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4318A - 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4318A
CN117014318A CN202311280137.2A CN202311280137A CN117014318A CN 117014318 A CN117014318 A CN 117014318A CN 202311280137 A CN202311280137 A CN 202311280137A CN 117014318 A CN117014318 A CN 117014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etwork node
determining
shortest distance
lin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801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14318B (zh
Inventor
刘子健
刘楚涵
张宏斌
王博闻
石春竹
许彦彬
贾星威
张宇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6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6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6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6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2801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43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4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14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3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基于每个网络节点与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在对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网络节点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基于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规避了由于网络链路的添加导致的网络拓扑结构产生的网络时延,并实现了在规划网络拓扑过程中降低了时间资源消耗。

Description

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对抗形势日趋严峻,传统的网络环境已不再由单一的互联网空间所组成,而是发展成了泛在的网络空间,涵盖了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科研生产网和城市物联网等方面,因此开展网络风险评估、攻防对抗演练等复合场景下的网络空间安全技术验证尤为重要。在多种不同类型网络节点均接入云平台之后,设计云计算环境下复杂网络灵活构建的关键算法。对基础设施网络节点和链路资源进行虚拟化的技术可动态、灵活创建网络拓扑,也可以动态分配带宽,为用户提供更高质的通信服务满足未来网络的扩充改造。目前,在网络拓扑扩建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规避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跳数过多而产生的网络时延成为了不容小觑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规避了由于网络链路的添加导致的网络拓扑结构产生的网络时延,并实现了在规划网络拓扑过程中降低了时间资源消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所述添加方法包括:
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所述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所述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
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中,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包括:
确定出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匹配系数,并将最大所述匹配系数相对应的网络节点确定为第二目标网络节点;
将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一端点,将所述第二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二端点;
基于所述第一端点以及所述第二端点,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中,所述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包括:
确定出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
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以及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应的最短距离矩阵,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中,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以及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应的最短距离矩阵,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包括:
检测任一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是否小于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之中的所述网络节点相对应的参考距离;
若是,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若否,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
基于所述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以及所述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确定出所述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最短距离;
基于多个所述第二最短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中,所述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包括:
检测新增加的网络链路的链数与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预设链数是否相一致;
若否,则继续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进行添加,直至添加链路的数目等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预设链数,则完成通信网络中网络拓扑的网络链路的添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中,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
基于聚集系数计算公式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装置,所述添加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所述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所述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
匹配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更新模块,用于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增加模块,用于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中,所述匹配模块在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时,所述匹配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出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匹配系数,并将最大所述匹配系数相对应的网络节点确定为第二目标网络节点;
将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一端点,将所述第二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二端点;
基于所述第一端点以及所述第二端点,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的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添加方法包括: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所述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所述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规避了由于网络链路的添加导致的网络拓扑结构产生的网络时延,并实现了在规划网络拓扑过程中降低了时间资源消耗。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的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当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本申请内容,结合特定应用场景“对多尺度网络节点间的链路进行添加”,给出以下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场景。
首先,对本申请可适用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申请可应用于网络传输技术领域。
经研究发现,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对抗形势日趋严峻,传统的网络环境已不再由单一的互联网空间所组成,而是发展成了泛在的网络空间,涵盖了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科研生产网和城市物联网等方面,因此开展网络风险评估、攻防对抗演练等复合场景下的网络空间安全技术验证尤为重要。在多种不同类型网络节点均接入云平台之后,设计云计算环境下复杂网络灵活构建的关键算法。对基础设施网络节点和链路资源进行虚拟化的技术可动态、灵活创建网络拓扑,也可以动态分配带宽,为用户提供更高质的通信服务满足未来网络的扩充改造。目前,在网络拓扑扩建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规避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跳数过多而产生的网络时延成为了不容小觑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规避了由于网络链路的添加导致的网络拓扑结构产生的网络时延,并实现了在规划网络拓扑过程中降低了时间资源消耗。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添加方法,包括:
S101: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所述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所述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
该步骤中,计算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中,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
基于聚集系数计算公式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
这里,根据聚集系数计算公式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
这里,聚集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 CC(v)表示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vi表示网络节点,N表示网络节点的个数,d(vi,v)表示其他网络节点到该网络节点的最短距离。
S102: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该步骤中,根据每个网络节点与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中,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包括:
(1):确定出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匹配系数,并将最大所述匹配系数相对应的网络节点确定为第二目标网络节点。
这里,计算出每个网络节点与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匹配系数,并确定出最大匹配系数相对应的第二目标网络节点。
这里,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出匹配系数:
其中,为/>相对应的网络节点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为网络节点,/>为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为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为/>相对应的网络节点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
(2):将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一端点,将所述第二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二端点。
这里,将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一端点,将第二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二端点。
