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5044A - 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5044A
CN116965044A CN202180095234.7A CN202180095234A CN116965044A CN 116965044 A CN116965044 A CN 116965044A CN 202180095234 A CN202180095234 A CN 202180095234A CN 116965044 A CN116965044 A CN 116965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cast group
media stream
received signal
signal strength
multi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52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奇
黄正磊
倪慧
李永翠
王亚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65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50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Addressing
    • H04N21/6405Multica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04N21/234327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by decomposing into layers, e.g. base layer and one or more enhancem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1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 H04N21/6106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 H04N21/6131Network physical structur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involving transmission via a mobile phon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04N21/64723Monitoring of network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 H04N21/64738Monitoring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e.g. bandwidth,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7Control signaling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and server or cli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e.g.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video stream, by dropping packets, protecting content from unauthorised alter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network load, bridging between two different networks, e.g. between IP and wireless
    • H04N21/64784Data processing by the network
    • H04N21/64792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tent stream, e.g. by dropping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该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接入网设备根据该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目标业务的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多个组播组;接入网设备根据多个组播组,向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对访问同一业务的多个终端设备进行组播分组,进而针对同一业务的媒体数据进行差异化传输,以提升接入网设备对该业务的数据传输速度,也提升接入网设备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数据吞吐量。

Description

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传输的发展,无线媒体数据传输已渗透入了人们的生活,如比赛直播、电商直播、小视频拍摄以及监控等。随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超高清视频和VR全景视频等新兴媒体流的相继出现导致媒体数据量激增,这无疑是对网络传输性能的一个重大考验。对于媒体业务而言,多个用户同时观看的媒体内容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例如直播内容),为了便于媒体数据传输、避免网络资源浪费和减轻网络传输负担,通常网络传输会通过组播通信的方式将媒体业务下发至用户终端。组播通信是通信网中的通信方式之一,该通信方式属于点对多(即一发多收)的通信方式,其实现原理为:作为媒体信息源的主机向多个正在访问同一媒体业务的用户终端发送媒体数据。
在确定正在访问目标业务的用户终端设备集合之后,基站会以用户终端设备集合中接收信号最差的用户终端为基准,确定传输目标业务对应媒体数据的数据传输参数,以保证该用户终端设备集合中所有用户终端的网络连接性能和数据传输性能。但通过这样的方式,则降低了目标业务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而降低了全小区组播范围内的数据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用于对访问同一业务的多个终端设备进行组播分组,针对同一业务的媒体数据进行差异化传输,提升接入网设备对该业务的数据传输速度,也提升接入网设备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数据吞吐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在该方法中,接入网设备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该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接入网设备根据该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目标业务的终端设备UE的信息,确定多个组播组;接入网设备根据该多个组播组,向UE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
采用上述方法,接入网设备根据目标业务的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对访问该目标业务的UE进行分组得到多个组播组,使得不同组播组之间的网络连接性能(或数据传输性能)呈现阶梯性变化,进一步地,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组播通信技术差异化地向各个组播组传输目标业务,例如对于网络连接性能(或数据传输性能)较好的组播组可以提升传输目标业务的媒体流的传输速度,而对于网络连接性能(或数据传输性能)较差的组播组可以降低传输目标业务的媒体流的传输速度,从而提升了接入网设备对目标业务的数据传输速度,增大接入网设备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数据吞吐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分层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指示信息、媒体流中媒体流层数目、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网络需求。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为分层媒体流。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UE的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一种或多种:UE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距离,UE的信道状况与UE的接收信号强度。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接入网设备从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确定多个组播组。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现,接入网设备接收到SMF网元发送的指示信息之后,才触发对访问目标业务的UE进行分组传输的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接入网设备从SMF网元接收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层与服务质量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中的媒体数据包,该第一媒体流层为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或,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层与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PDU会话中的媒体数据包,该第一媒体流层为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
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现,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媒体流层与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或,媒体流层与PDU会话的对应关系,向UE发送该UE所属组播组对应QoS流的第一媒体层的媒体数据包,实现针对同一业务的媒体数据的差异化组播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该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组播组标识、组播组内UE的标识、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带宽或发射功率。
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现,接入网设备将访问目标业务的UE划分为多个组播组时,确定各个组播组的数据传输参数(与组播组的数据传输速度相关)或各个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与各个组播组接的网络传输性能相关),从而实现对各个组播组的差异化配置,以提升针对目标业务整体的传输速度和数据吞吐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该UE所属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接入网设备根据UE所属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向所述UE发送该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对应的媒体数据包;其中,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携带有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
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现,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媒体数据包中携带的层标识明确该媒体数据包对应的媒体流层,并根据组播组与媒体流层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针对同一业务的媒体数据的差异化组播传输。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该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组播组中的UE发送时间值、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该第一组播组为多个组播组中的一个;接入网设备从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接收组播组切换请求,该组播组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标识;接入网设备基于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向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离开或加入第二组播组。
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现,UE可以实时根据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化从多个组播组中确定第二组播组(即可以理解为匹配UE接收信号强度的组播组),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携带有第二组播组标识的组播组切换请求,进而可以在接入网设备的指示下切换组播组,以优化UE对目标业务媒体数据的数据传输性能。并且,当UE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持续时长大于时间值时,UE才会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组播组切换请求,避免了UE频繁切换组播组而导致UE网络恶化的情况。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该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时间值以及该 第一UE对应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确定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所述第一UE为访问目标业务的UE中的一个,该目标UE的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间值,该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接入网设备基于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各个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从多个组播组中确定第二组播组;接入网设备向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标识,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从第一组播组离开第二组播组。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该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时间值以及该第一UE对应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确定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所述第一UE为访问目标业务的UE中的一个,该目标UE的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间值,该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到达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接入网设备基于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各个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从多个组播组中确定第二组播组;接入网设备向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标识,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从第一组播组加入第二组播组。
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现,接入网设备感知UE的接收信号强度变化的持续时长大于时间值后,可以指示UE进行组播组切换,接入网设备无需根据UE发送的组播组切换请求进行指示,节省了通信传输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接入网设备从SMF网元接收时间值。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该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标识,接入网设备向SMF网元发送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标识。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现,SMF网元可以根据UE所属的组播组,对UE进行流量统计/计费策略。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接入网设备向应用服务器AS发送目标业务的组播组的数目。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现,AS可以在接收目标业务的组播组数目之后,可以根据目标业务的组播组数目对媒体流的分层编码进行相应调整,从而使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适配于各个组播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在该方法中,策略控制功能PCF网元从应用功能AF网元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该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PCF网元根据该分层编码信息确定媒体流层对应的服务质量QoS信息;该PCF网元向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该QoS信息。
