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5781A -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5781A
CN116995781A CN202311227254.2A CN202311227254A CN116995781A CN 116995781 A CN116995781 A CN 116995781A CN 202311227254 A CN202311227254 A CN 202311227254A CN 116995781 A CN116995781 A CN 116995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battery
transistor
power supply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72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95781B (zh
Inventor
邓旭同
王丰
吉庆
赵满平
秦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272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57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5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5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95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5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涉及电路技术领域。该供电电路中,第一电子器件和第二电子器件是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的电子器件。第一电子器件独立于用电模块之外直接与第一电池连接,可以减小第一电子器件与第一电池之间的阻抗,从而降低第一电子器件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第二电子器件独立于用电模块之外直接与第二电池连接,可以降低第二电子器件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通过降低电子器件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可以避免触发电子设备的低电压锁定机制,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两个电池,可称为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电子设备中还包括充放电芯片。电子设备工作时,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通过充放电芯片向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器件供电。
相关技术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还连接有阻抗模块,通过调节阻抗模块的阻抗大小,可以使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同时向充放电芯片输出电能。
然而,由于阻抗模块和充放电芯片的影响,使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电子器件之间的阻抗较大。这种情况下,当电子器件工作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时,供电电路中就会产生较大的压降,容易触发电子设备的低电压锁定机制,不利于电子设备的稳定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可以在电子器件工作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时,避免供电电路中产生较大的压降,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阻抗模块、第一电池、第一电子器件、充放电芯片、第二电池、第二电子器件和用电模块。
用电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子器件。第一电子器件、第二电子器件均是在用电模块之外的其他电子器件。电子设备工作时,第一电池或/和第二电池需要向第一电子器件、第二电子器件及用电模块中的电子器件供电。在本申请中,第一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峰值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在此,峰值电流指的是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最大电流值与平均电流值的差值。第一阈值是用于判断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峰值电流是否较大的电流阈值。第二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峰值电流也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也就是说,第一电子器件和第二电子器件工作时均会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
第一电子器件直接与第一电池连接,以使第一电池单独向第一电子器件供电。第二电子器件直接与第二电池连接,以使第二电池单独向第二电子器件供电。阻抗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池连接,阻抗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池及充放电芯片的第一端连接,充放电芯片的第二端与用电模块连接,以使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通过充放电芯片向用电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器件供电。
在本申请中,供电电路包括阻抗模块、第一电池、第一电子器件、充放电芯片、第二电池、第二电子器件和用电模块。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通过充放电芯片共同向用电模块供电,相较于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中的一个通过充放电芯片向用电模块供电,可以增加用电模块的工作时长,从而保证供电电路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第一电子器件和第二电子器件是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的电子器件。第一电子器件独立于用电模块之外,且直接与第一电池连接,而不通过充放电芯片、阻抗模块与第一电池连接,可以减小第一电子器件与第一电池之间的阻抗,如此可以降低第一电子器件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同样的,第二电子器件独立于用电模块之外,且直接与第二电池连接,也可以降低第二电子器件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通过降低电子器件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可以避免触发电子设备的低电压锁定机制,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同时,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均直接连接电子器件,相较于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中仅一个连接有电子器件,更有利于保持两个电池的电压差值较小,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器件、第二电子器件均可以是音频功率放大器或射频功率放大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器件和第二电子器件均是峰值电流较大且均值电流较小的电子器件。均值电流指的是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平均电流值。例如,第一电子器件和第二电子器件可以是工作时产生的平均电流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电子器件。这里的峰值电流较大、均值电流较小均是相对于用电模块中的其他电子器件而言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电模块中包括多个电子器件。用电模块的多个电子器件中的任意一个电子器件均是峰值电流较小、均值电流较大的电子器件。
例如,用电模块的多个电子器件中,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峰值电流小于第三阈值。这里的第三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也就是说,用电模块的多个电子器件中的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峰值电流必然小于第一阈值。
例如,用电模块的多个电子器件中,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大于第四阈值。这里的第四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也就是说,用电模块的多个电子器件中的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必然大于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的额定容量和第二电池的额定容量不同。这种情况下,为尽可能的保持两个电池的电压差值较小,可以使第一电子器件、第二电子器件中消耗电能更多的电子器件与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中额定容量较大的电池连接,使第一电子器件、第二电子器件中消耗电能更少的电子器件与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中额定容量较小的电池连接。
