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73808B - 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73808B
CN116973808B CN202311237383.XA CN202311237383A CN116973808B CN 116973808 B CN116973808 B CN 116973808B CN 202311237383 A CN202311237383 A CN 202311237383A CN 116973808 B CN116973808 B CN 116973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ested
battery cell
detection
alterna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73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73808A (zh
Inventor
吴凯
赵家声
李扬虎
连登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373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73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73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3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73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3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4Testing for continu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01R31/386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related to manufacture, e.g. testing after manufactur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6Acquisition or processing of data for testing or for monitoring individual cells or groups of cells within a batt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该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包括:确定交流电流源产生的交流激励信号,并从电压检测设备中获取目标电压;交流激励信号为交流电流源为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的;目标电压为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根据目标电压和交流激励信号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等效电容值;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良好;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不良;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大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池性能检测有效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电池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电池模组装配成组过程中,需要在各阶段进行不同的检测,这些检测均需要使用接触式的测试探针,使用探针下压至电芯正负极柱、模组正负输出极或模组端板、侧板等位置,进行对应的电池性能检测,此时,接触式探针常发生接触不良的问题,并且由于这种问题往往导致检测的误判,降低了电池性能检测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交流电流源产生的交流激励信号,并从电压检测设备中获取目标电压;所述交流激励信号为所述交流电流源为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的;所述目标电压为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所述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
根据所述目标电压和所述交流激励信号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等效电容值;
若所述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良好;若所述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所述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不良;所述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能够在通过接触式探针对电池模组进行电池性能检测之前判断此次探针与电池的测试端是否接触良好,减少测试误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包括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交流电流源、电压检测设备和上位机,所述防空测的检测电路包括通路切换电路以及测试线路,所述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和第二切换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切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测试线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切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流源;
所述测试线路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连接;
所述第一切换电路、所述测试线路以及所述交流电流源形成电流回路,所述电流回路中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二切换电路接入电压检测设备,所述电压检测设备连接所述上位机;
所述交流电流源,用于为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交流激励信号;
所述电压检测设备,用于测量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所述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目标电压;
所述上位机,用于确定所述交流电流源产生的所述交流激励信号,并从所述电压检测设备中获取所述目标电压;根据所述目标电压和所述交流激励信号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等效电容值;若所述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所述防空测的检测电路接触良好,若所述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所述防空测的检测电路接触不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待测试电池单体具有电容的特性,利用交流电流源为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交流激励信号,进而通过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交流激励信号表现出的等效电容值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检测电路之间的接触情况,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通过接触式探针对电池模组进行电池性能检测之前判断此次探针与电池的测试端是否接触良好,减少测试误判,进而提高电池性能检测有效性和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一;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二;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防空测的检测电路的组成示意图一;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防空测的检测电路的组成示意图二;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防空测的检测电路的组成示意图三;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防空测的检测电路的组成示意图四;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防空测的检测电路的组成示意图五。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
10:防空测的检测电路;1011:第一切换电路;10111: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1: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2: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2:检测接入通道;101121: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2: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3:第一开关阵列;101131:第一开关;101132:第二开关;10114:第二开关阵列;101141:第三开关;101142:第四开关;1012:第二切换电路;10121:电压检测通道;101211:第一电压检测通道;101212:第二电压检测通道;10122:第三开关阵列;101221:第五开关;101222:第六开关;102:测试线路;10211:第一探针;10212:第二探针;1022:第一测试线路;1023:第二测试线路;
11:交流电流源;12:电压检测设备;13:上位机;
2:待测试电池单体;21:待测试电池单体正极对应的第一测试端;22:待测试电池单体负极对应的第二测试端;B1:第一待测试电池单体;B2:第二待测试电池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公开。
