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7100B - 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7100B
CN116967100B CN202310924390.0A CN202310924390A CN116967100B CN 116967100 B CN116967100 B CN 116967100B CN 202310924390 A CN202310924390 A CN 202310924390A CN 116967100 B CN116967100 B CN 1169671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heat
rod
heating element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243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67100A (zh
Inventor
董子瑜
沈国方
曹全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243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671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67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7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67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7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2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baking
    • B05D3/0254After-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4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 B05D3/04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the gas being air
    • B05D3/0413Heating with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可以通过增减单元罩的数量来实现工件烘干路径长度的改变,且利用隔热件和散热件暴露面积的相对增减可以改变当前发热元件的散热面积。罩壳位于机台的上方,机台上设置有传输带;机台的顶部固定有滑轨,滑轨沿着传输带长度方向设置;罩壳主要由若干节单元罩组成,多个单元罩沿着传输带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在一起,单元罩的底部与滑轨滑动配合;隔热板面向传输带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嵌槽,发热元件安装在嵌槽内,导热环套设在发热元件上;内衬件转动套装在发热元件上;隔热件和散热件固定安装在内衬件外部,隔热件和散热件随导热环的转动对应调整各自暴露在嵌槽外的区域面积大小。

Description

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涉及烘干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工程建造的钢构件以及其它涂漆部件在套色处理后被印染上多种颜色后,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传统的烘干设备由于主体架构通过现场焊接、浇筑等固定方式实现,所以后期改造扩展空间很小,很难加工一些温度参数变化较为复杂、烘干时间较长而对通道长度要求较高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可以通过增减单元罩的数量来实现工件烘干路径长度的改变,从而可以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产品线的工艺要求实现长度适应,且利用隔热件和散热件暴露面积的相对增减可以改变当前发热元件的散热面积,有利于提升对于烘干温度的控制精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包括罩壳和机台,罩壳位于机台的上方,机台上设置有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机台的顶部固定有滑轨,滑轨沿着传输带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罩壳主要由若干节单元罩组成,多个单元罩沿着传输带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在一起,单元罩的底部与滑轨滑动配合;单元罩包括加热层,加热层包括隔热板、发热元件和导热环;所述的隔热板面向传输带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嵌槽,发热元件安装在嵌槽内,导热环套设在发热元件上;导热环包括隔热件、散热件和内衬件;内衬件转动套装在发热元件上;隔热件和散热件固定安装在内衬件外部,隔热件和散热件随导热环的转动对应调整各自暴露在嵌槽外的区域面积大小。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散热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内弹性镶嵌设置有翅片;翅片伸出端对应导热环转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按压面。