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9405A - 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39405A
CN116939405A CN202210320811.4A CN202210320811A CN116939405A CN 116939405 A CN116939405 A CN 116939405A CN 202210320811 A CN202210320811 A CN 202210320811A CN 116939405 A CN116939405 A CN 116939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location
objects
bandwidth allocation
different
spec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08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良
袁立权
李明生
黄新刚
马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3208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394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2230 priority patent/WO202318550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939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39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其中,带宽分配方法包括: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其中,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包括: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中的任意一种情况。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并且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重叠的情况下,能够测试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不重叠的情况下,能够对指定分配对象之间进行隔离以降低或者消除彼此的影响,从而可以弥补相关方法中的技术空白。

Description

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的带宽分配,首先由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向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Terminal,OLT)发送请求,其中,该请求中携带有ONU所希望的传输带宽(对应于ONU所希望的传输波长),当OLT接收到并成功解析了ONU所发送的请求之后,OLT会根据ONU所希望的传输带宽对ONU进行带宽分配,也就是说,在相关技术中,OLT是基于ONU的请求而进行带宽分配的,这并不利于OLT对ONU的带宽分配管理。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包括:
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其中,所述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包括: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中的任意一种情况。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包括:获取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分配结果;根据所述带宽分配结果在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中确定多个目标对象;对所述多个目标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当至少一个所述程序被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面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前面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前面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其中,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可以根据实际网络条件设置为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中的任意一种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对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进行主动分配,从而能够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并且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重叠的情况下,能够测试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不重叠的情况下,能够对指定分配对象之间进行隔离以降低或者消除彼此的影响,从而可以弥补相关方法中的技术空白。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法,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法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中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中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中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中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中对多个目标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目前FTTx市场部署了大量具有千兆位功能的无源光纤网络(Gigabit-CapablePassive Optical Network,GPON)系统,随着标准升级和用户需求增加,GPON系统开始逐步向XG(S)-PON升级演进。GPON和XG(S)-PON采用波分方式共存,即GPON和XG(S)-PON的下行波长不一样,上行波长也不一样。在升级演进过程中,GPON和XG(S)-PON可能会在同一个ODN中同时共存,即同一个ODN中既有GPON系统也有XG(S)-PON系统,为了降低XG(S)-PON系统对GPON系统的影响,ITU-T标准G.987.2and G.9807.1定义了XG(S)-PON ONU光发射模块SMSR为30dB,以限制其引起的模分配噪声(Mode Partition Noise,MPN)。
但是在实际测试中,还是存在XG(S)-PON ONU影响GPON OLT接收灵敏度从而导致误码的情况,特别是当GPON ONU到GPON OLT的传输损耗较大,而XG(S)-PON ONU到XG(S)-PON OLT的传输损耗较小时。标准组织提出要对XG(S)-PON ONU的OOB PSD进行限定,经过调研,这需要增加XG(S)-PON ONU的成本,由于ONU侧数量大,总体成本较高。
除了XG(S)-PON ONU对GPON OLT有影响,GPON ONU对XG(S)-PON OLT也可能有影响,由于GPON ONU已经大量部署,如果要降低GPON ONU的OOB PSD,总体成本更高。
提高OLT侧接收灵敏度有助于解决该问题,但是提高接收灵敏度难度较大,特别是考虑class D等接收灵敏度本来就很高的情况。
除了XG(S)-PON和GPON之间的影响,TWDM-PON的各个通道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影响。ITU-TG.989.2标准定了ONU侧的OOB PSD,但目前TWDM-PON暂未大规模部署,如果后续市场有可能大规模部署TWDM-PON,ONU侧实现OOB PSD同样总体成本较高。
不同通道之间的OOB干扰影响,是无源光网络通过不同波长共存于一个ODN的通性问题,如何提供低成本且高效地降低不同通道之间的OOB干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带宽分配方法包括: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其中,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包括: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中的任意一种情况。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其中,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可以根据实际网络条件设置为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中的任意一种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对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进行主动分配,从而能够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并且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重叠的情况下,能够测试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不重叠的情况下,能够对指定分配对象之间进行隔离以降低或者消除彼此的影响,从而可以弥补相关方法中的技术空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在图1的示例中,该带宽分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10至S120。
步骤S110:确定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
本步骤中,通过预先确定好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指定分配对象可以但不限于为ONU,该ONU也可以用ONU-ID、PLID、SN、MAC等ONU标识进行表示,或者,也可以是ONU中的逻辑链路,例如逻辑链路标记(Logical Link Identifier,LLID)等,或者带宽分配实体,例如T-CONT、GLID等。