相关技术中,在电池模组装配成组过程中,需要在各阶段进行不同的检测,这些检测均需要使用接触式的测试探针,使用探针下压至电芯正负极柱、模组正负输出极或模组端板、侧板等位置,进行对应的电池性能检测,此时,接触式探针常发生接触不良的问题,并且由于这种问题往往导致对电池模组的空测,降低了电池性能检测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能够在通过接触式探针对电池模组进行电池性能检测之前判断此次探针与电池的测试端是否接触良好,防止对电池模组的空测(防空测),空测可以理解为假如探针与电池模组的测试端接触不良,此时利用探针对电池模组进行的电池性能检测则为无意义的,即为空测,防空测则是为了防止这种空测的情况出现,进而提高电池性能检测有效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出的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是应用于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中的上位机,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下面对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进行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1包括:防空测的检测电路10,交流电流源11、电压检测设备12和上位机13,其中,防空测的检测电路10的一端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防空测的检测电路10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流源11,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两端也通过防空测的检测电路10接入电压检测设备12,电压检测设备12与上位机13连接。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中的上位机,如图2所示,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3,其中:
步骤S101、确定交流电流源产生的交流激励信号,并从电压检测设备中获取目标电压;交流激励信号为交流电流源为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的;目标电压为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交流电流源产生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交流电流源产生的交流激励信号为预设的,通过控制交流电流源,预设频率与电流信号,为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交流激励信号,并且由于上位机与电压检测设备连接,因此上位机能够实时获取待测试电池单体两端在交流激励信号下产生的交流电压降,即目标电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压检测设备为能够对电池单体两端的电压进行检测的设备,例如数字万用表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上位机可以由任何能够进行数据处理的设备所代替,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102、根据目标电压和交流激励信号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等效电容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上位机在确定出交流激励信号,并且从电压检测设备中获取到目标电压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待测试电池单体两端的容抗值,进而根据容抗值确定出待测试电池单体的等效电容值。
示例性的,假设交流电流源产生的交流激励信号如公式(1)所示:
(1);
在上式(1)中,为初始交流激励信号,/>为角频率,/>为时间,/>为随时间t而变化的电角度,/>为初相位角,/>为/>在时刻/>的相位角,/>为余弦函数,进一步地,由于待测试电池单体会表现出电容的性质,电容会在通过交流激励信号/>时产生电容阻抗,因此根据电压检测设备检测得到的目标电压/>和交流激励信号/>可以计算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电容阻抗/>,如公式(2)所示:
(2);
进一步地,根据电容阻抗、交流激励信号的频率与电容的关系式计算得到待测试电池单体的等效电容值C,电容阻抗/>、交流激励信号的频率与电容值C的关系式如公式(3)所示:
(3);
其中,为圆周率,/>为交流激励信号/>的频率。
步骤S103、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良好;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不良;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大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在与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进行连接时,是通过检测电路中的接触式探针进行接触进而连接的,若接触为有效接触,则待测试电池单体成功接入检测电路,此时交流电流源产生的交流激励信号能够通过检测电路提供给待测试电池单体,进而待测试电池单体就能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等效电容值,若接触为无效接触,则待测试电池单体未接入检测电路,此时交流电流源产生的交流激励信号则不能够通过检测电路提供给待测试电池单体,进而待测试电池单体就不能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等效电容值,此时待测试电池单体的等效电容值则为空气电容,因此,可以根据待测试电池单体等效电容与空气电容的差异,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检测电路中的接触式探针的接触是否为有效接触。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由于待测试电池单体会表现出电容的性质,因此,在图3中用电容14来表示待测试电池单体,利用交流电流源11为电容14提供交流激励信号,利用电压检测设备12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交流电流源11产生的目标电压,基于交流激励信号和和目标电压确定电容14基于交流激励信号表现出的等效电容值,进而通过等效电容值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检测电路之间的接触情况,从图3中可见,示例性的,第一待测试电池单体B1的测试端与上方的测试探针接触良好,第二待测试电池单体B2的测试端与上方的测试探针接触不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待测试电池单体一般在5nF以上,因此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可以设置为5nF以上,而一般情况下空气电容值约在0.001-0.01nF,因此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可以设置为0.001-0.01nF;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和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等效电容值。
步骤S202、判断等效电容值是否处于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是时,进入步骤S2021。
步骤S2021、接触良好。
这里,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良好。
步骤S2022、开始绝缘耐压。
这里,接触良好,则可以开始对待测试电池单体进行绝缘耐压等测试项检测。
步骤S203、判断等效电容值是否处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是时,进入步骤S2031。
步骤S2031、接触不良。
这里,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不良。
可见,有效接触时待测试电池单体的等效电容值和无效接触时待测试电池单体的等效电容值(空气电容值)有显著的差异,因此,能够通过等效电容值准确的确定出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的接触情况,进而能够在对待测试电池单体进行电池性能检测之前判断此次探针与待测试电池单体的测试端是否接触良好,减少测试误判,进而提高电池性能检测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判定出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检测电路中的接触式探针的接触为有效接触,此时可以开始对待测试电池单体进行电池性能检测,若判定出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检测电路中的接触式探针的接触为无效接触,则控制检测电路中的接触式探针抬升并重新下压,与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再次接触,并重新进行有效接触的判定,若判定三次还是无效接触,此时可以通过设备或者人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交流电流源产生的交流激励信号,并从电压检测设备中获取目标电压;交流激励信号为交流电流源为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的;目标电压为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根据目标电压和交流激励信号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等效电容值;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良好;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不良;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大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采用上述实现方案,基于待测试电池单体具有电容的特性,利用交流电流源为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交流激励信号,进而通过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交流激励信号表现出的等效电容值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检测电路之间的接触情况,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通过接触式探针对电池模组进行电池性能检测之前判断此次探针与电池的测试端是否接触良好,减少测试误判,进而提高电池性能检测有效性和可靠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5所示,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1包括: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交流电流源11、电压检测设备12和上位机13,防空测的检测电路包括通路切换电路以及测试线路102,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1011和第二切换电路1012,其中:
第一切换电路1011的一端与测试线路102的一端连接,第一切换电路1011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流源11;
测试线路102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连接;
第一切换电路1011、测试线路102以及交流电流源11形成电流回路,电流回路中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两端通过第二切换电路1012接入电压检测设备12;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上位机13;
交流电流源11,用于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
电压检测设备12,用于测量待测试电池单体2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目标电压;
上位机13,用于确定交流电流源11产生的交流激励信号,并从电压检测设备12中获取目标电压;根据目标电压和交流激励信号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等效电容值;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接触良好,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接触不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5,通路切换电路、测试线路102和待测试电池单体2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测试线路102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连接的另一端为接触式探针,在测试线路102和第一切换电路1011选通的情况下,待测试电池单体2通过测试线路102和第一切换电路1011与交流电流源11连接,此时交流电流源11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在第二切换电路1012选通的情况下,电压检测设备12通过第二切换电路1012接至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两端,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目标电压进行测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1还包括:控制器,其中:控制器,用于响应于测试开始信号,向第一切换电路1011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器,还用于在交流电流源11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向第二切换电路1012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一切换电路1011,用于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交流电流源11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连接;第二切换电路1012,用于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电压检测设备12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两端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器为可以向通路切换电路发送信号的设备,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5,控制器在接收到测试开始信号时,向第一切换电路1011发送请求选通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切换电路1011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之后选通,使得交流电流源11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连接;控制器在第一切换电路1011选通、且交流电流源11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之后,向第二切换电路1012发送请求选通的第二控制信号,第二切换电路1012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之后选通,使得电压检测设备12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两端连接,进而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目标电压进行测量。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测试线路102的数量可以为N(第一数量)组,每组测试线路102中包括M(第二数量)个测试线路102,一个测试线路102对应一个通路切换电路,N组测试线路102对应N组通路切换电路,具体的:每组测试线路102包括第二数量个测试线路102,每个测试线路102包括用于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一对测试探针;每组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二数量个通路切换电路,每个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1011以及第二切换电路1012;控制器,还用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向第一切换电路1011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段向第二切换电路1012发送第二控制信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个测试线路102包括一对测试探针,一对测试探针对一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行测量,一对测试探针中包括用于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正极进行测试的第一探针和用于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负极进行测试的第二探针,此时,每组测试线路102包括M对测试探针,M对测试探针包括M个第一探针和M个第二探针,N组测试线路102则包括N×M对测试探针,N×M对测试探针用于对N×M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行检测,N×M对测试探针包括N×M个第一探针和N×M个第二探针。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每个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1011和第二切换电路1012,此时,每组测试线路102对应的每组通路切换电路包括M个第一切换电路1011和M个第二切换电路1012,N组测试线路102对应的N组通路切换电路包括N×M个第一切换电路1011和N×M个第二切换电路101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段大于等于第一控制时间与电流输出时间之和,第二预设时间段大于等于第二控制时间与电压检测时间之和,其中:第一控制时间为第一切换电路1011控制交流电流源11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的时间;电流输出时间为交流电流源11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的时间;第二控制时间为第二切换电路1012控制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两端的时间;电压检测时间为电压检测设备12检测待测试电池单体2产生的目标电压的时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1在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行防空测的检测时,是一个电池单体一个电池单体进行的,因此在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需要逐个进行防空测的检测,在将第一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通过一个第一切换电路1011与交流电流源11连接之后,需要在交流电流源11为第一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之后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次向另一个第一切换电路1011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使得另一个第一切换电路1011选通,进而第二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通过另一个第一切换电路1011与交流电流源11连接,交流电流源11再次为第二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相应的,在将电压检测设备12通过一个第二切换电路1012接至第一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两端之后,需要在电压检测设备12对第一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目标电压进行检测之后经过第二预设时间段之后再次向另一个第二切换电路1012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使得另一个第二切换电路1012选通,进而第二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通过另一个第二切换电路1012与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电压检测设备12再次对第二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行电压检测,直至对所有待测试电池单体2防空测的检测结束。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防空测的检测电路10通过探针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的接触为有效接触的情况下,待测试电池单体2成功接入检测电路,此时交流激励信号能够通过防空测的检测电路10提供给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而待测试电池单体2就能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等效电容值;在防空测的检测电路10通过接触式探针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的接触为无效接触的情况下,待测试电池单体2未接入检测电路,此时交流激励信号则不能够通过防空测的检测电路10提供给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而待测试电池单体2就不能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等效电容值,此时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等效电容值则为空气电容。