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0505A -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0505A
CN116980505A CN202310785384.1A CN202310785384A CN116980505A CN 116980505 A CN116980505 A CN 116980505A CN 202310785384 A CN202310785384 A CN 202310785384A CN 116980505 A CN116980505 A CN 116980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connecting rod
piece
press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53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80505B (zh
Inventor
许可
陈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53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05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0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80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0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锁止机构包括按压件、锁止件、弹性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按压件和锁止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设置于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按压件和锁止件,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按压件和锁止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交叉且转动连接;两个弹性件设于按压件朝向锁止件的一侧的相对两端,且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按压件,弹性件能够沿第一方向伸缩;弹性件处于预压缩状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张开,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保持第一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锁止机构的摩擦力减小,按压顺畅度增加。

Description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各种各样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产品。例如折叠手机、弹出式手表等。
以折叠手机为例,折叠手机一般包括两个壳体,两个壳体转动连接。折叠手机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壳体需要相对固定,此时需要设置锁止机构将两个壳体锁止,以防止两个壳体相对打开。而在折叠手机需要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锁止机构解除对两个壳体的锁止,以使两个壳体可以相对打开。
然而,目前的锁止机构一般都采用滚子和楔形面配合的结构,此种结构的锁止机构摩擦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能够可靠的锁止可折叠电子设备,且摩擦力较小。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锁止机构,包括:按压件、锁止件、弹性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按压件和锁止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设置于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按压件和锁止件,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按压件和锁止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交叉且转动连接;两个弹性件设于按压件朝向锁止件的一侧的相对两端,且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按压件,弹性件能够沿第一方向伸缩。锁止机构锁止状态,弹性件处于预压缩状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张开,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保持第一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机构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时,锁止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安装槽内,弹性件处于预压缩状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张开,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保持第一距离时,锁止机构的锁止件伸进第二壳体的锁止槽内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锁止,以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保持折叠状态,防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意外打开,换句话说,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处于被锁止状态。弹性件的预压缩力使得锁止件保持锁止状态。
从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转动,以及弹性件的压缩和回弹,实现锁止件和按压件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实现锁止和解除锁止。锁止和解除锁止过程中,依靠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进行传动,第一连接杆未与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接触,第二连接杆未与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接触,因此第一连接杆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没有摩擦力,第二连接杆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没有摩擦力。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滚子和楔形面摩擦配合的方案而言,锁止机构的摩擦力减小,按压顺畅度增加。
一些实施例中,按压件受到按压力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靠近,两个弹性件被压缩,按压件和锁止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的距离成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按压力撤销后,弹性件恢复至预压缩状态过程中,锁止机构切换至解锁状态,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保持第二距离。
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保持第一距离时,能够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锁止,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保持折叠状态;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保持第二距离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解除锁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相对展开。
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需要相对打开时,按压力使按压件向靠近锁止件的方向移动,弹性件的压缩量增加。然后,撤销施加给按压件的力,此时弹性件恢复弹性,带动按压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锁止件同时向远离第二壳体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保持第二距离。此时,锁止件从第二壳体内退出,以解除对第二壳体的锁止,第二壳体可以相对第一壳体打开。
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恢复至预压缩状态,弹性件的预压缩力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远离,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的距离成为第一距离。弹性件恢复至预压缩状态时,弹性件的预压缩力使锁止件朝向远离按压件方向移动,锁止件伸出第一壳体,恢复至等待下一次锁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与按压件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部,第一端部还与按压件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杆与按压件连接的一端为第三端部,第三端部还与按压件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靠近时,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沿第二方向相互远离,以使按压件和锁止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的滑动行程可以转化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的行程,由此,在有限空间内,使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产生足够的转动行程,以使锁止件可以锁止第二壳体。还使得锁止机构的结构比较紧凑,占用的空间较小。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远离时,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以使按压件和锁止件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
由此,在锁止机构需要恢复原位时,第一端部和第三端部的滑动行程转化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转动行程,以在有限空间内,锁止件可以解除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锁止。
一些实施例中,按压件设有第一滑移孔、第二滑移孔、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第一避让槽与第一滑移孔连通;第二避让槽与第二滑移孔连通;锁止机构还包括第一滑移轴和第三滑移轴,第一滑移轴插设于第一滑移孔内,第一端部穿过第一避让槽且伸进第一滑移孔内,第一端部与第一滑移轴转动连接;第一滑移轴能够带动第一端部在第一滑移孔内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三滑移轴插设于第二滑移孔内,第三端部穿过第二避让槽且伸进第二滑移孔内,第三端部与第三滑移轴转动连接;第三滑移轴能够带动第三端部在第二滑移孔内沿第二方向滑动。