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的额定容量大于第二电池的额定容量,第一电子器件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大于第二电子器件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
又例如,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的额定容量大于第二电池的额定容量。第一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大于第二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也就是说,在均值电流不相等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均值电流的大小来确定电子器件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多少。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的额定容量和第二电池的额定容量不同,且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均可以直接连接有多个电子器件。这种情况下,为尽可能的保持两个电池的电压差值较小,额定容量较大的电池所连接的电子器件消耗电能更多,额定容量较小的电池所连接的电子器件消耗电能更少。
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子器件。第三电子器件与第一电池连接。第一电子器件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与第三电子器件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的和大于第二电子器件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抗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控制器。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池及第一电子器件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充放电芯片的第一端、第二电池及第二电子器件连接。控制器与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和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以使第一电池通过阻抗模块向充放电芯片的第一端输出的电压等于第二电池向充放电芯片的第一端输出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抗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三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及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与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控制器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与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供电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活动连接。阻抗模块、第一电池和第一电子器件位于第一结构件。第二电池和第二电子器件位于第二结构件。充放电芯片位于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中的任意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放电芯片位于第一结构件;第二电池与充放电芯片的第一端之间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
上述第二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沿第一方向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沿第二方向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5是相关技术中第一供电子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6是相关技术中第二供电子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器件工作时的电流曲线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芯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供电子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供电子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供电子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器件工作时的电流曲线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抗模块的电路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WM信号的波形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波单元的输出信号的波形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0、电子设备;12、第一结构件;14、第二结构件;16、铰链;
相关技术:
11、供电电路;11A、第一供电子电路;11B、第二供电子电路;112、第一电池;114、第二电池;120、阻抗模块;130、充放电芯片;140、用电模块;
本申请:
21、供电电路;21A、第一供电子电路;21B、第二供电子电路;212、第一电池;214、第二电池;220、阻抗模块;222、阻抗变换单元;224、控制器;226、阻抗控制单元;228、滤波单元;230、充放电芯片;232、电压变换电路;240、用电模块;252、第一电子器件;254、第二电子器件;256、第三电子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之前,先对供电电路的应用场景及相关技术予以说明。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诸如折叠屏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两个电池。以电子设备10是折叠屏手机为例,图1是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10沿第一方向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10沿第二方向的外观示意图,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第一结构件12和第二结构件14。第一结构件12和第二结构件14之间活动连接,以使第一结构件12、第二结构件14均可以绕连接处旋转。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结构件12和第二结构件14之间通过铰链16活动连接。
图3是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将电子设备10中的两个电池分别称为第一电池112和第二电池114。如图3所示,第一电池112可以位于第一结构件12中,第二电池114可以位于第二结构件14中。电子设备10还包括充放电芯片130。充放电芯片130可以位于第一结构件12或第二结构件14中。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充放电芯片130位于第一结构件12的情况。
图4是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10的供电电路11的电路结构图,且图4所示的供电电路11与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的内部结构相对应。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10还包括用电模块140(图3中未示出)。用电模块140可以包括N个电子器件,这里的N为正整数。这里的电子器件是指电子设备10中工作时需要输入电能的器件,例如电子器件可以是电子设备10中的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PMIC)、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移动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模块、传感器模块、马达、指示器、摄像头、显示屏等。其中,移动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均可以包括滤波器、开关、射频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音频模块可以包括音频功率放大器,以及与音频功率放大器连接的扬声器、受话器、麦克风、耳机接口等。传感器模块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识别器件、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充放电芯片13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电池112和第二电池114均需要与充放电芯片130的第一端连接,充放电芯片130的第二端与用电模块140连接,以使电子设备10工作时,第一电池112和第二电池114可以通过充放电芯片130向用电模块140中的多个电子器件供电。
相关技术中,如图3和图4所示,当第一电池112和充放电芯片130位于第一结构件12,且第二电池114位于第二结构件14时,为使第二电池114与充放电芯片130之间连接,电子设备1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FPC绕过铰链16从第一结构件12延伸至第二结构件14,第一结构件12中的充放电芯片130与第二结构件14中的第二电池114通过FPC进行电信号的传输。这种情况下,由于FPC的长度较长,阻抗较大,第一电池112与充放电芯片130的第一端之间还连接有阻抗模块120。阻抗模块120的阻抗大小可调节,通过调节阻抗模块120的阻抗大小,可以使第一电池112通过阻抗模块120向充放电芯片130的第一端输出的电压等于第二电池114通过FPC向充放电芯片130的第一端输出的电压,从而使第一电池112和第二电池114同时向充放电芯片130输出电能。
