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0075B -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0075B
CN117010075B CN202311244170.XA CN202311244170A CN117010075B CN 117010075 B CN117010075 B CN 117010075B CN 202311244170 A CN202311244170 A CN 202311244170A CN 117010075 B CN117010075 B CN 1170100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building
structural
contour
pro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441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10075A (zh
Inventor
许亚刚
沈旭涛
孙浩
张展毫
季如艳
钟光浒
陈宏�
谢伟
徐铎轩
何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441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00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0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0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10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0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5Organisation of the matching processes, e.g.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comparisons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Coarse-fine approaches, e.g. multi-scale approaches; using context analysis; Selection of dictionaries
    • G06V10/752Contour matc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0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1Analysis of document content
    • G06V30/418Document matching, e.g. of document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0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2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document
    • G06V30/422Technical drawings; Geographical ma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BIM软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用于上下贴合的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所述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基于相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法生成;S2,相同楼层标高的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形成楼层对,并且生成建筑楼板对应的建筑楼板轮廓,生成结构楼板对应的结构楼板轮廓;S3,计算楼层对中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通过判断距离与距离阈值的关系,确定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之间的匹配程度。解决了以往人工进行楼板轮廓核对时的跨软件、难以辨识、手动检查轮廓繁琐、表达不清晰的问题,提高了楼板轮廓核对的效率和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IM软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BIM软件设计中,核对建筑与结构楼板轮廓是否匹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中,由于不同团队注重的设计重点不同,再加上测量误差和人为失误等因素,楼板轮廓不匹配的情况时有发生。以往的设计方法主要依赖人工进行楼板轮廓的核对,但目前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跨软件:设计师需要将目标建筑与结构的BIM文件中的目标楼板导出为dwg文件,在CAD中进行核对,增加了操作步骤和时间成本。
难以辨识:在Autodesk CAD软件中,楼板轮廓和平面中的图纸元素混合在一起,使得核对和检查过程变得复杂和困难。
手动匹配轮廓: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需要设计师在CAD中进行手动匹配。特别是对于多层建筑和复杂建筑,核对工作量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针对以往人工进行楼板轮廓核对时的跨软件、难以辨识、手动检查轮廓繁琐、表达不清晰的缺点,提出本发明的解决方法,包括:多楼板自动匹配方法、轮廓自动匹配方法,以此提高楼板轮廓核对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用于上下贴合的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所述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基于相同的对象用不同的途径生成;