使用滑移轴和滑移孔配合,以使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部和第二连接杆的第三端部可以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移孔和第二滑移孔均为长条形孔,在锁止机构的宽度方向上,第一滑移孔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滑移轴的外径,第二滑移孔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三滑移轴的外径;在锁止机构的长度方向上,第一滑移孔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一滑移轴的外径,第二滑移孔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三滑移轴的外径。
由此,使得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部可以顺利沿着锁止机构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部可以顺利沿着锁止机构的长度方向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移孔和第二滑移孔均为腰型孔,第一滑移孔的长轴和第二滑移孔的长轴均与锁止机构的长度方向平行。腰型孔便于加工,可以提升加工便利性。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与锁止件连接的一端为第二端部,第二端部还与锁止件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杆与锁止件连接的一端为第四端部,第四端部还与锁止件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靠近时,第二端部和第四端部沿第二方向相互远离,以使按压件和锁止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
第二端部和第四端部的滑动行程可以转化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的行程,由此,在有限空间内,使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转动行程进一步增加,以使锁止件可以锁止第二壳体。还使得锁止机构的结构比较紧凑,占用的空间较小。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靠近时,第二端部和第四端部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以使按压件和锁止件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
由此,在锁止机构需要恢复原位时,第二端部和第四端部的滑动行程转化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转动行程,以在有限空间内,锁止件可以解除对第二壳体的锁止。
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设有第三滑移孔、第四滑移孔、第三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第三避让槽与第三滑移孔连通,第四避让槽与第四滑移孔连通;锁止机构还包括第二滑移轴和第四滑移轴,第二滑移轴插设于第三滑移孔内,第二端部穿过第三避让槽且伸进第三滑移孔内,第二端部与第二滑移轴转动连接;第二滑移轴能够带动第二端部在第三滑移孔内沿第二方向滑动;第四滑移轴插设于第四滑移孔内,第四端部穿过第四避让槽且伸进第四滑移孔内,第四端部与第四滑移轴转动连接;第四滑移轴能够带动第四端部在第四滑移孔内沿第二方向滑动。
使用滑移轴和滑移孔配合,以使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部和第二连接杆的第四端部可以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滑移孔和第四滑移孔均为长条形孔,在锁止机构的宽度方向上,第三滑移孔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滑移轴的外径,第四滑移孔的宽度尺寸大于第四滑移轴的外径;在锁止机构的长度方向上,第三滑移孔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滑移轴的外径,第四滑移孔的长度尺寸大于第四滑移轴的外径。
由此,使得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部可以顺利沿着锁止机构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连接杆的第四端部可以顺利沿着锁止机构的长度方向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滑移孔和第四滑移孔均为腰型孔,第三滑移孔的长轴和第四滑移孔的长轴均与锁止机构的长度方向平行。腰型孔便于加工,可以提升加工便利性。
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背离按压件的一侧设有导向凸弧面,导向凸弧面用于与被锁止部件配合。被锁止部件可以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第二壳体。
第二壳体从相对第一壳体打开状态转换至相对第一壳体折叠状态时,配合凸面推挤导向凸弧面,使锁止件向靠近按压件的方向移动。在配合弧面移动至与锁止槽正对时,推挤力消失,弹性件预压缩提供的作用力使锁止件向远离按压件方向移动,以使锁止件重新插入锁止槽内将第二壳体锁止。
一些实施例中,按压件包括两个连接段和中间段;中间段与按压部在第二方向上连接,且两个连接段位于中间段的相对两侧;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与中间段转动连接;连接段包括朝向锁止件的连接面,两弹性件分别设置于两连接段的连接面,且弹性件背离连接面的一端能够相对连接面伸缩。中间段便于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段便于连接弹性件,以及可以与第一壳体配合。另外,按压件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加工。
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连接段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别位于中间段沿锁止机构的长度方向相背的两端,连接面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位于第一连接段,第一弹性件设置于第一连接面,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第二连接面。设置两个连接段,对应的设置两个弹性件,可以使得锁止件受力平衡,增加锁止件移动过程中和保持锁止状态的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面凸设有连接柱,弹性件的一端套设于连接柱。具体的,第一连接面凸设有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面凸设有第二连接柱,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套设于第一连接柱,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套设于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便于连接第一弹性件,可以防止第一弹性件偏离安装位置,保持第一弹性件的稳定性。第二连接柱便于连接第二弹性件,可以防止第二弹性件偏离安装位置,保持第二弹性件的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段还包括背离连接面的配合面;配合面用于与待锁止部件配合。具体的,配合面包括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位于第一连接段背离第一连接面的一侧,第二配合面位于第二连接段背离第二连接面的一侧。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本申请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锁止机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连接,第一壳体设有安装槽,第二壳体设有锁止槽;锁止机构设置于安装槽内;弹性件远离按压件的一端和按压件均抵接安装槽的槽壁面,以使锁止机构呈锁止状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折叠,安装槽和锁止槽相对且连通;按压件远离锁止件的一侧伸出安装槽,锁止件远离按压件的一侧伸进锁止槽内,弹性件的预压缩力为锁止件提供锁止力。
一些实施例中,按压件受到按压力,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靠近,两个弹性件被压缩,按压件和锁止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的距离成为第二距离;按压力撤销后,弹性件恢复至预压缩状态过程中,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保持第二距离,锁止机构切换至解锁状态,锁止件从锁止槽退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切换至相对展开。
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恢复至预压缩状态后,弹性件的预压缩力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远离,按压件和锁止件之间的距离成为第一距离,锁止件远离按压件的一侧伸出安装槽。
一些实施例中,锁止件背离按压件的一侧设有导向凸弧面;第二设有配合弧面,锁止槽凹设于配合弧面;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从相对展开切换至相对折叠的情况下,配合弧面推挤导向凸弧面,锁止件朝向按压件移动,锁止件从锁止槽退出;在配合弧面正对导向凸弧面后,安装槽和锁止槽相对且连通,锁止件远离按压件的一侧伸进锁止槽内。
