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1109A - 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41109A CN116941109A CN202280019140.6A CN202280019140A CN116941109A CN 116941109 A CN116941109 A CN 116941109A CN 202280019140 A CN202280019140 A CN 202280019140A CN 116941109 A CN116941109 A CN 1169411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wall
- pressure relief
- relief mechanism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73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74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36 packaging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645 metal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842 Hespe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633 Iberis ama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Magnes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Mg+2]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FKNQFGJONOIPTF-UHFFFAOYSA-N Sodium cation Chemical compound [Na+] FKNQFGJONOIPT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JDZCKJOXGCMJGS-UHFFFAOYSA-N [Li].[S] Chemical compound [Li].[S] JDZCKJOXGCMJG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12 cooling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HGJSLXSVXVKHZ-UHFFFAOYSA-N dilithium;dioxido(dioxo)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Li+].[Li+].[O-][Mn]([O-])(=O)=O QHGJSLXSVXVK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51 electrolyte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lithium iron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Li+].[Fe+2].[O-]P([O-])([O-])=O GELKBWJHTRAYNV-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1
- VVNXEADCOVSAER-UHFFFAOYSA-N lithium sodium Chemical compound [Li].[Na] VVNXEADCOVSAE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25 magnes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37 moulding (plasti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5 sod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15 thermop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20—Pressure-sensitive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该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包括泄压机构,泄压机构设置于电池单体的第一壁,泄压机构用于在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内部压力;附接部件,附接部件的第一表面附接于第一壁,附接部件设置有与泄压机构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在泄压机构致动时使来自电池单体的排放物穿过附接部件;绝缘部件,绝缘部件的至少部分贴覆于第一通孔的内壁,以对第一通孔的内壁进行绝缘保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电学性能外,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电池的安全问题不能保证,那该电池就无法使用。因此,如何增强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包括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壁,所述泄压机构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附接部件,所述附接部件的第一表面附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附接部件设置有与所述泄压机构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使来自所述电池单体的排放物穿过所述附接部件;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的至少部分贴覆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以对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进行绝缘保护。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附接部件设置有第一通孔,绝缘部件的至少部分贴覆于第一通孔的内壁。这样,可以对第一通孔的内壁进行绝缘保护,从而提高附接部件的绝缘性,防止电池单体因直接接触第一通孔的内壁而产生的短路现象。因而能够降低安全风险,增强电池的安全性。另外,附接部件的第一表面附接于设置有泄压机构的第一壁,在泄压机构致动时,电池单体的排放物朝向第一通孔排放。排放物能够经由第一通孔穿过附接部件被迅速排走而远离电池单体,降低了其危险性,从而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部件设置有第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内嵌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凹槽的外缘附接于所述第一表面。
这样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设置有第一凹槽的绝缘部件可以直接嵌合在附接部件 上设置的第一通孔内,既可以覆盖第一通孔的内壁,实现对第一通孔的内壁的绝缘保护,还可以方便、稳定地将绝缘部件固定于附接部件,提升电池的组装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使来自所述电池单体的排放物穿过所述绝缘部件。
因此,在泄压机构致动时,电池单体的排放物可以通过第二通孔被迅速排走而远离电池单体,降低了其危险性,从而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用于封堵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能够被所述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绝缘部件。
这样在泄压机构未致动时,第一凹槽的底壁可以封堵第一通孔,以防止异物进入泄压机构所在的空间而影响泄压机构的泄压性能。在泄压机构致动时,第一凹槽的底壁容易被排放物破坏,而使排放物顺利穿过绝缘部件而被排出电池单体之外。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设置有薄弱区,所述薄弱区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能够被所述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薄弱区。
薄弱区的设置使得第一凹槽的底壁更容易被电池单体的排放物破坏,有利于电池单体的快速泄压。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薄弱区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所述薄弱区具有比所述绝缘部件的其余部分更低的熔点;所述薄弱区具有比所述绝缘部件的其余部分更小的厚度;以及,所述薄弱区设置有刻痕。
薄弱区可以采用各种便于排放物破坏的设置。这样在泄压机构致动时,薄弱区较第一凹槽的底壁的其他部分而言,更容易被排放物破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附接部件被配置为通过粘接剂附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绝缘部件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粘接剂施加在所述附接部件与所述泄压机构之间。
绝缘部件不仅能够对附接部件设置的第一通孔的内壁进行绝缘保护,还能够在电池生产过程中以有效的方式防止粘接剂施加在附接部件和泄压机构之间而阻止或影响泄压机构的致动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泄压机构具有致动区域,所述泄压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在所述致动区域形成用于泄放所述内部压力的泄放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外缘被配置为至少包围所述致动区域,以防止所述粘接剂进入所述致动区域。
第一凹槽的外缘至少包围致动区域,能够避免粘接剂从任何方向流入致动区域而对泄压机构的致动动作的执行造成任何阻碍或不利影响。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粘接剂妨碍泄压机构的正常致动,以及防止粘接剂流入而阻塞泄放通道进而阻塞电池单体泄放的排放物的排出。由此,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外缘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被配置为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且围绕所述泄压机构设置,所述突出部用于防止所述粘接 剂施加在所述附接部件与所述泄压机构之间。
这种布置能够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以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防止粘接剂被施加在泄压机构的表面上,防止对泄压机构的致动造成阻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包括经由所述第一凹槽的外缘弯折形成的翻边结构。
