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0782A - 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00782A
CN117000782A CN202311059619.5A CN202311059619A CN117000782A CN 117000782 A CN117000782 A CN 117000782A CN 202311059619 A CN202311059619 A CN 202311059619A CN 117000782 A CN117000782 A CN 117000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rolling
controlling
side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596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月林
李旭东
辛艳辉
张柏元
李树强
罗旭烨
王伦
王磊
吕坤
范建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596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007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00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007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74Temperature control, e.g. by cooling or heating the rolls or the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5/00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additional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28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04Heating the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4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de-scaling, e.g. by brus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1B2001/225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by hot-ro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5/00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additional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2015/0057Coiling the roll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其中,所述高强钢板热轧方法包括加热工序,粗轧工序,精轧工序,其中,在加热工序中,规范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在粗轧工序中,调整粗轧工序中的轧制参数;在精轧工序中,调整精轧工序中的轧制参数。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强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轧制不稳定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规范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合理调整粗轧工序中的轧制参数和精轧工序中的轧制参数,大大提高了高强钢板轧制的稳定性,保证了钢板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钢板可用于汽车制造,薄规格高强汽车结构酸洗板产品属常规热连轧公认难题,其具有热变形抗力大,穿带不稳,易甩尾,易飞翘等问题,对钢板的尺寸、板形、温度、表面要求极高,钢板表面不允许有辊印、氧化麻点等缺陷存在。薄规格高强汽车结构酸洗板的轧制稳定性问题,不但造成直接的质量损失,如折叠、辊印缺陷,还会影响订单的兑现,造成反复投料。
基于此,如何采用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提高高强钢板轧制稳定性,保证钢板稳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高强钢板热轧生产时,容易出现受钢板加热不均匀、微合金固溶不充分、粗轧板形变化、粗轧温降过大、宽度一致性差、钢板的中间坯厚度偏厚、板卷箱卷形不良、精轧钢板头部温度低、负荷分配策略、活套控制策略、窜辊策略、精轧对中策略等因素造成的高强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轧制不稳定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规范加热工序中加热炉各段温度和时间要求提高钢板温度均匀性,促使微合金元素充分固溶;通过规范粗轧区域轧制模式、钢板的中间坯厚度、侧导板对中策略、立辊控制策略,进一步提高粗轧钢板的中间坯板形、降低粗轧温降、提高宽度精度;通过在精轧工序中调整板卷箱速度提高中间卷卷形;通过对精除鳞装置和抑尘水装置执行头部让过功能、优化轧机负荷分配、活套控制策略、窜辊策略、精轧区域对中策略等,提高钢板轧制稳定性,保证钢板的质量。
具体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加热工序,粗轧工序,精轧工序,其中,在加热工序中,根据钢板的宽度确定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温度和出炉温度,根据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确定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
在粗轧工序中,控制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侧导板和第二粗轧侧导板根据预设偏移量对所述钢板进行静态对中;对所述钢板进行粗轧时,控制所述钢板空过侧压机,通过粗轧机组的第一轧机对所述钢板轧制一道次,通过粗轧机组的第二轧机对所述钢板轧制五道次;所述第二轧机在对所述钢板进行第一道次和第三道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二轧机的立辊减宽量小于等于55mm,以完成所述钢板的粗轧工序;
在精轧工序中,控制板卷箱咬入所述钢板的咬钢速度为3.2m/s,控制板卷箱对所述钢板进行卷取时的卷取速度为4m/s;对板卷箱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进行调整,根据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的生产状态确定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第二稳定器的开口度;对飞剪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控制精轧机组的精除磷装置和抑尘水装置对所述钢板的头部执行让过功能;对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六轧机的轧机负荷进行调整;控制精轧机组的第三活套、第四活套和第五活套的角度为预设角度;对所述精轧机组各个轧机的窜辊的窜辊值进行设定;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的立辊处时,控制所述立辊的压力为5吨,控制所述立辊的偏移量为-15mm;对所述精轧机组的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据钢板的宽度确定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温度和出炉温度,包括:如果所述钢板的宽度小于1300mm,则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一加热段温度为105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二加热段温度为1250℃~126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均热段温度为1255℃,控制所述钢板的出炉温度为1250℃~1260℃;如果所述钢板的宽度大于等于1300mm,则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一加热段温度为105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二加热段温度为1260℃~127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均热段温度为1265℃,控制所述钢板的出炉温度为1260℃~127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确定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包括:如果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小于300℃,则控制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为180min;如果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大于等于300℃小于等于500℃,则控制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为170min;如果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大于500℃,则控制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为160min。