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的槽壁面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抵接面和限位面;按压件包括两个连接段和中间段;中间段与按压部在第二方向上连接,且两个连接段位于中间段的相对两侧;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与中间段转动连接;连接段包括沿第一方向相背的配合面和连接面,配合面抵接限位面;两弹性件分别设置于两连接段的连接面,弹性件背离连接面的一端与弹性抵接面抵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分体机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主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主体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第一壳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第一壳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所示主体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中所示主体的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0中所示锁止机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锁止机构的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所示锁止机构的按压件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所示锁止机构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0中所示锁止机构的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所示连杆组件的部分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9中所示锁止机构处于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9中所示锁止机构处于第二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2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从第二种状态切换至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图2所示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图2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展开角度为180度。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cell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mobile device)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可折叠电子设备1000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举例说明的角度均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图2所示手机的展开角度为180度是指,可以为180度,也可以大约为180度,比如170度、175度、185度和190度等。后文中举例说明的角度可做相同理解。
为了便于描述,将手机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手机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将手机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手机时所采用“顶”、“底”、“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词主要依据手机于附图2中的展示方位进行阐述,以朝向Z轴正方向为“顶”、“上”,以朝向Z轴负方向为“底”、“下”,以朝向X轴正方向为“右”,以朝向X轴负方向为“左”,以朝向Y轴正方向为“后”,以朝向Y轴负方向为“前”,其并不形成对手机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方位的限定。
一并参考图3,图3是图2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分体机构示意图。
手机为外折式手机,手机包括主体1200和显示屏1100,显示屏1100安装于主体1200。显示屏1100包括显示面和安装面,显示面和安装面相背设置。显示面用于显示文字、图像和视频等。显示屏1100包括第一显示部分1110、第二显示部分1120和第三显示部分1130。第三显示部分1130位于第一显示部分1110和第二显示部分1120之间,第三显示部分1130为柔性以沿X轴方向发生弯折。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100采用柔性显示屏1100。第一显示部分1110和第二显示部分1120在不被固定时实际上也是可以弯折的。
参考图3和图4,图4是图3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主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主体1200包括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300、转动机构400及锁止机构100。转动机构400安装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且转动机构400分别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可通过转动机构400相对转动,使得主体1200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背向显示屏1100的一侧为手机的内表面,承载显示屏1100的一侧为外侧。具体的,显示屏1100安装于主体1200,且安装面与主体1200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壳体200承载第一显示部分1110,第二壳体300承载第二显示部分1120。换言之,第一显示部分1110安装于第一壳体200,第二显示部分1120安装于第二壳体300。其中,转动机构400与第三显示部分1130相对设置,以实现显示屏1100的弯折。
请参阅图2,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通过转动机构400相对转动,当手机处于展开状态,显示屏1100具有大面积的显示区域,实现手机的大屏显示及操作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请参阅图1,当手机处于折叠状态时,显示屏1100位于最外侧,处于可视状态,手机的整体尺寸减小,便于携带。
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300和转动机构400沿着X轴方向依次设置,且三者之间的尺寸之和为主体1200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包括装配公差和三者之间的装配缝隙)。主体1200及显示屏1100在X轴方向上的尺寸均与手机沿X轴方向的尺寸相同,此处相同包括允许的公差范围。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300和转动机构400沿Y轴方向的尺寸相同,的尺寸相同可以允许存在装配或者生产公差。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300、转动机构400沿Y轴方向的尺寸即为主体1200在Y轴方向的尺寸,主体1200在Y轴方向的尺寸与显示屏1100及手机沿Y轴方向的尺寸相同。当然,此处相同也可以允许有少量偏差(装配和生产公差)。
在X轴方向上,第一壳体200的宽度大于第二壳体300的宽度,手机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200的一部分和第二壳体300沿着Z轴方向层叠,第一壳体200的另一部分未与第二壳体300折叠,第一壳体200未与第二壳体300层叠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一壳体200与第二壳体300层叠的部分的厚度,第一壳体200未与第二壳体300层叠部分的厚度为第一壳体200与第二壳体300层叠部分的厚度之和。
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00为铰链,转动机构400连接在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相当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的转动结构,以实现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自由转动和相对折叠。具体的,转动机构400包括两个相连接的铰链,两个铰链沿Y轴方向依次排布,其中一个铰链与第一壳体200连接,另一个铰链与第二壳体300连接;或者,转动机构400包括一个铰链,在Y轴方向上,铰链从手机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00为两个相连接且可相对转动的转轴,其中一个转轴与第一壳体200转动连接,另一个转轴与第二壳体300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机构400还可以是其他结构的转动结构,只要可以实现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自由转动和相对折叠,且不会损坏显示屏1100即可。
锁止机构100安装于第一壳体200上,且在主体120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也即,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沿Z轴方向层叠的情况下,锁止机构100将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锁止,以防止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展开。在主体1200需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情况下,锁止机构100可以解除对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的锁止,以使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展开。
参考图5和图6,图5是图4中所示主体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所示第一壳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包括第一部分200A和第二部分200B,第一部分200A和第二部分200B沿X轴方向分布且固定连接,第一部分200A沿Z轴方向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二部分200B沿Z轴方向的厚度尺寸。
第一壳体200的第一部分200A包括安装座210和遮盖板230,遮盖板230和安装座210沿Z轴方向层叠固定。安装座210包括沿X轴方向相背的第一安装侧面211和第二安装侧面212、沿Y轴方向相背的第一安装端面213和第二安装端面214、沿Z轴方向相背的第一安装表面215和第二安装表面216。安装座210上设有安装槽217,安装槽217贯穿第一安装侧面211和第二安装侧面212,在第一安装侧面211上形成第一安装口218,在第二安装侧面212上形成第二安装口219,安装槽217的一部分还贯穿第一安装表面215,以在第一安装表面215上形成装配口220。安装槽217用于容纳锁止机构100,第一安装口218用于供锁止机构100的部分器件伸出,第二安装口219用于供锁止机构100的另一部分伸出。装配口220用于将锁止机构100安装于安装槽217内。
一并参考图7,图7是图5中所示第一壳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安装槽217的槽壁面包括弹性抵接面221、第一限位面222和第二限位面223,弹性抵接面221包括第一抵接面224和第二抵接面225。
安装槽217包括沿X轴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收容槽226、第二收容槽227和第三收容槽228,第一收容槽226远离第二收容槽227一侧与第一安装口218连通,第三收容槽228远离第二收容槽227一侧与第二安装口219连通,第二收容槽227贯穿第一安装表面215,也即第二收容槽227和装配口220连通。在Y轴方向上,第二收容槽227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一收容槽226的长度尺寸,第二收容槽227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三收容槽228的长度尺寸,第一收容槽226、第二收容槽227和第三收容槽228沿X轴方向的中心轴重合。第二收容槽227包括沿X轴方向相对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第一内侧面被第一收容槽226和第二收容槽227连通的位置分隔为第一限位面222和第二限位面223,第二内侧面被第二收容槽227和第三收容槽228连通的位置分隔为第一抵接面224和第二抵接面225。第一限位面222和第一抵接面224沿X轴方向相对,第二限位面223和第二抵接面225沿X轴方向相对。也可以理解为,第一限位面222和第二限位面223形成于第一收容槽226和第二收容槽227之间,第一抵接面224和第二抵接面225形成于第二收容槽227和第三收容槽228之间。第一限位面222和第二限位面223用于限位锁止机构100的部分部件,第一抵接面224和第二抵接面225用于抵接锁止机构100的部分部件。