S2,相同楼层标高的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形成楼层对,并且生成建筑楼板对应的建筑楼板轮廓,生成结构楼板对应的结构楼板轮廓;
S3,计算楼层对中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通过判断距离与距离阈值的关系,确定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之间的匹配程度。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中,相同楼层标高的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形成楼层对,具体实现方法为:分别获得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的楼层名称和楼层标高,若建筑楼板的楼层标高和结构楼板的楼层标高之间的差值在预设的差值范围内,则相应的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匹配为楼层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建筑楼板轮廓或结构楼板轮廓的类型为普通楼板轮廓,或者,所述建筑楼板轮廓或结构楼板轮廓的类型为翘曲楼板轮廓,所述普通楼板轮廓上的点在同一个平面,所述翘曲楼板轮廓上的点不在同一个平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普通楼板轮廓生成的方法包括:获取楼板的顶面;根据所述楼板的顶面获取顶面的边数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翘曲楼板轮廓生成的方法包括:获取楼板的顶面;基于顶面获取顶面的空间多边形的子平面;获取子平面的轮廓线条,所述子平面的轮廓线条组成当前楼板的初始轮廓集合;去除所述初始轮廓集合中所有子平面的公共边界线条,剩下的轮廓线条为组成翘曲楼板轮廓的线条。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3中所述计算楼层对中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具体包括:
将建筑楼板模型和所述结构楼板模型在同一视图中按照上下对位的方式放置,并且根据所述建筑楼板轮廓生成若干建筑楼板轮廓线段,根据所述结构楼板轮廓生成若干结构楼板轮廓线段;
将平行的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设置成轮廓组;
计算同一轮廓组中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之间的距离,得到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3中所述距离阈值为多个,各距离阈值对应的匹配程度包括误差不匹配和设计不匹配,其中所述误差不匹配包括轻微不匹配、中等不匹配、严重不匹配和非常严重不匹配;
所述楼层对中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为K,
若0<K≤100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轻微不匹配;
若100 mm<K≤200 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中等不匹配;
若200 mm<K≤300 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严重不匹配;
若300 mm<K≤1000 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非常严重不匹配。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若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不匹配,则对所述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区域进行不匹配类型的标注,并通过填充颜色进行显示。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解决了以往人工进行楼板轮廓核对时的跨软件、难以辨识、手动检查轮廓繁琐、表达不清晰的问题,提高了楼板轮廓核对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实施例2中建筑楼板楼层平面示意图;
图2(b)为实施例2中建筑楼板楼层平面对应的所有楼板的示意图;
图3(a)为实施例2中单个楼层平面对应的所有建筑楼板的轮廓图;
图3(b)为实施例2中单个建筑楼板的楼板轮廓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楼板轮廓不匹配示例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多楼层自动匹配方法示意图;
图6(a)为实施例2中普通楼板示例;
图6(b)为实施例2中翘曲楼板示例;
图7为实施例2中普通楼板轮廓获取流程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中翘曲楼板轮廓获取流程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中楼板轮廓线匹配方法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楼板核对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用于上下贴合的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所述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基于相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法生成;
S2,相同楼层标高的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形成楼层对,并且生成建筑楼板对应的建筑楼板轮廓,生成结构楼板对应的结构楼板轮廓;
S3,计算楼层对中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通过判断距离与距离阈值的关系,确定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之间的匹配程度。
