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7602A -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7602A
CN116947602A CN202210415846.6A CN202210415846A CN116947602A CN 116947602 A CN116947602 A CN 116947602A CN 202210415846 A CN202210415846 A CN 202210415846A CN 116947602 A CN116947602 A CN 116947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carbon dioxide
module
flue gas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58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志强
张旭
蒋荣兴
戴文松
黄孟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pec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4158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476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47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76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15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oxides of carbon exclusively
    • C07C29/15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reduction of oxides of carbon exclusively with hydrogen or hydrogen-containing gases
    • C07C29/1516Multisteps
    • C07C29/1518Multisteps one step being the formation of initial mixture of carbon oxides and hydrogen for synthe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50Carbon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02Hydrogen or oxygen
    • C25B1/04Hydrogen or oxygen by electrolysis of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50Proces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利用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包括:烟气预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二氧化碳升压系统、电解水系统、氢气升压系统、反应系统、甲醇储存、输送系统;烟气预处理系统设置有烟气入口和净化烟气出口,净化烟气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二氧化碳升压系统和所述反应系统;电解水系统设置有弃电电源输入口、氧气出口和两个氢气出口,任意一个所述氢气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所述氢气升压系统和所述反应系统。所述的方法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利用电解水生产的氢气和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避免了二氧化碳的储存和运输问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或汽车燃料,降低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大量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缓解温室效应一方面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另一方面是开发新技术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封存或利用(CCS或CCUS)。国内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煤炭等工业领域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烟气中二氧化碳回收主要通过化学吸收和变压吸附技术,得到的工业级或食品级二氧化碳市场容量有限,产品附加值较低。实现二氧化碳的节能减排,亟需解决其高附加值利用问题。
二氧化碳是含碳化合物和碳的最终氧化产物,其性质稳定,易于储存和运输。若能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温室气体效应,还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以风电、光电和水电等非碳可再生能源占比逐年提高。风电和光电输出的不连续性和稳定性,其外输通道受限,导致光电、风电上网困难,弃光、弃风现象严重,导致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甲烷、甲醇等化工产品。二氧化碳可以广泛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的尾气中分离,而氢气可以来源于弃风电、光电水电解制氢。根据市场需求和反应催化剂体系的不同,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和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利用化石燃料燃烧后烟气二氧化碳分离技术实现二氧化碳的富集,再通过弃风电、弃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产生高品质氢气,并进一步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升压后合成甲醇。该系统一方面利用了烟气站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另一方面采用弃风电、弃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避免了弃风弃光能源的浪费,并进一步通过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甲醇,可以作为化工产品或燃油调合组分,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烟气预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分离系统、二氧化碳升压系统、电解水系统、氢气升压系统、反应系统、甲醇储存、输送系统;
所述烟气预处理系统设置有烟气入口和净化烟气出口,所述净化烟气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系统、所述二氧化碳升压系统和所述反应系统;
所述电解水系统设置有弃电电源输入口、氧气出口和两个氢气出口,任意一个所述氢气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所述氢气升压系统和所述反应系统;