通过将绝缘部件的边沿设置成翻边结构,既方便绝缘部件的加工成型,还能够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以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防止粘接剂被施加在泄压机构的表面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出部距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最大高度被配置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粘接剂的预定施加高度,并且在所述电池单体附接到所述附接部件的情况下被压缩以与所述粘接剂的高度一致。
这种布置方式可以确保突出部能够有效地防止粘接剂施加在附接部件和泄压机构之间。同时,这使得绝缘部件不会影响附接部件与泄压机构之间的可靠粘接和泄压机构的致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附接部件设置有与所述泄压机构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外缘包括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相连接的第一附接壁,所述第一附接壁附接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附接部件上设置与泄压机构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能够提供用于电池单体的排放物的缓冲空间,从而降低电池单体的排放物对外部结构或部件的冲击压力,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附接部件包括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导热板之间且附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一导热板的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导热板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区域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凹槽的外缘还包括第二附接壁和连接壁,所述第二附接壁通过所述连接壁与所述第一附接壁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附接壁附接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附接壁附接于所述第一导热板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用于与所述第一壁相附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或者,所述连接壁贴覆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部件被配置为提供允许所述泄压机构致动的空间,其中所述绝缘部件与所述泄压机构之间形成避让腔。
避让腔能够为泄压机构提供变形空间,以使泄压机构朝向附接部件变形并破裂。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涂覆有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和绝缘部件可以对第一通孔的内壁形成双层绝缘,进一步提高附接部件的绝缘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附接部件为热管理部件,所述热管理部件用于容纳流体以给所述电池单体调节温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池,该电池用于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备电池的方法,包括:提供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壁,所述泄压机构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提供附接部件,所述附接部件的第一表面附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附接部件设置有与所述泄压机构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使来自所述电池单体的排放物穿过所述附接部件;提供绝缘部件;将所述绝缘部件的至少部分贴覆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以对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进行绝缘保护。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制备电池的设备,包括:提供模块,用于:提供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的第一壁,所述泄压机构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提供附接部件,所述附接部件的第一表面附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附接部件设置有与所述泄压机构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在所述泄压机构致动时使来自所述电池单体的排放物穿过所述附接部件;提供绝缘部件;安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绝缘部件的至少部分贴覆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以对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进行绝缘保护。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的示意性结构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6-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1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6-1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绝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制备电池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制备电池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标记说明:
1-车辆;10-电池;11-箱体;111-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3-附接部件;13a-第一表面;101-第一通孔;13b-第一通孔的内壁;13c-第二凹槽;131-第一导热板;132-第二 导热板;133-流道;131a-第一区域;131b-第二区域;14-绝缘部件;102-第一凹槽;141-第一凹槽的外缘;141a-突出部;141b-翻边结构;142-第一凹槽的侧壁;143-第一凹槽的底壁;144-第一附接壁;145-第二附接壁;146-连接壁;103-第二通孔;104-薄弱区;105-凹槽;15-粘接剂;115-防护构件;20-电池单体;21-电池盒;211-壳体;212-盖板;213-泄压机构;214-电极端子;214a-正电极端子;214b-负电极端子;215-第一壁;22-电极组件;22a-第一极耳;22b-第二极耳;23-连接构件;24-垫板;30-控制器;40-马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申请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即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中,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电能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块或电池包等。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
可选地,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单体也可称之为电芯。
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组成。电池单体主要依靠金属离子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移动来工作。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作为正极极耳。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铝,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作为负极极耳。负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铜,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碳或硅等。为了保证通过大电流而不发生熔断,正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负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隔离膜的材质可以为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或聚乙烯(polyethylene,PE)等。此外,电极组件可以是卷绕式结构,也可以是叠片式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池的箱体用于容纳多个电池单体、汇流部件以及电池的其他部件,例如热管理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中还可以设置用于固定电池单体的结构。箱体的形状可以根据所容纳的多个电池单体而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可以为方形,具有六个壁。
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并联、串联或混联。汇流部件可通过连接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实现电池单体之间的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汇流部件可通过焊接固定于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汇流部件传输电池单体的电压,多个电池单体串联后会得到较高的电压,相应地,汇流部件形成的电连接也可称为“高压连接”。
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热管理部件是用于容纳流体以给多个电池单体调节温度。这里的流体可以是液体或气体,调节温度是指给多个电池单体加热或者冷却。在给电池单体冷却或降温的情况下,该热管理部件用于容纳冷却流体以给多个电池单体降低温度,此时,热管理部件也可以称为冷却部件、冷却系统或冷却板等,其容纳的流体也可以称为冷却介质或冷却流体,更具体的,可以称为冷却液或冷却气体。另外,热管理部件也可以用于加热以给多个电池单体升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可选的,所述流体可以是循环流动的,以达到更好的温度调节的效果。可选的,流体可以为水、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或者空气等。