步骤S1中,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是对同一个建筑物进行设计的,其中,建筑楼板是面层装饰,建筑楼板模型指的是建筑物内部不同楼层之间的平台结构的模型;结构楼板是承重的结构构件,结构楼板模型是指承载地面、分隔楼层、分布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支撑墙体或柱子的水平结构模型,两种模型设计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针对的对象是同一个建筑物,一般是先有建筑楼板,然后基于建筑楼板做结构楼板设计,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大部分地方轮廓是相同的,局部有特殊设计的地方,建筑结构轮廓会存在差异。
步骤S2中,相同楼层标高的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形成楼层对,具体实现方法为:分别获得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的楼层名称和楼层标高,若建筑楼板的楼层标高和结构楼板的楼层标高之间的差值在预设的差值范围内,则相应的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匹配为楼层对。
生成建筑楼板轮廓或结构楼板轮廓的类型包括普通楼板轮廓和翘曲楼板轮廓所述普通楼板轮廓上的点在同一个平面,所述翘曲楼板轮廓上的点不在同一个平面。
所述普通楼板轮廓生成的方法包括:获取楼板的顶面;根据所述楼板的顶面获取顶面的边数据。所述翘曲楼板轮廓生成的方法包括:获取楼板的顶面;基于顶面获取顶面的空间多边形的子平面;获取子平面的轮廓线条,所述子平面的轮廓线条组成当前楼板的初始轮廓集合;去除所述初始轮廓集合中所有子平面的公共边界线条,剩下的轮廓线条为组成翘曲楼板轮廓的线条。
步骤S3中所述计算楼层对中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具体包括:
将建筑楼板模型和所述结构楼板模型在同一视图中按照上下对位的方式放置,并且根据所述建筑楼板轮廓生成若干建筑楼板轮廓线段,根据所述结构楼板轮廓生成若干结构楼板轮廓线段;
将平行的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设置成轮廓组;
计算同一轮廓组中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之间的距离,得到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
步骤S3中所述距离阈值为多个,各距离阈值对应的匹配程度包括误差不匹配和设计不匹配,其中所述误差不匹配包括轻微不匹配、中等不匹配、严重不匹配和非常严重不匹配;
所述距离为K,若0<K≤100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轻微不匹配;若100 mm<K≤200 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中等不匹配;若200mm<K≤300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严重不匹配;若300 mm<K≤1000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非常严重不匹配。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还包括:若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不匹配,则对所述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区域进行不匹配类型的标注,并通过填充颜色进行显示。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构思的下,给出了一种具体实现的方法。
1.名词解释
1.1 建筑楼板与建筑楼板轮廓
建筑楼板指的是建筑物内部不同楼层之间的平台结构,也可以称为“楼面”。楼层平面有对应的建筑楼板,在BIM设计中,单个楼层平面可以有多个建筑楼板,如图2(a)建筑楼板楼层平面示意图和图2(b)建筑楼板楼层平面对应的所有楼板的示意图所示,而建筑楼板轮廓则是指该楼板在平面视图中所呈现的轮廓线条,包括单个楼层平面的所有的建筑楼板的楼板轮廓(如图3(a)所示)以及单个建筑楼板的楼板轮廓如图3(b)所示。
1.2 结构楼板与结构楼板轮廓
在建筑物结构中,结构楼板是指承载地面、分隔楼层、分布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支撑墙体或柱子的水平结构元素。而结构楼板轮廓则是指该楼板在平面视图中所呈现的轮廓线条。结构楼板的楼板轮廓与图3(a)和图3(b)相似,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是上下贴合关系,结构楼板是承重构件,建筑楼板是非承重面层。
1.3 楼板轮廓不匹配
BIM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由于不同专业对于项目的关注点不同,以及测量误差和人为失误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轮廓不匹配。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团队可能更注重建筑的外观和功能性,而在结构设计中,结构团队可能更注重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此外,在BIM建模过程中,单专业的调整未告知其他专业设计师,就容易导致楼板轮廓不匹配,大部分地方的轮廓的是相同的,局部地方因为测量误差和人为失误等因素也可能会导致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轮廓不匹配。单个建筑楼板与单个结构楼板的轮廓不匹配如图4所示,其中实线为建筑楼板轮廓,虚线为结构楼板轮廓,实线与虚线不重合部分表示楼板轮廓不匹配。
可以将楼板轮廓的不匹配分为两类:对于设计因素产生的不匹配可以称为设计不匹配;对于人为建模误差导致的不匹配可以称为误差不匹配。
2.多楼层自动匹配方法
现有的人工进行楼板轮廓核对的方法存在跨软件的问题。为了在单个页面同时获取对应的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信息,设计师需要将原本保存楼板信息的BIM文件转为dwg格式进行存储,并在CAD中同时处理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数据。然而,文件导出与文件打开并参照对比的过程比较繁琐,对于多个楼层楼板轮廓的对比,导出时需要对各个dwg文件规范命名,以确保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一一对应,特别是在多层或复杂建筑中更为麻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总的来说,跨软件操作繁琐易出现错误,没有充分利用BIM文件中存储的信息。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多楼层自动匹配方法,实现在Revit软件中自动获取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的匹配信息。多楼层楼板自动匹配方法的流程如图5所示。具体的解决方案如下:
步骤一:打开建筑/结构Revit项目模型,在当前文件中链接结构/建筑模型,两个专业间互相链接模型是设计协同中的一种常规方式,链接后可以看到链接模型中的数据,便于建筑结构或其他专业间协同设计。即当前文件若为建筑Revit文件,则用户链接对应的结构Revit文件;
步骤二:获取当前文件和链接文件中所有的楼层名称和与之对应的楼层标高,楼层名称用于界面显示,楼层标高用于后续计算;
步骤三:命令会弹出对话框,显示当前模型和链接模型中的楼层命令列表,分别选择需要核对的楼层名称;
步骤四:通过选择的多个楼层名称,获取对应的楼层标高,对链接模型和当前模型的标高根据距离最近原则,通过楼层标高和相对差值匹配得到楼层对,最终得到相同标高的楼层对;
针对步骤一:设计人员通过手动完成;
针对步骤二:通过RevitAPI中的Document可获取项目楼层名称和标高信息;
针对步骤三:通过设计人员手动完成选择;
针对步骤四:通过设计人员选择的楼层名称,得到对应楼层标高,通过计算当前模型和链接模型中标高差值,以差值最小原则匹配对应楼层,通常建筑结构同一楼层标高有差值,所以差值不一定为零;
实现效果:通过多楼层自动匹配方法,能够快速获取到需要进行核对的同楼层建筑与结构楼板。整个过程在Revit程序中处理,避免了跨软件操作时文件导入、导出、规范命名的繁琐操作。同时由于在Revit中处理,能够更完整地保留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的信息,避免跨软件操作时信息丢失。
3.楼板轮廓提取方法
现有的人工楼板轮廓核对方法是比较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在平面视图中的轮廓线条。然而,在BIM软件中,楼板是以立体的方式存储。以往人工进行轮廓核对时,通过将目标建筑与结构的BIM文件中的楼板导出为dwg文件,通过链接或复制的方式在CAD页面同时获取到建筑与结构楼板的平面视图,然后人工进行建筑轮廓与结构轮廓的比较与测量。如对图5中的建筑模型与结构模型的楼板轮廓进行核对,人工需要将各个楼板转为dwg格式,然后在CAD中对如图3(a)的所有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轮廓的每条线条进行测量与核对,整个过程繁琐。
为实现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匹配、核对与展示的方法,楼板轮廓自动提取变得重要。在BIM中,楼板可分为两种类型:普通楼板和特殊楼板,如图6(a)和图6(b)所示。普通楼板(如图6(a)示例)是水平方向保持平坦的楼板,其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或其他规则形状。普通楼板的上表面可以看作由单个空间多边形组成,单个空间多边形的边线即为普通楼板的轮廓线。翘曲楼板(如图6(b)示例)在水平方向上不平整。翘曲楼板的上表面可看作由多个空间多边形组成,各个空间多边形具有各自的轮廓。翘曲楼板的轮廓线由多个空间多边形的非公共边线组成。由于这两种楼板在获取轮廓线上存在差异,对于楼板轮廓提取方法来说,需要分别考虑。
在步骤2中获取到多个相同标高的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对,通过楼板轮廓提取方法,可以获取到多个相同标高的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以下简称相同标高轮廓对。
3.1 基于多楼层楼板自动匹配方法匹配到的相同标高的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对,可以实现普通楼板轮廓的获取
步骤一:获取所有相同标高的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对。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都具有多个,以下的步骤中,楼板表示多个相同标高的建筑楼板或结构楼板中的任意一个。
步骤二:对每一个楼板判断是普通楼板还是翘曲楼板。从步骤一中获取任意一个楼板,获取楼板的顶面,计算楼板顶面的边线中点坐标的Z值,若Z值相同,则表示楼板为普通楼板。
步骤三:若为普通楼板,则将顶面的边列表作为楼板轮廓。
具体步骤如图7所示。
针对步骤一:通过RevitAPI的Document获取当前模型和链接模型中的所有楼板,然后对比楼板的层高信息Level,获取目标层高的楼板,得到相同标高的楼板对;
针对步骤二:通过RevitAPI中HostObjectUtils的GetTopFaces函数获取楼板的顶面Face,然后通过Face的EdgeLoops属性获取顶面的边数据EdgeArray,然后针对每条边Edge,可以获取边的两个顶点p0和p1,然后计算边的中点m.Z= (p0.Z+p1.Z)/2,计算所有边的中点Z值,如果全部相同则为普通楼板,否则为翘曲楼板;
针对步骤三:如果为普遍楼板,则将上个步骤中得到的EdgeArray作为楼板轮廓;
3.2 基于多楼层楼板自动匹配方法匹配到的相同标高的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对,可以实现翘曲楼板轮廓的获取。
步骤一:获取所有相同标高的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对;注意建筑楼板与结构楼板都具有多个,以下的步骤中,楼板表示多个相同标高的建筑楼板或结构楼板中的任意一个。
步骤二:对每一个楼板判断是普通楼板还是翘曲楼板。从步骤一中获取任意一个楼板,获取楼板的顶面,计算顶面的边线中点的Z值,若Z值不同,则表示楼板为翘曲楼板。
步骤三:若为翘曲楼板,则基于顶面获取顶面的所有空间多边形面,获取所有子平面轮廓线条线,组成当前楼板的初始轮廓集合;
步骤四:基于步骤四的当前楼板的初始轮廓集合,对集合进行去重操作,最终得到翘曲楼板的楼板轮廓。即去除翘曲楼板所有子平面的公共边界线条。
具体步骤如图8所示:
针对步骤一:通过RevitAPI的Document获取当前模型和链接模型中的所有楼板,然后对比楼板的层高信息Level,获取目标层高的楼板,得到相同标高的楼板对;
针对步骤二:通过RevitAPI中HostObjectUtils的GetTopFaces函数获取楼板的顶面Face,然后通过Face的EdgeLoops属性获取顶面的边数据EdgeArray,然后针对每条边Edge,可以获取边的两个顶点p0和p1,然后计算边的中点m.Z= (p0.Z+p1.Z)/2,计算所有边的中点Z值,如果全部相同则为普通楼板,否则为翘曲楼板;