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系统、所述二氧化碳升压系统和所述氢气升压系统均设置有独立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反应系统设置有二氧化碳入口、氢气入口和甲醇出口,所述甲醇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甲醇储存、输送系统的入口。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烟气送入烟气预处理系统中升压并除去烟气中的固体颗粒得到净化烟气,所述净化烟气送入二氧化碳分离系统经过除杂、溶液吸收、解吸附并干燥后得高纯二氧化碳,将高纯二氧化碳送入二氧化碳升压系统再升压得升压二氧化碳;
2)利用弃电电源,电解水系统中得到1#低压氢气、2#低压氢气和高纯氧气,2#低压氢气经过氢气升压系统升压得1#高压氢气;
3)将所述升压二氧化碳和1#高压氢气送入反应系统进行催化加氢得甲醇产物;
4)将所述甲醇产物送至甲醇储存、输送系统。
本发明的效果是:
1、本发明提出的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方法,减少了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的目的。
2、本发明提出的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方法,充分利用弃风电、弃光电、弃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实现间歇性电能向氢能(绿氢)的转化,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3、本发明提出的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方法,充分利用弃风电、弃光电、弃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氧,制备的氧气通过送入现有加热炉中实现富氧燃烧,不仅提高加热炉热效率,而且提升了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了烟气二氧化碳分离成本。
4、本发明提出的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方法,利用电解水生产的氢气和烟气中分离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一步反应生成甲醇,避免了二氧化碳的储存和运输问题。
5、本发明提出的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方法,反应生成的甲醇,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或汽车燃料,降低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度,丰富了化工产品的来源多样性,降低了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6、本发明提出的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方法,可以将生成的甲醇进一步送至燃料电池氢气站,将其通过甲醇制氢,得到高纯度的氢气,实现氢气高效、安全获取,是一种较好的储氢介质,具有绿色环保特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烟气,2-弃电电源,3-高纯氧气,4-1#低压氢气,5-2#低压氢气,6-1#高压氢气,7-净化烟气,8-高纯二氧化碳,9-升压二氧化碳,10-2#高压氢气,11-3#高压氢气,12-甲醇产品,13-输送甲醇;
100-烟气系统,101-电解水系统,102-烟气预处理系统,103-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4-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5-反应系统,106-氢气升压系统,107-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8-甲醇储存、输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上和下,例如参考图1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相对于装置轮廓而言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的装置包括:烟气预处理系统102、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电解水系统101、氢气升压系统106、反应系统105、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
所述烟气预处理系统102设置有烟气入口和净化烟气出口,所述净化烟气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所述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和所述反应系统105;
所述电解水系统101设置有弃电电源输入口、氧气出口和两个氢气出口,任意一个所述氢气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所述氢气升压系统106和所述反应系统105;
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所述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和所述氢气升压系统106均设置有独立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反应系统105设置有二氧化碳入口、氢气入口和甲醇出口,所述甲醇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的入口。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
所述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的两个入口分别与所述氢气升压系统106和所述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的出口相连。
所述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设置有高压氢气出口。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包括制氢模块、储氢模块、升压模块、氢气加注模块。
所述制氢模块选自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系统、甲醇裂解制氢系统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氢气加注模块为采用氢气加注机进行氢气加注。
储氢模块实现高压氢气的存储,储存氢气压力为45MPa-90MPa,升压模块将高压氢气升压至所需的储存压力。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烟气系统100。
所述烟气系统(100)设置有加热炉。
所述烟气系统100出口连接所述烟气预处理系统102烟气入口。
所述氧气出口连接所述烟气系统100入口。
根据本发明,所述烟气预处理系统102包含除尘模块、初步升压模块,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包含脱硫模块、脱碳模块、脱硝模块、二氧化碳膜分离模块、干燥模块,所述电解水系统101包含电解水模块、补充水模块、电解水气液分离模块、气体净化模块;所述反应系统105包含反应器模块、产物分离模块、能量供给及热交换模块,所述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包含二氧化碳压缩机模块、二氧化碳气液分离模块,所述氢气升压系统106包含氢气压缩机模块、氢气气液分离模块,所述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包含加氢储存模块、甲醇输送模块。