在一些电池封装技术中,可以先将多个电池单体(cell)整合为电池模块(module),然后将电池模块安装于电池的箱体中,形成电池包(pack)。而在另一 些电池封装技术中,也可直接将多个电池单体安装于电池的箱体中形成电池包,这种电池封装技术也可以称为电池单体到电池包(cell to pack,CTP)的封装技术。在CTP封装技术中,由于去除了电池模块这个中间状态,可以降低电池包的质量并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就是说,在封装电池的过程中,多个电池单体可以直接组成电池,也可以先组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再组成电池。电池再进一步设置于用电设备中,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安全性。
对于电池单体来说,主要的安全危险来自于充电和放电过程,同时还有适宜的环境温度设计,为了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对电池单体一般会有至少三重保护措施。具体而言,保护措施至少包括开关元件、选择适当的隔离膜材料以及泄压机构。开关元件是指电池单体内的温度或者电阻达到一定阈值时而能够使电池停止充电或者放电的元件。隔离膜用于隔离正极片和负极片,可以在温度上升到一定数值时自动溶解掉附着在其上的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微孔,从而使金属离子不能在隔离膜上通过,终止电池单体的内部反应。
设置于电池单体上的泄压机构是指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预定阈值时致动以泄放内部压力或温度的元件或部件。该阈值设计根据设计需求不同而不同。所述阈值可能取决于电池单体中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和隔离膜中一种或几种的材料。设置于电池单体上的泄压机构可以采用诸如防爆阀、气阀、泄压阀或安全阀等的形式,并可以具体采用压敏或温敏的元件或构造,即,当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预定阈值时,泄压机构执行动作或者泄压机构中设有的薄弱结构被破坏,从而形成可供内部压力或温度泄放的开口或通道。
电池单体上的泄压机构对电池的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当发生短路、过充等现象时,可能会导致电池单体内部发生热失控从而压力或温度骤升。这种情况下通过泄压机构致动可以将内部压力及温度向外释放,以防止电池单体爆炸、起火。
本申请中所提到的“致动”是指泄压机构产生动作或被激活至一定的状态,从而使得电池单体的内部压力及温度得以被泄放。泄压机构产生的动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泄压机构中的至少一部分破裂、破碎、被撕裂或者打开,等等。泄压机构在致动时,电池单体的内部的高温高压物质作为排放物会从致动的部位向外排出。以此方式能够在可控压力或温度的情况下使电池单体发生泄压,从而避免潜在的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来自电池单体的排放物包括但不限于:电解液、被溶解或分裂的正负极极片、隔离膜的碎片、反应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火焰,等等。
电池单体的外壳一般采用的是金属材料,例如铝材、钢材等,若电池内绝缘设计不良,例如电池单体周围的导体有可能与电池单体的外壳发生直接接触,则容易导致电池单体发生短路现象。短路可能会导致电池单体内部发生热失控而压力或温度骤升,从而引发电池单体爆炸、起火等安全问题。
在目前的绝缘设计方案中,通常是在电池单体周围的导体的表面涂覆绝缘材 料,来实现这些导体与电池单体之间的绝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设计需求,一些导体部件会设置开孔,目前的绝缘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对孔的内壁进行绝缘保护。电池安装于用电设备,例如,安装于车辆。车辆等用电设备的运动会对电池造成一定的冲击。为了充分利用电池内的空间,电池内部设计紧凑,部件之间的距离很小。用电设备对电池所造成的冲击可能会使导体上缺乏绝缘保护的孔的内壁与电池单体的外壳接触,引起电池发生短路,因而存在安全隐患。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利用绝缘部件对附接于电池单体的附接部件上设置的第一通孔进行绝缘保护,以增强电池的安全性。更为具体地,将绝缘部件的至少部分贴覆于第一通孔的内壁,以对第一通孔的内壁进行绝缘保护。这样可以提高附接部件的绝缘性,防止电池单体因直接接触第一通孔的内壁而产生的短路现象,从而能够降低安全风险,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均适用于各种使用电池的设备,例如,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动车辆、船舶和航天器等,例如,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不仅仅局限适用于上述所描述的设备,还可以适用于所有使用电池的设备,但为描述简洁,下述实施例均以电动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是参照图1至图20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结构或方法进行描述,为清楚和简洁,部分实施例的描述中引用了在前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但这些附图标记可能并未全部标注在该部分实施例所对应的附图中。
例如,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车辆1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的内部可以设置马达40,控制器30以及电池10,控制器30用来控制电池10为马达40的供电。例如,在车辆1的底部或车头或车尾可以设置电池10。电池10可以用于车辆1的供电,例如,电池10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用于车辆1的电路系统,例如,用于车辆1的启动、导航和运行时的工作用电需求。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电池10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源,替代或部分地替代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电力需求,电池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其中,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串联和并联的混合。电池也可以称为电池包。可选地,多个电池单体可以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也就是说,多个电池单体可以直接组成电池,也可以先组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再组成电池。
例如,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池10的结构示意图。电池10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20。电池10还可以包括箱体(或称罩体)11,箱体11内部为中空结构,多个电池单体20容纳于箱体11内。示例性的,参考图2,箱体11可以包括两部分,这里分别称为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扣合在一起,形成容纳多个电池单体20的收容空间。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 的形状可以根据多个电池单体20组合的形状而定,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可以均具有一个开口。例如,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均可以为中空长方体且各自只有一个面为开口面,第一部分111的开口和第二部分112的开口相对设置,并且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相互扣合形成具有封闭腔室的箱体。多个电池单体20相互并联或串联或混联组合后置于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扣合后形成的箱体内。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首先将多个电池单体(cell)20先整合为至少一个电池模组(module),然后将电池模组安装于箱体11中,形成电池包(pack)形态。在该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横梁等辅助结构件,以提高电池模组在箱体11中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地,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直接将多个电池单体20相互连接,并安装设置于箱体11中形成电池包形态。由于去除了电池模组这个中间状态,箱体11中可不必设置横梁等辅助结构件,从而能够降低电池10的重量并提高电池10的能量密度。该实施方式在相关技术中也可称之为电池单体至电池包(cell to pack,CTP)的安装技术。
可选地,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箱体11可集成于电池10所在的用电设备。换言之,箱体11可与用电设备中的结构件一体成型。多个电池单体20相互连接后,可直接安装设置于用电设备中的箱体11中。作为一种示例,箱体11可集成设置于上述车辆1的底盘的局部区域,多个电池单体20相互连接后,可直接安装于车辆1的底盘。该实施方式在相关技术中也可称之为电池单体至底盘(cell to chassis,CTC)的安装技术。
可选地,电池10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例如,该电池10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20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并联或串联或混联。具体地,汇流部件可通过连接电池单体20的电极端子实现电池单体20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地,汇流部件可通过焊接固定于电池单体20的电极端子。多个电池单体20的电能可进一步通过导电机构穿过箱体11而引出。可选地,导电机构也可属于汇流部件。
根据不同的电力需求,电池单体2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任意数值。多个电池单体20可通过串联、并联或混联的方式连接以实现较大的容量或功率。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单体20的结构示意图。电池单体20可以包括电池盒21和收容于电池盒21内的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盒21也可以称为外壳。
参考图3,电池盒21可以包括壳体211和盖板212。壳体211的壁以及盖板212均称为电池单体20的壁。壳体211根据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2组合后的形状而定,例如,壳体211可以为中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或圆柱体。壳体211的至少一个面具有开口以便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2可以放置于壳体211内。例如,当壳体211为中空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时,壳体211的其中一个平面可以为开口面,即该平面不具有壁体而使得壳体211内外相通。当壳体211为中空的圆柱体时,壳体211的端面可以为开口面,即该端面不具有壁体而使得壳体211内外相通。盖板212覆盖开口并且与壳体 211连接,以形成放置电极组件22的封闭的腔体。壳体211内填充有电解质,例如电解液。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壳体211的其中一个面具有开口,盖板212覆盖开口并与壳体211连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211中相对的两个面均具有开口,盖板212可以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该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覆盖该两个面上的开口并与壳体211连接。
