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6667A -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6667A
CN117006667A CN202310984180.0A CN202310984180A CN117006667A CN 117006667 A CN117006667 A CN 117006667A CN 202310984180 A CN202310984180 A CN 202310984180A CN 117006667 A CN117006667 A CN 117006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power
control
modul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841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尚
宋爱
李梦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09841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66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6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66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6Mea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外部通讯模块、内机微控制单元、内机通讯模块、外机通讯模块、外机微控制单元,该空调控制电路还包括功耗控制模块,其中:外部通讯模块与内机微控制单元连接,内机微控制单元与内机通讯模块连接,内机通讯模块与外机通讯模块连接,外机通讯模块与外机微控制单元,功耗控制模块分别与内机微控制单元、外机微控制单元连接。本申请通过功耗控制模块的设置,能够使得外拖内供电方式的空调在进入超低功耗待机模式后,外机能够在完全断电的情况下被唤醒,解决了外拖内空调无法满足超低功耗待机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光伏储能混合供电方式的空调,外机接交流市电、光伏直流电、蓄电池直流电,外机给内机供直流电。待机模式下,内机需要通过遥控来接收遥控器的控制实现重启再工作,所以在待机模式下内机的遥控接收器模块必须工作。所以,内机及外机的开关电源须同时工作。但是此时的待机功耗较大,无法满足超低功耗待机的需求。
目前,相关技术中,通过减少待机时内机控制模块和切断外机电源的方式达到降低待机功耗的目的。但是该方案是为解决内拖外供电方式的空调,仍无法解决外拖内供电方式的空调无法满足超低功耗待机的需求的问题。
针对外拖内空调无法满足超低功耗待机的需求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电路,以解决外拖内空调无法满足超低功耗待机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电路,包括:外部通讯模块、内机微控制单元、内机通讯模块、外机通讯模块、外机微控制单元,所述空调控制电路还包括功耗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外部通讯模块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与所述内机通讯模块连接,所述内机通讯模块与所述外机通讯模块连接,所述外机通讯模块与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功耗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外部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的开关信号,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内机通讯模块将所述开关信号传递给所述外机通讯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内机进入或退出低功耗待机模式,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外部通讯模块传递的所述开关信号,并根据所述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外机进入或退出低功耗待机模式。
可选地,所述功耗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常开继电器以及常闭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所述内机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与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常开继电器一端与外机开关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所述常闭继电器连接,所述常闭继电器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所述常开继电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的电源正线和电源负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为所述内机通讯模块供电或断电,还用于控制所述常闭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常开继电器和所述常闭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所述外机开关电源为外机的主板电源,所述常开继电器在断电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常闭继电器在断电情况下处于闭合状态。
可选地,所述功耗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其中: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内机开关电源以及内机的多个负载连接;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切断或导通所述内机开关电源向所述多个负载供电的电流通路。
可选地,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接收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内机通讯模块将所述关机信号传递给所述外机通讯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发送待机指令,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机指令对所述内机通讯模块切断供电,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机指令切断所述内机开关电源向所述多个负载供电的电流通路,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机信号向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发送关机指令,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机指令控制所述常开继电器断开,控制所述常闭继电器闭合,以关闭所述外机开关电源。
可选地,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接收到开机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发送开机指令,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机指令对所述内机通讯模块进行供电,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机指令导通所述内机开关电源向所述多个负载供电的电流通路,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还用于通过处于闭合状态的所述常闭继电器为所述常开继电器供电,使所述常开继电器上电闭合,以启动所述外机开关电源。
可选地,在所述外机开关电源完成启动且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开启后,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发送开机指令,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机指令对所述常开继电器和所述常闭继电器供电,以控制所述常开继电器继续闭合,控制所述常闭继电器断开。
可选地,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接收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还用于启动计时器,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新的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内机通讯模块将所述关机信号传递给所述外机通讯模块,并向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发送待机指令。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通过外机开关电源进行充电。
可选地,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接收到关机信号、当前时间处于第一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内机进入普通待机模式,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外机进入所述普通待机模式,在所述普通待机模式下,内机和外机均保持开关电源开启,关闭负载,并使与外机连接的光伏输入为所述储能电池充电。
