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2585A - 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2585A
CN116982585A CN202311001267.8A CN202311001267A CN116982585A CN 116982585 A CN116982585 A CN 116982585A CN 202311001267 A CN202311001267 A CN 202311001267A CN 116982585 A CN116982585 A CN 116982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connecting rod
feeding funnel
marmoratus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012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跃斌
阮泽超
张燕
柴学军
薛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100126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25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2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25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A01K61/65Connecting or mooring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80Fee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养殖网箱,养殖网箱包括架体和网体,架体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网体布设于架体的外围形成顶部开口的箱体结构;多个养殖网箱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可用于褐菖鲉的繁育和增殖放流,具有良好的抗风浪性能,可降低网箱倾覆风险,提高鱼苗的存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
背景技术
褐菖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加,褐菖鲉资源量存在下降趋势。为此有必要对褐菖鲉的繁育技术做进一步研究,既满足广大养殖户对苗种的需求,同时通过增殖放流,修复和保护自然资源。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对鱼苗的应激性反应,降低放流鱼苗的损耗,以及让鱼苗提前适应放流区域水温盐度环境,最好方式是在放流区域暂养某一段时间,等鱼苗适应于外界环境后,再进行放流,以提高鱼苗野外存活率。
公开号为KR1020170009407A的发明申请,涉及利用养殖笼的水产生物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将新鲜海水从海底通过马达泵流入,在流入海水流过的管道的一定部分安装饲料供应装置,水产生物的养殖方法是将需要量的饲料降落后,流入的海水和饲料混合在一起,供应到设置在海底的养殖用笼子内部组成的饲料笼子中。与海水一起流入的饲料滞留在饲料笼内部,使饲料与海水一起逐渐分解为微粒,移动到笼外的养殖笼中,成为水产生物的食物。该装置在饲料供应的同时起到净化养殖笼的作用。
授权号为ES2233186B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养鱼用复合圆形浮笼,由固定在海里的同心聚乙烯管组成,它们将为整个系统提供浮力和阻力。该系统在管道周围有径向的金属或塑料支架,并通过将系统分为几个部分来将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支架的顶部应配置为可通行的走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两侧进入笼子。培养笼应浸入水中,并位于每两个管冠和每两个支架之间的空间内。它们由金属或增强塑料制成,底部有孔,可以让水通过。这些笼子应服从由上述管子和支架通过链条或木桩组成的主要结构。该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够在海上作业的此类鱼类苗圃,避免占用沿海地区以及现有渔场抽水和转运水的成本。
分析上述现有技术,水产养殖网箱正逐步向多功能性发展。但是由于褐菖鲉仔鱼的成活率受到风浪、敌害的影响很大,而现有的大部分水产养殖网箱的抗风浪性能较差,不太适合用于风浪较大的海域,从而限制了褐菖鲉的增殖放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用于褐菖鲉的繁育和增殖放流,具有良好的抗风浪性能,稳定性高,可降低网箱倾覆风险,提高鱼苗的存活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褐菖鲉繁育装置,包括多个养殖网箱,养殖网箱包括架体和网体,架体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网体布设于架体的外围,网体包裹在架体的侧方和底部形成顶部开口的箱体结构;多个养殖网箱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具体的柔性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养殖网箱的支撑杆或网体。