然而,由于阻抗模块120和充放电芯片130的影响,使第一电池112与用电模块140的多个电子器件之间阻抗较大。同样的,由于FPC和充放电芯片130的影响,使第二电池114与用电模块140的多个电子器件之间阻抗也较大。这种情况下,当用电模块140中的任意一个电子器件工作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时,供电电路11中都会产生较大的压降,容易触发电子设备10的低电压锁定机制(undervoltage lockout,UVLO),不利于电子设备10的稳定工作。
举例来说,将第一电池112通过阻抗模块120、充放电芯片130向用电模块140供电的电路称为第一供电子电路11A;将第二电池114通过FPC、充放电芯片130向用电模块140供电的电路称为第二供电子电路11B。相关技术中第一供电子电路11A可以如图5所示,第二供电子电路11B可以如图6所示。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用电模块140中的电子器件包括SOC和电子器件A。假设电子器件A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这种情况下,电子器件A工作时,第一供电子电路11A中产生的压降(即从第一电池112至充放电芯片130的第二端的压降)则为:
。其中,为电子器件A工作时第一供电子电路11A中产生的压降;为电子器件A工作时第一电池112输出至电子器件A的电流;为第一供电子电路11A中的导线的阻抗大小、阻抗模块120的阻抗大小与充放电芯片130的阻抗大小之和。
SOC的输入电压等于充放电芯片130的第二端的电压。SOC的输入电压则为:
。其中,为SOC的输入电压,为第一电池112的电压。
由此可见,当电子器件A工作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时,第一电池112输出至电子器件A的电流也产生峰值,第一供电子电路11A中产生的压降也会很大。
例如,电子设备10工作时,第一电池112的电压最大为4.45V(伏特),最小为2.8V。第一电池112的电量越低,电压越小。SOC的额定电压一般为2.7V,SOC的UVLO电压一般为2.35V。当第一电池112输出至电子器件A的电流为5A(安培),为100mΩ(毫欧姆),那么根据上述公式可知,第一供电子电路11A中产生的压降就等于500mV(毫伏特),也即0.5V。若此时第一电池112的电量较低,第一电池112的电压为3V,则由于第一供电子电路11A中产生的压降,使SOC的输入电压仅为2.5V,低于SOC的额定电压,且接近SOC的UVLO电压,容易导致SOC低电压锁定。若电子器件A工作产生的电流更大,例如为6.5A,则可能会导致SOC直接锁定,此时电子设备10出现异常并关机。
对于第二供电子电路11B也存在于第一供电子电路11A相同的问题,不再赘述。因此,相关技术中第一电池112、第二电池114的电压较低时,SOC的输入电压可能低于SOC的额定电压从而造成电子设备10出现卡顿现象,SOC的输入电压甚至可能低于SOC的UVLO电压导致电子设备10异常关机,这不利于电子设备10的稳定工作。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可以在电子器件工作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时,避免供电电路中产生较大的压降,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任意电学模块、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均指电连接。这里的电连接是指通过导线连接,以使两个电学模块或/和电子器件之间可以进行电信号的传输。两个电学模块、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电学模块或/和电子器件间接连接。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21的电路结构图。如图7所示,供电电路21包括阻抗模块220、第一电池212、第一电子器件252、充放电芯片230、第二电池214、第二电子器件254和用电模块240。
阻抗模块220是阻抗大小可以调节的电学模块。阻抗模块22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阻抗模块220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池212连接,阻抗模块220的第二端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连接。如此,通过调节阻抗模块220的阻抗大小,即可调节第一电池212通过阻抗模块220向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输出的电压。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阻抗模块220中可以包括晶体管,通过调节晶体管的导通程度,即可调节阻抗模块220的阻抗大小。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阻抗模块220中也可以包括可调电阻,通过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即可调节阻抗模块220的阻抗大小。
用电模块2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子器件。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二电子器件254均是独立在用电模块240之外的其他电子器件。如前所述,电子器件是指电子设备中工作时需要输入电能的器件。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工作时,第一电池212或/和第二电池214需要向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二电子器件254及用电模块240中的电子器件供电,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电子器件252和第二电子器件254均为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的电子器件。在此,可以定义一个第一阈值,第一阈值是一个用于判断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峰值电流是否较大的电流阈值。当电子器件的峰值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则确定该电子器件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第一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和经验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例如可以是2.5A、3A或3.5A。也就是说,第一电子器件252工作时产生的峰值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二电子器件254工作时产生的峰值电流也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为3A。
峰值电流指的是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最大电流值与平均电流值的差值。例如,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器件工作时的电流曲线图,其中纵坐标I表示电流,横坐标T表示时间。如图8所示,直线①表示该电子器件工作时的平均电流值,也就是说,该电子器件工作时的平均电流值为I1;曲线②为该电子器件工作时的电流曲线。由此可见,该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最大电流值为I2。基于此,该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峰值电流等于I2与I1的差值,也即△I。当△I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表明该电子器件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
充放电芯片230具有第一端a和第二端b。如前所述,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通过阻抗模块220与第一电池212连接。在此,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还与第二电池214连接。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二端b用于与用电模块240连接。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芯片23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充放电芯片230还具有第三端c,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三端c用于与充电器连接。一般的,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和第三端c之间可以连接有电压变换电路232。电压变换电路232是一个直流BOOST(升压变换)电路或/和直流BUCK(降压变换)电路,用于实现直流电的升压或降压。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和第二端b之间可以连接有晶体管M0。在晶体管M0导通的情况下,若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三端c与充电器连接,则充放电芯片230中形成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三端c开始,经电压变换电路232、晶体管M0到达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二端b的通路,该通路可以向用电模块240中的电子器件供电;同时,充放电芯片230中还形成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三端c开始,经电压变换电路232到达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的通路,该通路可以对第一电池212和第二电池214进行充电。在晶体管M0导通的情况下,若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三端c未与充电器连接,则充放电芯片230中形成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开始,经晶体管M0到达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二端b的通路。这种情况下,第一电池212和第二电池214可以通过充放电芯片230中形成的通路向用电模块240中电子器件供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二电子器件254与电池(包括第一电池212和第二电池214)的连接方式不同于用电模块240中的电子器件与电池的连接方式。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第一电子器件252直接与第一电池212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一电池212和阻抗模块220的第一端连接至同一节点,以使第一电池212单独向第一电子器件252供电。同样的,第二电子器件254直接与第二电池214连接,以使第二电池214单独向第二电子器件254供电。
