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0555B - 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0555B
CN116980555B CN202310688063.XA CN202310688063A CN116980555B CN 116980555 B CN116980555 B CN 116980555B CN 202310688063 A CN202310688063 A CN 202310688063A CN 116980555 B CN116980555 B CN 1169805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assistant
platform
input source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80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80555A (zh
Inventor
郭鹿鸣
范文新
杨文生
尹华健
王晓维
曲坛
高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baijuzh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ib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ibaijuzh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ib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ibaijuzh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ib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ibaiju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880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0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0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80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8Web based protocols, e.g. webR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manipulating MPEG-4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manipulating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5Conference systems involving storage of or access to video conference session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在该方法中,推流助手采集浏览器不能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信号,并将所采集的信号推送至RTC会议平台,云导播台Web端在与推流助手进行绑定后,获知推流助手在RTC会议平台的推流房间,从RTC会议平台拉取推流助手采集的信号,Web端还向云导播平台发送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指示云导播平台从与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的推流房间拉取推流,然后从与云导播平台对应的RTC会议平台的推流房间拉取从云导播平台推流的输入源信号。根据本申请的方案,使得云导播台Web端能够像硬件导播台一样获取各种设备的信号,抹平云导播台Web端和硬件导播台在输入信号源采集上的差异,扩大了云导播台Web端的适用场景。

Description

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直播导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视频直播导播平台中,直播、导播和推流软件是其核心组成部分。现有的导播台软件大体分为两种:硬件导播台(以客户端的形式)和云导播台(以Web端的形式)。本申请所属平台为Web端的云导播台。
一般来说,云导播台中的基本模块主要涵盖如下几个部分:导播台列表管理、输入信号源、混流布局、字幕素材、转场切换、PVW预监、PGM主监、调音台、信号输出(会议输出和直播输出)、节目单、抠像这几个模块。本申请聚焦云导播台中导播台输入信号源模块。
导播台的输入信号源有多种,直播流、点播流、网络图片流、单一色源输入、实时会议信号输入和本地设备输入等。其中,传统的硬件导播台客户端没有浏览器限制,能够很好的支持各种信号采集设备。相较之下,云导播台的本地设备输入,一般只支持浏览器能够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比如电脑内置的麦克风和摄像头,USB外接麦克风和摄像头等。然而,对于一些浏览器不能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例如NDI和SDI设备,由于浏览器无法识别这些输入设备的信号,无法直接采集这些输入设备的音视频信号,导致云导播台也无法获取这些设备的信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案,推流助手采集浏览器不能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例如NDI和SDI设备)的信号,并将所采集的信号推送至RTC(Real-Time Communications,实时通信)会议平台,将云导播台Web端与推流助手进行绑定后,Web端能够从RTC会议平台拉取推流助手采集的浏览器不能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信号。这样,解决了Web端所依附的浏览器无法像硬件导播台一样支持任何设备的信号采集问题,抹平云导播台Web端和硬件导播台在输入信号源采集上的差异。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应用于Web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拉取第一输入源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推流房间与所绑定的推流助手对应,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包含所述推流助手采集的选定外接设备的信号;
向云导播平台发送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其中,所述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包含所述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和所述选定外接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以及
从与所述云导播平台对应的、所述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二推流房间拉取从所述云导播平台推流的第二输入源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应用于业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Web端的与推流助手建立绑定关系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包含所述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推流助手用于采集外接设备的第一输入源信号;以及
向所述Web端发送响应,所述响应包含与所述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使得所述Web端能够从所述第一推流房间拉取所述推流助手推送的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应用于云导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Web端的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所述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包括与所述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以及选定外接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从所述第一推流房间拉取所述推流助手采集的所述选定外接设备的第一输入源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形成第二输入源信号;以及
将所述第二输入源信号推送至与所述云导播平台对应的、所述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二推流房间。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输入信号源的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流助手、Web端、业务服务器和云导播平台,其中:
