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79778A - 一种线性马达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性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79778A
CN116979778A CN202311242148.1A CN202311242148A CN116979778A CN 116979778 A CN116979778 A CN 116979778A CN 202311242148 A CN202311242148 A CN 202311242148A CN 116979778 A CN116979778 A CN 116979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il
magnet
magnetic circuit
circui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421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ojue Intelligen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421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797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79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9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alternate energisation of two coi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线性马达,包括主支架、第一弹性件、振子组件以及定子组件。主支架包括内腔,主支架设有第一开口端;第一弹性件设于第一开口端;振子组件设于内腔内部,并与第一弹性件相连,其包括导磁件以及与导磁件相连的内磁路组件和外磁路组件,内磁路组件和外磁路组件之间配合形成环形磁隙;定子组件包括与主支架相对固定的线圈,线圈至少部分位于环形磁隙内。本发明提供的线性马达,设置两组位于定子组件两侧的磁路组件,可以提高穿过定子组件的磁通量,同时,内磁路组件和外磁路组件反向充磁,使磁感线闭合,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穿过定子组件的磁通量,以提高系统磁性能,达到提高中高频振动响应。

Description

一种线性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的智能化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触觉体验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例如智能手机、游戏手柄、游戏机、多媒体娱乐设备、穿戴式电子设备、医疗卫生设备等,这些电子产品一般都会用到振动马达来做系统反馈,而其中线性马达又逐渐兴起,然而,一般线性马达的磁利用效率较低,其通过配重的方式提高固有频率附近的响应效果,导致有效振动频率响应范围较窄,对于高频信号响应较差,频率较高时振动效果不佳,并且随着线性马达应用越加广泛,应用场景愈多,现今市场更加倾向带宽更大的马达。
现有线性马达一般分为定子与振子两大组成部分;定子部分与整机接触固定,振子部分为主要振动部件,并通过弹片将振动传导至定子;驱动力为电磁相互作用,由永磁体以及通电线圈所产生安培力,将电能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械能。该种结构受电信号驱动会在特定方向产生稳定振动效果,且可随信号调整振幅,频率等效果,较之传统的转子马达,其结构简单,无附加装置,反应速度快,噪声小,且工作寿命长,工作更加稳定。
常规线性马达包含线圈、永磁体、导磁极片/磁碗、支架等组件;通过永磁体磁极对冲,以及导磁片等方式使磁场更多的通过线圈,来实现磁性能。但是现有线性振动马达磁性能较低,振动响应只在其系统固有频率附近的频率范围较好,而对于频率较高的信号响应较弱,系统的频率响应频带窄。如图1所示,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常规线性马达的频率响应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固有频率附近G值响应大,而当频率较高时,响应G值较弱,导致中高频振动感觉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性马达,能够提高中高频振动响应。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线性马达,包括
主支架,包括内腔,所述主支架设有第一开口端;
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端;
振子组件,设于所述内腔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连,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导磁件以及与所述导磁件相连的内磁路组件和外磁路组件,所述内磁路组件和所述外磁路组件之间配合形成环形磁隙;以及,
定子组件,包括与所述主支架相对固定的线圈,所述线圈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环形磁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磁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体,所述外磁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磁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体外部环绕有一个所述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均沿着振动方向充磁,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磁极的极性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内磁路组件包括和所述第一磁体相连的第一导磁板,所述外磁路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磁体相连的第二导磁板,所述第二导磁板环绕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外部,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第一导磁板的外周且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所述第二导磁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磁路组件包括沿着振动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磁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磁体同极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导磁板相连,所述外磁路组件的一个所述第二磁体环绕于所述第一磁体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内磁路组件包括沿着振动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磁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磁体同极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导磁板相连;