该供电电路21中,第一电子器件252和第二电子器件254是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的电子器件。第一电子器件252独立于用电模块240之外,且直接与第一电池212连接,而不通过充放电芯片230、阻抗模块220与第一电池212连接,可以减小第一电子器件252与第一电池212之间的阻抗,如此可以降低第一电子器件252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同样的,第二电子器件254独立于用电模块240之外,且直接与第二电池214连接,也可以降低第二电子器件254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通过降低电子器件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可以避免触发电子设备的UVLO,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举例来说,图7所示的供电电路21可以拆分为第一供电子电路21A和第二供电子电路21B。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供电子电路21A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0所示,第一供电子电路21A是指供电电路21中第一电池212通过阻抗模块220、充放电芯片230向用电模块240供电的部分以及第一电池212向第一电子器件252供电的部分。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供电子电路21B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1所示,第二供电子电路21B是指供电电路21中第二电池214通过充放电芯片230向用电模块240供电的部分以及第二电池214向第二电子器件254供电的部分。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用电模块240中包括SOC、显示屏及其他电子器件。将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一电池212、阻抗模块220的第一端所连接的节点称为节点F。图10所示的第一供电子电路21A的等效电路图可以如图12所示,其中,电阻R12为从第一电池212开始至节点F所连接的导线的等效电阻;电阻R11为从节点F至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二端b的等效电阻,其大小等于从节点F至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二端b的导线的阻抗大小、阻抗模块220的阻抗大小与充放电芯片230的阻抗大小之和。
SOC的输入电压等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二端b的电压。这种情况下,SOC的输入电压为:
。其中,为SOC的输入电压,为第一电池212的电压,为第一电池212输出的总电流,为电阻R12的阻抗大小,为第一电池212输出至用电模块240的电流,为电阻R11的阻抗大小,为第一电池212输出至第一电子器件252的电流。
由此可见,当第一电子器件252工作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时,即第一电池212输出至第一电子器件252的电流产生峰值时,第一电池212输出的总电流产生峰值,但并不影响第一电池212输出至用电模块240的电流。由于电阻R12仅为导线的等效电阻,也即电阻R12的阻抗大小很小,因此第一电池212输出的总电流产生峰值对SOC的输入电压的影响很小。
例如,供电电路21应用的电子设备工作时,第一电池212的最大电压为4.45V,最小为2.8V。第一电池212的电量越低,电压越小。SOC的额定电压一般为2.7V,SOC的UVLO电压一般为2.35V。当第一电池212输出至第一电子器件252的电流为5A,第一电池212输出至用电模块240的电流为2A,电阻R12的阻抗大小为1mΩ,电阻R11的阻抗大小为100mΩ。若此时第一电池212的电压为3V,那么根据上述公式可知,SOC的输入电压为2.793V,高于SOC的额定电压,且远大于SOC的UVLO电压。如此,可以在满足第一电子器件252供电需求的同时,避免触发电子设备的低电压锁定机制,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也就是说,由于第一电池212输出至第一电子器件252的电流不需要流经阻抗模块220和充放电芯片230,可以避免供电电路21中产生较大的压降,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第二供电子电路21B中也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21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电池212和第二电池214通过充放电芯片230共同向用电模块240供电,相较于第一电池212、第二电池214中的一个充放电芯片230向用电模块240供电,可以增加用电模块240的工作时长,从而保证供电电路21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电池的电量越低,电压越小,因此第一电池212、第二电池214两个都直接连接电子器件,相较于第一电池212、第二电池214中仅一个连接有电子器件,更有利于保持两个电池的电压差值较小,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当供电电路21应用于折叠屏手机等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中还包括FPC。这种情况下,供电电路21的电路结构可以如图13所示。具体来说,在第二供电子电路21B中,第二电池214、第二电子器件254及FPC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FPC的第二端用于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连接。如此,使第二电池214输出至第二电子器件254的电流不需要流经阻抗较大的FPC,从而可以起到避免供电电路21中产生较大的压降的效果,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下面对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二电子器件254相较于用电模块240中的电子器件的区别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第一电子器件252和第二电子器件254均可以是峰值电流较大且均值电流较小的电子器件。其中,峰值电流指的是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最大电流值与平均电流值的差值,峰值电流较大是指电子器件的峰值电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不再赘述。
均值电流指的是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平均电流值。在此,还可以定义一个第二阈值,第二阈值是一个用于判断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均值电流是否较小的电流阈值。当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则确定该电子器件工作时会产生较小的均值电流。第二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和经验进行设置。例如,第二阈值例如可以是0.8A、1A或1.2A。也就是说,第一电子器件252工作时产生的平均电流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二电子器件254工作时产生的平均电流值也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阈值为1A。在一些实施例中,峰值电流较大且均值电流较小的电子器件工作时的电流曲线图可以如图8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二电子器件254可以是通信模块(包括移动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中的射频功率放大器,也可以是通信模块中的LNA,还可以是音频模块中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用电模块240中的多个电子器件中的任意一个电子器件则是峰值电流较小且均值电流较大的电子器件。
在此,可以定义一个第三阈值,第三阈值是一个用于判断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峰值电流是否较小的电流阈值。当电子器件的峰值电流小于第三阈值时,则确定该电子器件工作时会产生较小的峰值电流。第三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第三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和经验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第一阈值为3A时,则第三阈值可以是0.5A、1A、2A或3A。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阈值为0.5A。也就是说,用电模块240的多个电子器件中,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峰值电流小于第三阈值。这种情况下,有:
用电模块240中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峰值电流<第三阈值≤第一阈值≤第一电子器件252的峰值电流;以及,用电模块240中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峰值电流<第三阈值≤第一阈值≤第二电子器件254的峰值电流。
由此可见,用电模块240中的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峰值电流必然小于第一阈值。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二电子器件254的峰值电流较大是相对于用电模块240中的任意一个电子器件而言的。
在此,可以定义一个第四阈值,第四阈值是一个用于判断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均值电流是否较大的电流阈值。当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大于第四阈值时,则确定该电子器件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均值电流。第四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四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和经验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当第二阈值为1A时,则第四阈值例如可以是1A、2A或3A。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四阈值为3A。也就是说,用电模块240的多个电子器件中,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大于第四阈值。这种情况下,有:
第一电子器件252的均值电流≤第二阈值≤第四阈值<用电模块240中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以及,第二电子器件254的均值电流≤第二阈值≤第四阈值<用电模块240中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
由此可见,用电模块240中的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必然大于第二阈值。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二电子器件254的均值电流较小是相对于用电模块240中的任意一个电子器件而言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峰值电流较小且均值电流较大的电子器件工作时的电流曲线图可以如图14所示,其中,直线③表示该电子器件工作时的平均电流值,也就是说,该电子器件工作时的平均电流值为I3;曲线④为该电子器件工作时的电流曲线。由此可见,该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最大电流值为I4,I4与I3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用电模块240中的电子器件包括PMIC、显示屏、SOC等。
在这一实施例中,当用电模块240中的多个电子器件均是峰值电流较小且均值电流较大的电子器件时,该供电电路21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方面,基于用电模块240中的多个电子器件均有较小的峰值电流,可以避免因电子器件产生的峰值电流而触发电子设备的低电压锁定机制,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另一方面,基于用电模块240中的多个电子器件均有较大的均值电流,由第一电池212和第二电池214通过充放电芯片230共同向这些电子器件供电,可以增加这些电子器件的工作时长,从而保证供电电路21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21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折叠屏手机形态的影响,第一电池212的体积和第二电池214的体积可能不同。这种情况下,第一电池212的额定容量和第二电池214的额定容量也不同。基于此,可以根据第一电池212的额定容量和第二电池214的额定容量,来设置各峰值电流较大且均值电流较小的电子器件的连接方式。下面从两种可能的情况对此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一、在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第一电池212和第二电池214各直接连接有一个峰值电流较大且均值电流较小的电子器件。
具体来说,当第一电池212和第二电池214各连接有一个峰值电流较大且均值电流较小的电子器件时,为尽可能的保持两个电池的电压差值较小,可以使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二电子器件254中消耗电能更多的电子器件与第一电池212、第二电池214中额定容量较大的电池连接,使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二电子器件254中消耗电能更少的电子器件与第一电池212、第二电池214中额定容量较小的电池连接。例如,依旧如图7或图13所示,第一电池212直接连接有第一电子器件252,第二电池214直接连接有第二电子器件254。此时,若第一电池212的额定容量大于第二电池214的额定容量,则第一电子器件252可以是两个电子器件(即第一电子器件252和第二电子器件254)中消耗电能更多的电子器件,第二电子器件254则是两个电子器件中消耗电能更少的电子器件。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器件消耗电能的多少可以根据用户正常使用电子设备时该电子器件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来确定。这里的预设时长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经验或需要进行设定。例如,预设时长可以是1天、3天或7天等。若第一电子器件252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大于第二电子器件254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则确定第一电子器件252是两个电子器件中消耗电能更多的电子器件,第二电子器件254是两个电子器件中消耗电能更少的电子器件。
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器件消耗电能的多少可以根据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来确定。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若第一电子器件252的均值电流大于第二电子器件254的均值电流,则确定第一电子器件252是两个电子器件中消耗电能更多的电子器件,第二电子器件254是两个电子器件中消耗电能更少的电子器件。也就是说,在均值电流不相等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的均值电流的大小来确定电子器件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多少。
二、在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中,第一电池212、第二电池21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直接连接有多个峰值电流较大且均值电流较小的电子器件。这里的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整数。
具体来说,当第一电池212、第二电池214中的至少一个直接连接有多个电子器件时,为尽可能的保持两个电池的电压差值较小,可以使额定容量较大的电池所连接的电子器件消耗电能更多,额定容量较小的电池所连接的电子器件消耗电能更少。例如,如图15所示,第一电池212直接连接有第一电子器件252和第三电子器件256,第二电池214直接连接有第二电子器件254。此时,若第一电池212的额定容量大于第二电池214的额定容量,则第一电子器件252消耗电能加上第三电子器件256消耗电能的和可以大于第二电子器件254所消耗电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器件的功耗可以根据用户正常使用电子设备时该电子器件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来确定。若第一电子器件252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加上第三电子器件256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的和大于第二电子器件254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则确定第一电子器件252消耗电能加上第三电子器件256消耗电能的和大于第二电子器件254所消耗电能。
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器件消耗电能的多少可以根据电子器件的均值电流来确定。例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若第一电子器件252的均值电流加上第三电子器件256的均值电流之和大于第二电子器件254的均值电流,则确定第一电子器件252消耗电能加上第三电子器件256消耗电能的和大于第二电子器件254所消耗电能。
可以理解的,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仅以第一电池212直接连接有多个电子器件、第二电池214直接连接有一个电子器件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21进行说明。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池212直接连接有一个电子器件、第二电池214直接连接有多个电子器件,且额定容量较大的电池所连接的电子器件消耗电能更多,额定容量较小的电池所连接的电子器件消耗电能更少。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电池212和第二电池214均直接连接有多个电子器件,不再赘述。
