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6952A -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6952A
CN116986952A CN202310979004.8A CN202310979004A CN116986952A CN 116986952 A CN116986952 A CN 116986952A CN 202310979004 A CN202310979004 A CN 202310979004A CN 116986952 A CN116986952 A CN 116986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bberellin
parts
fungus
composite microbial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790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86952B (zh
Inventor
朱长俊
张颜伊
门美君
金莹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 Shupeng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Juncheng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Juncheng Agr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Juncheng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790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69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6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6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86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6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20Liquid fertili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70~110份、复合菌剂8~12份、硫酸锰3~7份、硫酸镁3~7份、磷酸氢二钠3~5份、聚天门冬氨酸6~10份、γ‑聚谷氨酸4~6份、复硝酚钠4~8份、木醋液2~6份、黄原胶1~3份和水20~40份。本发明所提供的肥料对赤霉素菌渣进行了充分的利用,所得肥料不仅肥效高,且对农作物的生长不会有任何的影响,不会出现烧苗的现象,既有有机物的缓效性、又有无机肥的速效性、微生物的增效性,各种组分之间协同作用,优势互补,营养全面。

Description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赤霉素,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激素。化学结构属于二萜类酸,是由四环骨架衍生而得。现有的赤霉素种类大约在38种,应用于农业生产,可刺激叶和芽的生长,提高产量。
现如今,工业上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获取赤霉素,在培养基上接种入赤霉菌,发酵后形成固液混合发酵液,发酵液经过管式膜后,形成废弃物膜残液,即赤霉素菌渣。新鲜膜残液的初始状态为黄色粘稠液,其主要成分是水、微生物菌丝体、未代谢利用完的培养基、无机盐和少量赤霉素残留,干物质含量在10%左右,富含粗蛋白、多种氨基酸、核酸、脂类、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整个工艺过程未添加任何有毒或有害的物质,因此膜残液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来源,但是,膜残液因为含有残留高浓度的赤霉素。所以并不能直接将赤霉素菌渣作为肥料使用,否则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因此,未经处理的赤霉素膜残液属于废弃资源,任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但膜残液粘度大、含水量高,长时间放置极易腐败变质,常规的固液分离设备如压榨机、离心机等难以将其中的水分离出去。目前对赤霉素膜残液常用的处理方式包括:(1)焚烧及填埋。焚烧耗费大量燃料,填埋造成二次污染。(2)喷雾干燥,虽然能彻底干燥形成干的喷粉,但其成本高。喷粉含有一定的赤霉素残留,即使低价处理给有机肥料厂,其也不能将其有效利用。(3)板框过滤。即在膜残液中添加适量的助剂,通过板框过滤后得到滤饼,滤饼经过粉碎成为滤渣,滤渣最终含微生物菌丝体、未代谢利用完的培养基、无机盐等。一般将滤渣低价处理给有机肥料厂进行堆肥制作成为有机肥、复混肥料、固体复合微生物肥料等等。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将赤霉素菌渣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例如,专利CN201911331327.6公开了一种复合型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组份:有机复合肥100~120份、复合菌剂发酵产物80~100份、复合中药提取物20~25份、营养素8~15份。其中使用赤霉素作为生长调节剂。
专利CN 201810017258.0公开了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将板框过滤后的固体赤霉素菌渣添加辅料进行堆肥发酵,腐熟后与无机肥料、功能微生物菌剂混合制成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但由于板框滤渣酸性或碱性较强,需要进行发酵调控,利用率较低,容易造成大量积压。同时,板框过滤存在环保、成本等诸多困扰,赤霉素膜残液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需要拓宽对膜残液的处理利用途径,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合理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并增加其附加值。