需要说明的是,当步骤S110应用在无源光网络中,不同传输通道的类型可以为多种,应用场景也可以为多种,此处不作限定。例如,随着网络标准升级和用户需求增加,目前的GPON逐步向XG(S)-PON系统演进。在升级演进过程中,GPON和XG(S)-PON可能会在同一个ODN中同时共存,即同一个ODN中既有GPON也有XG(S)-PON,可能存在XG(S)-PON的ONU影响GPON的OLT的接收灵敏度从而导致出现误码的情况,也可能存在GPON的ONU对XG(S)-PON的OLT的接收灵敏度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出现误码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这种应用场景下的不同传输通道之间存在带外干扰问题,不同传输通道包括XG(S)-PON的传输通道和GPON的传输通道,对应的应用场景为G-PON向XG(S)-PON升级演进过程的共存系统/装置;或者,包括G-PON的传输通道和50G-PON的传输通道,对应的应用场景为G-PON向50G-PON升级演进过程的共存系统/装置;或者,包括XG(S)-PON和50G-PON的传输通道,对应的应用场景为XG(S)-PON向50G-PON升级演进过程的共存系统/装置中。又如,包括时分复用无源光网络(Time and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PON,TWDM-PON)的不同传输通道等。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传输通道之间支持时间同步,通过不同的传输通道的支持时间同步的特性,以便于根据其检测不同的传输通道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的重叠关系,此处不作详述,在下面各实施例中再仔细说明。
步骤S120: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包括: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中的任意一种情况,其中,“不重叠”指的是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的任何一处带宽都不相同,“部分重叠”指的是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存在相同的带宽部分但并不完全相同,“完全重叠”指的是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完全相同。
本步骤中,由于在步骤S110中已经确定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因此在步骤S120中可以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其中,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可以根据实际网络条件设置为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中的任意一种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对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进行主动分配,从而能够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并且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重叠的情况下,能够测试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不重叠的情况下,能够对指定分配对象之间进行隔离以降低或者消除彼此的影响,从而可以弥补相关方法中的技术空白。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带宽分配条件的设置,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例如,预先设置好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当确定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就可以根据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又如,实时监测不同传输通道中的各个待分配对象的应用情况,此时再对应设置好相应的预设带宽分配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中的任意一种情况,并不作为对于预设带宽分配条件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可以根据网络情况等因素确定为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分配的带宽到底为哪一种情况,也不排除可能需要分配的带宽为上述三种情况之外的带宽,此处并未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步骤S110至S120的工作原理及流程,以下将逐步给出具体实施例以对步骤S110至S120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2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21。
步骤S121:由OLT根据接收到的测距结果、接收到的光功率或确定的信号冲突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
本步骤中,由于OLT具有接收测距结果、接收光功率以及确定信号冲突情况的功能。因此OLT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测距结果、接收到的光功率或确定的信号冲突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以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也就是说,在具体应用场景中,OLT进行带宽分配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多种,以下将逐步给出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测距结果可以但不限于为ONU相对于OLT测距结果,测距方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目前已熟知的技术进行测量,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光功率可以但不限于为ONU的光功率,测量ONU的光功率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目前已熟知的技术进行测量,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冲突情况可以用于衡量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重叠情况,所以OLT通过所确定的信号冲突情况能够评估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情况,以便于基于该带宽情况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12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30。
步骤S130:响应于对带宽分配结果的获取,OLT向网络管理系统发送带宽分配结果,使得网络管理系统根据带宽分配结果判断带宽分配结果是否符合预设带宽分配要求,或者,使得网络管理系统显示带宽分配结果。
本步骤中,在OLT获取带宽分配结果的情况下,通过OLT向网络管理系统发送带宽分配结果,使得网络管理系统根据带宽分配结果判断带宽分配结果是否符合预设带宽分配要求,以验证带宽分配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出现带宽分配不匹配的问题,或者,网络管理系统显示带宽分配结果以向操作人员提示当前场景下的带宽分配已经完成,也就是说,通过OLT向网络管理系统发送带宽分配结果,可以对带宽分配结果进行进一步地确认或者将带宽分配结果进行进一步地可视化呈现以符合带宽分配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为多种,在此不作限制。例如,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但不限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种类型的网络管理系统等;又如,也可以为在具体应用场景下相应适配的网络管理系统等。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2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22。
步骤S122:由网络管理系统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
本步骤中,由于网络管理系统高度集成化且性能稳定,所以以网络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协调实体,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以便于得到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而适配的带宽分配结果。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网络管理系统相对于OLT单独设置,例如将网络管理系统和OLT设置在两个单独的机房或装置内,网络管理系统作为协调带宽分配的实体,能够生成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的分配指令,例如,该分配指令可以为:对其中一个ONU(记为ONU1)分配相应的带宽,对另一个ONU(ONU2)不分配带宽,进而网络管理系统将该分配指令发送给OLT,然后OLT再根据该分配指令为ONU1和ONU2进行相应的带宽分配。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网络管理系统与OLT相配合设置,例如将网络管理系统和OLT设置在一个整体化的机房或装置内,网络管理系统和OLT结合作为协调带宽分配的实体,网络管理系统能够生成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的分配指令,例如,该分配指令可以为:对其中一个ONU(记为ONU1)分配相应的带宽,对另一个ONU(ONU2)不分配带宽,进而网络管理系统将该分配指令发送给OLT,然后OLT再根据该分配指令为ONU1和ONU2进行相应的带宽分配。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各个传输通道上设置有相应的带宽分配节点,例如ONU1上设置有带宽分配节点1,ONU2上设置有带宽分配节点2;网络管理系统、OLT以及各个传输通道上的带宽分配节点相配合设置,例如将网络管理系统、OLT以及各个传输通道上的带宽分配节点设置在一个整体化的机房或装置内,网络管理系统、OLT以及各个传输通道上的带宽分配节点结合作为协调带宽分配的实体,网络管理系统能够生成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的分配指令,例如,该分配指令可以为:对其中一个ONU(记为ONU1)分配相应的带宽,对另一个ONU(ONU2)不分配带宽,进而网络管理系统将该分配指令发送给OLT,然后OLT再将该分配指令分别发送给各个传输通道上的带宽分配节点,以使得各个传输通道上的带宽分配节点分别进行带宽分配,例如,带宽分配节点1为ONU1分配相应的带宽,带宽分配节点2为ONU2不分配带宽。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20之后的步骤S14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40。
