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6457A -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6457A
CN117006457A CN202310959183.9A CN202310959183A CN117006457A CN 117006457 A CN117006457 A CN 117006457A CN 202310959183 A CN202310959183 A CN 202310959183A CN 117006457 A CN117006457 A CN 117006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distribution
regulating valve
pipe
electric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591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06457B (zh
Inventor
姜丰
辛小超
刘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jin Mining New Energy And Material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jin Mining New Energy And Material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jin Mining New Energy And Material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jin Mining New Energy And Materials Technology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591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6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6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6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06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6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2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in boil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5/00Control systems for steam boi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DPREHEATING, OR ACCUMULATING PREHEATED, FEED-WATER FOR STEAM GENERATION; FEED-WATER SUPPLY FOR STEAM GENERATION; CONTROLLING WATER LEVEL FOR STEAM GENERATION;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OMOTING WATER CIRCULATION WITHIN STEAM BOILERS
    • F22D1/00Feed-water heaters, i.e. economisers or like preheaters
    • F22D1/36Water and air preheat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蒸汽发生装置包括:换热机构,设有预热区和过热区;分配机构,包括传感器、第一调节阀、第一分配组件、第二调节阀和第二分配组件,第一分配组件的换热端设置在预热区,第二分配组件的换热端设置在过热区,第二分配组件与第一分配组件连通,第一分配组件以及第二分配组件的供热端用于与供热设备连通;电加热器,设置在过热区;传感器与电加热器、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基于传感器获取的排气温度联动控制回流的余热,通过温度压力的参数反馈控制电加热器的开启,适配变化的运行工况,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现有的蒸汽发生器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采用电加热的方案。通过前期预热器将水温升至90℃左右,然后通过电加热器将水转化为水蒸气,再继续通过SOEC电堆排气继续加热蒸气、电加热进行蒸气过热。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水由液态加热至过热状态过程中,涉及多个零部件,管道相连导致布置复杂;同时由于水由90℃左右加热至110℃水蒸气固定由电加热方式,在系统稳态运行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热损失的同时,还会增加电耗,降低系统运行效率。
第二种是采用不同热源将水由液态直接加热至过热水蒸气状态。通过一个换热器直接将水由液态加热至过热水蒸气状态,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仅在系统稳态运行情况下能够满足实际使用条件,在系统启动过程或者是变工况运行中,由于热源热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容易造成系统启动时间延长或者是热源热量利用不充分的情况,从而降低系统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汽发生器运行效率低,热量损失大且热源热量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
换热机构,设有预热区和过热区,所述预热区与所述过热区连通;
分配机构,包括传感器、第一调节阀、第一分配组件、第二调节阀和第二分配组件,所述第一分配组件的换热端设置在所述预热区,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的换热端设置在所述过热区,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的换热端与所述第一分配组件的换热端连通,所述第一分配组件的供热端以及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的供热端用于与所述供热设备连通;
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过热区;
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电连接,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配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用于检测所述供热设备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配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排气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分配组件的流量;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排气温度调节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蒸汽发生装置,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有相互连通的预热管段和过热管段,所述预热管段设置在所述预热区,所述过热管段设置在所述过热区。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蒸汽发生装置,所述第一分配组件包括:第一套管、第一分配管和排气管;