该电池单体20还可以包括两个电极端子214。可选地,如图3所示,该两个电极端子214可以设置在同一盖板212上。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两个电极端子214可以分别设置于两个盖板上,如前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盖板212通常是平板形状,两个电极端子214固定在盖板212的平板面上,两个电极端子214分别为正电极端子214a和负电极端子214b。每个电极端子214各对应设置一个连接构件23,或者也可以称为集流构件23,其位于盖板212与电极组件22之间,用于将电极组件22和电极端子214实现电连接。
如图3所示,在电池单体20中,每个电极组件22具有第一极耳22a和第二极耳22b。第一极耳22a和第二极耳22b的极性相反。例如,当第一极耳22a为正极极耳时,第二极耳22b为负极极耳。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2的第一极耳22a通过一个连接构件23与一个电极端子连接,一个或多个电极组件22的第二极耳22b通过另一个连接构件23与另一个电极端子连接。例如,正电极端子214a通过一个连接构件23与正极极耳连接,负电极端子214b通过另一个连接构件23与负极极耳连接。
在电池单体20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可以灵活设置电极组件22的数量,如图3所示,电池单体20内设置有4个独立的电极组件22。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单体20的结构示意图。与图3所示的电池单体20不同的是,电池单体20的一个壁上还可设置泄压机构213。泄压机构213用于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内部压力或温度。
作为示例,参考图4,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215上可以设置泄压机构213。
第一壁215为壳体211的一部分,其中壳体211可以是第一壁215与壳体211的其余部分经一体成型工艺形成,或者是由第一壁215封堵壳体211的其余部分上的开口形成。为了便于展示,图4将第一壁215从壳体211上分离,但这并不限定壳体211的底侧具有开口。
该泄压机构213可以为其所在壁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其所在壁为分体式结构,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其所在壁上。例如,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当泄压机构213为第一壁215的一部分时,泄压机构213可以通过在第一壁215上设置刻痕的方式形成,与该刻痕的对应的第一壁215厚度小于泄压机构213除刻痕处其他区域的厚度。刻痕处是泄压机构213最薄弱的位置。当电池单体20产生的气体太多使得壳体211内部压力升高并达到阈值或电池单体20内部反应产生热量造成电池单体20内部温度升高并达到阈值时,泄压机构213可以在刻痕处发生破裂而导致壳体211内外相通,气体压力及温度通过泄压机构213的裂开向外释放,进而避免电池单体20发生爆炸。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泄压机构213和电极端子214可以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同一壁。作为示例,电极端子214和泄压机构213均可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顶壁,即盖板212。
将泄压机构213和电极端子214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同一壁上,例如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盖板212,可以方便泄压机构213和电极端子214的加工和安装,有利于提高电池10的生产效率。
当然,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泄压机构213也可和电极端子214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不同壁。例如,在泄压机构213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215的情况下,电池单体20的第二壁可以设置电极端子214,第二壁不同于第一壁215。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电极端子214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顶壁,即盖板212,而泄压机构213设置于与顶壁相对的底壁,即第一壁215。或者,两个电极端子214分别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盖板212和第一壁215,而泄压机构213设置于外壳21中除盖板212和第一壁215以外的其他壁。
将泄压机构213和电极端子214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不同壁上,可以使得泄压机构213致动时,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更加远离电极端子214,从而减小排放物对电极端子214和汇流部件的影响,因此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进一步地,在电极端子214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盖板212上时,将泄压机构213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底壁,可以使得泄压机构213致动时,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向电池10底部排放。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电池10底部的热管理部件等降低排放物的危险性,另一方面,电池10底部通常会远离用户,从而能够降低对用户的危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电池单体20还可以包括垫板24,该垫板24位于电极组件22与壳体211的底壁之间,可以对电极组件22起到承托作用,还可以有效防止电极组件22与壳体211的底壁四周的圆角发生干涉。另外,该垫板24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通孔,例如,可以设置多个均匀排列的通孔,或者,也可以在泄压机构213设置在壳体211的底壁时,对应该泄压机构213的位置设置通孔,以便于导液和导气,具体的,这样可以使得垫板24上下表面的空间连通,电池单体20内部产生的气体以及电解液都能够自由地穿过垫板24。
泄压机构213可以为各种可能的泄压机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例如,泄压机构213可以为温敏泄压机构,温敏泄压机构被配置为在设有泄压机构213的电池单体20的内部温度达到阈值时能够熔化;和/或,泄压机构213可以为压敏泄压机构,压敏泄压机构被配置为在设有泄压机构213的电池单体20的内部气压达到阈值时能够破裂。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示意性结构图和局部放大图。如图5所示,电池10可以包括电池单体20、附接部件13和绝缘部件14。
电池单体20包括泄压机构213,泄压机构213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215,泄压机构213用于在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内部压力。例如,电池单体20可以为图4中的电池单体20。
附接部件13的第一表面13a(例如图5所示的上表面)附接于第一壁215。附 接部件13设置有与泄压机构213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01,第一通孔101用于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使来自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穿过附接部件13。
绝缘部件14的至少部分贴覆于第一通孔101的内壁13b,以对第一通孔的内壁13b进行绝缘保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附接部件13设置有第一通孔101,绝缘部件14的至少部分贴覆于第一通孔的内壁13b。这样,绝缘部件14可以对第一通孔的内壁13b进行绝缘保护,从而提高附接部件13的绝缘性,防止电池单体20因直接接触第一通孔的内壁13b而产生短路现象。因而能够降低安全风险,增强电池的安全性。另外,附接部件13的第一表面13a附接于设置有泄压机构213的第一壁215,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朝向第一通孔101排放。排放物能够经由第一通孔101穿过附接部件13被迅速排走而远离电池单体20,降低了其危险性,从而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4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绝缘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树脂(例如热塑性合成树脂、热固性合成树脂等)、塑料(例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及其制品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4的至少部分贴覆于第一通孔101的内壁13b,指的是绝缘部件14的至少部分将第一通孔的内壁13b完全覆盖。其中,绝缘部件14贴覆于第一通孔的内壁13b的方式可以为粘接、铆接、卡接、过盈配合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的内壁13b涂覆有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和绝缘部件14可以对第一通孔的内壁13b形成双层绝缘,进一步提高附接部件13的绝缘性。
可选地,第一通孔10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计,例如可以为圆柱形、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四棱台、圆台或其他形状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4可以呈空心柱状,该空心柱状的侧壁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的内壁13b相附接。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空心柱状的侧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13b之间可以为过盈配合,这样可以将绝缘部件14与附接部件13紧固连接,并实现对第一通孔的内壁13b的绝缘保护。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4的形状适配于第一通孔101的形状,因此绝缘部件14的形状可以根据第一通孔101的形状而定。例如,第一通孔101为圆柱形,则绝缘部件14可以呈空心柱状;第一通孔101为方体,则绝缘部件14可以呈空心方环,等等。