采用上述方法,PCF网元确定媒体流层对应的QoS信息后,SMF网元可以根据媒体流对应的QoS信息生成QoS参数,以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媒体流层对应的QoS参数对媒体流层进行差异化的传输参数配置,从而提升接入网设备对目标业务的数据传输速度,增大接入网设备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数据吞吐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该分层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指示信息、媒体流层数目、各个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各个媒体流层的网络需求。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为分层媒体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QoS信息包括可容忍丢包率和/或覆盖率,该QoS信息反映所述目标业务的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网络需求。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芯片 系统,该通信装置可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PCF网元,也可以是PCF网元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PCF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当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被执行。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或者发送信号。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当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PCF网元执行的方法被执行。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接收信号或者发送信号。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它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5G通信系统中的QoS模型示意图;
图3为PDU会话建立过程所涉及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
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个应用场景;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的一种发送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的另一种发送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的又一种发送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播组内UE接收信号强度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有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操作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操作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操作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操作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对应对象的对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对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可接入到无线网络,以通过无线网络获取外网(例如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的服务,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它设备通信,如可以与其它终端设备通信。该无线网络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和核心网(core network,CN),其中,(R)AN(后文描述为RAN)用于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CN用于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并提供与DN通信的网关。
下面分别对图1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RAN、CN、DN进行详细说明。
一、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进行通信,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终端设备、车到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终端设备、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终端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设备、订户单元、订户站,移动站、远程站、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备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可以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本申请中后文用UE指代终端设备。
二、RAN
RAN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RAN设备(或者说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可以为Uu接口(或称为空口)。当然,在未来通信中,这些接口的名称可以不变,或者也可以用其它名称代替,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接入网设备即为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节点或设备,接入网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5G通信系统中的新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 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下一代演进型节点B(next generation eNB,ng-eNB)、无线回传设备、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home evolved nodeB,HeN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传输接收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
三、CN
CN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N设备,以5G通信系统为例,CN中可以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等。
AMF网元是由运营商网络提供的控制面网元,负责终端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的接入控制和移动性管理,例如包括移动状态管理,分配用户临时身份标识,认证和授权用户等功能。
SMF网元是由运营商网络提供的控制面网元,负责管理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PDU)会话。PDU会话是一个用于传输PDU的通道,终端设备需要通过PDU会话与DN互相传送PDU。PDU会话由SMF网元负责建立、维护和删除等。SMF网元包括会话管理(如会话建立、修改和释放,包含UPF和RAN之间的隧道维护)、UPF网元的选择和控制、业务和会话连续性(service and session continuity,SSC)模式选择、漫游等会话相关的功能。
UPF网元是由运营商提供的网关,是运营商网络与DN通信的网关。UPF网元包括数 据包路由和传输、包检测、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处理、合法监听、上行包检测、下行数据包存储等用户面相关的功能。
PCF网元是由运营商提供的控制面功能,用于向SMF网元提供PDU会话的策略。策略可以包括计费相关策略、QoS相关策略和授权相关策略等。
AF网元是提供各种能力开放服务的功能网元,提供外部第三方服务器与核心网交互的接口,能够通过其与核心网进行交互,包括能够和策略管理框架交互进行策略管理。
此外,尽管未示出,CN中还可以包括其它可能的网元,比如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统一数据仓储(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网元、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etwork data analytics function,NWDAF)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和PCF网元可以统称为网络设备。
四、DN
DN也可以称为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是位于运营商网络之外的网络,运营商网络可以接入多个DN,DN中可部署有多种业务对应的应用服务器,为终端设备提供多种可能的服务。
图1中Npcf、Nudm、Naf、Namf、Nsmf、N1、N2、N3、N4,以及N6为接口序列号。这些接口序列号的含义可参见相关标准协议中定义的含义,在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图1中是以5G通信系统为例进行示意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适用于其它可能的通信系统中,比如LTE通信系统或者未来的第六代(the 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中。上述网元或者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可选的,上述网元或者功能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技术特征进行解释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解释是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更容易被理解,而不应该视为对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PDU会话及QoS流
在上述图1所示意的网络架构中,终端设备与UPF网元之间可以通过PDU会话进行数据传输,每个PDU会话中可以传输多个不同QoS要求的数据流,称为QoS流。
图2为5G通信系统中的QoS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下行方向上,来自应用层的数据包到达UPF网元后,UPF网元根据SMF网元配置的包检测规则(packetdetection rule,PDR)中的包过滤集合(packetfilter sets)将下行数据包区分到不同的QoS流,QoS流内的数据包标记有QoS流的标识(QoS flow indicator,QFI)。进而UPF网元将数据包通过N3接口传递到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数据包对应的QFI确定该数据所属的QoS流,再根据该QoS流的QoS参数,通过接入网资源在空口对应的无线承载(Bearer)上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在上行方向上,终端设备的应用层获取数据包后,可以根据SMF网元配置的QoS规则中的包过滤集合将上行数据包区分成不同的QoS流,然后通过接入网资源在空口对应的承载(Bearer)上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下行方向上的相关实现进行研究。
可以理解地,在采用上述QoS模型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先通过PDU会话建立过程建立终端设备与UPF网元之间的PDU会话。
图3为PDU会话建立过程所涉及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
S301、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通过A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业务(比如业务1)的QoS需求信息。具体的,AF网元可以通过NEF网元与PCF网元进行交互,或AF网元直接与PCF网元进行交互。
此处,业务1可以为VR业务或AR业务或高清视频业务或触觉互联网业务等,具体不做限定。业务1中可以包括多个数据流,比如视频数据流、音频数据流、视频的多个编码层数据流等,不同数据流可以具有不同的QoS需求信息。
S302、PCF网元接收业务1的QoS需求信息,并根据业务1的QoS需求信息确定业务1中不同数据流分别对应的QoS参数。
S303、PCF网元将业务1中不同数据流对应的QoS参数发送给SMF网元。
具体地,PCF网元可以通过PCC规则或PDU会话策略信息向SMF网元发送该QoS参数。
此处,比如当终端设备有业务1的接收需求后,终端设备可以发起PDU会话建立过程,进而SMF网元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建立请求后,可以向PC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用于获取业务1中不同数据流对应的QoS参数,进而PCF网元可以将业务1中不同数据流对应的QoS参数发送给SMF网元。
S304、SMF网元确定待建立的PDU会话所包括的一个或者多个QoS流中每个QoS流的配置信息,每个QoS流的QoS规则以及每个QoS流对应的包检测规则。
其中,每个QoS流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每个QoS流对应的QoS参数。比如,一个或多个QoS流中包括第一QoS流,第一QoS流用于承载业务1中的视频数据流,则第一QoS流的对应的QoS参数即为视频数据流对应的QoS参数。
S305、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该PDU会话中,建立的一个或者多个QoS流中每个QoS流对应的包检测规则。如此,UPF网元在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包后,可以根据每个QoS流对应的包检测规则,将数据包区分到不同的QoS流。
S306、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PDU会话资源建立请求消息,PDU会话资源建立请求消息包括该PDU会话中需要建立的一个或者多个QoS流中每个QoS流的配置信息。如此,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每个QoS流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每个QoS流对应的QoS参数,在空口上进行上/下行数据包的传输。
二、QoS参数
QoS流可以包括保障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QoS流和非保障比特速率(non-guaranteed bit rate,Non-GBR)QoS流。其中,GBRQoS流所承载的业务对时延要求较为严格或者对速率要求较严格,需要保证该流的传输速率,比如会话类视频等业务;Non-GBRQoS流所承载的业务对速率要求不高,不需要实时的速率保证,比如网页浏览、文件下载等业务。
以GBRQoS流为例,每个GBRQoS流可以对应一组QoS参数,该组QoS参数可以包括5G服务质量标识(5G QoS identifier,5QI)、保证流比特率(guaranteed flow bit rate,GFBR)、最大流比特率(maximum flow bit rate,MFBR)。
其中,GFBR表示由网络保证在平均窗口上向QoS流提供的比特率;MFBR用于将比特率限制为QoS流所期望的最高比特率(例如,超过MFBR时数据包可能被UE/RAN/UPF 丢弃)。GFBR的值在上行链路(uplink,UL)和下行链路(downlink,DL)中可以是相同的,以及MFBR的值在UL和DL中也可以是相同的。
5QI是一个标量,用于索引到对应的5G QoS特征。5QI分为标准化的5QI、预配置的5QI和动态分配的5QI。其中,标准化的5QI与一组标准化的5G QoS特征一一对应;预配置的5QI对应的5G QoS特征值可以预配置在接入网设备上;动态分配的5QI对应的5G QoS特征由PCF网元发送给接入网设备。
以标准化的5QI为例,其对应的5G QoS特征可以包括:
(1)资源类型(resource type),包括GBR、时延敏感(delay critical)的GBR和Non-GBR。其中,Non-GBR QoS流可以使用Non-GBR资源类型。GBR QoS流可以使用GBR资源类型或时延敏感的GBR资源类型。
(2)优先级水平(priority level),表示5G QoS流间的资源调度优先级,该参数用于区分一个终端设备的各个QoS流,也可用于区分不同终端设备的QoS流。该参数值越小表示优先级越高。
(3)包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dget,PDB),定义了终端设备和锚点UPF网元间数据包传输的时延上限。
(4)包错误率(packet errorrate,PER),定义了一个上限,也就是数据包已经被发送端的链路层(如RLC层)处理了,但没有被对应的接收端提交给上层(如PDCP层)的比率上限。包错误率也可以称为误包率,二者可以相互替换。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使用时延敏感的GBR资源类型的GBR QoS流,如果在PDB周期内发送的数据突发小于默认最大数据突发量且QoS流不超过保证流比特率,则延迟大于PDB的数据包被计为丢失。
(5)平均窗口,是针对GBR QoS流定义的,用于相关网元统计GFBR和MFBR。
(6)最大数据突发量(maximum data burst volume,MDBV),表示5G接入网在一个5G接入网PDB期间需要服务的最大数据量;资源类型为时延敏感的GBR的每个QoS流应与一个MDBV相关联。
举个例子,标准化的5QI的取值为82时,其对应的资源类型为时延敏感的GBR,优先级水平为19,PDB为10ms,PER为10 -4,MDBV为255字节(byte),平均窗口为2000ms。
三、视频编码
视频可以是由一张张连贯起来的图像(或者说图片、照片等)连续播放组成的,当一秒钟有24张图像快速播放,人眼就会认为这是连续的画面(即视频)。帧率是指每秒钟播放的图像数量,如24帧即每秒钟播放24张图像,60帧即每秒钟播放60张图像,以此类推。一个视频帧可以理解为一张图像(即一个视频帧中可以包括一张图像对应的多个数据包),当帧率为60帧时,一个视频帧的时长为1000ms/60Hz,约等于16ms。
视频编码即是将视频文件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从而实现对视频文件进行压缩,以便于视频文件的存储和传输。视频编码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分层编码方式(或称为分级编码方式)和非分层编码方式(或称为分级编码方式)。
其中,分层编码方式(或称为分级编码方式)可以基于时域进行分层编码,或者也可以基于空间进行分层编码,又或者也可以基于质量进行分层编码,又或者也可以基于时域、空间、质量的任意组合进行分层编码,具体不做限定。在一个示例中,采用分层编码方式(或称为分级编码方式)编码后的视频流可以包括基本层码流和增强层码流,基本层码流 和增强层码流分别为视频流的子码流,增强层码流可以包括一层或多层。基本层码流中可以包括基本层数据包,基本层数据包是视频播放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视频画质较差;而增强层码流中可以包括增强层数据包,增强层数据包是视频播放的补充条件;比如,基本层码流所对应的视频画质为流畅画质,则在基本层码流的基础上叠加第一增强层码流,可以达到标清画质,在标清画质的基础上叠加第二增强层码流可以达到高清画质,在高清画质的基础上叠加第三增强层码流可以达到蓝光画质。也就是说,在基本层码流的基础上叠加的增强层码流越多,则在解码后得到的视频画质越好。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增强层可以包括一层或者也可以包括多层。
非分层编码方式(或称为非分级编码方式)的具体实现可以有多种,在一个示例中,采用非分层编码方式(或称为非分级编码方式)编码后的视频流可以包括I帧、P帧和B帧。其中,I帧又称帧内编码帧,是一种自带全部信息的独立帧,无需参考其他图像便可独立进行解码,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张静态画面;视频序列中的第一个帧始终都是I帧(I帧为关键帧)。P帧又称帧间预测编码帧,需要参考前面的I帧才能进行编码,表示的是当前帧画面与前一帧(前一帧可能是I帧也可能是P帧)的差别,解码时需要用之前缓存的画面叠加上本帧定义的差别,生成最终画面。B帧又称双向预测编码帧,也就是B帧记录的是本帧与前后帧的差别;也就是说,要解码B帧,不仅要取得之前的缓存画面,还要解码之后的画面,通过前后画面的与本帧数据的叠加取得最终的画面。