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内衬件表面环向设置有卡槽,隔热件的内壁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块,散热件的内壁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均与卡槽镶嵌配合。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滑轨包括承重板和限位件;承重板固定在机台的顶部,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承重板上;所述的隔热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限位件与安装槽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安装槽内设置有滚动组件,滚动组件包括弹簧、支撑件、轮体和导向柱;导向柱的上端滑动安装在隔热板上,下端与支撑件固定;弹簧套装在导向柱上;支撑件上端与安装槽的内壁通过弹簧弹性连接;轮体安装在支撑件上,轮体的底部与承重板贴合接触;安装槽内部顶端设置有凸轮,凸轮的底部与支撑件的顶部贴合接触;隔热板侧面转动安装有驱动杆,凸轮安装在驱动杆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单元罩还包括结构层,结构层包括防护板和固定架;固定架包括横梁、升降机构和立杆;横梁位于防护板的上方;升降机构安装在横梁上;升降机构的下端与防护板连接;立杆的上端固定在横梁的底部,立杆的下端穿过防护板后与隔热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机台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风机和换热单元;机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排风窗和进风窗;风机的出口端与排风窗连通,风机的进口端通过送风管与进风窗连通;换热单元包括吸热腔,吸热腔罩设在送风管的外围。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进风窗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第一过滤室位于第二过滤室的上游;第一过滤室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转动安装在第一过滤室内部;第二过滤室内部设置有第二滤网,第一滤网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滤网的网孔直径。
进一步的,本发明在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设置有清洁刷组件,清洁刷组件通过伸缩摆杆安装在第二过滤室内;伸缩摆杆的底部转动安装于旋转座上,旋转座安装在第二过滤室内;清洁刷组件固定在伸缩摆杆的顶部。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清洁刷组件包括杆件、电机和棒体;电机与杆件连接;棒体安装在电机上,棒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刷毛;棒体的侧面设置有导轨,导轨与杆件固定;导轨上往复移动设置有清理小车;清理小车面向棒体的一侧连接设置有第二刷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利用拼接式结构的罩壳可以通过增减单元罩的数量来实现工件烘干路径长度的改变,从而可以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产品线的工艺要求实现长度适应,既提高了车间内空间利用效率,又兼顾了设备的可拓展性。
(2)利用隔热件和散热件暴露面积的相对增减,可以改变当前发热元件的散热面积,从而在罩壳内部构成布置多点式的散热强度不同的发热区分布,有利于提升对于烘干温度的控制精度,不同温区间的温度过渡也更加自然平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导热环和发热元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导热环和发热元件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滚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滚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进风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进风窗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刷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10,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罩壳1和机台6。
机台6的顶部设置有传输带61,用来在烘干工作时运输工件移动。
机台6的顶部固定有滑轨4,滑轨4沿着传输带61设置,滑轨4的作用在于给单元罩2的拼接提供导向,从而降低拼接时的对中难度,提升设备安装效率。
罩壳1位于机台6的上方,其主要由若干节单元罩2组成,这些单元罩2沿着传输带长度方向61依次拼接固定在一起。单元罩2的底部与滑轨4滑动配合,可沿滑轨4的长度方向自由滑动。拼接式结构的罩壳1可以通过增减单元罩2的数量来实现工件烘干路径长度的改变,从而可以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产品线的工艺要求实现长度适应,既提高了车间内空间利用效率,又兼顾了设备的可拓展性。
如图1-2所示,单元罩2包括加热层3和结构层5,加热层3位于结构层5的内部。加热层3包括隔热板31、发热元件32和导热环33;隔热板31为拱形结构,类似于大棚的形状;隔热板31面向传输带6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嵌槽34,发热元件32安装在嵌槽34内;导热环33镶嵌设置在嵌槽34的内部,且导热环33套设在发热元件32的外围。
