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5908A - 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5908A
CN117005908A CN202310956215.XA CN202310956215A CN117005908A CN 117005908 A CN117005908 A CN 117005908A CN 202310956215 A CN202310956215 A CN 202310956215A CN 117005908 A CN117005908 A CN 117005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fense
construction
civil air
pipe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562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志辉
王明龙
唐德康
帅小强
张虎祯
刘祝明
周衍
张正阳
张瑞滨
张亮
冯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ivil Defense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ivil Defense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ivil Defense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ivil Defense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562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59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5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5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5/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placing filling-up materials in underground workings
    • E21F15/00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lacing filling-up materials in underground wo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r composition of the backfilling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5/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placing filling-up materials in underground work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5/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placing filling-up materials in underground workings
    • E21F15/06Filling-up mechanical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6/00Drain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老旧人防地道维护处置施工的领域,公开了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其包括设置于地下的人防地道主体,人防地道顶部贯穿开设有多个施工孔,施工孔内插接有施工管,施工管插接于人防地道主体内,施工管上设置有膨胀气囊,膨胀气囊抵接于人防地道主体内侧壁上,相邻两个膨胀气囊之间形成有填充腔,人防地道主体顶部开设有多个抽水孔与多个注料孔,抽水孔与注料孔均与填充腔相连通,抽水孔内设置有用于抽取地下水的抽水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充满水的老旧人防地道分段清理回填的便捷性,减少人防地道施工时周边环境发生形变扰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老旧人防地道维护处置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早期在修建人防地道时,施工技术并不先进,施工标准也不够完善,所以在经过漫长的时间后,相比于现阶段的人防地道技术要求,大部分的老旧人防地道都是不符合要求的,特别是对于建设在老旧建筑物地下的人防地道,其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将来很有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经过现场勘查发现,很多建设在老旧建筑物地下的人防地道早已废弃,甚至很多在地下水的蔓延下,通道内早已充满了地下水。对于该种人防地道,如果直接钻孔将管道内的积水抽走,由于原有受力平衡关系的破坏,局部压力荷载增大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原有人防地道结构破坏,或周边地层从地道破口涌入产生渗水流砂现象,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人防地道上方原有的建筑发生沉降变形甚至倾斜或坍塌,所以如何对充满地下水的人防地道进行处理,成为现阶段人防工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为此,发明人提供了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充满水的老旧人防地道分段抽排后回填的便捷性,减少人防地道施工时周边环境发生形变扰动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包括设置于地下的人防地道主体,所述人防地道主体顶部贯穿开设有多个施工孔,所述施工孔内插接有施工管,所述施工管插入所述人防地道主体内,所述施工管上设置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抵接于所述人防地道主体内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膨胀气囊之间形成有填充腔,所述人防地道主体顶部开设有多个抽水孔与多个注料孔,所述抽水孔与注料孔均与所述填充腔相连通,所述抽水孔内设置有用于抽取地下水的抽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在人防地道主体的上端开设施工孔,抽水孔与注料孔,对人防地道主体分段进行施工,将相邻两个施工孔内插入施工管,使膨胀气囊充满气体,从而使膨胀气体抵接于人防地道主体的内壁,使填充腔内的地下水与其他位置的地下水分离,通过抽水组件将填充腔内的地下水抽出,同时由注料孔向填充腔内注入高流动性填充浆料,经过一段时间后,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发生水化胶凝反应固化,从而可以将填充腔可靠封堵,为后续人防地道分段抽水建立可靠分隔手段,并对地道主体形成一定的加强加固作用。