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待测试电池单体2一般在5nF以上,因此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可以设置为5nF以上,而一般情况下空气电容值约在0.001-0.01nF,因此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可以设置为0.001-0.01nF。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交流电流源11和电压检测设备12的数量可分别设置1个或多个,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以交流电流源11和电压检测设备12均设置1个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路切换电路可与测试线路102一一对应,第一切换电路1011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测试线路102的一端连接,第一切换电路1011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流源11,一个测试线路102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连接,此时,待测试电池单体2可以通过与测试线路102上的接触式探针接触,进而与第一切换电路1011、测试线路102以及交流电流源11形成电流回路。
可以理解的是,交流电流源11,用于向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电压检测设备12,用于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目标电压进行检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切换电路1011,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交流电流源11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连接;第二切换电路1012,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电压检测设备12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两端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号为控制器在接收测试开始信号时,向第一切换电路1011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为控制器在交流电流源11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之后,向第二切换电路1012发送的;其中,第一控制信号为控制器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向第一切换电路1011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为控制器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段向第二切换电路1012发送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切换电路1011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之后选通,使得交流电流源11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连接;第二切换电路1012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之后选通,使得电压检测设备12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两端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测试线路102的数量可以为N(第一数量)组,每组测试线路102中包括M(第二数量)个测试线路102,一个测试线路102对应一个通路切换电路,N组测试线路102对应N组通路切换电路,其中:
每组测试线路102包括第二数量个测试线路102,每个测试线路102包括用于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一对测试探针;
每组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二数量个通路切换电路,每个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1011以及第二切换电路101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个测试线路102包括一对测试探针,一对测试探针对一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行测量,一对测试探针中包括用于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正极进行测试的第一探针和用于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负极进行测试的第二探针,此时,每组测试线路102包括M对测试探针,M对测试探针包括M个第一探针和M个第二探针,N组测试线路102则包括N×M对测试探针,N×M对测试探针用于对N×M个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行检测,N×M对测试探针包括N×M个第一探针和N×M个第二探针。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每个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1011和第二切换电路1012,此时,每组测试线路102对应的每组通路切换电路包括M个第一切换电路1011和M个第二切换电路1012,N组测试线路102对应的N组通路切换电路包括N×M个第一切换电路1011和N×M个第二切换电路101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切换电路1011包括:交流电流源通道、检测接入通道、第一开关阵列和第二开关阵列,其中:
交流电流源通道的一端与检测接入通道的一端连接,交流电流源通道的另一端与交流电流源11连接;第一开关阵列设在交流电流源通道上;
检测接入通道的另一端与测试线路102的一端连接,测试线路102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连接;第二开关阵列设在检测接入通道上。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防空测的检测电路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6所示,在检测接入通道10112选通的情况下,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通过测试线路102和检测接入通道10112与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连接,此时若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也选通,则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通过测试线路102、检测接入通道10112和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与交流电流源11连接,进而交流电流源11则能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和检测接入通道10112进行通道切换,进而分别在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和检测接入通道10112上设置开关阵列。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6,第一开关阵列10113中开关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开关阵列10113设置在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上,第一开关阵列10113的一端与检测接入通道10112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阵列10113的另一端与交流电流源11连接,第一开关阵列10113可以切换检测接入通道10112和交流电流源11连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6,第二开关阵列10114中开关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二开关阵列10114设置在检测接入通道10112上,第二开关阵列10114的一端与第一开关阵列10113连接检测接入通道10112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阵列10114的另一端与测试线路102的一端连接,测试线路102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连接,第二开关阵列10114可以切换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和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继续参见图6,若第一开关阵列10113闭合、第二开关阵列10114断开,即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选通,检测接入通道10112未选通,此时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和交流电流源11为断开连接状态,若第一开关阵列10113断开、第二开关阵列10114闭合,即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未选通,检测接入通道10112选通,此时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和交流电流源11依旧为断开连接状态,在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和交流电流源11为断开连接状态下,交流电流源11提供的交流激励信号不能施加在待测试电池单体2上;只有第一开关阵列10113和第二开关阵列10114同时闭合、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选通和检测接入通道10112同时选通,此时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才能和交流电流源11连接成功,交流电流源11才能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包括: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和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检测接入通道10112包括第一检测接入通道和第二检测接入通道,测试线路102包括第一测试线路和第二测试线路,第一开关阵列10113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二开关阵列10114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其中:
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的一端与第一检测接入通道的一端连接,第一检测接入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测试线路的一端连接,第一测试线路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正极对应的第一测试端连接,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的另一端与交流电流源11连接;第一开关设在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上,第三开关设在第一检测接入通道上;
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的一端与第二检测接入通道的一端连接,第二检测接入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测试线路的一端连接,第二测试线路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负极对应的第二测试端连接,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的另一端与交流电流源11连接;第二开关设在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上,第四开关设在第二检测接入通道上。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防空测的检测电路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7所示,由于待测试电池单体2存在正负极,在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行检测时,需要同时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2正负极,进而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行检测,因此,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检测接入通道10112和测试线路102分别包括两个,一个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以及对应的一个检测接入通道10112和对应的一个测试线路102用来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2正极,另一个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以及对应的另一个检测接入通道10112和对应的另一个测试线路102用来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2负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7,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包括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1和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2,相应的,检测接入通道10112包括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和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相应的测试线路102包括第一测试线路1022和第二测试线路1023。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7,第一测试线路1022包括用于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2正极的第一探针10211,第二测试线路1023包括用于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2负极的第二探针1021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7,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1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的一端连接,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的另一端与第一测试线路1022的一端连接,第一测试线路1022的另一端(第一探针10211)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正极连接;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2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的一端连接,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的另一端与第二测试线路1023的一端连接,第二测试线路1023的另一端(第二探针10212)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负极连接,由此,待测试电池单体2正负极接入交流电流源11。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7,假设第一开关阵列10113中开关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开关阵列10113包括第一开关101131和第二开关101132,此时第一开关101131设置在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1上,第一开关101131的一端与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101131的另一端与交流电流源11连接;第二开关101132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2上,第二开关101132的一端与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101132的另一端也与交流电流源11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7,假设第二开关阵列10114中开关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开关阵列10114包括第三开关101141和第四开关101142,此时第三开关101141设置在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上,第三开关101141的一端与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1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101141的另一端与第一测试线路1022的一端连接,第一测试线路1022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正极对应的第一测试端21连接;第四开关101142设置在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上,第四开关101142的一端与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2的一端连接,第四开关101142的另一端与第二测试线路1023的一端连接,第二测试线路1023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负极对应的第二测试端22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继续参见图7,若第一开关101131和第三开关101141闭合,即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1和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选通,此时待测试电池单体正极对应的第一测试端21通过第一测试线路1022、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1和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接入交流电流源11;若第二开关101132和第四开关101142闭合,即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2和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选通,此时待测试电池单体负极对应的第二测试端22通过第二测试线路1023、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2和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接入交流电流源11;因此,只有第一开关101131、第二开关101132、第三开关101141和第四开关101142同时闭合,待测试电池单体正极对应的第一测试端21和待测试电池单体负极对应的第二测试端22才能同时接入交流电流源11,交流电流源11才能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切换电路1012包括:电压检测通道和第三开关阵列。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防空测的检测电路的组成示意图三,如图8所示,电压检测通道10121的一端与检测接入通道10112的一端连接,电压检测通道10121的另一端与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第三开关阵列10122设在电压检测通道10121上。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8,由于检测接入通道10112的另一端与测试线路102的一端连接,测试线路102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连接,因此,电压检测通道10121的一端间接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8,在电压检测通道10121和检测接入通道10112同时选通的情况下,待测试电池单体2对应的测试端通过测试线路102、检测接入通道10112和电压检测通道10121与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进而电压检测设备12则能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的电压进行检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电压检测通道10121进行通道切换,进而在电压检测通道10121上也设置开关阵列。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8,第三开关阵列10122中开关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三开关阵列10122设置在电压检测通道10121上,第三开关阵列10122的一端与检测接入通道10112的一端连接,第三开关阵列10122的另一端与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第三开关阵列10122可以切换电压检测通道10121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继续参见图8,若第一开关阵列10113闭合和第二开关阵列10114同时闭合,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选通和检测接入通道10112同时选通,此时待测试电池单体2和交流电流源11形成回路,交流电流源11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进而在交流电流源11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之后,第三开关阵列10122闭合,此时电压检测设备12并联在待测试电池单体2两端,电压检测设备12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目标电压进行检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压检测通道10121包括第一电压检测通道和第二电压检测通道,第三开关阵列10122包括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其中:
第一电压检测通道的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正极对应的第一测试端21连接,第一电压检测通道的另一端与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第五开关设在第一电压检测通道上;
第二电压检测通道的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负极对应的第二测试端22连接,第二电压检测通道的另一端与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第六开关设在第二电压检测通道上。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待测试电池单体2存在正负极,在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行检测时,需要同时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2正负极,进而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进行检测,因此,电压检测通道10121包括两个检测通道,即第一电压检测通道和第二电压检测通道。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防空测的检测电路的组成示意图四,如图9所示,第一电压检测通道101211的一端与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第一电压检测通道101211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的一端连接,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测试线路1022的一端连接,第一测试线路1022的另一端(第一探针10211)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正极连接;第二电压检测通道101212的一端与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第二电压检测通道10121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的一端连接,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测试线路1023的一端连接,第二测试线路1023的另一端(第二探针10212)与待测试电池单体2负极连接,由此,待测试电池单体2正负极接入电压检测设备1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假设第三开关阵列10122中开关的数量为两个,第三开关阵列10122包括第五开关101221和第六开关101222,此时第五开关101221设置在第一电压检测通道101211上,第五开关101221的一端与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的一端连接,第五开关101221的另一端与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第六开关101222设置在第二电压检测通道101212上,第六开关101222的一端与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的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也与电压检测设备12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继续参见图9,若第一开关101131、第三开关101141和第五开关101221闭合,即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1、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和第一电压检测通道101211选通,此时,待测试电池单体正极对应的第一测试端21通过第一测试线路1022、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1和第一检测接入通道101121接入交流电流源11、同时电压检测设备12的一端通过第一电压检测通道101211接至待测试电池单体正极对应的第一测试端21;若第二开关101132、第四开关101142和第六开关101222闭合,即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2、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和第二电压检测通道101212选通,此时,待测试电池单体负极对应的第二测试端22通过第二测试线路1023、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101112和第二检测接入通道101122接入交流电流源11、同时电压检测设备12的一端通过第二电压检测通道101212接至待测试电池单体负极对应的第二测试端22,由此,在第一开关101131、第二开关101132、第三开关101141、第四开关101142、第五开关101221和第六开关101222同时闭合的情况下,待测试电池单体2接入交流电流源11,交流电流源11为待测试电池单体2提供交流激励信号,进而电压检测设备12并联至待测试电池单体2两侧,对待测试电池单体2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目标电压进行检测。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防空测的检测电路的组成示意图五,如图10所示,图10中的1p代表一组测试探针,np代表N组测试探针,每组测试探针中包括两对测试探针,第一对测试探针包括第一测试探针A11和第二测试探针A12,第二对测试探针包括第三测试探针B11和第四测试探针B12;假设使用第一对测试探针(或第二对测试探针)对一个待测试电池单体进行检测,此时需要将第一对测试探针(或第二对测试探针)中的第一测试探针A11和第二测试探针A12(或第三测试探针B11和第四测试探针B12)与待测试电池单体的正极和负极对应的测试端接触,并且闭合第一测试探针A11和第二测试探针A12(或第三测试探针B11和第四测试探针B12)对应的第一测试回路开关K101和第二测试回路开关K102(或第三测试回路开关K103和第四测试回路开关K104),此时第一测试探针A11和第二测试探针A12(或第三测试探针B11和第四测试探针B12)接入测试回路中,然后闭合交流电流源11侧的第一电流开关K24和第二电流K22(或第三电流开关K23和第四电流开关K21),此时交流电流源11与第一测试探针A11和第二测试探针A12(或第三测试探针B11和第四测试探针B12)、以及待测试电池单体之间构成电流回路,并且闭合电压检测设备12侧的第一电压开关K11和第二电压开关K13(或第三电压开关K12和第四电压开关K14),将电压检测设备12并联至待测试电池单体的两端,通过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测试探针之间的接触情况。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交流电流源、电压检测设备和上位机,防空测的检测电路包括通路切换电路以及测试线路,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和第二切换电路,其中:第一切换电路的一端与测试线路的一端连接,第一切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流源;测试线路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连接;第一切换电路、测试线路以及交流电流源形成电流回路,电流回路中待测试电池单体的两端通过第二切换电路接入电压检测设备,电压检测设备连接上位机;交流电流源,用于为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交流激励信号;电压检测设备,用于测量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目标电压;上位机,用于确定交流电流源产生的交流激励信号,并从电压检测设备中获取目标电压;根据目标电压和交流激励信号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等效电容值;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接触良好,若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接触不良;采用上述实现方案,基于待测试电池单体具有电容的特性,利用交流电流源为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交流激励信号,进而通过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交流激励信号表现出的等效电容值确定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检测电路之间的接触情况,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通过接触式探针对电池模组进行电池性能检测之前判断此次探针与电池的测试端是否接触良好,减少测试误判,进而提高电池性能检测有效性和可靠性。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或者,本公开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交流电流源产生的交流激励信号,并从电压检测设备中获取目标电压;所述交流激励信号为所述交流电流源为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的;所述目标电压为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所述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
根据所述目标电压和所述交流激励信号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等效电容值;