步骤S140: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显示带宽分配结果。
本步骤中,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显示带宽分配结果,可以对其可视化呈现以符合带宽分配需求。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2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23。
步骤S123:在目标带宽区域内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或者,在目标带宽区域内不对目标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或者,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指定带宽分配的位置。
本步骤中,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当确认目标带宽区域时可以基于目标带宽区域选择对或不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或者,可以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指定带宽分配的位置,以使得各个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从而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并且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重叠的情况下,能够测试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不重叠的情况下,能够对指定分配对象之间进行隔离以降低或者消除彼此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带宽区域与预设带宽分配条件相对应,也就是说,所确定的目标带宽区域也是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的,所以在目标宽带区域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能够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由于确定目标带宽区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20之后的步骤S15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步骤S150:光线路终端向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发送带宽分配结果,使得指定分配对象在各自的传输通道上获取各自的分配带宽并在各自的分配带宽内向光线路终端发送上行数据。
本步骤中,光线路终端通过向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发送带宽分配结果,使得指定分配对象在各自的传输通道上获取各自的分配带宽,从而指定分配对象可以在各自的分配带宽内向光线路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通过基于发送上行数据而产生的信号冲突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调整。
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2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24和步骤S125。
步骤S124:执行外部调整操作,使得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在发送上行数据时产生信号冲突;
步骤S125: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在发送上行数据时不存在信号冲突。
本步骤中,通过执行外部调整操作使得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在发送上行数据时产生信号冲突,从而基于该信号冲突情况考虑而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在发送上行数据时不存在信号冲突,也就是说,通过构造发送上行数据时产生信号冲突的场景以进行用于改善信号冲突场景的带宽分配,可以获得良好的带宽分配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外部调整操作的实施方式,此处不作限定。例如,操作人员预先设置好具体操作内容,当接收到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在发送上行数据的提示时,则可以执行该具体操作内容。又如,操作人员预先设置好具体操作内容,并将该具体操作内容集成到相关的智能化器件中,那么在相关的智能化器件检测到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在发送上行数据时,则可以由相关的智能化器件执行外部调整操作。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外部调整操作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增加目标传输通道所对应的光纤的长度;
减小目标传输通道所对应的光纤的长度;
增加目标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光功率;
减小目标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光功率;
增加目标传输通道所对应的线路损耗;
降低目标传输通道所对应的线路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调整目标传输通道所对应的光纤的长度、目标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光功率或者目标传输通道所对应的线路损耗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场景要求设置或选择相应的外部调整操作,此处不作限制。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2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26。
步骤S126: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在预设周期内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
本步骤中,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由于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可以根据适配于预设周期而进行配置,所以,在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时,能够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在预设周期内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达到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的目的,并且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重叠的情况下,能够测试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不重叠的情况下,能够对指定分配对象之间进行隔离以降低或者消除彼此的影响,从而可以弥补相关方法中的技术空白。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周期的设置,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例如,预先确定好一个周期作为预设周期,考虑该预设周期而进行带宽分配;又如,预先统计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相关历史周期(例如1天、1个月、1个季度等)的数据,从而根据相关历史周期的数据确定得到预设周期,再考虑该预设周期而进行带宽分配。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的情况下,预设带宽分配条件还包括:
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在时序上相互错开。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也就是说,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互相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将该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设置为在时序上相互错开,从而能够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部分重叠的情况,并且重叠的部分小于第一阈值时,预设带宽分配条件还包括:
OLT支持对由于带宽存在部分重叠而导致的传输冲突的纠错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也就是说,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互相会产生影响,但重叠部分不算多,也就是说重叠部分属于相对小的范围,因此在由于带宽存在部分重叠而导致的小范围、影响相对较小的传输冲突的情况下,无需借助于外部或者其余依仗,OLT自身可以支持对该传输冲突进行纠错处理,从而能够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场景而相应设置的,此处不作限制。例如,预先确定好一个参数作为第一阈值,考虑该第一阈值而进行预设带宽分配条件的设置;又如,预先统计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历史带宽的数据,从而根据相关历史带宽的数据设置相关的第一阈值。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部分重叠,并且重叠的部分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还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60。