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预热管段外,所述第一套管在所述预热管段上构造有第一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的一端的通过所述第一分配管与所述供热设备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配管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蒸汽发生装置,所述第一分配组件还包括:导向翅片;所述导向翅片缠绕于所述预热管段,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内,将所述第一换热腔分隔成多个依次连通的环形腔室,多个所述环形腔室中两端的所述环形腔室分别与所述供热设备和所述排气管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蒸汽发生装置,所述第二分配组件包括:第二套管和第二分配管;
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过热管段外,所述第二套管在所述过热管段上构造有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二换热腔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分配管与所述供热设备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配管上,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腔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蒸汽发生装置,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配管或所述第二分配管;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配管或所述第二分配管。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蒸汽发生装置,所述电加热器缠绕于所述过热管段,所述电加热器由所述第二换热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换热腔的另一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蒸汽发生装置,所述第二套管上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中均设有绝缘套管,所述电加热器的两端穿过相应的所述绝缘套管与电源连通。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供热设备的排气温度以及预热区的第一预设温度、过热区的第二预设温度;
根据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第一分配组件和第二分配组件的流量并控制所述电加热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根据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第一分配组件和第二分配组件的流量的步骤,包括:
若排气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开启第一调节阀和电加热器,关闭第二调节阀;
若排气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开启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和电加热器;
若排气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开启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关闭电加热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电加热水蒸气汽化与余热利用耦合,利用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基于传感器获取的排气温度联动控制回流的余热,并通过温度压力的参数反馈控制电加热器的开启,适配变化的运行工况,通过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控制余热流量分配,满足与之适配的系统对应的不同运行条件,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而且该蒸汽发生装置启动与稳态运行工况适配,在系统启动过程中,由于余热不够,采用电加热能够加快系统启动运行速度。此外,该蒸汽发生装置通过将加热进行分区,使得预热与水汽化过程分开,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减水蒸气产生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与蒸汽发生装置适配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逻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蒸汽发生装置;11、分配机构;111、第一分配组件;1111、第一套管;1112、第一分配管;1113、排气管;1114、导向翅片;112、第二分配组件;1121、第二套管;1122、第二分配管;1123、绝缘套管;113、第一调节阀;114、第二调节阀;12、换热机构;121、预热区;122、过热区;13、电加热器;14、温度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2、SOEC电堆;3、换热器;4、水箱;610、处理器;620、通信接口;630、存储器;640、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3描述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1,该蒸汽发生装置1用于配合SOEC电堆2(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固体氧化物电解)排气的余热对水蒸气进行加热,蒸汽发生装置1包括:换热机构12、分配机构11和电加热器13。
本实施例中,换热机构12设有预热区121和过热区122,预热区121与过热区122连通。纯化水可在预热区121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纯化水在过热区122进一步被加热汽化。分配机构11包括传感器、第一调节阀113、第一分配组件111、第二调节阀114和第二分配组件112。第一分配组件111的换热端设置在预热区121,第二分配组件112的换热端设置在过热区122,第二分配组件112的换热端与第一分配组件111的换热端连通,第一分配组件111的供热端以及第二分配组件112的供热端用于与供热设备(SOEC电堆2)连通。电加热器13设置在过热区122,用于对过热区122的纯化水进行加热。传感器与电加热器13、第一调节阀113和第二调节阀114电连接,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分配组件111或第二分配组件112,或者同时设置在第一分配组件111和第二分配组件112上。传感器用于检测供热设备的排气温度,根据设置的位置传感器可检测不同位置的温度。第一调节阀113设置在第一分配组件111,第一调节阀113用于根据排气温度调节第一分配组件111的流量;第二调节阀114设置在第二分配组件112,第二调节阀114用于根据所述排气温度调节第二分配组件112的流量。
为简化整体结构,本实施例将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分配组件111上排气进入第一调节阀113之前的部分,由于第一分配组件111的供热端以及第二分配组件112的供热端用于与供热设备连通,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整体的排气温度。