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预设偏移量为50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对板卷箱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进行调整,根据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的生产状态确定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第二稳定器的开口度,包括: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50mm,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20mm,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20mm;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进行卷取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完成卷取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20mm;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进行开卷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80mm;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第二稳定器时,控制所述第二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第二稳定器时,控制所述第二稳定器开口度为40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对飞剪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包括: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mm;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10mm;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0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对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六轧机的轧机负荷进行调整,包括:控制精轧机组第一轧机的轧机负荷为50kw,控制第二轧机、第三轧机、第四轧机、第五轧机、第六轧机的轧机负荷为42kw~20kw。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预设角度为16°~18°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对所述精轧机组各个轧机的窜辊的窜辊值进行设定,包括: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10mm~5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二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10mm~4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三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0mm~4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20mm~6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10mm~50mm;根据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五轧机对所述钢板的板型轧制数据确定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六轧机窜辊的窜辊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对所述精轧机组的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包括: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一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20;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二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二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20;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三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三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和中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四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四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40;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和中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五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五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60。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高强钢板热轧生产时,容易出现受钢板加热不均匀、微合金固溶不充分、粗轧板形变化、粗轧温降过大、宽度一致性差、钢板的中间坯厚度偏厚、板卷箱卷形不良、精轧钢板头部温度低、负荷分配策略、活套控制策略、窜辊策略、精轧对中策略等因素造成的高强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轧制不稳定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规范加热工序中加热炉各段温度和时间要求提高钢板温度均匀性,促使微合金元素充分固溶;通过规范粗轧区域轧制模式、钢板的中间坯厚度、侧导板对中策略、立辊控制策略,进一步提高粗轧钢板的中间坯板形、降低粗轧温降、提高宽度精度;通过在精轧工序中调整板卷箱速度提高中间卷卷形;通过对精除鳞和抑尘水执行头部让过功能、优化轧机负荷分配、活套控制策略、窜辊策略、精轧区域对中策略等,提高钢板轧制稳定性,保证钢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高强钢板热轧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板卷箱区域辊系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精轧机组区域辊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实现细节进行详细阐述:
根据本申请中,提供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参照图1,为本申请高强钢板热轧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加热工序,粗轧工序,精轧工序,具体如下步骤S1至步骤S3:
步骤S1,在加热工序中,根据钢板的宽度确定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温度和出炉温度,根据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确定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
在本申请中,钢板在进行轧制之前,需要先将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以提高钢板的塑形和降低变形抗力。加热炉一般可以分为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如果不规范加热炉各段温度和时间要求,对于含微合金元素的钢短的在炉时间会使铌固溶不充分,第一加段温度偏低,第二加段和均热段温度高会造成钢板表面与芯部温度不均。
可以根据钢板的宽度确定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温度和出炉温度,根据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确定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以及所述钢板在所述加热炉均热段的均热时间,以保证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加热时加热温度的均匀性,保证所述钢板中微合金元素充分固溶,以提高钢板的塑形和降低变形抗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钢板的宽度确定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温度和出炉温度,其中,如果所述钢板的宽度小于1300mm,则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一加热段温度为105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二加热段温度为1250℃~126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均热段温度为1255℃,控制所述钢板的出炉温度为1250℃~1260℃。
