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57446A - 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地磅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地磅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57446A
CN116957446A CN202310260985.0A CN202310260985A CN116957446A CN 116957446 A CN116957446 A CN 116957446A CN 202310260985 A CN202310260985 A CN 202310260985A CN 116957446 A CN116957446 A CN 116957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target vehicle
vehicle
freight
wagon bal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09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俊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Zhijian Zhi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Zhijian Zhi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Zhijian Zhi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Zhijian Zhi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609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57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57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57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2Special goods or special handling procedures, e.g. handling of hazardous or fragile goo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ith provisions for indicating, recording, or computing price or other quantities dependent on the we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06Q10/0875Itemisation or classification of parts, supplies or services, e.g. bill of material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物流技术领域,提供了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地磅系统及存储介质。网络货运管理方法包括:园区端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在确定出目标车辆具备入库资格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以供目标车辆驶入第一地磅区域;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可以有助于解决货运管理系统使用不便的问题,由于基于车辆标识信息自动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如此可以实现目标车辆入库资格的自动识别,而无需司机进行入库资格验证的操作,从而可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进而可以便于系统的使用。

Description

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地磅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地磅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物流行业逐渐实现了智能化,许多智能化设备被引入物流管理的过程中。
相关技术的网络货运管理系统中,货主可以在系统上发布待运输订单,司机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扫码接单或者通过查找货源进行接单,并在完成装货、卸货等操作后,将相应的凭证通过智能终端上传系统,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物流成本。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网络货运管理系统需要司机操作智能终端进行接单和凭证上传等工作,对司机的终端操作能力提供了较高的要求,这就会导致网络货运管理系统使用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有助于改善导致网络货运管理系统使用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地磅系统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用于网络货运管理系统的园区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用于网络货运管理系统的园区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
在确定出所述目标车辆具备所述入库资格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第一地磅区域;
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所述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
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二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
在所述目标车辆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第二地磅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
在所述目标运单满足所述运单结束条件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结束所述目标运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助于解决网络货运管理系统使用不便的问题,由于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目标运单,如此可以实现运单的自动创建,而无需司机提供创建订单的相关信息,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可以便于网络货运管理系统的使用;
进一步的,由于在目标运单满足运单结束条件的情况下,记录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结束目标运单,如此可以实现运单的自动结束,而无需司机提供订单结束的相关信息,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可以便于系统的使用。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货运计划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
在所述货运计划数据库中存在所述目标货运计划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具备所述入库资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基于车辆标识信息确定货运计划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并在存在目标货运计划的情况下自动确定目标车辆具备入库资格,而无需司机进行入库资格验证的操作,从而可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便于系统的使用。
可选的,所述园区端与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地磅区域的入口处;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传输的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接收到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传输的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时,直接触发基于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有入库资格的判断步骤,而无需司机提供证明信息,如此可以简化上磅前的流程,从而可以有助于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的入园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目标车辆入园;