继续对人防地道主体注入填充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分段将人防地道主体排水填充,填充浆料发生水化反应固化形成一定强度,从而完成对人防地道主体的回填处置。本申请为老旧人防地道的封堵处置提供了新的便捷安全手段。以往老旧人防地道需要封堵处置,因其中充满积水,需全坑道大范围抽水后,进入其中进行封堵施工。老方法可能会带来的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风险,以及大范围抽水可能会导致的坑道周边环境受到扰动,产生变形沉降的风险。本申请的封堵处置方法,不需要人员进入老旧人防地道,采用本次申请方法分段局部封堵后抽水,并填充高流动性填充浆料,水化反应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结构,最终完成整个坑道的灌浆回填处置。既不形成新的地下障碍物,又避免了老旧坑道将来坍塌引起的环境风险。
优选的,所述施工管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注气孔,所述施工管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注气孔相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收纳所述膨胀气囊,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一端与所述注气孔相连通,所述膨胀气囊固定于所述注气管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膨胀气囊收纳于安装槽内,从而可以使施工管能够更为便捷地插接于施工孔内,提高使用施工管的便捷性。
优选地,所述施工管上设置有拉紧片,所述拉紧片远离所述施工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膨胀气囊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膨胀气囊涨开后,通过拉紧片可以对膨胀气囊进行固定性,减少膨胀气囊发生移动的情况发生,提高膨胀气囊固定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抽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人防地道主体上的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上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插接于所述抽水孔内并向所述人防地道主体底部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为便捷地将抽水管向人防地道主体延伸并将内部的地下水抽干,提高人防地道主体内地下水抽干的便捷性。
优选地,所述抽水管远离所述抽水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为便捷地实现抽水管沉入人防地道主体底部,提高使用抽水管的便捷性。
优选地,所述抽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抽水管与抽水泵发生堵塞的情况发生,提高地下水抽空的便捷性。
优选地,所述施工管上设置抵接环,所述抵接环抵接于所述施工孔内壁,所述抵接环上螺纹配合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限制所述施工管的插入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抵接环可以更好地限制施工管的位置,提高使用施工管的稳定性,再配合使用限位环,可以更好的限制施工管的位置,提高使用施工管的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膨胀气囊周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抵接于所述人防地道主体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膨胀气囊充满后抵接于人防地道主体内壁,通过防滑垫可以使膨胀气囊能够更为稳定地抵接于人防地道主体内壁上,减少了膨胀气囊发生移动的情况产生,且采用防滑垫可以保护膨胀气囊,减少膨胀气囊破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使用气囊的安全性。
一种人防地道的施工工艺,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钻孔,于人防地道主体上划分多个施工区,并于施工区上开设施工孔、抽水孔与注料孔;
S2,封堵人防地道,将两个施工管插接于施工区内的施工孔内,再将膨胀气囊充满,使膨胀气囊抵接人防地道主体内壁,达到隔离填充腔的目的;
S3,抽出地下水,将该段人防地道填充腔内的地下水利用抽水组件抽出;
S4,注入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将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充满人防地道内的填充腔,原填充腔内充满的地下水通过抽水孔被抽排替换为填充浆料,待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发生水化反应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封堵段;
S5,拆卸封堵结构,将膨胀气囊放气,膨胀气囊收缩并将施工管由施工孔中抽出,从而完成人防地道主体局部的填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施工时,在人防地道主体的上端开设施工孔,抽水孔与注料孔,对人防地道主体分段进行施工,将相邻两个施工孔内插入施工管,使膨胀气囊充满气体,从而使膨胀气体抵接于人防地道主体的内壁,使填充腔内的地下水与其他位置的地下水分离,通过抽水组件将填充腔内的地下水抽出,同时由注料孔向填充腔内注入高流动性填充浆料,经过一段时间后,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发生水化胶凝反应固化,从而可以将填充腔可靠封堵,为后续人防地道分段抽水建立可靠分隔手段,并对地道主体形成一定的加强加固作用。继续对人防地道主体注入填充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分段将人防地道主体排水填充,填充浆料发生水化反应固化形成一定强度,从而完成对人防地道主体的回填处置。本申请为老旧人防地道的封堵处置提供了新的便捷安全手段。以往老旧人防地道需要封堵处置,因其中充满积水,需全坑道大范围抽水后,进入其中进行封堵施工。老方法可能会带来的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风险,以及大范围抽水可能会导致的坑道周边环境受到扰动,产生变形沉降的风险。本申请的封堵处置方法,不需要人员进入老旧人防地道,采用本次申请方法分段局部封堵后抽水,并填充高流动性填充浆料,水化反应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结构,最终完成整个坑道的灌浆回填处置。既不形成新的地下障碍物,又避免了老旧坑道将来坍塌引起的环境风险;