(3):基于所述第一端点以及所述第二端点,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这里,根据第一端点以及第二端点,确定出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S103: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该步骤中,在对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根据网络节点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在传统方案中每添加一条新的网络链路后,为了计算各个网络节点更新后的参与程度,要对所有网络节点的最短路径重新计算,在超大规模的仿真靶场网络中,时间资源消耗会非常大。针对此问题,本方法仅更新受聚集系数受到影响的网络节点的最短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中,所述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包括:
A:确定出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
这里,计算出每个网络节点与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
B: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以及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应的最短距离矩阵,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这里,根据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应的最短距离矩阵,确定出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其中,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应的最短距离矩阵为在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该网络链路添加前,该网络拓扑结构中任意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组成的矩阵,其中是包含着各节点到最大聚集系数节点的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中,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以及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应的最短距离矩阵,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包括:
a:检测任一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是否小于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之中的所述网络节点相对应的参考距离。
这里,检测任一网络节点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是否小于最短距离矩阵之中的该网络节点相对应的参考距离。
b:若是,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若否,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
这里,若是,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若否,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
c:基于所述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以及所述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确定出所述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最短距离。
这里,根据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以及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确定出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的任意一个网络节点与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的任意一个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最短距离。
其中,在第一最短距离小于当前网络拓扑结构的最短距离矩阵/>时,将其划分入不稳定网格罗节点集合,反之则划入稳定网络节点集合。然后对两个集合中的网络节点的第二最短距离进行计算。
d:基于多个所述第二最短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这里,根据多个第二最短距离,确定出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S104: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
该步骤中,根据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中,所述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包括:
I:检测新增加的网络链路的链数与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预设链数是否相一致。
这里,检测新增加的网络链路的链数与网络拓扑结构的预设链数是否相一致。
II:若否,则继续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进行添加,直至添加链路的数目等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预设链数,则完成通信网络中网络拓扑的网络链路的添加。
这里,若不一致,则继续根据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对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进行添加,直至添加链路的数目等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预设链数,则完成通信网络中网络拓扑的网络链路的添加。若一致,则不再对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进行添加。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S201:确定出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S202:计算每个网络节点与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根据匹配系数确定出第二目标网络节点;S203:根据第一目标网络节点和第二目标网络节点确定出新增加的网络链路;S204:计算出每个网络节点与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S205:检测任一网络节点的第一最短距离是否小于最短距离矩阵之中的网络节点相对应的参考距离;S206:若是,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若否,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S207:计算出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网络节点与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中之中的任意一个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最短距离,根据多个第二最短距离,确定出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S208:根据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所述添加方法包括: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所述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所述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规避了由于网络链路的添加导致的网络拓扑结构产生的网络时延,并实现了在规划网络拓扑过程中降低了时间资源消耗。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所述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装置3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10,用于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所述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所述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
匹配模块320,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更新模块330,用于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增加模块340,用于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
进一步的,所述匹配模块320在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时,所述匹配模块320具体用于:
确定出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匹配系数,并将最大所述匹配系数相对应的网络节点确定为第二目标网络节点;
将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一端点,将所述第二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二端点;
基于所述第一端点以及所述第二端点,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进一步的,更新模块330在用于所述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更新模块330具体用于:
确定出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
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以及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应的最短距离矩阵,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进一步的,更新模块330在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以及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应的最短距离矩阵,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时,更新模块330具体用于:
检测任一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是否小于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之中的所述网络节点相对应的参考距离;
若是,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若否,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
基于所述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以及所述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确定出所述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最短距离;基于多个所述第二最短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进一步的,增加模块340在用于所述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时,增加模块340具体用于:
检测新增加的网络链路的链数与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预设链数是否相一致;
若否,则继续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进行添加,直至添加链路的数目等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预设链数,则完成通信网络中网络拓扑的网络链路的添加。
进一步的,第一确定模块310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
基于聚集系数计算公式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装置,所述添加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所述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所述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匹配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更新模块,用于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增加模块,用于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规避了由于网络链路的添加导致的网络拓扑结构产生的网络时延,并实现了在规划网络拓扑过程中降低了时间资源消耗。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中所示,所述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和总线430。
所述存储器420存储有所述处理器4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400运行时,所述处理器410与所述存储器420之间通过总线430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410执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1以及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1以及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方法包括:
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所述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所述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