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第一磁体外部均环绕有一个所述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环绕于其外部的第二磁体的厚度相同;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磁板外周环绕有所述线圈。
进一步地,仅一个所述第一导磁板外周环绕有所述线圈;或者,
每一所述第一导磁板外周均环绕有一个所述线圈,且同一时刻相邻两个线圈内的电流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件为呈板状的导磁片;或者,
所述导磁件为导磁碗,所述导磁碗包括导磁片和与所述导磁片相连的导磁环,所述导磁环环绕于所述外磁路组件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外架体、设置在所述外架体内的内架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外架体和所述内架体之间的弹性臂;所述主支架与所述外架体相连,所述振子组件与所述内架体相连,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内架体之间连接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底板,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线圈之间的线圈支架。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与所述振子组件连接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连接在所述振子组件的两端;
所述主支架设置有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分别位于所述主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端。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封住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的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线圈相连的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包括穿过所述导磁件和所述第一弹性件或者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主支架和/或所述端盖相连的连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线性马达,其振子组件设置有通过导磁件连接的内磁路组件和外磁路组件,内磁路组件和外磁路组件之间配合形成环形磁隙,线圈至少部分位于环形磁隙内,通过设置两组位于定子组件两侧的磁路组件,可以增加穿过定子组件的磁通量,提高系统磁性能,使线性马达中高频的振动响应更佳。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线性马达的频率响应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的线性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上方端盖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线性马达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线性马达的内磁路组件和外磁路组件的磁感线分布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线性马达与常规线性马达的频率响应曲线对比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线性马达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主支架、第一弹性件、振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主支架、第一弹性件、振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第一弹性件、振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第一弹性件、振子组件和定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线性马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线性马达,包括主支架1、第一弹性件2、振子组件3和定子组件4。
主支架1包括内腔101,主支架1设有第一开口端102,主支架1可以是一端开口或两端开口的环形结构。
第一弹性件2设于第一开口端102,可以位于第一开口端102的端面,也可以位于第一开口端102内并靠近于第一开口端102的端面。
振子组件3设于内腔101内部,并与第一弹性件2相连,振子组件3包括导磁件以及与导磁件相连的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外磁路组件302呈环状,其环绕于内磁路组件301外部,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之间配合形成环形磁隙303。
定子组件4包括与主支架1相对固定的线圈402,线圈402至少部分位于环形磁隙303内,由定子组件4驱动振子组件3振动。
振子组件3设置有通过导磁件连接的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之间配合形成环形磁隙303,线圈402至少部分位于环形磁隙303内,内磁路组件301位于至少部分定子组件4的内侧,外磁路组件302位于至少部分所述定子组件的外侧,通过设置两组位于线圈402内外两侧的磁路组件,可以提高穿过定子组件4的磁通量,从而提高系统磁性能,改善中高频振动响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内磁路组件30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体3011,外磁路组件30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磁体3021,至少一个第一磁体3011外部环绕有一个第二磁体3021,第一磁体3011和第二磁体3021均沿着振动方向A充磁,且充磁方向相反,以使得第一磁体3011和第二磁体3021相对设置的两个磁极的极性相反,通过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反向充磁,使磁感线闭合,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穿过定子组件4的磁通量,以提高系统磁性能,达到提高中高频振动响应,减小功耗的目的。