第二收容槽227的槽底面凸设有连接轴229,连接轴229用于与锁止机构100连接。
参考图6,遮盖板230包括沿X轴方向相背的第一遮盖侧面231和第二遮盖侧面232、沿Y轴方向相背的第一遮盖端面233和第二遮盖端面234、沿Z轴方向相背的第一遮盖表面235和第二遮盖表面236。遮盖板230固定于安装座210的上方,用于封闭安装槽217的装配口220。
参考图6,第一壳体200的第二部分200B包括位于X轴正方向的第一侧面240、沿Y轴方向相背的第一端面241和第二端面242、沿Z轴方向相背的第一表面243和第二表面244。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的第一部分200A和第二部分200B沿X轴方向一体成型为第一壳体200,且第二部分200B位于第一部分200A背离第一安装侧面211的一侧。在X轴方向上,第一部分200A的宽度尺寸和第二部分200B的宽度尺寸之和为第一壳体200的宽度尺寸。在Y轴方向上,第一部分200A的长度尺寸和第二部分200B的长度尺寸均与第一壳体200的长度尺寸相同,此处相同也可以允许有少量偏差(装配和生产公差)。在Z轴方向上,第一部分200A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部分200B的高度尺寸,并且第一部分200A的高度尺寸大致为第二部分200B的高度尺寸的两倍。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的第二部分200B的第一侧面240与安装座210的第一安装侧面211沿X轴方向相背。第一壳体200的第二部分200B的第一端面241和第一安装端面213沿X轴方向连接,第一端面241和第一安装端面213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壳体200的第二部分200B的第二端面242和第二安装端面214沿X轴方向连接,第二端面242和第二安装端面214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表面243和第二安装侧面212连接,且第二安装侧面212和第一表面243之间具有接近90度的夹角,第一表面243、第二安装侧面212和第一安装表面215成台阶状排布,也即,第一表面243和第一安装表面215之间具有高度差。第二表面244和第二安装表面216沿X轴方向连接,第二表面244和第二安装表面216位于同一平面。由此可见,在Z轴方向上,第一部分200A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部分200B的高度尺寸,更具体的为,第二表面244和第二安装表面216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表面243和第一安装表面215之间具有高度差,且第一安装表面215高于第一表面243。
参考图8,图8是图4中所示主体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包括沿X轴方向相背的第三侧面310和第四侧面311、沿Y轴方向相背的第三端面312和第四端面313、沿Z轴方向相背的第三表面314和第四表面315。第三侧面310包括沿Z轴方向依次分布的衔接面316和配合弧面317。
第二壳体300上设有锁止槽320,锁止槽320凹设于第三侧面310,更具体的,锁止槽320凹设于配合弧面317。也即锁止槽320的锁止入口位于配合弧面317。配合弧面317用于与锁止机构100配合,对锁止机构100进行导向,以使锁止机构100可以将第二壳体300锁止。
第二壳体300的厚度和第一壳体200的第一部分200A的厚度相同,第二壳体300的长度和第一壳体200的长度相同,第二壳体300的宽度和第一壳体200的第一部分200A的宽度相同。此处相同也可以允许有少量偏差(装配和生产公差)。
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第二壳体300的厚度和第一壳体200的第一部分200A的厚度相异,第二壳体300的长度和第一壳体200的长度相异,第二壳体300的宽度和第一壳体200的第一部分200A的宽度相异。
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展开时,第二安装表面216、第二表面244、第四表面315大致位于同一平面,第二表面244和第二安装表面216用于承载显示屏1100的第一显示部分1110,第四表面315用于承载显示屏1100的第二显示部分1120。第一表面243和第三表面314大致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安装表面215高于第一表面243和第三表面314。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折叠时,第三表面314正对第一表面243,第三侧面310正对第二安装侧面212。第四表面315和第一遮盖表面235大致位于同一平面。换句话说,在Z轴方向上,第二壳体300的厚度和第一壳体200的第一部分200A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一壳体200的第二部分200B的厚度。
参考图9和图10,图9是图4中所示主体的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0中所示锁止机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锁止机构100包括按压件110、锁止件120、弹性件130和连杆组件140,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通过连杆组件140连接,连杆组件140可变形以使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产生沿X轴方向的相对位移,弹性件130固定于按压件110上,用于使锁止件120复位。弹性件130包括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
参考图11和图12,图11是图10中所示锁止机构的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所示锁止机构的按压件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按压件110为块状,按压件110包括按压部10和连接部20,按压部10和连接部20沿X轴方向固定连接。按压部10为矩形块状,按压部10包括位于X轴正方向一侧的操作面11、以及包括沿Y轴方向相背的第一按压端面12和第二按压端面13、沿Z轴方向相背的第一按压表面14和第二按压表面15。
连接部20为长条状,连接部20包括沿X轴方向相背第一连接侧面21和第二连接侧面22、沿Y轴方向相背的第一连接端面23和第二连接端面24、沿Z轴方向相背的第一连接表面25和第二连接表面26。
连接部20包括沿Y轴方向连接的连接段30和中间段40,中间段40与按压部10连接,连接段30包括沿X轴方向相背的连接面和配合面。连接段30可以为一个或两个。本实施例中,连接段30包括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
具体的,连接部20包括沿Y轴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31、中间段40和第二连接段32。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对称的分布于中间段40的两侧。第一连接侧面21包括位于第一连接段31上的第一连接面33、位于第二连接段32上的第二连接面34,第二连接侧面22包括位于第一连接段31上的第一配合面35、位于第二连接段32上的第二配合面36;第一连接面33和第一配合面35沿X轴方向相背,第二连接面34和第二配合面36沿X轴方向相背。
本实施例中,按压部10和连接部20沿X轴方向一体成型为按压件110,且连接部20位于按压部10背离操作面11的一侧。连接部20的中间段40与按压部10固定连接,在Y轴方向上,中间段40的长度尺寸和按压部10的长度尺寸相等,第一连接段31和第二连接段32相对按压部10凸出;也即,在Y轴方向上,按压部10的长度尺寸小于连接部20的长度尺寸。另外,X轴方向上,按压部10的宽度尺寸大于连接部20的宽度尺寸。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0的第一连接侧面21与按压部10的操作面11沿X轴方向相背。第一配合面35与按压部10的第一按压端面12连接,且第一配合面35与第一按压端面12之间大致成90度夹角,第一按压端面12、第一配合面35和第一连接端面23成台阶状分布;第二配合面36与第二按压端面13连接,且第二配合面36与第二按压端面13之间大致成90度夹角,第二按压端面13、第二配合面36和第二连接端面24成台阶状分布;换句话说,连接部20的长度尺寸大于按压部10的长度尺寸。第一连接表面25与第一按压表面14连接,且第一连接表面25和第一按压表面14位于同一平面,第二连接表面26与第二按压表面15连接,且第二连接表面26与第二按压表面15位于同一平面,换句话说,连接部20和按压部10的高度尺寸相同。此处相同也可以允许有少量偏差(装配和生产公差)。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连接部20和按压部10的高度不相同。
按压件110上设有第一滑移孔41、第二滑移孔42、第一避让槽43和第二避让槽44,第一滑移孔41和第二滑移孔42沿Y轴方向间隔分布。具体的,第一滑移孔41、第二滑移孔42、第一避让槽43和第二避让槽44均设于连接部20的中间段40上。
参考图11和图12,第一滑移孔41贯穿第一连接表面25和第二连接表面26,也即,第一滑移孔41沿Z轴方向贯穿中间段40。第一滑移孔41为腰型孔,第一滑移孔41的长轴平行于Y轴方向;第一滑移孔41的孔壁面包括第一平直面50、第二平直面51、第一凹弧面52和第二凹弧面53。第一平直面50和第二平直面51均沿Y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一平直面50和第二平直面51沿X轴方向相对。第一凹弧面52和第二凹弧面53均为半圆弧形,第一凹弧面52和第二凹弧面53沿Y轴方向相对;第一凹弧面52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平直面50的一侧和第二平直面51的一侧,第二凹弧面53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平直面50的另一侧和第二平直面51的另一侧;换句话说,第一平直面50、第一凹弧面52、第二平直面51和第二凹弧面53首尾顺次连接。
第二滑移孔42贯穿第一连接表面25和第二连接表面26,也即,第二滑移孔42沿Z轴方向贯穿中间段40。第二滑移孔42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第一滑移孔41相同,此处相同包含公差。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二滑移孔42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滑移孔41不同。第二滑移孔42为腰型孔,第二滑移孔42的长轴平行于Y轴方向;第二滑移孔42的孔壁面包括第三平直面54、第四平直面55、第三凹弧面56和第四凹弧面57。第三平直面54和第四平直面55均沿Y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三平直面54和第四平直面55沿X轴方向相对。第三凹弧面56和第四凹弧面57均为半圆弧形,第三凹弧面56和第四凹弧面57沿Y轴方向相对;第三凹弧面56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三平直面54的一侧和第四平直面55的一侧,第四凹弧面57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三平直面54的另一侧和第四平直面55的另一侧;换句话说,第三平直面54、第三凹弧面56、第四平直面55和第四凹弧面57首尾顺次连接。
第一避让槽43凹设于第一连接侧面21,且第一避让槽43沿着Y轴方向延伸,第一避让槽43与第一滑移孔41连通。第二避让槽44凹设于第一连接侧面21,且第二避让槽44沿Y轴方向延伸,第二避让槽44与第二滑移孔42连通。
按压件110上设有第一连接柱60和第二连接柱61,第一连接柱60用于连接第一弹性件131,第二连接柱61用于连接弹第二弹性件132。具体的,第一连接柱60凸设于第一连接段31的第一连接面33,第二连接柱61凸设于第二连接段32的第二连接面34,也即,第一连接柱60和第二连接柱61沿Y轴方向间隔分布。