可选地,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4设置有第一凹槽102,其中第一凹槽的侧壁142内嵌于第一通孔101,第一凹槽的外缘141附接于第一表面13a。
或者说,绝缘部件14可以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第二子部相对于第一子部向远离泄压机构213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02。第一子部可以认为是第一凹槽的 外缘141,第二子部的与第一通孔101的内壁13b相平行(或相附接)的部分可以认为是第一凹槽的侧壁142。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部凹陷后可以存在覆盖(或遮挡)第一通孔101的部分,则第二子部的与第一通孔101的位置相对应的部分可以认为是第一凹槽的底壁14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4上除第一凹槽的底壁143和第一凹槽的侧壁142之外的部分,均可以认为是第一凹槽的外缘141。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侧壁142内嵌于第一通孔101,指的是第一凹槽的侧壁142的至少部分内嵌于第一通孔101。第一凹槽的外缘141附接于第一表面13a,指的是第一凹槽的外缘141的至少部分附接于附接部件13的第一表面13a。
这样,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设置有第一凹槽102的绝缘部件14可以直接嵌合在附接部件13上设置的第一通孔101内,既可以覆盖第一通孔的内壁13b,实现对第一通孔的内壁13b的绝缘保护,还可以方便、稳定地将绝缘部件14固定于附接部件13,提升电池的组装效率。
可选地,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底壁143可以设置有第二通孔103,第二通孔103用于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使来自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穿过绝缘部件14。
因此,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03被迅速排走而远离电池单体20,降低了其危险性,从而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03可以与泄压机构213相对设置,即第二通孔103的位置与泄压机构213的位置相对应。这样,泄压机构213致动时,排放物可以直接从第二通孔103排出。
可选地,参考图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底壁143用于封堵第一通孔101。即第一凹槽的底壁143不设置通孔。
这样,第一凹槽的底壁143可以将泄压机构213隔离,使泄压机构213所在的空间与外部不相通,从而可以阻挡箱体11内的异物例如铝屑等通过第一通孔101进入到泄压机构213所在的空间。因此可以防止产生电池单体绝缘异常、异物导致电池单体的泄压机构被破坏等问题,避免产生进一步的安全问题。
可选地,为了便于排放物穿过绝缘部件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底壁143被配置为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能够被排放物破坏,以使排放物穿过绝缘部件14。也就是说,在泄压机构213未致动时,第一凹槽的底壁143可以封堵第一通孔101,以防止异物进入泄压机构213所在的空间而影响泄压机构213的泄压性能。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第一凹槽的底壁143容易被排放物破坏,而使排放物顺利穿过绝缘部件14而被排出电池单体20之外。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第一凹槽的底壁143可以设置有薄弱区104,薄弱区104被配置为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能够被排放物破坏,以使排放物穿过薄弱区104。薄弱区104的设置使得第一凹槽的底壁143更容易被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破坏,有利于电池单体20的快速泄压。
可选地,薄弱区104可以与泄压机构213相对设置。这样,泄压机构213致动 时,排放物可以直接冲击薄弱区104而打开薄弱区104。
薄弱区104可以采用各种便于排放物破坏的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以下进行举例说明。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底壁143的与泄压机构213相对设置的部分可以采用低熔点材料,以形成薄弱区104。也就是说,薄弱区104具有比绝缘部件14的其余部分更低的熔点。例如,薄弱区104采用的材料的熔点低于400℃。
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薄弱区104较第一凹槽的底壁143的其他部分而言,更容易被排放物熔破。
可选地,如图9所示,在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底壁143设置有与泄压机构213相对设置的凹槽105,凹槽105的底壁形成薄弱区104。也就是说,薄弱区104具有比绝缘部件14的其余部分更小的厚度。例如,薄弱区104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mm。再如,薄弱区104的厚度可以为1mm或者更小。薄弱区104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或实验数据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由于凹槽105的底壁较绝缘部件14的其他区域薄弱,容易被排放物破坏,因此泄压机构213致动时,排放物可以破坏凹槽105的底壁而穿过绝缘部件14。
可选地,凹槽105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底壁143的面向第一壁215的表面。也就是说,凹槽105的开口面向第一壁215。
应理解,凹槽105的开口也可以背向第一壁215。这种情况下,凹槽105的底壁同样容易被排放物破坏。
应理解,还可以采用其他减薄方式对第一凹槽的底壁143进行减薄以形成薄弱区104,例如在第一凹槽的底壁143上设置盲孔或阶梯孔,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可选地,在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底壁143设置有刻痕,以形成薄弱区104。例如,在第一凹槽的底壁143设置十字刻痕、米字刻痕、工字刻痕等。
与刻痕对应的第一凹槽的底壁143厚度小于第一凹槽的底壁143的除刻痕外其他区域的厚度,因此刻痕处是第一凹槽的底壁143最薄弱的位置。当泄压机构213致动时,排放物可以使第一凹槽的底壁143在刻痕处发生破裂。因此,排放物可以破坏第一凹槽的底壁143而穿过绝缘部件14。
应理解,薄弱区104可以同时采用低熔点材料、较小厚度的设置和刻痕设置中的至少两种方式,也就是说,上述三种实施方式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实施。
可选地,如图6至9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附接部件13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粘接剂15附接于第一壁215。绝缘部件14被配置为防止粘接剂15施加在附接部件13与泄压机构213之间。
因此,绝缘部件14不仅能够对附接部件13设置的第一通孔的内壁13b进行绝缘保护,还能够在电池生产过程中以有效的方式防止粘接剂15施加在附接部件13和泄压机构213之间而阻止或影响泄压机构213的致动性能。同时,还能够提高粘接剂15的施加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机构213具有致动区域,泄压机构213被配置为在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在该致动区域形成用于泄放内部压力的 泄放通道。其中第一凹槽的外缘141被配置为至少包围该致动区域,以防止粘接剂15进入致动区域。
通过泄压机构213致动时在致动区域形成的泄放通道,可在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引导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经由形成的泄放通道向外排放,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第一凹槽的外缘141至少包围该致动区域,能够避免粘接剂15从任何方向流入致动区域而对泄压机构213的致动动作的执行造成任何阻碍或不利影响。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粘接剂15妨碍泄压机构213的正常致动,以及防止粘接剂15流入而阻塞泄放通道进而阻塞电池单体20泄放的排放物的排出。由此,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4可采用各种可能的构造,以使得上述用于将电池单体20装配至附接部件13所用的粘接剂15能够被隔离于附接部件13和泄压机构213之间的空间之外,或者说,以使得涂覆的粘接剂15能够被隔离于一旦粘接剂15流入则可能会影响泄压机构213发挥其泄压的设计功能的空间之外。例如,绝缘部件14既可以被设计为包围泄压机构213的部分区域,该部分区域能够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形成泄放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的泄放通道以供排放物流出(可称为致动区域或泄放区域),也可以是附接至附接部件13上的对应于泄压机构213的区域,从而包围附接部件13所提供的允许泄压机构213致动的空间,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4可以在涂覆粘接剂15之前附接至附接部件13上的对应于泄压机构213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电池中只要是通过粘接剂15和电池单体20粘合在一起的部件都可以被认为属于附接部件或者附接部件的一部分,这些部件都可以使用绝缘部件14,即可在涂覆粘接剂15之前将绝缘部件14附接至其上。以此方式,在涂覆粘接剂15时,绝缘部件14将能够防止粘接剂15进入到附接部件13上对应于泄压机构213尤其是对应于泄压机构213上用于致动以形成泄放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的泄放通道以供排放物流出的区域,从而保证泄压机构213能够致动并正常地实现其设计功能。此外,采用绝缘部件14还可以加快粘接剂15的涂覆速度和准确性,而不必担心将粘接剂15涂覆至和泄压机构213致动有关的区域中,并节省生产时间成本。
可选地,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外缘141设置有突出部141a,突出部141a被配置为突出于第一表面13a且围绕泄压机构213设置,突出部141a用于防止粘接剂15施加在附接部件13与泄压机构213之间。
这种布置能够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以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防止粘接剂15被施加在泄压机构213的表面上,防止对泄压机构213的致动造成阻碍。
示例性的,第一凹槽的外缘141可以包括主体和突出部141a。其中,主体用于附接至或者被装配至附接部件13。突出部141a从主体的表面朝外突出,在装配到位的情况下,突出部141a被配置为从主体的表面朝向背离附接部件13的方向突出,即朝向电池单体20突出。突出部141a围绕泄压机构213设置,例如该突出部141a可以呈环状结构。
可选地,如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突出部141a可以包括经由第一凹槽 的外缘141弯折形成的翻边结构141b。例如,该翻边结构141b可以是第一凹槽的外缘141的最边沿部分相对于第一表面13a向电池单体20的一侧翘起形成。