除尘模块设置的作用是脱除烟气中携带的固体颗粒,防止堵塞下游管线和设备,初步升压模块是将烟气进行升压,并提升烟气的压力至0.03MPa-5MPa,主要是为了提供烟气的输送动力、减小后续管线和设备尺寸。
能量供给及热交换模块主要是为反应系统提供热源,实现向反应系统提供热量和反应系统内部热量的综合利用。
反应系统生成的甲醇,一方面可以储存在储罐中,作为化工原料或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输送管道、槽车等方式将其送至用户。
优选地,所述电解水模块选自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模块、碱性电解槽制氢模块、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电解水模块使用的电源为弃电电源,弃电选自弃风电、弃光电、弃水电、弃煤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二氧化碳压缩机模块和氢气压缩机模块各自独立的选自往复式压缩机、轴流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隔膜式压缩机,优选往复式压缩机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产物分离模块选自分馏塔、气液分离罐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能量供给及热交换模块选自换热器、加热炉、电加热器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甲醇输送模块选自输送管道、槽车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二氧化碳膜分离模块选自支撑液膜技术、固体膜技术、杂化膜技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电解水气液分离模块、二氧化碳气液分离模块、氢气气液分离模块各自独立地选自气液分离罐、气液闪蒸罐、气液旋流器、惯性分离器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烟气1送入烟气预处理系统102中升压并除去烟气1中的固体颗粒得到净化烟气7,所述净化烟气7送入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经过除杂、溶液吸收、解吸附并干燥后得高纯二氧化碳8,将高纯二氧化碳8送入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再升压得升压二氧化碳9;
2)利用弃电电源2,电解水系统101中得到1#低压氢气4、2#低压氢气5和高纯氧气3,2#低压氢气5经过氢气升压系统106升压得1#高压氢气6;
3)将所述升压二氧化碳9和1#高压氢气6送入反应系统105进行催化加氢得甲醇产物12;
4)将所述甲醇产物12送至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5)经氢气升压系统106升压得到的2#高压氢气10送入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储存;
6)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将输送甲醇13送入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进行甲醇制氢。
所述储存的氢气压力为45MPa-90MPa。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7)将电解水系统(101)生成的高纯氧气(3)送至烟气系统(100)的加热炉进行富氧燃烧。
所述高纯氧气(3)添加的比例为0.1-25%(V)。
电解水系统制备的氧气通过送入现有加热炉中实现富氧燃烧,不仅提高加热炉热效率,而且提升了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了烟气二氧化碳分离成本。
升压后的氢气直接送入氢气灌装站、加氢站,最终可供燃料电池汽车使用。
根据本发明,所述增压风机升压后烟气的压力为0.03MPa-5MPa,优选为0.1MPa-2MPa。
所述升压二氧化碳9的压力为1.5-3.5MPaG,优选为2.0-3.0MPaG。
所述1#高压氢气6的压力为1.5-3.5MPaG,优选为2.0-3.0MPaG。
高纯二氧化碳8的体积百分比纯度不小于99.9%。
所述1#低压氢气4、2#低压氢气5和高纯氧气3的体积百分比纯度均不小于99.9%。
优选地,所述除杂的方法为湿式醇胺法。
所述溶液吸收的吸收剂选自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干燥的干燥剂选自分子筛、活性碳、硅胶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催化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0-400℃,优选为150-350℃;
压力为0.5-10.0MPaG,优选为1.5-5.0MPaG;
体积空速为500-500000h-1,优选为1000-10000h-1
催化剂选自铜系催化剂、锌系催化剂、铜锌系催化剂、钯系催化剂、铂系催化剂、稀土系催化剂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Cu-Zn系催化剂。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和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烟气预处理系统102、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电解水系统101、氢气升压系统106、反应系统105、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
所述烟气预处理系统102设置有烟气入口和净化烟气出口,所述净化烟气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所述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和所述反应系统105;
所述电解水系统101设置有弃电电源输入口、氧气出口和两个氢气出口,任意一个所述氢气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所述氢气升压系统106和所述反应系统105;
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所述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和所述氢气升压系统106均设置有独立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反应系统105设置有二氧化碳入口、氢气入口和甲醇出口,所述甲醇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的入口。
本实施例合成甲醇的方法主要步骤是:
1)将含有二氧化碳的煤化工烟气1送入烟气预处理系统102中经过增压风机升压至0.2MPaG送除尘模块除去烟气中的固体颗粒得到净化烟气,所述净化烟气送入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经过除杂、30%(wt)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吸收、解吸附并干燥后得99.9%(V)纯度的高纯二氧化碳8,将高纯二氧化碳8再升压至2.5MPaG得升压二氧化碳9;