在确定出允许所述目标车辆入园的情况下,开启入园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园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可以基于车辆标识信息自动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园资格,在确定出目标车辆具备入园资格的情况下,确定开启入园道闸,如此可以实现目标车辆入园资格的自动识别,而无需司机进行入园资格验证的操作,从而可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可以便于网络货运管理系统的使用。
可选的,所述结束所述目标运单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所述目标运单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目标运单结束后,将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目标运单自动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如此可以便于基于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对货运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称重信息和所述第二称重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运单是否满足所述运单结束条件;
和/或,
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卸货记录确定所述目标运单是否满足所述运单结束条件,所述卸货记录是在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卸货时生成的;
和/或,
获取所述第二地磅区域的目标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运单是否满足所述运单结束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称重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第二地磅区域设置的第二地磅获取,如此可以便于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结束条件。
另外,由于运单结束的实质条件即是货物卸货完成,因此基于卸货记录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运单结束条件,可以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具有出库资格;
在确定出所述目标车辆具备所述出库资格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第一地磅区域;
响应于出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所述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待创建货运计划;
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二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存在待创建货运计划;
在所述目标车辆存在待创建货运计划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第二地磅区域 ;
确定所述待创建货运计划是否满足预设的货运计划创建条件;
在所述目标运单满足所述货运计划创建条件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创建货运计划。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响应于出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待创建货运计划,如此可以待创建货运计划的自动创建,而无需司机提供待创建货运计划的相关信息,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可以便于网络货运管理系统的使用。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货运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网络货运管理系统,所述网络货运管理系统包括货主端和园区端;
所述货主端,用于基于用户操作生成货运计划,所述货运计划包括货运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和卸货地的园区信息;将所述货运计划上传至货运计划数据库中;
所述园区端,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货运计划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在所述货运计划数据库中存在所述目标货运计划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第一地磅区域;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所述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地磅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磅系统,所述地磅系统包括:地磅、上磅道闸、上磅信息采集设备和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地磅、所述上磅道闸和所述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信号连接;所述上磅信息采集设备和所述上磅道闸设置在地磅区域的入口处,所述地磅设置在所述地磅区域内;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网络货运管理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网络货运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可以有助于解决网络货运管理系统使用不便的问题,由于可以车辆标识信息自动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在目标车辆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如此可以实现目标车辆运单的自动识别,而无需司机进行运单验证的操作,从而可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便于系统的使用。
2.由于在目标运单满足运单结束条件的情况下,记录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结束目标运单,如此可以实现运单的自动结束,而无需司机提供订单结束的相关信息,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可以便于系统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的一个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的又一个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货运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6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磅系统,参考图1,地磅系统,包括:地磅110、上磅道闸120、上磅信息采集设备130和控制设备140。
控制设备140分别与地磅110、上磅道闸120和上磅信息采集设备130信号连接。
可选的,控制设备140与地磅系统中其它设备之间信号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有线连接,或者也可以为无线连接,控制设备140与不同其它设备之间通信连接的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不对控制设备140与地磅系统中其它设备之间信号连接的方式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140与地磅110、上磅道闸120和上磅信息采集设备130均采用有线通信的方式信号连接,如此可以提高控制设备140与其它设备之间信号连接的稳定性。
地磅110设置在地磅区域内,上磅道闸120和上磅信息采集设备130设置在地磅区域的入口处。
在一个示例中,在车辆行驶至上磅道闸120前时,上磅信息采集设备130采集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并向控制设备140传输车辆标识信息;控制设备140可控制上磅道闸120开启,以供车辆驶入地磅区域,也可以控制上磅道闸120关闭,以禁止车辆驶入地磅区域;地磅110可以对地磅区域的车辆进行称重,并向控制设备140传输称重信息。如此可以基于地磅系统实现车辆的自动称重。
其中,称重信息可以是重量值,或者也可以是可以体现物体重量的其它参数,比如:地磅输出的原始数据,该原始数据会随地磅上物体重量的变化而变化,本实施例不对称重信息的类型作限定。
可选的,上磅信息采集设备130包括摄像机,此时车辆标识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或者也可以为电子标签阅读设备,此时车辆标识信息包括电子标签信息,或者还可以为其它可以实现信息采集的设备,本实施例不对上磅信息采集设备130的类型作限定。