上述方案虽然都对赤霉素菌渣进行了有效利用,但还存在着赤霉素降解不完全,残余的赤霉素还会造成作物疯长,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赤霉素菌渣腐熟不完全,直接将膜残液当肥料使用施入土壤中,会造成烧根烧苗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赤霉素菌渣的处理方法,在有效处理了赤霉素废弃菌渣的同时,又能将其制备成一种肥效高、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的液体肥料,以解决赤霉素菌渣处理难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赤霉素菌渣先进行酶解处理和碱处理,在去除菌渣中残留的赤霉素的同时,对菌渣的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分解,再通过菌种发酵过程,使其成为一种新型液体肥料,肥料的肥效高,促生效果优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70~110份、复合菌剂8~12份、硫酸锰3~7份、硫酸镁3~7份、磷酸氢二钠3~5份、聚天门冬氨酸6~10份、γ-聚谷氨酸4~6份、复硝酚钠4~8份、木醋液2~6份、黄原胶1~3份和水20~40份。
优选的,所述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的制备方法为:
(1)将赤霉素菌渣与水混合,得物料1;
(2)将物料1、β-葡萄糖苷酶与几丁质酶混合后一次酶解,得物料2,将物料2使用碱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9.2~9.6,搅拌;
(3)将物料2、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混合后二次酶解,得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灭酶后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调节pH至6.2~7.2。
优选的,步骤(2)所述碱性pH调节剂包括碳酸钠、碳酸铵和氯化钙,质量比为16~22:8~12:5~9。
优选的,步骤(1)所述赤霉素菌渣与水的质量比为60~80:200~300。
优选的,步骤(2)所述物料1、β-葡萄糖苷酶与几丁质酶的质量比为160~180:2~4:2~4;步骤(3)所述物料2、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10~130:1.5~2.5:1.5~2.5。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剂包括:蜡样芽孢杆菌、硬毛粗盖孔菌、鞘脂菌、固氮螺菌和假丝酵母,质量比为10~14:8~12:5~9:7~11:6~10。
优选的,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硬毛粗盖孔菌、鞘脂菌、固氮螺菌、假丝酵母的含菌量均为2~4亿/g。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与复合菌液混合发酵,得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
2)将黄原胶与水混合搅拌,得物料3;
3)将物料3、硫酸锰、硫酸镁、磷酸氢二钠、聚天门冬氨酸、γ-聚谷氨酸、复硝酚钠和木醋液混合搅拌得物料4;
4)将物料4、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混合搅拌即得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
优选的,步骤1)所述发酵的时间为40~60h,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6~29℃。
优选的,步骤2)~4)所述搅拌的时间均为25~35min,所述搅拌的转速均为200~400rp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添加的组分当中,复硝酚钠与植物接触后能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促进细胞的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而木醋液可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和pH,因此,复硝酚钠和木醋液复配,可有效改善菌渣肥施用后的烧苗现象。而且木醋液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此外还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使制得的肥料具有改善盐碱地土壤性能。
2、赤霉素菌渣中含有大量的培养基和菌丝体,粗蛋白等物质,菌渣粘性大,不易处理。本发明先将赤霉素菌渣先进行“分解”处理,使用β-葡萄糖苷酶与几丁质酶将菌渣中菌丝体等物质进行初步分解,释放其中的粗营养成分,降低菌渣粘性,然后使用碱性pH调节剂调节酶解液为碱性溶液,因为在碱性环境下,赤霉素会失活,并逐步的降解,在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使用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对粗蛋白等大分子物质进行酶解,去除了赤霉素的同时,使菌渣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有利于菌种的利用和农作物的吸收。
3、本发明利用酶解后的菌渣培养有益菌,有益菌进一步对赤霉素进行去除,且使有益菌大量繁殖,使其发酵成一种菌肥,通过实施例的数据记载可以看出,该肥料具有有益的促生效果。本发明所添加的硬毛粗盖孔菌还能进一步分解菌渣中残留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鞘脂菌可以降解秸秆或土壤残余的有害物质,固氮螺菌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蜡样芽孢杆菌和假丝酵母也属于有益菌,本发明将上述菌种复配使用,与菌渣混合发酵,不仅起到了处理赤霉素菌渣的目的,也起到了活化菌种,使菌种大量繁殖的效果,在肥料施用后,有益微生物菌在土壤中繁殖,起到改良土壤、防治病害等功能。
4、本发明所提供的肥料对赤霉素菌渣进行了充分的利用,所得肥料不仅肥效高,且对农作物的生长不会有任何的影响,不会出现烧苗的现象,既有有机物的缓效性、又有无机肥的速效性、微生物的增效性,各种组分之间协同作用,优势互补,营养全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70~110份、复合菌剂8~12份、硫酸锰3~7份、硫酸镁3~7份、磷酸氢二钠3~5份、聚天门冬氨酸6~10份、γ-聚谷氨酸4~6份、复硝酚钠4~8份、木醋液2~6份、黄原胶1~3份和水20~40份;
