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0989A -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0989A
CN116980989A CN202210425591.1A CN202210425591A CN116980989A CN 116980989 A CN116980989 A CN 116980989A CN 202210425591 A CN202210425591 A CN 202210425591A CN 116980989 A CN116980989 A CN 116980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erminal
measurement result
message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255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南
陈宁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255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098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9788 priority patent/WO202320270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0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9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相关信息。

Description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终端基于层三(L3,Lay 3)的测量结果执行切换,也就是说,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需要进行层三滤波,这导致了终端的切换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发送;所述第一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切换成功;
无线链路失败(RLF,Radio Link Failure);
随机接入;
条件切换;
双协议栈切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报告、切换成功消息、RLF消息和随机接入报告。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
层三的测量结果;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次数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持续时长;
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之间的时长;
第二次数;所述第二次数表征所述第二时长内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表征关于层一和/或层二的测量配置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所述测量目标包括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小区;
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
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对应的切换门限;
第三次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三次数时触发切换;
第三时长,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持续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时触发切换。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报告、切换成功消息、RLF消息和随机接入报告。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
层三的测量结果;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次数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持续时长;
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之间的时长;
第二次数;所述第二次数表征所述第二时长内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消息;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表征关于层一和/或层二的测量配置的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RRC消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所述测量目标包括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小区;
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
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对应的切换门限;
第三次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三次数时触发切换;
第三时长,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持续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时触发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量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基站,包括:第二处理器及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第一终端侧任一方法所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基站,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第一基站侧任一方法所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终端侧任一方法所述的步骤,或者实现上述第一基站侧任一方法所述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和存储介质,其中,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在第一消息中,携带了表征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基站可以获取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第一基站用于对第一终端进行切换配置,使得第一终端可以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当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时,第一终端可以避免对测量结果进行层三滤波,提高了终端的切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信息上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信息上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信息上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信息上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基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终端基于层三(L3,Lay 3)的测量结果执行切换,也就是终端对信号强度测量结果进行层三滤波后,在满足配置的事件的情况下,终端上报网络侧,网络侧向终端发送切换信令,再由终端执行切换。在上述切换过程中需要进行层三滤波,影响了终端的切换效率。
基于此,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在第一消息中,携带了表征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基站可以获取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第一基站用于对第一终端进行切换配置,使得第一终端可以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当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时,第一终端可以避免对测量结果进行层三滤波,提高了终端的切换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入终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层一的测量结果,指的是由物理层测量参考信号得到的测量值,例如测量得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相关技术中,层三的测量结果指的是将上述层一的测量结果经过层三滤波,得到相比于层一的测量结果更为平滑稳定的测量结果。也就是说,层一的测量结果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或者出现极高或极低的异常值,而层三的测量结果由于经过层三滤波,更为平稳。因此,考虑到层一的测量结果存在较大波动的可能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需要向第一基站上报表征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有助于第一基站判断第一终端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还是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以及用于优化第一终端的切换配置。基于上述考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发送;所述第一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切换成功;
RLF;
随机接入;
条件切换;
双协议栈切换。
这里,第一事件作为发送第一消息的触发条件,在第一事件发生时或第一事件发生后,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报告、切换成功消息、RLF消息和随机接入报告。
实际应用时,根据第一事件发送对应的第一消息。例如,第一终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切换成功,则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切换成功消息,并在切换成功消息中携带第一终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相关信息;或者,第一终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切换的过程中出现了RLF,则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RLF消息,并在RLF消息中携带第一终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
层三的测量结果;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次数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持续时长;
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之间的时长;
第二次数;所述第二次数表征所述第二时长内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进一步理解,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是指某个小区或波束的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和/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的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层三的测量结果,是指某个小区或波束的RSRP、RSRQ和/或SINR的层一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用于指明第一消息携带的是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切换的相关信息。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用于指明第一消息携带的是第一终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切换的相关信息。第一次数,是指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从第一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到发生RLF时,总共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第一时长,是指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从第一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到最后一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时,期间所经过的时长。第二时长是指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时,期间所经过的时长,用于第一基站判断是否将第三时长配置得过大,从而导致测量结果满足了对应的切换门限却无法及时切换到目标小区。这里,第三时长由第一基站配置给第一终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持续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时触发切换。第二次数,是指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先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时,总共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用于第一基站判断是否将第三次数配置得过大,从而导致第一终端没有及时切换到目标小区。这里,第三次数由第一基站配置给第一终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三次数时触发切换。