进一步的,网体可活动;从而可以对养殖网箱的内部与外界海水之间进行拦截或连通,以便于对培育到放流标准的鱼苗进行放流。具体的,网体的活动方式可以是架体侧方的网体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整体向上移动,或者架体侧方的网体的底部向上卷起,从侧方将养殖网箱与外界海域连通;或者,养殖网箱底部的网体可与架体的底部分离,从底部将养殖网箱与外界海域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养殖网箱可置于褐菖鲉放流区域,用于鱼苗的培育或分批次暂养。例如,可将不同日龄的鱼苗或不同体长范围的鱼苗分别置于不同的养殖网箱内养殖,待其达到放流标准后,通过移动网体将对应的养殖网箱内部空间与外界海域连通,实现增殖放流。本装置结构简单,设置多个养殖网箱可扩大养殖空间,还可以根据鱼苗的情况进行分区暂养。柔性连接件的设置,可降低不同养殖网箱之间的影响,提高整个装置抵抗海上风浪的能力。具体的,一个养殖网箱,尤其是处于外层的养殖网箱在风浪以及自身的浮力影响下会处于下沉上浮不断变化的状态,并且移动范围较大;由于养殖网箱之间是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相较于刚性连接而言,可大幅减弱养殖网箱的这种不稳定状态对附近养殖网箱的影响,从而可降低全部养殖网箱倾覆的风险。此外,养殖网箱这种随风浪沉浮的运作方式还起到消浪的作用,可降低海水波动对内层养殖网箱或附近连接的其他养殖网箱的影响,提高内层养殖网箱的稳定性。基于此,可将养殖日龄较短的或个体体长不足的鱼苗置于内层养殖网箱内进行养殖,避免鱼苗的应激过度,保证鱼苗正常生长;而接近放流标准的鱼苗可置于外层养殖网箱,便于鱼苗提前适应养殖海域的环境,以提高野外存活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柔性连接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连接单体,相邻设置的连接单体之间柔性连接,养殖网箱通过第一绳体与连接单体相连。
进一步的,多个连接单体之间通过柔性绳、弹性件或伸缩件等连接。
由此,并列设置的多个连接单体之间柔性连接,在水流的波动作用下,相邻的连接单体之间可以彼此靠近或远离,并可随水流下沉或上浮,连接单体在活动过程中消耗水体能量,从而降低风浪对与之连接的养殖网箱的影响,提高稳定性,防止装置侧翻或倾覆。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连接单体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浮杆,两个第一浮杆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二浮杆连接,第一浮杆的上下两端均配置有浮球;多个连接单体之间配置有折弯板,折弯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上折弯部和下折弯部,上折弯部跨设在第二浮杆上,下折弯部配置有配重件。
具体的,第二浮杆与折弯板的下表面接触,配重件设于折弯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柔性连接件内设置多组折弯板,多组折弯板沿第一浮杆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
进一步的,连接单体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浮杆之间连接有第二绳体,配重件与第二绳体固定连接。第二绳体能够沿第一浮杆的长度方向滑移。
进一步的,配重件为球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的,配重件的重量应根据折弯部的材质以及连接单体的浮力情况设置,以能够保持折弯部的折弯状态且不带动连接单体下沉为宜。
由此,通过第一浮杆、第二浮杆与浮球提供足够的浮力,可以保证连接单体漂浮或悬浮在水体中,保证整个柔性连接件在水中的状态稳定性。通过第一浮杆与第二浮杆的连接,使得连接单体具有稳定的框架结构,多个连接单体之间设置折弯板实现连接单体之间的柔性连接,使得柔性连接件成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调整连接角度和连接高度的统一整体。
由于连接单体上的第一浮杆、第二浮杆与浮球均具有足够的浮力,使得与之连接的折弯板在水中上下浮动,因此,折弯板对于经由柔性连接件的空间范围向其两侧连接的养殖网箱流动的水体具有缓流作用。波动的水体在经过柔性连接件时,被层层叠叠的折弯板阻挡,从而减缓水流流速,从而可避免两个养殖网箱之间的水体流速较快而导致的网箱晃动。由于折弯板上设置间隔设置多个上折弯部和下折弯部,从而水流在经过柔性连接件时,多次修正流向,达到整流的效果,从而降低水流尤其是较大波浪的冲击力度。由于褐菖鲉的鱼苗在养殖35-40天后开始变态变成幼鱼,栖息方式发生改变,从水体中集群浮游到贴壁和贴角潜伏。利用折弯板拦截水流可减少因水流过快惊扰鱼苗而导致的鱼群远离养殖网箱侧壁,缩小养殖网箱内鱼群的活动空间等不良情况。
