;
步骤S730:基于所述用户分类库对所述园区全用户巡检库进行巡检数据提取,对同类型设备进行巡检数据融合比对分析,获得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
步骤S740:当所述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满足异常概率时,生成园区异常信息,获得所述巡检结果。
具体而言,将园区中所有用户的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汇总,得到园区全用户巡检库。根据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按照用户类型,比如将生产电子芯片的企业作为一类,对园区用户进行聚类,确定用户分类库,用户分类库包括多个用户类型,基于所述用户分类库对所述园区全用户巡检库进行巡检数据提取,就是将同类型用户的巡检数据提取出来,进一步将同类型用户中的同类型设备对应的巡检数据再次提取出来,对同类型设备进行巡检数据融合比对分析,获取存在异常的设备数量,然后计算其与同类型设备的总数的比值,以此作为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可简单理解为同类型设备的对比异常概率,当所述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满足异常概率时,生成园区异常信息,获得所述巡检结果,异常概率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设定,优选地,可设为40%,就是说,多个用户的同类型设备均存在大量异常时,说明园区中该设备整体存在异常,可能由于园区的环境干扰、供电异常等造成了该设备的大量异常,此时生成园区异常信息,以园区异常信息作为所述巡检结果,将其发送至园区运维人员,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对园区内该种异常进行处理,及时排查造成大量设备异常的原因,实现对非设备自身故障导致的异常进行识别,达到提升设备巡检效果的技术效果。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810:设定设备数据保密等级,基于所述设备数据保密等级进行用户密钥设定,对设备巡检数据进行加密;
步骤S820:当存在加密设备巡检数据参与巡检数据融合比对分析时,将数据发送至加密平台进行联邦加密处理,获得各用户的巡检结果;
步骤S830:基于所述用户密钥对所述巡检结果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所述园区用户。
具体而言,设定设备数据保密等级,设备数据保密等级是指园区内不同设备的数据重要程度等级,具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可通过园区内的用户获取各个设备的设备数据保密等级,比如,对园区内的用户的设备进行编号,生成等级分析表格和保密等级范围,并发送至园区内用户,由园区内的用户进行保密等级的填写,即可得到园区内所有设备的设备数据保密等级。进一步基于所述设备数据保密等级进行用户密钥设定,对设备巡检数据进行加密,密钥是将明文转换为密文或将密文转换为明文的参数。根据设备数据保密等级,对不同等级的设备设置不同的用户密钥,设备数据保密等级越高,对应的用户密钥的复杂度越高,比如对于设备数据保密等级较低的用户,可不进行加密,或者可采用对称密钥加密,即发送方和接收方(用户)使用同一个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对于设备数据保密等级较高的用户,可采用非对称密钥加密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不同的密钥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同时可根据设备数据保密等级,设置复杂度不同的密钥,以上只是举例说明,具体地,用户密钥可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当存在加密设备巡检数据参与巡检数据融合比对分析时,将数据发送至加密平台进行联邦加密处理,获得各用户的巡检结果,加密平台是指用于将数据转换为密文的系统平台,可基于现有的Python构建不同等级的加密方法,联邦加密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技术手段,对此不进行展开,各用户的巡检结果即为已经转换为密文的巡检数据。基于所述用户密钥对所述巡检结果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所述园区用户,同时还需将解密需要的密钥发送至所述园区用户,由此达到保证设备巡检过程中,巡检数据的安全性,防止重要数据泄漏的技术效果。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构建园区地图、园区用户资料库,建立园区地图与园区用户资料库映射关系,采集当前巡检位置信息,利用当前巡检位置信息与园区地图进行匹配,确定巡检用户资料,基于巡检用户资料获得巡检任务信息,进行任务解析、聚类,获得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根据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确定传感器触发信息,基于巡检任务信息、所处传感器触发信息,生成任务执行信息,任务执行信息用于按照传感器触发信息进行传感器触发,获得传感器监测数据,基于巡检任务信息与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任务分析,得到巡检数据,将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巡检结果,当存在异常时发送告警信息,达到提升设备巡检效果,进而提升对原设备的异常识别精度和准确度的技术效果。
2.将各园区用户的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构建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根据园区用户资料库,确定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根据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用户各设备纵向比对,确定设备纵向比对结果,基于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根据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设备综合影响分析,确定横向影响分析结果,根据设备纵向比对结果、横向影响分析结果,确定巡检结果。由此通过对园区设备进行设备关联影响分析,达到提升设备巡检的准确度的技术效果。
3.将园区中所有用户的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汇总,构建园区全用户巡检库,根据园区用户资料库,对园区用户进行聚类,确定用户分类库,基于用户分类库对园区全用户巡检库进行巡检数据提取,对同类型设备进行巡检数据融合比对分析,获得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当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满足异常概率时,生成园区异常信息,获得巡检结果,实现对非设备自身故障导致的异常进行识别,提升设备巡检效果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映射关系构建模块11,所述映射关系构建模块11用于构建园区地图、园区用户资料库,并基于园区用户位置信息建立所述园区地图与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映射关系;
