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4223B - 集中器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集中器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4223B
CN117014223B CN202311140252.XA CN202311140252A CN117014223B CN 117014223 B CN117014223 B CN 117014223B CN 202311140252 A CN202311140252 A CN 202311140252A CN 117014223 B CN117014223 B CN 1170142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phertext
data
plaintext
sensing data
encryp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02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14223A (zh
Inventor
马剑
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dian Huaxin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dian Huaxi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dian Huaxin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dian Huaxi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4025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42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4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142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2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hybrid encryption, i.e. combination of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en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5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hash chains, e.g. blockchains or hash tre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20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e.g. CAD, simulation, modelling, system secu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中器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采集端所上传的第一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括第一密文和第二密文,所述第一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一传感数据,所述第二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所述第一传感数据;通过预设的第三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第一明文;将所述第一明文和所述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存储,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二密文用于通过预先设定的第四密钥解密得到第二明文,根据所述第二明文校验所述集中器上传的第一明文。通过第二明文校验第一明文,确定第一明文是否被修改,从而能够有效的监测传感数据是否被修改,有利于保障电能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集中器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中器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电能数据的采集越来越智能化。通过在智能电网中设置集中器,作为主站与电表之间的传输节点,主站可通过集中器采集电表中的电能数据,并通过集中器将控制指令或配置信息传送至电表,以控制电表根据控制指令或配置信息执行相应的操作。
由于集中器传输的数据包括用户的用电隐私数据,需要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电表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能数据的安全性,但是如果密钥被窃取,可能会导致其中的电能数据被修改,不利于保障电能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中器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中器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集中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采集端所上传的第一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括第一密文和第二密文,所述第一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一传感数据,所述第二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所述第一传感数据;
通过预设的第三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第一明文;
将所述第一明文和所述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存储,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二密文用于通过预先设定的第四密钥解密得到第二明文,根据所述第二明文校验所述集中器上传的第一明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密文包括所述第一传感数据的加密时间和所述第一传感数据的采集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明文校验所述集中器上传的第一明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明文中包括的所述加密时间和所述采集时间对所述第二密文进行校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集中器接收所述第一加密数据的时间与所述采集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的第一时长,所述加密时间和所述采集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的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明文中包括的所述加密时间和所述采集时间对所述第二密文进行校验,包括:
当所述第二明文中包括的所述加密时间和所述采集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则确定所述第二密文校验失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将所述第一明文和所述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存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时间戳服务器将所述加密时间、采集时间和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加密得到所述第二密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采集端上传的第二加密数据,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包括第三密文和第四密文,所述第三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二传感数据,所述第四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第二传感数据,所述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之前所接收到的传感数据确定;
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根据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中的第二传感数据进行安全校验,其中,所述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之前所接收到的传感数据确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之前所接收到的传感数据确定,包括:
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中的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之前所接收到的N个传感数据,按照预定的权值系数计算得到,所述N为大于2的自然数;
根据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中的传感数据进行安全校验,包括:
获取接收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之前所接收到的N个传感数据;
将所述N个传感数据按照预定的权值系数计算得到第三传感数据,根据所述第二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三传感数据进行安全校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传感数据包括第一传感数据和第二传感数据,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定时长内的电能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集中器的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集中器,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采集端所上传的第一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括第一密文和第二密文,所述第一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一传感数据,所述第二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所述第一传感数据;