利用折弯板拦截或阻挡水流,降低水体流动速度的过程中,通过连接单体上设置的第二绳体和配重件可确保折弯板始终处于折弯状态,避免折弯板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变形,尤其是可防止折弯板因呈平板状结构或近似平板结构而导致的对水体整流效果下降。
具体的,风浪较弱的情况下,在连接单体的浮力作用以及配重件的重力作用下,折弯板可以保持折弯状态,并处于相对稳定的高度,也就是说多层折弯板相对于连接单体不会有较大范围的上下浮动。而当风浪较大时,上下层叠设置的多个折弯板将柔性连接件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流动空间,流速较高的水流进入不同的流动空间,并冲击该空间上下端的折弯板。在水流冲击作用下,折弯板与连接单体之间的相对稳定被破坏,例如会出现某些区域的上折弯部随水流向上浮动,此时在该区域两侧的下折弯部,在配重件的限制作用下上浮的幅度较弱,从而会向该上浮的上折弯部方向聚拢,并带动与之相邻的左右两侧的连接单体彼此靠近,使得两个相邻的下折弯部之间的局部的空间被压缩,该空间内的水流被迫减速并调整流向,在更外侧的上折弯部、下折弯部以及连接单体的制约作用下,该聚拢的空间逐渐向初始状态调整,并且在水流冲击作用下这一调整过程并非一步到位,而是不断往复的过程,直至调整幅度可忽略为止,在此过程中,可消耗大量的水体能量,使流向养殖网箱的水流相对稳定。
此外,通过第二绳体相对于第一浮杆的上下移动,使得在配重件相对于第一浮杆的位置可调整,调节上下折弯板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通过的水流流量。当进入某一流动空间内的水流量较大时,在大量水体的冲击作用下,折弯板发生形变,并且促使位于下折弯部的第二绳体带动配重件移动,进而挤压上下两个相邻的流动空间,从而使得该流动空间相对扩大,有助于降低水体流速。
除此之外,折弯板能够拉伸形变,其形变范围可控,通过折弯板的形变可调整柔性连接件的整体形态,包括整体的宽度、弯曲方向和角度等。当柔性连接件通过第一绳体与养殖网箱的网体相连时,可确保养殖网箱的网体在水流冲击作用下的形变能够随折弯板的形变而进行调整,有助于维持养殖网箱的网体在水中的形态,另外折弯板的形变拉动两侧养殖网箱的网体有助于通过拉动的方式来清除网体上的附着物或堵塞物等。
进一步的,支撑杆的外侧套设有滑移基体,滑移基体与支撑杆活动配合;滑移基体包括与支撑杆相配合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第一绳体相配合的第二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养殖网箱的内部配置有竖直设置的转轴,转轴的底部通过轴承等与架体的底部转动连接;转轴外壁连接有多个水平设置的网板,多个网板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上下相邻设置的两个网板之间的间距0.3m-1.0m。
进一步的,网板为扇形。
由此,通过可转轴和网板的配合,可为褐菖鲉鱼苗提供栖息场所,尤其是鱼苗变态变成幼鱼,栖息方式发生改变时,网板的设置可充分利用养殖网箱内部的空间,避免鱼苗大量聚集在养殖网箱测侧壁。
此外,转轴带动网板转动,可促进养殖网箱内部水体的流动,促进养殖用水的流动和更换,进而可避免养殖空间内溶解氧含量低造成的鱼苗存活率下降,水体流动也有助于带动养殖网箱内部的杂质(例如饲料残渣、鱼苗排泄物等)向养殖网箱外部流动,保持养殖空间内部的洁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养殖网箱配置有饲料投喂组件,饲料投喂组件包括投喂漏斗和连接杆,连接杆与架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投喂漏斗套设在连接杆的外侧;投喂漏斗的侧壁设有孔体;投喂漏斗的内部设有筛料网板,筛料网板的外侧边缘与投喂漏斗的内壁弹性连接。
由此,可通过饲料投喂组件向养殖网箱的内部自动投喂饲料。具体的,从顶部开口将饲料放入投喂漏斗的内部,饲料经过筛料网板的筛料可经由投喂漏斗侧壁上的孔体投放到养殖网箱的内部,供鱼苗食用。
连接杆带动投喂漏斗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投喂漏斗内部的饲料可均匀的向养殖网箱内部抛洒,扩大饲料投喂范围,提高饲料抛洒均匀度,防止因饲料过于集中而引发的鱼苗争夺,降低鱼苗因争斗而引发的受伤率和死亡率。此外,投喂漏斗转动,可带动养殖网箱内部的水体流动,从而促进新鲜水体进入养殖空间内部,保证水体含氧量,提高排污效果。
筛料网板与投喂漏斗通过弹簧等弹性件连接,从而在对饲料进行筛料的过程中,由于筛料网板上方饲料重量的变化可导致弹性件的形变,进而通过弹性件带动投喂漏斗的振动,可防止投喂漏斗堵塞。
进一步的,投喂漏斗能够沿连接杆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投喂漏斗为轻质材料,可采用木料、塑料等浮力材料加工。