巡检任务获取模块12,所述巡检任务获取模块12用于采集当前巡检位置信息,利用所述当前巡检位置信息与所述园区地图进行匹配,确定巡检用户资料,基于所述巡检用户资料获得巡检任务信息;
任务解析模块13,所述任务解析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巡检任务信息,进行任务解析、聚类,获得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
传感器触发模块14,所述传感器触发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所述任务处理流程,确定传感器触发信息;
巡检数据获取模块15,所述巡检数据获取模块15用于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所处传感器触发信息,生成任务执行信息,所述任务执行信息用于按照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进行传感器触发,获得传感器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与所述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任务分析,得到巡检数据;
巡检结果确定模块16,所述巡检结果确定模块16用于将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巡检结果,当存在异常时发送告警信息。
进一步而言,所述任务解析模块13还用于:
根据所述巡检任务信息,提取巡检目标设备、设备巡检指标;
根据所述巡检目标设备、设备巡检指标进行设备状态、指标运算解析,确定巡检任务参数;
对所述巡检任务参数进行聚类,获得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及对应的巡检任务参数;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及对应的巡检任务参数与传感器设置库进行匹配,获得所述任务处理流程。
进一步而言,所述任务解析模块13还用于:
根据园区用户的巡检任务信息,确定传感器需求;
根据所述传感器需求与预设传感器信息进行匹配,确定传感器信息;
基于所述传感器信息进行传感器采集参数、采集视角、采集敏感度、触发条件分析,获得传感器设置参数;
对所述巡检任务信息进行分解,确定任务参数、参数处理流程;
利用所述传感器设置参数与任务参数、参数处理流程进行匹配,确定园区用户传感器设置信息,并将所有园区用户传感器设置信息进行整合,构建所述传感器设置库。
进一步而言,所述传感器触发模块14还用于: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判断是否为动态监测类型,当为静态监测类型时,所述任务处理流程匹配图像采集设备;
当为所述动态监测类型时,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流程匹配任务传感器信息;
根据所述匹配任务传感器信息的传感器采集参数、采集视角、采集敏感度进行执行方案寻优,确定传感器执行顺序,其中,所述传感器执行顺序为采集视角或采集敏感度由大至小;
利用所述传感器执行顺序与传感器的触发条件进行匹配,获得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
进一步而言,所述巡检结果确定模块16还用于:
将各园区用户的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构建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
根据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确定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
根据所述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用户各设备纵向比对,确定设备纵向比对结果;
基于所述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根据所述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设备综合影响分析,确定横向影响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设备纵向比对结果、横向影响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巡检结果。
进一步而言,所述系统还包括异常概率分析模块,所述异常概率分析模块用于:
将园区中所有用户的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汇总,构建园区全用户巡检库;
根据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对园区用户进行聚类,确定用户分类库;
基于所述用户分类库对所述园区全用户巡检库进行巡检数据提取,对同类型设备进行巡检数据融合比对分析,获得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
当所述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满足异常概率时,生成园区异常信息,获得所述巡检结果。
进一步而言,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加密模块用于:
设定设备数据保密等级,基于所述设备数据保密等级进行用户密钥设定,对设备巡检数据进行加密;
当存在加密设备巡检数据参与巡检数据融合比对分析时,将数据发送至加密平台进行联邦加密处理,获得各用户的巡检结果;
基于所述用户密钥对所述巡检结果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所述园区用户。
前述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系统,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园区地图、园区用户资料库,并基于园区用户位置信息建立所述园区地图与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映射关系;
采集当前巡检位置信息,利用所述当前巡检位置信息与所述园区地图进行匹配,确定巡检用户资料,基于所述巡检用户资料获得巡检任务信息;
根据所述巡检任务信息,进行任务解析、聚类,获得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所述任务处理流程,确定传感器触发信息;
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所处传感器触发信息,生成任务执行信息,所述任务执行信息用于按照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进行传感器触发,获得传感器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与所述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任务分析,得到巡检数据;
将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巡检结果,当存在异常时发送告警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巡检任务信息,进行任务解析、聚类,获得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包括:
根据所述巡检任务信息,提取巡检目标设备、设备巡检指标;
根据所述巡检目标设备、设备巡检指标进行设备状态、指标运算解析,确定巡检任务参数;