解密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第三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第一明文;
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明文和所述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存储,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二密文用于通过预先设定的第四密钥解密得到第二明文,根据所述第二明文校验所述集中器上传的第一明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集中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集中器接收包括第一密文和第二密文的第一加密数据,通过预设的第三密钥对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第一明文,将第一明文和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保存。当第一明文被修改时,由于第二密文中存储有第一传感数据,因此,可以通过第四密钥解密得到第二明文后,可以根据第二明文校验第一明文,确定第一明文是否被修改,从而能够有效的监测传感数据是否被修改,有利于保障电能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器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器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校验第二加密数据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器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表的控制越来越智能。如图1所示,在一种包括集中器的智能电网的应用场景中,包括采集端、集中器和主站。一个或者多个采集端与集中器相连,一个或多个集中器与主站相连。在采集端为智能电表时,智能电表中的电能数据可以通过集中器上传至主站,主站或其它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可以通过集中器下发至智能电表。由于智能电表的电能数据与电能费用相关,可能会有人非法修改集中器所传输的电能数据。比如,将用户所使用的电能数据修改为较小值,可能会给电网带来经济损失,不利于提高电能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集中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在S201中,接收采集端所上传的第一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括第一密文和第二密文,所述第一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一传感数据,所述第二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所述第一传感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采集器,可以包括与集中器相连,用于采集传感数据的任意终端。比如,采集器可以包括智能的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
在采集端为智能电表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传感数据,以及后续提到的第二传感数据,可以包括电能表采集的电能数据。该电能数据可以包括预定时长内所使用的电能数据。比如,预定的时长可以为30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五个小时、一天、一个星期等时长。电能数据可以包括预定时长内所消耗的电量。
第一传感数据为正常用于对采集端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的数据。
其中,第一传感数据通过两个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通过第一密钥加密第一传感数据得到第一密文,通过第二密钥加密第一传感数据得到第二密文。第一密钥可以为对称密钥,也可以为非对称密钥。第二密钥可以为对称密钥,也可以为非对称密钥。
在S202中,通过预设的第三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第一明文。
其中,第三密钥为与第一密钥对应。当第一密文为对称加密时,第一密钥与第三密钥相同,当第一密文为非对称加密时,第一密钥与第三密钥分别为公钥和私钥。比如,第一密钥为公钥,第三密钥为私钥,或者第一密钥为私钥,第三密钥为公钥。
通过第三密钥对第一密文解密后,可以得到第一密文对应的第一明文,第一明文中可以包括采集端所采集的第一传感数据。比如,可以得到采集端所采集得到的、在预设时长内所使用电量。
集中器中未存储第二密文对应的密钥,无法对第二密文进行解密。因此,集中器通常不能对第二密文中存储的数据进行修改。
在S203中,将所述第一明文和所述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存储,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二密文用于通过预先设定的第四密钥解密得到第二明文,根据所述第二明文校验所述集中器上传的第一明文。
将第一明文和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时,可以直接将第一明文上传至区块链,也可以将第一明文加密后,再上传至区块链。比如,可以通过第五密钥加密得到第五密文,再将第五密文上传至区块链。
第一明文上传至区块链时,如果第一明文在集中器中被非法修改,使其中的数据与第一传感数据不同。则会在将第一明文与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后,由区块链保存所上传的第一明文和第二密文。由于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存储平台,因此,可以有效的降低上传后的第一明文和第二密文被修改的几率。
在第一明文和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存储后,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第四密钥对第二密文进行解密,获取第二密文中包括的第二传感数据。将第二密文中包括的第二传感数据与第一明文中的传感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存在差异,则表示第一明文中的传感数据可能已被修改,则可以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的提醒。由于第二密文存储在区块链,且用于解密第二密文的第四密钥不在集中器,因此,在集中器对其破解的几率较小,第二密文的安全性较高。
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图3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又一实现流程示意图,包括:
在S301中,接收采集端所上传的第一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括第一密文和第二密文,所述第一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一传感数据,所述第二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所述第一传感数据、所述第一传感数据的加密时间和所述第一传感数据的采集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密钥,还可以包括第一传感数据的采集时间,以及第一传感数据被加密为第二密文时的加密时间。
其中,第一传感数据的采集时间与第一传感数据加密为第二密文的加密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的第二时长,比如小于5秒。集中器接收到所述第一加密数据的时间与第二密文的加密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的第一时长。比如大于6秒。其中,第一时长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因此,通过加密时间与采集时间的间隔大小,也可以判断第二密文是否在集中器中被修改。比如,第二时长为5秒,第一时长为6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密文的加密时间可以通过第二密文的文件属性获取。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密文的加密时间的可靠性,可以将加密时间、采集时间和第一传感数据由采集端或集中器发送至时间戳服务器,通过时间戳服务器将加密时间、采集时间和第一传感数据进行加密。通过时间戳服务器加密,可以提高采集时间、第一传感数据和加密时间的可靠性。其中,通过时间戳服务器加密时,该加密时间可以为时间戳服务器接收到第一传感数据的时间。
在S302中,通过预设的第三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第一明文。
集中器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三密钥对第一密文进行密钥,得到采集端所采集的传感数据。在集中器中的数据未被非法修改时,使得第一明文中的传感数据与第一传感数据不同。
在S303中,将所述第一明文和所述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存储,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二密文用于通过预先设定的第四密钥解密得到第二明文,根据所述第二明文中包括的所述加密时间和所述采集时间对所述第二密文进行校验,根据所述第二明文校验所述集中器上传的第一明文。