若所述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良好;若所述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所述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之间接触不良;所述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空测的检测电路包括通路切换电路以及测试线路,所述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和第二切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测试线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切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流源;所述测试线路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连接;所述第一切换电路、所述测试线路以及所述交流电流源形成电流回路,所述电流回路中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二切换电路接入所述电压检测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电路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交流电流源与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连接;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压检测设备与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的两端连接。
4.一种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空测的检测电路、交流电流源、电压检测设备和上位机,所述防空测的检测电路包括通路切换电路以及测试线路,所述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和第二切换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切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测试线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切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流源;
所述测试线路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连接;
所述第一切换电路、所述测试线路以及所述交流电流源形成电流回路,所述电流回路中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二切换电路接入电压检测设备,所述电压检测设备连接所述上位机;
所述交流电流源,用于为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交流激励信号;
所述电压检测设备,用于测量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基于所述交流激励信号产生的目标电压;
所述上位机,用于确定所述交流电流源产生的所述交流激励信号,并从所述电压检测设备中获取所述目标电压;根据所述目标电压和所述交流激励信号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等效电容值;若所述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一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所述防空测的检测电路接触良好,若所述等效电容值处于第二预设电容值区间,则确定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与所述防空测的检测电路接触不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其中:
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于测试开始信号,向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交流电流源为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所述交流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切换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交流电流源与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连接;
所述第二切换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压检测设备与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的两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线路包括对应第一数量组通路切换电路的第一数量组测试线路,其中:
每组测试线路包括第二数量个测试线路,每个测试线路包括用于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的一对测试探针;每组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二数量个通路切换电路,每个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以及第二切换电路;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向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发送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段向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发送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大于等于第一控制时间与电流输出时间之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大于等于第二控制时间与电压检测时间之和,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时间为所述第一切换电路控制所述交流电流源连接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的时间;
所述电流输出时间为所述交流电流源为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提供所述交流激励信号的时间;
所述第二控制时间为所述第二切换电路控制所述电压检测设备连接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的两端的时间;
所述电压检测时间为所述电压检测设备检测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产生的所述目标电压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电路,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交流电流源与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连接;
所述第二切换电路,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压检测设备与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的两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线路包括对应第一数量组通路切换电路的第一数量组测试线路,其中:
每组测试线路包括第二数量个测试线路,每个测试线路包括用于连接待测试电池单体的一对测试探针;
每组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二数量个通路切换电路,每个通路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切换电路以及第二切换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电路包括:交流电流源通道、检测接入通道、第一开关阵列和第二开关阵列,其中:
所述交流电流源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检测接入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流源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流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阵列设在所述交流电流源通道上;
所述检测接入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测试线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测试线路的另一端与待测试电池单体对应的测试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阵列设在所述检测接入通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流源通道包括: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和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所述检测接入通道包括第一检测接入通道和第二检测接入通道,所述测试线路包括第一测试线路和第二测试线路,所述第一开关阵列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阵列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检测接入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接入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测试线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测试线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正极对应的第一测试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流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设在所述第一交流电流源通道上,所述第三开关设在所述第一检测接入通道上;