步骤S160: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以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
本步骤中,由于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部分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也就是说,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互相会产生影响,且重叠部分相对较多,也就是说重叠部分属于相对大的范围,因此由于带宽存在部分重叠而导致传输冲突的情形将会更加复杂,所以,通过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可以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根据是否存在传输冲突而选择性地对存在传输冲突的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进一步地带宽分配。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阈值不小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阈值,根据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可以组合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的重叠程度,以便于更准确地评估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的互相影响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阈值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场景而相应设置的,此处不作限制。例如,预先确定好一个参数作为第二阈值,考虑该第二阈值而进行预设带宽分配条件的设置;又如,预先统计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历史带宽的数据,从而根据相关历史带宽的数据设置相关的第二阈值。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完全重叠的情况下,还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70。
步骤S170: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以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
本步骤中,由于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完全重叠的情况,也就是说,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必然会产生影响,因此由于带宽存在完全重叠而导致传输冲突的情形将会更加复杂,所以,通过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可以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根据是否存在传输冲突而选择性地对存在传输冲突的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进一步地带宽分配。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7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7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71。
步骤S171:在运维过程中或者故障诊断过程中,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以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
本步骤中,由于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的运维场景,或者针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故障诊断的场景为较为复杂的应用场景,也就是说,在这些场景下确定传输冲突的作用相对更大,所以在运维过程中或者故障诊断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以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可以更好地了解、评估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特性,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进行可能的再分配。
以下给出各个具体实施例以说明步骤S170的应用场景及原理。
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7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7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72和步骤S173。
步骤S172: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测距得到测距结果;
步骤S173:根据测距结果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
本步骤中,通过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测距得到测距结果,从而能够根据测距结果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根据是否存在传输冲突而选择性地对存在传输冲突的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进一步地带宽分配。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73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7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731。
步骤S1731:当测距结果中存在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测距结果数组,确定测距结果数组所对应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或者,当每两个测距结果的距离差值均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确定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
本步骤中,通过将测距结果中的距离差值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区分,可以确定在测距结果中的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或者,在测距结果中的距离差值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也就是说,通过设置预设距离阈值的测距结果数组有助于良好地判断指定分配对象之间的传输冲突情况,以便于后续步骤中根据是否存在传输冲突而选择性地对存在传输冲突的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进一步地带宽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测距结果数组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若干个预设距离阈值,也就是说,在具体应用场景下,可以从测距结果数组中预先保存的若干个预设距离阈值中选择一个作为该场景下的预设距离阈值,以便于基于该预设距离阈值执行良好的判断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若干测距结果的距离差值可以用于表征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的逻辑距离,当采用逻辑距离进行判断时,则预设距离阈值可以随之变更数值以匹配进行判断;预设距离阈值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场景而相应设置的,此处不作限制。例如,预先确定好一个参数作为预设距离阈值,考虑该预设距离阈值而进行信号冲突判断;又如,预先统计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历史测距结果的数据,从而根据相关历史测距结果的数据设置相关的预设距离阈值。
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7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7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74和步骤S175。
步骤S174:接收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发送的光功率;
步骤S175:根据光功率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
本步骤中,通过接收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发送的光功率,从而能够根据光功率结果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根据是否存在传输冲突而选择性地对存在传输冲突的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进一步地带宽分配。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75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7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751。