在一个实例中,上磅信息采集设备130包括车牌识别设备,此时车辆标识信息包括车牌信息。
控制设备140可以是无人值守一体机,或者也可以为电脑、微控制器等具有计算功能和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不对控制设备140的类型作限定。
可选的,地磅系统还包括控制信息输出设备150,控制信息输出设备150与控制设备140信号连接,用于输出控制信息。在一个示例中,控制信息输出设备150包括显示器。
可选的,地磅系统还包括操作信息输入设备160,操作信息输入设备160与控制设备140信号连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信息。操作信息输入设备160可以为鼠标、键盘、触控屏等本实施例不对操作信息输入设备160的类型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信息输出设备150和操作信息输入设备160设置在磅房内,如此可以便于司磅员对地磅区域内的信息进行监控,并对地磅系统进行操作。
可选的,地磅系统还包括上磅信息输出设备170,上磅信息输出设备170设置在地磅区域的入口处,用于输出上磅提示信息。
可选的,上磅信息输出设备170设置在第一地磅区域的入口处。上磅信息输出设备可以为显示器、喇叭、指示灯等可以用于输出信息的设备,本实施例不对上磅信息输出设备170的类型作限定。
可选的,地磅系统还包括场内信息采集设备180,场内信息采集设备180用于地磅区域内的信息。场内信息采集设备180与控制设备140信号连接。
可选的,场内信息采集设备18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在场内信息采集设备180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不同场内信息采集设备180的类型相同或不同,本实施例不对场内信息采集设备180的数量和类型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场内信息采集设备180包括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地磅区域内的图像信息。
在一个实例中,场内信息采集设备180包括第一摄像机、第二摄像机和第三摄像机。其中,第一摄像机用于采集地磅区域内的车辆的车头信息,第二摄像机用于采集地磅区域内的车辆的车斗信息,第三摄像机用于采集地磅区域内的车辆的车尾信息。如此可以准确采集地磅区域内车辆的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场内信息采集设备180包括红外线对射装置,在地磅区域内有物体进入的情况下,红外对射装置的传感信号发生改变。
可选的,红外对射装置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地磅区域靠近入口处和出口处,此时基于红外对射装置的传感信号不仅可以确定是否有车辆上磅,而且还可以确定车辆是否完全上磅,如此可以防止称重过程中车辆未完全上磅导致的称重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在实际实现时,地磅系统还可以包括其它组件,比如:下磅道闸、打印设备等,本实施例不对地磅系统包括的组件类型作限定。
在实际实现时,同一个园区内可设置两套以上地磅系统,如此可以便于对园区内的车辆进行管理。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140还与后台服务器信号相连,用于将获取的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如此可以便于对控制园区内不同的地磅系统进行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用于园区端,本实施例中,以园区端为上述图1所示的地磅系统中的控制设备140或者与控制设备140相连的后台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实现时,园区端也可以为服务器、电脑等具有计算功能和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不对园区端的类型作限定。
参考图2,网络货运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
由于可以基于车辆标识信息自动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有入库资格,因此实现目标车辆入库资格的自动判定,而无需司机进行入库资格验证的操作,从而可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便于系统的使用。
可选的,园区端与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信号连接,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设置在第一地磅区域的入口处,此时第一上磅请求包括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传输的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
相应的,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包括:响应于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传输的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地磅区域设置在园区内靠近园区的入口的位置,如此可以便于车辆入园后进入第一地磅区域称重。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在接收到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传输的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时,直接触发基于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有入库资格的判断步骤,而无需司机提供证明信息,如此可以简化上磅前的流程,从而可以有助于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可选的,车辆标识信息用于唯一标识车辆。具体的,车辆标识信息可以为车牌信息、电子标签信息或者车辆上设置的其它标识信息,比如:车辆上粘贴的识别码信息等,或者也可以为车辆的原始照片信息,本实施例不对车辆标识信息的类型作限定。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上磅请求也可以是其它信息,比如:第一地磅区域设置的车辆感应器的传感信息,此时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还包括:获取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包括: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货运计划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在货运计划数据库中存在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车辆具备入库资格。
其中,货运计划数据库中存储有货运计划,货运计划包括货运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和卸货地的园区信息。在一示例中,货运计划数据库存储在与园区端通信相连的后台服务器中,比如:网络货运管理平台中,此时货运计划数据库中可以存储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园区的货运计划;在另一示例中,货运计划数据库存储在园区端中,此时货运计划数据库中可以存储园区端对应的园区的货运计划。在实际实现时,货运计划还可以包括货物的类型、质量、运送的时间等于货物运输有关的信息,本实施例不对货运计划的具体内容作限定。
目标货运计划,是指:货运车辆包括目标车辆且卸货地包括园区端对应园区的货运计划。
在一个示例中,货运计划的类型包括:入库计划和出库计划。其中,入库计划是指:卸货地为园区端对应园区的货运计划;出库计划是指:装货地位园区端所在园区的货运计划。如此,可以便于基于货运计划对车辆进行管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可以基于车辆标识信息确定货运计划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并在存在目标货运计划的情况下自动确定目标车辆具备入库资格,而无需司机进行入库资格验证的操作,从而可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便于系统的使用。
在一个示例中,货运计划可以是货主端生成并上传至货运计划数据库中的。具体的,货主端基于用户操作生成货运计划,并将货运计划上传至货运计划数据库中。如此可以便于货主自主设定货运计划。
在另一个示例中,货运计划也可以是货运平台自动生成的。具体的,货主通过货主端上传货运需求信息至货运平台中,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基于货运需求信息生成货运计划,并向货主端反馈。如此可以减小货主端的操作难度,从而可以便于系统的使用。
在其它示例中,货运计划也可以是园区端在出货时自动创建的。如此可以进一步减小货主的操作难度,从而便于系统的使用。
在实际实现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获取货运计划,本实施例不对货运计划的获取方式作限定。