所述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检测接入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接入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测试线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测试线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负极对应的第二测试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交流电流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设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流源通道上,所述第四开关设在所述第二检测接入通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电路包括:电压检测通道和第三开关阵列,所述电压检测通道包括第一电压检测通道和第二电压检测通道,所述第三开关阵列包括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电压检测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正极对应的第一测试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检测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检测设备连接;所述第五开关设在所述第一电压检测通道上;
所述第二电压检测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待测试电池单体负极对应的第二测试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检测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检测设备连接;所述第六开关设在所述第二电压检测通道上。
CN202311237383.XA 2023-09-25 2023-09-25 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Active CN116973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7383.XA CN116973808B (zh) 2023-09-25 2023-09-25 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7383.XA CN116973808B (zh) 2023-09-25 2023-09-25 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3808A CN116973808A (zh) 2023-10-31
CN116973808B true CN116973808B (zh) 2024-02-06

Family

ID=88481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7383.XA Active CN116973808B (zh) 2023-09-25 2023-09-25 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738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14649A (zh) * 2023-11-07 2023-12-12 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 功率器件测试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423A (zh) * 2011-12-29 2012-04-18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电池测试工装
CN104698316A (zh) * 2015-03-09 2015-06-10 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 连接状态检测电路、电池内阻检测装置、电池测试仪
CN205353209U (zh) * 2015-12-15 2016-06-29 西安富成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量弹头电阻的测试台
CN107167690A (zh) * 2017-05-15 2017-09-15 湖南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电压采集系统断线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1239634A (zh) * 2020-03-20 2020-06-05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系统支路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8068260U (zh) * 2022-04-11 2022-12-16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探针模组导通性能的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15792718A (zh) * 2022-12-09 2023-03-14 镇江市辰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锂电池电压均衡系统断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5646B2 (en) * 2019-04-22 2022-01-04 Panduit Corp. Absence of voltage detec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423A (zh) * 2011-12-29 2012-04-18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电池测试工装
CN104698316A (zh) * 2015-03-09 2015-06-10 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 连接状态检测电路、电池内阻检测装置、电池测试仪
CN205353209U (zh) * 2015-12-15 2016-06-29 西安富成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量弹头电阻的测试台
CN107167690A (zh) * 2017-05-15 2017-09-15 湖南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电压采集系统断线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1239634A (zh) * 2020-03-20 2020-06-05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系统支路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8068260U (zh) * 2022-04-11 2022-12-16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探针模组导通性能的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15792718A (zh) * 2022-12-09 2023-03-14 镇江市辰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锂电池电压均衡系统断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3808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73808B (zh) 电池的防空测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US8587262B2 (en) Assembled battery monitor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detecting wiring disconnection of assembled battery, and assembled battery system
US6891378B2 (en) Electronic battery tester
US11046188B2 (e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 indicator of an internal leakage current of a battery entity
CN113138340B (zh) 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方法、健康状态估算方法及装置
JP2013036975A (ja) バッテリセルと外部回路とを接続するワイヤの断線の検出
RU2009112406A (ru) Неразрушающие системы,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способы оценки устройств для ионтофоретической доставки лекарственных веществ
CN108432082B (zh) 一种使用仅一个开关进行的连通性检查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66638B (zh) 校正误差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0501645A (zh) 绝缘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3870185U (zh) 连续断开感测引线检测系统
CN110869786B (zh) Ups电池组的接地故障检测
KR20150104669A (ko) 배터리 검사 장치 및 배터리 검사 장치 제어방법
CN111487556A (zh) 电容器检查装置及电容器检查方法
CN105896645B (zh) 移动终端的充电功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17240A (zh) 一种双边直流绝缘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6324453A (zh) 电池诊断装置、电池系统以及电池诊断方法
CN104237669A (zh) 基板检查装置
KR102525791B1 (ko) 에너지 저장장치 안전성 검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사방법
RU2729197C1 (ru) Способ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й защит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1239557A (zh) 基于在线校准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
CN117434408B (zh) 电池的绝缘检测电路、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15137865A (ja) 地絡検出装置
CN116643181B (zh) 一种蓄电池状态监测系统
CN112326736B (zh) 一种氧化锌避雷器阀片的无损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