第一消息中携带的上述信息可以有助于第一基站判断第一终端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还是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以及用于优化第一终端的切换配置。例如,当发生RLF时,根据第一消息中携带的信息,第一基站可以确定是基于层一、层二还是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而导致的RLF,从而能够准确地定位出RLF的原因。又例如,通过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时长、第一次数、第二时长和/或第二次数等信息,第一基站可以判断出RLF是发生在什么时间。比如,第一基站可以精准地判断出RLF是发生在第一终端收到第一基站的切换配置但未发起切换时,或者发生在测量结果已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但未满足对应的第三时长或第三次数时,或者发生在第一终端已经触发了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的切换时,或者发生在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切换完成后。这样,第一基站可以进一步地调整对第一终端的切换配置,并通过第二消息下发更新的切换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表征关于层一和/或层二的测量配置的信息。
实际应用时,第二消息的下发可以发生在在所述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前,也可以发生在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后,用于对切换配置进行调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RRC消息。也就是说,第一基站通过RRC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测量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所述测量目标包括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小区;
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
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
进一步理解,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待测量的小区。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上报层一的测量结果还是层二的测量结果。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每个备选小区的系统信息和/或随机接入配置等,通过将备选小区的配置提前发给第一终端,可以确保切换的可靠性,也就是,即便第一终端与目标小区的连接断开,也能及时根据多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与目标小区重建连接。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至少包括层一对应的切换门限或层二对应的切换门限,具体地,是指第一终端将对应的切换门限与层一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或者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向第一基站上报层一的测量结果;或者,是指第一终端将对应的切换门限与层二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基于层二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或者根据比较结果是否向第一基站上报层二的测量结果。
此外,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还包括:
第三次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三次数时触发切换;
第三时长,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持续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时触发切换。
这里,配置第三次数和第三时长,是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存在波动性而考虑的,也就是,只有当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多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时,才触发切换,由此确保切换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
实际应用时,基于第一基站通过第二消息下发的测量配置,第一终端可以进行层一或层二的测量。当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测量配置中对应的切换门限时,或者,进一步地满足测量配置中的第三次数和/或第三时长时,第一终端向对应的目标小区发起切换。又或者,当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测量配置中对应的切换门限时,或者,进一步地满足测量配置中的第三次数和/或第三时长时,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测量报告中携带了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过程中,第一终端在进行层一或层二测量时,或者在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时,都可能发生RLF。在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时,第一终端向目标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如果随机接入成功,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切换成功消息,如果随机接入失败,例如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发生了RLF,那么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RLF消息。
上述方案既适用于条件切换,也适用于基站切换。其中,条件切换,是指第一基站向第一终端配置切换对应的条件,第一终端的测量结果满足配置的条件时,由第一终端触发切换。基站切换,是指向第一基站向第一终端配置上报对应的条件,第一终端的测量结果满足配置的条件时,第一终端上报测量结果,并由第一基站根据第一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来进行指示,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执行切换。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应用于第一基站,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发送;所述第一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切换成功;
RLF;
随机接入;
条件切换;
双协议栈切换。
这里,第一事件作为发送第一消息的触发条件,在第一事件发生时或第一事件发生后,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报告、切换成功消息、RLF消息和随机接入报告。
实际应用时,根据第一事件发送对应的第一消息。例如,第一终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切换成功,则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切换成功消息,并在切换成功消息中携带第一终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相关信息;或者,第一终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切换的过程中出现了RLF,则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RLF消息,并在RLF消息中携带第一终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相关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
层三的测量结果;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次数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持续时长;
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之间的时长;
第二次数;所述第二次数表征所述第二时长内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第一消息中携带的上述信息可以有助于第一基站判断第一终端是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还是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以及用于优化第一终端的切换配置。例如,当发生RLF时,根据第一消息中携带的信息,第一基站可以确定是基于层一、层二还是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而导致的RLF,从而能够准确地定位出RLF的原因。又例如,通过第一消息中的第一时长、第一次数、第二时长和/或第二次数等信息,第一基站可以判断出RLF是发生在什么时间。比如,第一基站可以精准地判断出RLF是发生在第一终端收到第一基站的切换配置但未发起切换时,或者发生在测量结果已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但未满足对应的第三时长或第三次数时,或者发生在第一终端已经触发了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的切换时,或者发生在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切换完成后。这样,第一基站可以进一步地调整对第一终端的切换配置,并通过第二消息下发更新的切换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消息;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表征关于层一和/或层二的测量配置的信息。
实际应用时,第二消息的下发可以发生在在所述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前,也可以发生在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之后,用于对切换配置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RRC消息。也就是说,第一基站通过RRC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测量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所述测量目标包括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小区;
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
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
进一步理解,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待测量的小区。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向第一基站上报层一的测量结果还是层二的测量结果。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包括每个备选小区的系统信息和/或随机接入配置等,通过将备选小区的配置提前发给第一终端,可以确保切换的可靠性,也就是,即便第一终端与目标小区的连接断开,也能及时根据多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与目标小区重建连接。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至少包括层一对应的切换门限或层二对应的切换门限,具体地,是指第一终端将对应的切换门限与层一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基于层一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或者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向第一基站上报层一的测量结果;或者,是指第一终端将对应的切换门限与层二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基于层二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或者根据比较结果是否向第一基站上报层二的测量结果。
此外,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还包括:
第三次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三次数时触发切换;
第三时长,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持续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时触发切换。