工作过程中,纯化水从水箱4流至水预热区121,预热区121的热量来源是由第一分配组件111和第一调节阀113导入的排气,纯化水在预热区121加热至90℃左右,随后进入过热区122进行汽化。过热区122的热量来源有两种,一是通过直流电源控制电加热器13加热,另一种是通过SOEC电堆2排气的一次利用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随后的换热器3或者是加热器加热至指定温度,最后进入SOEC电堆2进行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SOEC电堆2产生的排气可通过3或者是加热器后,存在三种不同的控制,假设排气温度为T,第一预设温度T1是满足液态水加热至90℃左右的余热温度,第二预设温度T2是满足液态水完全汽化余热温度;数值上,T2>T1。
当排气温度T小于T1时,由于排气余热不满足将液态水加热至90℃,因此第一调节阀113完全开启,第二调节阀114关闭,开启电加热器13。
当排气温度T大于T1且小于T2时,由于排气余热满足将液态水加热至90℃,但不满足将90℃液态水完全汽化,因此第一调节阀113完全开启,第二调节阀114部分开启,开启电加热器13。
当排气温度T大于T2时,由于排气余热能够将液态水完全加热至汽化状态,因此第一调节阀113完全开启,第二调节阀114完全开启,关闭电加热器13。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调节阀113完全开启指的是满足换热器将水加热至90℃状态下的开启度,第二调节阀114完全开启指的是将水汽化至所需温度下的开启度,不同水流量预设热量需求不一样时,对应的开启度亦不一样。
对应实际应用过程中,在与蒸汽发生装置1适配的系统启动过程中,当SOEC电堆2的排气温度较低时,可利用电加热方式进行辅助加热,加快系统启动速度。当系统处于稳态运行时,①通过判断排气温度确定SOEC电堆2排气是否满足热量需求,当热量满足水汽化热量需求时,电加热器13停止使用,直接利用排气余热将水由液态加热至水蒸气状态;②当热量满足水加热需求且低于水汽化热量需求时,控制第一调节阀113和第二调节阀114,分配排气量,同时利用电加热器13进行辅助加热汽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电加热水蒸气汽化与余热利用耦合,利用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基于传感器获取的排气温度联动控制回流的余热,并通过温度压力的参数反馈控制电加热器的开启,适配变化的运行工况,通过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控制余热流量分配,满足与之适配的系统对应的不同运行条件,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而且该蒸汽发生装置启动与稳态运行工况适配,在系统启动过程中,由于余热不够,采用电加热能够加快系统启动运行速度。该蒸汽发生装置通过将加热进行分区,使得预热与水汽化过程分开,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减水蒸气产生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1不仅可以应用于SOEC电堆的余热,根据实际使用需要也可以应用在其它系统,以对纯化水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换热机构12包括换热管,换热管设有相互连通的预热管段和过热管段,预热管段设置在预热区121,过热管段设置在过热区122。
本实施例中,纯化水从水箱4流至水预热管段,预热管段的热量来源是由第一分配组件111和第一调节阀113导入的排气,纯化水在预热管段加热至90℃左右,随后进入过热管段进行汽化。过热管段的热量来源有两种,一是通过直流电源控制电加热器13加热,另一种是通过SOEC电堆2排气的一次利用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随后的换热器3或者是加热器加热至指定温度,最后进入SOEC电堆2进行反应。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分配组件111包括:第一套管1111、第一分配管1112和排气管1113。第一套管1111套设在预热管段外,第一套管1111在预热管段上构造有第一换热腔,第一换热腔的一端的通过第一分配管1112与供热设备连通,第一换热腔的另一端与排气管1113连通,第一调节阀113设置在第一分配管1112上,第一调节阀113用于调节进入第一换热腔的排气量。
根据调节第一调节阀113的开度,可以自由分配进入第一换热腔的排气量,从而能够利用排气的余热对预热管段中的纯化水进行初步预热。
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1111包括第一前沿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后沿部,第一前沿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后沿部均套设在预热管段外,第一前沿部和第一后沿部间隔焊接在预热管段,第一连接部焊接在第一前沿部和第一后沿部之间,从而第一前沿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后沿部在预热管段上构造有第一换热腔。
其中,第一分配组件111还包括:导向翅片1114;导向翅片1114缠绕于预热管段,导向翅片1114位于第一换热腔内,导向翅片1114将第一换热腔分隔成多个依次连通的环形腔室,多个环形腔室中两端的环形腔室分别与供热设备(SOEC电堆2)和排气管1113连通。导向翅片1114通过环设的方式设置,能够引导气体流动,加强预热管段的换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第二分配组件112包括:第二套管1121和第二分配管1122。第二套管1121套设在过热管段外,第二套管1121在过热管段上构造有第二换热腔,第二换热腔的一端通过第二分配管1122与供热设备连通,第二换热腔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腔连通,第二调节阀114设置在第二分配管1122上,电加热器13设置在第二换热腔中。第二调节阀114用于调节进入第二换热腔的排气量。
根据调节第二调节阀114的开度,可以自由分配进入第二换热腔的排气量,从而能够利用排气的余热对过热管段中的纯化水进一步地加热。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连通第二换热腔和第一换热腔,可直接在第一分配管1112的出口设置三通管,同时将三通管的另外两端直接连接第二换热腔和第一换热腔,从而从第二换热腔中流出的排气可直接进入到第一换热腔继续进行换热。
同样地,第二套管1121包括第二前沿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后沿部,第二前沿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后沿部均套设在过热管段外,第二前沿部和第二后沿部间隔焊接在过热管段,第二连接部焊接在第二前沿部和第二后沿部之间,从而第二前沿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后沿部在过热管段上构造有第二换热腔。
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14和压力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4设置在第一分配管1112或第二分配管1122;压力传感器15设置在第一分配管1112或第二分配管1122。
本实施例将温度传感器14和压力传感器15均设置在第一分配管1112上排气进入第一调节阀113之前的部分,由于第一分配管1112和第二分配管1122均与供热设备连通,温度传感器14和压力传感器15以直接检测整体的排气温度及压力。