参考图13,图13是图10中所示锁止机构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锁止件120为矩形块状,锁止件120包括沿X轴方向相背的第一锁止侧面70和第二锁止侧面71、沿Y轴方向相背的第一锁止端面72和第二锁止端面73、沿Z轴方向相背的第一锁止表面74和第二锁止表面75。第二锁止侧面71为导向凸弧面,以用于与第二壳体300设有锁止入口的配合弧面317配合。
锁止件120上设有第三滑移孔80、第四滑移孔81、第三避让槽82和第四避让槽83,第三滑移孔80和第四滑移孔81沿Y轴方向间隔分布,第三滑移孔80和第四滑移孔81之间的间隔与第一滑移孔41和第二滑移孔42之间的间隔相同,此处相同也可以允许有少量偏差(装配和生产公差)。具体的,第三滑移孔80、第四滑移孔81、第三避让槽82和第四避让槽83均设于锁止件120远离第二锁止侧面71的一侧。
第三滑移孔80为腰型孔,第三滑移孔80的长轴平行于Y轴方向;第三滑移孔80贯穿第一锁止表面74和第二锁止表面75,也即,第三滑移孔80沿Z轴方向贯穿锁止件120。第三滑移孔80的孔壁面包括第五平直面90、第六平直面91、第五凹弧面92和第六凹弧面93。第五平直面90和第六平直面91均沿Y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五平直面90和第六平直面91沿X轴方向相对。第五凹弧面92和第六凹弧面93均为半圆弧形,第五凹弧面92和第六凹弧面93沿Y轴方向相对;第五凹弧面92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五平直面90的一侧和第六平直面91的一侧,第六凹弧面93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五平直面90的另一侧和第六平直面91的另一侧;换句话说,第五平直面90、第五凹弧面92、第六平直面91和第六凹弧面93首尾顺次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四滑移孔81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第三滑移孔80相同,此处相同包含公差。第四滑移孔81为腰型孔,第四滑移孔81的长轴平行于Y轴方向;第四滑移孔81贯穿第一锁止表面74和第二锁止表面75,也即,第四滑移孔81沿Z轴方向贯穿锁止件120。第四滑移孔81的孔壁面包括第七平直面94、第八平直面95、第七凹弧面96和第八凹弧面97。第七平直面94和第八平直面95均沿Y轴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第七平直面94和第八平直面95沿X轴方向相对。第七凹弧面96和第八凹弧面97均为半圆弧形,第七凹弧面96和第八凹弧面97沿Y轴方向相对;第七凹弧面96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七平直面94的一侧和第八平直面95的一侧,第八凹弧面97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七平直面94的另一侧和第八平直面95的另一侧;换句话说,第七平直面94、第七凹弧面96、第八平直面95和第八凹弧面97首尾顺次连接。其他实施例中,第四滑移孔81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第三滑移孔80也可以不相同。
第三避让槽82凹设于第一锁止侧面70,且第三避让槽82沿Y轴方向延伸,第三避让槽82与第三滑移孔80连通。第四避让槽83凹设于第一锁止侧面70,且第四避让槽83沿Y轴方向延伸,第四避让槽83与第四滑移孔81连通。
参考图14,图14是图10中所示锁止机构的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连杆组件140包括第一连接杆141、第二连接杆142、第一滑移轴143、第二滑移轴144、第三滑移轴145和第四滑移轴146。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均为长条形杆状,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沿Z轴方向截面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形状。第一滑移轴143、第二滑移轴144、第三滑移轴145和第四滑移轴146均为圆形杆状。
一并参考图15,图15是图14中所示连杆组件的部分分体结构示意图。
第一连接杆141设有沿Z轴方向贯穿的第一转动孔147、第一连接孔148和第二转动孔149,第一转动孔147、第一连接孔148和第二转动孔149沿第一连接杆14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一转动孔147和第二转动孔149对称的分布于第一连接孔148的两侧。第一转动孔147、第一连接孔148和第二转动孔149均为圆形孔。第一转动孔147用于与第一滑移轴143连接,第一连接孔148用于与连接轴229连接,第二转动孔149用于与第二滑移轴144连接。第一连接杆141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背的第一端部153和第二端部154,第一转动孔147设于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一端部153。第二转动孔149设于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二端部154。第一连接孔148位于第一连接杆141的中部,第一连接杆141的中部指的是第一连接杆141上相对第一转动孔147和第二转动孔149对称的区域。
第二连接杆142设有沿Z轴方向贯穿的第三转动孔150、第二连接孔151和第四转动孔152,第三转动孔150、第二连接孔151和第四转动孔152沿第二连接杆14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第三转动孔150和第四转动孔152对称的分布于第二连接孔151的两侧。第三转动孔150、第二连接孔151和第四转动孔152均为圆形孔。第三转动孔150用于与第三滑移轴145连接,第二连接孔151用于与连接轴229连接,第四转动孔152用于与第四滑移轴146连接。第二连接杆142包括沿其长度方向相背的第三端部155和第四端部156,第三转动孔150设于第二连接杆142的第三端部155。第四转动孔152设于第二连接杆142的第四端部156。第二连接孔151位于第二连接杆142的中部,第二连接杆142的中部指的是第二连接杆142上相对第三转动孔150和第四转动孔152对称的区域。
一并参考图16和图17,图16是图9中所示锁止机构处于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9中所示锁止机构处于第二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中所示锁止机构处于锁止状态,图17中所示锁止机构处于解除锁止状态。
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沿第一方向(X轴方向)间隔分布,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成“X”状交叉的设置于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之间。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之间具有两个第一夹角和两个第二夹角,两个第一夹角均为钝角,两个第一夹角沿X轴方向相对,并且两个第一夹角分别朝向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两个第二夹角为锐角,两个第二夹角沿Y轴方向相对。
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一端部153从第一避让槽43伸进第一滑移孔41内,第一滑移轴143插至第一滑移孔41内,且穿过第一转动孔147,也即,第一连接杆141通过第一滑移轴143转动连接至第一滑移孔41内,第一滑移轴143能够在第一滑移孔41内沿Y轴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连接杆141沿第一滑移轴143的周向转动。具体的,第一滑移轴143能够在第一滑移孔41内沿Y轴方向移动指的是:第一滑移轴143与第一凹弧面52抵接时,第一滑移轴143可以沿着第一平直面50和/或第二平直面51滑动至与第二凹弧面53抵接;第一滑移轴143与第二凹弧面53抵接时,第一滑移轴143可以沿着第一平直面50和/或第二平直面51滑动至与第一凹弧面52抵接。
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二端部154从第三避让槽82伸进第三滑移孔80内,第二滑移轴144插至第三滑移孔80,且穿过第二转动孔149,也即,第一连接杆141通过第二滑移轴144转动连接至第三滑移孔80内。第二滑移轴144能够在第三滑移孔80内沿Y轴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连接杆141沿第二滑移轴144的周向转动。具体的,第二滑移轴144能够在第三滑移孔80内沿Y轴方向移动指的是:第二滑移轴144与第五凹弧面92抵接时,第二滑移轴144可以沿着第五平直面90和/或第六平直面91滑动至与第六凹弧面93抵接;第二滑移轴144与第六凹弧面93抵接时,第二滑移轴144可以沿着第五平直面90和/或第六平直面91滑动至与第五凹弧面92抵接。
第二连接杆142的第三端部155从第二避让槽44伸进第二滑移孔42内,第三滑移轴145插至第二滑移孔42内,且穿过第三转动孔150,也即,第二连接杆142通过第三滑移轴145转动连接至第二滑移孔42内,第三滑移轴145能够在第二滑移孔42内沿Y轴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连接杆142沿第三滑移轴145的周向转动。具体的,第三滑移轴145能够在第二滑移孔42内沿Y轴方向移动指的是:第三滑移轴145与第三凹弧面56抵接时,第三滑移轴145可以沿着第三平直面54和/或第四平直面55滑动至与第四凹弧面57抵接;第三滑移轴145与第四凹弧面57抵接时,第三滑移轴145可以沿着第三平直面54和/或第四平直面55滑动至与第三凹弧面56抵接。
第二连接杆142的第四端部156从第四避让槽83伸进第四滑移孔81内,第四滑移轴146插至第四滑移孔81,且穿过第四转动孔152,也即,第四连接杆通过第四滑移轴146转动连接至第四滑移孔81内。第四滑移轴146能够在第四滑移孔81内沿Y轴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连接杆142沿第四滑移轴146的周向转动。具体的,第四滑移轴146能够在第四滑移孔81内沿Y轴方向移动指的是:第四滑移轴146与第七凹弧面96抵接时,第四滑移轴146可以沿着第七平直面94和/或第八平直面95滑动至与第八凹弧面97抵接;第四滑移轴146与第八凹弧面97抵接时,第四滑移轴146可以沿着第七平直面94和/或第八平直面95滑动至与第七凹弧面96抵接。
第一连接杆141的中部和第二连接杆142的中部沿Z轴方向层叠,第一连接孔148和第二连接孔151沿Z轴方向同轴。
第一弹性件13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柱60,第一弹性件131的另一端向锁止件120方向延伸,第一弹性件131用于与待锁止部件抵接;第二弹性件13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柱61,第二弹性件132的另一端向锁止件120方向延伸,第二弹性件132用于与待锁止部件抵接。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用于提供锁止力,以及提供使得锁止件120复位的作用力。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相对折叠时,第三表面314正对第一表面243,第三侧面310正对第二安装侧面212,第二壳体300的锁止槽320与第一壳体200的安装槽217的第三收容槽228相对且连通。
一并参考图18和图19,图18是图2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中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锁止机构100设置于第一壳体200的安装槽217内,锁止机构100的锁止件120伸进第二壳体300的锁止槽320内将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锁止,以使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200固定,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保持折叠状态,防止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意外打开,换句话说,锁止机构100处于锁止状态,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处于被锁止状态。遮盖板230固定于安装座210的上侧,以封闭安装槽217。