这里,配置第三次数和第三时长,是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存在波动性而考虑的,也就是,只有当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多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时,才触发切换,由此确保切换的可靠性。
上述方案既适用于条件切换,也适用于基站切换。其中,条件切换,是指第一基站向第一终端配置切换对应的条件,第一终端的测量结果满足配置的条件时,由第一终端触发切换。基站切换,是指向第一基站向第一终端配置上报对应的条件,第一终端的测量结果满足配置的条件时,第一终端上报测量结果,并由第一基站根据第一终端上报的测量结果来进行指示,指示第一终端是否执行切换。
上述方案中,在第一终端根据第一基站在第二消息中携带的配置,以及根据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判断出需要向第一基站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将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携带的第一消息中,并将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基站。这样,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测量结果上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触发切换,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需要上报层三的测量结果,或者需要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切换,能够带来更快的切换速度,避免因层三的测量结果需时过长导致的切换失败。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终端侧的信息上报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装置,设置在第一终端上,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301,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发送;所述第一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切换成功;
RLF;
随机接入;
条件切换;
双协议栈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报告、切换成功消息、RLF消息和随机接入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
层三的测量结果;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次数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持续时长;
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之间的时长;
第二次数;所述第二次数表征所述第二时长内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表征关于层一和/或层二的测量配置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RRC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所述测量目标包括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小区;
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
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对应的切换门限;
第三次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三次数时触发切换;
第三时长,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持续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时触发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301和第二接收单元可由信息上报装置中的通信接口实现;所述切换单元可由信息上报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基站侧的信息上报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上报装置,设置在第一基站上,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报告、切换成功消息、RLF消息和随机接入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
层三的测量结果;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次数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持续时长;
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之间的时长;
第二次数;所述第二次数表征所述第二时长内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消息;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表征关于层一和/或层二的测量配置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RRC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所述测量目标包括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小区;
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
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对应的切换门限;
第三次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三次数时触发切换;
第三时长,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持续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时触发切换。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接收单元401和第二发送单元可由信息上报装置中的通信接口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装置在进行信息上报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上报装置与信息上报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终端侧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如图5所示,第一终端500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501,能够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502,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501连接,以实现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第一终端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一存储器503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接口501,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发送;所述第一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切换成功;
RLF;
随机接入;
条件切换;
双协议栈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报告、切换成功消息、RLF消息和随机接入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
层三的测量结果;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次数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持续时长;
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之间的时长;
第二次数;所述第二次数表征所述第二时长内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501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表征关于层一和/或层二的测量配置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RRC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所述测量目标包括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小区;
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
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述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对应的切换门限;
第三次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三次数时触发切换;
第三时长,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持续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时触发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501与所述第一处理器502结合,还用于: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处理器502和第一通信接口501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当然,实际应用时,第一终端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50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第一终端5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第一终端5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502中,或者由所述第一处理器502实现。所述第一处理器5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5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一处理器5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一处理器50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503,所述第一处理器502读取第一存储器5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终端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基站侧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基站,如图6所示,该第一基站600包括:
第二通信接口601,能够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处理器602,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601连接,以实现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第一基站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二存储器603上。
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接口6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报告、切换成功消息、RLF消息和随机接入报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
层三的测量结果;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次数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持续时长;
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之间的时长;
第二次数;所述第二次数表征所述第二时长内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接口601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消息;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表征关于层一和/或层二的测量配置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RRC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所述测量目标包括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小区;
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
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对应的切换门限;
第三次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三次数时触发切换;