步骤S1751:当光功率中存在功率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的光功率数组,确定光功率数组所对应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或者,当每两个光功率的功率差值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确定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
本步骤中,通过将光功率的功率差值与预设功率阈值进行比较区分,可以确定在光功率的功率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或者,在光功率的功率差值小于预设功率阈值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也就是说,通过设置预设功率阈值有助于良好地判断指定分配对象之间的传输冲突情况,以便于后续步骤中根据是否存在传输冲突而选择性地对存在传输冲突的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进一步地带宽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功率阈值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场景而相应设置的,此处不作限制。例如,预先确定好一个参数作为预设功率阈值,考虑该预设功率阈值而进行信号冲突判断;又如,预先统计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发送的历史光功率数据,从而根据历史光功率数据设置相关的预设距离阈值。
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7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7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76和步骤S177。
步骤S176:接收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在相互重叠的带宽内发送的测试信号;
步骤S177:根据测试信号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
本步骤中,通过接收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在相互重叠的带宽内发送的测试信号,从而能够根据测试信号判断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根据是否存在传输冲突而选择性地对存在传输冲突的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进一步地带宽分配。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77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77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771。
步骤S1771:当根据测试信号确定误码增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确定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或者,当根据测试信号确定误码增量小于第三阈值,确定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
本步骤中,通过将根据测试信号确定的误码增量与第三阈值进行比较区分,可以确定在根据测试信号确定误码增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或者,在根据测试信号确定误码增量小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第三阈值有助于良好地判断指定分配对象之间的传输冲突情况,以便于后续步骤中根据是否存在传输冲突而选择性地对存在传输冲突的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进一步地带宽分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阈值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场景而相应设置的,此处不作限制。例如,预先确定好一个参数作为第三阈值,考虑该第三阈值而进行信号冲突判断;又如,预先统计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历史误码增量的数据,从而根据历史误码增量的数据设置相关的第三阈值。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80。
步骤S180: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分配不同的带宽,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彼此不重叠。
本步骤中,由于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也就是说,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存在互相影响的可能,所以对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分配不同的带宽,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彼此不重叠,从而能够解决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12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1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27。
步骤S127: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集中的带宽分配;或者,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独立的带宽分配。
本步骤中,通过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集中或独立的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能够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从而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并且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重叠的情况下,能够测试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在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不重叠的情况下,能够对指定分配对象之间进行隔离以降低或者消除彼此的影响,可以弥补相关方法中的技术空白。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的处理流程,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给出示例一以进行说明。
示例一:
通过网络管理系统等外部系统在协调带宽分配中设置不同传输通道中彼此没有重叠的带宽,使得不同传输通道中存在潜在冲突的ONU带宽分配在时序上错开,从而避免彼此存在影响。
判断不同通道上的ONU之间存在潜在冲突,通过系统之外手段获取。例如,在安装、运维过程中,获知哪些ONU的分支较短,哪些ONU的分支较长,如果不同通道上的ONU分支差别较大,可以将这些ONU列为存在潜在影响的ONU。再如,在故障诊断过程中,发现或者怀疑哪些不同通道上的ONU之间彼此有影响,将这些ONU列为存在潜在影响的ONU。
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流程图,该带宽分配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10、步骤S220以及步骤S230。
步骤S210:获取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分配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传输通道之间支持时间同步,通过不同的传输通道的支持时间同步的特性,以便于根据其检测不同的传输通道的指定分配对象中的多个目标对象,此处不作详述,在下面各实施例中再仔细说明。
本步骤中,通过获取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分配结果,以便于子在后续步骤中基于该带宽分配结果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结果可以但不限于由光线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测距结果、接收到的光功率或确定的信号冲突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而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测距结果可以但不限于为ONU相对于OLT测距结果,测距方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目前已熟知的技术进行测量,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光功率可以但不限于为ONU的光功率,测量ONU的光功率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目前已熟知的技术进行测量,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冲突情况可以用于衡量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重叠情况,所以OLT通过所确定的信号冲突情况能够评估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情况,以便于基于该带宽情况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结果由网络管理系统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而得到,也就是说,由于网络管理系统高度集成化且性能稳定,所以以网络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协调实体,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以便于得到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而适配的带宽分配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为多种,在此不作限制。例如,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但不限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种类型的网络管理系统等;又如,也可以为在具体应用场景下相应适配的网络管理系统等。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带宽分配结果为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集中的带宽分配而得到;或者,带宽分配结果为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独立的带宽分配而得到。