具体的,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位于第二收容槽227内,连接轴229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148和第二连接孔151,以使第一连接杆141的中部和第二连接杆142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均不与第二收容槽227的任何槽壁面接触,换句话说,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收容槽227的槽壁面之间具有间隔,第二连接杆142和第二收容槽227的槽壁面之间具有间隔。第二收容槽227的槽壁面包括与遮盖板230的第二遮盖表面236相对的槽底面、以及包括上述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
按压件110的按压部1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收容槽226内,按压部10的另一部分从第一安装口218伸出第一收容槽226。按压件110的连接部20位于第二收容槽227内,连接部20的第一连接段31的第一配合面35抵接第一限位面222,第二连接段32的第二配合面36抵接第二限位面223。锁止件120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收容槽227内,锁止件120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三收容槽228内,锁止件120的又一部分从第二安装口219伸出第三收容槽228,且锁止件120伸出第三收容槽228的部分插接至第二壳体300的锁止槽320内,以将第二壳体300锁止。
第一弹性件131套设于第一连接柱60,且第一弹性件131的两端分别抵接连接部20的第一连接面33和第二收容槽227的第一抵接面224;第二弹性件132套设于第二连接柱61,且第二弹性件132的两端分别抵接连接部20的第二连接面34和第二收容槽227的第二抵接面225。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均处于预压缩状态,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预压缩提供的作用力使连接部20保持抵接第一内侧面的状态,以及使锁止件120保持插接在锁止槽320内的状态,使得第二壳体300被可靠锁止。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的预压缩量可以为0.2毫米至0.3毫米之间,例如:0.2毫米、0.22毫米、0.24毫米、0.26毫米、0.28毫米、0.3毫米等等。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的预压缩量以能够使连接部20保持抵接第一内侧面、且锁止件120保持插接在锁止槽320内的状态为准。
本实施例中,一并参考图16,锁止机构100处于锁止状态时,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预压缩提供的作用力还使得: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相对张开,此处张开意指: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一端部153位于第一凹弧面52处,第一滑移轴143与第一凹弧面52抵接,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二端部154位于第五凹弧面92处,第二滑移轴144与第五凹弧面92抵接,锁止件120插接于第二壳体300的锁止槽320内,且与锁止槽320的槽壁面抵接。第二连接杆142的第三端部155位于第三凹弧面56处,第三滑移轴145与第三凹弧面56抵接,第二连接杆142的第四端部156位于第七凹弧面96处,第四滑移轴146与第七凹弧面96抵接。此时,在Y轴方向(也即第二方向)上,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一端部153和第二连接杆142的第三端部155处于相互靠近的状态,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二端部154和第二连接杆142的第四端部156处于相互靠近的状态。
锁止机构100处于锁止状态时,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之间保持第一距离。第一距离意指图16中,在X轴方向上,按压件110的第二连接侧面22至锁止件120的第一锁止侧面70之间的距离。
一并参考图17,锁止机构100从锁止状态切换至解除锁止状态时,也即需要使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解除被锁止状态,以便于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200打开时。向按压件110施加朝向锁止件120方向(也即X轴正方向)的力,具体可以为向操作面11施加朝向锁止件120的方向的力,此时,按压件110向靠近锁止件120的方向(也即X轴正方向)移动。第一连接段31逐渐远离第一限位面222,第二连接段32逐渐远离第二限位面223,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均被压缩,此时,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的压缩量增加值大致为0.5至0.7毫米之间,例如0.5毫米、0.54毫米、0.58毫米、0.62毫米、0.64毫米、0.68毫米或者0.7毫米,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回弹时可以提供5牛至8牛的力。
按压件110向靠近锁止件12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接杆141绕连接轴229(也即顺时针)转动,第一滑移轴143沿着第一平直面50和/或第二平直面51移动至与第二凹弧面53抵接,第二滑移轴144沿着第五平直面90和/或第六平直面91移动至与第六凹弧面93抵接。同时,第二连接杆142绕连接轴229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三滑移轴145沿着第三平直面54和/或第四平直面55移动至与第四凹弧面57抵接,第四滑移轴146沿着第七平直面94和/或第八平直面95移动至与第八凹弧面97抵接。换句话说,第一滑移轴143和第二滑移轴144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一滑移轴143和第二滑移轴144沿Y轴方向相互远离,具体的,第一滑移轴143向Y轴正方向移动,第二滑移轴144向Y轴负方向移动。第三滑移轴145和第四滑移轴146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三滑移轴145和第四滑移轴146沿Y轴方向相互远离,具体的,第三滑移轴145向Y轴负方向移动,第四滑移轴146向Y轴正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之间的第一夹角变小,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之间的第二夹角变大。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一端部153和第二连接杆142的第三端部155相互远离,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二端部154和第二连接杆142的第四端部156相互远离,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使锁止件120和按压件110相互靠拢。
此时,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之间的距离从第一距离缩小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意指:图17中,在X轴方向上,按压件110的第二连接侧面22至锁止件120的第一锁止侧面70之间的距离。
然后,撤销施加给按压件110的力,此时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恢复弹性,带动按压件110向X轴负方向移动,按压件110通过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带动锁止件120向X轴负方向移动,此时,锁止件120从第二壳体300内退出,以解除对第二壳体300的锁止,第二壳体300可以相对第一壳体200打开;撤销施加给按压件110的力后,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之间保持第二距离。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200打开的作用力可以来自于用户手动操作,使得第二壳体300相对第一壳体200转动以打开,也可以是转动机构400中的部件使第二壳体300自动相对第一壳体200转动以打开。
当按压件110向X轴负方向移动至第一连接段31重新与第一限位面222抵接,第二连接段32重新与第二限位面223抵接时,按压件110停止移动,此时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的压缩量恢复至预压缩状态,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预压缩提供的作用力使锁止件120向X轴正方向移动。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沿X轴方向相互远离,锁止件120重新回到能将第二壳体300进行锁止的位置,以待下一次对第二壳体300进行锁止。
一并参考图16,在按压件110向X轴负方向移动及锁止件120向X轴正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接杆141绕连接轴229逆时针转动,第一滑移轴143沿着第一平直面50和/或第二平直面51移动至与第一凹弧面52抵接,第二滑移轴144沿着第五平直面90和/或第六平直面91移动至与第五凹弧面92抵接。同时,第二连接杆142绕连接轴229顺时针转动,第三滑移轴145沿着第三平直面54和/或第四平直面55移动至与第三凹弧面56抵接,第四滑移轴146沿着第七平直面94和/或第八平直面95移动至与第八七弧面抵接。换句话说,第一滑移轴143和第二滑移轴144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一滑移轴143和第二滑移轴144沿Y轴方向相互靠近,具体的,第一滑移轴143向Y轴负方向移动,第二滑移轴144向Y轴正方向移动。第三滑移轴145和第四滑移轴146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三滑移轴145和第四滑移轴146沿Y轴方向相互靠近,具体的,第三滑移轴145向Y轴正方向移动,第四滑移轴146向Y轴负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之间的第一夹角变大,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之间的第二夹角变小;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一端部153和第二连接杆142的第三端部155靠近,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二端部154和第二连接杆142的第四端部156相互靠近,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使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相互远离。