如图3-4所示,导热环33包括隔热件331、散热件332和内衬件333。内衬件333中心部位贯通设置有安装孔337,发热元件32转动设置在安装孔337内部,如此内衬件333就转动套装在发热元件32上。内衬件333表面环向设置有卡槽334,隔热件331的内壁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块335,散热件332的内壁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块336,第一定位块335和第二定位块336均与卡槽334镶嵌配合,如此隔热件331和散热件332就固定安装在内衬件333上,隔热件331和散热件332之间拼接。通过卡槽334的限位作用,可以防止隔热件331和散热件332与内衬件333发生相对滑动,安装定位只需要辅助以少量螺钉起到防脱开效果即可。
隔热件331和散热件332随导热环33的转动对应调整各自暴露在嵌槽34外的区域面积大小。嵌槽34内的发热元件32用于散发热量对罩壳1的内部进行加热;利用环向拼接的隔热件331和散热件332暴露面积的相对增减,可以改变当前发热元件32的热交换面积,从而在罩壳1内部构成布置多点式的散热强度不同的发热区分布,有利于提升对于烘干温度的控制精度,不同温区间的温度过渡也更加自然平滑。
散热件332的外表面设置有容置槽330;容置槽330内弹性镶嵌设置有翅片338,翅片338在不受力的状态下伸出容置槽330;翅片338伸出端对应导热环33转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按压面339;当翅片338随导热环33转动至嵌槽34边缘时,按压面339受挤压驱动翅片338缩回容置槽330内;按压面339为光滑曲面,可以在接触嵌槽34边缘处利用压力分立实现翅片338的伸缩动作,从而能够在散热件332暴露工作时可以获得更大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升导热环33的加热能力。
滑轨4包括承重板41和限位件42;承重板41固定在机台6的顶部,限位件42固定设置在承重板41上。限位件42成对地分布在传输带61两侧,且平行间隔设置。隔热板3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35,限位件42与对应侧的安装槽35位置对应。安装槽35内设置有滚动组件36,如图5-6所示,滚动组件36包括弹簧360、支撑件361、轮体362和导向柱369;导向柱369的上端滑动安装在隔热板31上,下端与支撑件361固定;弹簧360套装在导向柱369上,导向柱369用于约束弹簧360的伸缩路径,提高支撑和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弯曲形变损坏;支撑件361上端与安装槽35的内壁通过弹簧360弹性连接;轮体362成对得滚动安装在支撑件361的底部两侧;限位件42的顶部位于成对的轮体362之间;轮体362的底部与承重板41贴合接触。安装槽35内部顶端设置有凸轮37,凸轮37的底部与支撑件361的顶部贴合接触;隔热板31侧面转动安装有驱动杆301,凸轮37安装在驱动杆301上,二者同轴转动;当凸轮37的外凸部位与支撑件361顶部接触时,隔热板31的底部上移离开承重板41的表面。隔热板31需要和滑轨4滑动配合,而滚动组件36则是用来充当和滑轨4具体配合的部件;对于滚动组件36,既要在需要移动单元罩2的时候能够以阻力较小的滚动形式实现,又要在安装完毕后能够恢复面接触来取得较大摩擦力,防止使用中滑移;通过运用凸轮37的运行特点,对隔热板31的底部与滑轨4之间的间距进行改变,进而控制轮体362的相对伸出和回缩,如此就可以极为方便地实现单元罩2的滚动移动和静摩擦定位;驱动杆301可以通过齿轮或皮带与电机驱动配合,实现凸轮37的快速转动调节。
结构层5包括防护板51和固定架52。防护板51为多段弯折结构。固定架52包括横梁521、升降机构522和立杆523。横梁521位于防护板51的上方;升降机构522安装在横梁521上;升降机构522的下端与防护板51连接;防护板51随升降机构522的升降调节而同步变形适应;若干个升降机构522对称分布在结构层5的长度方向两侧。立杆523的上端固定在横梁521的底部,立杆523的下端穿过防护板51中部后与隔热板31固定连接。防护板51的作用在于为内部的加热层3提供结构保护,提高烘干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通过调节升降机构522来控制防护板51的伸缩,可以适配多种规格的加热层3,降低设备成本。防护板51与隔热板31之间填充设置有保温材料,如玻璃棉毡等;保温材料一方面可以在加热层3外围增强保温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给防护板51的内侧提供承托支撑,在防护板51受到撞击敲击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
如图7所示,机台6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62,通风组件62包括风机621和换热单元7;机台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排风窗8和进风窗9;风机621的出口端与排风窗8连通连接,风机621的进口端通过送风管622与进风窗9连通连接;换热单元7包括吸热腔71;吸热腔71罩设在送风管622的外围;吸热腔71内可流动填充有吸热流体介质,如导热油等;送风管622位于吸热腔71内部的部分为螺旋状结构。进风和排风设置在机台6的左右两侧,可以在风机621工作时在罩壳1内形成一个空气环流,从而能够让流动的风与发热元件32充分接触,提升热能利用效率;螺旋结构的送风管622能够在有限空间内增加流动空气的停留时间,增加流动空气与吸热流体介质的接触面积;利用换热单元7,可以起到降温作用,从而实现对罩壳1内对应区域的局部温控。