区块链接收到第一明文第二密文时,在极小几率情况下,第二密文在集中器可能会被修改,则可能会使得第二密文中的传感数据,与第一明文中的传感数据相同。为了能够检测到集中器对第二密文进行的非法修改,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二密文中增加了传感数据的采集时间,以及第二密文的加密时间。可以根据区块链所存储的第二密文中包括的加密时间和采集时间,对于者的时间间隔进行判断。如果第二密文的加密时间与采集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一时长,则说明第二密文可能在集中器中进行了加密,第二密文存在被修改的风险。如果采集时间与加密时间小于预设的第二时长,则说明第二密文在集中器中未被修改,则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二密文中的第二明文与第一明文进行校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预设的第四密钥解密得到第二密文中包括的采集时间,结合第二密文的加密属性信息得到加密时间,根据二者的时间间隔,即可确定加密是在采集端完成,还是在集中器中完成。
或者,通过对时间戳服务器对加密时间、采集时间和第一传感数据里德加密,可以有效的提高加密时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比如,第一时长为6秒,第二时长为5秒,通过第二密文进行解密得到加密时间为17:15:15,采集时间为17:15:12,二者的时间间隔为3秒,小于第二时长5秒,则说明第二密文为安全可靠的密文。如果通过第二密文进行解密得到加密时间为17:15:15,采集时间为17:15:02,二者的时间间隔为13秒,大于第一时长6秒,则说明第二密文可能被非法修改,可生成数据存在风险的报警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安全性,还可以包括对数据进行校验的步骤,如图4所示,包括:
在S401中,接收采集端上传的第二加密数据,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包括第三密文和第四密文,所述第三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二传感数据,所述第四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第二传感数据,所述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之前所接收到的传感数据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加密数据为正常采集的数据,用于获取采集端所采集的数据。第二加密数据用于校验的数据,用于校验在传递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是否被修改。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加密数据,用于按照指定的时间间隔,替换正常传送的第一加密数据。比如,可以由向集中器每传送5个第一加密数据后,传送一个第二加密数据。传送加密数据(第一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的时间间隔为固定值,比如每隔30分钟传送一个加密数据。
在第二加密数据中的第二传感数据根据第二加密数据上传前的N个传感数据(可以为N个第一传感数据,或者N个传感数据,传感数据包括第一传感数据和第二传感数据)确定时,则可以根据前N个传感数据,结合预先设定的权值系数确定第二传感数据。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
比如,第二传感数据根据前5个第一传感数据的数值来确定。权值系数的各个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假设权值系数相同,表示计算前5个第一传感数据的平均值。比如,前5个第一传感数据分别为S1、S2、S3、S4和S5,则第二传感数据S6=(S1+S2+S3+S4+S5)/5。
在S402中,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根据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中的第二传感数据进行安全校验,其中,所述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之前所接收到的传感数据确定。
在将第二加密数据上传至区块链后,可以获取区块链上存储的前N个传感数据,根据前N个传感数据,结合预先设定的权值系数,可以计算得到第三传感数据。将第三传感数据与接收到的第四密文中包括的第二传感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同,则表示该第二传感数据被修改,可提示系统存在风险。
为了能够有效的区分第二加密数据和第一加密数据,可以预先设定第一加密数据和第二加密数据的采集时间或发送至集中器的时间。根据第二加密数据中包括的采集时间或发送至集中器的时间,确定所接收到的加密数据中的第二加密数据。
通过将第一加密数据中的第一部分加密数据替换为第二加密数据,并根据之前接收的传感数据进行校验,从而能够有效的监测第二加密数据是否被修改,从而能够有效的检测数据是否异常。
另外,由于第二加密数据替换了其中一个第一加密数据,为了避免所替换的第一加密数据丢失,可以在第二加密数据之后,集中器接收包括两个检测周期的传感数据。比如,每个检测周期为30分钟,在采集端向集中器发送第二加密数据后的第一个第一加密数据中,所发送的传感数据为两个检测周期,即60分钟的传感数据。从而使得传感数据的不会丢失。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中器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采集端所上传的第一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括第一密文和第二密文,所述第一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一传感数据,所述第二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所述第一传感数据;
解密单元502,用于通过预设的第三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第一明文;
上传单元503,用于将所述第一明文和所述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存储,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二密文用于通过预先设定的第四密钥解密得到第二明文,根据所述第二明文校验所述集中器上传的第一明文。
图5所示的集中器的数据传输装置,与图2所示的集中器的数据传感方法对应。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集中器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集中器6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例如集中器的数据传输程序。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个集中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6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62在所述集中器6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集中器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存储器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集中器6的示例,并不构成对集中器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集中器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1可以是所述集中器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集中器6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1也可以是所述集中器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集中器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集中器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集中器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集中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集中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采集端所上传的第一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括第一密文和第二密文,所述第一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一传感数据,所述第二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所述第一传感数据;
通过预设的第三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第一明文;
将所述第一明文和所述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存储,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二密文用于通过预先设定的第四密钥解密得到第二明文,根据所述第二明文校验所述集中器上传的第一明文;
接收采集端上传的第二加密数据,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包括第三密文和第四密文,所述第三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二传感数据,所述第四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第二传感数据,所述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之前所接收到的N个传感数据,按照预定的权值系数计算确定,所述N为大于2的自然数,各个权值系数相同或不同;
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根据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中的第二传感数据进行安全校验,包括:获取接收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之前所接收到的N个传感数据;将所述N个传感数据按照预定的权值系数计算得到第三传感数据,根据所述第二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三传感数据进行安全校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文包括所述第一传感数据的加密时间和所述第一传感数据的采集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明文校验所述集中器上传的第一明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明文中包括的所述加密时间和所述采集时间对所述第二密文进行校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器接收所述第一加密数据的时间与所述采集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预设的第一时长,所述加密时间和所述采集时间的时间间隔小于预设的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小于所述第一时长;