根据上述相关技术特征的描述,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在该应用场景中包括接入网设备40、核心网设备41(包括AMF网元、SMF网元和UPF网元)、提供媒体服务的应用服务器42、终端设备430、终端设备431和终端设备432。其中,终端设备430、终端设备431和终端设备432为访问目标业务的终端设备,按照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40之间的距离由近及远进行排序依次为:终端设备430、终端设备431、终端设备432。为了便于理解,可以认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40之间的距离影响该终端设备接收信号的信号质量,即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430的信号质量强于终端设备431的信号质量强于终端设备432的信号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服务器42向核心网设备41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应用服务器42利用分层编码技术对该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目标业务的媒体流(即可以理解为目标业务的基本层码流和增强层码流)。核心网设备41将目标业务的媒体流传输至接入网设备40之后,接入网设备40为了扩大信号覆盖范围,使信号覆盖全部的终端设备(即使信号覆盖终端设备430、终端设备431、终端设备432),且降低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确保终端设备432(即接收质量信号差的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性能,接入网设备40会降低对终端设备430和终端设备431传输目标业务媒体流的传输速度,即降低了接入网设备40覆盖范围的传输速度和数据吞吐量。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对访问同一业务的多个终端设备进行组播组划分,进而接入网设备可以针对不同组播组对访问同一业务的各个UE进行媒体数据的差异化传输,从而在扩大接入网设备信号覆盖范围的同时,提升接入网设备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接入网设备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数据吞吐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 5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S501~S503。图5所示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执行主体可以为接入网设备的芯片。图5以接入网设备为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
S501、接入网设备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该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
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中网元(或核心网设备)接收目标业务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例如,S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N2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消息,该N2SM消息中携带有目标业务对应的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其中,N2SM消息即是通过N2接口(AMF网元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接口)发送的SM消息。
需要知晓的是,当多个UE正在访问同一业务时,可以将该业务理解为本申请中目标业务,例如,UE1、UE2、UE3和UE4在利用直播视频软件A观看视频1时,视频1即为目标业务。本申请中将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称为媒体流,利用分层编码技术对目标业务的媒体流进行编码得到媒体流层,媒体流层包括基本层码流和至少一个增强层码流。例如,将视频1视为目标业务,在这种情况下,视频1中的声音、画面等媒体数据流称为属于该视频1的媒体流(或称为该视频1的媒体流)。进一步地,利用分层编码技术对该视频1中媒体流进行编码,得到媒体流对应的基本层码流、增强层1码流和增强层2码流,即可以理解为,该媒体流的媒体流层包括:基本层码流、增强层1码流和增强层2码流。
其中,分层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指示信息媒体流中媒体流层数目、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网络需求。例如,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为分层媒体流。换句话而言,接入网设备接收媒体流的第一指示信息,则可以认为接入网设备获知了该媒体流是利用分层编码技术对目标业务进行编码得到了多个媒体流层;接入网设备接收媒体流层数目,则可以理解为接入网设备获知利用分层编码技术将媒体流进行编码得到的媒体流层(包括基本层码流和增强层码流)的数目;接入网设备接收各个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可以理解为接入网设备不仅获知媒体流层的数目,还获知每个媒体流层的层标识,例如基本层码流的层标识为tag1,增强层1码流的层标识为tag2,增强层2码流的层标识为tag3,该层标识可以是在N3数据包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ing Protocol,GTP)的用户面部分的协议中(具体的是GTP-U,后面如不特殊指明,GTP代表GTP-U层),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数据包GTP层携带的层标识明确属于每个媒体流层的媒体数据包;媒体流层的网络需求可以理解为该媒体流层的网络传输需求(例如网络带宽等),例如,基本层码流的网络需求为20Mbps网络带宽,增强层1码流的网络需求为10Mbps网络带宽,增强层2码流的网络需求为20Mbps网络带宽。
S502、接入网设备根据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目标业务的终端设备UE的信息,确定多个组播组。
其中,UE的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UE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距离、UE的信道状况(或称信道状态信息)或UE的接收信号强度。
接入网设备根据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该目标业务的UE信息,将这些UE划分为多个组播组。需要理解的是,组播组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组(或称用户组),即每个组播组包含访问该目标业务的全部UE中的部分UE,例如,访问业务1的终端设备包括:UE1、UE2、UE3、UE4、UE5、UE6、UE7和UE8,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根据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业务1的UE信息,将访问业务1的终端设备划分为3个组播 组:组播组1、组播组2和组播组3,其中,UE1、UE2、UE3、UE4、UE5、UE6、UE7和UE8对应组播组1,UE1、UE2、UE3、UE4和UE5对应组播组2,UE6、UE7和UE8对应组播组3。
示例性地,业务1的媒体流层包括基本层码流、增强层1码流和增强层2码流,其中,增强层1码流中数据包的解码依赖于基本层码流中的数据包,增强层2码流中数据包的解码依赖于增强层1码流中的数据包和基本层码流中的数据包。请参见图6,图6为一个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该应用场景中包括接入网设备60、访问业务1的终端设备610、终端设备611、终端设备612、终端设备613、终端设备614和终端设备615。若终端设备610的接收信号强度和终端设备611的接收信号强度近似相同,终端设备612的接收信号强度和终端设备613的接收信号强度近似相同,终端设备614的接收信号强度和终端设备615的接收信号强度近似相同,并且终端设备610和终端设备611的接收信号最强,终端设备612和终端设备613的接收信号次之,终端设备614和终端设备615的接收信号最差。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可以将访问业务1的终端设备分为3个组播组,各个组播组的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组播组1对应增强层2码流,组播组1内的终端设备有终端设备610和终端设备611;组播组2对应增强层1码流,组播组2内的终端设备有终端设备610、终端设备611、终端设备612和终端设备613;组播组3对应基本层码流,组播组3内的终端设备有终端设备610、终端设备611、终端设备612、终端设备613、终端设备614、终端设备615。即可以理解为,在访问目标业务的终端设备中,接收信号强度最差的终端设备属于组播组3,只能接收基本层码流;接收信号最强的终端设备同时属于组播组1、组播组2和组播组3,可以接收基本层码流、增强层1码流和增强层2码流;接收信号较强的终端设备同时属于组播组1和组播组2,可以接收基本层码流和增强1层码流。
表1
可见,确定多个组播组可以理解为确定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组播组标识、组播组内UE的标识、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带宽或发射功率。需要理解的是,组播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组播组,例如临时移动组标识(temporary mobile group identifier,TMG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组RNTI(group RNTI,G-RNTI)或组播地址;UE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UE,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包括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上限值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下限值,媒体流层的层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媒体流层;MCS、带宽和发射功率均用于配置组播组传输媒体流层的传输速度或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覆盖范围,例如,可以通过配置基本层码流对应组播组的MCS、带宽或发射功率,使基本层码流的传输速度最小,覆盖范围最广。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设备可以无需接收指示信息确定多个组播组,即可以理解为接入网设备自发地根据目标业务对应的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目标业务的UE的信息,确定多个组播组。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接收其他设备(如应用服务器、邻区接入网设备等)或核心网设备(如SMF网元)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确定多个组播组。对此,本申请不进行具体限定。
S503、接入网设备根据多个组播组,向UE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
接入网设备确定多个组播组之后,按照各个UE对应的组播组,向UE发送该组播组对应的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即可以理解为,接入网设备可以对不同组播组中的UE进行差异化传输。其中,差异化传输可以理解为传输速度的差异或传输数据量的差异。也即是说,接入网设备将访问目标业务的UE划分为多个组播组之后,可以对每个组播组配置不同的数据传输参数(影响传输速度),或,每个组播组配置目标业务的媒体流中不同的媒体流层。
例如,接入网设备将访问业务1的终端设备分为3个组播组,每个组播组的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接入网设备向访问业务1的所有终端设备(终端设备610、终端设备611、终端设备612、终端设备613、终端设备614和终端设备615)组播发送业务1媒体流中的基本层码流,向接收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610和终端设备611)和接收信号较强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612、终端设备613)组播发送业务1媒体流中的基本层码流和增强层1码流,向接收信号强度最强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610和终端设备611)组播发送业务1媒体流中的基本层码流、增强层1码流和增强层2码流。
可见,采用上述方法,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将访问目标业务的UE确定为多个组播组,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各个组播组的信息对目标业务进行差异化组播,最大限度地提升接入网设备的组播信号覆盖范围的同时,提升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传输速度和数据吞吐量。换句话而言,接入网设备为了提升自身的信号覆盖范围,将目标业务的数据传输至与较远处的UE(可以理解为接收信号较弱的UE),接入网设备可以只向该UE发送目标业务的基本层码流,减少因传输速度较快、传输数据量较大和UE接收信号较弱而导致的在传输过程中丢包率较高的问题,使该UE解析数据包后得到最基本的画质(即流畅画质或标清画质);而对距离接入网设备较近的UE(可以理解为接收信号强的UE),接入网设备可以提升对该UE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数据量,使该UE解析数据包后得到较高画质(即高清画质、超清画质或蓝光画质),进而提升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内的传输速度和数据吞吐量。
以图5为基础,下面将对接入网设备根据多个组播组,向UE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的具体发送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方式一
接入网设备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进而,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该UE所属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并根据该UE所属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通过组播组向UE发送该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对应的媒体数据包,其中,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携带有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
具体地,请参见图7,图7为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的一种发 送方式,该发送方式包括S701~S704,其中:
S701、接入网设备确定每个组播组对应的组播组标识和该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
可以理解为接入网设备建立了组播组标识与该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组播组标识包括:RNTI 1和RNTI 2,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包括:基本层1、增强层1和增强层2,接入网设备确定组播组对应的组播组标识和该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如表2所示,即可以理解与组播组1具有对应关系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是基本层1,与组播组2之间具有对应关系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是增强层1和增强层2。
表2
组播组标识 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
RNTI 1 基本层1
RNTI 2 增强层1、增强层2
需要知晓的是,在接入网确定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之前,可以是由AS下发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时,对属于同一媒体流层的媒体数据包添加相同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媒体数据包对应的媒体流层。进一步地,UPF网元根据AS对媒体数据包的标识信息或UPF网元本身的媒体解码增强策略,获知媒体数据包对应的媒体流层,进而,UPF网元在媒体数据包的GTP-U层头信息中添加表征该数据包所属媒体流层的层标识。
S702、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控制指令,该RRC控制指令中携带有该UE所属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
接入网设备向访问目标业务的UE发送该UE所属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RNTI、TMGI或G-RNTI等),可以理解为由于组播组标识与媒体流层的层标识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接入网设备通过RRC控制指令向UE发送UE所属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即是接入网设备通过RRC控制指令告知UE可以接收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对应的媒体数据包,UE对其所属的每个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进行聚合后再发往UE的应用层进行数据包解析。
S703、接入网设备根据该UE所属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通过该UE所属组播组发送与该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从而实现向UE发送该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对应的媒体数据包。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后,根据该媒体数据包中携带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将其映射至不同的组播组对应的数据流中。例如,接入网设备确定组播组对应的组播组标识和该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如前述表2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接收目标数据的媒体数据包后,按照该媒体数据包中携带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将其映射至不同的数据流中,即可以将携带“基本层1”的媒体数据包映射于数据流1,将携带“增强层1”的媒体数据包映射于数据流2,将携带“增强层2”的媒体数据包映射于数据流3,其中,组播组1对应数据流1,组播组2对应数据流2和数据流3。