如图8-10所示,进风窗9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滤室91和第二过滤室92,第一过滤室91位于第二过滤室92的上游。第一过滤室91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93,第一滤网93转动安装在第一过滤室91内部,第一滤网93可在第一过滤室91内自由回转切换两侧朝向,图8中的圆弧虚线表示第一滤网93的转动路径。第二过滤室92内部设置有第二滤网94,第一滤网93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滤网94的网孔直径。第一滤网93和第二滤网94之间设置有清洁刷组件95。进风窗9的底部开设有检修口,检修口与第一过滤室91、第二过滤室92连通,平时以封盖封闭,用于清洁进风窗9时让清洁工具探入、便于拆装内部结构;进风窗9在第一滤网93和第二滤网84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排灰口,用来将被刷体清理下来的灰尘杂质取出。传统的过滤结构通常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生滤网结构网孔堵塞,而利用第一滤网93、第二滤网94不同孔径的配合,可以将大部分灰尘和悬浮杂质拦截在第一滤网93的外表面,而通过第一过滤室91与第一滤网93的回转配合,可以对第一滤网93的内外两面进行切换,从而可以利用第一滤网93和第二滤网94之间的清洁刷组件95实现对第一滤网93双面的清洁,省去了拆装滤网的繁琐步骤,简化了清灰疏通步骤,提升了维护效率。
清洁刷组件95包括杆件951、电机952和棒体953。电机952与杆件951连接;棒体953成对安装在电机952的相对两侧,棒体95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刷毛901;棒体953的侧面间隔设置有导轨954,导轨954与杆件951固定;导轨954上往复移动设置有清理小车955;清理小车955面向棒体953的一侧连接设置有第二刷毛902;第二刷毛902的移动路径与第一刷毛901的转动路径对应干涉。电机952通过驱动棒体953回转来带动第一刷毛901运动,从而在和滤网贴合后将其表面的灰尘杂质刷下来;而清理小车955的作用则在于可以利用第二刷毛902与第一刷毛对刷,从而实现第一刷毛901本身的清洁,大大降低了整体拆卸维护的频率。清洁刷组件95通过伸缩摆杆9002安装在第二过滤室92内。伸缩摆杆9002的底部转动安装于旋转座9001上,旋转座9001安装在第二过滤室92内,通过旋转座9001,伸缩摆杆9002可以进行上下摆动。清洁刷组件95的杆件951固定在伸缩摆杆9002的顶部。清洁刷组件95在不进行清洁工作时,位于附图8中A区域所示的虚线框处;清洁刷组件95在进行工作时,则由伸缩摆杆9002驱动进行摆动,如图9所示即为其中一个摆动位置。通过伸缩摆杆9002的伸缩和摆动,可以控制清洁刷组件95的移动,从而适应网面上不同区域的清洁问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发明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包括罩壳和机台,罩壳位于机台的上方,机台上设置有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机台的顶部固定有滑轨,滑轨沿着传输带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罩壳主要由若干节单元罩组成,多个单元罩沿着传输带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在一起,单元罩的底部与滑轨滑动配合;单元罩包括加热层,加热层包括隔热板、发热元件和导热环;所述的隔热板面向传输带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嵌槽,发热元件安装在嵌槽内,导热环套设在发热元件上;导热环包括隔热件、散热件和内衬件;内衬件转动套装在发热元件上;隔热件和散热件固定安装在内衬件外部,隔热件和散热件随导热环的转动对应调整各自暴露在嵌槽外的区域面积大小;所述的滑轨包括承重板和限位件;承重板固定在机台的顶部,限位件固定设置在承重板上;所述的隔热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限位件与安装槽位置对应;所述的安装槽内设置有滚动组件,滚动组件包括弹簧、支撑件、轮体和导向柱;导向柱的上端滑动安装在隔热板上,下端与支撑件固定;弹簧套装在导向柱上;支撑件上端与安装槽的内壁通过弹簧弹性连接;轮体安装在支撑件上,轮体的底部与承重板贴合接触;安装槽内部顶端设置有凸轮,凸轮的底部与支撑件的顶部贴合接触;隔热板侧面转动安装有驱动杆,凸轮安装在驱动杆上;所述的单元罩还包括结构层,结构层包括防护板和固定架;固定架包括横梁、升降机构和立杆;横梁位于防护板的上方;升降机构安装在横梁上;升降机构的下端与防护板连接;立杆的上端固定在横梁的底部,立杆的下端穿过防护板后与隔热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内弹性镶嵌设置有翅片;翅片伸出端对应导热环转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按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件表面环向设置有卡槽,隔热件的内壁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块,散热件的内壁表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均与卡槽镶嵌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台内部设置有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风机和换热单元;机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排风窗和进风窗;风机的出口端与排风窗连通,风机的进口端通过送风管与进风窗连通;换热单元包括吸热腔,吸热腔罩设在送风管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窗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第一过滤室位于第二过滤室的上游;第一过滤室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一滤网转动安装在第一过滤室内部;第二过滤室内部设置有第二滤网,第一滤网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滤网的网孔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设置有清洁刷组件,清洁刷组件通过伸缩摆杆安装在第二过滤室内;伸缩摆杆的底部转动安装于旋转座上,旋转座安装在第二过滤室内;清洁刷组件固定在伸缩摆杆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洁刷组件包括杆件、电机和棒体;电机与杆件连接;棒体安装在电机上,棒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刷毛;棒体的侧面设置有导轨,导轨与杆件固定;导轨上往复移动设置有清理小车;清理小车面向棒体的一侧连接设置有第二刷毛。