2.通过采用安装槽,可以将膨胀气囊收纳于安装槽内,从而可以使施工管能够更为便捷地插接于施工孔内,提高使用施工管的便捷性;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局部地抽空地下水,减少抽空地下水使人防地道主体发生形变,确保人防地道主体整体的稳定性,再配合使用流动性填充浆料将人防地道局部填充腔注满,待浆料发生水化反应固化形成强度后,为后续人防地道分段抽水建立可靠分隔手段,并对地道主体形成一定的加强加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人防地道的施工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滑垫;2、膨胀气囊;3、注料管;4、人防地道主体;5、安装座;6、过滤网;7、连接环;8、配重块;9、安装槽;10、注气管;11、注气孔;12、施工管;13、抵接环;14、限位环;15、注料孔;17、填充腔;18、抽水管;19、抽水孔;20、抽水泵;21、土壤;22、施工孔;23、拉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参照图2和图3,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包括安装于地下的人防地道主体4,人防地道主体4呈U型,人防地道主体4的上侧埋设有土壤21,人防地道顶部贯穿开设有多个施工孔22,施工孔22沿人防地道主体4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施工孔22呈圆柱状。施工孔22内插接有施工管12,施工管12呈圆柱状,施工管12插入人防地道主体4内,施工管12上安装有膨胀气囊2,膨胀气囊2采用橡胶材料制作,且根据人防地道主体4的形状进行设置,使膨胀气囊2抵接于人防地道主体4内侧壁上,从而可以达到封堵人防地道主体4的目的,膨胀气囊2周侧固定有防滑垫1,防滑垫1采用橡胶材料制作,且防滑垫1的表面为粗糙面,防滑垫1抵接于人防地道主体4内壁。相邻两个膨胀气囊2之间形成有填充腔17,且施工管12用于支撑膨胀气囊2,防止膨胀气囊2移动,人防地道主体4顶部开设有多个抽水孔19与多个注料孔15,一个抽水孔19与一个注料孔15组成一组施工组,施工组与填充腔17一一对应设置,抽水孔19内安装有用于抽取地下水的抽水组件,通过抽水组件将填充腔17内的地下水排出;注料孔15内插接有注料管3,再由注料管3向填充腔17内填充高流动性填充浆料,高流动性填充浆料采用泡面混凝土,将高流动性填充浆料注入填充腔17内,待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冷凝干燥后,从而完成地下水的替换,且泡沫混凝土水化凝固后其硬度并不是很大,更为便于其他的施工,提高封堵人防地道主体4的稳定性。
施工管12上固定有抵接环13,抵接环13抵接于使用孔内壁上,抵接环13上螺纹配合连接有限位环14,根据施工管12所需插入的高度,限制施工管12的插入长度,从而可以让施工管12能够更为稳定且精准地进行固定。施工管1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注气孔11,施工管12侧壁开设有与注气孔11相连通的安装槽9,安装槽9用于收纳膨胀气囊2,从而可以更为便捷地将施工管12插接于施工孔22内,提高使用施工管12的便捷。安装槽9内固定有注气管10,注气管10一端螺纹配合连接于注气孔11内,膨胀气囊2固定于注气管10另一端,从而可以更为稳定地固定膨胀气囊2,提高使用膨胀气囊2的稳定性。施工管12上固定有拉紧片23,拉紧片23远离施工管12的一端固定于膨胀气囊2上,从而可以使膨胀气囊2能够更为稳定地进行固定,提高使用膨胀气囊2的稳定性。
抽水组件包括放于人防地道主体4上的抽水泵20,抽水泵20上连接有抽水管18,抽水管18采用波纹管,从而可以使抽水管18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深度的人防地道主体4,提高使用抽水管18的便捷性,抽水管18插接于抽水孔19内并向人防地道主体4底部延伸安装,将填充腔17内的地下水更好地抽干。抽水管18远离抽水泵2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7,所述连接环7上螺纹配合连接有配重块8,通过配重块8可以更好地实现抽水管18的下落,从而可以更好地清空地下水。抽水管18远离抽水泵20的一端安装有安装座5,安装座5螺纹配合连接于连接环7上,安装座5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安装有过滤网6,通过过滤网6对地下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减少杂质垃圾等物品进入抽水管18内,提高使用抽水泵20的便捷性。
一种人防地道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钻孔,于人防地道主体4上划分多个施工区,并于施工区上开设两个施工孔22、抽水孔19与注料孔15;
S2,封堵人防地道,将两个施工管12插接于施工区内的施工孔22内,再将膨胀气囊2充满,使膨胀气囊2抵接人防地道主体4内壁,达到隔离填充腔17的目的;
S3,抽出地下水,将填充腔17内的地下水利用抽水泵抽出;
S4,注入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将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充满填充腔17,从而达到替换地下水的目的,待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干燥水化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封堵段,为下一步分度抽水提供基础;
S5,拆卸封堵结构,将膨胀气囊2放气,膨胀气囊2收缩并将施工管12由施工孔22中抽出,从而完成人防地道主体4局部的填充,当膨胀气囊2无法回收,使用工具将膨胀气囊2切割或释放,收回施工管12,从而完成分段施工。
本申请实施例的优势在于:施工时,通过两个膨胀气囊2形成填充腔17,从而可以将填充腔17内的地下水抽出,再进行填充高流动性填充浆料,从而完成局部人防地道主体4的封堵,并依次继续施工,从而完成人防地道主体4的封堵,减少整体抽空地下水使人防地道主体4发生形变,确保人防地道主体4整体的稳定性,再配合使用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将填充腔17填满,待高流动性填充浆料水化凝固后,可以作为支撑人防地道主体4的结构,从而可以更好地确保人防地道主体4的牢固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下的人防地道主体(4),所述人防地道主体(4)顶部贯穿开设有多个施工孔(22),所述施工孔(22)内插接有施工管(12),所述施工管(12)插入所述人防地道主体(4)内,所述施工管(12)上设置有膨胀气囊(2),所述膨胀气囊(2)抵接于所述人防地道主体(4)内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膨胀气囊(2)之间形成有填充腔(17),所述人防地道主体(4)顶部开设有多个抽水孔(19)与多个注料孔(15),所述抽水孔(19)与注料孔(15)均与所述填充腔(17)相连通,所述抽水孔(19)内设置有用于抽取地下水的抽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