由于第一磁体3011和第二磁体3021相对设置的两个磁极的极性相反,使得内磁路组件301与外磁路组件302所导出的磁感线刚好相对,使其两者之间的充磁方向相反,使磁感线闭合,进而可以形成闭合磁场,而定子组件4的线圈402处在两个磁场之间,使得通过定子组件4的线圈402的磁通量显著增加,系统的磁性能更好。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结构中,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的磁感线分布图,由于形成了闭合磁场,因此可以明显提高通过定子组件4的线圈402的磁通量大小。
定子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线圈402,线圈402通过至少一个线圈支架401或线圈安装板403与主支架1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线圈402的数量为一个,线圈支架401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线圈402连接在两个线圈支架401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线圈402的数量为两个,线圈支架4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线圈402分别连接在两个线圈支架401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线圈402的数量为一个,线圈支架401的数量为一个,线圈402与线圈支架401连接;如图11和图13所示,线圈402的数量为一个,线圈安装板403的数量为一个,线圈安装板403与主支架1固定连接,当然可以不用线圈安装板403,线圈402直接与主支架1相连。本申请中线圈402的数量不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磁路组件301包括和第一磁体3011相连的第一导磁板3012,外磁路组件302包括与第二磁体3021相连的第二导磁板3022,第二导磁板3022环绕于第一导磁板3012外部,线圈402环绕于第一导磁板3012的外周,且位于第一导磁板3012和第二导磁板3022之间。导磁板可以引导磁感线更为更为集中地穿过线圈,进一步提高磁场利用率。
第一磁体3011和第二磁体30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且第一磁体3011和第二磁体3021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外磁路组件302包括沿着振动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磁体3021,相邻两个第二磁体3021同极相对设置,且通过第二导磁板3022相连,内磁路组件301仅包括一个第一磁体3011,外磁路组件302的一个第二磁体3021环绕于所述第一磁体3011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图9和图11所示,内磁路组件301包括沿着振动方向A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磁体3011,相邻两个第一磁体3011同极相对设置,且通过第一导磁板3012相连;优选的,第一磁体3011和第二磁体3021的数量相同,每一第一磁体3011外部均环绕有一个第二磁体3021,第一磁体3011与环绕于其外部的第二磁体3021的厚度相同。至少一个第一导磁板3012外周环绕有线圈402,以通过线圈402驱动振子组件3振动。
在存在多个第一导磁板3012的情况下,可以仅一个第一导磁板3012外周环绕有线圈402;也可以在每一第一导磁板3012外周均环绕有一个线圈402(参考图7),且同一时刻相邻两个线圈402内的电流方向相反,以使两个线圈402对振子组件3提供相同方向的驱动力。
进一步的,导磁件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和图9所示,导磁件为呈板状的导磁片30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3所示,导磁件为导磁碗,该导磁碗包括导磁片304和与导磁片304相连的导磁环305,导磁环305环绕于外磁路组件302外部。通过导磁碗或导磁片304连接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使磁感线更容易闭合,进一步提高了磁利用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图8和图10所示,第一弹性件2包括与主支架1相对固定的外架体201、设于外架体201内的内架体202以及连接在外架体201和内架体202之间的弹性臂203。弹性臂203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例如设计成弧形、折弯或弯曲状态,本申请对此形状不做限定。优选的,所有的弹性臂203构成的整体是中心对称设置的,以使得内架体202两侧的受力更为平衡,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弹性件2整体是中心对称设置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的外架体201与主支架1连接,第一弹性件2的内架体202与振子组件3直接连接或通过垫片5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主支架1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底板104,定子组件4还包括连接于底板104和线圈402之间的线圈支架401,图9示出的实施例中,线圈支架401与底板104是一体成型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主支架1为采用非导磁材料或导磁材料制成的空心支架,其还设有第二开口端103,且第一开口端102和第二开口端103分别位于主支架1的两端,线性马达还包括连接在振子组件3和主支架1之间的第二弹性件6,第一弹性件2设于第二开口端103。第一弹性件2和第二弹性件6分别通过垫片5连接在振子组件3的两端。采用双弹性件的结构,保证了线性马达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口端102和第二开口端103的形状与分别与第一弹性件2和第二弹性件6的形状相对应,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计为圆形或椭圆形。
工作流程:
线圈402通入交流电,线圈402位于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所产生的较强磁场之中,通电线圈402在磁场中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通过左手定则可判断受力方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振子组件3会受到一个等大反向的力的作用。由于线圈402通过线圈支架401固定在主支架1上,而主支架1一般与外部器件相连接,且一般可看做是刚性连接,振动幅度较小,而受反作用力的振子组件3由第一弹性件2和/或第二弹性件6与主支架1相连接,和外部非刚性连接,将会有较大的振动幅度;两个振动效果相叠加带动外部器件振动。
如图6所示,图6示出的是图4所示的线性马达与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常规线性马达的频率相应曲线对比图,在同功率下进行振动响应比较,相同体积相同固有频率的马达系统,此方案线性马达由于磁性能较高,因此整体的振动响应更佳。