电加热器13缠绕于过热管段,电加热器13由第二换热腔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换热腔的另一端。电加热器13通过环设的方式设置,可以有效提升加热的均匀性,而且电加热器13通过钎焊到过热管段,有效提升了电加热器13的可靠性以及实用寿命。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套管1121上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中均设有绝缘套管1123,电加热器13两端的电源线穿过相应的绝缘套管与直流电源连通。通过设置绝缘套管1123能够确保电加热时的绝缘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蒸汽发生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获取供热设备的排气温度以及预热区的第一预设温度、过热区的第二预设温度。
在进行加热前,需要先确定供热设备的排气温度,以及预热和过热的温度。
假设测定的排气温度为T,第一预设温度T1是满足液态水加热至90℃左右的余热温度,第二预设温度T2是满足液态水完全汽化余热温度;数值上,T2>T1。
步骤S402:根据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第一分配组件和第二分配组件的流量并控制所述电加热器。
在确定了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后,由于传感器与电加热器13、第一调节阀113和第二调节阀114电连接,可根据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第一分配组件111和第二分配组件112的流量并控制电加热器13。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当排气温度小于T1时,由于排气余热不满足将液态水加热至90℃,因此第一调节阀113完全开启,第二调节阀114关闭,开启电加热器13。
当排气温度大于T1且小于T2时,由于排气余热满足将液态水加热至90℃,但不满足将90℃液态水完全汽化,因此第一调节阀113完全开启,第二调节阀114部分开启,开启电加热器13。
当排气温度大于T2时,由于排气余热能够将液态水完全加热至汽化状态,因此第一调节阀113完全开启,第二调节阀114完全开启,关闭电加热器13。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控制装置与上文描述的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该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调节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供热设备的排气温度以及预热区的第一预设温度、过热区的第二预设温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第一分配组件和第二分配组件的流量并控制所述电加热器。
图6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供热设备的排气温度以及预热区的第一预设温度、过热区的第二预设温度;根据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第一分配组件和第二分配组件的流量并控制所述电加热器。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供热设备的排气温度以及预热区的第一预设温度、过热区的第二预设温度;根据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第一分配组件和第二分配组件的流量并控制所述电加热器。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供热设备的排气温度以及预热区的第一预设温度、过热区的第二预设温度;根据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第一分配组件和第二分配组件的流量并控制所述电加热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机构,设有预热区和过热区,所述预热区与所述过热区连通;
分配机构,包括传感器、第一调节阀、第一分配组件、第二调节阀和第二分配组件,所述第一分配组件的换热端设置在所述预热区,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的换热端设置在所述过热区,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的换热端与所述第一分配组件的换热端连通,所述第一分配组件的供热端以及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的供热端用于与所述供热设备连通;
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过热区;
其中,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一调节阀和所述第二调节阀电连接,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配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用于检测所述供热设备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配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排气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分配组件的流量;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排气温度调节所述第二分配组件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有相互连通的预热管段和过热管段,所述预热管段设置在所述预热区,所述过热管段设置在所述过热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组件包括:第一套管、第一分配管和排气管;
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预热管段外,所述第一套管在所述预热管段上构造有第一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的一端的通过所述第一分配管与所述供热设备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配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组件还包括:导向翅片;所述导向翅片缠绕于所述预热管段,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内,将所述第一换热腔分隔成多个依次连通的环形腔室,多个所述环形腔室中两端的所述环形腔室分别与所述供热设备和所述排气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配组件包括:第二套管和第二分配管;
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过热管段外,所述第二套管在所述过热管段上构造有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二换热腔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分配管与所述供热设备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配管上,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配管或所述第二分配管;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配管或所述第二分配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缠绕于所述过热管段,所述电加热器由所述第二换热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换热腔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上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中均设有绝缘套管,所述电加热器的两端穿过相应的所述绝缘套管与电源连通。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供热设备的排气温度以及预热区的第一预设温度、过热区的第二预设温度;