所述推流助手用于从业务服务器获得所述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以及与所述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采集一个或多个外接设备的输入源信号;以及将所述输入源信号推送至所述第一推流房间;
所述Web端用于执行如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方法;
所述业务服务器用于执行如第二个方面所述的方法;
所述云导播平台用于执行如第三个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推流助手采集浏览器不能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信号,并将所采集的信号推送至RTC会议平台,云导播台Web端在与推流助手进行绑定后,获知推流助手在RTC会议平台的推流房间,能够从RTC会议平台拉取推流助手采集的浏览器不能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信号。根据本申请的方案,使得云导播台Web端能够像硬件导播台一样获取各种设备的信号,抹平云导播台Web端和硬件导播台在输入信号源采集上的差异,扩大了云导播台Web端的适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采集系统的处理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由Web端实施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由业务服务器实施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由云导播平台实施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云导播台Web端、推流助手、RTC会议平台、云导播平台和业务服务器(back-end-server),其中,RTC会议平台可以包括100RTC会议平台,RTC会议平台包括信令服务器(rtc-signal-server)和媒体服务器(rtc-media-server);云导播平台可以是100mix云导播平台,云导播平台包括信令服务器(switcher-signal-server)和底层服务器(switcher-engine-server)。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Web端与RTC会议平台、云导播平台和业务服务器分别建立长连接,而推流助手与RTC会议平台和业务服务器分别建立长连接,其中长连接可以包括WebSocket连接。
如图1所示,根据一些实施例,推流助手客户端打开后,会和业务服务器中的后台管理系统建立一个长连接,发送登录消息。后台管理系统会返回当前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包括唯一身份识别码machineCode和/或本机验证码verificationCode,并返回与该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推流房间(即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例如房间号。
如图1所示,推流助手获取各种外接设备的信号,包括获取浏览器不能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信号。根据一个实施例,推流助手通过相应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Kit,软件开发工具包)采集浏览器不能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例如SDI设备或NDI设备)的信号,将采集的信号推送至RTC会议平台的第一推流房间中,例如通过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Web实时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信号推送到RTC会议平台。根据一些实施例,推流助手可以获取多个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信号(例如,一个会场有多个摄像头还有多个麦克风),相应地可以获取多个信号,推流助手将获取的多个信号均推送至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中。根据一些实施例,为了对多个设备进行区分,可以为来自多个设备的多个信号分配不同的推流用户标识信息,例如peerId。
为了获取推流助手采集的信号,云导播台Web端首先需要与目标推流助手进行绑定。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Web端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与目标推流助手绑定的请求,该请求包含目标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例如推流助手的唯一身份识别码machineCode和/或本机验证码verificationCode。业务服务器收到该请求后,建立Web端和推流助手的绑定关系,并向Web端发送响应,该响应包括与所绑定的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推流助手客户端能够实时展示各个云导播台以及与云导播台绑定关系。
Web端在与目标推流助手绑定后,从所绑定的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拉取输入源信号。根据一些实施例,对于第一推流房间中存在来自多个设备的多个信号的情况下,Web端确定拉取哪个设备的信号,并从第一推流房间拉取该设备的信号,作为输入源信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业务服务器的后台管理系统还负责接收Web端发出的推流和停止推流等控制指令,转发到推流助手,实现输入源信号的远程控制。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云导播台创建时,业务服务器会生成一个RTC预览房间(即第二推流房间)及其标识信息,该房间用于云导播平台的推流。云导播台Web端向云导播平台的信令服务器发送导播台添加输出指令,该指令中包含该RTC预览房间的标识信息,来自云导播平台的底层服务器的流都会推送到该RTC预览房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云导播台Web端向云导播平台的信令服务器发送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该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包含与推流助手对应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和所选定外接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例如,Web端选定了推流助手的一个外接SDI设备的信号,将推流助手对应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房间号roomA以及该外接SDI设备的信号对应的标识peerIdA发送至云导播平台的信令服务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云导播平台的信令服务器收到与推流助手对应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和所选定外接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后,指示底层服务器从RTC会议平台的第一推流房间拉取输入源信号。底层服务器拉取输入源信号后形成新的输入源信号,反推回上述业务服务器生成的RTC预览房间(即第二推流房间),Web端加入该第二推流房间,并实施监听第二推流房间是否有新的推流,在收到新的推流通知producerCreated时,从与第二推流房间拉取从云导播平台推流的该新的输入源信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Web端向云导播平台的信令服务器发送输入流处理指令,指示对输入源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包括解码、视频抠像、裁剪处理等。信令服务器根据该输入流处理指令指示底层服务器,底层服务器执行对应的处理操作,形成新的输入源信号,反推回第二推流房间。根据另一些实施例,Web端未向云导播平台的信令服务器发送输入流处理指令的情况下,底层服务器形成的新的输入源信号与其从RTC会议平台的第一推流房间拉取输入源信号相同,将该相同的输入源信号反推回第二推流房间。
图2是图1所示的采集系统的处理流程图。根据图2,将处理的大体流程描述如下。
用户打开推流助手后,会和业务服务器中的后台管理系统建立一个长连接,发送登录消息。后台管理系统会返回当前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包括唯一身份识别码machineCode和/或本机验证码verificationCode,并返回与该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推流房间(即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例如房间号。推流助手获取这些标识信息。
推流助手添加设备,告知业务服务器所添加设备的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类型等,在业务服务器中生成该推流助手的设备列表。推流助手可以获取多个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信号(例如,一个会场有多个摄像头还有多个麦克风),相应地可以获取多个信号,推流助手将获取的多个信号均推送至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中。根据一些实施例,为了对多个设备进行区分,可以为来自多个设备的多个信号分配不同的推流用户标识信息,例如peerId。