第三时长,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持续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时触发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处理器602和第二通信接口601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当然,实际应用时,第一基站6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6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6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60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第一基站600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第一基站6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602中,或者由所述第二处理器602实现。所述第二处理器6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6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所述第二处理器6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所述第二处理器60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二存储器603,所述第二处理器602读取第二存储器6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基站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DSP、PLD、CPLD、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存储器(第一存储器503、第二存储器6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5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第一终端500的第一处理器502执行,以完成前述第一终端侧方法所述步骤。再比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6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第一基站600的第二处理器602执行,以完成前述第一基站侧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个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在第一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发送;所述第一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切换成功;
无线链路失败RLF;
随机接入;
条件切换;
双协议栈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报告、切换成功消息、RLF消息和随机接入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
层三的测量结果;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次数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持续时长;
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之间的时长;
第二次数;所述第二次数表征所述第二时长内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表征关于层一和/或层二的测量配置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所述测量目标包括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小区;
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
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对应的切换门限;
第三次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三次数时触发切换;
第三时长,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持续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时触发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
10.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基站,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报告、切换成功消息、RLF消息和随机接入报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
层三的测量结果;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表征切换是基于层三的测量结果触发的信息;
第一次数;所述第一次数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持续时长;
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首次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至发生RLF之间的时长;
第二次数;所述第二次数表征所述第二时长内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消息;其中,
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表征关于层一和/或层二的测量配置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RRC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目标;所述测量目标包括待测量的频点和/或小区;
表征指示终端上报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
至少一个备选小区的配置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的切换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层一或层二对应的切换门限;
第三次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三次数时触发切换;
第三时长,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在层一或层二的测量结果持续满足对应的切换门限的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时触发切换。
17.一种信息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18.一种测量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19.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及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20.一种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及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携带表征所述第一终端基于层一或层二或层三的测量结果进行切换的信息。
21.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2.一种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3.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25591.1A 2022-04-21 2022-04-21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980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5591.1A CN116980989A (zh) 2022-04-21 2022-04-21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PCT/CN2023/089788 WO2023202703A1 (zh) 2022-04-21 2023-04-21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5591.1A CN116980989A (zh) 2022-04-21 2022-04-21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989A true CN116980989A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19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5591.1A Pending CN116980989A (zh) 2022-04-21 2022-04-21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0989A (zh)
WO (1) WO202320270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48361B2 (en) * 2015-06-01 2017-1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used in cluster manager, radio node and control node, and associated devices
US10951285B2 (en) * 2017-01-06 2021-03-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Hybrid mobility an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chanisms
US20190223057A1 (en) * 2018-01-16 2019-07-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02846B2 (en) * 2019-02-11 2024-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hanced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MLB) with beam-specific hando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2703A1 (zh) 2023-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6937B (zh)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061052A1 (e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RU2548680C1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приклад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wlan
CN111107579A (zh) 一种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20078675A1 (en) Conditional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132382A (zh) 连接模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291821B (zh)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99438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63350B (zh) 消息接收方法及终端
CN116368846A (zh) 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980989A (zh)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7835354A (zh) 通信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017587A (zh) 信息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12459B (zh) 一种用户设备信息的上报及处理方法设备、装置、介质
WO2023280324A1 (zh) 波束发送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52468B (zh) 一种基于新前传网络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EP4351202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verage layer cell,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7319984A (zh) 通信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60620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56791B (zh) 切换决策确定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74132A1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2652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节点、终端
CN115589622A (zh) 信息配置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95675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634476A (zh) 测量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