根据所述第二明文中包括的所述加密时间和所述采集时间对所述第二密文进行校验,包括:
当所述第二明文中包括的所述加密时间和所述采集时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则确定所述第二密文校验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在将所述第一明文和所述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存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时间戳服务器将所述加密时间、采集时间和所述第一传感数据加密得到所述第二密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数据包括第一传感数据和第二传感数据,所述传感数据包括预定时长内的电能数据。
6.一种集中器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集中器,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采集端所上传的第一加密数据,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括第一密文和第二密文,所述第一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一传感数据,所述第二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所述第一传感数据,以及接收采集端上传的第二加密数据,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包括第三密文和第四密文,所述第三密文包括采用第一密钥加密的第二传感数据,所述第四密文包括采用第二密钥加密的第二传感数据,所述第二传感数据,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之前所接收到的N个传感数据,按照预定的权值系数计算确定,所述N为大于2的自然数,各个权值系数相同或不同;
解密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第三密钥对所述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第一明文;
上传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明文和所述第二密文上传至区块链存储,所述区块链中存储的第二密文用于通过预先设定的第四密钥解密得到第二明文,根据所述第二明文校验所述集中器上传的第一明文,以及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根据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中的第二传感数据进行安全校验,包括:获取接收到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之前所接收到的N个传感数据;将所述N个传感数据按照预定的权值系数计算得到第三传感数据,根据所述第二传感数据和所述第三传感数据进行安全校验。
7.一种集中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1140252.XA 2023-09-06 2023-09-06 集中器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0142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0252.XA CN117014223B (zh) 2023-09-06 2023-09-06 集中器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0252.XA CN117014223B (zh) 2023-09-06 2023-09-06 集中器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223A CN117014223A (zh) 2023-11-07
CN117014223B true CN117014223B (zh) 2024-02-27

Family

ID=8856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0252.XA Active CN117014223B (zh) 2023-09-06 2023-09-06 集中器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422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1928A1 (zh) * 2019-03-27 2020-10-01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806772A (zh) * 2021-09-03 2021-12-17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加密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567324A (zh) * 2022-11-24 2023-01-03 湖南天河国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传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366289A (zh) * 2023-02-24 2023-06-3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安全监管方法及装置
CN116401718A (zh) * 2023-06-08 2023-07-07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保护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1928A1 (zh) * 2019-03-27 2020-10-01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806772A (zh) * 2021-09-03 2021-12-17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加密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567324A (zh) * 2022-11-24 2023-01-03 湖南天河国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加密传输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366289A (zh) * 2023-02-24 2023-06-3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安全监管方法及装置
CN116401718A (zh) * 2023-06-08 2023-07-07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保护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223A (zh) 202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52048B1 (en) Measurement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measurement data management system
CN103888444B (zh) 一种配电安全认证装置及其方法
CN103441856A (zh) 一种动态口令认证方法与设备
CN112288434B (zh) 隐私交易方法、装置、零知识证明系统和隐私交易架构模型
CN108306896B (zh) 一种具有数据保护功能的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和方法
KR102177411B1 (ko) 물리적 단방향 암호화 원격 모니터링을 통해 산업 제어 시스템을 관리하는 방법
CN102868675A (zh) 具有提高安全性的计量系统
CN104569576A (zh) 智能电网非法用电行为分布式检测系统
CN112241345A (zh) 一种pcie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KR101784613B1 (ko) 분산 데이터 이상 징후 탐지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50467A (zh) 一种计算机自我保护系统及方法
US2012003635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crypting and decrypting transaction in power network
CN112632642B (zh) 一种时钟校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014223B (zh) 集中器及其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992865B (zh) 数据签名方法及系统、数据验签方法及装置
CN116663026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5314227B (zh) 一种充电桩接入认证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2087301A (zh) 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燃气表安全认证系统
KR101866693B1 (ko) 함수 암호를 이용한 안전한 전기 요금 과금 방법
CN108848089B (zh) 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10912915B (zh) 一种基于数据采集的通信安全预警系统
CN110958071B (zh) 一种基于4g模块的电子式互感器时钟误差自校准系统及方法
CN110766407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验证方法、记账节点及介质
CN112769764A (zh) 仪表的计量数据传输密钥存储方法及其传输方法、装置
TWI472189B (zh) 網路監控系統及管理金鑰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