由此,便于饲料的精准投喂。具体的,当投喂漏斗空载时位于连接杆的最上方,并且投喂漏斗可暴露在海水外,从而便于将饲料放置到投喂漏斗的内部。待将饲料投放到投喂漏斗内部后,在重力作用下,投喂漏斗沿连接杆向下移动,直至进入养殖网箱的内部。在投喂漏斗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水流冲击饲料,有助于提高饲料的松散度,从而提高饲料通过投喂漏斗侧壁的效率,提高投喂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投喂漏斗的底部配置有辅助投喂组件,辅助投喂组件包括翻动板体和铰接轴,铰接轴设于投喂漏斗的底部边缘,翻动板体的一端与铰接轴铰接,翻动板体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绕铰接轴转动,翻动板体的另一端,也就是翻动板体的自由端向远离连接杆的方向延伸;翻动板体的上表面配置拦截板,拦截板由翻动板体的表面向上倾斜设置。
翻动板体上均匀布设孔体,并且翻动板体采用轻质材料加工,因此,翻动板体受水体浮力的作用不会下沉,在水体中呈倾斜甚至水平状态。
拦截板的自由端(也就是远离翻动板体表面的一端)向远离投喂漏斗的方向倾斜设置。
拦截板可为长度与翻动板体的长度相匹配的长条状板材;拦截板也可设置为多个间隔设置的短板材。
由此,从投喂漏斗侧壁的孔体排出的饲料在下落的过程中,部分洒落在翻动板体上,再经由翻动板体上的孔体下落。当翻动板体拦截的饲料量比较多时,受重力影响翻动板体绕铰接轴转动,并促使其上的饲料向外侧边缘扩散,直至从末端掉落,如此,可避免饲料集中于某一区域。在这一过程中,翻动板体上表面设置的拦截板对移动中的饲料进行拦截,可避免翻动板体转动过程中饲料一次性倾倒过多,还可以通过拦截板实现打散饲料,松散饲料内部结构的效果。
除此之外,翻动板体与拦截板的设置,可促进养殖网箱内部上下层水体之间的交换,提高养殖空间内水体的均衡度。翻动板体在一定角度内摆动,引起水体波动,促进水流流动,可防止养殖网箱内部缺氧,投喂漏斗、翻动板体的上下移动还有助于收集浮游生物或海水上上层或海水表层的垃圾杂质,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鱼苗存活率。
在停止饲料投喂时,投喂漏斗、翻动板体基本保持不动,还为褐菖鲉鱼苗提高额外的栖息场所,扩大养殖网箱内部的利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竖直设置,并且第一连杆的底部与架体通过轴承等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底端与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端设有限位件;投喂漏斗套设在第二连杆的外侧。
由此,第二连杆能够带动投喂漏斗在一定范围内绕第一连杆的轴线来回晃动。如此,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扩大饲料的抛洒范围,实现均匀投喂,投喂漏斗内部的饲料在惯性作用下从侧壁上的孔体甩出并扩大抛洒范围,可避免投喂漏斗侧壁上以及筛料网板上的孔体堵塞,保证饲料投喂效果。在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下,第二连杆的摆动范围有限,在第二连杆摆动到极限位置时,摆动中的投喂漏斗产生顿挫,可提高局部水体的波动幅度,产生水体扰动,提高水体均衡度,防止网体局部堵塞。并且,随投喂漏斗的晃动,其内部的饲料在重力作用下来回移动,如此筛料网板受力不均匀,其外边缘不同位置的弹簧等弹性件处于类似“伸长-压缩-伸长”的不断调整的状态,从而投喂漏斗的侧壁持续接受来自弹簧的振动能量,处于不稳定状态,进一步实现提高筛料的效果。此外,投喂漏斗的这种不稳定状态可增强对附近水体的扰动,水体携带饲料流动,可避免饲料等粘附在网体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相邻两个养殖网箱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避免一个养殖网箱受风浪影响后会带动与之相连的养殖网箱,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降低倾覆风险;
2.柔性连接件通过连接单体与折弯板的配合,一方面通过折弯板起到缓流效果,避免因水体流速较快造成的养殖网箱晃动,保证养殖网箱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并且能够通过上下设置的折弯板以及配重件来控制上下的折弯板间距,以达到控制水体流通的效果;
3.设置转轴与网板配合,为褐菖鲉鱼苗提供栖息场所,符合鱼苗生活习性,提高养殖网箱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并可以促进水体流动,提高水体更换效率,避免养殖空间内溶解氧含量低造成的鱼苗存活率下降,并提高养殖网箱内部杂质向外排出的效率;
4.设置饲料投喂组件,扩大饲料投喂范围,提高饲料抛洒均匀度,降低鱼苗因争斗而引发的受伤率和死亡率;并且能够带动养殖网箱内部的水体流动,保证水体含氧量,提高排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褐菖鲉繁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柔性连接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滑移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网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饲料投