针对步骤三:此时为翘曲楼板,通过RevitAPI中HostObjectUtils的GetTopFaces函数获取楼板的顶面Face, 通过Face的EdgeLoops属性获取顶面的边数据EdgeArray作为初始轮廓集合;
针对步骤四:翘曲楼板顶面的EdgeLoops中包含多个有一条边临接的多个闭合空间多边形,遍历每个边判断是否有重合边,如果有则同时删除这两条边,得到楼板的空间外轮廓线,把空间轮廓线投影到对应楼层平面得到翘曲楼板平面轮廓线。
4.楼板轮廓线匹配方法
目前,人工进行楼板轮廓核对的方法存在手动匹配轮廓的繁琐问题。以往采用的人工方式是,将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在CAD文件中提取后,需要设计师手动核对各个轮廓线条之间是否匹配。在简单的建筑项目中,楼板数据少,楼板形状规则简单,或许可以快速地使用人工方法核对出各个楼板轮廓不匹配的位置。然而,目前存在大量复杂、异形或高层建筑,楼板轮廓线条的数量庞大,核对工作量非常大。本发明继续提出一种轮廓线匹配方法,以响应人工的手动匹配的繁琐问题。在进行楼板轮廓提取方法后,轮廓匹配变得简单。
本发明的楼板轮廓线匹配方法的基本流程如图9所示。轮廓线匹配方法具体为:
步骤一:在Revit中,对各个标高都建立一个视图,视图以标高名进行命名。在视图中绘制标高对应的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以下简称相同标高轮廓对)。
步骤二:从当前的相同标高轮廓对中,取出一条建筑楼板轮廓线(图7中黑色加粗线条),此轮廓线需要未被标记为Handled。
步骤三:将当前的建筑楼板轮廓线与当前标高轮廓对的所有的结构楼板轮廓线进行计算,获取与当前的建筑楼板轮廓线平行的所有的结构楼板轮廓线。
步骤四:将当前的建筑楼板轮廓线与所有的平行轮廓线集中的轮廓线进行计算,获取到与当前建筑楼板轮廓线最近的结构楼板轮廓线。将当前的建筑楼板轮廓线与步骤四输出的结构楼板轮廓线成组,并将当前的建筑楼板轮廓线标记为Handled,通过判断是否标记为Handled来判断对应的轮廓线是否进行了轮廓对的匹配。后续检查的时候过滤掉已处理线,能加快计算速度。
步骤五:判断是否存在未被标记为Handled的建筑楼板轮廓线。若有,则返回步骤三;若无,则输出当前标高的所有建筑楼板轮廓线与结构楼板轮廓线组,简称当前标高平行轮廓线组。
针对步骤一:通过RevitAPI的Viewport创建对应楼层的检查视图,使用API中的ModelCurve将对应层高的建筑和结构楼板轮廓绘制到创建的视图中;
针对步骤二:通过循环遍历轮廓对中当前模型的对应轮廓组,将当前处理的线标记为Handled,同时遍历链接模型中对应的轮廓组,在链接模型轮廓组中查找和当前轮廓边平行的所有轮廓;
针对步骤三:在平行线获取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首先通过将建筑轮廓线或者结构轮廓线的Location属性获取Curve类型的变量,然后对变量调用GetEndPoint(0)以及GetEndPoint(1),以获取线的起点和终点。判断两根线的(起点,终点)向量夹角是否为0或者180度,以此判断空间中的两根线是否平行。
针对步骤四:对当前处理的边和对应的平行线列表,获取当前处理边的起点P,然后计算P距离平行线的垂直距离,根据距离得到与当前边最近的平行边,并将链接模型中的最近边标记为Handled。在一个项目中,结构和建筑楼板是互相链接,是上下的对位的关系,设计过程建筑结构专业会对各自专业的楼板进行开洞、移动边界的操作,建筑和结构的洞口轮廓和边界轮廓是上下对位或平行错位的,所以最近的平行边是匹配的边。
5.误差评价与展示方法
目前,人工进行楼板轮廓核对的方法存在标注费时的问题。以往的方法需要人工对不匹配的建筑轮廓线条与结构轮廓线条进行一一测量与标注,这个过程繁琐、耗时且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的误差评价与展示方法。
在这个方法中,发明首先考虑到轮廓不匹配可能由于设计不匹配或误差不匹配造成。因此,在对轮廓不匹配的位置进行自动标注时,应该自动区分不匹配类型。特别地,针对误差不匹配,还应该进一步分析误差不匹配的程度。因此,首先依据建筑楼板轮廓线条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条的距离,提出轮廓不匹配的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轮廓不匹配的划分标准
建筑楼板轮廓线条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条的距离(mm) 不匹配类型 误差不匹配的程度
0-100 误差不匹配 轻微
100-200 误差不匹配 中等
200-300 误差不匹配 严重
300-1000 误差不匹配 非常严重
>1000 设计不匹配
依据划分标准,可以实现轮廓不匹配自动评价与展示方法:
步骤一:获取当前标高平行轮廓线组。
步骤二:从当前标高轮廓线平行组中取出任一对建筑楼板轮廓线与结构楼板轮廓线平行组。
步骤二:计算建筑楼板轮廓线与结构楼板轮廓线的距离,即计算相同标高轮廓对中相互平行的建筑楼板轮廓线与结构楼板轮廓线之间的距离。
步骤三:依据表1得出当前轮廓线组的不匹配类型以及误差不匹配的程度。
步骤四:获取建筑轮廓与结构轮廓的平行线段,并得到结构轮廓的平行线段中点作为标注位置。
步骤五:通过填充方式展示当前模型和链接模型的楼板轮廓关系,同时分类型引注不匹配位置。各个视口中,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之间因为不匹配而产生的区域填充颜色,并按照以上计算的当前轮廓线组的不匹配类型、误差不匹配的程度以及标注位置,在结构楼板轮廓线进行标注。楼板核对结果图如图10所示,图中标注了误差不匹配的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用于上下贴合的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所述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基于相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法生成;
S2,相同楼层标高的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形成楼层对,并且生成建筑楼板对应的建筑楼板轮廓,生成结构楼板对应的结构楼板轮廓;