下面对阻抗模块220的两种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一、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阻抗模块220包括阻抗变换单元222和控制器224。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供电电路21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6所示,阻抗模块220可以包括阻抗变换单元222和控制器224。阻抗变换单元22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阻抗变换单元22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池212及第一电子器件252连接,阻抗变换单元222的第二端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第二电池214及第二电子器件254连接。阻抗变换单元222的控制端与控制器224连接,以使控制器224可以调节阻抗变换单元222的阻抗大小,也即调节第一电池212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之间的阻抗大小。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21的电路图。如图17所示,阻抗变换单元222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其中,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池212及第一电子器件252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端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第二电池214及第二电子器件254连接。在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P型晶体管,例如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在其他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也可以为N型晶体管。
在这一实施例中,控制器224与第一晶体管M1的控制端、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224可以通过输出模拟信号来控制第一晶体管M1的控制端和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的电压,从而控制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导通程度,也即控制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形成的阻抗变换单元222的阻抗大小。例如,当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均为P型晶体管时,控制器224可以通过增大第一晶体管M1的控制端和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的电压,使阻抗变换单元222的阻抗增大;也可以通过减小第一晶体管M1的控制端和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的电压,使阻抗变换单元222的阻抗减小。
二、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阻抗模块220包括阻抗变换单元222、阻抗控制单元226、滤波单元228和控制器224。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供电电路21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8所示,阻抗模块220可以包括阻抗变换单元222、阻抗控制单元226、滤波单元228和控制器224。滤波单元228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单元228的输入端与控制器224连接。滤波单元228的输出端与阻抗控制单元226的输入端连接。阻抗控制单元226的输出端与阻抗变换单元222的控制端连接。阻抗变换单元222还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阻抗变换单元22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池212及第一电子器件252连接,阻抗变换单元222的第二端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第二电池214及第二电子器件254连接。如此,通过调节阻抗变换单元222的阻抗大小,即可调节第一电池212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之间的阻抗大小。
具体来说,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抗模块220的电路图。如图19所示,阻抗变换单元222包括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阻抗控制单元226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三晶体管M3、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阻R3;滤波单元228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
其中,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池212及第一电子器件252连接。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端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第二电池214及第二电子器件254连接。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端、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第一电容C1为第三晶体管M3的寄生电容。第一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端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晶体管M3可以为N型晶体管,例如N型MOSFET。第三电阻R3为第三晶体管M3的下拉电阻。
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控制器224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极板与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极板与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端连接。也就是说,滤波单元228为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构成的RC滤波电路。
供电电路21工作时,控制器224可以向滤波单元228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PWM信号为由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组成的方波信号,其波形可以如图20所示,其中纵坐标U表示电压,横坐标T表示时间。滤波单元228输入PWM信号后,可以对PWM信号进行滤波,并向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输出信号。滤波单元228的输出信号的波形如图21所示。在这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节PWM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滤波单元228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大小。PWM信号的占空比是指在PWM信号的一个周期内,高电平信号的持续时长占该周期的总时长的百分比。其中,PWM信号的一个周期由相邻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组成。例如,在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从t1时刻至t2时刻即为PWM信号的一个周期。PWM信号的占空比为t01时刻至t2时刻的时长相对于t1时刻至t2时刻的时长的百分比。PWM信号的占空比越大,滤波单元228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就越高。反之,PWM信号的占空比越小,滤波单元228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就越低。
控制器224输出PWM信号时,PWM信号的频率与滤波单元228的工作频率相同。在此,滤波单元228的工作频率为:。其中,为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第二电容C2的容值。PWM信号的频率指1秒钟内PWM信号的周期个数。
第一电阻R1和第三晶体管M3串联形成分压电路。由于第三晶体管M3为N型晶体管,因此滤波单元228的输出信号的电压越高,即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的电压越高,第三晶体管M3的导通程度就越大,即第三晶体管M3的阻抗越小。第三晶体管M3的阻抗越小,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连接的节点的电压就越低,也即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的电压越低。由于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P型晶体管,因此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的电压越低,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导通程度就越大,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阻抗就越小。