S704、UE接收媒体数据包,该媒体数据包属于该UE所属组播组所对应的媒体流层,并对该媒体数据包进行聚合解析。
UE根据组播组标识信息,获取该组播组对应数据流中映射的媒体数据包,该媒体数据包属于该UE所属组播组所对应的媒体流层。进一步地,UE对来自多个组播组的各个媒 体流层的媒体数据包进行聚合解析。示例性地,UE属于组播组1(对应的媒体流层为基本层码流)和组播组2(对应的媒体流层为增强层1码流)。在这种情况下,UE通过组播组1的数据流1接收基本层码流的媒体数据包,并通过组播组2的数据流2接收增强层1码流的媒体数据包之后,UE将基本层码流和增强层1码流进行聚合解码,即若基本层码流为目标业务对应的标清画质,则UE可以通过将基本层码流和增强层1码流进行聚合解码得到高清画质。
在方式一中,接入网设备基于媒体数据包中携带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将各个媒体数据包映射于各个组播组对应的数据流中,从而实现对目标业务的分组差异化传输的。该方法可应用于利用分层编码技术将目标业务的媒体流进行编码,得到多个媒体流层(包括基本层码流和至少一个增强层码流)后,利用同一传输通道向接入网设备传输多个媒体流层的应用场景,其中,传输通道可以理解为QoS流或PDU会话。
方式二
接入网设备从SMF网元接收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层与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地,接入网设备向UE所属组播组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中的媒体数据包,该第一媒体流层为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
具体地,请参见图8,图8为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的另一种发送方式,该发送方式包括S801~S804,其中:
S801、SMF网元根据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建立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
UPF网元可以根据AS对媒体数据包的标识信息或UPF网元本身的媒体解码增强策略,获知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目和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层标识,进而,SMF网元基于媒体流层的数目和各个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建立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进而,UPF网元在媒体数据包的GTP层头信息中添加表征该数据包所属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该数据包所属的QoS流的标识(QFI)。进一步地,UPF网元可以根据数据包所属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该数据包所属的QoS流的标识)将媒体流层的数据发往该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内。即可以理解为,SMF网元基于媒体流层的数目和层标识,建立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之后,UPF网元将具有相同媒体流层的层标识的数据包,通过同一QoS流传输;不同的QoS流传输的媒体数据包之间具有不同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
例如,UPF网元对媒体数据包添加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有:“基本层”、“增强层1”和“增强层2”,即可以理解为目标业务对应3个媒体流层:基本层码流、增强层1码流和增强层2码流。进一步地,SMF网元基于目标业务的3个媒体流层建立了3个QoS流:QoS流1、QoS流2和QoS流3,其中,各个媒体流层与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基本层码流对应QoS流1,增强层1码流对应QoS流2,增强层2码流对应QoS流3。
S802、S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层与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该第三指示信息可以为N2SM信息,该N2SM信息指示了媒体流层与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基本层码流对应QoS流1,增强层1码流对应QoS流2,增强层2码流对应QoS流3。
S803、接入网设备向UE所属组播组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中的媒体数据包,该第一媒体流层为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
接入网设备接收通过不同的QoS流接收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后,根据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以及媒体流层与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向组播组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中的数据包,该第一媒体流层为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从而实现向UE发送该UE所属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中的媒体数据包。
例如,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媒体流层与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基本层码流对应QoS流1,增强层1码流对应QoS流2,增强层2码流对应QoS流3。UE所属组播组1(对应的媒体流层为基本层码流)和组播组2(对应的媒体流层为增强层1码流),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将QoS流1中的媒体数据包映射于数据流1中,将QoS流2中的媒体数据包映射于数据流2中,通过数据流1向组播组1发送目标业务的基本层码流的媒体数据包,通过数据流2向组播组2发送增强层1码流的媒体数据包。从而使既属于组播组1又属于组播组2的UE可以通过组播组1组播的数据流和组播组2组播的数据流,接收目标业务的基本层码流和增强层1码流。
S804、UE接收媒体数据包,并对该媒体数据包进行聚合解析。
UE获取该UE所属至少一个组播组对应数据流中映射的媒体数据包后,对来自至少一个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的媒体数据包进行聚合解析。
方式三
接入网设备从SMF网元接收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业务的媒体层与PDU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地,接入网设备向UE所属组播组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PDU会话中的媒体数据包,该第一媒体流层为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
具体地,请参见图9,图9为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的又一种发送方式,该发送方式包括S901~S904,其中:
S901、SMF网元根据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建立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PDU会话。
UPF网元可以根据AS对媒体数据包的标识信息或UPF网元本身的媒体解码增强策略,获知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目和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层标识,进而,SMF网元基于媒体流层的数目和各个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建立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PDU会话,进而,UPF网元在媒体数据包的GTP层头信息中添加表征该数据包所属媒体流层的层标识。进一步地,UPF网元可以根据数据包所属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将媒体流层的数据发往该媒体流层对应的PDU会话内。即可以理解为,SMF网元基于媒体流层的数目和层标识,建立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PDU会话,进而UPF网元将具有相同媒体流层的层标识的数据包,通过同一PDU会话传输;不同的PDU会话传输的媒体数据包之间具有不同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
例如,UPF网元对媒体数据包添加的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有:“基本层”、“增强层1”和“增强层2”,即可以理解为目标业务对应3个媒体流层:基本层码流、增强层1码流和增强层2码流。进一步地,SMF网元基于目标业务的3个媒体流层建立了3个PDU会话:PDU会话1、PDU会话2和PDU会话3,其中,各个媒体流层与PDU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基本层码流对应PDU会话1,增强层1码流对应PDU会话2,增强层2码流对应PDU会话3。
S902、S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层与PDU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该第三指示信息可以为N2SM信息,该N2SM信息指示了媒体流层与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基本层码流对应PDU会话1,增强层1码流对应PDU会话2,增强层2码流对应PDU会话3。
S903、接入网设备向UE所属组播组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PDU会话中的媒体数据包,该第一媒体流层为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
接入网设备接收通过不同的PDU会话接收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后,根据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以及媒体流层与PDU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向组播组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PDU会话中的数据包,该第一媒体流层为该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从而实现向UE发送该UE所属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中的媒体数据包。
例如,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媒体流层与PDU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基本层码流对应PDU会话1,增强层1码流对应PDU会话2,增强层2码流对应PDU会话3。UE所属组播组1(对应的媒体流层为基本层码流)和组播组2(对应的媒体流层为增强层1码流),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将PDU会话1中的媒体数据包映射于数据流1中,将PDU会话2中的媒体数据包映射于数据流2中,通过数据流1向组播组1发送目标业务的基本层码流的媒体数据包,通过数据流2向组播组2发送增强层1码流的媒体数据包,从而使既属于组播组1又属于组播组2的UE接收目标业务的基本层码流和增强层1码流。
S904、UE接收媒体数据包,并对该媒体数据包进行聚合解析。
UE获取该UE所属至少一个组播组对应数据流中映射的媒体数据包后,UE对来自至少一个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的媒体数据包进行聚合解析。
可见,在方式二或方式三中,SMF网元根据媒体流层的数目和层标识,建立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或PDU会话。进而,接入网设备通过不同的QoS流或PDU会话接收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并将不同的QoS流或PDU会话中的媒体数据包映射于不同的数据流中传输至UE,从而实现对目标业务的分组差异化传输。该方法可应用于核心网设备通过不同的传输通道向接入网设备传输多个媒体流层的应用场景。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S1001~S1006,图10所示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执行主体可以为接入网设备的芯片。图10以接入网设备为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
S1001、接入网设备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该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
S1002、接入网设备根据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目标业务的终端设备UE的信息,确定多个组播组。
其中,S1001-S10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前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S501-S502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其中,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
S1003、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组播组中的UE发送时间值、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该第一组播组为多个组播组中的一个。
其中,时间值用于UE发送组播组切换请求,该时间值可由接入网设备从SMF网元接收,该时间值也可以由接入网设备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需要知晓的是,该时 间值的大小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亦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接入网设备向访问目标业务的各个UE发送时间值、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形。
情形一
针对每个访问目标业务的UE,将该UE所属的组播组确定为第一组播组,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时间值、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和第一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例如,接入网设备确定UE1属于组播组1,其中组播组1的组播组标识为RNTI 1,组播组1对应的组播组内UE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是[TH0,TH1),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向UE1发送时间值、RNTI 1和[TH0,TH1)。
情形二
针对每个访问目标业务的UE,将该UE所属的组播组确定为第一组播组,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时间值,第三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和第三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其中,第三组播组对应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下限值与第一组播组对应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强度下限值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按访问目标业务的UE的接收信号强度,将访问目标业务的UE分为4个梯队,其中,按各个梯队中UE的接收信号强度由弱到强的排序:第一梯队的UE、第二梯队的UE、第三梯队的UE、第四梯队的UE。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可以将访问目标业务的UE分为4个组播组,请参见如图11,图11为4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需要了解的是,箭头所指方向为远离接入网设备方向,可以理解为沿着箭头标识方向,UE接收信号强度越来越弱(即TH0>TH1>TH2>TH3>TH4)。其中,组播组1对应的组播组内UE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是[TH0,TH1),组播组1对应增强层3码流,可以理解为前述UE的接收信号最强的第四梯队的UE可接收到组播组1中组播的增强层3码流;组播组2对应的组播组内UE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是[TH0,TH2),组播组2对应增强层2码流,可以理解为前述第三梯度的UE和第四梯队的UE可接收到组播组1中组播的增强层2码流;组播组3对应的组播组内UE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是[TH0,TH3),组播组3对应增强层1码流,可以理解为前述第二梯队的UE、第三梯度的UE和第四梯队的UE可接收到组播组1中组播的增强层1码流;组播组4对应的组播组内UE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是[TH0,TH4),组播组4对应基本层码流,可以理解为访问目标业务的所有UE(即第一梯队的UE、第二梯队的UE、第三梯队的UE、第四梯队的UE)均可接收到组播组1中组播的基本层码流。针对既属于组播组3又属于组播组4中的UE2而言,将组播组3和组播组4确定为第一组播组。若组播组2内UE接收信号强度下限TH2与组播组3(第一组播组)内UE接收信号强度下限TH3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将组播组2确定为第三组播组,并向UE2发送时间值、组播组2的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2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TH0,TH2)、组播组3的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3内UE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是[TH0,TH3),组播组4的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4内UE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是[TH0,TH4)。换句话而言,接入网设备向UE2发送该UE2所属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外,还允许UE2达到第三组播组(第三组播组的UE的接收信号强度的下限高于第一组播组的接收信号强度的下限)的强度范围时可以接收第三组播组的增强层码流,即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该组播该增强层码流的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