优选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80~100份、复合菌剂9~11份、硫酸锰4~6份、硫酸镁4~6份、磷酸氢二钠4份、聚天门冬氨酸7~9份、γ-聚谷氨酸5份、复硝酚钠5~7份、木醋液3~5份、黄原胶2份和水24~36份;
进一步优选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90份、复合菌剂10份、硫酸锰5份、硫酸镁5份、磷酸氢二钠4份、聚天门冬氨酸8份、γ-聚谷氨酸5份、复硝酚钠6份、木醋液4份、黄原胶2份和水30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的制备方法为:
(1)将赤霉素菌渣与水混合,得物料1;
(2)将物料1、β-葡萄糖苷酶与几丁质酶混合后一次酶解,得物料2,将物料2使用碱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9.2~9.6,搅拌;
(3)将物料2、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混合后二次酶解,得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灭酶后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调节pH至6.2~7.2;优选为6.4~7.0;进一步优选为6.6~6.8;更优选为6.7。
在本发明中,步骤(2)优选将物料2使用碱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9.3~9.5;进一步优选为9.4。
在本发明中,步骤(2)所述碱性pH调节剂包括碳酸钠、碳酸铵和氯化钙,质量比为16~22:8~12:5~9;优选为17~21:9~11:6~8;进一步优选为18~20:10:7;更优选为19:10:7。
在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赤霉素菌渣与水的质量比为60~80:200~300;优选为64~76:220~280;进一步优选为68~72:240~260;更优选为70:250。
在本发明中,步骤(2)所述物料1、β-葡萄糖苷酶与几丁质酶的质量比为160~180:2~4:2~4;优选为164~176:3:3;进一步优选为168~172:3:3;更优选为170:3:3。
在本发明中,步骤(3)所述物料2、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10~130:1.5~2.5:1.5~2.5;优选为114~126:1.7~2.3:1.7~2.3;进一步优选为118~122:1.9~2.1:1.9~2.1;更优选为120:2:2。
在本发明中,所述复合菌剂包括:蜡样芽孢杆菌、硬毛粗盖孔菌、鞘脂菌、固氮螺菌和假丝酵母,质量比为10~14:8~12:5~9:7~11:6~10;优选为11~13:9~11:6~8:8~10:7~9;进一步优选为12:10:7:9:8。
在本发明中,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硬毛粗盖孔菌、鞘脂菌、固氮螺菌、假丝酵母的含菌量均为2~4亿/g;优选为3亿/g。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与复合菌液混合发酵,得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
2)将黄原胶与水混合搅拌,得物料3;
3)将物料3、硫酸锰、硫酸镁、磷酸氢二钠、聚天门冬氨酸、γ-聚谷氨酸、复硝酚钠和木醋液混合搅拌得物料4;
4)将物料4、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混合搅拌即得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
在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发酵的时间为40~60h;优选为44~56h;进一步优选为48~52h;更优选为50h。
在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6~29℃;优选为27~28℃;进一步优选为27℃。
在本发明中,步骤2)~4)所述搅拌的时间均为25~35min;优选为27~33min;进一步优选为29~31min;更优选为30min。
在本发明中,步骤2)~4)所述搅拌的转速均为200~400rpm;优选为240~360rpm;进一步优选为280~320rpm;更优选为300rpm。
在本发明中,赤霉素发酵菌渣属于固液混合溶液,为新鲜的赤霉素发酵菌渣含水率为80%,残余的赤霉素含量1100mg/kg。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以下实施例β-葡萄糖苷酶、几丁质酶与木瓜蛋白酶均购买于麦克林试剂;枯草杆菌蛋白酶购买于默克。
实施例1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赤霉素菌渣与水按质量比为60:200混合,得物料1;
(2)将物料1、β-葡萄糖苷酶与几丁质酶按质量比为160:2:2混合后一次34℃酶解2.5h,得物料2,将物料2使用碱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9.2,然后持续搅拌2h;所述碱性pH调节剂包括碳酸钠、碳酸铵和氯化钙,质量比为16:8:5。
(3)将搅拌后得到的物料2、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按质量比为110:1.5:1.5混合后42℃酶解1.5h,得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加热到95℃灭酶10min后,调节pH至6.2。
(4)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70份与复合菌液8份混合26℃发酵40h,得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其中复合菌剂包括:蜡样芽孢杆菌、硬毛粗盖孔菌、鞘脂菌、固氮螺菌和假丝酵母,质量比为10:8:5:7:6,各菌种含菌量均为2亿/g。
(5)将黄原胶1份与水20份混合搅拌,得物料3;
(6)将物料3、硫酸锰3份、硫酸镁3份、磷酸氢二钠3份、聚天门冬氨酸6份、γ-聚谷氨酸4份、复硝酚钠4份、木醋液2份混合搅拌得物料4;
(7)将物料4、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混合搅拌即得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其中,步骤2)~4)所述搅拌的时间均为25min,所述搅拌的转速均为200rpm。
实施例2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赤霉素菌渣与水按质量比为80:300混合,得物料1;