推流助手通过相应的SDK采集浏览器不能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例如SDI设备或NDI设备)的信号,将采集的信号推送至RTC会议平台的第一推流房间中。推流助手采集多个设备的情况下,相应地可以获取多个信号,推流助手将获取的多个信号均推送至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中。
为了获取推流助手采集的信号,云导播台Web端首先需要与目标推流助手进行绑定。根据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Web端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与目标推流助手绑定的请求,该请求包含目标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例如推流助手的唯一身份识别码machineCode和/或本机验证码verificationCode。业务服务器收到该请求后,建立Web端和推流助手的绑定关系,并向Web端发送响应,该响应包括与所绑定的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
云导播台Web端向云导播平台的信令服务器发送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该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包含与推流助手对应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和所选定外接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这样,云导播平台的底层服务器就能知道从RTC会议平台拉取哪个房间以及房间中哪个设备的信号流。
Web端在与目标推流助手绑定后,从所绑定的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拉取输入源信号(即原始流)。云导播平台的信令服务器收到来自Web端的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后,指示底层服务器从RTC会议平台的第一推流房间拉取输入源信号(即原始流)。
Web端向云导播平台的信令服务器发送输入流处理指令,指示对输入源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包括解码、视频抠像、裁剪处理等。信令服务器根据该输入流处理指令指示底层服务器,底层服务器执行对应的处理操作,形成新的输入源信号,反推回与云导播平台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二推流房间。Web端加入该第二推流房间,并实施监听第二推流房间是否有新的推流,在收到新的推流通知时,从第二推流房间拉取从云导播平台推流的该新的输入源信号。
根据图1和2所示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系统,本申请还提供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如图3、图4和图5所示。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由Web端实施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Web端从RTC会议平台分别拉取推流助手的流和云导播平台的流,图3所示的方法包括:
步骤S301,从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拉取第一输入源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推流房间与所绑定的推流助手对应,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包含所述推流助手采集的选定外接设备的信号;
步骤S302,向云导播平台发送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其中,所述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包含所述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和所述选定外接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以及
步骤S303,从与所述云导播平台对应的、所述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二推流房间拉取从所述云导播平台推流的第二输入源信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Web端拉取推流助手的流之前,需要与推流助手进行绑定。这样,图3所示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4,根据所述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推流助手建立绑定关系。
步骤S304具体来说可以包括: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与所述推流助手绑定的请求,所述请求包含所述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响应,其中,所述响应包含所述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例,Web端向云导播平台的信令服务器发送输入流处理指令,指示对输入源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包括解码、视频抠像、裁剪处理等。这样,图3所示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5,向所述云导播平台发送对输入流处理指令。
那么,步骤S303可以具体包括:从所述第二推流房间拉取经所述云导播平台处理后的第二输入源信号。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由业务服务器实施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根据一些实施例,在Web端拉取推流助手的流之前,需要与推流助手进行绑定,业务服务器用于将Web端与推流助手进行绑定。这样,图4所示的方法包括:
步骤S401,接收来自Web端的与推流助手建立绑定关系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包含所述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推流助手用于采集外接设备的第一输入源信号;以及
步骤S402,向所述Web端发送响应,所述响应包含与所述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使得所述Web端能够从所述第一推流房间拉取所述推流助手推送的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业务服务器还用于在云导播台创建时,生成一个RTC预览房间,用于云导播平台的推流。这样,图4所示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3,响应于所述Web端的创建信息,向所述Web端发送与云导播平台对应的所述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二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使得所述云导播平台根据从所述第一推流房间拉取的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形成第二输入源信号,并将所述第二输入源信号推送至所述第二推流房间后,所述Web端能够从所述第二推流房间拉取所述第二输入源信号。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由云导播平台实施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的流程图。根据一些实施例,云导播平台一方面从RTC会议平台拉取来自推流助手的流,另一方面也会向RTC会议平台推送流,例如,将拉取的来自推流助手的流经过处理后,反推回RTC会议平台。这样,图5所示的方法包括:
步骤S501,接收来自Web端的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所述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包括与所述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以及选定外接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步骤S502,从所述第一推流房间拉取所述推流助手采集的所述选定外接设备的第一输入源信号;
步骤S503,基于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形成第二输入源信号;以及
步骤S504,将所述第二输入源信号推送至与所述云导播平台对应的、所述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二推流房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云导播平台在收到来自Web端的输入流处理指令后,将拉取的来自推流助手的流进行处理后,反推回RTC会议平台。这样,图5所示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5,接收来自所述Web端的输入流处理指令。