2)弃风电源2经过电解水系统101后得到99.99%(V)纯度的1#低压氢气4、99.99%(V)纯度的2#低压氢气5和99.99%(V)纯度的高纯氧气3,2#低压氢气5经过氢气升压系统106升压至2.5MPaG得1#高压氢气6;
3)在250℃温度、2.5MPaG压力、体积空速5000h-1和Cu-Zn催化剂条件下,将所述升压二氧化碳9和1#高压氢气6送入反应系统105进行催化加氢得甲醇产物12;
4)将所述甲醇产物12送至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
本发明从煤化工烟气中分离出10000Nm3/h的二氧化碳,与35MW弃风电电解水制氢设施,每年可以利用弃电1.3亿度,分别产生3500Nm3/h氧气和7000Nm3/h氢气,获得12000kg/h的甲醇。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利用系统和方法,减少了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的目的。利用弃风电、弃光电等电能制氢,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生成的甲醇可以作为化工产品和替代部分汽车燃料,有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降低对石油资料的依赖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反应工艺条件相同,不同的是所述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的两个入口分别与所述氢气升压系统106和所述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的出口相连,所述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设置有高压氢气出口;经氢气升压系统106升压得到的2#高压氢气10送入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储存,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将输送甲醇13送入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进行甲醇制氢。也就是说,氢气升压系统106氢气出口一部分供反应系统105使用,其余部分经过升压后送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另外,所述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可以向与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提供甲醇原料,通过甲醇制氢反应,获得高纯度氢气,这样甲醇可以作为一种氢气载体,有利于氢气安全输送。甲醇作为氢气能源载体,氢密度大。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反应工艺条件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电解水系统101的氧气出口与烟气系统100相连,使得烟气系统100呈富氧燃烧,高纯氧气3的添加比例为5%(V)。通过向烟气系统中通入一定比例的纯氧,提高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经测算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成本较未通纯氧前降低8%,具有显著的经济性。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烟气预处理系统(102)、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电解水系统(101)、氢气升压系统(106)、反应系统(105)、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
所述烟气预处理系统(102)设置有烟气入口和净化烟气出口,所述净化烟气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所述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和所述反应系统(105);
所述电解水系统(101)设置有弃电电源输入口、氧气出口和至少两个氢气出口,任意一个所述氢气出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所述氢气升压系统(106)和所述反应系统(105);
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所述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和所述氢气升压系统(106)均设置有独立的入口和出口,所述反应系统(105)设置有二氧化碳入口、氢气入口和甲醇出口,所述甲醇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
所述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的两个入口分别与所述氢气升压系统(106)和所述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的出口相连;
所述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设置有高压氢气出口;
所述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包括制氢模块、储氢模块、升压模块、氢气加注模块;
所述制氢模块选自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系统、甲醇裂解制氢系统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氢气加注模块为采用氢气加注机进行氢气加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烟气系统(100);
所述烟气系统(100)设置有加热炉;
所述烟气系统(100)出口连接所述烟气预处理系统(102)烟气入口,所述氧气出口连接所述烟气系统(100)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预处理系统(102)包含除尘模块、初步升压模块,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包含脱硫模块、脱碳模块、脱硝模块、二氧化碳膜分离模块、干燥模块,所述电解水系统(101)包含电解水模块、补充水模块、电解水气液分离模块、气体净化模块;所述反应系统(105)包含反应器模块、产物分离模块、能量供给及热交换模块,所述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包含二氧化碳压缩机模块、二氧化碳气液分离模块,所述氢气升压系统(106)包含氢气压缩机模块、氢气气液分离模块,所述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包含加氢储存模块、甲醇输送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水模块选自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模块、碱性电解槽制氢模块、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电解水模块使用的电源为弃电电源,弃电选自弃风电、弃光电、弃水电、弃煤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二氧化碳压缩机模块和氢气压缩机模块各自独立的选自往复式压缩机、轴流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隔膜式压缩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往复式压缩机;