(2)将物料1、β-葡萄糖苷酶与几丁质酶按质量比为180:4:4混合后一次40℃酶解3.5h,得物料2,将物料2使用碱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9.6,然后持续搅拌4h;所述碱性pH调节剂包括碳酸钠、碳酸铵和氯化钙,质量比为22:12:9。
(3)将搅拌后得到的物料2、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按质量比为130:2.5:2.5混合后46℃酶解2.5h,得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加热到95℃灭酶15min后,调节pH至7.2。
(4)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110份与复合菌液12份混合29℃发酵60h,得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其中复合菌剂包括:蜡样芽孢杆菌、硬毛粗盖孔菌、鞘脂菌、固氮螺菌和假丝酵母,质量比为14:12:9:11:10,各菌种含菌量均为4亿/g。
(5)将黄原胶3份与水40份混合搅拌,得物料3;
(6)将物料3、硫酸锰7份、硫酸镁7份、磷酸氢二钠5份、聚天门冬氨酸10份、γ-聚谷氨酸6份、复硝酚钠8份、木醋液6份混合搅拌得物料4;
(7)将物料4、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混合搅拌即得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其中,步骤2)~4)所述搅拌的时间均为35min,所述搅拌的转速均为400rpm。
实施例3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赤霉素菌渣与水按质量比为70:250混合,得物料1;
(2)将物料1、β-葡萄糖苷酶与几丁质酶按质量比为170:3:3混合后一次37℃酶解3h,得物料2,将物料2使用碱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9.4,然后持续搅拌3h;所述碱性pH调节剂包括碳酸钠、碳酸铵和氯化钙,质量比为19:10:7。
(3)将搅拌后得到的物料2、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按质量比为120:2:2混合后44℃酶解2h,得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加热到95℃灭酶13min后,调节pH至6.7。
(4)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85份与复合菌液10份混合28℃发酵50h,得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其中复合菌剂包括:蜡样芽孢杆菌、硬毛粗盖孔菌、鞘脂菌、固氮螺菌和假丝酵母,质量比为12:10:7:9:8,各菌种含菌量均为3亿/g。
(5)将黄原胶2份与水30份混合搅拌,得物料3;
(6)将物料3、硫酸锰5份、硫酸镁5份、磷酸氢二钠4份、聚天门冬氨酸8份、γ-聚谷氨酸5份、复硝酚钠6份、木醋液4份混合搅拌得物料4;
(7)将物料4、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混合搅拌即得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其中,步骤2)~4)所述搅拌的时间均为30min,所述搅拌的转速均为300rpm。
实验例1
对比试验:验证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促生效果。
其中,以实施例3方法得到的产品作为实验组;
同时,又设置了对照组1和对照组2,验证酶解过程对于肥料肥效及赤霉素去除效果的影响。
对照组1:其他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物料1没有经过β-葡萄糖苷酶与几丁质酶酶解;
对照组2:其他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物料2没有经过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
同时,又设置了对照组3,验证碱性pH调节剂对于肥料肥效及赤霉素去除效果的影响。
对照组3:其他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碱性pH调节剂的组成仅为氢氧化钠。
同时,又设置了对照组4,验证聚天门冬氨酸和γ-聚谷氨酸对于肥料肥效的影响。
对照组4:其他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将聚天门冬氨酸和γ-聚谷氨酸替换为等量的腐殖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同时,又设置了对照组5,验证本发明所提供了复合菌剂对于肥料肥效及赤霉素去除效果的影响。
对照组5:其他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固氮螺菌替换为圆褐固氮菌;
同时,又设置了对照组6,验证本发明所提供了复硝酚钠和木醋液对于肥料肥效的影响。
对照组6:其他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没有添加复硝酚钠和木醋液;
同时,又设置了对照组7,验证本发明所提供了复合菌剂的发酵过程对于肥料肥效及赤霉素去除效果的影响。
对照组7:其他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仅在于:没有添加复合菌液进行发酵过程;
同时与现有产品:海之源爆根(郑州海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对比。
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7所得产品的使用方法为:将所得产品用蒸馏水稀释20倍后浸润滤纸,现有产品按照说明书方法稀释后浸润滤纸,空白对照组仅使用蒸馏水浸润滤纸。然后将各试验组处理得到的滤纸分别平铺在培养皿中,在每个培养皿中的滤纸上点播10粒番茄种子,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天用蒸馏水补水1次,并设置两组重复。
番茄品种选择为瑞粉915,并对种子进行了清洗和消毒。试验期间记录每天种子的发芽个数,14d后试验结束,计算出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幼苗苗长、根长和下胚轴长;并对幼苗苗重、根重进行称重,结果取平均值,统计结果如表1和2所示。
表1番茄种子生长情况调查表
表2番茄幼苗生长情况调查表