进一步的,如图4、图7和图9所示,线性马达还包括封住第一开口端102和第二开口端103的端盖7,端盖7与第一弹性件2和/或第二弹性件6相对间隔设置,通过端盖7来保护第一弹性件2和/或第二弹性件6。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定子组件4的线圈支架401包括穿过第一弹性件2或者第二弹性件6与主支架1和/或端盖7相连的连接部404,以增加线性马达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主支架1采用非导磁材料或导磁材料制成的凹槽支架,只具有第一开口端102,未设置第二弹性件6和与第二弹性件6连接的垫片5和端盖7,线圈402通过线圈支架401与主支架1的底板104相连,或线圈402通过线圈安装板403与主支架1的底板104相连,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口端102和第二开口端103的形状与分别与第一弹性件2和第二弹性件6的形状相对应,例如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计为圆形或椭圆形。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线性马达,包括主支架1、第一弹性件2、振子组件3和定子组件4。
主支架1包括内腔101,主支架1设有第一开口端102。本实施例中,主支架1为两端开口的环形结构。
第一弹性件2设于第一开口端102,第一弹性件2与主支架1通过焊接或点胶的方式固定。
振子组件3设于内腔101内部,并与第一弹性件2相连,其包括导磁片304以及与导磁片304相连的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之间配合形成环形磁隙303。
定子组件4包括与主支架1相对固定的线圈402,线圈402至少部分位于环形磁隙303内,由定子组件4驱动振子组件3振动。
主支架1采用非导磁材料或导磁材料制成的空心支架,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其还设有第二开口端103,且第一开口端102和第二开口端103分别位于主支架1的两端,线性马达还包括连接在振子组件3和主支架1之间的第二弹性件6,第一弹性件2设于第二开口端103,第二弹性件6的结构与第一弹性件2的结构相同。双弹性件的结构减少了振子组件3的自由度,其工作状态,振动会相对稳定,使得上下两个导磁片304可以更好的使磁场闭合,增强系统磁效应。
线性马达还包括封住第一开口端102和第二开口端103的端盖7,通过端盖7来保护第一弹性件2和第二弹性件6。
本实施例中,振子组件3的两端分别通过垫片5与第一弹性件2和第二弹性件6的内架体202相连,通过垫片5防止振子组件3振动过程中,振子组件3撞击第一弹性件2和第二弹性件6。
其中,振子组件3包括两个导磁片304以及与两个导磁片304相连的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之间配合形成环形磁隙303,定子组件4的线圈至少部分位于环形磁隙303内,本实施例中设置两组位于定子组件4内外两侧的磁路组件,可以提高穿过定子组件4的磁通量。
内磁路组件301包括两个第一磁体3011和一个第一导磁板3012,第一导磁板3012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磁体3011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一磁体3011同极相对设置;外磁路组件302包括两个第二磁体3021和一个第二导磁板3022,第二导磁板3022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磁体3021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二磁体3021同极相对设置。
定子组件包括与主支架1固定连接的两个线圈支架401以及安装在两个线圈支架401之间的一个线圈402,至少部分线圈402环绕于第一导磁板3012的外周和第二导磁板3022的内周。两个线圈支架401用来支撑线圈402,同时导出引线以连接FPC。如图3所示,线圈支架401包括外凸的连接部404,位于上方的线圈支架401的连接部404穿过上方的导磁片304和第一弹性件2后与上方的端盖7相连,位于下方的线圈支架401的连接部404穿过下方的导磁片304和第二弹性件6后与下方的端盖7相连。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404也可以设置转折结构,直接与主支架1相连。
第一磁体3011和第二磁体3021均沿着振动方向A充磁,且充磁方向相反,以使得第一磁体3011和第二磁体3021相对设置的两个磁极的极性相反,使得第一导磁板3012和第二导磁板3022所导出的磁感线刚好相对,使磁感线闭合,进而可以形成闭合磁场,而线圈402处在磁场内,使得通过线圈402的磁通量显著增加,提高系统磁性能。如图4所示,内、外磁路组件形成了闭合磁场,明显提高了通过线圈402的磁通量大小。
实施例二:
参考图7,一种骨导发声装置,以实施例一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内磁路组件301包括三个第一磁体3011和两个第一导磁板3012,第一导磁板3012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磁体3011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一磁体3011同极相对设置;外磁路组件302包括两个第二磁体3021和一个第二导磁板3022,第二导磁板3022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磁体3021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二磁体3021同极相对设置。
定子组件包括与主支架1固定连接的两个线圈支架401以及分别安装在两个线圈支架401上的两个线圈402,至少部分线圈402分别环绕于两个第一导磁板3012的外周和两个第二导磁板3022的内周。两个线圈支架401分别用来支撑两个线圈402,同时导出引线以连接FPC。
实施例三:
参考图8和图9,一种骨导发声装置,以实施例一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主支架1为采用非导磁材料或导磁材料制成的凹槽支架,其只具有第一开口端102,未开设有第二开口端103,其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和封住第一开口端的端盖7,未设置第二弹性件6和另一侧的端盖7,第一弹性件2的内架体202通过垫片5与振子组件3相连。
本实施例中,振子组件3包括一个导磁片304以及与一个导磁片304相连的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
定子组件4包括与主支架1固定连接的一个线圈支架401以及安装在线圈支架401上的一个线圈402,至少部分线圈402环绕于内磁路组件301的第一导磁板3012的外周和外磁路组件302的第二导磁板3022的内周。线圈支架401直接与主支架1的底板104相连,通过线圈支架401来支撑线圈402,同时导出引线以连接FPC。振子组件3与主支架1的底板104相对间隔设置,防止振子组件3振动过程中,振子组件3撞击定子组件4。
实施例四:
参考图10和图11,一种骨导发声装置,以实施例三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呈圆形,因此,主支架1(图未视)优选截面形状也为圆形。
本实施例中,振子组件3包括一个导磁碗以及与一个导磁碗相连的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该导磁碗包括导磁片304和与导磁片304相连的导磁环305,导磁环305环绕于外磁路组件302外部。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相对间隔设于导磁碗内部,且导磁片304通过垫片5与第一弹性件2相连。