S3,计算楼层对中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通过判断距离与距离阈值的关系,确定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之间的匹配程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相同楼层标高的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形成楼层对,具体实现方法为:分别获得建筑楼板模型和结构楼板模型的楼层名称和楼层标高,若建筑楼板的楼层标高和结构楼板的楼层标高之间的差值在预设的差值范围内,则相应的建筑楼板和结构楼板匹配为楼层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楼板轮廓或结构楼板轮廓的类型为普通楼板轮廓,或者,所述建筑楼板轮廓或结构楼板轮廓的类型为翘曲楼板轮廓,所述普通楼板轮廓上的点在同一个平面,所述翘曲楼板轮廓上的点不在同一个平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楼板轮廓生成的方法包括:获取楼板的顶面;根据所述楼板的顶面获取顶面的边数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曲楼板轮廓生成的方法包括:获取楼板的顶面;基于顶面获取顶面的空间多边形子平面;获取子平面的轮廓线条,所述子平面的轮廓线条组成当前楼板的初始轮廓集合;去除所述初始轮廓集合中子平面的公共边界线条,剩下的轮廓线条为组成翘曲楼板轮廓的线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计算楼层对中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具体包括:
将建筑楼板模型和所述结构楼板模型在同一视图中按照上下对位的方式放置,并且根据所述建筑楼板轮廓生成若干建筑楼板轮廓线段,根据所述结构楼板轮廓生成若干结构楼板轮廓线段;
将平行的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设置成轮廓组;
计算同一轮廓组中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之间的距离,得到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距离阈值为多个,各距离阈值对应的匹配程度包括误差不匹配和设计不匹配,其中所述误差不匹配包括轻微不匹配、中等不匹配、严重不匹配和非常严重不匹配;
所述楼层对中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距离为K,
若0<K≤100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轻微不匹配;
若100 mm<K≤200 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中等不匹配;
若200 mm<K≤300 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严重不匹配;
若300 mm<K≤1000 mm,则建筑楼板轮廓线段与结构楼板轮廓线段非常严重不匹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不匹配,则对所述建筑楼板轮廓与结构楼板轮廓对应线条之间的区域进行不匹配类型的标注,并通过填充颜色进行显示。
9.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244170.XA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 Active CN1170100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4170.XA CN117010075B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4170.XA CN117010075B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0075A CN117010075A (zh) 2023-11-07
CN117010075B true CN117010075B (zh) 2023-12-08

Family

ID=88567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4170.XA Active CN117010075B (zh) 2023-09-26 2023-09-26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007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9624A (zh) * 2019-07-29 2019-10-08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楼板制作方法
CN111079263A (zh) * 2019-11-22 2020-04-28 久瓴(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主体结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0567A (zh) * 2020-04-17 2020-07-28 同瀚建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基于bim楼梯面层净高检查系统、应用系统的方法及工艺
CN111523221A (zh) * 2020-04-17 2020-08-11 同瀚建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管线标注系统、应用系统的方法及工艺
CN111783203A (zh) * 2020-06-23 2020-10-16 中民筑友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楼板外轮廓体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83622A (zh) * 2021-03-10 2021-06-01 陕西华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有限元分析下非规则板柱剪力墙中模板起拱位置获取方法
CN113343340A (zh) * 2021-06-29 2021-09-03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和gis的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方法