由表1和表2记载的内容可知,本发明得到的产品可显著提高番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其种子的快速生长,而且,还能有效促进番茄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根作用。
从对照组1和2的数据可以看出,如果舍弃部分酶解过程会显著影响到肥料的使用效果,这是因为菌渣中的营养成分没有得到分解和释放导致的。
从对照组3的数据可以看出,如果仅使用普通的碱性pH调节剂,会显著影响到肥料的肥效,这是因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调节剂具有优异的处理赤霉素的作用,如果替换成其他组分,会导致赤霉素的大量残留,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从对照组4的数据可以看出,聚天门冬氨酸和γ-聚谷氨酸具有很好的促生作用,即使替换为其他组分,也并不能达到上述的效果。
从对照组5和7的数据可以看出,复合菌液对于肥料的肥料影响显著,也只有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菌群,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从对照组6的数据可以看出,复硝酚钠和木醋液配合使用,对于番茄发育有很大影响,这是因为复硝酚钠和木醋液的添加可以促进农作物对于肥料营养的吸收,提高了肥料肥效。
实验例2
对实验例1的实验组及对照组1~7所得肥料的赤霉素的残留量进行检测,测定三次,取平均值,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赤霉素残留量调查表
“-”代表未检出
由表3记载的内容可知,本发明所得肥料已经监测不出赤霉素,属于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肥料制品。从对照组的数据可以看出,如果舍弃一次酶解或二次酶解的过程,会影响到赤霉素的处理效果,而如果将碱性pH调节剂替换为常规试剂,赤霉素的残留显著上升。且如果不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菌种进行发酵,也会导致赤霉素的大量残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70~110份、复合菌剂8~12份、硫酸锰3~7份、硫酸镁3~7份、磷酸氢二钠3~5份、聚天门冬氨酸6~10份、γ-聚谷氨酸4~6份、复硝酚钠4~8份、木醋液2~6份、黄原胶1~3份和水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的制备方法为:
(1)将赤霉素菌渣与水混合,得物料1;
(2)将物料1、β-葡萄糖苷酶与几丁质酶混合后一次酶解,得物料2,将物料2使用碱性pH调节剂调节pH至9.2~9.6,搅拌;
(3)将物料2、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混合后二次酶解,得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灭酶后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调节pH至6.2~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碱性pH调节剂包括碳酸钠、碳酸铵和氯化钙,质量比为16~22:8~12:5~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赤霉素菌渣与水的质量比为60~80:200~3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物料1、β-葡萄糖苷酶与几丁质酶的质量比为160~180:2~4:2~4;步骤(3)所述物料2、木瓜蛋白酶和枯草杆菌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10~130:1.5~2.5:1.5~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包括:蜡样芽孢杆菌、硬毛粗盖孔菌、鞘脂菌、固氮螺菌和假丝酵母,质量比为10~14:8~12:5~9:7~11:6~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蜡样芽孢杆菌、硬毛粗盖孔菌、鞘脂菌、固氮螺菌、假丝酵母的含菌量均为2~4亿/g。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酶解后的赤霉素菌渣与复合菌液混合发酵,得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
2)将黄原胶与水混合搅拌,得物料3;
3)将物料3、硫酸锰、硫酸镁、磷酸氢二钠、聚天门冬氨酸、γ-聚谷氨酸、复硝酚钠和木醋液混合搅拌得物料4;
4)将物料4、发酵后的赤霉素菌渣混合搅拌即得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发酵的时间为40~60h,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6~29℃。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所述搅拌的时间均为25~35min,所述搅拌的转速均为200~400rpm。
CN202310979004.8A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69869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9004.8A CN116986952B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9004.8A CN116986952B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6952A true CN116986952A (zh) 2023-11-03
CN116986952B CN116986952B (zh) 2024-04-12

Family

ID=88529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79004.8A Active CN116986952B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695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0973A (zh) * 2015-06-30 2015-10-28 芜湖福民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赤霉素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31083A (zh) * 2016-11-24 2017-06-13 广西炎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1690A (zh) * 2017-12-05 2018-02-23 龚贤飞 一种微生物液体肥