一并参考图20,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从第二种状态切换至第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第二壳体300从相对第一壳体200打开状态转换至相对第一壳体200折叠状态时,第二壳体300的第三表面314逐渐向第一壳体200的第一表面243靠拢,第二壳体300的第三侧面310逐渐向第一壳体200的第二安装侧面212靠拢,第二壳体300的第三侧面310的配合凸面推挤锁止件120的第二锁止侧面71的导向凸弧面,使锁止件120向靠近按压件110的方向(X轴负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141绕连接轴229顺时针转动,第一滑移轴143沿着第一平直面50和/或第二平直面51朝向第二凹弧面53移动,第二滑移轴144沿着第五平直面90和/或第六平直面91朝向第六凹弧面93移动。第二连接杆142绕连接轴229逆时针转动,第三滑移轴145沿着第三平直面54和/或第四平直面55朝向第四凹弧面57移动,第四滑移轴146沿着第七平直面94和/或第八平直面95朝向第八凹弧面97移动。换句话说,第一滑移轴143和第二滑移轴144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一滑移轴143和第二滑移轴144沿Y轴方向相互远离,具体的,第一滑移轴143向Y轴正方向移动,第二滑移轴144向Y轴负方向移动。第三滑移轴145和第四滑移轴146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三滑移轴145和第四滑移轴146沿Y轴方向相互远离,具体的,第三滑移轴145向Y轴负方向移动,第四滑移轴146向Y轴正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之间的第一夹角变小,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之间的第二夹角变大。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一端部153和第二连接杆142的第三端部155远离,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二端部154和第二连接杆142的第四端部156相互远离,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使锁止件120和按压件110相互靠拢。
在第二壳体300的第三表面314移动至与第一壳体200的第一表面243正对,第二壳体300的第三侧面310的配合弧面317移动至与第一壳体200的第二安装侧面212正对后,锁止槽320正对锁止件120的第二锁止侧面71的导向凸弧面,第二壳体300的第三侧面310对锁止件120的推挤力消失,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预压缩提供的作用力使锁止件120沿X轴正方向移动,以使锁止件120重新插入锁止槽320内将第二壳体300锁止。此时,第一连接杆141绕连接轴229逆时针转动,第一滑移轴143沿着第一平直面50和/或第二平直面51朝向第一凹弧面52移动,第二滑移轴144沿着第五平直面90和/或第六平直面91朝向第五凹弧面92移动接。第二连接杆142绕连接轴229顺时针转动,第三滑移轴145沿着第三平直面54和/或第四平直面55朝向第三凹弧面56移动,第四滑移轴146沿着第七平直面94和/或第八平直面95朝向第八七弧面移动。换句话说,第一滑移轴143和第二滑移轴144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一滑移轴143和第二滑移轴144沿Y轴方向相互靠近,具体的,第一滑移轴143向Y轴负方向移动,第二滑移轴144向Y轴正方向移动。第三滑移轴145和第四滑移轴146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三滑移轴145和第四滑移轴146沿Y轴方向相互靠近,具体的,第三滑移轴145向Y轴正方向移动,第四滑移轴146向Y轴负方向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之间的第一夹角变大,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之间的第二夹角变小;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一端部153和第二连接杆142的第三端部155靠近,第一连接杆141的第二端部154和第二连接杆142的第四端部156相互靠近,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使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相互远离。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之间设置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且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交叉且铰接。通过使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反向转动,实现按压件110和锁止件120的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以使锁止件120锁止第一壳体200或者解除锁止第一壳体200。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滚子和楔形面摩擦配合的方案而言,锁止机构100的摩擦力减小,按压顺畅度增加。
另外,按压件110从第一壳体200的侧面伸出安装槽217,相较于从第一壳体200的表面伸出安装槽217而言,可以减薄第一壳体200的整体的厚度,利于手机薄型化设计。
锁止和解除锁止过程中,依靠第一连接杆141和第二连接杆142进行传动,第一连接杆141未与第一壳体200和/或第二壳体300接触,第二连接杆142未与第一壳体200和/或第二壳体300接触,因此第一连接杆141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没有摩擦力,第二连接杆142与第一壳体2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没有摩擦力。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滚子和楔形面摩擦配合的方案而言,锁止机构100的摩擦力减小,按压顺畅度增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件、锁止件、弹性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设置于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互交叉且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按压件朝向所述锁止件的一侧的相对两端,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按压件,所述弹性件能够沿第一方向伸缩;
所述锁止机构锁止状态,所述弹性件处于预压缩状态,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张开,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之间保持第一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受到按压力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靠近,两个所述弹性件被压缩,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之间的距离成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按压力撤销后,所述弹性件恢复至预压缩状态,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解锁状态,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之间保持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恢复至预压缩状态,所述弹性件的预压缩力使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远离,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之间的距离成为第一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按压件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还与所述按压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按压件连接的一端为第三端部,所述第三端部还与所述按压件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沿第二方向相互远离,以使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以使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设有第一滑移孔、第二滑移孔、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滑移孔连通;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第二滑移孔连通;
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第一滑移轴和第三滑移轴,所述第一滑移轴插设于所述第一滑移孔内,所述第一端部穿过所述第一避让槽且伸进所述第一滑移孔内,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滑移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移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滑移孔内沿第二方向滑动;
所述第三滑移轴插设于所述第二滑移孔内,所述第三端部穿过所述第二避让槽且伸进所述第二滑移孔内,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三滑移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移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三端部在所述第二滑移孔内沿第二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锁止件连接的一端为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还与所述锁止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锁止件连接的一端为第四端部,所述第四端部还与所述锁止件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沿第二方向相互远离,以使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沿第一方向相互靠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沿第二方向相互靠近,以使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沿第一方向相互远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设有第三滑移孔、第四滑移孔、第三避让槽和第四避让槽,所述第三避让槽与所述第三滑移孔连通,所述第四避让槽与所述第四滑移孔连通;
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第二滑移轴和第四滑移轴,所述第二滑移轴插设于所述第三滑移孔内,所述第二端部穿过所述第三避让槽且伸进所述第三滑移孔内,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滑移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移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三滑移孔内沿第二方向滑动;