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饲料投喂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辅助投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养殖网箱10;架体11;支撑杆12;网体13;第一绳体14;滑移基体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柔性连接件20;连接单体21;第一浮杆22;第二浮杆23;浮球24;折弯板31;上折弯部32;下折弯部33;第二绳体34;配重件35;转轴41;轴承42;网板43;投喂漏斗51;第二连杆52;限位件53;筛料网板54;弹簧55;翻动板体56;铰接轴57;拦截板5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图8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褐菖鲉繁育装置。如图所示,本装置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养殖网箱10,养殖网箱10包括架体11和网体13,架体11为圆形或方形的框架结构,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2,网体13布设于架体11的外围,网体13包裹在架体11的侧方和底部形成顶部开口的箱体结构。网体13相对于架体11可活动,从而可以对养殖网箱10的内部与外界海水之间进行拦截或连通,以便于对培育到放流标准的鱼苗进行放流。具体的,网体13的活动方式可以是架体11侧方的网体13沿支撑杆12的长度方向整体向上移动,或者架体11侧方的网体13的底部向上卷起,从侧方将养殖网箱10与外界海域连通;或者,养殖网箱10底部的网体13可与架体11的底部分离,从底部将养殖网箱10与外界海域连通。
养殖网箱10可置于褐菖鲉放流区域,用于鱼苗的培育或分批次暂养。例如,可将不同日龄的鱼苗或不同体长范围的鱼苗分别置于不同的养殖网箱10内养殖,待其达到放流标准后,通过移动网体13将对应的养殖网箱10内部空间与外界海域连通,实现增殖放流。一般的,可将养殖日龄较短的或个体体长不足的鱼苗置于内层养殖网箱10内进行养殖,避免鱼苗的应激过度,保证鱼苗正常生长;而接近放流标准的鱼苗可置于外层养殖网箱10,便于鱼苗提前适应养殖海域的环境,以提高野外存活率。
相邻的两个养殖网箱10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20连接,可降低不同养殖网箱10之间的影响,提高整个装置抵抗海上风浪的能力。具体的,一个养殖网箱10,尤其是处于外层的养殖网箱10在风浪以及自身的浮力影响下会处于下沉上浮不断变化的状态,并且移动范围较大;由于养殖网箱10之间是通过柔性连接件20连接,相较于刚性连接而言,可大幅减弱养殖网箱10的这种不稳定状态对附近养殖网箱10的影响,从而可降低全部养殖网箱10倾覆的风险。
柔性连接件20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连接单体21,相邻设置的连接单体21之间柔性连接,养殖网箱10通过第一绳体14和与之相近的连接单体21相连。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20通过第一绳体14与养殖网箱10的架体11上的支撑杆12相连,支撑杆12的外侧套设有滑移基体15,滑移基体15与支撑杆12活动配合;滑移基体15包括与支撑杆12相配合的第一通孔16,以及与第一绳体14相配合的第二通孔17。滑移基体15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沿支撑杆1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柔性连接件20相对于养殖网箱10的高度可以调节,有助于提高消浪效果。
具体的,连接单体21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浮杆22,两个第一浮杆22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二浮杆23连接,第一浮杆22的上下两端均配置有浮球24。相邻设置的两个连接单体21之间通过柔性绳、弹性件或伸缩件等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单体21通过折弯板31连接。多个连接单体21之间多个上下并排设置多个折弯板31。折弯板3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上折弯部32和下折弯部33,上折弯部32跨设在第二浮杆23上,下折弯部33配置有配重件35。通过第一浮杆22与第二浮杆23的连接,使得连接单体21具有稳定的框架结构,多个连接单体21之间设置折弯板31实现连接单体21之间的柔性连接,使得柔性连接件20成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调整连接角度和连接高度的统一整体。通过第一浮杆22、第二浮杆23与浮球24提供足够的浮力,可以保证连接单体21漂浮或悬浮在水体中,保证整个柔性连接件20在水中的状态稳定性,防止因自身重力原因带动与之连接的养殖网箱10下沉。