S1004、接入网设备从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接收组播组切换请求,该组播组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
其中,目标UE的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该时间值,该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大于该第一组播组中的第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第二组播组为目标UE想要离开的组,即可以理解为当第二组播组为目标UE想要离开的组时(即第二组播组为第一组播组中的一个),第一时长为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下限值的时长。第二组播组不同于第一组播组时,即当第二组播组为目标UE想要加入的组时(即第二组播组为除第一组播组外的其他组播组),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下限值的时长。
基于前述S1003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时间值、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两种情形,UE向接入网发送组播组切换请求也具有两种情形。
情形一
针对S1003中的情形一,UE从接入网设备中仅接收UE所属的第一组播组标识和第一组播组内UE接收信号的强度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从目标UE接收的组播组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该第二组播组为第一组播组中的一个,即可以理解为第二组播组为目标UE想要离开的组播组。
UE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时间值、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的接收信号强度,将UE所属的组播组确定为第一组播组,UE检测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若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超出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则UE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处于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内,则将第一时长清零,待下一次UE的接收号强度超出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时重新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UE检测到第一时长大于前述时间值,则将该UE确定为目标UE,该目标UE向将该第一组播组确定为第二组播组,并向接入网发送组播组切换请求。
示例性地,UE属于图11中组播组3和组播组4,在这种情况下,UE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即组播组3的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4的组播组标识)和第一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即组播组3对应的[TH0,TH3)和组播组4对应的[TH0,TH4))。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超出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可以理解为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超出[TH0,TH3)或[TH0,TH4)。即可以理解为当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TH3时,可认为UE超出组播组3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第一时长大于时间值,则将UE确定为目标UE,组播组3确定为第二组播组;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TH4时,可认为UE超出组播组4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且超出组播组3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第一时长大于时间值,则将UE确定为目标UE,组播组3和组播组4均确定为第二组播组。
情形二
针对S1003中的情形二,UE从接入网设备接收UE所属的第一组播组标识和第一组播组内UE接收信号的强度范围外,还接收了第三组播组标识和第三组播组内UE接收信号的强度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目标UE发送的组播组切换请求中携带第二组播组的标识,该第二组播组为前述第三组播组中的一个。
UE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时间值、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的接收信号强度之后,UE检测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若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到达第三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则UE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处于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内,则将第一时长清零,待下一次UE的接收号强度到达第三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时重新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UE检测到第一时长大于前述时间值,则将该UE确定为目标UE,该目标UE向将该第三组播组确定为第二组播组,并向接入网发送组播组切换请求。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11,目标UE属于第一组播组(即图11中组播组3和组播组4),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UE发送了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和第一组播组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即组播组3对应的[TH0,TH3)和组播组4对应的[TH0,TH4)),也向该目标UE发送了第三组播组(组播组1和组播组2)的组播组标识和第三组播组对应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即组播组1对应的[TH0,TH1)和组播组2对应的[TH0,TH2))。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到达第三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可以理解为若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处于[TH0,TH2)时,确定UE处于组播组2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第一时长大于时间值,则将该UE确定为目标UE,将组播组2确定为第二组播组;若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处于[TH0,TH1)时,确定UE处于组播组1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且UE处于组播组2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第一时长大于时间值,则将该UE确定为目标UE,将组播组1和组播组2确定为第二组播组。
需要知晓的是,由上文可知目标UE为第一组播组的UE中的一个,为了便于理解,在图10中,该UE既代表该第一组播组的UE,也是目标UE。
S1005、接入网设备基于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向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离开或加入第二组播组。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组播组为第一组播组中的一个时,目标UE发送的切换请求中携带该第二组播组标识,即表明目标UE想要离开第二组播组,可以理解为目标UE不能通过第二组播组接收第二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在一个场景中表现为UE由于接收信号强度变差,由原本视频业务的高清画质切换为标清画质。当第二组播组不同于第一组播组时,目标UE发送的切换请求中携带该第二组播组标识,即表明目标UE想要加入第二组播组,可以理解为目标UE想通过第二组播组接收第二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在一个场景中表现为UE由于接收信号强度变强,由原本视频业务的高清画质切换为超清画质或蓝光画质。可见针对S1004中的两种情形,S1005具有两种对应情形,具体如下:
情形一
针对S1004中的情形一,该第二组播组为第一组播组中的一个,即可以理解为第二组播组为目标UE想要离开的组播组。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检测该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根据目标业务的多个组播组中各个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从该第一组播组中确定第二组播组。进一步地,接入网设备向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中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UE接收该第四指示信息后,根据第四指示信息的指示离开第二组播组。其中,该第四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RRC控制指令。
示例性地,请参见如图11,图11为接入网设备确定的4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强度信号范围,目标UE对应的第一组播组为组播组2、组播组3和组播组4,即UE的接收信号强度在(TH1,TH2)范围内。接入网设备接收目标UE发送的组播组切换请求,接入网设备检测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为N,N属于组播组3内UE接收信号强度范围[TH2,TH3)中的数值,即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一组播组中组播组2的接收信号强度下限TH2,则接入网设备确定组播组2为第二组播组,并向UE发送携带有组播组2的组播组标识的第四指示信息。目标UE接收到第四指示信息后,目标UE将离开组播组2,即目标UE之后接收组播组3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和组播组4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不再接收组播组2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
情形二
针对S1004中的情形二,第二组播组不为第一组播组中的一个时,目标UE发送的切换请求中携带该第二组播组标识,即表明目标UE想要加入第二组播组。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检测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处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强度范围中(可以理解为目标UE大于或等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强度下限),若目标UE大于或等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强度下限,则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确认(或理解为同意)目标UE发送的组播组切换请求;若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不处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强度范围(可以理解为目标UE小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强度下限),则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第五指示信息,该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拒绝目标UE发送的组播组切换请求。
示例性地,请参见如图11,若目标UE对应的第一组播组为组播组3和组播组4,即UE的接收信号强度在(TH2,TH3)范围内。接入网设备接收目标UE发送的组播组切换请求,接入网设备检测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为N,N属于组播组2内UE接收信号强度范围(TH1,TH2]中的数值,即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组播组2的接收信号强度下限TH2,则接入网设备确定组播组2为第二组播组,并向UE发送携带有组播组2的组播组标识的第四指示信息。目标UE接收到第四指示信息后,目标UE将加入组播组2,即目标UE之后接收组播组2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组播组3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和组播组4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
S1006、接入网设备根据多个组播组,向UE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
其中,S1006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前述图5所示的S503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采用上述方法,UE可以根据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动态地进行组播组切换,以优化目标UE接收目标业务的性能。例如,就目标业务为视频业务而言,当目标UE的接收信号下降时,目标UE可以切换至仅接收基本层码流的组播组,降低媒体数据包的传输速度以减少传输过程中的丢包情况,使得目标UE获得视频业务的标清画质,保证UE解析该目标业务的流畅性。当目标UE的接收信号增强时,目标UE可以切换至接收基本码流和多个增强层码流的组播组,以提升媒体数据的传输速度,使得目标UE获得视频业务的超清画质或者蓝光画质等,提升目标UE的用户体验。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S1201~S1206,图12所示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 接入网设备,或执行主体可以为接入网设备的芯片。图12以接入网设备为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
S1201、接入网设备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该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
S1202、接入网设备根据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目标业务的UE的信息,确定多个组播组。
其中,S1201-S12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前述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S1001-S1002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S1203、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时间值以及第一UE对应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确定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其中,第一UE为访问目标业务的UE中的一个,目标UE的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间值。
当第二组播组为第一组播组中的一个时,该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当第二组播组不同于第一组播组时,该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到达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下面从第一时长的两种情形,对本方案进行讨论。
情形一: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超出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第二组播组为第一组播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接入网设备可以感知(或检测)访问目标业务的所有UE的接收信号强度。针对访问目标业务的所有UE中的任一个UE,将该UE视为第一UE,该第一UE所属的组播组确定为第一组播组。当接入网设备感知到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即可以理解为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接收信号强度下限(其中,第二组播组为第一组播组中的一个),则接入网设备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该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间值,则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UE确定为目标UE。
示例性地,第一UE为UE1,UE1所属的第一组播组为:图11中组播组3和组播组4。在这种情况下,若UE1检测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超出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可以理解为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超出[TH0,TH3)或[TH0,TH4)。即可以理解为当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TH3时,可认为UE超出组播组3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第一时长大于时间值,则将UE确定为目标UE;当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TH4时,可认为UE超出组播组3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且超出组播组4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第一时长大于时间值,则将UE确定为目标UE。
情形二: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到达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其中第二组播组不同于第一组播组。