如果所述钢板的宽度大于等于1300mm,则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一加热段温度为105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二加热段温度为1260℃~127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均热段温度为1265℃,控制所述钢板的出炉温度为1260℃~127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确定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其中,如果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小于300℃,则控制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为180min;如果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大于等于300℃小于等于500℃,则控制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为170min;如果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大于500℃,则控制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为160min,可以控制所述加热炉的均热段的均热时间为30min。
步骤S2,在粗轧工序中,控制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侧导板和第二粗轧侧导板根据预设偏移量对所述钢板进行静态对中;对所述钢板进行粗轧时,控制所述钢板空过侧压机,通过粗轧机组的第一轧机对所述钢板轧制一道次,通过粗轧机组的第二轧机对所述钢板轧制五道次;所述第二轧机在对所述钢板进行第一道次和第三道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二轧机的立辊减宽量小于等于55mm,以完成所述钢板的粗轧工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偏移量为50mm。
在本申请中,在对所述钢板进行加热后,再对所述钢板进行粗轧处理。在粗轧时序中,控制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侧导板和第二粗轧侧导板根据预设偏移量对所述钢板进行静态对中(所述预设偏移量可以是50mm,也可以是其他偏移量,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所述第一粗轧侧导板安装在粗轧机组的第一轧机前,所述第二粗轧侧导板安装在粗轧机组的第二轧机前,用于对所述钢板进行对中,以保证所述钢板可以顺利进入到所述粗轧轧机中进行轧制。
在本申请中,对所述钢板进行粗轧时,粗轧模式采用0+1+5模式,控制所述钢板空过侧压机(及所述钢板在粗轧工序中,在经过所述侧压机时,控制所述侧压机不对所述钢板进行侧压),通过粗轧机组的第一轧机对所述钢板轧制一道次,通过粗轧机组的第二轧机对所述钢板轧制五道次;所述第二轧机在对所述钢板进行第一道次和第三道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二轧机的立辊减宽量小于等于55mm,以减小所述钢板头尾偏宽,提高所述钢板宽度的一致性,完成对所述钢板的粗轧工序。
步骤S3,在精轧工序中,控制板卷箱咬入所述钢板的咬钢速度为3.2m/s,控制板卷箱对所述钢板进行卷取时的卷取速度为4m/s;对板卷箱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进行调整,根据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的生产状态确定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第二稳定器的开口度;对飞剪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控制精轧机组的精除磷装置和抑尘水装置对所述钢板的头部执行让过功能;对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六轧机的轧机负荷进行调整;控制精轧机组的第三活套、第四活套和第五活套的角度为预设角度;对所述精轧机组各个轧机的窜辊的窜辊值进行设定;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的立辊处时,控制所述立辊的压力为5吨,控制所述立辊的偏移量为-15mm;对所述精轧机组的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角度为16°~18°。
在本申请中,在对所述钢板完成粗轧后,可以通过板卷箱对所述钢板进行卷取成卷,所述板卷箱安装于精轧入口区域,用于将来自于粗轧钢板的中间坯进行无芯卷曲,再进行开卷后进入精轧机。为了保证所述钢板可以通过所述板卷箱进行顺利卷取成卷,在所述板卷箱咬入所述钢板时,可以控制所述板卷箱的咬钢速度为3.2m/s,在开始对所述钢板进行卷取时,控制板卷箱对所述钢板进行卷取时的卷取速度为4m/s,通过降低板卷箱咬钢速度和卷取速度,提高所述钢板的中间卷卷形,以保证所述钢板的中间坯可以在所述板卷箱卷取成型。
参照图2,所述板卷箱入口侧安装有板卷箱入口侧导板201,所述板卷箱入口侧导板201用于将所述钢板进行对中,以保证所述钢板可以顺利进入到所述板卷箱中进行卷取成卷,在所述钢板到达所述板卷箱入口侧导板201时,可以对板卷箱入口侧导板201的偏移量进行调整。所述板卷箱区域还安装有第一稳定器202和第二稳定器203,可以根据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的生产状态确定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202、第二稳定器203的开口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板卷箱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进行调整,根据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的生产状态确定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第二稳定器的开口度,其中,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50mm,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20mm,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20mm。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时,可以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进行卷取时,可以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完成卷取时,可以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20mm;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进行开卷时,可以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80mm;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第二稳定器时,可以控制所述第二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第二稳定器时,可以控制所述第二稳定器开口度为40mm。
所述板卷箱与所述精轧机组之间还安装有飞剪,所述飞剪用于对运行中的钢板不规则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剪切,所述钢板在运行到所述飞剪之前,需要先经过所述飞剪前的飞剪侧导板,所述飞剪侧导板可以用于对中、运行所述钢板进入飞剪进行剪切,在所述钢板到达所述飞剪侧导板时,可以对所述飞剪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以保证所述钢板可以顺利进入飞剪进行剪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所述对飞剪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其中,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可以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mm;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可以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10mm;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可以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0mm。
在本申请中,参照图3,精轧机组可以包括第一轧机前的立辊307、第一轧机301、第二轧机302、第三轧机303、第四轧机304、第五轧机305、第六轧机306。在所述钢板经过所述精轧机组时,控制精轧机组的精除磷装置和抑尘水装置对所述钢板的头部执行让过功能,即当所述钢板头部经过所述精除鳞装置时,控制所述精除鳞装置只开启一根除磷集管对所述钢板头部进行除磷处理,当所述钢板头部经过所述抑尘水装置时,控制所述抑尘水装置不对所述钢板的头部喷洒抑尘水,以提高所述钢板的头部温度。