可选地,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接收到关机信号、当前时间处于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内机进入低功耗待机模式,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外机进入所述低功耗待机模式,在所述低功耗待机模式下,内机保持开关电源开启,关闭负载,外机关闭开关电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相关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控制电路,包括:外部通讯模块、内机微控制单元、内机通讯模块、外机通讯模块、外机微控制单元,该空调控制电路还包括功耗控制模块,其中:外部通讯模块与内机微控制单元连接,内机微控制单元与内机通讯模块连接,内机通讯模块与外机通讯模块连接,外机通讯模块与外机微控制单元连接,功耗控制模块分别与内机微控制单元、外机微控制单元连接;外部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的开关信号,内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内机通讯模块将开关信号传递给外机通讯模块,还用于根据开关信号控制功耗控制模块使内机进入或退出低功耗待机模式,外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外部通讯模块传递的开关信号,并根据开关信号控制功耗控制模块使外机进入或退出低功耗待机模式。本申请通过功耗控制模块的设置,能够使得外拖内供电方式的空调在进入超低功耗待机模式后,外机能够在完全断电的情况下被唤醒,解决了外拖内空调无法满足超低功耗待机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空调控制电路框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空调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部通讯模块;2、内机微控制单元;3、内机通讯模块;4、外机通讯模块;5、外机微控制单元;6、功耗控制模块;601、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K-1、常开继电器;K-2、常闭继电器;605、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7、外机开关电源;8、内机开关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电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空调控制电路包括:外部通讯模块1、内机微控制单元2、内机通讯模块3、外机通讯模块4、外机微控制单元5,所述空调控制电路还包括功耗控制模块6,其中:
所述外部通讯模块1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连接,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与所述内机通讯模块3连接,所述内机通讯模块3与所述外机通讯模块4连接,所述外机通讯模块4与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5连接,所述功耗控制模块6分别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5连接;
所述外部通讯模块1用于接收外部的开关信号,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用于控制所述内机通讯模块3将所述开关信号传递给所述外机通讯模块4,还用于根据所述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6使内机进入或退出低功耗待机模式,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5用于接收所述外部通讯模块4传递的所述开关信号,并根据所述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6使外机进入或退出低功耗待机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用户的超低功耗待机的需求,本申请通过功耗控制模块的设置,使内机能够关闭非必要弱电负载电源,仅外部通讯模块和内机微控制单元工作,尽量降低内机功耗,使外机完全断电,且能够被重新唤醒,从而实现外拖内供电方式的空调的超低功耗待机模式,满足用户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超低功耗待机模式下,空调整机的运行功率可控制在1W以下,此时外机完全关机,内机弱电负载电源不工作处于静默状态,功耗的产生来源仅有内机的静态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外部通讯模块具体可包括遥控器接收模块,那么外部的开关信号即为遥控器的开机信号、关机信号等。该内机通讯模块和外机通讯模块可选用485通讯,二者之间通过485通讯的A线和B线进行通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485通讯可采用4线制,即分为差分信号线A、B线,电源正、负线共四条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功耗控制模块可利用485通讯的电源正、负线唤醒外机,下面详细说明该功耗控制模块。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功耗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常开继电器K-1以及常闭继电器K-2,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分别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所述内机通讯模块3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与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5连接,所述常开继电器K-1一端与外机开关电源7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所述常闭继电器K-2连接,所述常闭继电器K-2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所述常开继电器K-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的电源正线和电源负线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用于根据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的控制信号为所述内机通讯模块3供电或断电,还用于控制所述常闭继电器K-2的开关状态,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602用于控制所述常开继电器K-1和所述常闭继电器K-2的开关状态,所述外机开关电源7为外机的主板电源,所述常开继电器K-1在断电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常闭继电器K-2在断电情况下处于闭合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常开、常闭指继电器电磁线圈断电的情况下,继电器开关的状态。常开继电器的继电器控制端断电,继电器电磁线圈无磁不吸合,开关断开。继电器控制端给电,继电器电磁线圈有磁吸合,开关闭合。常闭继电器与之相反。
本申请实施例中,正常情况下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持续为常开继电器K-1和常闭继电器K-2供电,使得常开继电器K-1持续处于闭合状态,使外机开关电源7正常工作,为整个外机供电,而使常闭继电器K-2持续处于断开状态。当进入超低功耗待机模式时,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则切断常开继电器K-1和常闭继电器K-2的供电,使常开继电器K-1持续处于断开状态,使外机开关电源7与市电输入断开,外机完全关机,而使常闭继电器K-2持续处于闭合状态,为唤醒外机搭建信号通路。当退出超低功耗待机模式时,内机发送的控制信号能够通过闭合状态的常闭继电器K-2到达常开继电器K-1,从而常开继电器K-1上电闭合,进而将外机开关电源7接入市电输入,外机开机,进而外机微控制单元5启动,开始工作,外机通讯模块4与内机通讯模块3建立连接,完成外机唤醒。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功耗控制模块6还包括: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5,其中: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5分别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内机开关电源8以及内机的多个负载连接;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5用于根据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的控制信号切断或导通所述内机开关电源8向所述多个负载供电的电流通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5的控制下,内机在进入超低功耗待机模式时能够关闭非必要弱电负载,从而尽可能降低内机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可如图3所示,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可如图4所示,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示出了+15V负载电源、+12V负载电源的可选实施例,如图5、6所示。电源控制开关模块本质上是一种开关,可在双向上切断电源。虽然普通继电器可实现且切断效果好、绝缘性较好,但是体积、成本和功耗等不是最优且动作时有噪音。以上四种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的电路结构均相同,即电路左侧与开关电源连接,开关电源输出包括VCC-1、VCC-2、+15V、+12V等弱电负载的电源,电路右侧与相应的弱电负载连接,如图3中VCC-K-1与使用VCC-1作为电源的负载连接,图4中VCC-K-2与使用VCC-2作为电源的负载连接,图5中VCC-K-3与使用+15V作为电源的负载连接,电路通过三极管作为开关,三极管导通,电流通路,电源为相应的负载供电,三极管截止关断,电流断路,电源停止供电。