步骤S220:根据带宽分配结果在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中确定多个目标对象。
本步骤中,由于步骤S210中已经获取得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分配结果,所以在步骤S220中可以根据带宽分配结果在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中确定多个目标对象,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对多个目标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220进行说明,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21。
步骤S221:根据带宽分配结果在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中确定带宽之间存在重叠的多个目标对象。
本步骤中,当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存在带宽之间出现重叠的情况,则说明相关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带宽出现重合,可能产生较大的相互影响,所以,在这种情景下,根据带宽分配结果在不同的指定分配对象中,能够准确地确定这部分的带宽之间存在重叠的多个指定分配对象为多个目标对象,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对所确定的多个目标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
步骤S230:对多个目标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
本步骤中,由于步骤S220中已经确定了多个目标对象,因此步骤S230中可以通过对多个目标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使得多个目标对象能够获得的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的带宽,也就是说,通过对多个目标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使得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多个目标对象能够进行进一步地带宽分配,解决多个目标对象出现的带宽分配问题,提升带宽分配管理的效率,并且在指定多个目标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重叠的情况下,能够测试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在指定多个目标对象的带宽分配为彼此存在不重叠的情况下,能够对多个目标对象之间进行隔离以降低或者消除彼此的影响,从而可以弥补相关方法中的技术空白。
如图7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23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2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31和步骤S232。
步骤S231:当多个目标对象中存在导致出现误码的指定分配对象,确定多个目标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
步骤S232:根据传输冲突进行更换设备或者更改传输路线中的至少一种处理。
本步骤中,当多个目标对象中存在导致出现误码的指定分配对象,则可以确定多个目标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在这种情景下,根据所确定的传输冲突的内容、类型及状态等具体参数可以进行更换设备或者更改传输路线中的至少一种处理,使得多个目标对象之间的传输冲突得到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所更换的设备或者传输路线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设置。例如,可以为预先设置好的设备或者传输路线,当确定多个目标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则基于预先设置好的设备或者传输路线处理传输冲突。又如,可以为提前设置好的对于传输冲突进行处理的程序或实例,当确定多个目标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则启动程序或实例对传输冲突进行处理。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23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2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33。
步骤S233:当多个目标对象中不存在导致出现误码的指定分配对象,确定多个目标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
本步骤中,当多个目标对象中不存在导致出现误码的指定分配对象,则可以确定多个目标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在这种情景下,无需对多个目标对象进行传输冲突的处理。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步骤S230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步骤S2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34。
步骤S234:当多个目标对象中存在导致出现误码的指定分配对象,并且光线路终端支持对误码的纠错处理,确定多个目标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
本步骤中,当多个目标对象中存在导致出现误码的指定分配对象,则说明多个目标对象之间的带宽存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也就是说,基于带宽影响可能造成误码问题,并且光线路终端支持对误码的纠错处理,也就是说,多个目标对象之间的带宽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大,基于光线路终端即可支持对误码的纠错处理,所以可以确定多个目标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也就无需对多个目标对象进行传输冲突的处理。
下面给出具体示例二以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的处理流程。
示例二:
协调带宽分配方面,用于分析不同传输通道上的带宽分配,检查不同传输通道上的ONU带宽分配之间的重叠情况,并结合OLT侧的冲突影响分析,诊断不同传输通道上的ONU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影响。
具体地,可以检查不同传输通道的哪些ONU带宽分配存在重叠,但是彼此未出现影响或者严重影响,未出现影响是指彼此互相没有影响,OLT侧未出现接收误码,未出现严重影响是指彼此有影响,例如OLT侧出现接收误码,但是OLT侧能够把误码纠正过来。
可以分析这些带宽分配结果,检查不同通道上哪些ONU的带宽分配之间存在重叠,彼此存在影响,可以用于定位问题,定位到问题后可以采取规避措施,例如可以更换ONU,或者更改ODN分支以消除问题。
协调带宽分配要求不同传输通道上的带宽分配结果以可以识别出时序关系,以判断不同传输通道上的ONU带宽分配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关系,可以通过时间同步来实现。协调带宽分配中不同通道的带宽分配可以是独立的,彼此不存在交互(除了时序关系识别所需功能外),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的处理流程,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给出不同的具体示例以进行说明。
示例三:
通过网络管理系统等外部系统在协调带宽分配中设置不同传输通道中彼此没有重叠的带宽,使得不同传输通道中存在潜在冲突的ONU带宽分配在时序上错开,从而避免彼此存在影响。
判断不同通道上的ONU之间存在潜在冲突,通过系统之外手段获取。例如,在安装、运维过程中,获知哪些ONU的分支较短,哪些ONU的分支较长,如果不同通道上的ONU分支差别较大,可以将这些ONU列为存在潜在影响的ONU。再如,在故障诊断过程中,发现或者怀疑哪些不同通道上的ONU之间彼此有影响,将这些ONU列为存在潜在影响的ONU。
示例四:
利用测距结果比较判断,不同传输通道中测距结果相差较大的ONU,例如测距结果反应的逻辑距离差别大于15公里,在协调带宽分配中把它们的带宽错开,彼此不重叠。当然,测距结果的差值门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如果要求严格一些,可以将该值设置小一些,如果希望放松一些,可以将该值设置大一些。
ONU一般都会进行测距,OLT对各传输通道ONU的测距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不同传输通道中ONU的测距结果或者对应逻辑距离相差较大,则通过协调带宽分配,错开这些ONU的带宽分配。
示例五:
利用OLT侧接收光功率,不同传输通道中OLT接收光功率相差较大的ONU,例如接收光功率相差15dB以上,在协调带宽分配中把它们的带宽错开,彼此不重叠。当然接收光功率的差值门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如果要求严格一些,可以将该值设置小一些,如果希望放松一些,可以将该值改制设置大一些。
OLT测试不同传输通道中ONU的接收光功率并进行比较,接收光功率相差较大不同传输通道中的ONU,在协调带宽分配中把它们的带宽分配错开。
示例六:
通过示例三、示例四、示例五判断不同通道中的ONU彼此可能存在影响,有可能不是非常准确,因此可能需要在协调带宽分配中设置很多可能存在影响但实际没有影响的ONU带宽分配。
本示例中,可以将不同传输通道中可能存在影响的ONU,让它们在互相重叠的带宽内发送测试信号,OLT通过检测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影响,如果OLT侧未发现明显的误码增量,则认为它们之间存在影响,否则认为它们之间不存在影响。当然,为了提高准确性,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试后再判断是否存在影响。
