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3026B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3026B
CN116663026B CN202310640352.2A CN202310640352A CN116663026B CN 116663026 B CN116663026 B CN 116663026B CN 202310640352 A CN202310640352 A CN 202310640352A CN 116663026 B CN116663026 B CN 116663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lockchain
event
data processing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403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63026A (zh
Inventor
靳涛
赵越峰
赵西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ngt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ngt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ngt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ngt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403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3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3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3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63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3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该实施方式可以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确保工控系统事件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高响应速度和准确性。提高工控系统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工控系统在许多关键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能源、交通和制造等。然而,这些系统面临着来自各种网络攻击和内部威胁的安全挑战。为了确保工控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事件,并在检测到异常事件或安全威胁时迅速响应。现有的事件通知和响应方法存在局限性,如延迟、数据篡改和跨组织协同困难等。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控系统事件通知和响应方法及系统,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针对存量医学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呈现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包括:通过监控设备或传感器检测系统事件,在检测到系统事件的情况下,将系统事件进行加密以及打包处理,获得事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包括:将加密数据,以及系统事件的时间类型、发生时间、位置信息和设备标识记录在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包括:根据预设规则和预设条件,对区块链的加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设备隔离、数据备份和通知目标人员或目标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将事件数据、监控系统状态和管理响应措施展示至管控端。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之前,还包括:在多个目标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通信连接建立区块链。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数据上链单元,被配置成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规则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数据获取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包括:通过监控设备或传感器检测系统事件,在检测到系统事件的情况下,将系统事件进行加密以及打包处理,获得事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数据上链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包括:将加密数据,以及系统事件的时间类型、发生时间、位置信息和设备标识记录在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规则确定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包括:根据预设规则和预设条件,对区块链的加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数据处理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设备隔离、数据备份和通知目标人员或目标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数据处理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方法还包括:将事件数据、监控系统状态和管理响应措施展示至管控端。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数据获取单元被进一步配置成: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之前,还包括:在多个目标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通信连接建立区块链。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以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该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确保工控系统事件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事件响应,提高响应速度和准确性。实现跨组织、跨地区的实时事件通知和协同响应,提高工控系统安全性。加强数据保密性,防止敏感事件信息泄露。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公开。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公开的描述。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在图1的应用场景中,首先,计算设备101可以响应于系统事件102,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103。然后,计算设备101可以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事件数据103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104,将上述加密数据104记录在区块链105。最后,根据上述区块链105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106,基于上述目标规则和上述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如附图标记107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设备101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计算设备101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或终端设备组成的分布式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或单个终端设备。当计算设备体101现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硬件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该理解,图1中的计算设备101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计算设备101。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图1的计算设备101执行。如图2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如图1所示的计算设备101)可以获取用于检测系统事件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的系统事件信息,其中,系统事件信息包括事件类型、发生时间、位置、设备ID和其他相关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在工控系统中部署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安装有用于检测系统事件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包括:通过监控设备或传感器检测系统事件,在检测到系统事件的情况下,将系统事件进行加密以及打包处理,获得事件数据。
具体的,参见图3,可以通过事件检测模块实现,事件检测模块实现负责实时监测工控系统中的事件,并将事件数据加密和打包,得到以数据包形式的事件数据。
步骤S202,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包括:将加密数据,以及系统事件的时间类型、发生时间、位置信息和设备标识记录在区块链。
具体的,在获取了事件数据之后,可以将事件数据上传至区块链保存,包括事件类型、发生时间、位置、设备ID和其他相关信息。进一步的,可以使用区块链模块,区块链模块负责维护和更新区块链,将加密的事件数据记录到区块链上,并同步至所有参与节点。
步骤S203,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包括:根据预设规则和预设条件,对区块链的加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
具体的,对于已记录到区块链的事件,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和智能合约,自动触发相应的响应措施。进一步的,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模块实现,智能合约模块根据预设的规则和条件,分析区块链上的事件数据并自动触发相应的响应措施。
步骤S204,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设备隔离、数据备份和通知目标人员或目标机构。
具体的,响应措施可能包括设备隔离、数据备份、通知相关人员或机构等。进一步的,可以通过响应措施模块实现,响应措施模块执行智能合约触发的响应措施,包括设备隔离、数据备份、通知相关人员或机构等。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将事件数据、监控系统状态和管理响应措施展示至管控端。
具体的,还可以使用用户界面模块,用户界面模块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允许工控系统管理员和相关人员查看事件数据、监控系统状态、管理响应措施等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之前,还包括:在多个目标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通信连接建立区块链。
进一步的,可以通过通讯模块实现,通讯模块负责在参与节点之间建立安全的通讯通道,以便实时共享和同步事件数据和响应措施。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该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确保工控系统事件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事件响应,提高响应速度和准确性。实现跨组织、跨地区的实时事件通知和协同响应,提高工控系统安全性。加强数据保密性,防止敏感事件信息泄露。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401,被配置成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数据上链单元402,被配置成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规则确定单元403,被配置成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数据处理单元404,被配置成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获取单元401被进一步配置成: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包括:通过监控设备或传感器检测系统事件,在检测到系统事件的情况下,将系统事件进行加密以及打包处理,获得事件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上链单元402被进一步配置成: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包括:将加密数据,以及系统事件的时间类型、发生时间、位置信息和设备标识记录在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的规则确定单元403被进一步配置成:根据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包括:根据预设规则和预设条件,对区块链的加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处理单元404被进一步配置成: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基于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进行设备隔离、数据备份和通知目标人员或目标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处理单元404被进一步配置成:方法还包括:将事件数据、监控系统状态和管理响应措施展示至管控端。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获取单元401被进一步配置成:将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之前,还包括:在多个目标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通信连接建立区块链。