那么,步骤S503具体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输入流处理指令,对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进行处理,以形成所述第二输入源信号。
根据图1至图5所示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系统和方法,实际应用中,操作过程大致如下:
1、打开推流助手客户端,主界面设备标识页面有推流助手客户端的本机识别码和本机验证码,以及导播台关联列表,一侧栏目有本地设备列表,推流助手的通用设置、网络检测和新增设备模块。
2、点击新增设备,选择一个设备(例如SDI输入设备),点击确定。
3、在设备列表页面会新增一个SDI输入的预览画面。
4、在推流助手客户端设备标识页面,复制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包括本机识别码和本机验证码。
5、登录云导播台,在推流助手栏目,点击添加推流助手,输入推流助手的本机识别码和本机验证码。
6、新建一个导播台,进入导播,添加输入源时,选择推流助手。选择推流助手中某一个设备的信号源。在输入源区域会增加一个推流助手输入源,该输入源和其他添加的输入源(点播,直播等)一样,可以抠像,裁剪等操作,设置到布局进行混流。
本申请提供的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推流助手采集浏览器不能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信号,并将所采集的信号推送至RTC会议平台,云导播台Web端在与推流助手进行绑定后,获知推流助手在RTC会议平台的推流房间,能够从RTC会议平台拉取推流助手采集的浏览器不能识别的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信号。根据本申请的方案,使得云导播台Web端能够像硬件导播台一样获取各种设备的信号,抹平云导播台Web端和硬件导播台在输入信号源采集上的差异,扩大了云导播台Web端的适用场景。
此外,Web端在获取推流助手在RTC会议平台的推流房间信息后,还将这一信息告知云导播平台,云导播平台从推流助手在RTC会议平台的推流房间拉取输入源信号,在经过处理或不经过处理后,将形成的流反推回RTC会议平台的另一个房间,Web端还从该另一个房间拉取来自云导播平台的流进行预览。从而,对于Web端来说,在与推流助手绑定后,添加推流助手输入源和添加其他直播点播输入源的过程一样,对推流助手输入源的处理操作也与对其他输入源的处理操作类似,便于操作人员的学习和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参阅图6,图6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实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方法以及细化方案。
应该理解,上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本发明披露的装置还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单元/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另外,若无特别说明,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单元/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以上单元/模块集成在一起。上述集成的单元/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模块如果以硬件的形式实现时,该硬件可以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等。硬件结构的物理实现包括但不局限于晶体管,忆阻器等等。若无特别说明,所述处理器或芯片可以是任何适当的硬件处理器,比如CPU、GPU、FPGA、DSP和ASIC等等。若无特别说明,所述片上缓存、片外内存、存储器可以是任何适当的磁存储介质或者磁光存储介质,比如,阻变式存储器RRAM(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AccessMemory)、增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DRAM(Enhanc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高带宽内存HBM(High-Bandwidth Memory)、混合存储立方HMC(Hybrid Memory Cube)等等。
所述集成的单元/模块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电子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电子设备等)执行本披露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方法以及细化方案。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基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做出的改变或变形之处,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应用于Web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推流助手建立绑定关系;
从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拉取第一输入源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推流房间与所绑定的推流助手对应,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包含所述推流助手采集的选定外接设备的信号;
向云导播平台发送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其中,所述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包含所述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和所述选定外接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以及
从与所述云导播平台对应的、所述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二推流房间拉取从所述云导播平台推流的第二输入源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源信号是由所述云导播平台基于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形成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推流助手建立绑定关系包括:
向业务服务器发送与所述推流助手绑定的请求,所述请求包含所述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以及
接收所述业务服务器的响应,其中,所述响应包含所述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云导播平台发送对输入流处理指令,
其中,所述从与所述云导播平台对应的、所述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二推流房间拉取从所述云导播平台推流的第二输入源信号,包括:
从所述第二推流房间拉取经所述云导播平台处理后的第二输入源信号。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者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包括SDI设备和/或NDI设备。
5.一种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应用于业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Web端的、与推流助手建立绑定关系的请求,其中,所述请求包含所述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推流助手用于采集外接设备的第一输入源信号;
向所述Web端发送响应,所述响应包含与所述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使得所述Web端能够从所述第一推流房间拉取所述推流助手推送的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以及
响应于所述Web端的创建信息,向所述Web端发送与云导播平台对应的所述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二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使得所述云导播平台根据从所述第一推流房间拉取的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形成第二输入源信号,并将所述第二输入源信号推送至所述第二推流房间后,所述Web端能够从所述第二推流房间拉取所述第二输入源信号。