对所述巡检任务参数进行聚类,获得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及对应的巡检任务参数;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及对应的巡检任务参数与传感器设置库进行匹配,获得所述任务处理流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及对应的巡检任务参数与传感器设置库进行匹配,之前包括:
根据园区用户的巡检任务信息,确定传感器需求;
根据所述传感器需求与预设传感器信息进行匹配,确定传感器信息;
基于所述传感器信息进行传感器采集参数、采集视角、采集敏感度、触发条件分析,获得传感器设置参数;
对所述巡检任务信息进行分解,确定任务参数、参数处理流程;
利用所述传感器设置参数与任务参数、参数处理流程进行匹配,确定园区用户传感器设置信息,并将所有园区用户传感器设置信息进行整合,构建所述传感器设置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所述任务处理流程,确定传感器触发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判断是否为动态监测类型,当为静态监测类型时,所述任务处理流程匹配图像采集设备;
当为所述动态监测类型时,根据所述任务处理流程匹配任务传感器信息;
根据所述匹配任务传感器信息的传感器采集参数、采集视角、采集敏感度进行执行方案寻优,确定传感器执行顺序,其中,所述传感器执行顺序为采集视角或采集敏感度由大至小;
利用所述传感器执行顺序与传感器的触发条件进行匹配,获得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巡检结果,包括:
将各园区用户的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构建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
根据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确定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
根据所述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用户各设备纵向比对,确定设备纵向比对结果;
基于所述用户设备信息及设备影响关联信息,根据所述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设备综合影响分析,确定横向影响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设备纵向比对结果、横向影响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巡检结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巡检结果,还包括:
将园区中所有用户的园区用户巡检数据库进行汇总,构建园区全用户巡检库;
根据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对园区用户进行聚类,确定用户分类库;
基于所述用户分类库对所述园区全用户巡检库进行巡检数据提取,对同类型设备进行巡检数据融合比对分析,获得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
当所述设备巡检比对分析数据满足异常概率时,生成园区异常信息,获得所述巡检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定设备数据保密等级,基于所述设备数据保密等级进行用户密钥设定,对设备巡检数据进行加密;
当存在加密设备巡检数据参与巡检数据融合比对分析时,将数据发送至加密平台进行联邦加密处理,获得各用户的巡检结果;
基于所述用户密钥对所述巡检结果进行加密后,发送至所述园区用户。
8.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所述系统包括:
映射关系构建模块,所述映射关系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园区地图、园区用户资料库,并基于园区用户位置信息建立所述园区地图与所述园区用户资料库映射关系;
巡检任务获取模块,所述巡检任务获取模块用于采集当前巡检位置信息,利用所述当前巡检位置信息与所述园区地图进行匹配,确定巡检用户资料,基于所述巡检用户资料获得巡检任务信息;
任务解析模块,所述任务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巡检任务信息,进行任务解析、聚类,获得任务类型信息、任务处理流程;
传感器触发模块,所述传感器触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信息、所述任务处理流程,确定传感器触发信息;
巡检数据获取模块,所述巡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所处传感器触发信息,生成任务执行信息,所述任务执行信息用于按照所述传感器触发信息进行传感器触发,获得传感器监测数据,基于所述巡检任务信息与所述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任务分析,得到巡检数据;
巡检结果确定模块,所述巡检结果确定模块用于将所有巡检数据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巡检结果,当存在异常时发送告警信息。
CN202311285328.8A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0148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5328.8A CN117014817B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5328.8A CN117014817B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817A true CN117014817A (zh) 2023-11-07
CN117014817B CN117014817B (zh) 2023-12-12

Family

ID=88576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85328.8A Active CN117014817B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48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14310A (zh) * 2024-04-08 2024-05-10 绿城科技产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应用于园区巡检下的点位巡更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2073A (zh) * 2000-12-18 2004-06-02 ���˹���Ѷ��� 用文本和图形区分位置和对测量的解释
CN110633395A (zh) * 2019-09-10 2019-12-31 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 智慧园区设备巡检与报修可视化系统
CN111835584A (zh) * 2020-06-19 2020-10-27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物联网产品的巡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10352512A1 (en) * 2019-05-31 2021-11-11 Apple Inc. Crowd Sourced Privacy Preserving Access Point Mapping