连接单体21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浮杆22之间连接有第二绳体34,配重件35与第二绳体34固定连接。并且第二绳体34能够沿第一浮杆22的长度方向滑移。配重件35为球形或椭圆形,其重量应根据折弯部的材质以及连接单体21的浮力情况设置,以能够保持折弯部的折弯状态且不带动连接单体21下沉为宜。
折弯板31在连接单体21的浮力作用下在水中上下浮动,对于经由柔性连接件20的空间范围向其两侧连接的养殖网箱10流动的水体具有缓流作用。波动的水体在经过柔性连接件20时,被层层叠叠的折弯板31阻挡,从而减缓水流流速,从而可避免两个养殖网箱10之间的水体流速较快而导致的网箱晃动。水流在经过柔性连接件20时,通过多个上折弯部32和下折弯部33的拦截,多次修正流向,达到整流的效果,从而降低水流尤其是较大波浪的冲击力度,可减少因水流过快惊扰鱼苗而导致的鱼群远离养殖网箱10侧壁,缩小养殖网箱10内鱼群的活动空间等不良情况。
折弯板31的形变可调整柔性连接件20的整体形态,包括整体的宽度、弯曲方向和角度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20通过第一绳体14与养殖网箱10的网体13相连,如此柔性连接件20的结构调整也会带动与之相连的网体13。具体的,养殖网箱10的网体13在水流冲击作用下的形变能够随折弯板31的形变而进行调整,有助于维持养殖网箱10的网体13在水中的形态,另外折弯板31的形变拉动两侧养殖网箱10的网体13有助于通过拉动的方式来清除网体13上的附着物或堵塞物等。
养殖网箱10的内部配置有竖直设置的转轴41,转轴41的底部通过轴承42等与架体11的底部转动连接;转轴41外壁连接有多个水平设置的扇形的网板43,多个网板43错位设置。并且上下相邻设置的两个网板43之间的间距0.3m-1.0m。
通过可转轴41和网板43的配合,可为褐菖鲉鱼苗提供栖息场所,尤其是鱼苗变态变成幼鱼,栖息方式发生改变时,网板43的设置可充分利用养殖网箱10内部的空间,避免鱼苗大量聚集在养殖网箱10测侧壁。此外,转轴41带动网板43转动,可促进养殖网箱10内部水体的流动,促进养殖用水的流动和更换,进而可避免养殖空间内溶解氧含量低造成的鱼苗存活率下降,水体流动也有助于带动养殖网箱10内部的杂质向养殖网箱10外部流动,保持养殖空间内部的洁净度。
采用本实施例的繁育装置进行褐菖鲉鱼苗的繁育,利用柔性连接件20的设置避免一个养殖网箱10受风浪影响后会带动与之相连的养殖网箱10,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降低倾覆风险;并通过柔性连接件20对流经的水体进行整流,降低流速、调整流向,避免或减少鱼苗的应激反应,提高鱼苗存活率。
实施例2
图9~图12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褐菖鲉繁育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养殖网箱10配置有饲料投喂组件,饲料投喂组件包括投喂漏斗51和连接杆,连接杆与架体11的底部转动连接,投喂漏斗51套设在连接杆的外侧;投喂漏斗51的侧壁设有孔体。连接杆带动投喂漏斗51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投喂漏斗51内部的饲料可均匀的向养殖网箱10内部抛洒,扩大饲料投喂范围,提高饲料抛洒均匀度,防止因饲料过于集中而引发的鱼苗争夺,降低鱼苗因争斗而引发的受伤率和死亡率。投喂漏斗51转动,可带动养殖网箱10内部的水体流动,从而促进新鲜水体进入养殖空间内部,保证水体含氧量,提高排污效果。
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52,第一连杆竖直设置,并且第一连杆的底部与架体11通过轴承42等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2的底端与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52的连接端设有限位件53;投喂漏斗51套设在第二连杆52的外侧,并且能够沿第二连杆52的长度方向往返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的第一连杆与转轴41为同一杆体。
投喂漏斗51为轻质材料,可采用木料、塑料等浮力材料加工。当投喂漏斗51空载时位于连接杆的最上方,并且投喂漏斗51可暴露在海水外,从而便于将饲料放置到投喂漏斗51的内部。待将饲料投放到投喂漏斗51内部后,在重力作用下,投喂漏斗51沿连接杆顶部的第二连杆52向下移动,直至进入养殖网箱10的内部。在投喂漏斗5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水流冲击饲料,有助于提高饲料的松散度,从而提高饲料通过投喂漏斗51侧壁的效率,提高投喂效率。
投喂漏斗51的内部设有筛料网板54,筛料网板54的外侧边缘与投喂漏斗51的内壁通过弹簧55实现弹性连接。通过筛料网板54对饲料进行筛料,在此过程中由于筛料网板54上方饲料重量的变化可导致弹性件的形变,进而通过弹性件带动投喂漏斗51的振动,可防止投喂漏斗51堵塞。
除此之外,第二连杆52能够带动投喂漏斗51在一定范围内绕第一连杆的轴线来回晃动。如此,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扩大饲料的抛洒范围。在限位件53的限位作用下,第二连杆52的摆动范围有限,在第二连杆52摆动到极限位置时,摆动中的投喂漏斗51产生顿挫,可提高局部水体的波动幅度,产生水体扰动,提高水体均衡度,防止网体13局部堵塞。并且,随投喂漏斗51的晃动,其内部的饲料在重力作用下来回移动,如此筛料网板54受力不均匀,其外边缘不同位置的弹簧55等弹性件处于类似“伸长-压缩-伸长”的不断调整的状态,从而投喂漏斗51的侧壁持续接受来自弹簧55的振动能量,处于不稳定状态,进一步实现提高筛料的效果。此外,投喂漏斗51的这种不稳定状态可增强对附近水体的扰动,水体携带饲料流动,可避免饲料等粘附在网体13上。