在其它示例中,也可以以其它方式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比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为备案车辆,在目标车辆为备案车辆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车辆具有入库资格,本实施例不对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有入库资格的方式作限定。
步骤202,在确定出目标车辆具备入库资格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以供目标车辆驶入第一地磅区域。
其中,第一上磅道闸设置在第一地磅区域的入口处。
可选的,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之后,还包括:向第一上磅道闸传输开启指令,以控制第一上磅道闸开启。
在一个示例中,在确定出目标车辆具备入库资格的情况下,还包括:通过第一上磅信息输出设备输出上磅提示信息。
其中,第一上磅信息输出设备设置在第一地磅区域的入口处。上磅提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比如:车牌信息,或者也可以包括上磅的注意事项,本实施例不对上磅信息的内容作限定。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确定出目标车辆具备入库资格的情况下,还包括:获取第一场内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地磅区域内的信息。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场内信息采集设备包括摄像机,此时第一地磅区域内的信息包括第一地磅区域内的图像信息。
可选的,在确定出目标车辆具备入库资格的情况下,还包括:向控制信息输出组件输出车辆标识信息、目标货运计划和/或第一地磅区域的信息,以供控制信息输出组件输出车辆标识信息、目标货运计划和/或第一地磅区域的信息。
步骤203,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
其中,目标运单用于记录目标车辆在园区端对应的园区内的卸货情况。
在一个示例中,入库核验通过指令是与园区端相连的操作信息输入设备传输的,此时,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包括:在接收到操作信息输入设备传输的入库核验通过指令的情况下,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
在另一个示例中,园区端可提供用户操作界面,入库核验通过指令是用户通过用户操作界面输入的,此时,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包括:在通过用户操作界面接收到入库核验通过指令的情况下,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
在一个实例中,控制信息输出设备和操作信息输入设备设置在磅房内,司磅员在磅房内通过控制信息输出组件输出车辆标识信息、目标货运计划和第一地磅区域的信息确认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和承运货物的信息,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通过操作信息输入设备和/或园区端提供的用户界面向园区端输入入库核验通过指令。
在实际实现时,入库核验通过指令也可以是园区端生成的,比如:园区端可以基于图像识别算法对第一地磅区域内的图像信息进行解析,基于解析结果生成相应的指令,本实施例不对获取入库核验通过指令的方式作限定。
可选的,记录第一称重信息的方式可以为在园区端本地存储第一称重信息,或者也可以为向后台服务器发送第一称重信息,比如:向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发送第一称重信息,本实施例不对记录第一称重信息的方式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包括:记录第一地磅采集的第一称重信息。第一地磅设置在第一地磅区域内,用于采集第一地磅区域内的第一称重信息。
可选的,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之前,还包括:确定车辆是否完全上磅;在车辆已完全上磅的情况下,执行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的步骤;在车辆未完全上磅的情况下,不执行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的步骤,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司机调整车辆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确定车辆是否已完全上磅,包括:基于地磅区域入口处和出口处设置的红外对射装置的传感信号确定车辆是否以完全上磅。
在一个实例中,在入口处设置的红外对射装置指示有其它物体存在的情况下,确定车辆正在上磅;然后在入口处和出口处设置的红外对射装置的传感信号均指示无其它物体存在的情况下,确定车辆已完全上磅,并触发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的操作。
在实际实现时,也可以结合其它方式确定车辆是否完全上磅,比如:结合车辆是否处于停滞状态确定车辆是否完全上磅,本实施例不对确定车辆是否完全上磅的方式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包括:基于目标货运计划生成目标运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基于目标货运计划生成目标运单,如此可以有助于提高运单与货运计划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可以丰富运单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便于对运单进行管理。
可选的,在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目标货运计划的执行时间、第一称重信息和/或第一称重区域内的图像信息从各个目标货运计划中确定用于生成目标运单的目标货运计划,或者也可以采用人工确定的方式从各个目标货运计划中确定用于生成目标运单的目标货运计划,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目标运单还包括第一称重信息,如此可以便于后续对目标运单进行处理。
在其它示例中,也可以基于其它信息生成目标运单,比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和第一称重信息生成目标运单,本实施例不对目标运单的生成方式作限定。
可选的,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还包括:向第一下磅道闸发送开启指令,以控制第一下磅道闸开启,和/或向货主端发送提示信息以供货主端准备卸货。
可选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核验不通过指令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司机将目标车辆驶离第一地磅区域。
通过上述步骤201至203可以实现在卸货前对卸货车辆的第一次称重,即称取卸货车辆的毛重。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目标车辆的入园请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允许目标车辆入园;在确定出允许目标车辆入园的情况下,开启入园道闸,以供目标车辆驶入园区。
由于可以基于车辆标识信息自动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园资格,在确定出目标车辆具备入园资格的情况下,确定开启入园道闸,如此可以实现目标车辆入园资格的自动识别,而无需司机进行入园资格验证的操作,从而可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可以便于网络货运管理系统的使用。
另外,由于可以在入园前和上磅前分别对目标车辆的资格进行核验,如此可以便于基于对入园和上磅进行分别管理,从而可以便于基于园区端对园区的货运进行管理。
可选的,目标车辆的入园请求的生成方式与上述第一上磅请求的生成方式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允许目标车辆入园,包括: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在目标车辆具备入库资格的情况下,允许目标车辆入园。
其中,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的方式与上述步骤201中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的方式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示例中,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允许目标车辆入园,包括:对目标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在目标车辆的车辆识别成功的情况下,确定允许目标车辆入园。