同样的,滤波单元228的输出信号的电压越低,即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的电压越低,第三晶体管M3的导通程度就越小,即第三晶体管M3的阻抗越大。第三晶体管M3的阻抗越大,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连接的节点的电压就越高,也即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的电压越高。由于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为P型晶体管,因此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的电压越高,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导通程度就越小,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阻抗就越大。
因此,控制器224输出的PWM信号可以控制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形成的阻抗变换单元222的阻抗大小。PWM信号的占空比越大,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形成的阻抗变换单元222的阻抗大小越小,也即第一电池212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之间的阻抗越小。PWM信号的占空比越小,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形成的阻抗变换单元222的阻抗大小越大,也即第一电池212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之间的阻抗越大。在此过程中,PWM信号的频率保持不变。
可以理解的,第一电池212通过阻抗模块220向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输出电能时,第一电池212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阻抗模块220的阻抗大小越大,则第一电池212通过阻抗模块220向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输出的电压越小;阻抗模块220的阻抗大小越小,则第一电池212通过阻抗模块220向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输出的电压越大。
图22和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的两种不同的电路图。如图22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当供电电路21应用的电子设备包括多个音频功率放大器时,第一电子器件252可以是一个音频功率放大器,第二电子器件254可以是另一个音频功率放大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射频功率放大器、LNA置于用电模块240中,用电模块还可以包括PMIC、SOC、显示屏等。如图23所示,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当供电电路21应用的电子设备仅包括一个音频功率放大器时,第一电子器件252可以是音频功率放大器,第二电子器件254则可以是射频功率放大器。这种情况下,用电模块240中可以包括PMIC、SOC、显示屏等。可以理解的,在图22和图23所示的实施例中,用电模块240中的多个电子器件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以用电模块240中的PMIC和SOC为例,PMIC和SOC并联是指PMIC和SOC分别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二端b连接;PMIC和SOC串联则可以是指PMIC的输入端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二端b连接,PMIC的输出端与SOC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供电电路2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10可以是折叠屏手机。电子设备10的外观可以如图1和图2所示。也就是说,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第一结构件12和第二结构件14。第一结构件12和第二结构件14活动连接,例如第一结构件12和第二结构件14之间可以通过铰链16连接。阻抗模块220、第一电池212和第一电子器件252位于第一结构件12。第二电池214和第二电子器件254位于第二结构件14。充放电芯片230位于第一结构件12、第二结构件14中的任意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放电芯片230位于第一结构件12;第二电池214与充放电芯片230的第一端a之间通过FPC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21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电池212和第二电池214通过充放电芯片230共同向用电模块240供电,相较于第一电池212、第二电池214中的一个通过充放电芯片230向用电模块240供电,可以增加用电模块240的工作时长,从而保证供电电路21所应用的电子设备10的续航能力。第一电子器件252和第二电子器件254是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峰值电流的电子器件。第一电子器件252独立于用电模块240之外,且直接与第一电池212连接,而不通过充放电芯片230、阻抗模块220与第一电池212连接,可以减小第一电子器件252与第一电池212之间的阻抗,如此可以降低第一电子器件252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同样的,第二电子器件254独立于用电模块240之外,且直接与第二电池214连接,也可以降低第二电子器件254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通过降低电子器件工作产生峰值电流时形成的压降,可以避免触发电子设备10的低电压锁定机制,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10的工作稳定性。同时,第一电池212、第二电池214均直接连接电子器件,相较于第一电池212、第二电池214中仅一个连接有电子器件,更有利于保持两个电池的电压差值较小,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10的工作稳定性。
在第一电池212的额定容量和第二电池214的额定容量不同的情况下,使额定容量较大的电池所连接的电子器件消耗电能更多,额定容量较小的电池所连接的电子器件消耗电能更少,可以尽可能的保持两个电池的电压差值较小,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10的工作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阻抗模块、第一电池、第一电子器件、充放电芯片、第二电池、第二电子器件和用电模块;
所述阻抗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及所述第一电子器件连接,所述阻抗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充放电芯片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池及所述第二电子器件连接,所述充放电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用电模块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池单独向所述第一电子器件供电,所述第二电池单独向所述第二电子器件供电,且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通过所述充放电芯片向所述用电模块供电;
所述第一电子器件的最大电流值与平均电流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二电子器件的最大电流值与平均电流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器件的平均电流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电子器件的平均电流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模块包括多个电子器件,所述多个电子器件中的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最大电流值与平均电流值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一个电子器件的平均电流值大于第四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的额定容量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额定容量,所述第一电子器件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大于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功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的额定容量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额定容量,所述第一电子器件的平均电流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子器件的平均电流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子器件,所述第三电子器件与所述第一电池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额定容量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的额定容量,所述第一电子器件在预设时长内的功耗与所述第三电子器件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功耗的和大于所述第二电子器件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功耗。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器件为音频功率放大器或射频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二电子器件为音频功率放大器或射频功率放大器。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控制器;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及所述第一电子器件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充放电芯片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池及所述第二电子器件连接;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以使所述第一电池通过所述阻抗模块向所述充放电芯片的第一端输出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电池向所述充放电芯片的第一端输出的电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三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