投喂漏斗51的底部配置有辅助投喂组件,辅助投喂组件包括翻动板体56和铰接轴57,铰接轴57设于投喂漏斗51的底部边缘,翻动板体56的一端与铰接轴57铰接,翻动板体56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绕铰接轴57转动,翻动板体56的另一端,也就是翻动板体56的自由端向远离连接杆的方向延伸;翻动板体56的上表面配置拦截板58,拦截板58由翻动板体56的表面向上倾斜设置。
翻动板体56上均匀布设孔体,并且翻动板体56采用轻质材料加工,因此,翻动板体56受水体浮力的作用不会下沉,在水体中呈倾斜甚至水平状态。
拦截板58上远离翻动板体56表面的一端向远离投喂漏斗51的方向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拦截板58为长度与翻动板体56的长度相匹配的长条状板材。在其他实施例中拦截板58也可为多个间隔设置的短板材。
从投喂漏斗51侧壁的孔体排出的饲料在下落的过程中,部分洒落在翻动板体56上,再经由翻动板体56上的孔体下落。当翻动板体56拦截的饲料量比较多时,受重力影响翻动板体56绕铰接轴57转动,并促使其上的饲料向外侧边缘扩散,直至从末端掉落,如此,可避免饲料集中于某一区域。在这一过程中,翻动板体56上表面设置的拦截板58对移动中的饲料进行拦截,可避免翻动板体56转动过程中饲料一次性倾倒过多,还可以通过拦截板58实现打散饲料,松散饲料内部结构的效果。
除此之外,翻动板体56与拦截板58的设置,可促进养殖网箱10内部上下层水体之间的交换,提高养殖空间内水体的均衡度。翻动板体56在一定角度内摆动,引起水体波动,促进水流流动,可防止养殖网箱10内部缺氧,投喂漏斗51、翻动板体56的上下移动还有助于收集浮游生物或海水上上层或海水表层的垃圾杂质,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鱼苗存活率。
在停止饲料投喂时,投喂漏斗51、翻动板体56基本保持不动,还为褐菖鲉鱼苗提高额外的栖息场所,扩大养殖网箱10内部的利用空间。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包括多个养殖网箱(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网箱(10)包括架体(11)和网体(13),所述架体(11)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2),所述网体(13)布设于所述架体(11)的外围形成顶部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网体(13)可活动;多个所述养殖网箱(10)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菖鲉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连接件(20)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连接单体(21),相邻设置的所述连接单体(21)之间柔性连接,所述养殖网箱(10)通过第一绳体(14)与所述连接单体(2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褐菖鲉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单体(21)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浮杆(22),两个所述第一浮杆(22)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二浮杆(23)连接,所述第一浮杆(22)的上下两端均配置有浮球(24);
多个所述连接单体(21)之间配置有折弯板(31),所述折弯板(3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上折弯部(32)和下折弯部(33),所述上折弯部(32)跨设在所述第二浮杆(23)上,所述下折弯部(33)配置有配重件(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菖鲉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网箱(10)的内部配置有竖直设置的转轴(41),所述转轴(41)的底部与所述架体(1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1)外壁连接有多个水平设置的网板(43),多个网板(43)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褐菖鲉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网箱(10)配置有饲料投喂组件,所述饲料投喂组件包括投喂漏斗(51)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架体(11)的底部连接,所述投喂漏斗(51)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