通过将绝缘部件14的边沿设置成翻边结构141b,既方便绝缘部件14的加工成型,还能够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以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防止粘接剂15被施加在泄压机构213的表面上。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翻边结构141b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只要是能够实现绝缘部件14的边沿的挡胶功能即可。
例如,在绝缘部件14已附接至附接部件13上但附接部件13未附接至电池单体20上时,翻边结构141b处于自由状态。参考图11中的(a)所示的电池单体20与附接部件13装配之前的状态示意图,翻边结构141b与第一表面13a之间的高度可以沿远离第一通孔101的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变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翻边结构141b与第一表面13a之间的高度可以沿远离第一通孔101的中心线的方向先变大再变小,或者保持不变。
当附接部件13附接至电池单体20上时,翻边结构141b可能因受力而变形。参考图11中的(b)所示的电池单体20与附接部件13装配在一起的状态示意图,翻边结构141b的与电池单体20相接触的部分与第一表面13a之间的高度可以沿远离第一通孔101的中心线的方向保持不变,而翻边结构141b的与电池单体20未接触的部分与第一表面13a之间的高度可以沿远离第一通孔101的中心线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突出部141a距离第一表面13a的最大高度被配置为大于或等于粘接剂15的预定施加高度,并且在电池单体20附接到附接部件13的情况下被压缩以与粘接剂15的高度一致。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参考图11中的(a)和(b)所示,以突出部141a包括翻边结构141b为例,在电池单体20附接至附接部件13之前,翻边结构141b与第一表面13a的之间的最大高度大于或等于粘接剂15的预定施加高度。在电池单体20附接至附接部件13之后,翻边结构141b与第一表面13a的之间的最大高度与被压缩后的粘接剂15的高度一致。
这种布置方式可以确保突出部141a能够有效地防止粘接剂15施加在附接部件13和泄压机构213之间。同时,这使得绝缘部件14不会影响附接部件13与泄压机构213之间的可靠粘接和泄压机构213的致动。并且,在通过粘接剂15胶粘压合或接合电池单体20及附接部件13时,突出部141a可被压缩至与粘接剂15一致的高度,由此突出部141a将不会在电池单体20及附接部件13二者的粘接表面之间留出任何空隙,因而能够更为可靠地确保粘接剂15被隔离于泄压机构213致动并形成排放物的通道的区域之外。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部件13设置第一通孔101的区域可以为如图5-11中所示的平板区域。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附接部件13设置第一通孔101的区域还可以设置有凹槽。
可选地,如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附接部件13设置有与泄压机构213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13c,第二凹槽13c的底壁设置有第一通孔101。其中,第一凹槽 的外缘141包括与第一凹槽的侧壁142相连接的第一附接壁144,第一附接壁144附接于第二凹槽13c的底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附接部件13上设置与泄压机构213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13c,能够提供用于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的缓冲空间,从而降低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对外部结构或部件的冲击压力,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附接壁144附接于第二凹槽13c的底壁的情况下,第一凹槽的外缘141上除第一附接壁144外的其余部分也可以附接于第二凹槽13c的底壁,例如图12中所示。或者,第一凹槽的外缘141上除第一附接壁144外的其余部分也可以延伸至第一表面13a,从而与第一表面13a相附接。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示意性俯视图,图14示出了图13中的电池沿A-A线剖开的示意性剖面图,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的电池的局部结构B的放大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3-15描述绝缘部件14的结构。
如图13-15所示,附接部件13可以包括第一导热板131和第二导热板132。第一导热板131位于第一壁215和第二导热板132之间且附接于第一壁215。第一导热板131的第一区域131a向第二导热板132凹陷以形成第二凹槽13c。第一区域131a连接到第二导热板132,第一通孔101设置于第一区域131a。
第一凹槽的外缘141可以包括第一附接壁144、第二附接壁145和连接壁146,第二附接壁145通过连接壁146与第一附接壁144相连接。其中第一附接壁144附接于第一区域131a,第二附接壁145附接于第一导热板131的第二区域131b,第二区域131b用于与第一壁215相附接。
可选地,第一凹槽的外缘141还包括位于边沿的翻边结构141b。
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上述结构的绝缘部件14,能够对第一通孔101的内壁进行绝缘保护。另外,通过第一凹槽的底壁143可以封堵第一通孔101,以防止铝屑等异物进入泄压机构213所在的空间。并且,通过位于第一凹槽的外缘141的边沿处的翻边结构141b,还能够阻挡粘接剂15进入泄压机构213与附接部件13之间,从而确保泄压机构213能够正常致动。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壁146与第二凹槽13c的侧壁之间可以设置有间隙;或者,连接壁146可以贴覆于第二凹槽13c的侧壁。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仍参考图15,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4被配置为提供允许泄压机构213致动的空间,其中绝缘部件14与泄压机构213之间形成避让腔。避让腔能够为泄压机构213提供变形空间,以使泄压机构213朝向附接部件13变形并破裂。具体而言,避让腔可以是由绝缘部件14与泄压机构213共同围绕形成的密闭空腔或非密闭空腔。示例性的,前述介绍的第一凹槽102可以被配置为使泄压机构213致动时能够被打开的避让腔。
在第一凹槽102作为避让腔的情况下,第一凹槽102的设置要满足使泄压机构213致动时能够被打开的条件。具体而言,第一凹槽102的深度与泄压机构213的尺寸相关。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凹槽102的深度大于1mm。例如,第一凹槽 102的深度可以为3mm或者大于3mm,从而更便于泄压机构213被打开。第一凹槽102的开口的面积也与泄压机构213的面积相关。为了使得泄压机构213被打开,第一凹槽102的开口的面积与泄压机构213的面积的比值要大于一定的值。例如,第一凹槽102的开口的面积与泄压机构213的面积的比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5-2。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02可以为阶梯状,则第一凹槽102的开口可以认为是连接壁146与第二附接壁145相连接的部分所形成的开口。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部件13可以为热管理部件,热管理部件用于容纳流体以给电池单体20调节温度。在给电池单体20降温的情况下,该热管理部件可以容纳冷却介质以给电池单体20调节温度,此时,热管理部件也可以称为冷却部件、冷却系统或冷却板等。另外,热管理部件也可以用于加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可选地,所述流体可以是循环流动的,以达到更好的温度调节的效果。例如,第一导热板131和第二导热板132可以形成流道133,用于容纳流体。
可选地,第一导热板131的用于形成流道133的部分可设置有易于被高温高压的排放物破坏的薄弱结构,例如厚度减薄的部分、刻痕、由易损材料制成的易损部、或者由熔点较低的材料制成的易损部,等等。这样,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来自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可以破坏第一导热板131上所设置的薄弱结构,使流道133中的冷却介质诸如冷却液流出,迅速降低来自电池单体20的高温高压排放物的温度和压强,从而对电池10中的其他未出现热失控的电池单体20等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还可以包括防护构件115,如图15所示。本申请中的防护构件115是指布置在热管理部件的远离电池单体20的一侧以对热管理部件和电池单体20提供防护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构件115与热管理部件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收集电池单体的排放物。
图16和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部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其中图16示出了该绝缘部件的示意性三视图,图,17示出了该绝缘部件在两个不同角度下的示意性立体图。
参考图16和图17所示,绝缘部件14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102。以其中一个第一凹槽102为例,第一凹槽102可以包括第一凹槽的底壁143、第一凹槽的侧壁142以及第一凹槽的外缘141。第一凹槽的底壁143可用于封堵附接部件13设置的第一通孔101,第一凹槽的侧壁142用于贴覆于第一通孔101的内壁以对第一通孔101的内壁进行绝缘保护,第一凹槽的外缘141可用于与附接部件13相附接。
更为具体地,第一凹槽的外缘141可以包括第一附接壁144、第二附接壁145、连接壁146和翻边结构141b。第二附接壁145通过连接壁146与第一附接壁144相连接,第二附接壁145的边沿形成翻边结构141b。这里,第一附接壁144用于附接于第一导热板131的第一区域131a,第二附接壁145用于附接于第一导热板131的第二区域131b,翻边结构141b用于阻挡粘接剂进入第一凹槽102内以防止粘接剂施加在泄压机构213与绝缘部件14之间。
在图16和图17示出的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4被设计成具有狭长的的薄片状 的主体,在每个主体上具有凹陷的一排第一凹槽102。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绝缘部件14的主体及第一凹槽102可根据泄压机构213的形状、构造等因素而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出于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或体积能量密度方面的考虑,绝缘部件14的主体通常具有较薄的厚度,因而其一般可呈各种形状的薄膜或薄片状。例如,该绝缘部件14或该绝缘部件14的主体的壁厚可以在0.01mm至0.05mm之间。第一凹槽102的形状则可例如为图中所示的长圆形或者圆形、椭圆形、方形等等形状。在一个绝缘部件14的主体上设置的多个第一凹槽102时,该多个第一凹槽102对应的翻边结构141b可以是一体成型。