CN202310924390.0A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 Active CN116967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4390.0A CN116967100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4390.0A CN116967100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7100A CN116967100A (zh) 2023-10-31
CN116967100B true CN116967100B (zh) 2024-02-06

Family

ID=88470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4390.0A Active CN116967100B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6710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1058A (ja) * 1999-10-22 2001-05-08 Konica Corp 塗布乾燥装置、塗布乾燥方法および塗布製造物
CN102934948A (zh) * 2012-12-08 2013-02-20 张毅蔚 一种旋转摇摆烤炉及其方法
JP2016224450A (ja) * 2016-07-29 2016-12-28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回転装置
WO2020145277A1 (ja) * 2019-01-10 2020-07-16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渦電流式発熱装置
CN113102198A (zh) * 2021-03-12 2021-07-13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零部件面漆和套色工艺的组合式烘干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1058A (ja) * 1999-10-22 2001-05-08 Konica Corp 塗布乾燥装置、塗布乾燥方法および塗布製造物
CN102934948A (zh) * 2012-12-08 2013-02-20 张毅蔚 一种旋转摇摆烤炉及其方法
JP2016224450A (ja) * 2016-07-29 2016-12-28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回転装置
WO2020145277A1 (ja) * 2019-01-10 2020-07-16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渦電流式発熱装置
CN113102198A (zh) * 2021-03-12 2021-07-13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零部件面漆和套色工艺的组合式烘干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7100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98634U (zh) 一种防尘风冷换热器
CN116967100B (zh) 一种多段式连续烘干装置
CN113765012A (zh) 一种可扩大散热范围的配电柜及扩大散热的方法
CN210469046U (zh) 一种电机用散热冷却循环机构
CN116155066A (zh) 一种电子装置机壳及电子装置
CN212992864U (zh) 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散热器
CN115811169A (zh) 一种电机散热结构及冷却装置
CN108901175A (zh) 一种电子通信设备用散热器
CN209526403U (zh) 一种电力柜防尘降温装置
CN217504445U (zh)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板式换热器
CN218041045U (zh) 一种废气循环阀无刷电机
CN217108146U (zh) 一种带高性能蜗杆传动副的蜗轮蜗杆减速机
CN219932640U (zh) 一种液压站的冷却机构
CN216620738U (zh) 一种用于工程的可利用外风进行快速降温的换热器
CN210924289U (zh) 一种工业以太网直连云装置
CN219607771U (zh) 一种高温油散热设备
CN219999841U (zh) 一种高导热金属基覆铜板
CN214666322U (zh) 一种溴化锂机组换热管的清洗装置
CN219130057U (zh) 一种高效型加热体连接故障快速屏蔽器
CN219079682U (zh) 一种高频硬铬电镀电源
CN21787610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铝制品散热器
CN220488260U (zh) 一种橡胶机械用减速机
CN114871163B (zh) 天线单元及阵列天线通信设备
CN110284816B (zh) 一种铝合金窗式通风器
CN213331633U (zh) 一种双壁波纹管生产设备的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