所述产物分离模块选自分馏塔、气液分离罐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能量供给及热交换模块选自换热器、加热炉、电加热器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甲醇输送模块选自输送管道、槽车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二氧化碳膜分离模块选自支撑液膜技术、固体膜技术、杂化膜技术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电解水气液分离模块、二氧化碳气液分离模块、氢气气液分离模块各自独立地选自气液分离罐、气液闪蒸罐、气液旋流器、惯性分离器中的任意一种。
6.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烟气(1)送入烟气预处理系统(102)中升压并除去烟气(1)中的固体颗粒得到净化烟气(7),所述净化烟气(7)送入二氧化碳分离系统(103)经过除杂、溶液吸收、解吸附并干燥后得高纯二氧化碳(8),将高纯二氧化碳(8)送入二氧化碳升压系统(104)再升压得升压二氧化碳(9);
2)利用弃电电源(2),电解水系统(101)中得到1#低压氢气(4)、2#低压氢气(5)和高纯氧气(3),2#低压氢气(5)经过氢气升压系统(106)升压得1#高压氢气(6);
3)将所述升压二氧化碳(9)和1#高压氢气(6)送入反应系统(105)进行催化加氢得甲醇产物(12);
4)将所述甲醇产物(12)送至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5)经氢气升压系统(106)升压得到的2#高压氢气(10)送入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储存;
6)甲醇储存、输送系统(108)将输送甲醇(13)送入氢燃料电池供氢系统(107)进行甲醇制氢;
所述储存的氢气压力为45MPa-90MP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7)将电解水系统(101)生成的高纯氧气(3)送至烟气系统(100)的加热炉进行富氧燃烧;
所述高纯氧气(3)添加的比例为0.1-25%(V)。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风机升压后烟气的压力为0.03MPa-5MPa,优选为0.1MPa-2MPa;
所述升压二氧化碳(9)的压力为1.5-3.5MPaG,优选为2.0-3.0MPaG;
所述1#高压氢气(6)的压力为1.5-3.5MPaG,优选为2.0-3.0MPaG;
高纯二氧化碳(8)的体积百分比纯度不小于99.9%;
所述1#低压氢气(4)、2#低压氢气(5)和高纯氧气(3)的体积百分比纯度均不小于99.9%。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的方法为湿式醇胺法;
所述溶液吸收的吸收剂选自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干燥的干燥剂选自分子筛、活性碳、硅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催化加氢反应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0-400℃,优选为150-350℃;
压力为0.5-10.0MPaG,优选为1.5-5.0MPaG;
体积空速为500-500000h-1,优选为1000-10000h-1
催化剂选自铜系催化剂、锌系催化剂、铜锌系催化剂、钯系催化剂、铂系催化剂、稀土系催化剂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Cu-Zn系催化剂。
CN202210415846.6A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与方法 Pending CN1169476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5846.6A CN116947602A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5846.6A CN116947602A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7602A true CN116947602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5846.6A Pending CN116947602A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4760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01C (zh) 利用烃类原料生产电能、蒸汽和二氧化碳的工艺
CN108321416B (zh) Co2近零排放的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方法
CN201244430Y (zh) 燃煤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碳捕集装置
CA3083834A1 (en) Total recycling system of capture,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of flue gas from factories, power plants and refineries
RU2007137645A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использующие топливный процессор без перемешивания
WO2011118405A1 (ja) 二酸化炭素の分離装置及び二酸化炭素の分離方法
CN104560201B (zh) 高纯度氢气的生产工艺和系统以及合成氨工艺和系统
CN101314102A (zh) 燃煤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和装置
CN111302896A (zh) 一种火电厂可再生能源合成甲醇系统
EP0345908B1 (en) A process for converting fuel into electricity
CN107278340B (zh) 燃料电池系统
CN105061142A (zh) 一种由焦炉煤气合成低碳醇并副产氢气的工艺
WO2008030784A1 (en) A system and process for hydrocarbon synthesis
CN104773709A (zh) 一种二氧化碳驱替煤层气制合成气的系统和方法
CN116947602A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利用装置与方法
CN103395744A (zh) 变压吸附制氢系统的快速提氢开车方法
CN108011119B (zh) 含氢废气耦合燃料电池清洁发电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CN216756382U (zh) 一种甲醇制备及循环利用系统
CN105779047A (zh) 利用烟道气制液化天然气的工艺与系统
CN214880201U (zh) 一种高温高压工况下蒸汽催化制氢新系统
CN111961509B (zh) 一种沼气膜提纯系统及方法
RU2388118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из углеводородного сырья
CN212357095U (zh) 一种火电厂可再生能源合成甲醇系统
CN210065599U (zh) 甲醇合成系统用开车过程物料优化的组件及甲醇合成系统
CN114377514A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转化一体化连续生产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