可选地,对于一个绝缘部件14来说,其主体上可以被设计为具有单个第一凹槽102、多排第一凹槽102、或者具有以其他方式排列的多个第一凹槽102,只要第一凹槽102的排列和相对位置能够适应于电池中的电池单体20的泄压机构213的设置位置即可。
示例性的,当绝缘部件14的主体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02时,该多个第一凹槽102中的每个第一凹槽102分别对齐一个泄压机构213(或者对齐泄压机构213的泄放区域)。由此,将绝缘部件14装配至附接部件13的过程将较为简单,可以提高电池的装配效率。另外,绝缘部件14装配到位的情况下,该多个第一凹槽102所对应的翻边结构141b将能够针对多个电池单体20的泄压机构213起到隔离粘接剂的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并不限定电池单体20中的泄压机构213的布置方向和位置。实际上,无论泄压机构213布置于电池单体20的下部、上部还是侧部等处,本申请提出的绝缘部件14的相关设计都可以被适当地应用,并起到保障泄压机构213实现其设计功能以在必要时泄放电池单体内的高温高压的排放物,从而保障电池的安全使用的有益作用。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绝缘部件14可以采用由热塑性材料通过吸塑工艺制成,这有助于简化绝缘部件14的制造过程及降低成本。
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绝缘部件14上未设置翻边结构141b的部分,可以设置泡棉或其他部件等进行挡胶。
图1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池10的分解示意图。在图18所示的实施例中,附接部件13可以附接于箱体11,并通过第一表面13a附接于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215。绝缘部件14的至少部分贴覆于附接部件13设置的第一通孔101的内壁。关于电池10中各部件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前述各实施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可以包括前述各实施例中的电池10。可选地,用电设备可以为车辆1、船舶或航天器。
上文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下面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备电池单体的方法和设备,其中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见前述各实施例。
图1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电池10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9所示,该方法300可以包括:
S310,提供电池单体20。
电池单体20包括泄压机构213,泄压机构213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 215,泄压机构213用于在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内部压力。
S320,提供附接部件13。
附接部件13的第一表面13a附接于第一壁215,附接部件13设置有与泄压机构213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01,第一通孔101用于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使来自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穿过附接部件13。
S330,提供绝缘部件14。
S340,将绝缘部件14的至少部分贴覆于第一通孔的内壁13b,以对第一通孔的内壁13b进行绝缘保护。
图2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制备电池10的设备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20所示,该设备400可以包括:
提供模块410,该提供模块410用于:
提供电池单体20,电池单体20包括泄压机构213,泄压机构213设置于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215,泄压机构213用于在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内部压力;
提供附接部件13,附接部件13的第一表面13a附接于第一壁215,附接部件13设置有与泄压机构213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01,第一通孔101用于在泄压机构213致动时使来自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穿过附接部件13;
提供绝缘部件14;
安装模块420,用于将绝缘部件14的至少部分贴覆于第一通孔的内壁13b,以对第一通孔的内壁13b进行绝缘保护。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20)
- 一种电池(10),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体(20),包括泄压机构(213),所述泄压机构(213)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215),所述泄压机构(213)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附接部件(13),所述附接部件(13)的第一表面(13a)附接于所述第一壁(215),所述附接部件(13)设置有与所述泄压机构(213)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一通孔(101)用于在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时使来自所述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穿过所述附接部件(13);绝缘部件(14),所述绝缘部件(14)的至少部分贴覆于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壁(13b),以对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壁(13b)进行绝缘保护。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14)设置有第一凹槽(102),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02)的侧壁(142)内嵌于所述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外缘(141)附接于所述第一表面(13a)。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底壁(143)设置有第二通孔(103),所述第二通孔(103)用于在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时使来自所述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穿过所述绝缘部件(14)。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底壁(143)用于封堵所述第一通孔(101);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底壁(143)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时能够被所述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绝缘部件(14)。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底壁(143)设置有薄弱区(104),所述薄弱区(104)被配置为在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时能够被所述排放物破坏,以使所述排放物穿过所述薄弱区(104)。
-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区(104)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所述薄弱区(104)具有比所述绝缘部件(14)的其余部分更低的熔点;所述薄弱区(104)具有比所述绝缘部件(14)的其余部分更小的厚度;以及,所述薄弱区(104)设置有刻痕。
- 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件(13)被配置为通过粘接剂附接于所述第一壁(215);所述绝缘部件(14)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粘接剂施加在所述附接部件(13)与所述泄压机构(213)之间。
-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213)具有致动区域,所述泄压机构(213)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在所述致动区域形成用于泄放所述内部压力的泄放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外缘(141)被配置为至少包围所述致动区域,以防止所述粘接剂进入所述致动区域。
-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外缘(141)设置有突出部(141a),所述突出部(141a)被配置为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13a)且围绕所述泄压机构(213)设置,所述突出部(141a)用于防止所述粘接剂施加在所述附接部件(13)与所述泄压机构(213)之间。
-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41a)包括经由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外缘(141)弯折形成的翻边结构(141b)。
-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141a)距离所述第一表面(13a)的最大高度被配置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粘接剂的预定施加高度,并且在所述电池单体(20)附接到所述附接部件(13)的情况下被压缩以与所述粘接剂的高度一致。
- 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件(13)设置有与所述泄压机构(213)相对设置的第二凹槽(13c),所述第二凹槽(13c)的底壁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101);其中,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外缘(141)包括与所述第一凹槽(102)的侧壁(142)相连接的第一附接壁(144),所述第一附接壁(144)附接于所述第二凹槽(13c)的底壁。
-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件(13)包括第一导热板(131)和第二导热板(132),所述第一导热板(131)位于所述第一壁(215)和所述第二导热板(132)之间且附接于所述第一壁(215),所述第一导热板(131)的第一区域(131a)向所述第二导热板(132)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二凹槽(13c),所述第一区域(131a)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热板(132),所述第一通孔(101)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131a);所述第一凹槽(102)的外缘(141)还包括第二附接壁(145)和连接壁(146),所述第二附接壁(145)通过所述连接壁(146)与所述第一附接壁(144)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附接壁(144)附接于所述第一区域(131a),所述第二附接壁(145)附接于所述第一导热板(131)的第二区域(131b),所述第二区域(131b)用于与所述第一壁(215)相附接。