接入网设备可以感知(或检测)访问目标业务的所有UE的接收信号强度。针对访问目标业务的所有UE中的任一个UE,将该UE视为第一UE,该第一UE所属的组播组确定为第一组播组。当接入网设备感知到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到达除第一组播组外的其他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时,即可以理解为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接收信号强度下限(此时,第二组播组不同于第一组播组),则接入网设备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该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间值,则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UE确定为目标UE。
示例性地,第一UE为UE1,UE1所属的第一组播组为:图11中组播组3和组播组4。 在这种情况下,若UE1检测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到达除第一组播组外的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可以理解为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处于(TH1,TH2]或[TH0,TH1]中。换句话而言,当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TH2时,可认为第一UE到达组播组2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第一时长大于时间值,则将该第一UE确定为目标UE;当第一UE检测到自身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TH1时,可认为UE到达组播组1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且到达组播组2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开启第一时长的计时,若第一时长大于时间值,则将UE确定为目标UE。
S1204、接入网设备基于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各个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从多个组播组中确定第二组播组。
针对S1203中的情形一,第二组播组为第一UE所属第一组播组中的一个或多个,此时可以将第二组播组理解为目标UE将要离开的组播组。接入网设备根据目标UE和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确定第二组播组。示例性地,目标UE所属的第一组播组为:图11中组播组3和组播组4。在这种情况下,若接入网设备检测到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超出组播组3的组播组内接收信号强度范围[TH0,TH3),即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TH3时,确定组播组3第二组播组;若接入网设备检测到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超出组播组4的组播组内接收信号强度范围[TH0,TH4),即接入网设备检测到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TH4时,确定组播组3和组播组4为第二组播组。
针对S1203中的情形二,第二组播组不同于第一组播组,此时可以将第二组播组理解为目标UE将要加入的组播组。接入网设备根据目标UE和第一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确定第二组播组。示例性地,目标UE所属的第一组播组为:图11中组播组3和组播组4。在这种情况下,若接入网设备检测到目标UE的为(TH1,TH2]或[TH0,TH1]。即可以理解为当接入网设备检测到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TH2时,可认为目标UE到达组播组2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将组播组2确定为第二组播组;当接入网设备检测到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TH1时,可认为目标UE到达组播组1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则接入网设备将组播组1和组播组2确定为第二组播组。
S1205、接入网设备向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从第一组播组加入或离开第二组播组。
示例性地,第四指示信息可以为RRC控制指令,第四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目标UE加入或离开第二组播组。当第二组播组为第一组播组中的一个或多个时,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离开第二组播组,例如,目标UE对应的第一组播组为组播组2、组播3和组播4。若第四指示信息中携带有组播组2的组播组标识,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离开组播组2。当第二组播组不同于第一组播组时,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加入第二组播组,例如,目标UE对应的第一组播组为组播组2、组播3和组播4。若第四指示信息中携带有组播组1的组播组标识,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加入组播组1。
可选地,第四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目标UE从第一组播组切换后的第四组播组。示例性地,目标UE对应的第一组播组为组播组2、组播组3和组播组4,即UE的接收信号强度在(TH1,TH12]内。当第二组播组为组播组2时(即目标UE将要离开组播组2),接 入网设备向目标UE发送的第四指示信息为RRC控制指令,该RRC控制指令中携带有组播组3和组播组4的组播组标识,即表明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离开组播组2后,目标UE接收组播组3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和组播组4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当第二组播组为组播组1时(即目标UE将要加入组播组1),接入网设备向目标UE发送的第四指示信息中携带有组播组1、组播组2、组播组3和组播组4的组播组标识,即表明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加入组播组1后,目标UE接收组播组1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组播组2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组播组3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和组播组4对应的媒体流层的数据包。
S1206、接入网设备根据多个组播组,向UE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
其中,S1206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前述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S1006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采用上述方法,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UE的接收信号强度动态地优化组播组,以使优化目标UE接收目标业务的性能。由于图12所揭示的媒体数据传输方法与图16所揭示的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相比,无需UE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组播组切换请求后,接入网设备再向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指示UE进行组播组切换,即可以理解为图12所揭示的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在优化目标UE接收目标业务的性能同时,还可以节省通信传输资源。
可选地,以本申请图5、图7、图8、图9、图10和图12所描述的媒体数据传输方法为基础,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标识,在这种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向SMF网元发送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标识,以使SMF网元根据各个组播组内UE的标识,确定各个组播组或各个UE的流量统计/计费策略。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接入网设备确定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目标业务的终端设备UE的信息,确定多个组播组之后,接入网设备向应用服务器AS发送目标业务的组播组的数目,以使得AS可根据该组播组的数目调整对目标业务中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进行调整。例如,AS利用分层编码技术对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进行分层编码之后,得到目标业务对应的3层媒体流层:基本层码流、增强层1码流和增强层2码流。进一步地,接入网设备根据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目标业务的UE的信息,确定2个组播组,组播组1对应的媒体流层为:基本层码流,组播组2对应的媒体流层为:基本层码流、增强层1码流和增强层2码流。接入网设备向AS发送组播组的数目为2,则AS可以根据组播组的数目对目标业务的分层编码信息进行调整,利用分层编码技术对目标业务进行重新编码,得到目标业务对应的2层媒体流层,以使目标业务的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适配于接入网设备确定的组播组的数目。
请参见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S1301~S1303,图13所示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PCF网元,或执行主体可以为PCF网元的芯片。图13以PCF网元为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
S1301、PCF网元从AF网元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该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
具体地,该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来自于第三方的AS,AF网元可以通过NEF网元将 该分层编码信息发往PCF网元。
其中,该分层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指示信息、媒体流层数目、各个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各个媒体流层的网络需求。例如,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为分层媒体流。需要知晓的是,媒体流的网络需求可以理解为该媒体流的网络传输需求(例如网络带宽等),例如,基本层码流的网络需求为20Mbps网络带宽,增强层1码流的网络需求为10Mbps网络带宽,增强层2码流的网络需求为20Mbps网络带宽。
S1302、PCF网元根据该分层编码信息确定媒体流层对应的QoS信息。
PCF网元根据各个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确定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QoS信息。其中,QoS信息包括可容忍丢包率和/或覆盖率,该QoS信息反映目标业务的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网络需求。需要理解的是,可容忍丢包率为媒体流层允许的媒体数据包的丢包数量与该媒体流传输的媒体数据包总数量之间的比值。覆盖率可以理解为媒体流层的传输覆盖距离与接入网设备信号覆盖最远距离之间的比值。
S1303、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该QoS信息。
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媒体流层对应的QoS信息,具体地,PCF网元可以通过PCC规则或PDU会话策略信息向SMF网友发送该QoS参数。
SMF网元将该QoS信息发送至接入网设备,以使接入网设备根据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QoS信息,为传输各个媒体流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配置传输参数,并利用该DRB向UE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需要知晓的是,SMF网元发送QoS信息至接入网设备,可以理解为根据该QoS信息生成QoS参数(即QoS profile),并将QoS profile发送至接入网设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通过一个完整的示例对本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示例性地,AS利用分层编码技术对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目标业务对应的媒体流:基本层码流、增强层1码流和增强层2码流。PCF网元根据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生成各个媒体流层的QoS信息:基本层码流覆盖率为1,增强层1码流的覆盖率为0.7,增强层2码流的覆盖率为0.4。PCF网元将各个媒体流层的QoS信息发送至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根据各个媒体流层的QoS信息,为传输各个媒体流的DRB配置传输参数,并利用该DRB映射传输媒体流层的媒体数据包。请参见图14,图14为本申请中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种场景示意图,接入网设备基于各个媒体流层的QoS信息(也可以理解为QoS参数)组播传输该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其中,区域1为接入网设备信号覆盖的范围,根据基本层码流的QoS信息(基本层码流覆盖率为1),区域1也为接入网设备传输基本层码流的区域,即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处于区域1的范围内就可以接收目标业务的基本层码流;根据增强层1码流的QoS信息(基本层码流覆盖率为0.7),接入网设备传输增强层1码流的区域为区域2,并且由于区域1覆盖了区域2的范围,则当终端设备处于区域2的范围内就可以接收目标业务的增强层1码流和基本层码流;根据增强层2码流的QoS信息(基本层码流覆盖率为0.4),接入网设备传输增强层2码流的区域为区域3,由于区域1和区域2均覆盖了区域3的范围,则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处于区域3的范围内可以接收目标业务的增强层2码流、增强层1码流和基本层码流。
采用上述方法,PCF网元可以基于各个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生成QoS信息,进而将各个媒体流的QoS信息通过SMF网元传输至接入网设备,以使接入网设备根据各个媒体流的QoS信息进行差异化的传输,从而提升接入网设备信号覆盖内的传输速度以及数据吞 吐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虽然均以视频业务为例,但是不限定于视频业务。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分层业务的数据传输场景,如语音、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或全息通信等业务。
上述主要从设备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接入网设备或PCF网元可以包括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接入网设备或PCF网元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请参见图15,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150的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该通信装置150还可以是PCF网元,也可以是PCF网元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PCF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单元1501和处理单元1502。具体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1500是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时,其中:
通信单元1501,用于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该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处理单元1502,用于根据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目标业务的终端设备UE的信息,确定多个组播组;该通信单元1501,还用于根据多个组播组,向UE发送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分层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指示信息、媒体流中媒体流层数目、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网络需求。其中,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为分层媒体流。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UE的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UE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距离、UE的信道状况或UE的接收信号强度。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通信单元1501还用于从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接收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确定多个组播组。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通信单元1501用于从SMF网元接收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层与服务质量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向UE所属组播组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中的媒体数据包,该第一媒体流层为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或,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层与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通信单元1501用于向UE所属组播组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PDU会话中的媒体数据包,第一媒体流层为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处理单元1502用于:确定组播组的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组播组标识、组播组内UE的标识、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带宽或发射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通信单元1501还用于向UE发送UE所属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根据UE所属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向UE发送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对应的媒体数据包;其中,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携带有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处理单元1502用于确定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通信单元1501还用于向第一组播组中的UE发送时间值、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第一组播组为多个组播组中的一个;从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接收组播组切换请求,组播组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基于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向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离开或加入第二组播组。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处理单元1502用于确定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处理单元1502还用于基于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时间值以及第一UE对应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确定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第一UE为访问目标业务的UE中的一个,目标UE的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间值,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基于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各个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从多个组播组中确定第二组播组;通信单元1501还用于向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离开第二组播组。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处理单元1502用于确定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处理单元1502还用于基于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时间值以及第一UE对应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确定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第一UE为访问目标业务的UE中的一个,目标UE的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时间值,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到达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处理单元1502还用于基于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各个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从多个组播组中确定第二组播组;通信单元1501还用于向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UE加入第二组播组。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通信单元1501还用于从SMF网元接收时间值。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确定组播组,包括:确定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标识,通信单元1501还用于向SMF网元发送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通信单元1501还用于向应用服务AS网元发送目标业务的组播组的数目。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150是PCF网元,也可以是PCF网元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PCF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时,其中:
通信单元1501从应用功能网元AF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所述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处理单元1502根据所述分层编码信息确定媒体流层对应的服务质量QoS信息;通信单元1501向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所述QoS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分层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指示信息、媒体流层数目、各个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各个媒体流层的网络需求。例如,该第一指示信 息用于指示媒体流为分层媒体流。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QoS信息包括可容忍丢包率和/或覆盖率,所述QoS信息反映所述目标业务的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网络需求。
如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60,用于实现上述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用于接入网的装置。用于接入网设备的装置可以为接入网设备内的芯片系统或芯片。其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或者,如图16所示的通信装置160,用于实现上述媒体数据传输方法的PCF网元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PCF网元或用于核心网的装置。用于PCF网元的装置可以为PCF网元内的芯片系统或芯片。其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信装置16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62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接入网设备的数据处理功能或PCF网元的数据处理功能。通信装置16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61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接入网设备或PCF网元的收发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通信接口1610用于通信装置16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1620利用通信接口1610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通信装置16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6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630和处理器16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1620可能和存储器1630协同操作。处理器1620可能执行存储器16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610、处理器1620以及存储器16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6中以存储器1630、处理器1620以及通信接口1610之间通过总线1640连接,总线在图16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装置160具体是用于接入网设备或PCF网元的装置时,例如通信装置160具体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通信接口16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基带信号。通信装置160具体是接入网设备或PCF网元时,通信接口16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射频信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参见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网设备(或基站)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接入网设备17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DU 1701和一个或多个CU 1702。所述DU 170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7016,至少一个射频 单元17012,至少一个处理器1701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7014。所述DU 17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以及部分基带处理。CU17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702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7021。
所述CU 17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接入网设备进行控制等。所述DU 1701与CU 17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所述CU 1702为接入网设备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例如所述CU 1702可以用于控制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接入网设备的操作流程。
此外,可选的,接入网设备17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一个或多个DU和一个或多个CU。其中,DU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701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7014,射频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7016和至少一个射频单元17012,CU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7022和至少一个存储器17021。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CU17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5G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存储器17021和处理器17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所述DU1701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5G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存储器17014和处理器17013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图17所示的接入网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接入网设备的各个过程,图17所示的CU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CU的各个过程,图17所示的DU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DU的各个过程。图17所示的接入网设备或CU或DU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执行时,使得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执行时,使得上述方法实施例中PCF网元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得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得上述方法实施例中PCF网元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 所必须的。
本申请提供的各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相互参照,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例如关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装置、设备的功能以及执行的步骤可以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各方法实施例之间、各装置实施例之间也可以互相参考、结合或引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4)

  1. 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所述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所述目标业务的终端设备UE的信息,确定多个组播组;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多个组播组,向所述UE发送所述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指示信息、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数目、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网络需求,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媒体流为分层媒体流。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UE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UE的信道状况或所述UE的接收信号强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多个组播组,向所述UE发送所述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SMF网元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层与服务质量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UE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中的媒体数据包,所述第一媒体流层为所述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所述媒体流层;
    或,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媒体流层与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UE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PDU会话中的媒体数据包,所述第一媒体流层为所述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组播组标识、组播组内UE的标识、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带宽或发射功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所述UE所属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UE所属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向所述UE发送所 述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对应的媒体数据包;
    其中,所述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携带有所述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组播组中的UE发送时间值、所述组播组标识和所述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所述第一组播组为所述多个组播组中的一个;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接收组播组切换请求,所述组播组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
    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向所述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UE离开或加入所述第二组播组。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时间值以及所述第一UE对应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确定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所述第一UE为所述访问目标业务的UE中的一个,所述目标UE的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值,所述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
    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所述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从所述多个组播组中确定第二组播组;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携带有所述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UE离开所述第二组播组。