所述投喂漏斗(51)的侧壁设有孔体;所述投喂漏斗(51)的内部设有筛料网板(54),所述筛料网板(54)的外侧边缘与所述投喂漏斗(51)的内壁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褐菖鲉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喂漏斗(51)的底部配置有辅助投喂组件,所述辅助投喂组件包括翻动板体(56)和铰接轴(57),所述铰接轴(57)设于所述投喂漏斗(51)的底部边缘,所述翻动板体(56)的一端与所述铰接轴(57)铰接,所述翻动板体(56)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连接杆的方向延伸;
所述翻动板体(56)的上表面配置拦截板(58),所述拦截板(58)由所述翻动板体(56)的表面向上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褐菖鲉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52),所述第一连杆竖直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连杆的底部与所述架体(11)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52)的连接端设有限位件(53);所述投喂漏斗(51)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杆(52)的外侧。
CN202311001267.8A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 Pending CN1169825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1267.8A CN116982585A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1267.8A CN116982585A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2585A true CN116982585A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33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01267.8A Pending CN116982585A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25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6376B1 (en) Fish rearing tank comprising an egg-shaped shell with ballast
US20190159434A1 (en) Device for Rearing Aquaculture Animals At Sea
CN114391495B (zh) 可精准投喂饵料的深海养殖网箱
CN109329157B (zh) 一种大面积水域围网养殖扳罾机械集捕装置
CN112640827A (zh) 一种养殖密度可调的水产养殖用浅水网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07593555B (zh) 一种提高鱼儿喂食效率的活水养殖系统
CN207383275U (zh) 一种可自动喂食的水产养殖网箱
CN101146441B (zh) 应用于海产养殖的鱼笼
CN113728955A (zh) 一种海洋养殖用网箱
CN106508752B (zh) 一种养鱼池及养鱼方法
CN1799348A (zh) 海产贝类苗种中间培育装置
CN116982585A (zh) 一种褐菖鲉繁育装置
CN113261521B (zh) 深海渔业多级营养混合养殖工船及其养殖方法
CN113711959B (zh) 一种远海岛礁珍珠贝生态增殖的方法
CN107549074B (zh) 一种提高投料机使用寿命的活水养殖系统
CN209234678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投饵装置
KR102060864B1 (ko) 노지양식용 해삼 양식장치
CN207505727U (zh) 一种可定时定量的水禽类饲喂装置
CN202218565U (zh) 鸽用自助式饲喂器
CN212589668U (zh) 鱼类喂食装置
CN215074785U (zh) 一种海洋水产养殖投食装置
CN218889147U (zh) 一种适用于水域生态治理的人工鱼巢
NO342860B1 (en) Floating and submersible closed-contained aquaculture farming invention
CN216874528U (zh) 一种远海岛礁珍珠贝生态增殖网箱
CN212787060U (zh) 一种石斑鱼稚幼鱼阶段流水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