根据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第一分配组件和第二分配组件的流量并控制所述电加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排气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调节第一分配组件和第二分配组件的流量的步骤,包括:
若排气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开启第一调节阀和电加热器,关闭第二调节阀;
若排气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开启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和电加热器;
若排气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开启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关闭电加热器。
CN202310959183.9A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7006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9183.9A CN117006457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9183.9A CN117006457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6457A true CN117006457A (zh) 2023-11-07
CN117006457B CN117006457B (zh) 2024-03-05

Family

ID=88563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59183.9A Active CN117006457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645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7396A1 (en) * 2002-09-06 2004-03-1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for exhaust gas sensor
CN104033271A (zh) * 2014-05-26 2014-09-10 北京时代科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1964024A (zh) * 2020-08-31 2020-11-20 宁波弘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方法
CN217356829U (zh) * 2022-06-06 2022-09-02 上海瑞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多冷源余热分级回收的催化氧化系统
CN116121773A (zh) * 2022-12-16 2023-05-16 北京思伟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钢铁厂余热制氢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7396A1 (en) * 2002-09-06 2004-03-1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for exhaust gas sensor
CN104033271A (zh) * 2014-05-26 2014-09-10 北京时代科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1964024A (zh) * 2020-08-31 2020-11-20 宁波弘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方法
CN217356829U (zh) * 2022-06-06 2022-09-02 上海瑞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多冷源余热分级回收的催化氧化系统
CN116121773A (zh) * 2022-12-16 2023-05-16 北京思伟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钢铁厂余热制氢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6457B (zh)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65116B1 (en) Immediate response steam generating method
CN107120840B (zh) 控制来自废热回收系统的热水供给的温度的结构
CN112502800B (zh) 火力发电厂灵活性大规模高参数供热系统
CN117006457B (zh)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2767981B1 (en) High-temperature gas reactor steam generator system
CN109473697B (zh) 一种燃料电池冷却循环系统
BR112020016636A2 (pt) Trocador de calor para um sistema de célula de combustível e método para operar um sistema de célula de combustível
JP6599283B2 (ja) 蓄熱式給湯システム
JP5164580B2 (ja) 発電停止時の発電装置の制御方法
EP3473820A1 (en)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of cogenertion in heat plants, especially those equipped with water-tube boilers
CN112460580A (zh) 一种双循环导热油蒸汽过热系统
CN110220177A (zh) 太阳能光热发电熔盐蒸汽发生系统的水侧系统及运行方法
KR20220134098A (ko) 전기온수기
CN217817434U (zh) 燃气热水器
CN218894685U (zh) 一种单机组冷态启动汽轮机预暖系统
JP6667161B2 (ja) 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CN215909026U (zh) 一种清洁蒸汽过热系统
US11929529B2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2017172949A (ja) 温水暖房装置
CN112709976A (zh) 锅炉
CN116734238A (zh) 核电厂供热系统
CN115614715A (zh) 一种宽域熔盐蒸汽发生系统及运行方法
KR20230151353A (ko) 수증기 폐열 회수장치
CN117577915A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H0377402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