可以理解的是,该装置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2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特征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同样适用于装置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5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5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502中并且可以在处理器5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03。处理器501执行计算机程序503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处理器501执行计算机程序503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地,计算机程序503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502中,并由处理器501执行,以完成本公开。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503在计算机设备5中的执行过程。
计算机设备5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5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计算机设备5的示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5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处理器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502可以是计算机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设备5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502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5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计算机设备5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502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5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设备所需的其它程序和数据。存储器50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所述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
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所述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所述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
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
基于所述目标规则和所述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
其中,所述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所述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包括:通过监控设备或传感器检测所述系统事件,在检测到所述系统事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系统事件进行加密以及打包处理,获得所述事件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包括:根据预设规则和预设条件,对所述区块链的加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规则和所述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基于所述目标规则和所述智能合约进行设备隔离、数据备份和通知目标人员或目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包括:
将所述加密数据,以及所述系统事件的时间类型、发生时间、位置信息和设备标识记录在区块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事件数据、监控系统状态和管理响应措施展示至管控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之前,还包括:
在多个目标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所述通信连接建立所述区块链。
5.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所述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其中,所述响应于系统事件,基于所述系统事件获取事件数据,包括:通过监控设备或传感器检测所述系统事件,在检测到所述系统事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系统事件进行加密以及打包处理,获得所述事件数据;
数据上链单元,被配置成基于预设加密规则对所述事件数据进行加密,确定加密数据,并将所述加密数据记录在区块链;
规则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区块链的加密数据,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包括:根据预设规则和预设条件,对所述区块链的加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目标规则和智能合约;
数据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目标规则和所述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规则和所述智能合约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基于所述目标规则和所述智能合约进行设备隔离、数据备份和通知目标人员或目标机构。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可以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0640352.2A 2023-06-01 2023-06-01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6663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0352.2A CN116663026B (zh) 2023-06-01 2023-06-01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40352.2A CN116663026B (zh) 2023-06-01 2023-06-01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3026A CN116663026A (zh) 2023-08-29
CN116663026B true CN116663026B (zh) 2024-01-26

Family

ID=87723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40352.2A Active CN116663026B (zh) 2023-06-01 2023-06-01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3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1015B (zh) * 2023-11-09 2024-01-05 北京东方森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控主机安全管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2096A (zh) * 2021-12-29 2022-05-10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67098A (zh) * 2022-12-27 2023-05-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57189B2 (en) * 2019-07-31 2021-07-06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oviding data authorization based on blockchai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2096A (zh) * 2021-12-29 2022-05-10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67098A (zh) * 2022-12-27 2023-05-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3026A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471B2 (en) Advanced cybersecurity threat mitigation using cyberphysical graphs with state changes
US10609079B2 (en)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cybersecurity threat mitigation to rogue devices, privilege escalation, and risk-based vulnerability and patch management
US20210297447A1 (en) Detecting and mitigating attacks using forged authentication objects within a domain
CN111935172B (zh) 基于网络拓扑的网络异常行为检测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895049B1 (en) Utilizing independently stored validation keys to enable auditing of instrument measurement data maintained in a blockchain
CN11189814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监管方法及装置
CN110912927B (zh) 工业控制系统中控制报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6663026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7547198A (zh) 保护存储设备中的数据
CN112385196B (zh) 用于报告计算机安全事故的系统和方法
US20210281609A1 (en) Rating organization cybersecurity using probe-based network reconnaissance techniques
EP3855371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easurement device based on blockchain
AU2020104272A4 (en) Blockchain-based industrial internet data security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3132318A (zh) 面向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信息安全的主动防御方法及系统
CN116074843B (zh) 一种5g双域专网的零信任安全可信审计方法
CN11514795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9477A (zh) 基于可信密码引擎的服务器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14338372A (zh) 网络信息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WO2021056731A1 (zh) 基于日志数据分析的行为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316272A (zh) 使用行为和深度分析的先进网络安全威胁减缓
CN116132199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处理液氮罐监测数据的方法
CN111654405B (zh) 通信链路的故障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22056A (zh) 数据安全处理方法及其终端、服务器
CN111316268A (zh) 用于银行间金融交易的高级网络安全威胁抑制
JP5955165B2 (ja)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