通过动态测试,OLT获取不同传输通道中存在影响的ONU,将它们的带宽分配错开。如果需要,可以对这些ONU继续进行动态测试。
示例七:
在TWDM-PON系统中定义了至少4个传输通道,各传输通道的带宽分配按照上述示例准备实现,通过示例三、示例四、示例五或示例六配置协调带宽分配;或者,按照示例二实现。
示例八:
在G-PON向XG(S)-PON升级演进过程的共存系统中,OLT侧提供combo光模块同时支持GPON和XG(S)-PON,GPON和XG(S)-PON的带宽分配按照示例一实现,通过示例三、示例四、示例五或示例六配置协调带宽分配;或者按照示例二实现。
示例九:
在G-PON向50G-PON、或者XG(S)-PON向50G-PON升级演进过程的共存系统中,OLT侧提供combo光模块同时支持GPON和50G-PON、或者XG(S)-PON和50G-PON,GPON和50G-PON、XG(S)-PON和50G-PON的带宽分配按照示例一实现,通过示例三、示例四、示例五或示例六配置协调带宽分配;或者按照示例二实现。
另外,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带宽分配装置,该带宽分配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前面任意实施例中的带宽分配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前面任意实施例中的带宽分配方法。
此外,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如前面任意实施例中的带宽分配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申请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35)

1.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包括:
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
其中,所述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包括:
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中的任意一种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包括:
由光线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测距结果、接收到的光功率或确定的信号冲突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带宽分配结果的获取,所述光线路终端向网络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带宽分配结果,使得所述网络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带宽分配结果判断所述带宽分配结果是否符合预设带宽分配要求,或者,使得所述网络管理系统显示所述带宽分配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包括:
由网络管理系统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网络管理系统显示带宽分配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包括:
在目标带宽区域内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
或者,
在目标带宽区域内不对目标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
或者,
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指定带宽分配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之后,所述带宽分配方法还包括:
光线路终端向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发送带宽分配结果,使得所述指定分配对象在各自的传输通道上获取各自的分配带宽并在各自的所述分配带宽内向所述光线路终端发送上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包括:
执行外部调整操作,使得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在发送上行数据时产生信号冲突;
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在发送上行数据时不存在信号冲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调整操作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增加目标传输通道所对应的光纤的长度;
减小目标传输通道所对应的光纤的长度;
增加目标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光功率;
减小目标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的光功率;
增加目标传输通道所对应的线路损耗;
降低目标传输通道所对应的线路损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符合预设带宽分配条件,包括:
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使得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在预设周期内符合所述预设带宽分配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彼此不重叠的情况,所述预设带宽分配条件还包括:
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在时序上相互错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部分重叠的情况,并且重叠的部分小于第一阈值,所述预设带宽分配条件还包括:
光线路终端支持对由于带宽存在部分重叠而导致的传输冲突的纠错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部分重叠的情况,并且重叠的部分大于第二阈值,或者当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属于完全重叠的情况,所述带宽分配方法还包括:
对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以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以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包括:
在运维过程中或者故障诊断过程中,对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以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以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包括:
对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进行测距得到测距结果;
根据所述测距结果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距结果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包括:
当所述测距结果中存在距离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测距结果数组,确定所述测距结果数组所对应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
或者,
当每两个所述测距结果的距离差值均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确定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以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包括:
接收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发送的光功率;
根据所述光功率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光功率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包括:
当所述光功率中存在功率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阈值的光功率数组,确定所述光功率数组所对应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
或者,
当每两个所述光功率的功率差值均小于预设功率阈值,确定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冲突检测以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包括:
接收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在相互重叠的带宽内发送的测试信号;
根据所述测试信号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试信号判断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是否存在传输冲突,包括:
当根据所述测试信号确定误码增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确定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
或者,
当根据所述测试信号确定误码增量小于第三阈值,确定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所述带宽分配方法还包括:
对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分配不同的带宽,使得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彼此不重叠。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传输通道之间支持时间同步。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包括:
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集中的带宽分配;
或者,
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独立的带宽分配。
24.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包括:
获取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所获得的带宽分配结果;
根据所述带宽分配结果在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中确定多个目标对象;
对所述多个目标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带宽分配结果在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中确定多个目标对象,包括:
根据所述带宽分配结果在不同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中确定带宽之间存在重叠的多个目标对象。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目标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包括:
当所述多个目标对象中存在导致出现误码的指定分配对象,确定所述多个目标对象之间存在传输冲突;
根据所述传输冲突进行更换设备或者更改传输路线中的至少一种处理。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目标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包括:
当所述多个目标对象中不存在导致出现误码的指定分配对象,确定所述多个目标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目标对象进行故障诊断处理,包括:
当所述多个目标对象中存在导致出现误码的指定分配对象,并且光线路终端支持对所述误码的纠错处理,确定所述多个目标对象之间不存在传输冲突。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结果由光线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测距结果、接收到的光功率或确定的信号冲突情况中的至少一种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而得到。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结果由网络管理系统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所述指定分配对象进行带宽分配而得到。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传输通道之间支持时间同步。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宽分配结果为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集中的带宽分配而得到;
或者,
所述带宽分配结果为对不同传输通道中的指定分配对象进行独立的带宽分配而得到。
33.一种带宽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至少一个所述程序被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2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2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
3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2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
CN202210320811.4A 2022-03-29 2022-03-29 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6939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0811.4A CN116939405A (zh) 2022-03-29 2022-03-29 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PCT/CN2023/082230 WO2023185509A1 (zh) 2022-03-29 2023-03-17 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0811.4A CN116939405A (zh) 2022-03-29 2022-03-29 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39405A true CN116939405A (zh) 2023-10-24

Family

ID=8819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0811.4A Pending CN116939405A (zh) 2022-03-29 2022-03-29 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39405A (zh)
WO (1) WO202318550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9710B2 (ja) * 2008-02-22 2012-12-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帯域割当方法、局側装置、加入者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JP5271876B2 (ja) * 2009-11-12 2013-08-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パケット振り分け機能を有する装置及びパケット振り分け方式
JP5503464B2 (ja) * 2010-08-30 2014-05-28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帯域割当装置、帯域割当方法、帯域割当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端末
CN103701722A (zh) * 2014-01-02 2014-04-02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带宽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5509A1 (zh) 2023-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31337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optical network unit, an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system
JP4570555B2 (ja) 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監視方法および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
JP5470567B2 (ja) パッシブ光ネットワーク(pon)の幾つかのサブネットワークによって共有されるアップリンクtdmaアクセスを調整する方法
EP2997684B1 (en) Using noisy window for uncalibrated optical network unit activation
CN102511170A (zh) 无源光网络的通道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10933531A (zh) 一种端口检测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9039444B (zh) Onu异常检测方法、装置、olt及光网络
CN102917285B (zh)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设备的测试方法及设备
US99925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rogue ONU in a PON
US112722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ning quiet window, and regist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80680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rogue behavior
US20110317998A1 (en) Delay amount allocation means, delay amount allocation method and a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hich records control program of delay amount allocation means
KR102469727B1 (ko) 수동형 광 네트워크에서 신규 광 네트워크 유닛 등록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광 선로 단말
CN101414877A (zh) 信号监测装置与方法、记录其程序的记录介质和通信系统
CN109429118B (zh)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939405A (zh) 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存储介质、程序产品
CN105577265B (zh) 无源光网络系统的上行波长通道的校准方法及光网络单元
EP376456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measurement in case of upgrade of a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US11616592B2 (en) Dynamic assignment of broadcast allocation identifiers
CN102104813A (zh) 10g epon上行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143059A (zh) 10g epon的上行链路带宽分配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0944248A (zh) 光网络的注册方法、olt、oun、光网络系统
CN112771796B (zh) 一种对光网络设备上行发光时隙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631864B (zh) 一种burst漂移检测方法及装置
JP2012151737A (ja) 局側光網終端装置、光通信システム、異常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