CN114509540A (zh) * 2022-02-23 2022-05-17 广州市灏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工业园区空气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460259A (zh) * 2022-07-29 2022-12-09 南京启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6129366A (zh) * 2023-04-19 2023-05-16 肯特智能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的园区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823192A (zh) * 2023-08-31 2023-09-29 浙江钢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铁塔智能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2073A (zh) * 2000-12-18 2004-06-02 ���˹���Ѷ��� 用文本和图形区分位置和对测量的解释
US20210352512A1 (en) * 2019-05-31 2021-11-11 Apple Inc. Crowd Sourced Privacy Preserving Access Point Mapping
CN110633395A (zh) * 2019-09-10 2019-12-31 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 智慧园区设备巡检与报修可视化系统
CN111835584A (zh) * 2020-06-19 2020-10-27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物联网产品的巡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09540A (zh) * 2022-02-23 2022-05-17 广州市灏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工业园区空气质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460259A (zh) * 2022-07-29 2022-12-09 南京启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6129366A (zh) * 2023-04-19 2023-05-16 肯特智能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的园区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823192A (zh) * 2023-08-31 2023-09-29 浙江钢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铁塔智能检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UO QIJUN: "An Improved BCM Obstacle Avoidance Algorithm for Outdoor Patrol Robot", 2014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 AUTOMATION *
张航杰: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巡检操作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14310A (zh) * 2024-04-08 2024-05-10 绿城科技产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应用于园区巡检下的点位巡更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817B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1481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园区设备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
CN110658807A (zh) 一种车辆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034400B (zh) 一种变电站异常量测数据预测平台系统
CN103839302A (zh) 一种火电厂智能巡检系统及方法
CN113344134B (zh) 一种低压配电监控终端数据采集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8199891B (zh)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多角度综合决策的cps网络攻击辨识方法
CN104487991A (zh) 使用基于通信的数据审核验收的能量管理
CN114881808B (zh)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窃电精准识别方法及防窃电系统
CN109982037A (zh) 智能巡检装置
CN109063885A (zh) 一种变电站异常量测数据预测方法
CN108197634A (zh) 自动抄表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16708A (zh) 一种智能电缆的多维度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6453256A (zh) 具有自动学习功能的密码特征库系统及其学习方法
CN117439916A (zh) 一种网络安全测试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3506096B (zh)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系统间接口方法
CN113938306A (zh) 一种基于数据清洗规则的可信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3887877A (zh) 一种火电厂智能巡检系统反向提示终端及方法
CN203858685U (zh) 一种火电厂智能巡检系统
US20220235633A1 (en) Wellsit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6108376A (zh) 一种反窃电的监测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539642B (zh) 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电厂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6647563B (zh) 一种采油现场安全监控装置
CN116308115B (zh) 一种基于网络探测技术的电力信息资产识别与分析方法
CN112969154B (zh) 一种用于电力配电安全管控的5g通信方法
CN116071532B (zh) 一种户外箱柜智能门控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