管(1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注气孔(11),所述施工管(12)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注气孔(11)相连通的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用于收纳所述膨胀气囊(2),所述安装槽(9)内设置有注气管(10),所述注气管(10)一端与所述注气孔(11)相连通设置,所述膨胀气囊(2)固定于所述注气管(10)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管(12)上设置有拉紧片(23),所述拉紧片(23)远离所述施工管(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膨胀气囊(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人防地道主体(4)上的抽水泵(20),所述抽水泵(20)上连接有抽水管(18),所述抽水管(18)插接于所述抽水孔(19)内并向所述人防地道主体(4)底部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8)远离所述抽水泵(2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配重块(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8)远离抽水泵(2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过滤网(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管(12)上设置抵接环(13),所述抵接环(13)抵接于所述施工孔(22)内壁,所述抵接环(13)上螺纹配合连接有限位环(14),所述限位环(14)用于限制所述施工管(12)的插入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气囊(2)周侧设置有防滑垫(1),所述防滑垫(1)抵接于所述人防地道主体(4)内壁。
9.一种人防地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钻孔,于人防地道主体(4)上划分多个施工区,并于施工区上开设施工孔(22)、抽水孔(19)与注料孔(15);
S2,封堵人防地道,将两个施工管(12)插接于施工区内的施工孔(22)内,再将膨胀气囊(2)充满,使膨胀气囊(2)抵接人防地道主体(4)内壁,达到隔离填充腔(17)的目的;
S3,抽出地下水,将该段人防地道填充腔(17)内的地下水利用抽水组件抽出;
S4,注入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将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充满人防地道内的填充腔(17),原填充腔内充满的地下水通过抽水孔被抽排替换为填充浆料,待高流动性填充浆料发生水化反应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刚度的封堵段;
S5,拆卸封堵结构,将膨胀气囊(2)放气,膨胀气囊(2)收缩并将施工管(12)由施工孔(22)中抽出,从而完成人防地道主体(4)局部的填充。
CN202310956215.XA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Pending CN1170059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6215.XA CN117005908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6215.XA CN117005908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5908A true CN117005908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64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56215.XA Pending CN117005908A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59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35666A (en) Methods for isolating a water table and for soil remediation
CN102900848B (zh) 一种盾构机带压进仓气囊密封装置及方法
CN105908744A (zh) 孔压反力施工方法及其施工装置与清土装置
CN111305185A (zh) 基于软土地基的联合排水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KR101251240B1 (ko) 선지보 터널에서 이중 팩커에 의한 그라우팅 공법
CN109653197B (zh) 一种可三维拓展的桩基施工方法
CN211666686U (zh) 一种封隔器及用于多层地下水独立处置的井结构
KR101011143B1 (ko) 말뚝 선단의 기초부 형성과 인장부재의 고정정착부 형성을 위한 시공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공벽확장용 도구
JP4609712B2 (ja) 充填材の空洞への充填手段および充填方法
CN117005908A (zh) 一种人防地下坑道封堵结构及施工工艺
CN115370376B (zh) 一种适用于大跨扩建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方法
KR101012756B1 (ko) 사면보강 그라우팅 앙카용볼트 설치장치
JP2554500B2 (ja) 地盤内拡孔の形成方法
CN211690288U (zh) 基于软土地基的联合排水装置
KR100373927B1 (ko) 굴착공의 지표수 유입차단장치 및 공법
CN111485616B (zh) 富水压砂卵石层新增市政检查井施工方法
JP2782034B2 (ja) 地盤圧密強化工法
CN108104103A (zh) 一种气囊式排水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13605361A (zh) 一种高真空击密深厚淤土地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84429A (zh) 一种预制桩施工方法及辅助支架
CN112030977A (zh) 一种用于易坍塌地层钻孔护壁的侧壁注浆工法和装置
CN114922214B (zh) 稳压促渗方法及适用于该方法的加压降水设备
CN115110365B (zh) 基于动力排水固结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JPH11513086A (ja) 新規な下水壁、該下水壁を形成する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部材
CN216043775U (zh) 一种盾构隧道洞口气囊式止水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