6.一种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应用于云导播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Web端的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所述推流助手输入源添加指令包括与所述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以及选定外接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从所述第一推流房间拉取所述推流助手采集的所述选定外接设备的第一输入源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形成第二输入源信号;以及
将所述第二输入源信号推送至与所述云导播平台对应的、所述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二推流房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Web端的输入流处理指令,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形成第二输入源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输入流处理指令,对所述第一输入源信号进行处理,以形成所述第二输入源信号。
8.一种输入信号源的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流助手、Web端、业务服务器和云导播平台,其中:
所述推流助手用于从业务服务器获得所述推流助手的身份标识信息以及与所述推流助手对应的RTC会议平台中的第一推流房间的标识信息;采集一个或多个外接设备的输入源信号;以及将所述输入源信号推送至所述第一推流房间;
所述Web端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者所述的方法;
所述业务服务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所述云导播平台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0688063.XA 2023-06-12 2023-06-12 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6980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8063.XA CN116980555B (zh) 2023-06-12 2023-06-12 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8063.XA CN116980555B (zh) 2023-06-12 2023-06-12 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555A CN116980555A (zh) 2023-10-31
CN116980555B true CN116980555B (zh) 2024-03-26

Family

ID=88483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8063.XA Active CN116980555B (zh) 2023-06-12 2023-06-12 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055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7045A (zh) * 2017-04-11 2017-08-08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流推送控制方法、装置及视频流导播端
CN112073423A (zh) * 2020-09-15 2020-12-11 杭州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RTC进行浏览器推流的方法及系统
CN113691526A (zh) * 2021-08-23 2021-11-23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RTC的推流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4025244A (zh) * 2021-10-08 2022-02-08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音视频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22149A (zh) * 2021-11-17 2022-03-22 武汉斗鱼鱼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流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7045A (zh) * 2017-04-11 2017-08-08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流推送控制方法、装置及视频流导播端
CN112073423A (zh) * 2020-09-15 2020-12-11 杭州二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RTC进行浏览器推流的方法及系统
CN113691526A (zh) * 2021-08-23 2021-11-23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ebRTC的推流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4025244A (zh) * 2021-10-08 2022-02-08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音视频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22149A (zh) * 2021-11-17 2022-03-22 武汉斗鱼鱼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流方法、装置、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555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3162B (zh) 一种云导播系统及直播处理方法、装置
CN108289159B (zh) 一种终端直播特效添加系统、方法及终端直播系统
DE202017106129U1 (de) Reverse Casting von einem ersten Screen-Gerät zu einem zweiten Screen-Gerät
CN108235042A (zh) 一种多人网络直播方法、装置、加入装置和系统
US20230144936A1 (en) Smart screen reverse projection method, system, device, smart screen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3428572B (zh) 一种进行频道预览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664433B (zh) 多媒体信息播放方法及系统、标准化服务器、直播终端
CN105610777A (zh) 远程直播方法和系统
CN105791962A (zh) 一种分享截图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438527A (zh) 一种视频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03151A (zh) 多媒体数据流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989833B (zh) 一种视频封面图像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6980555B (zh) 输入信号源的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08882004B (zh) 视频录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8110377A (ja) 配信システム、配信サーバ、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664432A (zh) 多媒体信息播放方法及系统、采集设备、标准化服务器
WO2014101471A1 (zh) 会议记录获取方法、提供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5002083B (zh) 实时流媒体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33172B (zh) 一种导播系统的导播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430383A (zh) 终端、信令服务器、音视频通信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271474B (zh) 一种流媒体服务器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165436A (zh) 使用光学字符识别对机顶盒进行双向控制
CN111954004B (zh) 数据处理方法、控制设备、远程用户终端及数据处理系统
CN114143616A (zh) 目标视频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KR20180065432A (ko) 클라우드 기반 유저 인터페이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