CN108033847A (zh) * 2018-01-09 2018-05-15 江西新瑞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3238A (zh) * 2018-11-01 2018-12-21 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霉素菌渣制备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4538A (zh) * 2020-10-10 2021-01-08 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及包含赤霉素菌渣处理物的液体肥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0973A (zh) * 2015-06-30 2015-10-28 芜湖福民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赤霉素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31083A (zh) * 2016-11-24 2017-06-13 广西炎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1690A (zh) * 2017-12-05 2018-02-23 龚贤飞 一种微生物液体肥
CN108033847A (zh) * 2018-01-09 2018-05-15 江西新瑞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3238A (zh) * 2018-11-01 2018-12-21 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霉素菌渣制备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4538A (zh) * 2020-10-10 2021-01-08 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及包含赤霉素菌渣处理物的液体肥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6952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3375A (zh) 一种利用沼液制备盐碱地灌溉用液体肥料的方法
CN107151189A (zh) 一种富硒液体菌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214000A (zh) 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2009B (zh) 一种有机酸植物土壤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6759A (zh) 一种甘蔗糖蜜发酵废液回收利用方法
CN105669260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11574270A (zh) 一种酵素氨基酸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61327B (zh) 一种纤维素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20730B (zh) 一种玫瑰花用有机肥配方
CN106348873A (zh) 海藻复合分级发酵制备微量元素液体水溶肥的方法
CN113292371A (zh) 一种草莓nft有机营养液配方
Sunarya et al. Utilization of baglog waste as bokashi fertilizer with local microorganisms (MOL) activator
CN106278761B (zh) 一种利用剩余活性污泥与木材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12079674A (zh) 一种沙漠藻复合菌肥的制备方法
CN112194538A (zh) 一种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及包含赤霉素菌渣处理物的液体肥料
CN112239380A (zh) 一种提高作物抗逆性的氨基酸生物制剂
CN116986952B (zh)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8680A (zh) 一种以含碳原料制备生物甲烷气体的方法
CN102173879B (zh) 利用纤维素酶发酵废菌丝体和沼渣生产生物钾肥的方法
CN111484368A (zh) 一种微生物肥料固体发酵生产方法及固体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10981638A (zh) 一种具有盐碱地改良功效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8456651A (zh) 一种发酵秸秆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2894A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专用猪粪复合肥
CN106518397A (zh) 利用酒精滤泥制备有机/无机混合活性复合肥方法
CN111792953A (zh) 一种猪尿有机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9

Address after: 075000 No. 061, Duikounao Administrative Village, Duikounao Village, Haojiaying Township, Zhangbei County, Zhangjiakou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 Shupe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1 Qianjiaqiao, Jiannan Village, Wangdian Tow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001

Applicant before: Jiaxing Juncheng Agricultur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