继续参照图3,当所述钢板在所述精轧机组进行精轧处理时,可以对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301至第六轧机306的轧机负荷进行调整,以对精轧机组的轧机轧制力进行调整,避免精轧机组在进行轧制时出现轧机振动、跳辊以及轧机氧化膜破损的问题,导致影响钢板板型。在对所述钢板进行精轧处理时,还可以将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三活套、第四活套和第五活套的角度为预设角度,对所述钢板的张力进行调整,保证钢板的张力与钢板的厚度相适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三活套为所述第三轧机303和第四轧机304之间的活套,所述第四活套为所述第四轧机304和第五轧机305之间的活套,所述第五活套为所述第五轧机305和第六轧机306之间的活套,所述预设角度可以为16°~18°,所述预设角度也可以是其他角度,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六轧机的轧机负荷进行调整,其中,可以控制精轧机组第一轧机的轧机负荷为50kw,可以控制第二轧机、第三轧机、第四轧机、第五轧机、第六轧机的轧机负荷为42kw~20kw,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不对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六轧机的轧机负荷进行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当所述钢板在所述精轧机组进行精轧处理时,通过所述精轧机组各个轧机的窜辊来控制板凸度,为了保证所述钢板的板型,可以根据轧制数据规范窜辊的窜辊值范围,防止出现某一轧机机架窜辊变化过大导致板形不良,可以对所述精轧机组各个轧机的窜辊的窜辊值进行手动设定,避免钢板发生中浪等事故。大大提高了所述钢板板型控制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精轧机组各个轧机的窜辊的窜辊值进行设定,其中,可以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10mm~5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二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10mm~4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三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0mm~4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20mm~6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10mm~50mm;根据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五轧机对所述钢板的板型轧制数据确定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六轧机窜辊的窜辊值。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六轧机窜辊对所述钢板的板型起到最终调整作用,所以需要根据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五轧机对所述钢板的板型轧制数据确定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六轧机窜辊的窜辊值,如果在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五轧机轧制后,所述钢板出现板型问题,还可以通过所述第六轧机进行调整,以保证所述钢板的最终板型。
当所述钢板在所述精轧机组进行精轧处理时,所述钢板先经过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的立辊处,再依次经过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六轧机,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的立辊处时,控制所述立辊的压力为5吨,控制所述立辊的偏移量为-15mm,以保证所述钢板可以顺利进入所述精轧机组进行精轧处理。在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侧导板时,对所述精轧机组的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精轧机组的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其中,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精轧侧导板时,可以控制所述第一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20;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二精轧侧导板时,可以控制所述第二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20;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三精轧侧导板时,可以控制所述第三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和中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精轧侧导板时,可以控制所述第四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精轧侧导板时,可以控制所述第四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40;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和中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精轧侧导板时,可以控制所述第五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精轧侧导板时,可以控制所述第五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60。
在本申请中,所述钢板最终产品成品可以是高强汽车结构酸洗板。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以2160产线生产屈服强度420MPa,2.0mm*1258mm(厚度*宽度)规格的钢板为例。
在加热工序中,控制加热炉第一加热段温度为1121℃、第二加段温度为1265℃、均热段温度1258℃、均热段加热时间为47分钟,总在炉加热时间为202分钟。
在在粗轧工序中,控制粗轧机组的第一侧导板和第二侧导板根据预设偏移量50mm对所述钢板进行静态对中,提高钢板的中间坯对中性从而提高钢板的中间坯板形平直度。粗轧模式采用0+1+5模式,对所述钢板进行粗轧时,控制所述钢板空过侧压机,通过粗轧机组的第一轧机对所述钢板轧制一道次,通过粗轧机组的第二轧机对所述钢板轧制五道次,控制所述钢板的厚度为26mm。所述第二轧机在对所述钢板进行第一道次和第三道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二轧机的立辊减宽量小于等于55mm,以完成所述钢板的粗轧工序。
在精轧工序中,控制板卷箱咬入所述钢板的咬钢速度为3.2m/s,控制板卷箱对所述钢板进行卷取时的卷取速度为4m/s,通过降低板卷箱咬入速度和卷取速度,提高所述钢板的中间卷卷形。对板卷箱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进行调整: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50mm,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20mm,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20mm。
根据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的生产状态确定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第二稳定器的开口度: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进行卷取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完成卷取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20mm;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进行开卷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80mm;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第二稳定器时,控制所述第二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第二稳定器时,控制所述第二稳定器开口度为40mm。
对飞剪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mm;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10mm;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0mm。