-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146)与所述第二凹槽(13c)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或者,所述连接壁(146)贴覆于所述第二凹槽(13c)的侧壁。
-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14)被配置为提供允许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的空间,其中所述绝缘部件(14)与所述泄压机构(213)之间形成避让腔。
- 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壁(13b)涂覆有绝缘材料。
- 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件(13)为热管理部件,所述热管理部件用于容纳流体以给所述电池单体(20)调节温度。
- 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所述电池(10)用于为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 一种制备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电池单体(20),所述电池单体(20)包括泄压机构(213),所述泄压机构(213)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215),所述泄压机构(213)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提供附接部件(13),所述附接部件(13)的第一表面(13a)附接于所述第一壁(215),所述附接部件(13)设置有与所述泄压机构(213)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一通孔(101)用于在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时使来自所述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穿过所述附接部件(13);提供绝缘部件(14);将所述绝缘部件(14)的至少部分贴覆于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壁(13b),以对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壁(13b)进行绝缘保护。
- 一种制备电池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模块,用于:提供电池单体(20),所述电池单体(20)包括泄压机构(213),所述泄压机构(213)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20)的第一壁(215),所述泄压机构(213)用于在所述电池单体(20)的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提供附接部件(13),所述附接部件(13)的第一表面(13a)附接于所述第一壁(215),所述附接部件(13)设置有与所述泄压机构(213)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一通孔(101)用于在所述泄压机构(213)致动时使来自所述电池单体(20)的排放物穿过所述附接部件(13);提供绝缘部件(14);安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绝缘部件(14)的至少部分贴覆于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壁(13b),以对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壁(13b)进行绝缘保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2/071661 WO2023133735A1 (zh) | 2022-01-12 | 2022-01-12 | 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41109A true CN116941109A (zh) | 2023-10-24 |
Family
ID=8728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19140.6A Pending CN116941109A (zh) | 2022-01-12 | 2022-01-12 | 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362187A1 (zh) |
JP (1) | JP2024528637A (zh) |
KR (1) | KR20240027115A (zh) |
CN (1) | CN116941109A (zh) |
WO (1) | WO202313373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19947B (zh) * | 2023-11-08 | 2024-03-08 |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以及电池包的装配和拆卸方法 |
CN117438734A (zh) * | 2023-11-24 | 2024-01-23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外壳、电芯及用电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3782158U (zh) * | 2020-07-10 | 2021-07-2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括电池的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设备 |
CN213601965U (zh) * | 2020-07-10 | 2021-07-0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
CN213026307U (zh) * | 2020-07-10 | 2021-04-2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括电池的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设备 |
CN213026308U (zh) * | 2020-07-10 | 2021-04-2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
CN112086605B (zh) * | 2020-10-19 | 2022-11-25 |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
CN214898695U (zh) * | 2021-04-02 | 2021-11-26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和用电装置 |
-
2022
- 2022-01-12 JP JP2024502195A patent/JP2024528637A/ja active Pending
- 2022-01-12 CN CN202280019140.6A patent/CN116941109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1-12 KR KR1020247003669A patent/KR20240027115A/ko unknown
- 2022-01-12 EP EP22919400.6A patent/EP436218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1-12 WO PCT/CN2022/071661 patent/WO202313373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33735A1 (zh) | 2023-07-20 |
KR20240027115A (ko) | 2024-02-29 |
JP2024528637A (ja) | 2024-07-30 |
EP4362187A1 (en) | 2024-05-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584016U (zh) | 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 |
CN213026308U (zh) | 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 |
CN213026309U (zh) |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 |
CN114175377B (zh) | 电池及其相关装置、制备方法和制备设备 | |
CN213601965U (zh) | 电池、用电装置和制备电池的装置 | |
CN114258611B (zh) |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175364B (zh) |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175378B (zh) |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175381B (zh) |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522250B2 (en) | Box of battery,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producing battery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battery | |
CN115668613B (zh) |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箱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485895B (zh) |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941109A (zh) | 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5699437A (zh) |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 |
CN115398728B (zh) |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175376B (zh) | 电池及其相关装置、制备方法和制备设备 | |
CN115885410A (zh) |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6157959B (zh) | 电池的箱体、电池、用电设备、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 |
RU2793962C1 (ru) | Батарея, энергопотребл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батаре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