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活动连接,所述阻抗模块、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一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二电池和所述第二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二结构件;
所述充放电芯片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二结构件中的任意一个。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芯片位于所述第一结构件;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充放电芯片的第一端之间通过柔性电路板连接。
CN202311227254.2A 2023-09-22 2023-09-22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995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7254.2A CN116995781B (zh) 2023-09-22 2023-09-22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7254.2A CN116995781B (zh) 2023-09-22 2023-09-22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5781A true CN116995781A (zh) 2023-11-03
CN116995781B CN116995781B (zh) 2024-03-22

Family

ID=88530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7254.2A Active CN116995781B (zh) 2023-09-22 2023-09-22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578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4762A (en) * 1989-03-30 1993-03-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os-type charging circuit
EP1253696A1 (en) * 2001-04-25 2002-10-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of charging a battery
US20060264189A1 (en) * 2002-09-09 2006-11-23 Turner Geoffrey A Power supply
CN112531803A (zh) * 2019-09-19 2021-03-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操作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的电子装置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5001063A (zh) * 2021-09-16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充放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5085302A (zh) * 2021-03-15 2022-09-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双电池充放电电路及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N115986889A (zh) * 2023-02-21 2023-04-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6111659A (zh) * 2021-11-09 2023-05-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4762A (en) * 1989-03-30 1993-03-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os-type charging circuit
EP1253696A1 (en) * 2001-04-25 2002-10-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of charging a battery
US20060264189A1 (en) * 2002-09-09 2006-11-23 Turner Geoffrey A Power supply
CN112531803A (zh) * 2019-09-19 2021-03-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操作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的电子装置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5085302A (zh) * 2021-03-15 2022-09-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双电池充放电电路及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N115001063A (zh) * 2021-09-16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充放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6111659A (zh) * 2021-11-09 2023-05-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986889A (zh) * 2023-02-21 2023-04-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管理电路和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传虞: "LED低压驱动电源-DC/DC降压-升压变换器(上)", 《中国照明电器》, no. 9, pages 17 - 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5781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76540A1 (en) Terminal, Power Supply Method for Terminal, and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anagement Circuit
JP3887093B2 (ja) 表示装置
JP2015211541A (ja) 充電回路、パワーマネージメント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15085302A (zh) 双电池充放电电路及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TW201348720A (zh) 電池類比電路
CN112821497A (zh) 锂电池保护系统和锂电池
CN113013956B (zh) 充放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2769225B (zh) 照明装置、电源切换电路及照明装置的电源切换方法
CN116782092B (zh) 一种音频功放稳压控制电路、芯片和音频功放装置
CN116995781B (zh)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6904653U (zh) 一种驱动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CN215576339U (zh) 动态升压电路、电子设备及音响
JP2017060354A (ja) 充放電制御装置
CN115237192A (zh) 电压调节电路、方法、芯片、模组、供电系统和电子设备
JP2003079058A (ja) 電池パック
CN106505650B (zh) 电源供应器及其电源控制方法
TW541778B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 equipped with multiple batteries
CN218124369U (zh) 一种供电切换电路及用电装置
CN221151211U (zh) Buck变换器和电子设备
CN110556891A (zh) 双充电器的充电电路
EP4138290A1 (en) Buck converter including a bootstrap capacitor and an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212517041U (zh) 一种电表拉合闸电路
CN213425806U (zh) 一种储能电路和储能系统
CN221177316U (zh) 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8958790U (zh) 负载启动电路和电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