控制精轧机组的精除磷装置和精轧机组的第四轧机至第六轧机之间的抑尘水装置对所述钢板的头部执行让过功能,提高所述钢板头部温度;对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六轧机的轧机负荷进行调整:控制第一轧机的负荷固定为50kw、第二轧机至第六轧机的负荷范围42kw~20kw,负荷比2.5:1实现负荷前移。轧机负荷与轧机的轧制力所对应,其中,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轧制力为3153吨,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二轧机轧制力为2654吨,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三轧机轧制力为2277吨,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轧机轧制力为1765吨,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轧机轧制力为1509吨,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六轧机轧制力为1213吨。
控制精轧机组的第三活套、第四活套和第五活套的角度为16°~18°;对所述精轧机组各个轧机的窜辊的窜辊值进行手动设定: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5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二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35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三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3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5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50mm;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六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10mm。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的立辊处时,控制所述立辊的压力为5吨,控制所述立辊的偏移量为-15mm。
对所述精轧机组的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一侧导板的开口度为20;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二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二侧导板的开口度为20;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三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三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和中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四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四侧导板的开口度为40;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和中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五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五侧导板的开口度为60。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其一,采用本申请提出的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强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轧制不稳定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规范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合理调整粗轧工序中的轧制参数和精轧工序中的轧制参数,大大提高了高强钢板轧制的稳定性,保证了钢板的质量。
其一,采用本申请提出的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高强钢板热轧生产时,容易出现受钢板加热不均匀、微合金固溶不充分、粗轧板形变化、粗轧温降过大、宽度一致性差、钢板的中间坯厚度偏厚、板卷箱卷形不良、精轧钢板头部温度低、负荷分配策略、活套控制策略、窜辊策略、精轧对中策略等因素造成的高强钢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轧制不稳定的问题。
其二,本申请通过在加热工序中,规范加热工序中加热炉各段温度和时间要求提高钢板温度均匀性,促使微合金元素充分固溶。
其三,本申请在粗轧工序中,通过规范粗轧区域轧制模式、钢板的中间坯厚度、侧导板对中策略、立辊控制策略,进一步提高粗轧钢板的中间坯板形、降低粗轧温降、提高宽度精度。
其四,本申请在精轧工序中,通过调整板卷箱的咬钢速度和卷取速度,提高中间卷卷形;通过对精除鳞和抑尘水执行头部让过功能,提高钢板的头部温度;优化轧机负荷分配、活套控制策略、窜辊策略、精轧区域对中策略等,提高钢板轧制稳定性,保证钢板的板型与质量。
其五,采用本申请提出的方案,可以保证钢板的高质量生产,提高了钢板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加市场竞争力和资金收益,可以大大减少钢板的报废量和设备的损坏量,大大节省了资源和设备维修资金。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申请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申请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加热工序,粗轧工序,精轧工序,其中,
在加热工序中,根据钢板的宽度确定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温度和出炉温度,根据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确定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
在粗轧工序中,控制粗轧机组的第一粗轧侧导板和第二粗轧侧导板根据预设偏移量对所述钢板进行静态对中;对所述钢板进行粗轧时,控制所述钢板空过侧压机,通过粗轧机组的第一轧机对所述钢板轧制一道次,通过粗轧机组的第二轧机对所述钢板轧制五道次;所述第二轧机在对所述钢板进行第一道次和第三道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二轧机的立辊减宽量小于等于55mm,以完成所述钢板的粗轧工序;
在精轧工序中,控制板卷箱咬入所述钢板的咬钢速度为3.2m/s,控制板卷箱对所述钢板进行卷取时的卷取速度为4m/s;对板卷箱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进行调整,根据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的生产状态确定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第二稳定器的开口度;对飞剪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控制精轧机组的精除磷装置和抑尘水装置对所述钢板的头部执行让过功能;对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六轧机的轧机负荷进行调整;控制精轧机组的第三活套、第四活套和第五活套的角度为预设角度;对所述精轧机组各个轧机的窜辊的窜辊值进行设定;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的立辊处时,控制所述立辊的压力为5吨,控制所述立辊的偏移量为-15mm;对所述精轧机组的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钢板的宽度确定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温度和出炉温度,包括:
如果所述钢板的宽度小于1300mm,则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一加热段温度为105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二加热段温度为1250℃~126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均热段温度为1255℃,控制所述钢板的出炉温度为1250℃~1260℃;
如果所述钢板的宽度大于等于1300mm,则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一加热段温度为105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第二加热段温度为1260℃~1270℃,控制所述加热炉的均热段温度为1265℃,控制所述钢板的出炉温度为1260℃~12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确定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包括:
如果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小于300℃,则控制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为180min;
如果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大于等于300℃小于等于500℃,则控制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为170min;