在实际实现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判断是否允许目标车辆入园,本实施例不对确定是否允许目标车辆入园的方式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园区端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在确定出目标车辆具备入库资格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以供目标车辆驶入第一地磅区域;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可以有助于解决网络货运管理系统使用不便的问题,由于可以基于车辆标识信息自动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在确定出目标车辆具备入库资格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如此可以实现目标车辆入库资格的自动识别,而无需司机进行入库资格验证的操作,从而可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可以便于网络货运管理系统的使用。
进一步的,由于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目标运单,如此可以实现运单的自动创建,而无需司机提供创建订单的相关信息,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可以便于网络货运管理系统的使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参考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二上磅请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
可选的,园区端与第二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信号连接,第二上磅信息采集设备设置在第二地磅区域的入口处,此时第二上磅请求包括第二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传输的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地磅区域设置在园区内靠近园区的出口的位置,如此可以便于车辆出园前进入第二地磅区域称重。
在实际实现时,第一地磅区域和第二地磅区域可以为同一地磅区域,相应的,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和第二上磅信息采集设备可以设置在地磅区域的不同入口处,或者也可以设置在地磅区域的同一入口出,或者还可以实现为同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上磅请求也可以是其它信息,比如:第二地磅区域设置的车辆感应器的传感信息,此时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二上磅请求,还包括:获取第二上磅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目标车辆的车辆信息。
步骤302,在目标车辆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以供目标车辆驶入第二地磅区域。
其中,第二上磅道闸设置在第二地磅区域的入口处。
可选的,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之后,还包括:向第二上磅道闸传输开启指令,以控制第二上磅道闸开启。
由于可以基于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并在目标车辆存在未完成运单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而无需司机进行上磅资格验证操作,从而可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便于系统的使用。
步骤302与上述步骤202的区别仅在于控制对象不同,其具体实现方式相同,因此步骤3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参见上述步骤202,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3,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
可选的,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运单结束条件基于称重信息设定,此时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包括:获取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基于第一称重信息和第二称重信息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运单结束条件。
其中,获取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获取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的方式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称重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第二地磅区域设置的第二地磅获取,如此可以便于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结束条件。
在一个示例中,运单信息中包括目标货物重量,此时运单结束条件包括:第一称重信息指示的重量与第二称重信息指示的重量之间的差值属于第一预设重量范围,第一预设重量范围基于目标货物重量确定。具体的,第一称重信息指示的重量与第二称重信息指示的重量之间的差值属于第一预设重量范围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运单满足结束条件;在第一重量信息指示的重量与第二重量信息指示的重量之间的差值不属于第一预设重量范围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运单不满足结束条件。
进一步的,结合运单信息的类型确定运单是否满足结束条件。比如:在第一称重信息指示的重量小于或等于第二称重信息指示的重量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运单不满足结束条件。
第二种,运单结束条件基于卸货记录设定,此时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包括:基于目标车辆的卸货记录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运单结束条件。
其中,卸货记录是在目标车辆进行卸货时生成的,卸货记录包括卸货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运单结束的实质条件即是货物卸完成,因此基于卸货记录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运单结束条件,可以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卸货记录由货主、仓库管理员或者其它工作人员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如此可以保证卸货记录的可靠性。
在一个示例中,运单结束条件包括存在卸货记录。具体的,在目标运单生成后,存在目标车辆对应的卸货记录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运单满足结束条件;在目标运单生成后,不存在目标车辆对应的卸货记录的情况下,确定目标运单不满足结束条件。
进一步的,卸货记录包括卸货重量,此时,运单结束条件包括:第一称重信息指示的重量与第二称重信息指示的重量之间的差值属于第二预设重量范围,第二预设重量范围基于卸货重量确定。
第三种,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包括:获取第二地磅区域的目标图像信息;基于目标图像信息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运单结束条件。
其中,获取第二地磅区域的目标图像信息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获取第一地磅区域的图像信息的方式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运单结束条件包括目标车辆的状态不存在异常,此时基于目标图像信息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结束条件,包括:基于图像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状态是否存在异常;在目标车辆的状态不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确定满足运单结束条件;在目标车辆的状态存在异常的情况下,确定不满足运单结束条件。
其中,状态异常包括未关货箱门、货物码放异常、自卸车未覆盖防尘布等影响货物运输的情况,本实施例不对状态异常的类型作限定。
可选的,基于图像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状态是否存在异常的方式可以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或者也可以采用人工判断的方式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本实施例不对基于图像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状态是否异常的步骤作限定。
在实际实现时,也可以将上述不同方式结合、将上述方式结合其它方式或者单独采用其它方式确定目标运单是否结束;其中,其它方式可以为:由司磅员人工确认目标运单是否满足结束条件,本实施例不对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结束条件的方式作限定。