所述第四滑移轴插设于所述第四滑移孔内,所述第四端部穿过所述第四避让槽且伸进所述第四滑移孔内,所述第四端部与所述第四滑移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滑移轴能够带动所述第四端部在所述第四滑移孔内沿第二方向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包括两个连接段和中间段;所述中间段与所述按压部在第二方向上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中间段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中间段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段包括朝向所述锁止件的连接面,两所述弹性件分别设置于两所述连接段的所述连接面,且所述弹性件背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能够相对所述连接面伸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凸设有连接柱,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连接柱。
12.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按压件的一端和所述按压件均抵接所述安装槽的槽壁面,以使所述锁止机构呈锁止状态;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折叠,所述安装槽和所述锁止槽相对且连通;所述按压件远离所述锁止件的一侧伸出所述安装槽,所述锁止件远离所述按压件的一侧伸进所述锁止槽内,所述弹性件的预压缩力为所述锁止件提供锁止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解锁状态时,所述按压件受到按压力,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靠近,两个所述弹性件被压缩,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相互靠近,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之间的距离成为第二距离;
按压力撤销后,所述弹性件恢复至预压缩状态过程中,所述锁止机构切换至解锁状态,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之间保持第二距离,所述锁止件从所述锁止槽退出,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能切换至相对展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恢复至预压缩状态后,所述弹性件的预压缩力使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并相互远离,所述按压件和所述锁止件之间的距离成为第一距离,所述锁止件远离所述按压件的一侧伸出所述安装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背离所述按压件的一侧设有导向凸弧面;所述第二设有配合弧面,所述锁止槽凹设于所述配合弧面;
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从相对展开切换至相对折叠的情况下,所述配合弧面推挤所述导向凸弧面,所述锁止件朝向所述按压件移动,所述锁止件从所述锁止槽退出;在所述配合弧面正对所述导向凸弧面后,所述安装槽和所述锁止槽相对且连通,所述锁止件远离所述按压件的一侧伸进所述锁止槽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面包括相对设置的弹性抵接面和限位面;
所述按压件包括两个连接段和中间段;所述中间段与所述按压部在第二方向上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中间段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中间段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段包括沿第一方向相背的配合面和连接面,所述配合面抵接所述限位面;两所述弹性件分别设置于两所述连接段的所述连接面,所述弹性件背离所述连接面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抵接面抵接。
CN202310785384.1A 2023-06-29 2023-06-29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9805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5384.1A CN116980505B (zh) 2023-06-29 2023-06-29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5384.1A CN116980505B (zh) 2023-06-29 2023-06-29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505A true CN116980505A (zh) 2023-10-31
CN116980505B CN116980505B (zh) 2024-05-07

Family

ID=88477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5384.1A Active CN116980505B (zh) 2023-06-29 2023-06-29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8050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2027Y (zh) * 2007-04-11 2008-03-26 深圳市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闩锁结构
US20080087050A1 (en) * 2006-10-13 2008-04-1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ock device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30135799A1 (en) * 2011-11-24 2013-05-30 Kyocera Corporation Cover locking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4898768A (zh) * 2014-03-03 2015-09-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键盘的电子设备
US20160333613A1 (en) * 2015-05-12 2016-11-17 Meir Avganim Low profile computer security locks
CN111953826A (zh) * 2020-08-21 2020-1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215072508U (zh) * 2021-07-30 2021-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7050A1 (en) * 2006-10-13 2008-04-1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ock device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1042027Y (zh) * 2007-04-11 2008-03-26 深圳市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闩锁结构
US20130135799A1 (en) * 2011-11-24 2013-05-30 Kyocera Corporation Cover locking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4898768A (zh) * 2014-03-03 2015-09-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键盘的电子设备
US20160333613A1 (en) * 2015-05-12 2016-11-17 Meir Avganim Low profile computer security locks
CN111953826A (zh) * 2020-08-21 2020-1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WO2022037431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以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215072508U (zh) * 2021-07-30 2021-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0505B (zh) 202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6997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2995368B (zh) 一种铰链和移动终端
CN210225477U (zh) 一种可弯折装置
CN113542457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362668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076218B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US8233276B2 (en) Tilt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6658513B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17502265U (zh) 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6980506B (zh)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6980505B (zh)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9202201U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6708613B (zh)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116980507B (zh)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KR101285837B1 (ko) 힌지모듈이 구비된 휴대용 전자기기
WO2022228158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6980508B (zh)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7678215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1429359U (zh) 一种应用于柔性屏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终端的铰链组合结构
CN211239891U (zh) 应用于柔性屏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终端的铰链组合结构
CN117651086A (zh) 锁止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EP4390158A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7351844B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5539498B (zh) 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8992111U (zh)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