下面对进入超低功耗待机模式进行说明。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1接收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用于控制所述内机通讯模块3将所述关机信号传递给所述外机通讯模块4,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和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5发送待机指令,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用于根据所述待机指令对所述内机通讯模块3切断供电,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5用于根据所述待机指令切断所述内机开关电源8向所述多个负载供电的电流通路,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5用于根据所述关机信号向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发送关机指令,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关机指令控制所述常开继电器K-1断开,控制所述常闭继电器K-2闭合,以关闭所述外机开关电源7。
本申请实施例中,进入超低功耗待机模式时,内外机的风机、压缩机及电加热等大功率负载全部停止工作。外机通过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切断常开继电器K-1和常闭继电器K-2的供电,从而切断外机开关电源7的供电。此时外机主板断电,常闭继电器K-2断电闭合。内机则通过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5,切断不必要的弱电负载供电电源,如+12V、+15V等。通过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切断内机通讯模块3的电源,从而建立超低功耗待机模式。
超低功耗待机模式下,内机微控制单元2和外部通讯模块1仍在运行,从而能够接收、处理遥控器发送的开机指令。下面对退出超低功耗待机模式时唤醒外机进行说明。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1接收到开机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和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5发送开机指令,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用于根据所述开机指令对所述内机通讯模块3进行供电,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5用于根据所述开机指令导通所述内机开关电源8向所述多个负载供电的电流通路,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还用于通过处于闭合状态的所述常闭继电器K-2为所述常开继电器K-1供电,使所述常开继电器K-1上电闭合,以启动所述外机开关电源7。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遥控器按下开机键后,内机通过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5,为相应负载供电。同时控制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为485通讯模块电源供电。由于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持续供电,其通信总线供电电源线VCC-1有电,常闭继电器K-2处于闭合状态,使得常开继电器K-1得电,开关吸合,外机开关电源7得电,外机微控制单元5得电,外机通讯模块4与内机通讯模块3建立通讯,完成外机重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机开关电源7完成启动且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5开启后,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5用于向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发送开机指令,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用于根据所述开机指令对所述常开继电器K-1和所述常闭继电器K-2供电,以控制所述常开继电器K-1继续闭合,控制所述常闭继电器K-2断开。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通讯线较长,当压缩机工作时,VCC电压容易受到干扰导致电源电压不稳。且较长的电源回路会导致严重的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问题。所以485供电电源即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不能长时间为常开继电器K-1供电,所以常闭继电器K-2在完成唤醒后要断开。通过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2持续供电,即可实现常开继电器K-1继续闭合,所述常闭继电器K-2断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1接收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还用于启动计时器,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新的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内机通讯模块3将所述关机信号传递给所述外机通讯模块4,并向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1和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605发送待机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用户短时间内重复开关机或误关机,当内机接收到关机信号后,可等待时间T再执行关机指令,期间若接收到新的信号则中断操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通过外机开关电源7进行充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1接收到关机信号、当前时间处于第一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6使内机进入普通待机模式,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5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6使外机进入所述普通待机模式,在所述普通待机模式下,内机和外机均保持开关电源开启,关闭负载,并使与外机连接的光伏输入为所述储能电池充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1接收到关机信号、当前时间处于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2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6使内机进入低功耗待机模式,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5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6使外机进入所述低功耗待机模式,在所述低功耗待机模式下,内机保持开关电源开启,关闭负载,外机关闭开关电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可划分为白天和黑夜,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第一时间段可为6点到18点,第二时间段可为18点到第二天6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携带储能电池,储能电池未充满电且为白天时,外机主板需控制光伏部分为储能电池充电,此时进入普通待机模式;储能电池未充满电且为晚上时,则进入超低功耗待机模式,且到白天时切换为普通待机模式,开启外机主板,为储能电池充电。若未携带储能模块,则直接进入超低功耗待机模式。
本申请通过功耗控制模块的设置,能够使得外拖内供电方式的空调在进入超低功耗待机模式后,外机能够在完全断电的情况下被唤醒,解决了外拖内空调无法满足超低功耗待机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控制电路,包括:外部通讯模块、内机微控制单元、内机通讯模块、外机通讯模块、外机微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电路还包括功耗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外部通讯模块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与所述内机通讯模块连接,所述内机通讯模块与所述外机通讯模块连接,所述外机通讯模块与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功耗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外部通讯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的开关信号,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内机通讯模块将所述开关信号传递给所述外机通讯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内机进入或退出低功耗待机模式,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外部通讯模块传递的所述开关信号,并根据所述开关信号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外机进入或退出低功耗待机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耗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常开继电器以及常闭继电器,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所述内机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与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常开继电器一端与外机开关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所述常闭继电器连接,所述常闭继电器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所述常开继电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的电源正线和电源负线连接;