步骤304,在目标运单满足运单结束条件的情况下,记录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结束目标运单。
其中,记录第二称重信息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记录第一称重信息的方式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结束目标运单包括:将目标运单标记为已完成运单。
可选的,结束目标运单之后,还包括: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目标运单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中。
由于在目标运单结束后,将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目标运单自动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如此可以便于基于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对货运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也可以便于司机与货主之间进行结算。
可选的,结束目标运单之后,还包括: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目标运单对应的过程信息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中。
其中,过程信息可以为第一称重信息、第二称重信息、目标车辆在第一地磅区域在内的图像信息、目标车辆在第二地磅区域内的图像信息和/或园区端生成的相关凭证信息,比如:入库凭证等,本实施例不对过程信息的类型作限定。
由于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目标运单对应的过程信息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如此可以便于留存卸货过程的过程数据,从而可以便于基于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对货运过程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便于对货运过程进行核验。
进一步的,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目标运单和/或目标运单对应的过程信息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中,包括: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和目标运单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将目标运单和/或目标运单对应的过程信息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中。
由于基于目标运单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将目标运单和/或目标运单对应的过程信息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如此可以便于货运计划的运单对货运计划进行全流程管理类,从而可以有助于降低货运管理成本,提高货运管理效率。
可选的,在目标运单不满足运单结束条件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核验和/或提示司机将目标车辆驶离第二地磅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园区端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二上磅请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在目标车辆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以供目标车辆驶入第二地磅区域;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在目标运单满足运单结束条件的情况下,记录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结束目标运单。可以有助于解决网络货运管理系统使用不便的问题,由于可以车辆标识信息自动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在目标车辆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如此可以实现目标车辆运单的自动识别,而无需司机进行运单验证的操作,从而可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便于系统的使用。
进一步的,在目标运单满足运单结束条件的情况下,记录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结束目标运单,如此可以实现运单的自动结束,而无需司机提供订单结束的相关信息,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可以便于系统的使用。
另外,由于在卸货处自动完成系统运单的创建和结束,无需司机进行操作,司机在第二次称重后,即可基于完成的运单与货主进行结算,进而可以便于系统的使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还可用于出库,具体的,货运管理方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出库资格。
在一个示例中,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有出库资格,包括:基于目标车辆标识确定目标车辆的目标车辆基础信息;基于目标车辆基础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符合目标园区的待接运订单的要求;若符合,则确定目标车辆具有出库资格;若不符合,则确定目标车辆不具有出库资格。
其中,车辆基础信息,是指:可以反映车辆状况的信息。车辆基础信息预先存储在车辆数据库中,云称重平台可对车辆数据库进行操作。
在一个示例中,车辆基础信息包括:车辆类型、最大载重和/或司机信用等信息。
进一步的,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有出库资格之前,还包括: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货运计划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在货运计划数据库中不存在目标货运计划的情况下,执行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具有出库资格的步骤。如此可以有助于提高目标车辆出入库判断的准确性。
步骤402,在确定出目标车辆具备出库资格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以供目标车辆驶入第一地磅区域。
步骤403,响应于出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待创建货运计划。
步骤404,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二上磅请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存在待创建货运计划。
步骤405,在目标车辆存在待创建货运计划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以供目标车辆驶入第二地磅区域。
步骤406,确定待创建货运计划是否满足预设的货运计划创建条件。
步骤407,在目标运单满足货运计划创建条件的情况下,记录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创建货运计划。
其中,货运计划中可以包括:第一称重信息、第二称重信息和/或出货时间等可供入库方核验的信息,本实施例货运计划的内容作限定。
可选的,在创建货运计划之后,还包括:打印出库凭证,以供司机获取。
其中,出库凭证中可以包括:第一称重信息、第二称重信息和/或出货时间等可供入库方核验的信息,本实施例不对出库凭证中的内容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打印出库凭证,包括:控制打印设备打印出库凭证。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可以可以自动为司机提供线下出库凭证,如此可以便于入库方对货物进行查收确认,如此可以便于系统的使用。
可选的,在创建货运计划之后,还包括: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货运计划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中。
由于在创建货运计划之后,将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货运计划自动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如此可以便于基于网络货运管理平台对货运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也可以便于入库方对目标车辆的入库资格进行核验。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出上述特殊说明的外,出库的实现方式与上述入库的实现方式相同,具体的,步骤401至步骤403的实现方式与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3的实现方式相同,步骤404至步骤407的实现方式与上述步骤301至304的实现方式相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响应于出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待创建货运计划,如此可以待创建货运计划的自动创建,而无需司机提供待创建货运计划的相关信息,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系统的操作难度,实现入库过程司机无感化,进而可以便于网络货运管理系统的使用。