CN114319776A (zh) * 2021-12-22 2022-04-12 林国强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板结构体系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18360A1 (en) * 2011-09-21 2014-08-07 Dalux Aps Bim and display of 3d models on client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9624A (zh) * 2019-07-29 2019-10-08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合楼板制作方法
CN111079263A (zh) * 2019-11-22 2020-04-28 久瓴(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主体结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0567A (zh) * 2020-04-17 2020-07-28 同瀚建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基于bim楼梯面层净高检查系统、应用系统的方法及工艺
CN111523221A (zh) * 2020-04-17 2020-08-11 同瀚建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管线标注系统、应用系统的方法及工艺
CN111783203A (zh) * 2020-06-23 2020-10-16 中民筑友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楼板外轮廓体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83622A (zh) * 2021-03-10 2021-06-01 陕西华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有限元分析下非规则板柱剪力墙中模板起拱位置获取方法
CN113343340A (zh) * 2021-06-29 2021-09-03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和gis的模型处理及加载优化方法
CN114319776A (zh) * 2021-12-22 2022-04-12 林国强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板结构体系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卫芃宇.《建筑BIM技术应用基础》.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1-7. *
参数化设计在建筑概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以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项目为例;施信峰;《城市建筑》;第16卷(第307期);92-94+1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0075A (zh) 202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3827B (zh) 一种将建筑图纸转换为三维bim模型的立面图识别方法
US20220309201A1 (en) Artificial-intelligence-assisted method for providing urban design form and layout with improved wind environment
US79251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ltering a point cloud
CN106023312B (zh) 基于航空LiDAR数据的三维建筑物模型自动重建方法
CN101067872B (zh) 从三维逆向建模的源模型数据检测二维草图数据的方法
CN105931294A (zh) 一种将bim实体模型转换为多细节层次gis标准化模型的方法
CN110532602A (zh) 一种基于平面图图像的室内自动制图与建模方法
CN115127476B (zh) 一种3d扫描的钢结构合龙检测及配切方法
CN111460567B (zh) 基于bim楼梯面层净高检查系统、应用系统的方法及工艺
CN112347533B (zh) 一种基于Revit的建筑结构BIM正向自动校核方法
CN108073747A (zh) 飞机结构件三维设计模型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051652A (zh) 基于bim和三维扫描的逆向建模技术的工程改扩建方法
Li et al. Automatic modeling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with laser‐scanned data for virtual trial assembly
CN105184854B (zh) 针对地下空间扫描点云成果数据的快速建模方法
CN106952346B (zh) 一种基于画平面多边形生成吊顶3d模型的系统及方法
CN117010075B (zh) 一种bim软件中楼板轮廓自动核对方法、介质及装置
Liu et al. A method of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parameters of multi-LoD BIM models for typical components in wooden architectural-heritage structures
CN111325848A (zh) Osgb倾斜模型的悬浮物自动批量删除方法
CN113362461B (zh) 基于语义分割的点云匹配方法、系统及扫描终端
CN113901539A (zh) 一种建筑与结构cad图纸的轴网的自动识别及应用方法
CN111915720B (zh) 一种建筑物Mesh模型到CityGML模型的自动转换方法
CN112199745A (zh) 一种基于bim的模板排架施工方法及装置
CN110569532A (zh) 一种室内边界要素矩形的拓扑一致性优化方法
CN113888486A (zh)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辅助矢量化、辅助dlg质检的方法
CN114912172A (zh) 一种快速得出基础基坑开挖控制点坐标与高程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