如果所述钢板的入炉温度大于500℃,则控制所述钢板在加热炉中的加热时间为1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偏移量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板卷箱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进行调整,根据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的生产状态确定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第二稳定器的开口度,包括: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50mm,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20mm,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入口侧导板时,控制所述入口侧导板的偏移量为20mm;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
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进行卷取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
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完成卷取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20mm;
当所述钢板在所述板卷箱中进行开卷时,控制所述板卷箱的第一稳定器开口度为80mm;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第二稳定器时,控制所述第二稳定器开口度为120mm;
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所述板卷箱的第二稳定器时,控制所述第二稳定器开口度为4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飞剪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包括: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mm;
当所述钢板的中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10mm;
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飞剪侧导板时,控制所述飞剪侧导板的开口度为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六轧机的轧机负荷进行调整,包括:
控制精轧机组第一轧机的轧机负荷为50kw,控制第二轧机、第三轧机、第四轧机、第五轧机、第六轧机的轧机负荷为42kw~20kw。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16°~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精轧机组各个轧机的窜辊的窜辊值进行设定,包括:
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10mm~50mm;
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二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10mm~40mm;
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三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0mm~40mm;
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20mm~60mm;
控制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轧机窜辊的窜辊值为10mm~50mm;
根据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轧机至第五轧机对所述钢板的板型轧制数据确定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六轧机窜辊的窜辊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精轧机组的侧导板开口度进行调整,包括:
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一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一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20;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二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二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20;当所述钢板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三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三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和中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四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四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四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40;
当所述钢板的头部和中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五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30,当所述钢板的尾部到达所述精轧机组的第五精轧侧导板时,控制所述第五精轧侧导板的开口度为60。
CN202311059619.5A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 Pending CN1170007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9619.5A CN117000782A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9619.5A CN117000782A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00782A true CN117000782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59619.5A Pending CN117000782A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007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09400A1 (zh) 一种不锈钢冷轧板连续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13198866B (zh) 一种薄规格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酸轧生产工艺
CN112296285B (zh) 一种改善双辊铸轧薄带褶皱的方法
CN112517638B (zh) 一种冷弯成型用热轧高强钢带状组织的控制方法
CN112007950B (zh) 一种抗拉强度500MPa捆带钢的轧制方法
CN108838213B (zh) 一种粗轧立辊空过方法
CN117000782A (zh) 一种高强钢板热轧方法
CN217948225U (zh) 一种含二次轧程的带材处理生产线
CN113020282B (zh) 一种控制高强集装箱板板形的生产方法
CN105177418B (zh) 钢材、车用酸洗板、酸洗方法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85339B (zh) 一种半工艺钢的平整方法
CN114160577A (zh) 一种提高超薄规格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厚度精度的冷轧方法
CN113275385A (zh) 一种动态控制单机架轧机待轧位置的方法
CN110369515B (zh) 一种铝热连轧机组薄板带的变规格穿带控制方法
CN111774422B (zh) 降低连轧机停车损失的方法
CN113787099B (zh) 一种780MPa级高强度汽车板的酸洗冷轧方法
CN111300073A (zh) 一种改善热轧卷板形的连续平整机组
CN113787098B (zh) 一种抗拉强度780MPa级高强度钢的酸洗冷轧方法
CN116532476A (zh) 一种防止带钢断带的方法
CN111790760B (zh) 控制热轧低碳软钢表面生成亮带及附加浪形的方法及辊系装置
CN114749487B (zh) 一种挽救冷轧带钢屈服强度低于要求的重卷拉矫方法
CN113083896B (zh) 用于控制硅钢毛刺状厚度波动的工艺及硅钢片产品
CN118002620A (zh) 一种冷连轧机带钢边缘降控制防止断带的方法
CN114480804A (zh) 一种控制冷轧双相钢扁卷方法
CN116460149A (zh) 一种薄规格超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连轧工艺的原板起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