另外,由于在出库过程中自动完成货运计划的创建,无需司机进行操作,司机在两次称重后,即可自动完成接单,进而可以便于系统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货运管理系统,参考图5,网络货运管理系统包括货主端510和园区端520。
货主端510,用于基于用户操作生成货运计划,货运计划包括货运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和卸货地的园区信息;将货运计划上传至货运计划数据库中;
园区端520,用于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货运计划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在货运计划数据库中存在目标货运计划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以供目标车辆驶入第一地磅区域;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二上磅请求,基于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在目标车辆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以供目标车辆驶入第二地磅区域;确定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在目标运单满足运单结束条件的情况下,记录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结束目标运单。
可选的,网络货运管理系统还包括网络货运管理平台530。网络货运管理平台530用于对货运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具体的,网络货运管理平台530与货主端510和园区端520通信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货运计划数据库存储在网络货运管理平台530中。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货运管理系统与上述网络货运管理方法实施例和上述地磅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为图1所示的地磅系统中的控制设备140,在实际实现时,电子设备也可以实现为其它设备,本实施例不对电子设备的类型作限定。如图6所示,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3。其中,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3相连,如通过总线6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6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6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6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6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6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6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6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6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6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6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6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6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还可以为服务端等。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网络货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网络货运管理系统的园区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
在确定出所述目标车辆具备所述入库资格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第一地磅区域;
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所述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
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二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
在所述目标车辆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第二地磅区域;
确定所述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
在所述目标运单满足所述运单结束条件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结束所述目标运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货运计划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
在所述货运计划数据库中存在所述目标货运计划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具备所述入库资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园区端与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地磅区域的入口处;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传输的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具备入库资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的入园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目标车辆入园;
在确定出允许所述目标车辆入园的情况下,开启入园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园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束所述目标运单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将所述目标运单上传至网络货运管理平台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称重信息和所述第二称重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运单是否满足所述运单结束条件;
和/或,
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卸货记录确定所述目标运单是否满足所述运单结束条件,所述卸货记录是在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卸货时生成的;
和/或,
获取所述第二地磅区域的目标图像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图像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运单是否满足所述运单结束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具有出库资格;
在确定出所述目标车辆具备所述出库资格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第一地磅区域;
响应于出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所述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待创建货运计划;
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二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存在待创建货运计划;
在所述目标车辆存在待创建货运计划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第二地磅区域;
确定所述待创建货运计划是否满足预设的货运计划创建条件;
在所述目标运单满足所述货运计划创建条件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创建货运计划。