定子组件4包括与主支架1固定连接的一个线圈安装板403以及安装在线圈安装板403上的一个线圈402,至少部分线圈402环绕于内磁路组件301的第一导磁板3012的外周和外磁路组件302的第二导磁板3022的内周。线圈安装板403与主支架1的底板104相连,线圈安装板403用来支撑线圈402,同时导出引线以连接FPC。振子组件3与线圈安装板403相对间隔设置,防止振子组件3振动过程中,振子组件3撞击定子组件4。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省去线圈安装板403,使线圈402直接与底板104相连,或者通过线圈支架401与底板104相连。
实施例五:
参考图12和图13,一种骨导发声装置,以实施例四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外磁路组件302为一体充磁的单个零件,其第二磁体3021和第二导磁板3022为外磁路组件302的一部分,而非单个的零件,可以减少部件数量,降低装配复杂度。
外磁路组件302通过对不同区域充磁形成两个有磁部和位于两个有磁部之间的无磁部,两个有磁部即为两个第二磁体3021,无磁部即为第二导磁板3022。图13中以虚线示意出了第二磁体3021和第二导磁板3022之间的分界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内磁路组件301也可以设置成一体充磁的单个零件。其他实施例中的内磁路组件301和外磁路组件302也可以设置成一体充磁的单个零件。
实施例六:
参考图14,一种骨导发声装置,以实施例四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内磁路组件301仅包括一个与导磁片304相连的第一磁体3011,而外磁路组件302包括两个同极相对设置的第二磁体3021。两个第二磁体3021中的其中一个环绕于第一磁体3011外周。线圈402延伸至第一导磁板3012和第二导磁板3022之间的环形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定子组件还包括设于线圈402内的第三磁体3031,第三磁体3031与第一磁体3011同极相对设置,第三磁体3031有利于使振子组件在线圈402未通电时保持静力平衡,从而提高灵敏度。
线圈402和第三磁体3031与线圈安装板403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省去线圈安装板403,线圈402和第三磁体3031均与底板104相连。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例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2)

1.一种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支架,包括内腔,所述主支架设有第一开口端;
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端;
振子组件,设于所述内腔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连,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导磁件以及与所述导磁件相连的内磁路组件和外磁路组件,所述内磁路组件和所述外磁路组件之间配合形成环形磁隙;以及,
定子组件,包括与所述主支架相对固定的线圈,所述线圈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环形磁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体,所述外磁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磁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体外部环绕有一个所述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均沿着振动方向充磁,且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对设置的两个磁极的极性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路组件包括和所述第一磁体相连的第一导磁板,所述外磁路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磁体相连的第二导磁板,所述第二导磁板环绕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外部,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第一导磁板的外周且位于所述第一导磁板和所述第二导磁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路组件包括沿着振动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磁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磁体同极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二导磁板相连,所述外磁路组件的一个所述第二磁体环绕于所述第一磁体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路组件包括沿着振动方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磁体,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磁体同极相对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导磁板相连;
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第一磁体外部均环绕有一个所述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环绕于其外部的第二磁体的厚度相同;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磁板外周环绕有所述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仅一个所述第一导磁板外周环绕有所述线圈;或者,
每一所述第一导磁板外周均环绕有一个所述线圈,且同一时刻相邻两个线圈内的电流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件为呈板状的导磁片;或者,
所述导磁件为导磁碗,所述导磁碗包括导磁片和与所述导磁片相连的导磁环,所述导磁环环绕于所述外磁路组件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外架体、设置在所述外架体内的内架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外架体和所述内架体之间的弹性臂;所述主支架与所述外架体相连,所述振子组件与所述内架体相连,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内架体之间连接有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底板,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线圈之间的线圈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所述振子组件连接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连接在所述振子组件的两端;