  10.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时间值以及所述第一UE对应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确定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所述第一UE为所述访问目标业务的UE中的一个,所述目标UE的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值,所述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到达所述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
    所述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所述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从所述多个组播组中确定第二组播组;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携带有所述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UE加入所述第二组播组。
  11. 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从SMF网元接收所述时间值。
  12.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多个组播组,包括: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SMF网元发送所述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标识。
  13.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应用服务AS网元发送所述目标业务的组播组的数目。
  14. 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策略控制功能PCF网元从应用功能AF网元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所述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
    所述PCF网元根据所述分层编码信息确定媒体流中媒体流层对应的服务质量QoS信息;
    所述PCF网元向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所述QoS信息。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指示信息、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数目、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网络需求,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媒体流为分层媒体流。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信息包括可容忍丢包率和/或覆盖率,所述QoS信息反映所述目标业务的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网络需求。
  17.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所述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层编码信息和访问所述目标业务的终端设备UE的信息,确定多个组播组;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组播组,向所述UE发送所述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指示信息、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数目、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网络需求,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媒体流为分层媒体流。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UE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UE的信道状况或所述UE的接收信号强度。
  20. 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从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
  21. 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用于:
    从SMF网元接收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媒体流层与服务质量QoS流之间的对应关系;
    向所述UE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QoS流中的媒体数据包,所述第一媒体流层为所述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所述媒体流层;
    或,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媒体流层与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
    向所述UE发送第一媒体流层对应的PDU会话中的媒体数据包,所述第一媒体流层为所述UE所属组播组对应的媒体流层。
  22. 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组播组标识、组播组内UE的标识、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带宽或发射功率。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向UE发送所述UE所属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
    根据所述UE所属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向所述UE发送所述媒体流层的层标识对应的媒体数据包;
    其中,所述目标业务的媒体数据包携带有所述组播组对应媒体流层的层标识。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和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组播组中的UE发送时间值、所述组播组标识和所述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所述第一组播组为所述多个组播组中的一个;从所述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接收组播组切换请求,所述组播组切换请求中携带有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基于所述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向所述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UE离开或加入所述第二组播组。
  25.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时间值以及所述第一UE对应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确定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所述第一UE为所述访问目标业务的UE中的一个,所述目标UE的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值,所述第一时 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基于所述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所述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从所述多个组播组中确定所述第二组播组;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携带有所述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UE离开所述第二组播组。
  26.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第一UE的接收信号强度、时间值以及所述第一UE对应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确定第一组播组的目标UE,所述第一UE为所述访问目标业务的UE中的一个,所述目标UE的第一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值,所述第一时长为接收信号强度到达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的时长;基于所述目标UE的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各个所述组播组内UE的接收信号强度范围,从所述多个组播组中确定所述第二组播组;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目标UE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携带有所述第二组播组的组播组标识,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UE加入所述第二组播组。
  27. 根据权利要求24-26中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从SMF网元接收所述时间值。
  28. 根据权利要求22-26中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多个组播组中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标识,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向SMF网元发送所述每个组播组的组播组内UE的标识。
  29. 根据权利要求17-28中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向应用服务AS网元发送所述目标业务的组播组的数目。
  30.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从应用功能AF网元接收媒体流的分层编码信息,所述媒体流属于目标业务;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层编码信息确定媒体流中媒体流层对应的服务质量QoS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向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发送所述QoS信息。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编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第一指示信息、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数目、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层标识或所述媒体流中媒体流层的网络需求,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媒体流为分 层媒体流。
  32. 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oS信息包括可容忍丢包率和/或覆盖率,所述QoS信息反映所述目标业务的各个媒体流层对应的网络需求。
  33.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3或者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或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95234.7A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69650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3147 WO2022198613A1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5044A true CN116965044A (zh) 2023-10-27

Family

ID=8339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5234.7A Pending CN116965044A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1870A1 (zh)
EP (1) EP4300983A4 (zh)
CN (1) CN116965044A (zh)
WO (1) WO20221986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390A1 (zh) * 2022-11-11 2024-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8101630A (zh) * 2022-11-18 2024-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16323B1 (ko) * 2000-08-22 2004-01-31 김동수 Vcr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클라이언트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vod 시스템
CN100425033C (zh) * 2004-07-28 2008-10-08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多速率网络视频流媒体承载方法及系统
CN101330436B (zh) * 2007-06-19 2014-04-30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的组播多媒体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399684B (zh) * 2007-09-26 2011-09-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分层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521583B (zh) * 2008-02-29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599843A (zh) * 2009-06-30 2009-12-09 东北大学 基于IPv6的组播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CN102006221A (zh) * 2010-09-30 2011-04-0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优化流媒体服务质量的方法
CN103546826B (zh) * 2012-07-16 2017-07-2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业务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3411755B (zh) * 2017-12-28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8613A1 (zh) 2022-09-29
US20240031870A1 (en) 2024-01-25
EP4300983A4 (en) 2024-05-29
EP4300983A1 (en) 2024-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47978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9167474A1 (ja) 端末装置、通信制御装置、基地局、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制御装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102251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ssifing IP flows for efficient quality of service realization
US1129753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on of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s wi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12423340B (zh) 一种用户面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3840385A (zh)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40031870A1 (en) Media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14014588A1 (en) Calendar-aware devices
US2023035433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938840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4031463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4727340A (zh) 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5002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723582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1217573A1 (zh) 控制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03068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3501409A (ja)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の構成方法、装置、通信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WO2023185608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810238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406737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78778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11306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quality of service handling for extended reality traffic
WO2024140600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22061757A1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317932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