8.一种网络货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货运管理系统包括货主端和园区端;
所述货主端,用于基于用户操作生成货运计划,所述货运计划包括货运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和卸货地的园区信息;将所述货运计划上传至货运计划数据库中;
所述园区端,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一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货运计划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货运计划;在所述货运计划数据库中存在所述目标货运计划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一上磅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第一地磅区域;响应于入库核验通过指令,记录所述第一地磅区域的第一称重信息并生成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运单;响应于所述目标车辆的第二上磅请求,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是否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在所述目标车辆存在未完成的目标运单的情况下,确定开启第二上磅道闸,以供所述目标车辆驶入第二地磅区域;确定所述目标运单是否满足预设的运单结束条件;在所述目标运单满足所述运单结束条件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二地磅区域的第二称重信息并结束所述目标运单。
9.一种地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磅系统包括:地磅、上磅道闸、上磅信息采集设备和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地磅、所述上磅道闸和所述上磅信息采集设备信号连接;所述上磅信息采集设备和所述上磅道闸设置在地磅区域的入口处,所述地磅设置在所述地磅区域内;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货运管理方法。
CN202310260985.0A 2023-03-17 2023-03-17 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地磅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957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0985.0A CN116957446A (zh) 2023-03-17 2023-03-17 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地磅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0985.0A CN116957446A (zh) 2023-03-17 2023-03-17 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地磅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57446A true CN116957446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48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0985.0A Pending CN116957446A (zh) 2023-03-17 2023-03-17 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地磅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5744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12293A (zh) * 2023-11-02 2024-02-27 广东元海智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商车辆进出管理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12293A (zh) * 2023-11-02 2024-02-27 广东元海智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商车辆进出管理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5051B2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and tracking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CN202486835U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动态管理系统
KR102368084B1 (ko) 운송차량 관리시스템
US11429924B2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and tracking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US11868946B2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US11375840B2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and tracking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US11748697B2 (en) System for parcel pickup and delivery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CN116957446A (zh) 网络货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地磅系统及存储介质
US908731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handheld terminal and applica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of secure authorization for handling freight
KR102422616B1 (ko) 인공지능을 이용한 화물 차량 현장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342027A (zh) 一种大宗原料数字化仓储系统及仓储方法
KR100760499B1 (ko) 골재 채취장의 차량 계량 및 관리 시스템과 방법
US11531956B2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and tracking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US11521163B2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and tracking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CA3114527A1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and tracking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KR102361722B1 (ko) 운송작업 관리 시스템
US11521164B2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and tracking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CA3110989C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and tracking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CA3105762C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and tracking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KR102703112B1 (ko) 광업 관리 플랫폼
CA3119278C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and tracking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CN116952343A (zh) 大宗场站无人值守云称重方法、云称重系统及存储介质
KR20230063518A (ko) 골재운반 차량의 무인 진출입 관리 장치
CA3153163A1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CA3114630A1 (en) System for parcel transport and tracking operated responsive to data bearing recor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