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为所述内机通讯模块供电或断电,还用于控制所述常闭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常开继电器和所述常闭继电器的开关状态,所述外机开关电源为外机的主板电源,所述常开继电器在断电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常闭继电器在断电情况下处于闭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耗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其中:
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内机开关电源以及内机的多个负载连接;
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切断或导通所述内机开关电源向所述多个负载供电的电流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接收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内机通讯模块将所述关机信号传递给所述外机通讯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发送待机指令,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机指令对所述内机通讯模块切断供电,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机指令切断所述内机开关电源向所述多个负载供电的电流通路,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关机信号向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发送关机指令,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机指令控制所述常开继电器断开,控制所述常闭继电器闭合,以关闭所述外机开关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接收到开机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发送开机指令,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机指令对所述内机通讯模块进行供电,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机指令导通所述内机开关电源向所述多个负载供电的电流通路,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还用于通过处于闭合状态的所述常闭继电器为所述常开继电器供电,使所述常开继电器上电闭合,以启动所述外机开关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机开关电源完成启动且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开启后,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发送开机指令,所述第二电源控制开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机指令对所述常开继电器和所述常闭继电器供电,以控制所述常开继电器继续闭合,控制所述常闭继电器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接收到关机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还用于启动计时器,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新的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内机通讯模块将所述关机信号传递给所述外机通讯模块,并向所述第一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电源控制开关模块发送待机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通过外机开关电源进行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接收到关机信号、当前时间处于第一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内机进入普通待机模式,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外机进入所述普通待机模式,在所述普通待机模式下,内机和外机均保持开关电源开启,关闭负载,并使与外机连接的光伏输入为所述储能电池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通讯模块接收到关机信号、当前时间处于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内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内机进入低功耗待机模式,所述外机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使外机进入所述低功耗待机模式,在所述低功耗待机模式下,内机保持开关电源开启,关闭负载,外机关闭开关电源。
CN202310984180.0A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Pending CN1170066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4180.0A CN117006667A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4180.0A CN117006667A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6667A true CN117006667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5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84180.0A Pending CN117006667A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66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97443B1 (ko) 저전력소모 대기 회로장치, 에어컨 및 에어컨의 제어방법
CN103216995B (zh) 一种具备休眠功能的冰箱系统控制方法及冰箱
CN110119118A (zh) 应用于agv的低成本节能型无线远程自动开关机装置和方法
CN211503145U (zh) 一种待机控制装置及空调
TW201914158A (zh) 電動汽車高壓下電方法
CN10982850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整车控制模块静态功耗控制系统
CN101452264A (zh) 一种零功耗待机及安全运行电源控制装置
CN111076370B (zh) 一种待机控制装置、空调及其待机控制方法
CN203215919U (zh) 低功耗待机电路装置和空调器
CN203704249U (zh) 空调器及其低功耗控制系统
CN108488948B (zh) 空调、空调控制系统和室外机开关电路
CN111853928B (zh) 室内机唤醒室外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室内机和存储介质
CN212204951U (zh) 供电系统和空调器
KR20010014807A (ko) 대기전원 시스템
CN117006667A (zh)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CN102495558B (zh) 一种利用射频通讯实现遥控用电设备开/关的方法
CN117006666A (zh)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CN111365826A (zh) 供电系统和空调器
AU2018445437A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and electric energy processing method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
CN214250032U (zh) 供电系统及空调器
CN117091267A (zh)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CN113276700A (zh) 充电机系统以及充电机唤醒休眠控制方法
CN116085982A (zh) 空调控制电路、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123697A (zh) 空调控制电路、方法、系统及设备
CN214252929U (zh) 空调器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