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包括:
确定出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匹配系数,并将最大所述匹配系数相对应的网络节点确定为第二目标网络节点;
将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一端点,将所述第二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二端点;
基于所述第一端点以及所述第二端点,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包括:
确定出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
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以及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应的最短距离矩阵,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以及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相对应的最短距离矩阵,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包括:
检测任一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一最短距离是否小于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之中的所述网络节点相对应的参考距离;
若是,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若否,则将该网络节点添加至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
基于所述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以及所述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确定出所述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不稳定网络节点集合之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网络节点之间的第二最短距离;
基于多个所述第二最短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包括:
检测新增加的网络链路的链数与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预设链数是否相一致;
若否,则继续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进行添加,直至添加链路的数目等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预设链数,则完成通信网络中网络拓扑的网络链路的添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
基于聚集系数计算公式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
7.一种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通信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聚集系数,并在多个所述网络节点中确定出最大所述聚集系数相对应的第一目标网络节点;
匹配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更新模块,用于在对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链路添加之后,基于所述网络节点到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距离,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增加模块,用于基于更新后的所述最短距离矩阵以及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网络节点的新的聚集系数,继续完成对网络拓扑结构中网络链路的添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在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的匹配系数,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时,所述匹配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出每个所述网络节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匹配系数,并将最大所述匹配系数相对应的网络节点确定为第二目标网络节点;
将所述第一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一端点,将所述第二目标网络节点作为网络链路的第二端点;
基于所述第一端点以及所述第二端点,确定出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新增加的网络链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的步骤。
CN202311280137.2A 2023-10-07 2023-10-07 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70143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0137.2A CN117014318B (zh) 2023-10-07 2023-10-07 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0137.2A CN117014318B (zh) 2023-10-07 2023-10-07 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318A true CN117014318A (zh) 2023-11-07
CN117014318B CN117014318B (zh) 2023-12-08

Family

ID=88562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80137.2A Active CN117014318B (zh) 2023-10-07 2023-10-07 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43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38543A (zh) * 2024-03-20 2024-04-26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拓扑差异性度量的网络动态防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0971A (zh) * 2013-01-30 2013-04-17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运行极限匹配模型的电网连锁故障抑制方法
US20160226739A1 (en) * 2015-02-02 2016-08-04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Capacity optim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6685745A (zh) * 2017-03-17 2017-05-1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网络拓扑构建方法及装置
US20180159744A1 (en) * 2015-01-27 2018-06-07 Moogsoft Inc. System for decomposing events from managed infrastructures with prediction of a networks topology
CN112804228A (zh) * 2020-08-02 2021-05-14 姚晓红 基于边缘计算和智能工业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5001983A (zh) * 2022-06-28 2022-09-02 杭州师范大学 基于高阶聚类系数的网络结构差异性评估方法
CN116681728A (zh) * 2023-06-09 2023-09-01 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图嵌入的多目标跟踪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0971A (zh) * 2013-01-30 2013-04-17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运行极限匹配模型的电网连锁故障抑制方法
US20180159744A1 (en) * 2015-01-27 2018-06-07 Moogsoft Inc. System for decomposing events from managed infrastructures with prediction of a networks topology
US20160226739A1 (en) * 2015-02-02 2016-08-04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Capacity optim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6685745A (zh) * 2017-03-17 2017-05-1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网络拓扑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2804228A (zh) * 2020-08-02 2021-05-14 姚晓红 基于边缘计算和智能工业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5001983A (zh) * 2022-06-28 2022-09-02 杭州师范大学 基于高阶聚类系数的网络结构差异性评估方法
CN116681728A (zh) * 2023-06-09 2023-09-01 中南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图嵌入的多目标跟踪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IJIAN LIU等: "A planning method of clustering ONUs based on reliability", 2017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ICOCN) *
张宇韬: "基于社交网络和博弈论的智能电网用电优化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38543A (zh) * 2024-03-20 2024-04-26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拓扑差异性度量的网络动态防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318B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14318B (zh) 多尺度网络节点间链路的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59916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WO2019160128A1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を検証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当該ネットワークを構成するためのノード
JP6467540B1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を検証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当該ネットワークを構成するためのノード
CN114185678A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10454B (zh) 一种面向模式图变化的连续子图匹配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106960B (zh) 一种虚拟网络的映射方法、映射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920464A1 (en) Method for storing transaction that represents asset transfer to distributed network and program for the same
CN111209341B (zh) 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567634B (zh) 面向后e级图计算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1218984A1 (zh) 一种数据路由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1126613A (zh) 用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6789588B (zh) 标签传播方法和装置
CN111405563A (zh) 保护用户隐私的风险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4579311B (zh) 执行分布式计算任务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15143981A1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3067860B (zh) 用于同步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CN113778645A (zh) 基于边缘计算的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248929B (zh) 一种多维关联数据的强关联数据生成方法
CN113934361A (zh)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988738A (zh) 用于区块链的数据分片方法和装置
CN113609130B (zh) 获取网关接入数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289381B2 (ja) 情報を取得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電子機器、記憶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190143115A (ko) 블록체인 기반 데이터 관리 방법
CN114827159B (zh) 网络请求路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