所述主支架设置有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分别位于所述主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封住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的端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线圈相连的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包括穿过所述导磁件和所述第一弹性件或者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主支架和/或所述端盖相连的连接部。
CN202311242148.1A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线性马达 Pending CN116979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2148.1A CN116979778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线性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2148.1A CN116979778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线性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9778A true CN116979778A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85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2148.1A Pending CN116979778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线性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7977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2279Y (zh) * 2001-02-15 2003-05-21 嘉兴兴惠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
KR20080070468A (ko) * 2007-01-26 2008-07-30 지디텍 주식회사 피부 전도 스피커
CN102237773A (zh) * 2010-04-26 2011-11-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具有宽带的线性振动器
CN110446144A (zh) * 2019-07-22 2019-11-1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13846499U (zh) * 2020-12-30 2021-07-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2279Y (zh) * 2001-02-15 2003-05-21 嘉兴兴惠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
KR20080070468A (ko) * 2007-01-26 2008-07-30 지디텍 주식회사 피부 전도 스피커
CN102237773A (zh) * 2010-04-26 2011-11-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具有宽带的线性振动器
CN110446144A (zh) * 2019-07-22 2019-11-1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13846499U (zh) * 2020-12-30 2021-07-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9531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109068244B (zh) 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10049416B (zh) 振动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KR101944654B1 (ko) 선형 진동모터
CN109040916B (zh) 用于激励器的振子组件、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07147267B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108966093B (zh) 用于激励器的弹片、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13873381A (zh) 一种振动装置、骨传导耳机、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硬件设备
CN110896517B (zh) 屏幕发声激励器及电子设备
CN110113696B (zh) 振动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CN210840043U (zh) 振动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US20200412228A1 (en) Vibration motor
CN115119115B (zh)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2588250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6356414U (zh) 一种线性振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193338B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55826A (zh) 屏幕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CN116979778A (zh) 一种线性马达
CN116193337B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骨传导耳机
US20220278599A1 (en) Multi-solenoid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216313372U (zh) 一种振动装置、骨传导耳机、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硬件设备
CN215186387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2850205U (zh) 一种振动马达
CN212850206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5580850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